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2年个案工作总结精选16篇

2022年个案工作总结精选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3-20 17:25:57
2022年个案工作总结精选16篇
时间:2024-03-20 17:25:57     小编:江JSX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怎样写总结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总结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总结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年个案工作总结精选16篇一

厌学个案工作计划书

一、案主资料:

姓名:小张 性别:男 年龄:20岁

职业:学生,大二年级

性格特征:有些孤僻、叛逆、性格内倾

家庭职业背景:父母都是农民,家境比较困难。

家庭感情:父母对他期望很高,在学习方面给予无条件的支持。跟父母感情较好,很孝顺。

二、案例陈述:

主要问题:孤僻自卑、厌学情绪、行为控制能力差、曾经一度沉溺网游、和同学老师关系疏远,感觉前途渺茫,没有希望。背景材料:

小张,男,来自农村,是一名就读于某校大二的学生。一年多以前小张正在高三备战高考,学习一直很用功,希望自己能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对未来有很多美好的憧憬。但令小张意想不到的是高考竟然发挥失常,勉强考上了大学,但最令他烦恼的是没有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而是被迫调剂到一个很冷门的专业。小张的学习热情一去不回,本来就有些孤僻的他变得更是吐字如金,也不愿和老师同学交流,整天浑浑噩噩泡在网上虚度时光。后来小张听说到大一下半年能转专业,于是小张更不愿学习本专业的知识,想等转完专业在学吧。就这样半年多过去了,由于一直没有学习导致专业课挂了好几门。在转专业的时候由于挂科等因素最终转专业失败。面对自己渺茫的前途,小张再一次陷入绝望之中。而此时已是大二的小张看着身边同学恋爱的恋爱,考研的考研,只有自己整天无所事事。慢慢的小张有了退学的念头,但又考虑到父母都是农民供养自己上学不容易,况且父母对自己的期望一直都挺高的。于是小张陷入了人深深的纠结中,是根据自己的意愿退学还是完成父母的心愿继续上学。

二、工作目标

(一)直接目标:

1.帮助案主改变以前的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挖掘自身潜力,重拾对生活的热情。

2.改善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树立学习目标,积极面对人生。

(二)中间目标:

1.改善案主对我国大学教育体制的认识,帮助他转变大学消极影响。

2.改变案主错误的行为认知,纠正并控制其偏差行为。(利用父母期待、本身积极愿望、强化机制)

3.针对案主的同学和老师做工作,帮助案主重新认识自我。鼓励案主与同学老师友好交往,让案主走出孤僻。4.引导案主合理处理自身和学校的关系。5.引导案主挖掘自身潜力,控制自己的行为,巩固治疗效果,鼓励案主独立面对今后的学习生活。

三、分析治疗理论模式:

1.主要治疗模式——心理社会治疗模式:针对小张的情况,社工计划主要采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因为小张家境比较困难,在学习生活中性格比较内向,不愿与人交流。因为不喜欢自己所选的专业而产生厌学情绪,想结束自己的学习生涯。这与心理社会模式中所说的因人格缺失和自我不完善而导致的人的行为失调或行为障碍的行为表现吻合。因此社工将对小张的内部心理机制以及行为产生原因为治疗的出发点。

2.辅助治疗模式——认知行为治疗模式和社会生态系统视角:由于小张自己也不喜欢现在自己的一些行为,很想有所改变。同时他的自暴自弃体现出他无法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社工将对他进行一定的行为纠正。在社会生态视角中,社工主要讲小张置于“情境中”,针对小刚的资源环境做工作,改变他对学校和专业的看法以及老师同学对他的看法,强化老师对他的鼓励等。

四、服务过程与计划:

大致可分为四个步骤,每个步骤可按七天为一步:

第一步:接案与建立专业关系

接案是指个案工作员初次与求助者进行接触,了解其需要与困难,对其面临的问题初步作出判断,根据机构的性质决定是否能够为求助者提供服务。过程:

社会工作者实现多方面收集案主资料和情况,在第一次会谈中,通过温暖、尊重、真诚、共情和理解等技术,表现出对案主的尊重、接纳和关心,并适时表达同感,获得案主的信任,使案主获得安全感,并且尽可能地让案主毫无顾虑的倾诉心中烦恼,宣泄被压抑的情绪。让案主吐露心中的不快,在此过程中全面的了解案主需要和主要问题。与案主建立良好咨询关系,争取案主的信任与合作,与案主共同确定咨询目标与方案,帮助案主建立自助态度,使其积极参与治疗过程。第二步:针对小张自身心理帮助阶段 过程: 过程:

1.帮助小张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

对于那些消极的思维定势,面对困难及已放弃,把虚度光阴归因于学校不好,专业不好,所以要帮助他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概念,告诉小张学校只是社会提供的一个平台而已,就像艰苦的环境不可能抹杀一个人的斗志一样,再普通的学校照样是优秀者的舞台,关键还在于自己。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小刚意识到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一切皆有可能,重燃他对未来的希望。2.虚拟情景确定选择方向

小张因为有退学的想法,说明小张应该有自己的打算。此时社会工作者可以做一个倾听者加引导者,通过倾听帮助小张对退学和继续教育的利弊权衡以及自身对选择方向所具备的条件。引导其做出最适合自身的方向。3.对小张进行积极的行为强化

小张因为在大学自暴自弃,学习成绩较差、与老师同学关系不好、从不参加课外活动,因而对自我价值否定,产生消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小步子强化法”的模式帮助小张制定短期的小目标,一旦目标实现了立即予以强化,鼓励他继续努力不断实现自身价值。4.培养小张的自我效能感(1)不断增加小张的成功体验。

(2)增加小张的替代性体验。通过给他列举身边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同学成功的例子,让他知道其实自己也是可以的,从而摆脱消极情绪。

(3)语言说服。通过列举现代或古代的一些从逆境中走出来的著名人物,让小张明白除了自己,没有什么外界的因素可以成为自己前进的绊脚石。

第四步,针对小张的老师和同学。通过动员小张身边的老师和同学,改变对小张以前的态度和看法,重新接受小张,让小张找到归属感。多多鼓励小张参加集体活动,建立起和老师同学的友好关系。

第五步,主要任务是回顾和总结。了解案主的变化和案主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对案主的进步给予正性反馈与强化,帮助案主把咨询过程中学到的认知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学习生活中,来处理自己与家人、老师和同学的关系,鼓励案主正面评价自己。让案主有一个坚定信心来面对今后的学习生活。

六、成效评估

主要通过观察和测量小张的生活学习态度和行为变化进行评估,比如可以用一些测量表对小刚进行周期性测量,还可通过询问小张的老师或同学了解小张的近况。要对小张的一些转变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前后形成对照,吸取转变过程中的经验技巧与教训。

2022年个案工作总结精选16篇二

关于小陈的个案工作报告

一、接案

2011年6月,案主小陈来到我机构寻求帮助。据案主称因自己长时间的自卑,缺少沟通,导致与周围人关系不好。而学习成绩又急剧下降,导致更加的自卑。我根据机构的服务领域及专业知识,所以接受了案主的申请。

一、资料的收集与诊断

小陈,男,21岁,身高,目前读大二。来自于农村,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较慢,平时很少与人交流,特别是对于陌生人时。对待与自己相悖的观点,会进行激烈的驳斥,造成与周围的关系较差,真正的朋友甚至几乎没有。加上平时的学习成绩不理想。以上种种,造成自卑心理。

诊断:案主对于人际间交流方式不好,造成周围没有知心朋友,缺少倾诉的对象,事情越积越多,变得更习惯于一个人独处。学习成绩又不大好、来自农村、外形不够高大多多少少又影响情绪,导致内心的自卑。解决案主自卑,首先引导案主倾诉内心,达到缓解烦恼甚至是精神痛苦。通过同感,尽量设身处地地理解案主地内心感受说出他想说地话以建立充分的思想共鸣。鼓励案主,多与周围的同学谈心,去了解他们的想法,增加公众场合的表演。逐渐的克服自卑的心理。

二、理论基础

根据案主的现实状况,我决定运用人本治疗模式的理论来案主进行治疗。根据理论,我需要为为案主提供同感、真诚、和无条件的爱,需要全身心的与案主交流,这样才能使案主关注自己的感受,理解自己的内心冲突,减轻价值条件的影响,协调自我概念与经验的矛盾,体会自己的真实需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逐渐成熟。通过协助案主重整自我的概念,变成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机能的人。只有自己内心变得强大,才能显得不自卑。

三、目标和计划的制定

总目标:消除案主自卑情绪,变成真正内心强大的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分目标:①相信工作者,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②帮助案主跨出第一步,与周围的同学做到基本的交流内心的想法。③加深与同学间的交流,努力学习,达到基本的成绩状态。

④帮助案主挖掘擅长所在,培养兴趣,达到自信,消除自卑。

工作计划:案主自卑,脾气古怪,时间久了不愿意与人交流。为达到克服自卑的目的,通过融洽、接纳和轻松的辅导环境帮助案主成长。体验到自身对新的存在方式所做的有效选择。逐渐的变成内心强大的人,人际关系不错的人。服务计划为四次,每次一个半小时左右。

四、服务计划的实施

1、2011年6月14日,案主第一次来我机构治疗期间,表现的比较的沉默,很多的时候都是由工作者来诱导案主说出内心的想法,但还是说的比较的浅显甚至是模糊。但当工作者说出:“我读大学时也自卑过,成绩不好,说话不大中听,与周围同学关系不大好。当突破自己内心的魔障时,一切都不是个事了。”案主表现的有点亲近了,说的话也更多了。直到初期治疗的结束,与案主建立了初步的专业关系。

2、2011年6月16日,案主第二次来到的时候,主动的伸手过来与我握手,脸上也露出些许笑容。在谈话过程中,案主都表现的积极,相当于压抑许久的话找到了发泄口,把自己自卑的真正苦恼都通过谈话说出来,他表示说出来,就舒服多了。在谈

话过程中,他尤其的看重与周围同学的关系问题的解决,为此我给出的建议是:先初步的与有过交往的同学进行一次谈话,了解她们心中的你?你心中的她们?为此,案主也表示愿意尝试着走出第一步。期间,我们也交谈了一些我做人的基本经验,通过分享,有了对比。案主表示,初步明确自己的症结所在。总体上,此次谈话还是比较的愉快。

3、2011年6月18日,案主第三次来到我机构,较之以前两次表现更为热情了。一开

始,案主与工作者回顾了初步与同学交往的过程,结果是表现的非常的惊讶。原来,同学们都还是很愿意与他交往的,只是平时他表现较为冷漠,生生的拉开了距离。当然,当他得知这个事后,就表现的非常懊悔,并以往做出改变。这个期间,案主已经掌握了与人交往的技巧,并收到了挺好的效果。还有令案主苦恼的是学习的问题,成绩不理想与以前的学习状态不在。在这样的困恼下,我给出的意见是,尽力的去学,最起码也要确保能过,学习成绩不是衡量未来的标准,保持轻松的心态去学。于此,案主稍显的豁达了,不会变得那么的感性。渐渐的我发现案主,变得善谈了,而且在某些方面还是很有想法的,这个时候我完全感觉不到,他那所谓的自卑了。接下来的服务就是,让他感觉到自己的独有性,才会显得别致。

4、2011年6月20日,这是我给案主的最后一次服务,当案主进来时,我发现,案主

理了一个短发,显得阳关了、干练了。由此,我也发现,他会主动的问候我近来的状况,就像对待一个好友一样,完全就没有那种一开始治疗的距离感了。通过服务,我和他在寻找兴趣或者爱好,了解到他对摄影和写作比较有兴趣,而且一个人也玩了好久了。我的建议是好好的培养,权当是业余生活的填充,对此他表示很同意。与他在谈及这项话题时,他也变得话多了起来,俨然一副大家的模样,欣慰。最起码,在这个方面,他是自信的。最后,我与他在谈及结案时,案主表现的情绪激动,但还是很自然的接受了。无论怎样,他告诉我的是,现在最起码不自卑了,愿意与人交往了,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就有别致的生活了。

五、结案与评估

在为期四次的治疗过程,案主逐渐拜托了自卑的心理,尝试与周围同学打好关系,并时不时的通过写作抒发自己的情绪。与案主当初设定的分目标也基本达成,案主能够基本的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学习问题的解决。而且表现出来的激情很高,会继续的努力下去。我认为,可以结案了。

2011年6月罗利明陈德发

简答题

答:①保护生命第一原则与案主自决的冲突。在社工的伦理守则中保护生命是第一原则,在社会工作操作过程中.我们往往又强调案主的自由选择。解决途径:试着说服案主放弃自杀的念头,主动选择面对生活与疾病的困难。

②保护生命第一原则与保密的冲突.一般情况下,当案主有自杀想法时,社工会想到通知案主的亲人或朋友。但是通知案主的亲友也有弊端既是违背社工伦理保密原则,可能案主很反感,对社工失去信任,甚至采取过激的行为。解决途径:向案主提及亲友的关心,使案主有心理准备,她自杀的想法或许会被他人知道;委婉地通知亲友,社工对亲友作必要的指导与提示;在社工的帮助下,完成三方的沟通。

③保护生命原则与个人幸福(生命质量)的冲突.面对家庭的经济负担与疾病的痛苦,案主的生活质量很低,社工有时可能提到安乐死,但是这与保护生命原则不符。解决途径:若是绝症可提倡进入临终关怀的机构,若是慢性疾病,可与医院、社会、亲友等共同探讨方案,申请补助、减低费用、专家治疗等等。

2022年个案工作总结精选16篇三

向日葵训练营个案

一、案例概况

XXX的个案工作,是社区工作者在走访调查时发现的。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自卑、人际交流和学习成绩方面的问题。社工通过协调XXX周边的相关资源,争取到了她的家人、同学、朋辈的支持,经过对XXX多次的心理辅导,邀请他参与小组活动,在增强他社会适应能力的同时,拓宽人际交流面,融入朋辈群体,帮助他从自卑、不愿主动与人交流的内向男孩,变成了积极参与班级活动、愿意主动与同学交往的活泼少年。

二、案例背景

XXX,男,2005年4月出生,小学文化,目前就读于紫微小学四年级,家住XXX小区XX幢XX单元XX室。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异,XXX和母亲汪某一起生活。汪某是安徽人,七年前就来XX定居,她的姐姐也来到XX工作,目前汪某没有稳定工作,主要是帮助姐姐做生意。汪某非常关心XXX,对他的生活照顾地事无巨细。父母的离异使XXX产生了自卑心理,加上性格内向,胆子小,又缺少父爱关怀,非常依赖母亲,除了上学基本和母亲不离身,导致XXX出现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学习成绩也较差。

三、问题预估

(一)过低评价自己,自卑、缺乏自信心。 原因分析:

1、自我心理暗示。幼时父母离异,家庭突遭变故,给案主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他的潜意识中觉得自己与普通孩子的不同,总觉得别人在他背后议论他。

2、有一定社交障碍。案主有轻微口吃,平时不与人主动交流,性格内向,在人多的场合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与人交流时表现出胆怯和畏缩。

3、学习成绩较差。较差的学习成绩使案主自觉比不上其他同学,变的更加自卑。

4、缺少父爱,和父亲的引导,使案主缺少“男子汉”的气概,长期依赖母亲,缺少面对突发情况的自信心。

(二)学习成绩较差。 原因分析:

1、母亲过于溺爱孩子,导致XXX依赖性较强,自我学习的能力较差。

2、不喜欢和人交流,和老师、同学关系较冷淡,不会主动向老师、同学询问,导致恶性循环。

四、目标

(一)总体目标

培养案主的自信心,提高沟通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建立有益于自身发展的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提高自我认识,正视自我的优缺点,树立其对自我的认同感,从而增强案主的自我实现和满足感。

(二)具体目标:

1、通过心理辅导、小组活动等方式,增强案主与他人接触的勇气和能力,鼓励案主尝试着结交一些新的朋友,学会融入集体和社会当中。

2、帮助案主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使案主学会全面地和客观的认识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其学会正确的、积极地去面对现实而不是逃避。

3、促进与案主母亲进行沟通交流,改善与母亲的相处模式,减少案主对母亲的依赖性。增强案主自我学习,自我调控的能力。

五、理论支持

1、人本主义疗法(Humanistic Therepy)是建立在哲学基础之上,通过为求助者创造无条件支持与鼓励的氛围使患者能够深化自我认识、发现自我潜能并且回归本我,患者通过

改善“自知”或自我意识来充分发挥积极向上的、自我肯定地、无限地成长和自我实现的潜力,以改变自我的适应不良行为,矫正自身的心理问题。治疗不应仅仅着眼于眼前的问题,而是在于支持求助者的成长过程,以便使他们更好地解决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人本主义疗法有三个原则:理解、沟通、关注。

2、人有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愿望与能力,而且有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内在动力(动机、需求)和潜能。所以,要对人的本性、潜能抱有乐观的态度、十足的信心。深信每个人都可以自己挖掘、发展自己的潜质,要以当事人为中心,使案主独立自决,达到自我实现。

3、案主的自我观念评价偏低。不能自信自主,自我形象感低,自我评价较低;“理想我”与“真实我”、自我感觉到的我与别人眼中的我之间不一致而内心冲突矛盾、焦虑困苦,而自我否认、逃避,形成恶性循环,陷入困境。

