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送东阳马生序》对比阅读(7篇)

最新《送东阳马生序》对比阅读(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22 00:30:11
最新《送东阳马生序》对比阅读(7篇)
时间:2024-07-22 00:30:11     小编:zd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送东阳马生序》对比阅读篇一

1.下列句子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

a.足肤皲裂而不知

b.执策而临之

c.学而不思则罔

d.出淤泥而不染

2.下列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烨然若神人 判若两人

b.腰白玉之环 腰缠万贯

c.右备容臭 臭气相投

d.主人日再食 再接再厉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略无慕艳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表现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心向学的精神。

b.描写富家子弟的豪华,是为了突出对自己穷酸生活的遗憾。

c.作者以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d.文段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

5.请从语文积累中找出表现古人好学的两个成语:①________ ②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a

3.①到了住所(客舍),四肢(冻得)僵硬不能动弹。

②我(求学时)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意对即可)

4.b

5.示例:凿壁偷光 囊萤映雪 头悬梁,锥刺骨 闻鸡起舞

《送东阳马生序》对比阅读篇二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1.对下面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门人弟子填其室(塞满,充满)

b.四支僵劲不能动(肢体)

c.右备容臭(臭味)

d.同舍生皆被绮绣(穿)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以与以中有足乐者中的`以意思和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b.无从致书以观

c.以塞忠谏之路也

d.以其境过清

3.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一段讲述了作者年少时求学之艰难和用心之诚恳专一。

b.选文第二段中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与第一段行深山巨谷中去求学形成对比。

c.选文最后说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是为了进一步勉励马君则更加刻苦向学,实际上也是向更多的年轻人进行告诫。

d.本文主旨在劝学,写法上叙议结合,主要采用议论方式,直接表明观点,收到了很好的说理效果。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1)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多次提到太学生学习条件优越,其用意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d

3.d

4.(1)又苦于没有大师、名人交游,(向他们请教)。

(2)我求学时辛勤艰苦的情况大体就是这样。

5.业有所精,德有所成,关键在于用心专一。(用原文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回答亦可)

《送东阳马生序》对比阅读篇三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训练答案

(一)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二)祖莹字元珍,范阳遒人也。父季真,位中书侍郎、钜鹿太守。 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好学耽书,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僮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尤好属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 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选为都讲。生徒悉集,莹夜读书劳倦,不觉天晓,催讲既切,遂误持同房生赵郡李孝怡《曲礼》卷上座。博士严毅,不敢还取,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不遗一字。以才名拜太学学士。

17、解释加点字的意思(2分)

(1)执经叩问( ) (2)色愈恭,礼愈至( )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9、文段(一)写同舍生的.目的是什么?(2分)

20、文段(一)(二)所写人物宋濂和祖莹在读书上有什么共同点?联系实际说说从他们二人的经历中你受到那些启发?(3分)

参考答案:

17.(1)请教(2)周到(每小题1分,共2分)

18.(1)住在旅馆,主人每天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味道的享受。

(2)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19.与同舍生优越的生活形成对比,反衬自己求学生活之艰苦,表现自己并不羡慕别人的优越条件,而事以学的知识为乐,突出了作者勤奋学习不怕吃苦的坚定信念。

20.宋濂和祖莹都是想法设法刻苦读书(1)如是想学有所成需要勤奋学习,不怕吃苦,用心专一。(至少说两点)(2分)

《送东阳马生序》对比阅读篇四

《送东阳马生序》测试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试题精练: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18-22题(16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①,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注释】①文不识:人名。

18.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

(1)无从致书以观致(2)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叩

(3)色愈恭,礼愈至至(4)邻舍有烛而不逮逮

19.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和()(3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2)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21.两文的作者是怎样解决读书的困难的?(每一点各四字)(2分)

[甲][乙]

22.从这两段文字看,主人公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相同原因有哪些?(说出两点即可)(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23.24两题。(4分)

