制定计划前,要分析研究工作现状,充分了解下一步工作是在什么基础上进行的,是依据什么来制定这个计划的。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计划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一
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其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等。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结合计算教学,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习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
“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1、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也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2、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重视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4、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5、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一)、位置(6课时)第一周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8课时)第二周至第四周
例1…………………………………………………4课时左右
例2……………………………………………………7课时左右
例3……………………………………………………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3课时左右
(三)、图形的拼组(4课时)第五周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15课时)第五周至第七周
数数数的组成…………………………………………4课时左右
读数写数………………………………………………4课时左右
数的顺序比较大………………………………………5课时左右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1课时左右
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
(五)、人民币的认识(5课时)第八周
认识人民币……………………………………………2课时
简单的计算………………………………………………3课时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30课时)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6课时左右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8课时左右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1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4课时左右
(七)、认识时间(6课时)第十四周
小小店…………………………………………………1课时
(八)、找规律(6课时)第十五周
(九)、统计(6课时)第十六周
(十)、总复习(10课时)第十六周至第十九周
根据我所教学两个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学校工作目标,除了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定期评定学生成绩、优质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外,积极采取课内外培优补差措施,制定培优补差计划,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及培优补差工作中,力争取得好成绩。
通过学生平时表现和课堂状况,进一步了解到班上学生的基本情况,一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差,理解能力不够,与优等生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培优补差过程中要进一步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情况分析,充分掌握他们的综合素质、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方法。再根据这些分析制订培优补差目标,重点放在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上。对于优秀生学习的主要目标放在能力培养和数学素养的进一步提高方面
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差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数学思维基本能力。培优计划要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数学尖子,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入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较扎实的基础和能力,并能协助老师进行辅差活动,提高整个班级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成绩。
1、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
2、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3、对差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
4、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5、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6、重视中等成绩学生,保持其成绩稳定和提高。
7、必要时与家长联系,协助解决差生的学习问题。
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二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掌握竖式的书写方法,能正确地计算.
2.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掌握算理及竖式书写中乘的顺序.
掌握笔算时乘的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1.出示口算:
2.竖式笔算:
这四道题全班写在练习本上,然后把4名同学写的打在实物投影上,并让这4个同学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1.教师出示图:(或演示动画“二、三位数乘一位数(例1)”)
(1)请同学看图列出算式:
教师板书:
(2)请同学口算出结果,并且说出算理.
在口算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确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是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先分别乘以一位数,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合起来就是所求的积.
(3)教师说明:今后我们要学习的乘法题口算可能一时算不出来,那就需要我们用竖式的方法笔算出来.今天我们就以 为例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4)全班动笔试算(让每个同学在练习本上写竖式)
(5)向同学展示正确算式.
教师边板书边强调写竖式时要把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的个位对齐.
(6)设疑引思:教师出示提纲学生讨论:
a.计算时,先从哪一位乘起的?接下来乘的顺序是什么?
b.积的个位是6,它表示什么?怎样来的?
c.积的十位是3,它表示什么?怎样来的?
d.积是36,是哪部分合起来的结果?
教师可让学生思考问题时联系图说明.学生可能答出:先算出图右边少的部分,用 (块)也就是用个数2乘3得6.再算出图左边整十的方块数,是用 (块)然后再把两部分乘积加起来.
学生边回答,教师一边在图上画出来或继续演示动画“二、三位数乘一位数(例1)”)
(7)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中间过程可以简化,直接写成:
(8)再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计算时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
(9)反馈练习:
2.教学例2
(1)教师出示
提问:被乘数是几位数?乘的.顺序是什么?待学生回答后,教师让全班试做.
(2)让一学生到黑板边板书边叙述乘的过程.(演示动画“一位数乘二、三、四位数(例2)”)
(3)反馈练习
3.比较例1和例2的异同点(采取学生先讨论,最后交流达成共识)
相同点:算理与算法相同,都是从个位乘起.而且都是不进位的乘法.
不同点:例2比例1被乘数的位数多,例1被乘数是两位,例2被乘数是三位.
4.验算的方法.
师:如何检查做的对不对呢?
生:可以再乘一遍.
师:我们要养成随时验算的好习惯,无论题目要不要求验算,都要在草稿上重新乘一遍,看看两次结果是否一样,这样既提高了做题的正确率,又培养了我们做事认真负责的品质.
5.反馈练习:
1.计算并验算
(1)一个因数是233,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多少?
(2)342乘2,积是多少?
(3)3乘331,积是多少?
2.笔算下面各题:
3.应用题:
动物园有一只东北虎重213千克.一头野牛的体重是东北虎的3倍,这头野牛有多重?
板书设计
例1 计算 例2
讲解例题从直观图入手,说出口算过程,在进一步巩固算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探索出写竖式的正确过程,注意让学生明确算理.教学例2时重点放在用乘数乘被乘数的首位数字时,积写在什么位置上,所采用的教法是放手与重点指导相结合的方法.