六、介入过程

(一)第一阶段(接案阶段):

在第一次走访中,社工用一种轻松、愉悦的谈话方式,大致了解案主个人的基本信息、家庭的基本情况及其所面临的困难。在交谈中发现案主表现自我,在社工和他母亲交谈时,自己在一旁独自玩耍,没有加入到交谈中,对我们的主动交流反应冷漠,且有一定的戒备,在说长句时能感受到案主有轻微口吃和表达障碍。在交谈中还发现案主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没有母亲陪同不愿意参加外出的活动,并且参与度不高。在随后的两次走访交谈中,社工用诚恳、友好的态度,积极鼓励案主表达情感,在加深的交流中引导案主认识自我的缺点,表达自我的需求,引导案主认识自我。案主慢慢地由冷漠相对,转变为接受,能在交流中较清晰地表达自我的需求。初步建立了信任关系。

(二)第二阶段(介入阶段):

1、为了让案主更好的接受社工,我们采取较多的方式是面谈交流,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了解案主的性格、习惯。设身处地的案主角度去思考问题,真实地理解案主的想法。用真实的理解让案主感到温暖和尊重,减少介入过程中的对抗、消极状态。

2、帮助案主提高自我认同感,提升自信心,在沟通过程中发现案主的优点及时指出,同时鼓励案主积极表现自我的能力,在过程中以倾听、关切、鼓励为主。同时邀请案主参加活动小组,通过小组成员间互动,增加案主和其他人员的沟通交流频率,提升案主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小组中,社工要积极关注案主,鼓励案主积极发现,展现自己,不论表达的成效如何,都要予以鼓励,增强案主的自信心。针对案主的轻微口吃,社工鼓励他多说多交流。

在学习方面,社工要和案主的老师和同学了解案主平时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指导案主改变不良的习惯,改进学习方法。鼓励案主多向老师提问,多和同学交流,在和同学的交流互动中提高学习成绩。

和案主的母亲进行个案访谈,社工要将案主取得成绩、一些心理感受和想法反馈给案主的母亲,使得案主母亲认识到孩子的心理需求;工作员要倾听和记录母亲对案主的看法和评价,运用同理心一方面体谅她作为单亲母亲照顾孩子的难处,另一方面还要针对她教育孩子不恰当的方法如过度关注等,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改良建议,如多给与案主一些自我的空间,让案主自行处理一些事情,提高案主的适应能力和处理事务的能力,减少对母亲的依赖性。

(三)第三阶段(结案阶段):通过案主母亲、朋友、同学处了解到的情况,社工发现案主与他人的交流情况了很大改善,能主动和人进行交流,在班级活动主也表现出积极性和主动性。和人的交流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需求表达清晰。在学习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外出参加活动时不在畏缩,过度依赖母亲,能放开胆子参与到活动中。能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正视自己和自己的家庭情况,积极面对挫折,对社工认为,此阶段适合结案。

七、服务成效

经过对案主12次的面谈服务,社工运用了心理辅导、参与活动等形式,让案主逐步加

强自我认识、发现自我潜能,让案主通过改善“自知”或自我意识来充分发挥积极向上的、自我肯定地、无限地成长和自我实现的潜力,以改变自我的适应不良行为。

通过与小组成员的沟通交流,建立起良好的朋辈关系,让案主在与人交流中成长进步,并乐在其中,逐步习惯和人交流;通过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式的教导,培养案主的学习信心和动力。

本次服务除了社工与案主的直接面对面的访谈外,还将案主的母亲、朋辈、老师等资源等整合在一起,这有助于案主缓解和摆脱内心的胆怯和自卑,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在服务过程中,案主展现出渐进的进步。一开始他见到陌生人冷漠、胆怯,不喜欢主动交流;基本不参与没有母亲陪同的活动,在服务后期的他能与社工交流顺畅,和小组其他成员沟通良好,勇于表达自己的需求和表现自己的优点;在小组中,案主和其他小组成员成了好朋友,和同校的朋友一起上下学,相处非常愉快。

八、专业反思

(一)母亲的引导教育,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催化剂,对孩子性格形成具有强烈的影响。母亲不光要照顾好孩子,还要引导孩子独立、自强,培养孩子的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良好的朋辈关系,有助于孩子树立自信心,增强人际交往能力。积极的朋辈关系有助于案主获得他人的认同,提升自我认识,实现自我价值,增强人际沟通能力,形成健康的社会性格。

(三)社工的态度和方法决定着个案的成功与否。社工应该设身处地的从案主角度去思考问题,本着真诚、平等的态度,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和案主访谈,坦诚的交流是深入探究问题使案主自由表达感受的前提。社工和按住处于平等的地位,以朋友的方式进行无设防的交谈,让案主在温暖和尊重中,提升对问题的自决能力。社工应该学会让案主剖析自己,让他亲自去面对一定的现实,培养其面对现实的能力,学会在遇到挫折时从多角度出发去思考,学会向外界求助,学会正确、客观而理性的分析问题的实质,从而提高他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促进其健康成长。

(四)单亲家庭的孩子敏感脆弱,面对父母的离异,本身有较强的自卑感,但这种自卑他们不希望别人用同情的眼光看待他们,社工在和单亲家庭孩子交流访谈中应表达无限的关爱与准确的共情,而不是“同情”,用真诚、平等的态度获取他们的认同,介入他们的生活。

2022年个案工作总结精选16篇四

学习困难青少年个案工作策划

一、案主资料 姓名:小刚

性别:男 年龄:15岁

职业:学生,初三年级

生理特征:个头高,长相帅气

性格特征:有些孤僻、叛逆、性格内倾

家庭职业背景:单亲家庭,母亲早逝,父亲是一名工人,家境困难。

家庭感情:自幼由父亲一人拉扯大,跟父亲感情很好,在父亲眼中小刚是一名体贴、懂事的孩子。

二、案例陈述

主要问题:孤僻自卑、叛逆反抗、厌学情绪、行为控制能力差 相关问题:与同学、老师的关系(标签化对待);来自家庭的压力(缺乏母爱、父亲的期待、家境困难)

背景材料:

小刚出生在一个单亲家庭,由父亲养大,家境困难,他跟父亲的感情很好,对父亲的身体也很关心,在父亲看来小刚是个善良的孩子。然而从小到大都不是老师、家长所谓的“好学生”。初中后他的情况尤为明显,成绩明显下滑,在学校爱闹事,因为家境困难,他跟其他同学相处存在自卑心理,不愿意与同学和老师友好相处。虽然他个头高,长相帅气,在篮球方面为班级取得了不少荣誉,但是班里的同学和老师都不喜欢他。老师同学认为他是差生,脑子笨。小刚自己也开始产生这样的认知,并在日常学习中更加叛逆反抗,初三后,面对中考的压力,面对老师的指责,面对同学们的积极学习的状态,面对父亲的期待,他感到绝望而自暴自弃,成绩更差了,在学校的不良行为也变本加厉。老师恐吓他要送他去攻读学校,自暴自弃的小刚却毫不在意,老师们感到无能为力。

三、工作目标

直接目标:

帮助案主转变不良心理情绪,挖掘自身潜力,改变行为认知,改善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树立学习目标,积极面对中考。中间目标:

1.改善案主对家庭境况的认知,刻服自卑,单亲家庭带来的消极影响。 2.改变案主错误的行为认知,纠正并控制其偏差行为。(利用父亲期待、本身积极愿望、强化机制)

3.针对案主的同学和老师做工作,让他们去掉对案主标签化认识,帮助案主重新认识自我。鼓励案主与同学老师友好交往,让案主走出孤僻、叛逆困境。(利用外貌、篮球优势)

4.引导案主合理处理父亲、老师的期待,缓解学习压力,重新树立学习目标。

5.引导案主挖掘自身潜力,控制自己的行为,巩固治疗效果,鼓励案主独立面对今后的学习生活。

四、分析治疗理论模式

1.主要治疗模式——心理社会治疗模式:针对小刚的情况,社工计划主要采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因为小刚的单亲抚养、家境困难,以及在学习生活中,同学和老师的标签化对待从而使小刚出现了自卑孤僻,在学校里闹事以及厌学的行为,并难以控制。这与心理社会模式中所说的因人格缺失和自我不完善而导致的人的行为失调或行为障碍的行为表现吻合。因此社工将对小刚的内部心理机制以及行为产生原因为治疗的出发点。2.辅助治疗模式——认知行为治疗模式和社会生态系统视角:由于小刚自己也希望维护好班级秩序却总是管不住自己的行为,同时他的反抗和自暴自弃体现出他无法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社工将对他进行一定的行为控制和纠正。在社会生态视角中,社工主要讲小刚置于“情境中”,针对小刚的资源环境做工作,改变老师同学对他的看法,强化父亲对他的鼓励等。

五、服务过程与计划

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可按七天为一周期:

第一阶段:接案与建立专业关系

接案是指个案工作员初次与求助者进行接触,了解其需要与困难,对其面临的问题初步作出判断,根据机构的性质决定是否能够为求助者提供服务。过程:

工作员实现多方面收集案主资料和情况,在第一次会谈中,通过温暖、尊重、真诚、共情和理解等技术,表现出对案主的尊重、接纳和关心,并适时表达同感,获得案主的信任,使案主获得安全感,并且尽可能地让案主毫无顾虑的倾诉心中烦恼,宣泄被压抑的情绪。让案主吐露心中的不快,在此过程中全面的了解案主需要和主要问题。与案主建立良好咨询关系,争取案主的信任与合作,与案主共同确定咨询目标与方案,帮助案主建立自助态度,使其积极参与治疗过程。

第二阶段:心理帮助阶段 过程:

工作人员采用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探究案主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过程,使案主识别自己的困境所在,意识到自己的消极情绪。运用探索——描述——宣泄这一这一直接治疗方法,让案主自己吐露出家庭困境带给他的苦恼和学校表现不良的原因。并和工作人员一起探究这样的行为的对错好坏,得出家庭困难,单亲家庭并没有让案主和其他同学有所不同,相反案主很坚强,以及案主在学校的不良行为是不正确的,同时也是可以改变的正确结论。在根源上纠正错误心理,改变行为认知。同时使案主相信自己不是差生,只要自己努力,学习其实并不那么困难,承诺按时上课、完成作业。让案主学会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会如何与同学老师沟通。要点:

1.要重视案主的自觉,如果案主出现偏激的想法,工作人员应予以理解,并不懈地加以正确引导。

2.注意利用案主的身体形象优势,鼓励案主找到与人友好沟通的自信。

3.案主在认同行为上的偏差后,工作人员运用强化的机制来帮助案主改善和控制不良行为。(运用负强化来遏制打架、迟到等行为,运用正强化来鼓励做作业、按时上课等行为)

第三阶段:结构治疗阶段 过程:

工作人员将运用社会生态系统视角对案主的家庭、学校甚至社区等支持网络开展工作。在家庭方面,跟案主的父亲进行交流,让父亲对案主多加鼓励和支持,并与案主协商解决自己再婚的问题,帮助案主正确面对家庭问题。同时弱化父亲对案主的学习期待,减少案主学习压力,让案主拜托家庭带来的顾忌和影响。在学校方面,对同学和老师展开工作,让他们取消对案主的标签化认知,对案主的治疗加以鼓励和肯定,并对案主的学习给予耐心的帮助。让他们接纳案主之前的行为,与案主友好沟通。通过支持网络的建立,让案主走出孤僻、叛逆的困境,与同学和老师友好交往,刻服家庭带来的自卑等不良情绪,树立乐观的心态。重获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要点:

1.家庭的问题是案主发生行为偏差的最初问题,要鼓励父亲与案主多加沟通。

2.工作人员在这一阶段要注意案主的行为可能存在的倒退,强化效果要继续加强,并引导家长、老师和同学一起来帮助案主。

第四阶段:结束和巩固阶段 过程:

主要任务是回顾和总结,了解案主的变化和案主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对案主的进步给予正性反馈与强化,帮助案主把咨询过程中学到的认知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学习生活中,来处理自己与家人、老师和同学的关系,鼓励案主正面评价自己。让案主有一个坚定信心来面对今后的学习生活。

六、成效评估

主要通过观察和测量小刚的生活学习态度和行为变化进行评估,比如可以用一些测量表对小刚进行周期性测量,还可通过询问小刚的父亲或老师同学了解小刚的近况。要对小刚的一些转变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前后形成对照,吸取转变过程中的经验技巧与教训。

2022年个案工作总结精选16篇五

个案工作:个案工作就是以个人和家庭 为工作的入手点,通过建立一对一的专业关系,运用特定的知识和方法,帮助个人调动内在和外在的资源,解决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使个人的社会生活更加美满。

个案工作的特点:

(一)注重以人为工作对象

(二)注重建立一对一的专业助人关系

(三)注重个人和社会两方面的调整,兼顾形成问题的内因与外因

(四)重视知识基础 与心理治疗的区别

1.服务对象。个案工作是在心理、物质、生活上;心理治疗针对有亚种的心理困扰或疾病的人。

2.工作方式。个案工作是资源取向;心理治疗是问题取向。

3.知识背景。个案工作是社会、文化方面;心理治疗是医学方向。个案工作简史

1.萌芽时期:17世纪到19世纪初 个案工作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英国早期救助贫民的工作中

代表人物:玛丽里士满(第一个提出个案工作概念)

1819年查默斯提出“程序指引”的救济理论。贡献:

a.强调激励和自主的工作原则

b.重视对于案主自然资源的利用

c.是最早的个案工作实践者

d.重视对于工作者的挑选和培训

2.初步专业化: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

3.专业化:20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一战)

4.多元化发展时期:20世纪40年代之后 个案工作的目标

宏观:促进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微观:帮助个人发挥潜能,促进个人自我实现

终极目标:挖掘生命潜能,趋向自我实现

中级目标:回复自主能力,选择适当生活

基本目标:解决具体困难,排除情绪困扰 人在情境中:认为个人和他所处的环境处在多长的互动中个,只有结合人和环境的互动进行综 合考虑才能理解人的行为。提醒个案工作者在考虑案主的问题时,除了案主自身的原因,也要考虑案主所处的环境。接纳与非评判:个案工作者把案主作为一个有独立意志和权利受到尊重的服务对象来接受成人 其有独特的个性、气质、观念和行为能力。当事人自决:在个案中做的过程中成人当事人有自己选择和决定的权利与需求,所以个案工作 者的任务就是尊重当事人的权利,承认他的需要,协助他运用适当的资源发挥自我潜能达成自我决定。

当事人自决不是绝对的 能导致监禁和犯罪的行动

由于虐待儿童,导致对儿童监护权的丧失 对离家出走或者习惯性逃学的学生

当事人生理或者心理上缺乏做决定的能力等 个案工作的技巧是一种实务工作的内涵,结合知识与价值观,并转化成关怀与满足需求的行动;亦或者一种引导完成特殊目标或活动的组织行为。个案会谈的技巧:

1.非语言行为的观察

2.支持性技巧:表达专注、倾听、同理心、鼓励支持

3.引领性技巧:澄清、对焦、摘要

4.影响性技巧:提供信息、自我披露、建议、忠告、对质

5.其他技巧:真诚、保证、“为什么”问句转型、说应该的技巧

澄清:引领案主对模糊不清的陈述作更详细、清楚的解说,使之成为清楚、具体的信息。摘要:总结和当事人在整个会谈中谈到的一些重要的东西,确认一些共同的问题,以避免漫无边际的会谈。

个案工作与一般谈话的异同

相同 两者都是人与人之间借着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来表达彼此的感受、观念和态度。二者出来电话沟通外,也通过面对面交流来实现,会谈和谈话都可能对对方产生影响,发生改变,一次良好的会谈和谈话都可以产生愉快的情绪。

区别 会谈是为一个特别的目的而设计的,谈话则是无目的的交谈。SOLER:(面对、开放、前倾、目光接触、放松)

a)S与当事人座位角度成90度,这样可以使你看到当事人的整个身体,并不具有压迫感;

b)O采取一种开放的态度,使当事人感觉你是开放而不是自我防卫;L 身体稍稍前倾;

c)E自然而然的目光接触;

d)R言谈和行为尽量保持放松。询问一般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

聚焦可以使工作员协助当事人关注其处境中最重要、最相关的 片段,是社会工作员会谈能有效实施的关键。聚焦问题有利于社会工作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协助当事人将焦点集中在关键的问题上,从纷乱的事 情中找出重点,增加当事人解决问题的信心。个案记录的作用(为什么需要个案记录):

1.有助于工作者去跟进工作

2.保持个案的连续性

3.有助于和当事者分享资料和信息

4.有助于工作者的反思

5.有助于对个案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

6.有助于教学和研究

个案记录的形式:过程记录 摘要记录

个案工作的过程是指针对问题所采取的问题解决过程,是由一连串的连续的服务过程所组成的。这个过程始于当事人面对个人问题或困扰,终于服务目标的达成或者中断服务关系。(1)接案或转介

转介---对本机构不能提供服务的个案,经过一连串的专业服务机构,转送到其他服务机构,使案主能够获得适宜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一种工作过程。(2)收集资料和问题评估。(3)确定目的和制定计划(4)签订协议和制定计划(5)结案与评估

问题评估:是指工作者对个案工作目标和计划的设计,互动中工作者与案主的表现,案主的问题情 境及个人功能,相关的个人及社会资源,计划实施的效果和效率等进行的评定。(投入评估、行动评估、短期成果、长期成果)制定目标的原则(好目标)