早梅

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注:“销”同“消”。

23.对于“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白玉条”三字,有人说不恰当,不符合梅花呈朵状的形态特征。试谈谈你的看法。(2分)

24.“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两句语言质朴,但包含着不尽的意蕴。请作简要赏析。(2分)

参考答案:

18、(4分)(1)得到(2)请教(3)周到(4)及,到

19、(3分)cd

20、(4分)(1)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

(2)希望能够读遍主人的藏书。

21、(2分)[甲]抄书求师[乙]偷光佣作

22、(3分)刻苦学习博览群书(得到他人的帮助)

23、(2分)“白玉条”句是恰当的.,因为这样更能体现梅花开得旺盛,压满枝头,同时,也能说明诗人当时的立足点是在远处,和颔联相呼应。

24、(2分)这两句是写诗人的观察发现。远望寒梅,似雪非雪,迷离恍惚;定睛细看,溪畔桥边,寒梅近水,迎风怒放。诗人的感受和发现既凸现了探索寻觅的惊喜,也烘托出早梅似玉如雪、凌寒独放的风姿。

《送东阳马生序》对比阅读篇五

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下列加黑体的实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以是人多以书假(借)余

b、媵人持汤(热水)沃灌

c、从乡之先达执(拿着)经叩问

d、不知口体之奉(奉献)不若人也

2、用两个字概括作者求学的经历,应该是文章中的“____”和“____”,如用一句诗给文章重拟一个标题的话,这句诗应该是_______________

3、作者认为自己“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原句填空)

4、文中总结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写同舍生服饰华贵的目的是()

a、突出自己求学的勤奋

b、侧写自己生活条件的艰苦

c、表达对同舍生的鄙夷

d、表现同舍生的不学无术

6、你是怎样看待学习条件和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勤艰梅花香自苦寒来

3、以中有足乐者

4、余之勤且艰若此

5、b

6、学习条件不好,仍然能学好,像宋濂那样;学习条件好,却不一定能学好,像某些“太学生”那样。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能够有所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促使学习成功的关键,是长期坚持“勤而艰”,专心致志。这是宋濂的切身体会,也是古今学有所成的人的共同体会。(意思对即可)

《送东阳马生序》对比阅读篇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现代文阅读训练能力提高题含答案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不以兵革之利( ) (2)环而攻之而不胜 ( )

(3)委而去之 ( ) (4)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小题3】“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指的`是:( )(2分)

a.正确的道理 b.统治的方法c.“地利”与“人和”d.施行仁政的治国之道【小题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

【小题5】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2分)

答案

【小题1】(1)凭借(2)却、可是 (3)放弃(4)这

【小题2】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亲属朋友都背叛他。(把“亲戚”译成“内亲外戚”亦可)

【小题3】d

【小题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小题1】示例:(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2) 家和万事兴。(3) 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同心家不散。(4)众人拾柴火焰高 。(5) 团结就是力量 。 (6) 人心齐,泰山移。

《送东阳马生序》对比阅读篇七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21—24题。(12分)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①,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②。既长,知其世家③,感泣辞母,去之南都④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颤(zhān)粥不充⑤,日昃(zè)⑥始食,遂大通六经⑦之旨,慨然⑧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注释①孤:幼年丧父谓之孤。②再适长山朱氏:改嫁到长山姓朱的人家。③世家:身世。④南都:地名。⑤颤粥不充:颤,稠粥。充,充足。⑥日昃:太阳偏西。⑦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书。⑧慨然:形容慷慨激昂。

2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腰白玉之环 ( ) ⑵同舍生皆被绮绣( )

⑶媵人持汤沃灌( ) ⑷感泣辞母 ( )

22.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①足肤皲裂而不知 ②范仲淹二岁而孤

b.①当余之从师也 ②去之南都

c.①以衾拥覆 ②辄以水沃面

d.①余则组袍敝衣处其间 ②其如土石何(选自《愚公移山》)

23.翻译句子(2分)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