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三
教材包括以下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在数与计算方面,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习的继续,也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材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教材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
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教材还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教学措施
1、改进笔算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根据学生已有基础,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拾级而上”逐步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
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把计算与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计算,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合理。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
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2、联系生活实际教学量与计量,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时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四边形和测量的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教学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学知识的含义,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创设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的数学活动过程中,经历形成新的观念、理解新的知识的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在这个充满探索和自主体验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如何用数学去解决问题,并且获得自我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1)注意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注意结合各部分教学内容,提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例题或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学生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数学能力的增长与提高,注意逐步发展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逐步融会贯通,更重要的是对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都能起到促进作用。
(2)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材。
注意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素材。注重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用一些有关的数学史料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探索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欲望。使学生对数学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励他们扩充知识面和进一步探索研究,而且对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3)反映学生的生活内容,提高数学的趣味性。
设计一些学生喜欢的游戏和喜闻乐见的素材,反映了该年龄段儿童的兴趣爱好。拉近了数学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到亲切,喜欢数学,从而也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四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更好的完成本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本册的具体内容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本册教材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空间和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究,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具体内容包括:克、千克、吨的认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东西南北、旋转与平移现象、两位数除一位数的除法、周长、分数的初步认识、年月日。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即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意识。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结合实例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认识周长的含义,并能计算周长。
5.掌握年、月、日。
6.结合实例,进一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7、认识东、西、南、北和东南、西南、东北、西北,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3.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乘法、除法的口算、估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这些内容是“数与代数”部分的教学重点。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比较抽象,是教学难点。
三年级儿童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数学有一定的基础认识。学生学习目的明确,能自觉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学习积极性高。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也有一些学生上课纪律欠缺,他们上课不愿意动脑,不举手发言,作业质量也不尽如人意,在学习上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督促,成为班级中的后进生,对于这些学生,改正他们的学习习惯是关键。
1.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力争做到不打无准备之仗。
2.积极学习组织教学的方法和艺术,以提高每节课的效率,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
3.精心设计形式多样,思路、答案开放的练习题,以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4.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掌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以新的理念武装课堂。
5.严格要求,加强学生能力和学习习惯的训练和培养。
6.注意加强学生的补差工作。具体措施如下:
(1)开展帮教结对活动,与后进生家长经常联系,及时反映在校的学习情况,促使其提高成绩,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与决心。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注意讲练结合,使学生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课后多关心学困生,他们的作业尽量面批。
(3)每堂课设计分层教学目标,较难的问题让优等生回答,以开发他们的智力。课后设计选做题,让优等生做,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7.紧密结合现实生活,注意宽松氛围的营造和浓厚学习兴趣的激发,让学生感觉学习不再枯燥无味,促进从小热爱学习习惯的养成。
8.注意结合相关内容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9.教学中要注意知识面的扩展,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能力。
10.注意和学生家长联系,密切注意学生在家的表现,将学校教育的作用延伸到校外,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
11.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内容周次教学内容课时
一克千克吨的认识1克、千克、吨的认识3
实践活动;小调查1
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2-4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3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笔算6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6
解决问题及整理复习5
三东南西北5-7认识东南西北3
认识东南、西南、东北、西北2
实践活动:办数学小报2
四旋转与平移现象82
五两位数除一位数的除法8-11两位数除一位数的笔算、估算6
解决问题及整理复习5
六周长12-13认识周长2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2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13-14认识分数2
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
八年、月、日14-15年、月、日2
24时计时法2
实践活动:做一个家庭年历2
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五
本班大多数学生上课大胆发言,学习效率较高;一小部分学生贪玩,上课经常不能注意听讲。在本学期的教学中,首先要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二要对少数差生注意个别指导。
本册教材包含以下单元:
1、两位数乘两位数
2、千米和吨
3、解决问题的策略
4、混合运算
5、年月日
6、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7、分数的初步认识
8、小数的初步认识
9、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10、期末复习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联系对四则运算的已有认识以及相关的计算经验,探索并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口算、估算和笔算,初步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两步混合运算式题,进一步掌握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分析和思考方法,提高用学过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经验,认识质量单位“吨”,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24时计时法,初步了解分数和小数的含义。