1.对案主来说通俗易懂

2.目标与工作者和案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致

3.目标与机构的功能保持一致

4.制定的目标是案主和工作者共同协商的结果

目标的类型

1.直接目标:是针对案主提出的现实性的问题进行探讨,促进案主的自我了解和自觉。

2.中间目标:一般是协助案主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和欣赏自己,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和适当的生 活方式等。

3.终极目标:就是使案主能够自我认识、自我促进、自我实现,接纳自己也接纳别人,有良好和 深入的人际关系,开放的态度、诚实有创造力,有责任感,达到显示的自己和理想的自己协调一致等。简述结案的处理方法。

因为结案期案主会对结果产生不同的反映,不管是正面反映还是负面反映,案主都应要有处理的方法。(1)过程的回顾(2)巩固案主的改变(3)讨论以后的成长目标(4)做好结案记录 霍利斯《个案工作:心理社会治疗》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框架:

1、“人在情境”理论:个体受生理、心理及社会的综合影响

2、个人早期经验对当前状况的影响:重视个人对其成长经历的体悟与重新阐释

3、重视人格结构分析: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动力平衡状态

4、重视人际沟通:重视从人际交往的角度观察人的问题,重视在人际交往中改善人的问题,重视建立良好专业关系

5、以实现潜能和完善人格为治疗目标

基本方法 心理社会研究 社会诊断(心理动态诊断、因由诊断和分类诊断)治疗

基本技巧 直接治疗和间接治疗

直接治疗——非反应性沟通技巧有支持、直接影响、探索-描述-宣泄三种。

评析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1、贡献(1)全面探讨求助者的问题。(2)理论基础的完善与开放。(3)治疗方法和技术的细腻与丰富。(4)应用范围广泛。

2、局限(1)该模式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和精力。(2)对案主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案主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因此无法运用于特殊案主如智障者身上。

人本治疗基本假设 人本善 自我概念——自我概念---人在内心深处关于自己的形象,是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评析人本治疗模式: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罗杰斯和马斯洛,他们的共同主张是强调人的主体性,尊重人的价值,推崇人的自我实现。特点如下:

1、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2、强调案主中心

3、超越技术治疗

强调超越技术层面的专业态度、专业关系、专业氛围、专业价值等非技术层面的意义,它的重要意义在于人本治疗模式彻底脱离了病理化治疗模式,探索出了人本化的自我发展策略。

4、注重专业态度 条件的平等、尊重、真诚、同感

行为派治疗理论来源:古典条件反射理论 操作性反射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评析行为修正模式

1、贡献

(1)以行为心理学为其理论来源,具有科学的试验基础。(2)治疗方法和技术比较系统,易操作。(3)治疗方法和技术比较明确,治疗的标准和效果易于观察和测量。

2、局限

(1)忽视对案主内心的探讨。(2)把人的行为理解成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消极、被动。3)过分注重行为症状的消失,治标不治本。(4)以社工为中心而不是以案主为中心.技巧方法

系统脱敏法

厌恶疗法 代币法

示范法(班杜拉 学习理论)果敢训练

自我管理

多模式治疗

危机的分类——成长性危机,伴随人生经历的一些急剧变化或转变,如迁徙、升学 孩子出生,退休等

情境危机——当事人的外在情境出现了罕见和超常事件,对此当事人无法预测和控制,因此造成了危机。这类危机可分为三种,一类是由自然环境突变引发的危机,如地震等;第二类是由社会环境中的突发事件引发的危机,如车祸,抢劫等;第三类是个人危机,如突患重大疾病,自杀等。存在性危机——伴随着重要的人生问题,如人生的目的,责任等。

家庭治疗的目的是协助家庭成员改变功能不良的关系形态,并创造功能良好的互动方式。联合家庭治疗:P195维吉尼亚萨提亚(注重提高个人的自尊)

目标:1)家庭中各个个体能坦诚的表达所听、所看、所感以及所想2)家庭中的决定能事先探查每个人的需要并加以讨论,而不是由权利来支配

3)彼此间的差异能公开地指出,并用来促进家庭的成长。

技巧:家庭重塑;沟通游戏;模拟家庭、家庭图(类似世代图)、家族年表(列出家族三代历史大事)、组建聚会等。

不良的家庭沟通形态:讨好型、责备型、超理智型和打岔型。结构家庭治疗法

结构式家庭治疗:P201 20世纪60年代萨尔瓦多曼纽琴,重要概念(家庭结构、家庭子系统、家庭系统边界)治疗目标:一是减少功能不良的症状;二是通过调整家庭互动规则并建立更妥当的边界来引发家庭结构的改变

不良家庭结构:纠缠、脱钩、联合对抗、三角关系、倒三角关系 技巧:家庭图示、情景扮演、提供新的诠释框架

家庭病态结构

1.纠缠与梳理:各个子系统界限模糊,角色混乱

2.联合对抗:成员彼此之间进行相互结合、攻击。

3.三角缠:4.倒三角:家庭权力分配错位

5.病态沟通模式:丫字形 三角形 直线型 儿童辅导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感觉运动期、具体运算期、形式运算期(正式运算期)。认为青少年的年龄

属于正式运算期,他们已经学会应思想考虑任何事情,学会推理、分析、回想等,能做许多假设,并会运用一些创造性的思考。有助于青少年工作者把握青少年的认知特点,调动青少年认知发展的能力。

弗洛伊德的心性发展理论

口欲期从出生持续至大约18个月,关注吃和吸吮,涉及唇、口腔和喉。依赖于母亲而获得满足,因此与母亲的关系在口欲期十分重要。口不仅有含入和吃的功能,而且可以含住、咬、啃、闭合,吃与含住的功能与日后的性别特点,口腔接收(oral idcorporation)的发展有关,口腔接收可能包括获取知识或获得东西。咬和啃的功能可能与口腔攻击性特点有关。这些特点可能包括嘲讽、愤世嫉俗,或辩论。一方面,如果在口欲期儿童学会了过度依赖母亲,那么这个儿童可能固着于这一阶段,在成人生活中过分依赖。另一方面,如果孩子由于未受注意或喂食不规则而体验到焦虑。那么这个孩子可能不仅在早期生活中感到不安全,而且在成人生活中也感觉不安全。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婴儿期(0-1岁)

社会心理危机:信任对不信任 主要问题: 我的环境可信吗? 中心任务: 接受照料 正面结果: 信任人与环境 自我品质: 希望 重要关系: 父母 幼年(2-3岁)

社会心理危机:自主对羞怯、怀疑

主要问题: 我是否需要得到其他人的帮助? 中心任务:模仿 正面后果:自豪 自我品质: 意志 重要关系:父母

童年早期(4-5岁)社会心理危机:创造进取对内疚 中心任务: 认同

正面后果: 能发起活动并喜爱学习自我品质: 目的 重要关系: 家庭

童年中期(6-12岁)

社会心理危机:勤奋对自卑 中心任务: 教育

正面成果: 获得学习能力,成就感 自我品质: 能力 重要关系: 学校

青春期(13-20岁)

社会心理危机: 自我认同和角色混淆 中心任务: 同辈群体

正面后果: 强烈的团体归属感,为将来准备计划 自我品质: 忠诚 重要关系: 同辈群体

儿童辅导的主要方法——游戏治疗

老年人辅导方法——缅怀往事{快乐积极}人生回顾法{既有正向又有负向}

2022年个案工作总结精选16篇六

个案工作计划书

一、案主资料

姓名:赵某

性别:女性

年龄:28岁

婚姻状况:已婚(同龄丈夫张某,并有一个7岁的女儿孩子)

教育程度:初中毕业

家庭背景:父母都是普通农民,在农村务农。

职业经历:初中毕业之后,外出南方打工3年,之后回农村结婚生子。性格特征:勤劳孝顺,坚强独立,但是多愁善感,偏执多疑。

婚姻观:认为夫妻双方白头偕老的婚姻是最美满的,坚持夫妻彼此包容、理解和忍让的相处之道。

生育观:案主出生在一个多子女的农村家庭,在小学以及初中都是班里的优等生,但是由于家里兄妹比较多,家境贫寒,她在初中毕业之后被迫放弃了继续求学的机会,转而外出打工,补贴家用。这些经历使她深刻体会到了养育多个子女的艰难,而且案主在南方发达城市打工时,看到了城市家庭中优生优育的种种好处,这些都坚定了案主只生一个孩子,把家里所有资源都集中到一个孩子身上的想法。

二、背景资料

1、内容提要

案主结婚后所在的家庭是一个由案主夫妻、公公婆婆以及案主女儿所组成的主干家庭,由于丈夫是家里的独子,而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生育思想观念影响的公公婆婆非常希望自己家里拥有孙子来继承香火,所以,自案主结婚以后,公公婆婆一直希望她能为家里生一个男孩儿。刚开始婆媳相处十分融洽,婆婆对她是好言相劝,但是在她生过女儿并表示不想再生育之后,婆婆对她的态度经历了耐心劝导到冷眼相待,直至最后口角相争,拳脚相向、家庭暴力产生的过程。

2、案主陈述

在我生孩子之前,丈夫还有公婆对我都挺好的,丈夫经常在外地打工,我和公公婆婆在家里种几亩地,我们还养了十几只羊,这样除了平时生活上的一些日常开资之外,还能存一些钱,经济上还算过得去。丈夫虽然在外地,但会经常回家,我们夫妻感情很好。而公公婆婆经常夸我贤惠孝顺、善于持家,我也觉得他们也比较勤劳能干,踏实节约,遇到事情我们总是互相理解、包容,所以我们之间相处的很融洽,很少发生矛盾。

结婚一年之后,我生下了女儿,她很可爱,我很爱我的女儿,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教育她,并且让她以后能够接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考上好的大学。所以我不想再生第二胎,就像城里一样集中精力养好一个孩子。况且家里的经济条件也不是很好,虽然丈夫在外打工,家里也种了几亩地,养了些羊,但是随着公公婆婆慢慢老去,而且公公又患有糖尿病,每天都离不开药,孩子也在不断长大,以后花钱的地方还很多,我觉得如果再生一个孩子,我们的压力会很大,还不如把一个孩子养好呢。但是公公婆婆一直想让我生一个男孩儿,因为我丈夫是独子,所以在生完孩子之后,他们经常劝我再要一个孩子。我把自己不想生育的想法告诉他们,并且劝他们说城里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而且城里的孩子都很聪明、懂事。但是公公婆婆包括我的丈夫都不能接受没有男孩儿的家庭,他们想了很多办法让我生一个男孩儿,刚开始他们努力劝导我,我不同意,后来他们就对我冷眼相待,经常故意找我的麻烦,我们常常因为一些生活琐事发生激烈争吵,有一次丈夫还动手打了我,而且公公婆婆

对此也不管不问??

现在我很痛苦,在这个家里我已经感觉不到幸福了,最近丈夫在外打工,很少回家,每次回家对我也很冷漠,而且他也很少给家里寄来钱,我们之间感情已经很浅,只是靠孩子维系罢了。公公婆婆因为我不同意再次生育,对我的怨恨很深,我们之间常常因为一些琐事争吵,每天都没有快乐可言。丈夫现在经常喝酒,回家就打我,有时候我会想到与其这么累,还不如死了了算了,但是每次想到自杀,就会想到不能让孩子没有妈妈,所以我必须活下来好好照顾孩子。现在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我试着去和公公婆婆静下心来好好谈谈,但没有任何成效,好像我们之间的矛盾太深了,已经无法弥合。但是我又不想离婚,因为我想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健康正常的家庭里面,再说这么多年我为这个家也付出很多,也体会过来自家庭的幸福和温暖,对这个家有很深的感情,我不想轻易的放弃这个家庭,更何况我对再婚的家庭是没有任何信心的。

三、主要问题:

1、家庭问题:家庭比较不和谐,时常会与家人吵架。赵某与婆婆思想观念不太一样,时常因为生孩子的事情发生争吵。

2、心理问题:赵某心理比较消极,多愁善感,对于家里的矛盾,自己无法承受的时候,还有轻生的念头。

3、人际关系问题:赵某性格有些偏执、多疑,与周围的人人际关系一般。但是与丈夫和婆婆的关系比较紧张

4、经济问题:由于赵某打工回家以后一直待在家里没有什么工作,并且她的丈夫在外打工没有贴补家用,除了种几亩地和养一些牲畜之外,家中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经济状况较为紧张。

5、婚姻问题:由于丈夫在外打工,最近很少着家,两人关系不是很好,经常因为小事吵架。婚姻也不太稳定

四、问题分析

赵某家庭不和谐,是伴随着婆媳之间关于生孩子的问题出现的。赵某小的时候家境困难,使得她上完初中之后就不得不外出打工,为家庭减轻负担,也正因为如此,案主深刻体会到了经济条件对于一个家庭是多么的重要,她也为自己不能继续上学而感到遗憾。赵某的心理问题也可能是由于从小父母忙碌,缺少对她的关爱,再加上过早的外出打工,对于为了保证自身安全,自身建立起了防范意识,并且多疑的心理日渐表现出来。赵某人际关系紧张很大程度上是她自身的问题,总觉得身边的人都不友好,而且她本人也有些以自我为中心,偏执表现明显。婚姻问题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丈夫的态度,她觉得丈夫不理解她,还打他,所以对丈夫失去了信心,两人婚姻陷入困境。

五、分析治疗

(一)理论模式: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和结构家庭治疗法

(二)理论假设:

(1)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理论假设:

1、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认为个体的发展受到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且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又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求助者的成长过程。因此,不能简单地把求助者的问题视为有某个或某方面因素导致的,它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该模式借用了系统理论的概念“人在情境中”,即把求助者放到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去认识,通过了解求助者所处的环境把我求助者的问题。

2、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认为,导致求助者的人际关系失调和心理困扰的原因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第一,求助者早年未被满足的欲望或者未被解决的情绪冲突压抑在心中,经常干扰求助者当前的生活,妨碍求助者的人际关系适应。第二,当前的社会环境的压力过于强烈,是求助者早年未被解决的问题表现出来,从而导致求助者的行为出现偏差。第三,求助者的问题还有不良的自我功能和不良的超我功能相关,在这些不良的自我功能和超我功能的影响下,求助者对外部环境的认识能力以及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减弱,最终导致心理困扰和人际关系的失调。该模式强调,在分析求助者的问题时要把求助者问题产生的背景和现状结合起来考虑。

3、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对人际沟通十分重视,认为它是保证人际互动有效进行的基础。该模式强调,人际沟通会影响求助者的家庭关系和求助者的社会角色的扮演,对求助者的超我和自我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模式认为,求助者的自我功能的强度、自我防卫机制和知觉等都是影响其人际沟通技能形成的重要因素。

4、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认为,每个求助者都是有价值的,他们都具有发展自己的潜能,知识为开发而已。因此,该该模式指出,开展心理与社会治疗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挖掘求助者的潜能,使求助者健康的成长。

(2)家庭治疗法以整个家庭为治疗单位,通过改变家庭的结构与交往方式以发挥家庭的功能,从而使个别家庭成员的问题真正得以解决。

理论基础:

1.以家庭作为治疗的单位;

2.相信个人的问题是家庭交往过程中的问题反映;

3.家庭功能发挥不良是因为家庭的结构不合理,通过改变家庭的结构与组织,可以使家庭的功能得到正常的发挥;

4.不把个人行为问题作为治疗的焦点,而把改变家人的交往方式作为治疗的手段与中心;

5.治疗不采用直接的、单对单的谈话方式,而是多元化、多层次地介入到家庭成员的交往过程中;

6.注重此时此地的现实情况,而不注重对家庭历史的回顾与家庭问题成因的追溯。

六、服务计划

(1)目标:

1、总目标:帮助案主建立自信心,使其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帮助案主自我认识、自我促进、自我实现,接纳自己也接纳别人,有良好和深入的人际关系,达到现实的自己与理想的自己协调一致。

2、首要目标:同时帮助案主与家人沟通,与家人建立正常的关系。让案主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要总是回忆过去。使其正确对待夫妻感情问题,不要逃避。

(2)具体工作计划:

第一阶段:接案与建立专业关系

接案是指个案工作员初次与求助者进行接触,了解其需要与困难,对其面临的问题初步作出判断,根据机构的性质决定是否能够为求助者提供服务。

目的:与案主初步接触,了解案主的基本情况,取得案主的信任后,建立良好专业关系;通过与案主的正面接触,对案主的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确定主要问题,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方法:会谈法

过程:工作员通过温暖、尊重、真诚、共情和理解等技术,表现出对案主的尊重、接纳和关心,并适时表达同感,使案主获得安全感,并且尽可能地让案主毫无顾虑的倾诉心中烦恼,宣泄被压抑的情绪。在此基础上了解案主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收集尽量多的资料,与案主建立良好咨询关系,争取案主的信任与合作,与案主共同确定咨询目标与方案,帮助案主建立自助态度,使其积极参与治疗过程。

第二阶段:心理帮助阶段

目的:通过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在咨询中探究案主面临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帮助案主重建认知结构,以及社会支持网络,改变其焦虑情绪。

方法:会谈法、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

过程:

1、采用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探究案主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过程,使案主识别自己的困境所在,意识到自己的消极情绪。

2、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中还包括探索——描述——宣泄这一这一直接治疗方法,这一方法不仅具有研究和诊断的功能,同时还具有治疗的作用。所谓探索——描述——宣泄是指社工通过求助者的描述和解释探索求助者的问题,并为求助者的情感宣泄提供机会,以便疏导求助者的情绪冲突,改变求助者的不良行为。面对我的案主,从她的表述中,我可以体会到案主的苦恼、既想孝顺公婆,又想坚持自己生育观念的矛盾心理。所以,我需要帮助案主表达负面的感受,并提供机会让求助者宣泄自己内心的愤怒和不满,以便减缓案主的心理压力,深入探讨求助者问题的实质。我对案主说,你有什么困惑以及不满都对我说吧,我渴望听到你内心的那些痛苦,这样,她把内心的不满与愤怒全都发泄了出来,之后,她告诉我感觉很轻松,很舒服。我说看到你轻松的样子,我也很高兴。由于,案主丈夫常年不在家,自己与公公婆婆之间的代沟相对比较严重,所以,除了偶尔和自己的闺蜜交流,平时她的感情表达是受到限制的,这不仅案主的心理压力,而且还妨碍了她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就像她由于比较敏感,很多时候她会怀疑自己的婆婆是不是不喜欢她等。这个方法还要求社会工作者帮助案主减轻意志控制,并鼓励案主表达各种被压制的感受,以便了解案主未意识到的各种内心矛盾和冲突。例如,我试着问她你觉得婆婆身上有何优点?她说婆婆平时对她很好,也很懂得照顾孩子等,而这就反映了案主因为不生育而对这个家庭的内疚感受。我还会问她,现在这个家庭给你带来那么多的痛苦,你想过离婚么?她回答说自己想过离婚,但是想到离开自己相处多年的丈夫、公婆,还要带着孩子进入另一个陌生的家庭,自己是非常不愿意的,这也反映了案主对这个家庭的留恋与喜爱。通过鼓励案主表达这些被抑制的感受,可以让案主正确的了解自己所处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面临的问题所在,通过案主的表达,她发现自己原来并没有那么恨自己的丈夫和公公婆婆,她也感到原来自己对这个给她带来无数痛苦的家庭还有那么深厚的感情。我想这对于治疗案主的心理困扰和人际关系失调来说都是十分有益的。

在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中,还注重一个反应性直接治疗技巧,其中的人格发展反映方法对于我的案主治疗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人格发展反映是指工作者帮助求助者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早年痛苦经历,调整求助者的人格发展。由于求助者早年未被满足的需要和未被解决的情绪冲突对其人格的发展影响很大,因而工作者首先要给予求助者一定的机会宣泄长期被压制的需要和情绪冲突,以便与求助者共同深入探讨其早年的痛苦经历。第二,再案主宣泄内心矛盾和冲突之后,工作者就需要与求助者一起探讨起早年的不幸经历,把求助者的早年感受与其现实的不良行为联系起来,分析其中的逻辑关系。第三、在求助者了解其不良行为的根源基础上,工作者需要帮助案主重新评估以前的经历,调整案主现有的人际关系。通过案主的表述,我明白,我的案主的一些早年经历对于他现在的行为观念有很大的影响。案主出生在一个多子女的农村家庭,家境贫寒,但是案主从小热爱学习,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但是初中毕业之后,身为长女的她,不得不放弃继续求学的机会。案主的这一经历在很大程度

上影响了她的人格发展,所以在生孩子的问题上,案主百般抗阻。所以,在处理案主的这一问题时,我会帮助她宣泄自己埋藏已久的不良情绪,使其得到释放。

3、提出建议与意见:

(1)让案主学会如何与家人沟通,及时发现家人的优点。

(2)建议案主积极主动与家人和朋友交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想法。相信人是善良的,放弃以往的敌对想法,用感恩的心去对待自己的家人。

(3)由于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强调的事重视人的自觉。因此,针对案主本人对事情存在某种偏执的想法,社工尽可能的帮助案主学会理解他人。

第三阶段:结构家庭治疗阶段

目的:通过与案主的家人交谈,让案主的家人能够理解案主的想法。其次,缓和案主与婆婆之间的矛盾,希望她们能够正常的交流。尽可能的的支持案主自身的想法,而不是替案主决定她的生活方式和生育观念。

方法:会谈法、结构家庭治疗法

过程:通过家庭成员(特别是丈夫)的积极配合,让案主感觉到其实自己并不是不被人理解和关心,只是丈夫不愿意表露出来。同时,让案主与婆婆敞开心扉的交流自己的想法,让婆婆知道自己的想法。其次,让案主与自己的丈夫也好好交流,让彼此都知道对方想的是什么,加深彼此的了解。同时,面对婚姻中出现的问题两人都有必要好好反思,到底是什么方面出现了问题,以今后到底该何去何从。

第四阶段:结束和巩固阶段

目的: 了解案主面临的新问题并巩固工作效果。

方法:会谈法

过程:主要任务是回顾和总结,了解案主的变化和案主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对案主的进步给予正性反馈与强化,帮助案主把咨询过程中学到的认知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来处理自己与家人、朋友的关系,鼓励案主正面评价自己,减少焦虑,学会客观对待别人。

七、服务过程记录(附后)

八、方法评估

针对案主自身的情况,本案主要采用的是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和结构家庭治疗法,尽可能的使案主建立自信心,使其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案主自决。同时协调家庭成员积极配合,通过与案主之间的互动游戏,使得这个家庭矛盾得到缓和与平息,使案主走出困境,摆脱生活的烦恼。

九、个案反思

由于案主本身遇到的问题不仅仅是来自自己,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家庭的原因。过往不能满足的需求在婆媳之间的问题上得到放大,进而激化了夫妻之间矛盾,导致案主陷入痛苦、不能自拔。因此,作为社工,我们的任务就是让案主自我认识、自我促进、自我实现,接纳自己也接纳别人,有良好和深入的人际关系,达到现实的自己与理想的自己协调一致,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2022年个案工作总结精选16篇七

撰写人: 姓名:学号:

一、个案访谈情况:

(一)基本资料

访谈对象姓名:陈杨性别:男年龄:10

访谈对象及家庭的基本情况:本人就读于锁金二小,三年级,学习成绩中等;父母是长沙人,在南京工作已经三四年了,目前,父亲在后街开超市,母亲在一家企业上班,家庭关系和睦。

(二)能力和发展

1、访谈对象的愿望:

本人最想的愿望是将来出国旅游,因为父母平时工作忙,很少陪自己,因此很少出去玩,希望能够看看外面的世界。可以看出小学生内心的好奇,对外面世界的渴望。

2、访谈对象的兴趣:

受访者喜欢游泳、爬山、跑步,周末会和同学在南林的游泳馆练习,从起初的陌生到学会游泳;偶尔也爬紫金山;学校开展活动比较多,像跳绳比赛,每次他都积极参加。业余时间就和小伙伴们玩,很少接触网络。从交谈中可以看出小学生对活动蛮感兴趣的,而且比较倾向于室外的,这与年龄段的好奇心,认知能力有一定关系。

3、访谈对象的成功经验:

在学校跳绳比赛中获得奖状,受到老师的表扬。还有帮家人做些事情,和同学们玩耍时候的乐趣。

4、访谈对象的日常生活安排:

平时晚上9点休息,早上6点起床,早上和晚上在家吃饭,中午在学校吃饭,三菜一汤,学校的饭菜也不错。课程有语文、数学、外语、美术、体育等,作业一般在家写。

(三)互动交往状况

1、访谈对象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状况:

家庭成员之间关系都很好,就是父母比较忙,对自己照顾少,平时只能和小伙伴们玩,有时候也帮家人做些事情,比如看店。

2、与朋友、同事和亲属等的交往:

受访者平时和同学们玩得时间比较多,大家基本一块做游戏,跳绳什么的,就是有时候说同学老是欺负他,通过了解就是做游戏时的小事情,都不算什么,由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辨别能力低,和同学之间相处时的困惑也算正常的;爷爷奶奶都在老家,平时很少见面,偶尔来南京的时候会带好多吃的和玩的,使他很开心。

3、与老师的交往:

学校老师都很年轻,对学生都很关心,和老师们的关系也都不错,就是觉得个别老师太严厉了,比如外语课上,他犯错误时,老师会让他检讨,反思并罚抄写。

(四)压力和困难

1、访谈对象感受到的压力和困难以及失败的经验: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由于年龄比较小,认知和辨别能力有限,暂时感受不到压力和困难,可能会在学习上以及同伴相处的时候有些压力。

2、访谈个案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1、学习方面老师要求太高,课余作业太多。

2、同伴之间的摩擦,相互之间的欺负

3、父母的照顾要多一点,因为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很重要。

一、个案访谈情况:

(一)基本资料

访谈对象姓名:张乐性别:男年龄:11

访谈对象及家庭基本情况:受访者就读于锁金二小,五年级,学习成绩中等;父母都是外来务工人员,老家在山东,在南京工作了几年,目前家人在后街那边开饭店,家庭关系比较好。

(二)能力和发展

1、访谈对象的愿望:

由于受访者喜欢足球,平时也经常在学校踢足球,看上去个子又比较高,所以希望将能进入足球队参加大型的比赛,拿好多奖状;此外他还想做一名航天员,因为他平时看电视的时候,看到宇航员都是蛮帅气的,希望将来能像他们一样。可以看出小学生时期,思想也是很丰富的。

2、访谈对象的兴趣:

受访者表示喜欢足球,经常和同学在体育课上踢足球,像学校的跳绳活动,他也比较喜欢。

3、访谈对象的成功经验:

受访者看上去比较高,而且也很帅气,明显懂事一些,他父母在开饭店,他课余好多时候都会帮父母做些事情,相应的父母也会给他一些奖励,比如每周会给他一些钱,虽然有点少,但这令他很开心。

4、访谈对象的日常生活安排

由于受访者也就读于锁金二小,基本也是平时晚上9点左右休息,早上6点左右起床,早上和晚上在家吃饭,中午在学校吃饭,三菜一汤。课程有语文、数学、外语、美术、体育等,由于受访者父母对学习比较看重,有时候父母会让他去相应的培训班写作业和接受相应的辅导。

(三)互动交往状况

1、访谈对象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状况:

家庭关系比较和睦,因为父母都比较忙,所以很少陪他一块玩,和父母关系都很好。

2、与朋友、同事和亲属等的交往:

受访者所在社区同龄孩子比较多,平时一块玩的时间较多,自己又比较大,很少被欺负,而且好多时候都是欺负别人,和朋友之间的关系都是比较好的,经常早晨一块去学校。

3、与学校老师的交往:

和老师的关系也蛮好的,就是觉得老师对男女生的态度不一样,比如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对男生要求严,对女生要求松,跑步时男生会多跑几圈。当然这是正常的,只是年龄限制,认知能力有限。

(四)压力和困难

1、访谈对象感受到的压力和困难以及失败的经验:

受访者比较开朗和乐观,压力比较少,就是父母对学习比较看重,对他的要求比较高,感觉学习方面的任务重。

2、访谈个案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1、学习任务重。除了课堂老师作业,培训班也会有好多任务。

2、父母要求高。因为父母都比较辛苦,希望孩子将来可以有好的发展,所以在学习方面要求比较高,之间需要沟通和理解。

二、自我总结

(一)个案访谈成功的经验和感受

1、个案访谈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印象比较深刻的事件和自己的重要感受等。

1、在寻找访谈对象时候,我去锁金二小,见到好多家长在接孩子,然后我就主动上去自我介绍并说明来意,但是好多家长都直接表示反对或是友好的表示没时间接受访谈,这很大程度上说明访谈之间的相互不信任,后来我就在后街随机找小孩子谈的,因为他们认知和警惕性较低,比较容易成功。

2、在访谈之前,我就特地准备了一些礼品,比如明信片、书签、贺卡等,这对吸引孩子们的兴趣,调节访谈的气氛和增加访谈的成功性起到一定的作用。

3、考虑到访谈对象的的年龄,为了访谈顺利和符合时间要求,我还做了访谈提纲。

4、在访谈时候,我遇到了三个孩子在玩游戏,我通过单独采访的方式,采访其中一个时,其余两个继续玩游戏,这样对采访不被影响和打乱起到一定的作用。

5、访谈印象最深刻的是小孩子们都比较配合,当时有三个孩子,我问时他们都抢着回答,对于拍照,他们也都很积极,抢着要拍,而且都摆出很酷的姿势。虽然只采访了其中的两个,但是照片拍了三个人的。

6、通过这次访谈,感受也蛮多的,采访的时候一定提前准备好,态度要真诚,认真去对待;好多事情看起来琐碎并且简单,但是做的时候并不容易,如果要做的有条理并且做好,就更要付出一番功夫。

2、尝试制定个案工作计划,如行动步骤:(1)(2)(3)

(二)专业成长

包括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技巧的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的运用、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和专业化的反思以及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理解等。

好多时候专业知识的熟练运用都很重要,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做好相关的准备,访谈后做好及时的记录等,认真做好每一个过程,效果就会非常明显。

(三)个人成长

通过这次访谈实习,我才知道专业知识,专业技巧对我们多么重要,个人成长环境受多方面的影响,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交谈过程中态度的真诚,尊重,语气的温和;肢体语言的运用,不时的肯定交谈者的话;制定清晰的访谈提纲和明确的访谈计划,目的,做好相关的评估,移情与反移情的注意等。总之,“纸上得来终觉浅”,多去实践,多去应用才能收获更多。

(四)总结与思考

在这次实习中收获很多,学会了很多做事技巧,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专业知识不够熟练;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及时的补习,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三、附件(访谈提纲及录音)

访谈提纲

1、你叫什么名字呀,今年多大,在哪个学校读书呀,几年级了?

2、你家住哪里呀,父母是做什么的,家庭关系如何呀?

3、你平时都有什么兴趣吗?

4、你日常生活怎样呀,父母要求严格吗?

5、你有什么愿望吗,以后想做什么,是什么让你有这种愿望的呀?

6、你有什么成功的经验或者什么事情使你最开心,可以给我们分享一下吗?

7、你和父母,同学朋友之间的关系怎么样呀?

8、学校学习生活怎么样呀,都有哪些课程和活动呀,和老师的关系怎么样呀?

9、你有什么压力和困难或是不开心的事,学习方面,生活方面,都是如何处理的?

10、你了解社区和社区工作者吗?

11、你希望我们帮你解决哪些问题吗?

2022年个案工作总结精选16篇八

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 人本治疗模式

1.非指导性治疗阶段

对治疗技巧/工作者的角色的规定

2.当事人中心治疗阶段 对工作内容的规定 3.治疗的条件阶段 工作内容的变化

4.以人为中心治疗阶段 治疗技巧/工作者的角色的扩展

5.对人性的假设

自我实现的倾向+自我实现的动力

6.案主的主观经验世界 从案主的主观角度着手,以案主为中心 7.自我概念

内化他人价值条件—自我概念危机—第二评估过程

8.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

应失调

选择性知觉--曲解--否定--防御机制失效

行为修正模式

1.经典条件作用的理论假

设:

强化、消退、泛化、分化、抗条件作用

2.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理论

假设

影响行为的单元:正增强、负增强、正惩罚、负惩罚 强化的程序:固定比率、变动比率、固定时距、变动时距

强化物的类型:物质、社会、生活

3.社会学习理论的假设 观察学习过程:注意—保持—再现—动机确立

? 行为修正模式的一般理

论假设

以行为作为理论研究的中心 以学习作为核心概念

强调外部环境在行为习得中的作用

注重可观察和可测量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1.对人性的基本假设 人内心有两种倾向:

一种是好的,发展出理性信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种是不好的,发展出非理性信念和不良的生活方式。非理性信念一方面来自人固有的倾向,一方面来自外部环境

2.对心理失调的原因和机

制的假设

a(引发事件)B(信念系统)C(导致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理论+ D(对非理性信念的识别和辩论)E(消除情绪和行为困扰,形成有效的理性生活方式)理论假设

1.对人性的假设:生理+

心理+社会。人在情境中

2.对求助者价值的假设: 有价值,有发展潜能的人 对求助者问题的假设(优势视角)

3.产生的背景(服务对象

问题)(早年经历)+ 现状(人格强度)4.对人际沟通的假设 自我与人际沟通的互相影响 治疗方法和技巧

1.直接治疗技巧: 1)非反应性 接纳+宣泄+改变

a.支持——削减案主的焦虑和不安

b.接纳、保证、实物帮助C.探索-描述-宣泄——疏

导案主情绪冲突。表达直觉性的负面感受和被压制的内心冲突 D.直接影响——消除心

理困扰,改变不良行为。强调、提议、忠告、坚持、干预 2)反应性

分析过去+分析现在+引导 A.现实情况反映

—理解评价当前的内心困扰和外部环境。外在+内在+内外在反映,对工作者和治疗的反映

b.心理动力反映

认识理解心理反映倾向和内心反映方式。早年痛苦经验

c.人格发展反映

不是治疗案主的问题,而是关注案主本身的发展,帮助案 主开发内在资源

1.工作者的角色(非指导

性)

2.注重个案辅导关系

真诚、不评价、同感、无条件接纳、无条件的爱、独立 3.注重个案辅导过程

4.治疗技巧/工作者角色的扩展

1.放松练习(肌肉放松心理

放松)