(2)结合实例和操作认识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相关长度单位的换算;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千米和平方米,知道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能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估计、描述平面图形或物体某个面的面积,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的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或合理估算有关平面图形、物体某个面的面积,正确解答与面积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过程,初步学会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汇总、排序、分组和简单分析,积累初步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经验。
2、数学思考方面。
发展数感,发展抽象概括与推理能力,发展抽象思维,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合情推理和初步演绎推理能力,发展统计观念,初步具有清晰地表达自己思考过程的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
能应用在本册教科书里学到的运算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能利用估算、判断解决问题结果的合理性。在讨论计算方法、验证计算结果、发现简单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等活动中,逐步学会表达思考的大致过程与结果,学会在表达前整理、在倾听后思考,进一步感受反思性学习环节的意义和价值。
4、情感与态度方面。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息息相关。能够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
1、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表扬先进,鼓励差生,积极调动学生积极性,全班平衡发展。
2、加强常规训练,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口算能力。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对具体问题,先确定是否需要计算,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口算、估算、笔算等),最后应用计算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一种思维方法。
3、重视形象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有意识的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创设丰富的便于操作的实践活动情境,使学生亲身体验方位的知识,感受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统计知识──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介绍平均数的概念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断。
5、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动手实践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6、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序地、严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7、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材。激励他们扩充知识面和进一步探索研究的兴趣与欲望,并通过这些活动获得自己成功、能力增强等良好体验,从而逐步增进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
一、两位数乘两位数…………………………………………10课时
☆有趣的乘法计算…………………………………………1课时
二、千米和吨……………………………………………………3课时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4课时
四、混合运算………………………………………………………5课时
算“24点” ……………………………………………………1课时
五、年、月、日……………………………………………………6课时
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9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6课时
八、小数的初步认识………………………………………………4课时
九、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3课时
上学时间…………………………………………………………1课时
十、期末复习………………………………………………………5课时
聋校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六
我班共有59人,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完成作业,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少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差,学习不主动。上课开小差,课后作业完成不及时,做作业速度很慢,准确率不高,有时甚至忘了做作业。这个学期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和提高学困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
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2.第三单元“乘法”
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3.第五单元“分数”
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二)空间与图形1.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
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第四单元“面积”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米2、千米2、公顷),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的平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除了安排“森林旅游”“旅游中的数学”和“体育中的数学”等3个较大的实践活动外,还在正文或练习中提供了如下的实践活动:
1.到商店调查3种商品的价格,并做好记录。
2.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并与同伴说一说。
3.调查自己家两个月水、电费开支情况,并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数据把你的感受与同伴说一说。
4.收集一些对称图形、图案和照片在班里展览。
5.用纸剪出一个喜欢的图形,通过对称、平移或旋转绘制一幅图案。
6.设计旅游计划。
7.厨房铺地砖的设计方案。
8.制作七巧板。
9.调查你和同学的身高,计算你们组的平均身高约是多少。
10.在报刊上找出与平均数有关的信息,并与同伴交流。
经历以上一系列观察、操作、制作、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获得并积累更多的数学活动的初步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第一单元“元、角、分与与小数”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会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对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第三单元“乘法”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结合具体情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第四单元“面积”。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第五单元“认识分数”。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肯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的平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对本册教材的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一)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
(二)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和建构自己的数学意义,使学生有机会讨论交流他们彼此的想法
(三)加强估算(测)能力的培养,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一)要结合学习数学的过程评价学生对数学概念知识的理解
学生只有理解例题,结合学生从看懂小数表示的商品单价,到会用小数表示商品单价,进而会比较商品单价(小数表示)高低贵贱的过程,就能评价他们是否初步理解生活中小数的意义及其大小关系,对小数的认识有什么实质性的发展。
(二)要恰当评价学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与发展,为顺利进行后续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评价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不能割裂数学知识与知识、知识与技(四)对三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要特别关注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积极的态度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主要通过平时观察:学生参与班级讨论中,试图解决问题中,独立或小组学习中,无时不表现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情感与态度。观察是评价的最原始的方法,但不是惟一的方法,从学生的口头表达、书面作业、实践作业以及师生课外的交谈中也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情感与态度不能进行量化评价,要对学生个体的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作比较客观的描述性评价,更需要通过平时的教学过程了解学生的想法与行动的表现。
能之间的内在联系,评价要关注学生是否体验和意识到这种联系是重要的。通过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必要的评价,希望能使学生增进这种见识:数学知识与技能不是互相孤立的一盘散沙,而像一棵树,是生长着的有机整体。
(三)重视评价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提出问题能力,主要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具体情境中数量信息的利用程度,提出问题的新颖性、合理性与复杂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要关注学生能否独立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毅力与思维策略的水平,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等方面。及时给学生提供评价,让他们知道老师的期望,明白自己进一步努力的方向。这对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