渐进式紧张—松弛放松法 2.系统脱敏(在放松状态下

接触恐惧对象)

确定焦虑层次----每一层次做放松练习3.满灌疗法(反复置于最严

重的焦虑状态)4.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技术的积极运用)

选择目标--监测目标行为--改变环境因素--取得有效结果--巩固收获

5.厌恶性疗法(将厌恶性刺

激与不适应行为对应)6.模仿(榜样的示范+ 案主的模仿练习)7.代币管制法(将原无强化

作用的刺激物与真正的强化物建立联系)8.果敢训练(表达难于表达的正面或负面感受)

1.辅导目标

帮助案主消除不适当的情绪反应

帮助案主改变不良的非理性信念

2.个案工作者的辅导角色 采取综合的改变途径(认知、情感、行为)

注重案主此时此地的感受 强调顿悟(案主对自己问题与非理性信念之间关系的理解)

3.治疗技巧 1)检查技巧(反映感受、角

色扮演、冒险、识别)2)辩论技巧(辩论、理性功

课、放弃自我评价、自我表露、示范、替代性选择、去灾难化、想象)4.实施原则

1)各种辅导技巧的综合运

2)注重对非理性信念的分

析、辨别和争论(不注重问题的起源和过去生活的经历;以当前生活为分

治疗过程

—重新认识早年经历、调整人格发展。宣泄、分析、修正

2.间接治疗

支持、宣泄、直接影响、现实情况反映

1)辨析案主人际关系的性质 2)案主自决

3)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1.研究

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互动;与过去经历、目前行为相关的内心冲突;自我形象与他人实际评价之间的差距 2.诊断

心理动态诊断(本我、自我、超我);原由诊断(纵向);分类诊断(横向)3.治疗

减轻案主的焦虑和不安 减轻案主的系统功能失调 增强案主的自。我适应功能

增强案主的自我实现需要 改善案主的社会生活环境

析起点,探索其中各种非理性信念与情绪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3)面谈辅导+ 自助辅导

求助者改变过程 辅导目标:帮助案主认识并消除价值条件化的自我概念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观念、感受和行为,使案主逐渐接近真实的自己,发现自己真实需要,变成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机能的人。

1.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准确的行为评估

2.需要修正的行为(具体

化)

影响修正行为的外部环境刺激

修正行为导致的环境变化 3.有效的行为修正

确定修正目标(具体化、操作化)

选择治疗技术+ 实施修正计划

4.合理的修正效果评估

1.明确辅导要求(理论、方

法、辅导过程)2.检查非理性信念(直接指

导——不是对引发事件和早期经历而是对非理性信念的理解分析)3.与非理性信念辩论(帮助

案主认识非理性信念的不合理、不切实际之处及其危害)

4.学会理性生活方式(理性

信念代替非理性信念,进而把理性信念与合适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连接形成理性生活方式)5.巩固辅导效果 贡献

局限

1.对案主问题多角度探讨 生理+心理+社会;过去+现在 意识层面+非意识层面 内心感受+对环境的认识 2.对各种理论和模式的开

放态度

3.采用多种治疗技巧

1.分析基础和分析对象:

案主的主观感受和理解 2.分析方法:工作者的主

观价值判断 3.专业关系:治疗 1.人际交往场景中了解服

务对象

2.综合诊断方式确定服务

对象问题的原因

3.采用多层面服务介入方

式帮助服务对象 4.理论&模式开放 5.多种治疗技巧

1.不是以治疗为目的而是

以成长为目标

2.从案主的角度理解案主 3.工作者的角色

1.理论具有科学的实验基

2.治疗方法和技术容易操

3.治疗标准和效果易于观

察和测量 1.忽视对求助者内心的探

讨,2.忽视价值观的作用,3.忽视行为背后的动机

1.对人性的基本假设缺乏

依据

2.注重关系而非技巧

特点

1.认知因素+行为因素

服务对象行为改变规律 2.综合方式开展个案工作

1.对非理性信念对情绪和

行为的影响的强调已被临床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2.主张工作者积极主动介

入辅导过程

3.对各种辅导技巧的开放

态度

1.对理性和非理性信念的认识局限

2.过分强调工作者的积极

介入

3.忽视对案主内部感受的分析和理解

2022年个案工作总结精选16篇九

个案工作计划书

一、个案背景资料 姓名:陈琳 性别:女 年龄:17 性格特征:比较内向,家庭职业背景:母亲张女士是某公司副总、父亲陈先生下岗,没有固定工作 家庭感情:父母分居,准备离婚。陈琳跟母亲的关系比较紧张,跟父亲关系较融洽。

二、个案资料收集摘要

女,陈琳,17岁,某高中高三学生,性格内向。目前与母亲关系紧张,近期和母亲发生几次冲突后,曾经扬言要“脱离母女关系”,对母亲失去信任感和亲切感,用她的话来说“我根本不是我妈亲生的”。陈琳本来跟同学的关系还不错,学习成绩也很好,大约半年前开始学习成绩下降,跟同学的关系也越来越不好。她的学习成绩的极速下滑令老师担忧。

目前陈琳生活在一个不完整的“类”单亲家庭中,父母分居半年多了,现在陈琳和她妈妈住在一起。父亲对陈琳宠爱有加,陈琳有什么样的要求基本上都会满足。一年前下岗,至今没有找到工作,没有固定收入。陈琳母亲张女士是某公司的副总,性格较为泼辣,办事干练,对陈琳较为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考试必须在班级名列前茅。

三、问题分析与诊断

1、案主认识的问题

2、工作人员诊断的问题

3、工作要解决的问题

四、服务目标:

1、总目标

2、分目标(尽可能按点细分)

五、服务模式及理论基础:

此处要注意的是所使用的服务模式要与案例相结合。

如下例:结构家庭治疗模式——理论基础: 1.家庭系统,家庭成员是家庭系统的组成部分。2.家庭结构,家庭结构中存在的次系统、边界、角色和责任分工及权力架构。3.病态的家庭结构,不良的家庭结构是造成家庭成员问题的真正原因。不良的家庭结构主要表现在纠缠与疏离、联合对抗、三角缠、倒三角等方面。

本案例中家庭结构呈现联合的倒三角结构。通过家庭会谈的形式,帮助家庭成员意识到目前不正常的家庭结构所带来的后果,改变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

六、介入中的社工理念及技巧

七、介入系统和介入行动:

1、介入计划:根据资料诊断、问题分析,描述从哪些系统进行介入行动。

2、具体实施计划:确定会见期间任务,此处可根据情况设定为 5-8 次会谈。注意要加强此处的设计,在设计会谈内容的时候要构想好访谈提纲,即为了达成此处会谈目的应该准备问哪些问题和设计哪些环节?要想到达成此处会谈目的应该准备哪些问题和设计哪些环节?如第一次会谈的时间和地点、会谈的目标、主要方法、介入重点等。

八、评估结案:

1、评估方法与工具:(1)工作者观察。(2)案主的自述、认同感,对服务的效果和效率进行评估。(3)督导老师的检测

2、结案

2022年个案工作总结精选16篇十

老年人个案工作案例

一、案主基本资料 李女士,81岁。

服务对象于2007年10月因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申请居家养老服务,目前有一位服务员为其提供居家清洁及买菜服务(一个月服务6次)。工作员于2009年7月上门家访时接触到服务对象,她表示自己于2008年申请了临时救助资金3000元做了左眼的白内障手术,右眼看东西模糊,也想做手术,但一方面担心去年申请了临时救济不知道现在还能否申请得到,另一方面怕自己做了手术住院期间没有人照顾,所以有点焦虑情绪;同时服务对象表示由于眼疾和腿疾,很少下楼,在家陪伴她的只有收音机,所以时常会觉得孤单。社工就此问题进行了近4个月的跟进,最后因案主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而于2009年10月结案。2010年1月,案主再次主动向社工求助,呈现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她表示要办理遗嘱公证;二是其住房面临旧城改造的境况,案主担心自己到时候应付不了,希望社工到时候可以协助她适应新的环境;三是异地社保认证政策有些调整,需要去户籍地的社保机构重新办理手续。由于一下子出现了这么多问题,案主表示“适应不了,压力很大,有点焦虑”。同时她行动不便,身边没有亲人可以帮忙,所以向社工主动求助。

二、问题分析

案主是在第一次服务的基础上再次求助于社工,有了上一次专业关系的建立与了解。由于案主丧失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年老体弱,因此此次的服务着重于帮助案主解决由于自身客观原因所无法达成的目标功能。

(一)情绪困扰问题

由于案主年岁已高,长期行动不便,生活无法自理,常年独自在家,孤独感倍增,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经济状况不稳定的同时又担心住院期间无人照顾,因此常常产生焦虑的情绪。社工需要运用同感、鼓励和支持等专业技巧对其进行情绪疏导。此外,工作人员要与服务对象一起制定解决问题的目标,并鼓励服务对象积极主动地和工作人员一起去完成这些目标,以达到问题的解决。

(二)任务中心模式的运用

二次求助时,案主明确提出了希望社工帮助解决的三个问题:遗嘱公证,适应新环境,异地社保认证。社工应力求提供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案主自己所选定的明确目标,制定详细的服务计划。

(三)优先排序理念在问题解决中的运用

案主一个人同时面对多个事件引起的困难而不知道如何解决时会产生焦虑情绪。因此必须按照轻重缓急对这些问题进行先后排序,较为紧急重要的、可行性高的优先解决,而其他相对较为次要的可以排在后面解决。首先解决手术费用以及住院期间照顾问题,让案主无后顾之忧。其次再增强服务对象的支持系统,减轻其孤独感及焦虑情绪,最后再帮助案主办理遗嘱公证和异地社保认证事宜。

(四)支持系统的增强

社会支持能够帮助个人融合进社会的网络之中,因而强化个人的生理及心理健康。由于案主身边没有亲人,支持系统薄弱,因此需要社工与服务对象一起探讨可以动用的系统资源。服务对象表示自己在外地的外甥跟自己经常通电话,有时候也来探望她,可以考虑在住院期间由其照顾;而针对服务对象长期一人在家感觉孤独及行动不便,社工可以帮助其向区义工联申请义工进行探访、陪散步、陪诊等。

三、服务计划

(一)服务目标 (1)短期目标

1.案主的身体状况和经济情况得到一定的改善。 2.案主通过面谈对自身的情绪得到一定的认知。(2)长期目标 1.案主情绪管理能力得到提高。

2案主建立起支持(资源,情感等)网络。3案主的环境适应能力得到提高。

(二)服务策略

1、跟社区工作站工作人员取得联系,了解申请临时救济金的条件及程序。跟进服务对象临时救济金的申请,以缓解其手术费用带来的经济压力;

2、与服务对象的外甥取得联系,告知服务对象目前的身体状况及需要帮助的方面。并让其外甥能在服务对象住院时照顾她,从而减轻服务对象对生病无人照顾的担忧;

3、向区义工联申请义工定期或不定期对服务对象提供探访、陪聊、陪散步、陪诊等服务。从而增强服务对象的支持系统,从而减轻其孤独感及由于行动不便带来的困难;

4、向A市公证处咨询办理遗嘱公证的程序,同时和服务对象一起准备需要的材料,跟进遗嘱公证事宜的办理,并及时与服务对象沟通办理进度,让其有参与感和成就感;

5、向区社保局咨询办理异地社保认证的程序,同时和服务对象一起准备需要的材料,同时跟进事宜的办理,并与服务对象进行及时沟通;

6、向社区工作站了解旧房改造政策及具体规划,让服务对象能了解到旧房改造的具体规划。并引导服务对象想象一下,如果真的发生了拆迁的情况,自己会如何去应付。如此能增强服务对象面对问题的勇气及做到未雨绸缪。

7、对服务对象在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进行赞赏和鼓励,并引导其在以后对出现类似问题该如何解决进行探讨,以真正做到“助人自助”。

四、评估 身体方面,白内障手术取得成功,手术费得到报销;情绪方面,通过刻度问句,服务对象焦虑程度大幅度减轻;行为方面,在义工的陪伴下,经常会下楼散步和买东西,失眠情况减少;问题解决方面,遗嘱公证、异地社保认证、房屋拆迁等事宜得到了解决;自我认知方面,由开始的自我否定和退缩变得坚强、自信。

由于此次服务对象是二次求助与社工,社工主要是帮助服务对象以后遇见相应问题时候该如何解决,做到真正“助人自助”。在本次服务过程中,服务对象年纪偏大,可能会比较固执因此谈话时候需要逐步渐进,不可跨度过大,要在谈话过程中体现对按住的耐心和尊重。

2022年个案工作总结精选16篇十一

简答、论述

1、简述个案工作的含义包含哪些内容

答:1)个案工作是个别化的社会工作方法。2)个案工作的基本价值理念是尊重个性、承认人的价值和独特性。3)个案工作融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于一身。4)个案工作的服务对象是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5)个案工作需要动用资源。6)个案工作者能够同时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

2、简述个案工作的本质特征 答:(1)个案工作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1)个案工作关系是角色与个性的互动;2)个案工作关系具有利益单向性特点;3)个案工作关系是专业的动态过程。(2)个案工作是一种信息沟通活动。(3)个案工作是一项助人自助的专业:1)帮专注恢复自主能力;2)在助人的过程中工作者得到成长。

3、如何理解个案工作与心理咨询的区别

答:1)个案工作更强调对人的尊重、接纳的价值理念和关怀的情怀。心理咨询对咨询员的训练主要是专业技术层面的要求和个人健康人格的培养。2)个案工作更注重案主个人问题的社会成因。3)比较于心理咨询只限于咨询室内心理因素的探索与治疗,个案工作更强调运用资源。4)心理咨询只解决个人问题,个案工作更多了一些社会、政治责任。

4、如何理解个案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区别

答:1)个案工作秉持助人和服务的理念,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立足于教育和改造的理念。2)个案工作关系是一种平等的专业关系,思想政治工作依赖于一种类似师生或上下级的行政关系。3)个案工作主要关注案主的心理层面,思想政治工作更多关注工作对象的意识形态层面。

5、简述个案工作中戈登的社会工作价值

答:1)个人应受到社会的关怀。2)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赖的。3)每个人对他都负有社会责任。4)每个人除了具有人类共同的需要外,每个人也是独特而异于他人的。5)民主社会的基本特质,在于每个人的潜能都能充分地实现,同时也假定了个人应通过社会参与而尽到其社会责任。6)社会有责任提供途径以消除自我实现的障碍,以便个人的自我实现得以完成。

6、简述社会工作伦理守则制定的原则

答:民主原则、价值原则、本土原则、应用原则、发展原则。

7、简述个案会谈的特点有哪些

答:概念:个案会谈是指个案工作中工作者与案主面对面有目的的专业谈话。

特点:1)会谈目的的明确性。2)会谈内容的选择性。3)会谈过程的计划性。4)会谈角色的规定性。5)会谈的非互惠性。6)会谈的非娱乐性。

8、简述个案会谈开始阶段的主要内容

答:1)表达对案主的接纳、同感和关怀。2)多倾听,鼓励案主充分表达。3)介绍机构的服务情况及个案工作的特点和功能。4)与案主订立专业关系5)帮助案主进入角色并明确自己的职责。

9、简述个案工作影响性技巧的主要内容

答:影响性技巧是指工作者通过影响案主,使其从新的角度或层面理解问题或采取其他方法解决问题的技巧。影响性技巧主要有提供信息、自我披露、建议、忠告和对质。1)提供信息是指工作者基于专业特长和经验,向案主提供所需要的知识、观念、技巧等方面的信息。2)自我披露是指工作者选择性地向案主披露自己的亲身经验、处事方法和态度等,从而使案主能够借鉴他人的经验作为处理自己问题的参考。3)建议是指工作者对案主的情况、问题有所了解和评估后,提出客观、中肯、具建设性和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意见。4)忠告是指工作者向案主指出案主行为的危害性或案主必须采取的行动。5)对质是指工作者发觉案主的行为、经验、情感等有不一致的情况时直接发问或提出疑义的技术。

10、简述个案访视的意义

答:1)了解案主的适应情况。2)协助有关人员了解案主的困难。3)协助有关人员对案主的适应产生积极的支持。4)协助案主增进适应能力。

11、简述个案工作专业关系包含的内容

答:1)专业关系有明确的目的。2)专业关系是一种职务关系,而非私人关系。3)工作者与案主之间良好关系的形成是手段,而非目的。4)专业关系不允许工作者在个案工作过程中获得个人的心理满足。5)专业关系的存在是有时间性的。6)专业关系要求工作者提供者提供专业性服务。7)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的主要职责在工作者。

12、简述个案工作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1)个别化原则,个别化原则就是将案主看成独特的个人,重视案主对待困难和问题的个人感受与看法。2)接纳的原则,接纳的原则要求承认案主有自由表达情感的权利,个案工作者应投入地聆听,既不阻止,也不责备。3)承认的原则,承认案主作为一个人的价值、他的发展的潜能以及改变的能力。4)理解关怀的原则,在个案工作中,个案工作者需要适度的情感介入。5)非评判的原则,工作者的角色是了解和帮助案主,而不是对案主作出是非对错的评判。6)案主参与及自决的原则,个案工作要取得成效,离不开案主的积极参与。7)保密性原则,保密性原则就是保守案主在专业关系中所显露的秘密。

13、简述个案工作接案的技巧

答:1)避免将求助者定义为“问题人”。2)专注的聆听是工作者在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技巧。3)简明扼要,具体化。4)表达同理心和无条件的接纳。5)激发求助者的希望和平衡不舒服感,以此增强求助者成为案主的动机,这里包括将求助者的问题界定在一个能够解决的范围内等。6)工作者提供给求助者的服务也要看自己的能力,不能过早或过多地承诺,以避免求助者产生错误的期望。

14、简述个案工作目标制定的原则和类型

答:原则:1)对案主来说通俗易懂。2)目标与工作者和案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致。3)目标与机构的功能保持一致。4)指定的目标是案主和工作者共同协商的结果。

类型:1)直接目标。2)中间目标。3)终极目标。

15、简述结案中案主的心理特征与处理方法

答:特征:1)案主矛盾的心理。2)案主的行为退化。3)否认结束或者拒绝接受结束的提议。

方法:1)提前告知。2)稳定并进一步增强案主已经获得的成就。3)探讨影响案主问题解决的因素。4)处理案主与工作者分离的情绪。

16、什么是评估?包括哪些内容?评估中应注意些什么?