聋校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七
力求从《课标》出发,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重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1、位置与方向
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会口算一位数除法。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及简单的除法应用题。
3、统计
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4、年、月、日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5、两位数乘两位数
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6、面积
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7、小数的初步认识
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8、解决问题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数学广角
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重点
1、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2、两位数乘两位数。
3、面积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
难点
1、培养学生根据不同情况能准确估算的能力。
2、年、月、日时间观念的建立,求经过实践的不同方法。
3、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措施:
1、改善教学思想,求新求变。
2、注重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3、注重教学的开放性。
4、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转差。
5、善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六
1.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操作活动中,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初步形成1升和1毫升的容量观念;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单位。
2.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试商和调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能判断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几位数,能估计商的最高位是几。
3.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乘法与加减法、除法与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初步理解小括号的作用,会脱式计算两步运算的式题。
4.初步认识射线和直线,能区分线段、射线和直线;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体会两点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5.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表示角的符号和角的计量单位“度”。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45°、60°、90°的角。
6.进一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知道平角和周角,理解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大小关系。
7.能根据实际需要对数据分段整理,填写统计表,能对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8.在探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笔算方法,进行有关的口算、估算的过程中,发展类比迁移能力、合情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
9.在认识射线和直线的过程中发展空间想像能力;在研究角的度数,认识平角、周角,认识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等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10.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有条理的思考,初步学习对结论的合理性做出说明。
1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有效地与同伴合作,或者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或者把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与同伴交流,体会合作的益处,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
12.通过数学学习活动,初步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
13.在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等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初步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增强理性精神。
14.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敢于提出疑问,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发现错误能及时改下,初步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认识多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用计算器计算;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算律;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确定位置;整理与复习等。
教学重点:混合运算,找规律,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和确定位置三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学难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用字母表示数。
在解决问题方面:一方面在现实情景中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运用掌握的知识或规律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能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有效地与同伴合作,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提高数学表达水平,进一步学习反思评价,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学期任教四(1)班,四(2)班数学,四(1)班学生50人,该班学生两极分化严重,中上学生很多无法突破,本学期师徒制,一带一帮扶学生突破和进步。四(2班)学生50人,该班没有特别突出的学生,大部分都在中间,无法突破,实行小组制度,合作激励对方进步。
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㈠平移、旋转和轴对称、㈡认识多位数、㈢三位数乘两位数、㈣用计算器计算、㈤解决问题的策略、㈥运算律、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㈧确定位置、㈨整理和复习等内容。
本册教材主要特点:本册教材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与生活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灵活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教材努力体现新的教学观念和学习观念,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本教材既注意体现教育新理念,又注意继承传统的数学教育内涵,使我们的实验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认识多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用计算器计算和运算律。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和确定位置三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解决问题方面:一方面在现实情景中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运用掌握的知识或规律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能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有效地与同伴合作,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提高数学表达水平,进一步学习反思评价,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多边形的内角和”、“●一亿有多大”和“●数字与信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调查了解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措施:
1.学期一开始就严格要求,加强学生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2.利用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分析,从而轻松掌握所学知识。
3.加强补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不落人后。
4.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感觉学习不再枯燥无味。
5.通过直观和操作教学概念和法则。
具体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9.坚持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学习,能让学生问的让学生问,能让学生答的让学生答,能让学生思考的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动手的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讨论的让学生讨论,能让学生总结的让学生总结,努力探索和实践生态课堂,让课堂成为体验的课堂、和谐的课堂、智慧的课堂、创造的课堂。
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七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三年级下学期的学习,学生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认识小数、年月日、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整体需要加强的是:培养书写工整和细心阅读的习惯、规范作图和列式;个别学生知识基础比较薄弱,表现在计算技能较差,对数学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弱。
学生课堂纪律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学习习惯较好,但也存在不平衡性,有些学生学习不用心,懒惰,有不安时完成作业坏习惯,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优秀学生的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有效地探索知识,寻求规律,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适当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以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素质。
(二)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针对课堂练习中错误率高的知识点进行强化练习和加强辅导。
2、及时进行单元质量分析,做好针对性的巩固练习。
3、每天口算三十题,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4、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
5、注意学生差异,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
6、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灵活地处理教材。
7、抓实常规,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8、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书写和阅读等学习习惯。
基本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调整目标
1、大数的认识加强相应知识点的针对性练习,要求人人过关。
2、数角的方法和组合图形中有几个角的练习,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归纳能力。
3、三位数乘两位数中加强大数乘大数练习和适当补充三位数乘三位数的方法和练习,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
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加强组形的组合与分割练习,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本学期能力测试内容是口算,测试时间5分钟,题量84题。
具体措施:每天定时完成定量的口算作业。
书面作业:口算(3分钟)与每节课的配套巩固练习(15分钟)
单元(主题、课文题目)
单元增减内容
所需的教学资源
主备负责人
课时
完成周次
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八
六年级1班现有学生66人。从新课程的角度来讲,班级人数比较多,可从一年级一直到六年级,都是自己带过来的,所以对学生的情况了解比较充足,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但也有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还有一部分比较认真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只能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稍稍拐个弯就不知所措。本学期重点还是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是安排扇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知识和能力方面: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思想。
7、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在前面几册的教师教学用书中,已经介绍了许多教具和学具,其中的一些仍可继续使用,如小棒、方木块、量角器、三角板、直尺、计算器等。结合本册的教学需要,介绍几种使用效果较好的教具和学具,以供参考。
1、圆形纸板作为演示分数计算以及认识圆的教具。可以用硬纸板做成大小相同的圆若干个。拿其中的两个圆形纸板做成如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第14页介绍的教具,用来演示不同的分数。作为教师演示用的教具要大一些,作为学生操作用的学具可小一些。
2、圆规教学圆的认识时用。教师要准备可以在黑板上画圆的圆规。每个学生也要准备一套自己用的圆规。
3、说明圆面积计算公式用的教具可以仿照教材第68页的图用纸板制作,供教师演示用。另外在本册教材的附录中印有同样的图,学生可以剪下来贴在纸板上,作为操作用的学具。
4、方格作图纸学习位置时用。在本册教材的附录中印有几幅10×10的方格纸,可以让学生剪下来用。
5、其他教具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准备或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如教学位置时在本地区的简易路线图上画上方格子作为教具;教学百分数时,可搜集一些含有百分数表示含量或性能的商品标签作为教具或学具等。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制作其他适用的教具。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5、学生能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8、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9、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10、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上,创建教学的问题情境,属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九
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本届三年级学生已使用了两年半的实验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本学期除了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单亲孩子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统计;年、月、日;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数学广角。
本册教材安排的数与计算方面的内容主要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三个单元。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步子,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认识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对具体问题,先确定是否需要计算,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口算、估算、笔算等),最后应用计算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一种思维方法。
本册教材安排的空间与图形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位置与方向”、“面积”两个单元。
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了计量的知识范围,除了面积(地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
在这一册中,教材一方面注意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统计知识——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介绍平均数的概念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另一方面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断。
本册教材安排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两个单元。一个是“解决问题”单元,专门教学解决用所学的乘、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连乘和连除计算的问题;另一个是“数学广角”单元,这一单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安排了“年历制作”和“设计校园”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1、使学生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使学生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使学生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使学生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位置与方向、面积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
教学难点:年月日、面积及解决问题。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六
1、坚持教育理论学习和数学专业知识学习相结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师专业素养。
2、主动地整合课程资源,对整个小学阶段的教材有很好的把握。
3、继续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在实践中不断磨砺自己,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学习研究能力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明显的提高,并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如低年级复习课教学方法、低年级空间与图形教学研究等。
4、课堂实践与教学反思相结合,积极撰写教学案例或高质量的教学论文,力争在各类评比中获奖。
1、每天至少安排1个小时阅读优秀教学书刊;一年中至少读2本优秀的教育类书籍,并写下自己的学习心得;写好博客
2、数学论文争取在校、区级以上刊物上发表。
3、能够给其他年级组老师一些教材把握上的建议。如何与高一级做好衔接等。
1、坚持理论学习和专业知识学习相结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2、在学校搭建的各种平台上不断地磨练自己,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日趋成熟,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向研究型教师靠拢。
3、根据形势需要结合自身发展的需求能进行知识培训,能与同伴分享。使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1、每天至少安排1小时阅读优秀教学书刊;一年中至少读2本优秀的教育类书籍,并写下自己的学习心得;
2、根据形势需要结合自身发展的需求能进行本体知识培训,能与同伴分享。
3、对三年的随笔、总结和论文进行整理,撰写跟踪性论文。(争取获区级以上奖)
通过撰写论文,把自己的专题研究从实践层面提升至理论层面,向研究型教师靠拢。
困难预测:(1)由于工作的繁忙,时间上难以保证。
(2)自己的惰性也可能影响到目标的完成。
(3)有的目标的完成还需依靠外界的力量来完成。
(1)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指定短期和长远计划表。
(2)改进课堂教学,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变“苦学”为“乐学”。
(3)认真总结课堂教学的科研成果。认真作案例分析。
(4)通过学生评价和考试成绩检验课堂教学能力,使所教的学生有较大提高。
(5)每学期力争写出一篇有较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
(6)通过班级后进生的转化及小组合作建设,提升学生自学的能力。
时刻对照计划表,来检查自己每个时间点是否完成任务。在操作过程中有
新的想法可对计划作修改,使自己能更好的完成目标。
总之通过做好教学工作的每一细节,尽我最大的努力,想出各种有效的办法,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个人能力,以上是我的个人发展新三年规划,以鞭策自己伴随着学校的发展与学生一同成长。这是一幅绚丽多彩的蓝图,又是一个令人期待的理想,希望自己插上理想之翼,翱翔在教育事业的蓝天下,构建属于自己的摩天大厦!