答:评估是指对案主提供的服务的有效性进行评定。其目的是积累经验,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评估的过程是一个巩固社会工作实践效果的过程。

内容:1)实现目标的测量。2)对案主影响的测量。3)督导和同事对工作进展的评估。注意:1)注意让案主参与。2)坚持为案主保密。3)工作者要透明、坦诚。

17、简述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贡献与局限

答:贡献:1)全面探索求助者的问题。2)保持开放的态度。3)强调采用多种治疗技巧帮助求助者。

局限:1)分析的基础。2)分析的对象。3)分析的方法。4)分析的重点。

18、简述ABC治疗法的具体内容

答:A代表引发事件,是指求助者所遇到的当前事件,事件的形式即可以是具体的事情,也可以是求助者的思想、感受、行为或对以前事件的回忆等,只要能够导致求助者的变化,都可以称为引发事件。B代表求助者的信念系统,是指求助者对引发事件的认知和评价,它即可以是理性的,也可以是非理性的。C代表引发事件之后出现的各种认知、情绪和行为。

19、简述理性情绪疗法的辅导目标,以及工作员辅导角色的注意事项

答:目标:1)帮助求助者消除不适当的情绪反应。2)帮助求助者改变不良的非理性信念。

注意:1)采取综合的改变途径。2)注重求助者此时此地的感受。3)强调顿悟。20、简述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贡献与局限

答:贡献:1)强调非理性信念对求助者情绪和行为的影响。2)强调工作者积极、主动介入个案辅导过程。3)采取开放的态度综合运用各种辅导技巧。

局限:1)理性信念含义的不清。2)过分强调工作者积极介入辅导过程。3)忽视对求助者内部感受的分析和理解。

2022年个案工作总结精选16篇十二

德 育 个 案 总 结

马山中学——马礼俊

案例介绍

我班覃柳艳,学习成绩中上,智力较好,自尊心强,有时又有自卑感,做事很情绪化,逆反心理十分严重,自我要求不严,做事随意性,经常在宿舍加班打电话,影响其他同学正常休息。常和班主任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经受不起老师的批评。每当老师批评她时,她就会激动、眼睛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

案例分析

她这种逆反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与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育有关,青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使她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对着干很勇敢,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她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她的所作所为都是正确的,不需接受教育。二是与我在教育工作中有时“假大空”、没有很大的说服力。

事实上,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知识经验的扩展和加深,中学生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他们不再满足于老师简单的说教和书本现成的结论,喜欢索隐猎奇,喜欢从问题的反面思考。同时,中学生这种思维的批判性还是不成熟的,容易产生固执、偏激的不良倾向,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这种不良倾向表现到一定程度,便产生了逆反心理。

尤其是我们教育者在开展德育工作中,存在着“假、大、空”的反科学现象,这种现象久而久之,会造成学生不相信德育的心理,这样反复几次,使学生形成了思维定势,对德育工作产生反感对抗的情绪。某校在进行“热爱党”的教育中,忽略了时代对中学生的影响,低估了中学生的知识水平。空泛的讲道理,举一些陈旧的事例。有一个出身领导干部家庭的学生却说,“给我爸行贿的都是当官的党员,他们有什么好?”此言一出,许多学生倒成了他的拥护者。诚然,逆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违背客观的反常心理,它削弱 1

乃至葬送了德育工作的效果,对青少年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的养成有着极大的副作用,德育工作要想取得实效,必须纠正有逆反心理者的这种不科学的心理

辅导方法

第一,我向她讲清逆反心理的实质,耐心教育她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学会冷静思考,科学分析,努力使自己的主观和客观一致,保持认识的正确性,我在班会上组织过一次“逆反心理会诊”的专题,给同学们提出这样一组问题: 5年前,父母在你的心目中怎样?现在你怎样看待父母?为什么在不同的年龄段对父母有不同的看法?我们的看法是否成熟?我特地给她代表发言,然后我加以总结,肯定了她的正确观点,有效地削弱了同学们在接受德育中的逆反心理。

第二,在以后的几次德育工作中,我注意了内容的选择和方式的运用,如:我过问她近段对宿舍纪律满意吗?对各个科任老师的教学过程有何建议?我切忌空泛、虚假、唱高调。将理溶于情中,使同学们对所接受的教育可感、可亲、可信。

第三,我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多鼓励、表扬,少批评、责骂,合理对待孩子的需求,不挫伤她的自尊心,尊重她,信任她。经常鼓励她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使她在学习上有个明确的目标,同时也让她感受到亲人的关心,慢慢地消除她的对立情绪。

第四,指导她阅读一些伟人、科学家成功事迹的书刊,开阔视野,不断激励自己,使她明白只有胸怀宽广,能接受他人意见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把注意力引到学习上,启发、诱导她走出错误的心理误区。

辅导效果

通过辅导,覃柳艳的逆反心理已逐渐消除,遇事不再盲目的顶撞,也希望她以后不再犯。学习比以往更认真,上课能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语文和英语成绩进步很大。

2008年1月24日2

2022年个案工作总结精选16篇十三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个案工作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

a.个案社会工作特别重视案主对待困难和问题的个人感受与看法

b.个案工作是爱心、热诚的奉献或体力、精力付出的慈善行为

c.因为案主问题产生的原因往往受到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个因此案工作者可以直接代替案主解决问题

d.个案工作的重点放在使案主内在心理和行为模式发生改变

2、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D)。

a.玛丽·杰雷特的“精神病理社会工作”一文

b.汉密尔顿(G.Hamilton)的“社会工作基本概念”一文

c.汉密尔顿的《个案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务》一书

d.里士满的《社会诊断》一书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个案工作与心理咨询之间的共同之处的是(D )。

a.个案工作与心理咨询都是助人的专业

b.二者都注重促进受助者人格的健康与和谐发展

c.二者都强调运用同感去理解案主的问题

d.二者都注重案主个人问题的社会成因

4、关于角色扮演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

a.协助案主澄清自己的感受B.协助案主澄清他人感受

c.让案主有较大心理压力方能显出效果D.协助案主预演计划

5、关于个案工作的手段和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

a.工作者通过专业方法帮助案主调整心理状态,激发案主潜能,改变案主行为

b.工作者通过向案主提供社会资源,改进其遭遇和社会处境,从而更好地促进案主改变和成长

c.工作者和案主的关系是一种专业的关系,也是一种职业的关系

d.工作者和案主的良好关系的建立不仅是一种工作手段,也是目的6、关于社会工作三大直接服务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

a.社区工作以整个社区为主要对象

b.小组工作以小团体为主要对象

c.个案社会工作以个人或家庭中的个人为主要对象

d.社会工作督导的主要服务对象为新进入社会服务机构的工作者

7、在专业关系建立的过程中,属于工作者需要承担的责任的是(A)。

a.以专业方法帮助案主提升自助的能力 B.提供有关的工作者的详细资料 C.准时出席会谈 D.公开并真诚地提出问题

8、个案社会工作技术主要活动有会谈、访视和(B)。

a.咨询 B.记录 C.督导 D.管理

9、下列关于同感,说法正确的是(A)。

a.同感的重要原则是让案主知道工作者对他的了解和关注

b.同感要求工作者随时对案主做出反应

c.在会谈之初,工作者不需要做出同感反应

d.同感的反应时间越长越好

10、在结构家庭治疗法中,下列属于不良家庭结构主要表现的是(B)。

a.分解对抗 B.纠缠与疏离 C.倒三角与四边形 D.三角缠与菱形

11、案主小王是一位35岁的单身男性,非常孝顺。他新交女友是一位单亲妈妈,小王的父母不同意他们交往。小王既不想伤父母的心,可是他也不愿意同女友断交。社会工作者对小王给予支持,向他指出,他孝顺父母的方式对自己是不公平的,并建议他借此机会改变这种情况,鼓励他面质父母不切实际的期待。由于社会工作者所表达的是对独立自主的拥护,小王同意了。然而事后,面对父母的伤心和失望,他深感罪恶。因此变得非常沮丧,甚至失去求生的意志。此案例中社会工作者违反了哪一条助人原则?(C)

a.接纳原则 B.尊重原则C.案主自决原则 D.真诚原则

12、让求助者在放松状态下逐渐靠近、接触恐惧对象,这样就可以抑制或消减求助者的焦虑反应,从而帮助求助者逐渐克服恐惧症状。上述内容是对(D)方法的描述。

a.满灌治疗 B.放松练习C.自我管理 D.系统脱敏

13、(B)对个案工作的服务质量与效果起着关键性的影响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个案工作的灵魂与基石。

a.个案工作的技术 B.个案工作的专业关系 C.个案工作者的素质 D.个案工作者的年龄

14、在西方个案工作的历史发展中,下列属于综合时期的特点的是(B )。

a.个人问题之所以产生,是受情感与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所致

b.视客观事实的需要以决定处置的方法,实施各种不同程度的服务

c.加强对“案主自决”原则的重视

d.注重搜集案主本身对问题主观的看法和解释

15、在个案工作专业关系中,目的是专业关系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下列关于个案工作专业关系目的说法错误的是(A)。

a.专业关系中的目的可以由社会工作者决定

b.专业关系的建立,是通过某一个人或某一类社会系统的改变,挖掘个人的潜力,最终提高个人的能力,使个人实现抱负和理想。

c.专业关系注重实际交往的效果,注重具体的技术和技巧,使之能够应用到具体的实际情况中

d.专业关系地确定要根据案主的具体情况,每一个专业关系都有一个独立的个人目的16、下列属于社会工作者的现实性反应的是(C)。

a.个案工作者的反移情

b.个案工作者对案主产生过分的认同

c.个案工作者面对社会地位较高的案主,会感到有心理压力

d.个案工作者低估或遗漏案主的深层次感受

17、关于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案主解决任何问题 B.社会工作者可以给予案主适当的支持

c.社会工作者可以成为案主的亲密朋友 D.社会工作者可以强迫案主做决定

18、(D )是罗杰斯人本治疗模式的一个核心概念,人的行为、情绪与心理是由其决定的。

a.自我实现 B.自我约束 C.自我管理 D.自我概念

19、丈夫对女儿长期精心照顾,将感情与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忽视妻子的需要,影响到夫妻关系。这种病态家庭结构被称为(A)。

a.纠缠与疏离 B.联合对抗 C.三角缠 D.倒三角

20、高二学生小李平时学习很好,他对自己很严格,每次考试要求自己都要考到前三名。可是有一次考试小李落到了十名以后,他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认为老师和家长再也不会喜欢他了。如果你是社会工作者,针对小李的情况,认为下列哪种治疗模式是最适合的?(D)

a.人本主义治疗模式 B.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 C.行为修正模式 D.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21、个案工作中有一种治疗模式既避免了纯粹心理学的解释,也抛开了单纯社会学的解释,而是将案主放到特定情境中,注重心理和社会的多重解释,强化生理、心理和社会的行为分析三合一模式。这种治疗模式是(C)。

a.任务中心治疗模式 B.人本主义治疗模式 C.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 D.家庭治疗模式

22、下列选项中属于班杜拉的思想的是(A)。

a.人是积极的、能动的,人不是外在环境的奴隶 B.行为产生的结果将会决定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C.环境塑造行为D.积极的奖赏对于行为的改变作用要远远大于消极的惩罚

23、因父母工作调动,小王从农村转到城市的重点学校,因学校教学方式不同,小王暂时跟不上老师和同学的教学节奏,上课不敢举手发言,同时因自己成绩和同学有差距,认为自己很笨,很害怕与老师、同学交流。针对小王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开展辅导介入的重点应放在(C)。

a.人际沟通能力培养 B.朋辈交往能力的提升

c.自信心方面的训练和提高 D.情绪调节方面的辅导

24、幼儿每次在吃水果之前,家长都要求他(她)先去洗手,然后再拿水果,重复多次之后,幼儿再看到水果,即使没有家长提醒,也会自己先去洗手。这符合(C)的原理。

a.观察学习B.模仿学习C.古典制约 D.操作制约

25、初中生小明的父母整天忙于公司业务,平时与小明很少交流。假期时父母给小明很多钱。小明于是经常偷偷出去看通宵电影。影响小明这一行为的主要社会环境是(A)

a.家庭 B.学校 C.社区 D.文化

26、社会工作者认为服务对象问题的出现与其感受到压力有关,相信服务对象有解决问题的潜能。这种说法是基于(A)的理论假设。

a.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B.危机介入模式 C.行为治疗模式 D.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27、在个案工作服务计划的实施阶段,下列个案工作者应注意的方面中说法错误的是(A )。

a.在服务计划实施时必须以计划和工作协议为基础,不能作任何变动

b.善于运用案主和工作者本人的社会资源

c.进行阶段性检查和评估,检验工作成效,发现新的问题

d.妥善处理和案主的专业关系,维持双方的相互信任、接纳与合作

28、观察作为收集资料的方法,对其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根据观察程序的不同,可分为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两大类

b.根据观察场所的不同,可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两大类

c.根据观察者的角色不同,可分为非参与式观察和参与式观察

d.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

29、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反映沟通动力技术包括(A )。

a.内省 B.直接影响 C.支持 D.探索——描述——宣泄

30、某养老院最近聘用了小琴担任专职社会工作者。下列工作中,属于专业小琴服务内容的是(D)。

a.为老人做身体健康检查 B.考核护理部门员工的工作绩效 C.为入院老人保管财物 D.评估入院老人的心理-社会状况

二、多选题

1、当发生下列什么情况时,可以转案?(ABCDE )

a.原来的社会工作者因工作变动离开机构

b.接案的社会工作者自身能力不足,无法提供有效的服务

c.案主怀疑工作者的能力,主动要求更换工作者

d.超出机构的服务区域

E.机构不提供案主所需要的服务

2、在资料诊断时,需要确定案主的问题,下列关于确定案主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BE )。

a.一般情况下,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社会工作者和案主会选择最急于解决的问题

b.工作者根据专业判断认为案主最急于解决的问题也许并不是案主问题的最主要的矛盾,此时工作者应采取方法使案主认同工作者的看法

c.在确定案主问题时工作者要考虑案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d.工作者与案主应共同商量并决定多个问题中的最主要矛盾

E.在所有的情况下,在众多的问题中,应首先选择对案主来说最容易的问题来解决。

3、关于案主倾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DE )。

a.案主不停地倾诉,可能影响到专业工作的顺利进行

b.工作者在会谈过程中,应有目的地引导案主倾吐内心的感受

c.倾诉的深度与专业关系的发展时期关系不大

d.在专业关系建立初期,应鼓励案主表达一些深层次的感受

E.当专业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如果案主回避倾诉,工作者应该考虑尊重案主的意见,不再追问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萨提亚认为的家庭沟通模式的层面?(AC )

a.家庭系统边界 B.自我需要 C.家庭角色分工 D.他人需要 E.情境

5、人本治疗模式的治疗目标包括(ABC )。

a.提供一种治疗的气氛,协助案主重新认识自己

b.引导案主自我努力,以具备自我实现所必须的一些特质

c.治疗的目标不是解决案主面临的具体问题,而是协助案主成长

d.减轻案主的焦虑不安

E.开发案主潜能

6、人本治疗模式中,工作者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个人态度?(CDE )

a.工作者借助于专业知识、理论或者技术促进案主的改变 B.工作者不需要和案主进行全面地沟通C.工作者能够切实领会案主想要表达的意念并作确切的回应 D.工作者能够了解案主的感受及想法 E.工作者能够掌握案主的思路