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十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本学期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的教学计划拟订如下。
本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材内容及编写特点。
修订后的六年制第十二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比例,圆柱、圆锥和球,简单的统计
(二),整理和复习。与原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相比,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调整。
1.将“百分数
(二)”移至第十一册。在原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由于受到课时的限制,将“百分数”的内容分成两部分,分别安排在第
十
一、十二册,此次修订后,由于内容的调整,课时也相应变动,故将本册中的“百分数
(二)”移至第十一册,无论从课时还是从内容的衔接来看,都是非常合适的。
2.“整理和复习”部分的调整。本单元主要的变化是根据前面各册教材的内容调整,对有关的习题进行相应的变动,如将“成数、折扣”的有关内容和习题删去,将涉及到带分数加减法、分数和小数混合运算的有关习题进行改编,等等。
3.增加“数学实践活动”。
(1)美丽的校园 这个活动是让学生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测量、平面图形、比例尺等知识,绘制校园的平面图。通过让学生经历动手测量、收集数据、确定位置、确定比例尺、绘制校园平面图的全过程,发展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为将来进行简单的课题研究和数学建模打下基础。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2)节约用水 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通过调查、方案设计、收集数据、计算等手段,从量化的角度来说明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整个活动包括以下两部分:一是自行设计方案,用实验的方法求出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天会浪费多少水;二是通过调查、计算,了解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年浪费的`水可以供一个家庭用多久,一个学校一年要浪费多少水费,等等。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经历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逐步提高实践能力。此外,借助这类跨学科的题材,可以增强学生保护环境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此外,在以上四册教材的修订过程中,有一些措施是共同的,例如,对有些陈旧的题材进行改造,使之更符合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某些过时的数据进行更新;重新绘制每一册的插图,使之更加活泼,更能吸引学生;等等。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1、 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 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并会组比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 认识线段比例尺;并掌握用线段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方法,能进行线段比例尺与数值比例尺的互相改写。
4、 使学生理解成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5、 使学生认识圆柱,了解圆柱体各部分名称,掌握图柱体的特征。
6、 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运用公式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7、 使学生知道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求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计算圆柱体积。
8、 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它的特征,学会测量圆锥的高。
9、 使学生初步认识球,知道球的特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0、 使学生学会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的方法。进一步掌握制表步骤。
1
1、 使学生能看懂统计表和指出这个表所说明的问僵,掌握制作带有百分数的统计表的方法和步骤。
1
2、 使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用途。
1
3、 学会看条形统计图。知道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十一
一、教材分析
通过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如何辨认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会用三角板来判断一个角是否为直角。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都是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体现了方法的前后一致性,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使用更准确的、更具体的数学化语言描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数学交流。
平移和旋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从数学的意义上讲,平移和旋转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作用。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上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平移现象。物体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旋转现象。教材在介绍这两种现象时,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体会它们的不同特点。此外,教材还通过在方格纸上将图形进行平移,使学生掌握图形的平移,并会画出在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上平移后的图形。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
2.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3.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4.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教学建议
1.注意结合生活实际教学几何概念。
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抽象的几何概念时,需要借助形象直观的支持。为此,在引入概念时,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帮助学生理解。除了利用教材上提供的素材以外,教师可以结合当地实际,为学生准备其他的实物,帮助学生认识锐角、钝角以及平移、旋转现象。
2.借助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教学中可以仿照教材上设计的活动,通过折叠、做角、画角、拼摆、拉一拉、转一转,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除了教材上提供的活动形式以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自行设计一些活动。例如,让一名学生站在教室里,演示一下分别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平移一步、两步……再如,让一组学生手拉手围成一圈,旋转一下,或是拿一根线,一头拴上橡皮,在空中旋转一下。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体验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3.准确把握教学要求。
教学时,要准确把握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要求。例如,教学锐角和钝角时,重点是让学生对一个角和直角进行比较大小,知道它是锐角(或钝角)就可以了。再如,本单元对平移、旋转主要是从生活化的角度让学生初步感知,使学生大致能辨别这两种现象,并能通过操作对图形进行简单的平移(或旋转)。
四、教时分配
本单元内容可以用4课时进行教学。
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十二
使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逐步形成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学好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1、4班共 人,男生 人,女生 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 人,中上等生约 人,中等生约 人,中下生约 人,差生约 人。