7、下列不属于同感的三个层次的是(AE )。

a.发展对案主的同情心 B.感受共鸣 C.角色转换 D.同感的传达 E.感悟案主的压力

8、同感与同情心不同。下列关于二者的说法正确的是(ABDE)。

a.同情心是对他人主观经验的一种反映

b.同感是完整地探索案主内心世界的过程

c.同感只需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保持中立的态度即可

d.当工作者对案主产生同情心时,会过分认同案主,从而妨碍作出正确的思考和判断

E.同感必须站在案主的立场上,能够放下自己的参照标准,与案主达到一定程度的感情共鸣

9、在个案工作的资料收集阶段,收集案主的有关资料需要遵守的原则包括(BCDE )。

a.收集资料时,需要收集案主的所有资料

b.收集资料时,需要案主和工作者共同确定资料收集的领域以及资料的深入程度

c.收集资料时,社会工作者要告诉案主、资料收集会在哪些领域展开

d.资料收集工作贯穿着个案工作的全过程

E.社会工作者要理解案主对于资料收集所涉及领域的看法

10、关于接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E )。

a.接纳是一种容忍的理解

b.个案工作者坚信案主的任何行为和思想都有合理的原因

c.个案工作者对案主的意愿和价值判断不采用否定、责备、拒斥的态度

d.个案工作者可以客观地提出建议并纠正案主行为中的明显偏差

E.运用接纳的最好方式之一是理解案主的情感和当时的情境

11、一位男性案主,小时候一直被寄养在某地农村的亲戚家中,因其姓氏与村中人不同,作为外姓人常常受到欺负。长大以后与人交往困难。与别人谈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还可以,如谈的东西自己不太了解就会索然无味,离群自去。他希望改变这种状况,但又不知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如果你是社会工作者,准备运用心理分析模式对之进行解释,下列选项正确的是(BC)。

a.与人交往使案主感到焦虑,采取某些逃避措施之后,焦虑减缓。久而久之则形成了条件反射,一有类似情况出现就采取同样的逃避措施以减轻焦虑。

b.案主从小与人交往就缺乏安全感,以避开或不与村中儿童一起玩耍的方式躲避欺辱。

c.案主成人后与他人没有深交是源于无意识之中安全感的缺乏

d.别人聊的东西案主不知道,案主很可能认为别人因此而看不起他

E.案主的状况是和他病态的家庭结构相联系的12、社会工作者小李负责接待王强的求助。现在小李要与王强进行接案面谈,小李的主要任务是(ACDE)。

a.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

b.决定工作方法

c.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的改变

d.澄清角色期望和义务

E.激励并促进服务对象进入角色

13、社会工作者最常面临的压力来源包括(ABCDE)。

a.来自工作环境的压力 B.来自社工本身人性的弱点 C.来自服务对象的压力 D.来自服务机构的行政压力 E.来自社会对社会工作认识的压力

14、下列关于个案工作专业关系的论述,说法正确的是(ABCD )。

a.个案工作专业关系的主体是社会工作者和案主

b.个案工作专业关系是双方的内心感受和情绪表达

c.个案工作专业关系是动态的交互关系

d.个案工作专业关系的目的是为了协助案主解决问题,提高案主的个人能力

E.个案工作的专业关系中案主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15、下列选项中属于班杜拉的思想的是(CE )。

a.环境塑造行为

b.行为产生的结果的本质将会决定我们的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

c.认知的重要性

d.强调积极的奖赏对于行为的改变作用要远远大于消极的惩罚

E.认为人的行为是通过示范、观察和模仿习得的16、萨提亚认为,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是由下列哪些部分组成的(ABCDE)。

a.对自己的看法B.对别人的看法C.心目中认为别人对自己的看法D.根据别人如何看自己所产生的对自己的看法 E.以上都正确

17、小琴是一名初二学生,以前成绩一直在班级里名列前茅,但自从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考的不理想以后,一直闷闷不乐,情绪非常低落,最近厌学的情绪非常严重,经常故意晚睡,第二天早晨不起床不上学。针对小琴的问题,作为一名学校社会工作者为她制定的个案工作目标可能包括(ABE)。

a.改变小琴过分看重分数的想法

b.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c.改善与父母的亲子关系

d.改善与老师的师生关系

E.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

18、母亲对14岁的女儿小红精心照看,每晚母女同睡,父亲看不惯母亲如此宠爱小玲,夫妻俩时常争吵,小红对此非常忧虑。最近,小红被诊断出轻度抑郁症,父母非常着急也不再争吵了,带着小红去多家医院,医生建议治病的同时可以于求助社会工作者,经过了解,社会工作者发现,小红的病可能与(ABD)有关。

a.父女关系疏离B.母女关系强劲纠缠 C.家庭成员对小红的病过于关注D.家庭解决冲突的能力不足E.父母一方与孩子一方对抗

19、当一位妻子在家中成为主要掌权者,丈夫变得软弱无能时,工作者站在丈夫的一边去批评妻子,减低她的影响力,使懦弱的丈夫在家中抬起头来。妻子受到批评,惟有在家中寻求支持者,她可能站在丈夫一边,夫妻联手对付工作者。这种做法是(CDE)。

a.工作者破坏了案主夫妻感情 B.工作者破坏了与案主之间的专业关系

c.工作者破坏了有害的家庭结构 D.工作者破坏了夫妻次系统的病态结构

E.工作者下一步可以帮助家庭调整不恰当的权力架构

20、小玲是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班主任发现她最近一段时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与其他小伙伴也不一起玩。一次,班主任发现她的身上有多处淤青,而且在学校门口看到来接小玲放学的爸爸在打她。于是班主任找到社会工作者小雨,希望他介入此案。如果你是小雨,你会如何介入?(CDE)

a.对小玲的父亲进行训诫,并报案

b.独自把小玲带到安全的地方进行保护

c.处理小玲的情绪伤害,教导其与父母正向沟通的策略

d.改善案主环境,强化家庭及学校对小玲及其父亲的支持,促进其改变与成长

E.增强案主力量,处理父亲的负面情绪,并教导其学习积极的压力管理技巧及教养技能

三、判断题

1、结案后社会工作者不能再和案主有联系。(×)

2、个案工作专业关系的单向性是指工作者必须向案主提供帮助,案主则不必如此。(√)

3、个案工作者能给案主提供解决问题的标准方法或程序。(×)

4、个案工作者对案主的意愿和价值判断不采用否定、责备、拒斥的态度。(√)

5、正向移情可以加强个案工作者和案主之间的专业关系。(×)

6、在服务计划实施时必须以计划和工作协议为基础,不能作任何变动。(√)

7、人本治疗模式中,个案工作者对案主的无条件的积极关怀意味着关怀不能附加任何条件(√ )。

8、案主问题解决的先后顺序会影响个案工作的效果。(√)

9、罗杰斯强调工作者在治疗中的主角地位。(×)

8、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结构中的本我是按照快乐原则行事的。(√)

10、社会工作者应该关心案主的问题,并为案主的问题感到悲伤难过。(×)

11、在运用现实治疗法时,如果案主主动希望个案工作者放弃努力时,工作者应该尊重案主意见。(×)

12、同感只需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保持中立的态度即可。(×)

13、理性情绪治法认为人的消极情绪来自于自卑心理。(×)

14、如果案主已经被机构接受为服务对象,就不能再转介。(×)

15、社会工作者在运用赞赏的技术时,可以非常具体,也可以模糊抽象。(×)

16、环境布置、安排,不仅使双方感受到舒适,更重要的是传达“安全”和“尊重”的讯息。(√)

17、干预主要通过工作者的专业理论与方法技术、个人的生活经验、对案主持有的理解作客观分析使其从中受益的过程。(√)

18、萨提亚认为过时的家庭规则不具备传染性。(×)

19、接纳就是个案工作者对案主的意愿和价值判断持赞同态度。(×)

20、班杜拉的学习理论突出了认知的重要作用。(√)

21、社会工作者小张在服务过程中得知服务对象王某遭受丈夫的虐待,身心受到严重损害。小张于是劝导王某与丈夫离婚。(×)

22、个案工作的专业关系是一种互助的关系。(×)

23、人本治疗模式更易于被各国及社会中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个案工作者和案主接受。(√)

24、会谈可以通过倾听和观察来进行资料收集。(√)

25、个案工作的服务对象限于生活贫穷或犯有罪行的个人和家庭。(×)

26、同感的反应时间越长越好。(×)

27、理性情绪治疗模式采用引导性、间接式方法来协助案主找出非理性信念。(×)

28、一位妻子总是在众人面前数落丈夫没有用,如果你是工作者,打算利用结构家庭治疗法,这时可以采取感觉冲击的办法改善这种情况。(√)

29、满灌治疗就是让求助者在放松状态下逐渐靠近、接触恐惧对象,这样就可以抑制或消减求助者的焦虑反应,从而帮助求助者逐渐克服恐惧症状。(×)

30、个案工作者作为支持和可依赖的人,在整个个案过程中可以扮演一个“拯救者”的角色。(×)

31、在非参与观察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会完全以局外人的身份观察案主的活动。(√)

32、“人在情景中”认为人可以被看作一个完全独立自存的个体。(×)

33、罗杰斯的人性观是绝对积极和乐观的。(√)

34、人本治疗模式特别适用人际关系欠佳、自我形象不好以及缺乏自信心的个案辅导工作。(√)

四、简答题

1、简述人本治疗模式中自我概念的含义。

2、简述个案工作中制定目标的步骤。 个案工作中制定目标的步骤为:

1.个案工作者重新审视案主的问题。个案工作者与案主最初会谈,案主一般都会针对自己的问题作一番陈述。随着双方专业关系的逐步建立,个案工作者和案主能够对案主的个人问题有更清楚的认识。2.协助案主列出与问题相关的其他方面的困难。通常某一问题的产生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个案工作者需要对造成问题的因素进行多方面的考虑,找出各种因素、困难之间的关系。

3.协助案主拟定解决问题的先后次序。个案工作者和案主拟定解决问题的先后次序时可以灵活使用直接法和间接法。4.协助案主明确工作目标。案主对目标成清晰的认识后,会更明确自己的行动方向。

3、简述联合家庭治疗模式的特点。

4、简述结构家庭治疗法中家庭系统的基本思想。 结构家庭治疗模式中家庭系统的基本思想包括:

第一,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过程,从整体上把握家庭结构。结构家庭治疗模式认为,只有通过观察家庭成员之间的具体交往过程,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家庭的结构,单独了解家庭的每一个成员,并不能真正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交往方式。

第二,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不是单纯的。家庭系统内的任何一个成员的任何言行,都会影响到系统的整体并最终影响到每一个成员,家庭系统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因此,我们必须对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予以适当的重视。

第三,注重家庭成员目前的交往方式。家庭作为一个开放或半开放的系统,其内部也在不断调节和变化。结构家庭治疗模式认为,不必追溯以往的交往方式,而应重点关注家庭成员目前的交往方式。

5、简述萨提亚对社会工作者角色的认识。

萨提亚认为个案工作者的品质是治疗成功的先决条件。在萨提亚的治疗模式中,不太强调个案工作者的技巧,而是注重其个人品质是治疗效果的影响。萨提亚认为,个案工作者接受技巧训练的过程也是其个人品质成长的过程。萨提亚认为,个案工作者必须说话坦诚,态度富有弹性,感觉敏锐并勇于尝试;必须相信人有改变的可能,并且尊重人的尊严,对案主及家庭应全身心地投入。萨提亚认为治疗效果只有通过个案工作者“使用自己”才能产生。一个合格的个案工作者必须不断追求成长,使自己更成熟,更充满人性,从而有能力去看见、听见、理解他们所遇到的人,并创造条件让案主可以听见、看见并理解他人。

6、简述个案工作者现实性反应的来源。

个案工作者的现实性反应出现在服务过程中,大约有四种情况:

第一,来自于人性的弱点。如难免会批评案主;表现出个人优越感;面对迷人的异性案主,个案工作者难免心动等。

第二,来自案主及其问题。如对年轻的案主表现出比较有信心的样子,而对年长的案主和社会地位较高的案主,会感到有心理压力和缺乏信心;案主的问题极为复杂,不好处理;面对有自杀行为的案主及有暴力犯罪记录的案主,产生紧张焦虑大的情绪,甚至感到恐慌无助或想要逃避。有时案主的敌意和抗拒,甚至攻击性的行为,都会让个案工作者感到焦虑、挫折和担心。

第三,来自于工作环境。如会谈空气不好、会谈室外过分嘈杂、工作负担太重而身体感到疲惫或有急事待完成,都会使个案工作者不易集中精神和注意力去倾听案主的叙述,有时也会出现因工作太忙而忘记履行诺言或迟赴约会等。

第四,来自于个人与生活环境。如睡眠不足、生病、亲人过世或住院、个案工作者即将结婚,或环境中有其他压力来源出现,都会使个案工作者身心疲惫或无法专心协助案主处理问题。

7、简述个案工作与心理咨询的区别。

1)从解决的问题来看,心理治疗与辅导主攻的是“心病”,追求的是心理健康。个案工作常处理的是个人的社会性问题如贫困、失业、家庭、越轨、学校生活适应等问题。

2)从知识背景看,生理学、精神医学和心理学是心理治疗与辅导工作的主要知识基础。个案工作处理的是个人社会功能发挥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心理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更多的则是环境方面阻碍个人正常发挥社会功能的因素。个案工作必须拥有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律等学科中关于人和社会的关系、人类行为与人际关系调整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相当丰富的个案社会工作的实践经验。3)从工作手法看,心理辅导强调的是“攻心”术,“心病要用心药医”。个案工作除挖掘个人潜能,让个人做调适外,还强调调动个人之外的组织和社区资源来解决问题。

4)从工作关系看,在我国心理辅导与治疗员在与当事人的关系中多充当权威人物,以专家的身份面对当事人,他对当事人负有专业责任。而个案工作员则强调与当事人保持平等的、工作伙伴关系。

8、简述自我暴露干预技术目的。

9、简述具有“自我实现”的人的主要特征。 1.了解并认识现实,持有较为实际的人生观。2.悦纳自己、别人以及周围的世界。3.在情绪与思想表达上较自然。

4.有较广阔的视野,就事论事,较少考虑个人利益。 5.能享受自己的私人生活。6.有独立自主的性格。

7.对平凡事物不觉厌烦,对日常生活永感新鲜。 8.在生命中曾有过引起心灵震动的高峰经验。9.爱人类并认同自己为全人类之一员。10.有至深的知交,有亲密的家人。11.具民主风范,尊重别人的意见。

12.有伦理观念,能区别手段与目的。绝不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13.带有哲理气质,有幽默感。14.有创见,不墨守成规。15.对世俗不轻易苟同。

16.对生活环境有时时改进的意愿与能力。

10、简述个案工作专业关系的特点。

1、个案工作对象的差异性和复杂性:由于个案工作的对象是个人或家庭,每个人或家庭之间都有差异,而个人或家庭问题的缘故和性质也不尽相同。

2、个案工作方法的科学性和技术性:个案工作不只是爱心、奉献或付出体力、精力的慈善行为。个案工作以科学的专业知识为基础,有严谨的科学方法和技术、独特的工作形式和职业道德、系统的专业教育和专业培训。

3、个案工作本质上的助人自助性:个案工作的本质是助人自助,而不是包办代替。

4、个案工作过程的系统性:个案工作特别重视探索案主的外在生活环境和内在心理需要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带来的影响。

5、个案工作者与案主关系的专业性和职业性:个案工作者和案主的关系并不是私人关系,而是一种职业关系。

五、分析题

1、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非常强调专业技巧的运用,并且挖掘发展了许多精致的专业服务方法,这种丰富的技术方法确保了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能够对不同情形之中的不同案主分别做出科学的分析。

问题:心理分析治疗模式主要采用哪些治疗方法,请进行分析说明。

第一.直接治疗的技术可以分成非反映沟通动力与反映沟通动力两种治疗方式。在非反映沟通动力治疗中,对于个案工作者提出的诊断与分析,案主只处于服从地位。在反映沟通动力治疗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个案工作者需要以各种技巧引导案主,使案主能够理解和分析自己的问题。

第二.间接治疗也叫环境技术。这种方法不是通过与案主直接会谈进行治疗,而是通过改善案主的生活环境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运用环境技术进行沟通的形式有:个案工作者和关系人的沟通;案主和案主的沟通;关系人和案主的沟通。

2、某小区内有一位现年80岁的刘阿婆。刘阿婆一生养育了5个子女,老伴已经去世多年,平时她跟独身的小儿子一起居住,其他子女都在外地工作生活。前年刘阿婆的小儿子因遭遇车祸不幸身亡,刘阿婆一下子变成了依靠低保金生活的独居老人,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下。而刘阿婆的其他子女在照顾母亲的问题上相互推诿,谁都不肯承担照顾和赡养母亲的责任。现在,年老多病的刘阿婆孤身一人独自生活,行动不便很少出门,有时烧一顿饭要吃好几天,有时烧不动就只有饿肚子。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分析刘阿婆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

2、针对刘阿婆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答题要点:

1、刘阿婆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年老多病,身边无人陪伴;缺乏精神慰藉;生活无人照料。

2、主要介入策略:

(1)与刘阿婆的5个子女进行联系,要求他们通过协商,确定照顾刘阿婆的实施方案:或将刘阿婆接到他们自己家中照顾;或轮流定期到刘阿婆的住处料理她的日常生活;或为刘阿婆请一个保姆料理日常生活;或将刘阿婆送入敬老院,实施院舍照顾。必要时,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社区法律援助中心实施法律监督,督促刘阿婆的子女切实负起照顾和赡养责任。

(2)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联系,请医生定期上门为刘阿婆做检查治疗,或设立家庭病床开展医疗服务。

(3)组织社区志愿者经常上门看望李阿婆,与李阿婆聊天,加强精神慰藉。

3、资料:社会工作者小张接到社区工作站转来的案主王某,男,20岁,初中毕业后辍学在家。平时沉默寡言、态度消极、行为缺乏理智,有较强的自卑感;思维怠惰,看问题角度相对较乐观,不考虑太多将来的问题。

王某曾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也备受家人宠爱。但在四年前,父母离异母亲改嫁,案主与父亲一起生活。随后,其父外出打工后毫无音讯,留下案主与奶奶相依为命。不久,奶奶去世,案主开始独自生活。家中一贫如洗,连灶具也没有,案主每天只靠饼干和方便面充饥。平时会和一些不良社会青年泡网吧、玩游戏。

根据案主的情况分析,小张决定采取人本主义治疗模式进行辅导。

请回答:

1、人本治疗模式的基辅导本假设是什么?本案例中案主适合采用这种理论模式进行辅导吗?试分析之。

2、人本治疗模式的核心概念是“自我概念”,案例中王某的自我概念是如何形成的?