5班共 人,男生 人,女生 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 人,中上等生约 人,中等生约 人,中下生约 人,差生约 人。
2、4班在初中升入高中的升学考试中,数学成绩在100’及以上的有 人,80’—99’有 人,60’—79’有 人,40’—59’有 人,40’以下有 人,其中最高分为 ,最低分为 。
5班在初中升入高中的升学考试中,数学成绩在100’及以上的有 人,80’—99’有 人,60’—79’有 人,40’—59’有 人,40’以下有 人,其中最高分为 ,最低分为 。
3、4/5班分别为高一年级9个班中编排一个普高班和一个普高班之后的体育班,整体分析的结果是
1、教材内容集合、一元二次不等式、简易逻辑、映射与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2、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是近代数学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函数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数列有着广泛的应用,是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
3、教材重点几种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不等式的解法、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的公式。
4、教材难点关于集合的各个基本概念的涵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映射的`概念以及用映射来刻画函数概念、反函数、一些代数命题的证明、
5、教材关键理解概念,熟练、牢固掌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6、采用了由浅入深、减缓坡度、分散难点,逐步展开教材内容的做法,符合从有限到无限的认识规律,体现了从量变到质变和对立统一的辩证规律。每阶段的内容相对独立,方法比较单一,有助于掌握每一阶段内容。
7、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较强,每一阶段的知识都是以前一阶段为基础,同时为下阶段的学习作准备。
8、全期教材重要的内容是集合运算、不等式解法、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等差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和前n项和。
1、理解集合、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能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能正确地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2、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和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并能熟练求解。
3、了解命题的概念、逻辑联结词的含义,掌握四种命题及其关系,掌握充分、必要、充要条件,初步掌握反证法。
4、了解映射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理解函数及其有关的概念,掌握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
5、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能利用函数的奇偶性与图象的对称性的关系描绘图象。
6、掌握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概念及其图象和性质,并会解简单的函数应用问题。
7、使学生理解数列的有关概念,掌握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前n项和的公式,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问题。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近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习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习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九月份 集合(2)、子集、全集、补集(2)、交集、并集(2)、集合习题(1)
绝对值不等式(1)、一元二次不等式(2)、不等式习题(1)
逻辑联结词(1)、四种命题(1)、充要条件(1)、习题(1)、
第一章小结与练习(3)
十月份 映射(1)、函数(2)、单调性奇偶性(3)、反函数(2)、习题(1)
指数(1)、指数函数(3)、对数(2)、对数函数(3)、习题(1)
函数应用举例(2)、第二章小结与练习(3)
十一月份期中复习与考试(8)、数列(2)、
等差数列(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习题(1)
等比数列(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2)、
十二月份分期付款等应用(2)、习题(1)
第三章小结与练习(3)、复习(12)
元月份 期末复习(8)
附高一数学教学的几点具体措施
1、作业方面
①课堂作业设置一本。提倡用钢笔书写,一律要求用铅笔、尺规作图,书写规范。墨迹、错误用橡皮擦擦干净,保持作业本整洁。当天布置,当天第二节晚自习之前交(若无晚自习,则第二天早读之前交)。批阅用“?”号代表错误,一般点在错误开始处,自觉完成更正。
②每次作业按a、b、c、d四个等级评定,分别得分5、4、3、2,每本作业本完成后自行统计得分并上交科代表审核、教师评定等级,得分90%~98%为优良等级,98%及以上为优秀等级。(来源:)
③《同步优化设计》及时完成,按进度交阅,自觉订正。
2、考试方面
①控制考试次数,一般为月考2次,期中期末统考各1次,期末复习小考2次。
②制好试卷,切合实际,难易适中,目标高考。
③组织好考试,严格考试纪律。
3、兴趣方面
①组织一次活动、一次竞赛。
②多上一些多媒体课、优质课。
③每两周安排一节课时,由课代表组织4个学生讲课,每人10分钟左右,主要讲解《同步优化设计》上的难题。
4、成绩总评
①每期总评成绩150分,分为三大项,分值为考试成绩125分(2次月考各5’、期中15’、期末100’)、平时成绩24分(作业10’、练习8’、2次小考各3’)、自评1分。
②提倡准备笔记本、考试错题更正本,并检查后给予加分5’、2’,其它特别表现给予加分3’。
5、抓好学习常规,提高学习成绩。
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十三
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进入初三,学生成绩差距较大。教学任务非常艰巨。因此,要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紧扣教学大纲,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努力把今学期的任务圆满完成。本着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宗旨,把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目标,特制定本计划。
1。掌握圆的概念,圆的基本知识,会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
2。学会用逻辑推理的思想来证明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几何图形的性质定理。
3。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方法,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
4、通过关於图形和证明的教学,进一步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空间观念。
1、中考复习前,认真研读中考说明,理解本学科考试水平要求层次的内涵,与新课程标准相联系,以总复习书为依据,制定复习计划。注重知识的应用性、探究性、综合性、教育性和时代性。复习指导的实施要充分体现课标精神和课改方向。
2、研究近几年中考数学命题的走向,研究中考复习策略。平时考试中,以模拟中考命题,试题来源注重信息的收集和新题型的探索,着重考查学生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力争每周一个知识点,周末检测。每次测完后及时批阅,争取放假前发到学生手中,便于学生及时做总结(学生将错题改在作业本上),周一师生共同检查总结效果。教师要清楚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层次,细致地分层教学,利用成绩追踪档案,加强对边缘生和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3、要重视解题后的反思,要把知识归类、方法归类。每个知识点的.复习要以题代点,课堂上选取的例题力争体现本节课复习要点,特别是概念性的练习要练透练全,避免混淆。注意知识间的渗透,以点牵线,以线成面,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4、复习阶段的每节课容量都很大,难免会出现个别学生思想上的波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注意他们的动向,多鼓励,多关注,培养他们的积极性。
1周。圆及证明回顾。
2周。总体与样本
3周。复习数与式
4周。复习方程与不等式
5周。复习函数
6周。复习函数
7周。复习图形的认识
8周。复习图形与变换
9周。复习图形与坐标
10周。复习概率与统计
11周。复习课题学习
12周。专题复习
13周。专题
14周。重要知识点的再梳理
15周。一些常见题的训练
16—19周。做往年的中考题
20周。考试方法和考试心理的辅导。
本学期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进行全面总复习,为了能够让学生很好掌握知识,以十足的把握迎战中考,现特做计划如下:
从教学内容上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代数部分,二是几何部分。代数部分内容包括:实数、整式、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式、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函数与图象、统计初步九部分内容。几何部分包括:平面几何基础知识、三角形、四边形、相似形、解直角三角形、圆六部分内容。
一元二次方程、函数与图象、圆三部分内容
圆与抛物线结合的类型题、几何综合问题、代数综合问题、根据所学知识设计方案等实际应用类型题。
实行分轮复习
第一轮重点复习巩固基础知识,以课本基本知识为依据,列出每章的知识网络,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系统化,以训练基本技能为主的试题辅以练习,强化训练,加深印象。
第二轮复习在第一轮分项复习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类型题的复习,包括几何应用、代数应用、几何综合、代数综合等方面的综合练习。
第三轮主要是做中考模拟试题,让学生熟悉考试类型题,同时提高学生应试的心理素质。
最后阶段,根据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查漏补缺,因材施教。
(一)各年级的课本
(二)《世纪金榜》、《中考夺冠》
(三)初中毕业总复习能力培养系列从书—数学
(四)20xx版中考模拟试题
(五)近几年的中考模拟试题
3月10日——4月中旬复习基础知识
4月中旬——5月上旬分项训练
5月上旬——5月底综合训练做模拟试题
5月底到最后根据情况查漏补缺
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十四
1。学生情况
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习成绩在不断进步,但是由于一些学生数学基础太差,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没有显著改观,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设法关注每一个学生,重视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本学期教学的首要地位。
2。教学内容分析
本期教学进程主要分为新课教学和总复习教学两大阶段。新课教学共分三章。第一章《圆(二)》共分五节。首先介绍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切线的性质与判定、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二章《抽样调查与估计》是在前面统计知识基础上的拓广与发展。全章共分三小节内容。第一小节“抽样调查”主要介绍抽样调查与普查的区别;第二小节“数据的整理与表示”主要研究统计图的应用;第三小节“由样本推断总体”研究样本与总体的关系,用样本估计总体。第三章《投影与视图》分为五节主要内容包括:投影的基础知识;视图、三视图等概念,三视图的位置和度量规定,一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简单立体图形与它的三视图的相互转化;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总复习是本期教学的一个重点。通过系统的总复习使学生全面熟悉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能娴熟的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师生共同努力,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或基本达到《课标》的要求,注重基础训练,顾及多数人的水平和接受能力,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1。让数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新课标”强调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景,帮助学生认真捕捉“生活现象”,使他们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
2。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实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新课标”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也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向学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3。设计一些新颖的、独特的教学方案,使学生爱数学。通过观察、实践,使枯燥的内容形象化、兴趣化,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进一步认识到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动手作、动手想和动口说”的过程。
4。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制高点”,未来的学习,工作将是网络环境下的新型的学习和工作模式。因此,本学期我将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和网络技术,把原本复杂的知识通过新技术教学直观、简单、系统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5。做好教师间的团结协作 ,积极向其他教师学习。备课组、教研组的核心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增强备课组集体教研氛围,进一步发挥教师的群体优势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我将努力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秀教法,提高教学质量。
6。加强复习的系统性。总复习是本期教学至关重要的一环,复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同学们对初中数学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的质量。总复习要特别注意教科书的内在联系性,强调知识之间的衔接和关联,使学生有纲可举,有目可循。
7。抓住复习的重难点。总复习要在普遍撒网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便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8。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和分析能力。随着初中知识传授的完结,学生知识系统的初步行成,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已到了紧要关头,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这方面的引导。
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十五
坚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推进课程改革抓好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为重点,以教育科研为龙头,以校本教研为基础,努力提高数学学科教育教学质量。
1、转变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能有效的组织教学,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最终达到实施素质教育。
2、促进边远农村小学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实现有效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3、形成一套适合边远农村数学教师的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策略,为我们农村小学数学教的课堂教学服务。
1、学习《新课程标准》等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搜集相关信息、获取一些有效组织教学的.理性认识,提高研究水平。
2、通过学习、实验、总结、反思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积极撰写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教学论文等,注重成果的转化。
3、落实好课题研究与平时组内教研的结合,对怎样搞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的教学组织进行探讨以及平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相互交流意见。
4、认真上好每一节研究课,对每一节研究课的教学组织的有效性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
5、做好阶段性研究以及总结工作。
9月份:完成课题实施计划
10月份:
1、理论学习
2、搜集相关信息材料
11月份:
1、上研究课
2、书写案例反思
12月份:上交研究总结
1—2月份:学习相关理论材料
3—4月份:
1、上研究课,评议
2、撰写教学论文
5—6月份:
1、上研究课,评议
2、上交研究总结
7—8月份:学习相关理论材料并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