4、材料:小红自父母离异后随奶奶生活,因学习上缺乏家人的指导,成绩开始下滑,加上生活条件比较困难,小红变得越来越沉默。社会工作者小王接案,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到了小红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制订了服务计划,采用心理社会治疗法对小红进行了辅导。

问题:如果你是社会工作者小王,可以采取哪些治疗的方法和技巧?并简要论述之。

2022年个案工作总结精选16篇十四

一、基本资料

仲某,男,1987年7月出生,初中肄业。上海市宝山区人,性格内向,懒散、无上进心。经常迷恋网吧,彻夜不归,与不良青少年接触密切。

二、背景资料

案主自幼父母离异,此后随父亲生活,父亲再婚,案主有一同父异母的弟弟,全家靠政府的低保度日,生活上非常艰难。在小学时,案主的学习成绩还算可以,但由于长期缺少必要的母爱和家庭的约束,到了初中便一落千丈,无心学习。无所事事的案主平日里就天天逛网吧,痴迷于网上游戏,经常彻夜不归,总是和他那群“哥们”混在一起。这样,他连初中都没毕业就结束了自己的读书生涯,最终也只能拿到初中肄业证书,连最起码的劳动手册也无法办理。!

三、主要问题

1、家庭问题:由于父亲再婚,案主有一同父异母的弟弟,父亲将更多的关爱倾注在弟弟身上,对案主的思想和生活关心不够。

2、心理问题:案主性格比较内向、自卑,对学习、就业缺乏主动性,对将来的生活没有目标。

3、就业问题: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困难,导致案主初二时就辍学在家,无法办理劳动手册,就业问题十分突出。

四、问题分析

案主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他的自卑心理,由于无人管教和自控能力较差,终日沉湎于网吧。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他寻求到了一种自我满足和肯定。

平时,案主经常与其他闲散青少年在社区里游荡,无所事事,他觉得在同辈中有认同感,自尊心得到了满足。因此,同辈群体对案主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

案主一方面养成了散漫的生活习惯,缺乏上进心,另一方面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困难,成为他进一步升学及就业的主要障碍。

五、服务模式:人本治疗法

人本治疗法是以案主为中心的治疗方法,认为人本质上是善良的、理智的、可信赖的。这种方法强调的重点是案主的自我实现,要求社工要有真诚一致的态度,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案主,尊重案主表达任何意见与情绪的权利,同情和理解案主。

六、工作者计划

1、总目标:引导案主摆脱不良群体的影响,协助案主找到生活的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2、具体工作计划:

(1)、与案主初步接触,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2)、针对案主既自卑又想积极向上的矛盾心理,社工采取循序渐进的工作方式,安排案主参加多次的团康活动,通过谈话及团康活动来增强他的自信心。

(3)、协助案主咨询办理劳动手册的相关政策,并帮他报名参加了免费的劳动技能培训。目前,他正在积极接受电子商务收银员的职业培训。

(4)、在案主的思想状态有了一定的转变后,鼓励案主积极参加社区的公益性活动,加强案主的社会责任感。

(5)、回顾整个个案服务过程,对案主进行赞扬和肯定,制定未来的服务计划。

七、服务过程

当时案主正沉湎于网络世界难以自拔时,青少年社工走近了他的生活。起初,案主对社工存有戒心,对社工的提问爱理不理,但在社工不厌其烦的多次上门走访,像朋友一样与他聊他感兴趣的网络游戏之后,慢慢消除了对社工的防备心理,道出了自己心中的苦闷:我也

想学好,也想学得一技之长,像同龄人一样正常地生活,但由于学历低,又没有劳动手册,困难确实太多,没有人关心,久而久之也就放弃了自己的追求。从与案主的谈话中社工了解到他对自己的将来非常茫然,“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使社工感到:当前最关键的是引导他建立一个比较积极、正确的人生目标。帮助他就业是使其走上正常人生轨道的首要任务。在与案主的多次谈话后,他逐渐接纳了我们。我们多次邀请他来参加团康活动,活动中我们积极鼓励案主发言,让他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并给予他充分的肯定。渐渐的,小辰从刚开始不合群的被动状态,转变为在后来的活动中都表现的积极踊跃。在一次卡拉OK比赛中,他竟主动献歌一曲,博得了在场社工及参加活动的居委老师的一致好评,这些都大大提高了他的自信心。

当案主整个人的形象和精神面貌都有改观后,我们鼓励他参加免费职业培训,以掌握一技之长,案主对此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过了几天,案主主动来找社工询问培训的有关事项。之后,社工陪同案主一起去了宝山区职介所咨询了办理劳动手册的相关政策,并帮他报名参加了免费的劳动技能培训。目前,他正在接受电子商务收银员的职业培训。

此后,案主主动要求帮助社工去各居委张贴自制的海报,这让社工感到特别的欣慰。在张贴海报时,社工从居委老师处得知,有一个叫郭某的青少年常到小区附近的杂货店不付钱就拿东西,不仅踢坏小店的铁门,还对前来劝阻的邻居进行辱骂,杂货店老板敢怒不敢言。在一边的案主听到后立即表示他愿意去做郭某的工作。通过这件事情,社工发现案主已有了很大的转变,就向他提出:“你能够协助我们做好小郭的工作,这说明你是有能力协助我们做好社区青少年事务工作的,我们希望你能加入我们的志愿者队伍。”案主欣然同意。

八、个案反思

个案会谈中注意发挥了“同理心”的作用。我们社工在走近失学、失业的青少年时,我们也许从来没有体会过他们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所以不能对他们的需要感同身受。我们的案主比较自卑和敏感,所以我们在和他交流时,像朋友一样与他聊他感兴趣的网络游戏,他才慢慢接受了我们。在这个个案中,同理心的运用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运用团康活动营造气氛。在活动中,有的青少年比较活泼,而我们的案主则相对比较内向,在活跃的气氛中通过其他青少年把案主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可以促进他们之间的互相协作,发挥案主个人的能力。

及时发掘案主身上的闪光点并进行鼓励。在案主进行社区服务时,我们对他的主动性给予了充分肯定。正是在社工的鼓励下,他在自助的同时,还主动协助我们做好其他青少年的工作,这是“助人自助”理念在这一个案中的充分运用。

2022年个案工作总结精选16篇十五

社会工作个案分析报告

一、个案基本资料∶

钟天桥,男,14岁,是一名初二学生。父母长期外出打工,一年回家一两次,两个姐姐都出嫁,家中只剩案主与奶奶,父母每年外出之前会留下一小部分钱由奶奶支配,两人靠田里种的的庄稼维持日常生活。奶奶年纪已大,除了忙地里的活,还要做饭烧菜,加上文化程度低,基本上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管教案主,两人代沟严重,很少交流互动。父母外出打工从不打电话回家,不关心案主的生活和学习,用他的话来说家就是个吃饭睡觉的房子。案主性格较为外向,但脾气暴躁,轻易与同学发生矛盾冲突。学习兴趣不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科任老师反映经常扰乱课堂,近段时间三天两头旷课。找案主谈话时了解到,他觉得上学没意思,最近认识了村子里的社会青年,想辍学跟他们“混”,反正自己没人管没人关心,问到家庭情况时他总是自卑地低头不说话或说不知道。学校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后,想给他申请贫困补助,但他不愿意接受

二、问题分析∶

案主正处于青春逆反期,其的生活环境给他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家庭生活里很少有父母的身影,很少得到家人的关爱,心理逐渐冷漠,开始厌倦生活和学习,潜意识觉得自己是没人关心没人爱的的;案主与不良人群交往,别人买瓶水或零食给他,他就很满足,他觉得这样就是关心,在精神上找到了依托,想要跟随这群社会青年一起玩,加上在校表现不佳,学业困难,与同学相处的不融洽,又因为家庭的原因在同龄人面前有自卑的心理,父母对自己的学习更是不闻不问,于是产生了辍学的想法。学校老师问到他的家庭情况时,他表现出的冷漠又自卑可见留守儿童心理的极大创伤;而他拒绝学校的帮助是因为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在他看来这是同情和可怜,这样的心理需要纠正。

三、个案目标与服务计划

目标∶改变案主现在颓废的生活状态,避免其跟着社会不良青年做出违法犯罪的事;帮助其发现自己生活的温馨,让他感受到父母家人、老师、同学的关怀和爱;帮助他认识到校园生活以及家庭的美好,认识自己的偏差,走回正常的人生轨道。

计划∶(1)收集资料,了解案主的基本情况

(2)约定时间上门走访、与案主父母取得联系

(3)整理所得资料信息,找出问题的关键

(4)与案主接触,得到其信任,并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5)对案主实施心理、思想上的工作

(6)注意案主心理及表现情况,并积极给予鼓励、关心和引导(7)积极帮助案主与父母家人以及老师同学的互动和沟通(8)注意案主可能存在的情绪波动,跟进服务

(9)若各项目标基本达成,即可结案并共同制定未来计划

四、计划开展过程及实施成效

过程∶(1)通过学校的资料了解钟天桥的个人信息,并向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同学了解他的在校生活、学习习惯以及性格、为人处事的特点。从老师同学口中得知,他不爱学习,上课经常睡觉,跟周围同学讲话,基本上不交作业,老师教育他时,他总是一脸的无所谓。(2)找到钟天桥的家庭地址,并跟他奶奶约好将会在周末去拜访。钟天桥的奶奶是个农村的老妇人,并不会说普通话,而我不会当地的方言,幸好有旁边的邻居给翻译了。通过家访了解到,钟天桥的父母在外地打工,一般情况下是过年才会回家,这期间也很少打电话回家,并且老人和孩子也不会主动联系他们,孩子也从不提起父母,奶奶平时要忙地里的农活,钟天桥偶尔放学回家帮着做饭,吃完饭或者周末通常会跑的不见人影,奶奶也管不住他。有时候老人家唠叨他几句,他就会不耐烦的跟奶奶吵起来,因为代沟的缘故,两人关系处的不太好。钟天桥有两个姐姐,但都嫁人了,根本不管弟弟的生活。随后我又给他的父亲打了电话,我向他说明了孩子的情况后,他也表示自己在关心和教育孩子这方面的确没有做好,但是生活所迫真的很无奈,他很希望孩子能在我们的帮助下回到正常健康的生活,并且今后不管多忙都尽量抽时间回家看看老人和孩子或打电话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让孩子感受亲情的温暖。(3)通过各方面收集资料,家访等途径了解到,钟天桥的问题主要在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都没有人关心照顾,自己也就不重视学习,厌学,不完成作业;他也因为缺乏父母的爱变得有些自卑,认为自己的父母不爱自己,开始对任何事和人都很冷漠,慢慢的脾气也暴躁起来,还跟社会上的混混交往(4)由于我是新来的实习老师,钟天桥并不排斥我,体育课我总会去跟他还有一帮男同学打篮球,渐渐的也就熟络了,偶尔还会跟我开玩笑,于是我借着一次自习课坐到他旁边跟他聊起生活来,跟他谈话比我想象中容易得多,我原本以为他可能什么都不愿意告诉我。我装作对他一无所知,然后慢慢打开话匣子,他说的跟我了解到的情况基本一致。他告诉我,他不是不想学习,而是基础太差跟不上了,而且学不学习也没人在意;他告诉我,他感觉班上的同学对他有敌意,不喜欢他看不起他,还不如外面的朋友对他好;他告诉我,他爸爸妈妈不爱他,否则就不会扔下他跟奶奶生活;他告诉我,他很讨厌学校开家长会,因为他家没人会来??从跟他的谈话中,我感觉到他不开心,感觉到他也不想像现在这样生活,更能感觉到他最在意的是父母的爱。(5)通过第一次谈话了解钟天桥的想法后,我找他进行了第二次谈话,这次的主要目的是纠正他的错误认知,首先我要让他明白他的父母不是不爱他,而是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每个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只是方式不一样。其次,我想让他认识到学生时代是人这一生最宝贵最值得珍惜的,在学校里可以学知识学本领,是塑造人美好品格的关键时期,还能交到很多真心的朋友,同学和老师都是真心为他好的;最后,我还希望他懂得如何正常的与父母、老师和同学交往,有心事应该说出来,埋在心里会给自己造成不良影响??谈话结束时,他很诚恳的跟我说了声谢谢老师,他说我讲的道理他都明白,他说他会尝试变的更好(6)经过第二次谈话后,我在平时的上课和活动中特别注意了钟天桥的表现,出乎我的意料,他上课没睡觉了不捣乱了,也许他没听懂课上的内容,但是他至少能看看黑板,这就是好的开始;我尝试着在课堂上请他起来回答问题,并肯定他的某些观点,让全班同学以掌声鼓励他。在平时的互动中,我会有意无意的让他和其他同学合作,他也的确能较好的完成任务。有一次跟他的聊天过程中,他透露他的父亲打电话回家说今年12月底就能回家了,而且经过给钟天桥父亲做的思想工作后,这位爸爸也很配合我们的工作,每个星期给儿子打了一通电话,这应该也是钟天桥状态有变化的关键吧。(7)几个星期的观察,办公室里的很多老师都说钟天桥这段时间表现不错,也许相对于那些优秀的学生来说还是有差距的,但至少他进步了,能够乖乖的坐在教室里,对班级的事情也上心了,他也同意接受学校帮他申请的贫困补助;最后一次谈话是他主动找我的,他问我他现在学习还来得及吗,还让我教他学习方法,当我听到这些话时,我知道他在进步了。

成效∶就钟天桥原来的问题看,经过这段时间的工作,他开始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目标,愿意主动的去学习,融入集体,脸上再也不是那种冷冷酷酷的表情;他也能接受父母外出打工的现实,明白他们是为了给自己好的生活,不再自卑,不再埋怨父母;我相信他已经能够走好未来的路了。顺利结案对钟天桥来说是件值得开心的事,同时也是我两个月实习生活很有意义的事。

五、个案总结

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社会工作,我觉得每一位社会工作者都必须始终秉持爱心、耐心和真心去帮助案主。在介入过程中,首先要了解案主的基本情况,需求、问题所在等,作为社工人员自己必须有预见性的准备,要有能力引导案主的讲话,不能毫无目的的聊天。这就要事前准备谈话的主题和需要信息。其次社工应该学会让案主剖析自己,让他亲自去面对一定的现实。要培养其面对现实的能力,学会在遇到问题时从多角度出发去思考,学会向外界求助,学会正确、客观而理性的分析问题。从而提高自己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实现自己的健康成长。而在钟天桥这个个案中,我投其所好,慢慢走近他的生活,让他把我当朋友,不是老师,于是他很自然的就相信我并且说出了他的烦恼,然后我再慢慢开导他,引导他如何正确看待他所遇到的问题,这样问题就能够较容易的解决。但是这个过程中,我没设想好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这是今后该注意的问题。

2022年个案工作总结精选16篇十六

个案工作复习重点

第一章个案工作的基本概念

1、个案工作定义

个案工作是专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与服务,以帮助个人或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的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

2、本质特征

个案工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角色与个性的互动;利益的单向性;专业的动态过程)个案工作是一种信息沟通活动。

(交叉式交流;与案主直接的信息沟通;与其他人员的信息沟通)个案工作是一项助人自助的专业。

(帮助案主恢复自主能力;工作者在助人中得到成长。)

3、个案工作的目标

以个别的方式帮助案主恢复、增强其社会功能。目标层次:

具体目标:解决具体困难、排除情绪困扰 中期目标:恢复自主能力,选择适当生活 终极目标:挖掘生命潜能,趋向自我实现 目标制定:

案主的期望与要求;工作者的价值观;案主与工作者互动

4、名词解释

社会功能:个人为完成自己人生任务而在与社会环境发生的适应、改变、创造等互动关系中发挥的作用和效应。人生任务:成长需要、生活任务

应对能力:人在其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应掌握的必要的完成人生任务的能力。

第二章个案工作的价值体系

1、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概念

是社会工作专业或社会工作者基于社会公平、平等、和谐、公正的思想和人类基本需求的满足而奉行的一套基本理念、态度及行为准则的总称。

2、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拓展)

服务、社会公正、个人的尊严与价值、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正直、能力

3、个案工作在操作层面的基本价值原则 接纳服务对象 提供个别化服务 案主自决与知情同意 为服务对象保密

4、伦理难题 ①保密问题

“保守秘密原则”:社会工作者不得向任何人泄露服务对象的秘密。

在行政干预、司法干预、研究需要等方面,都可能两难情况。

②情理法问题:情----亲情、友情、爱情、师生情、同事情等 理----社会工作专业伦理

法---法律和法规 ③价值中立还是价值介入 价值中立:既不强迫服务对象接受专业价值观,也不赞同服务对象的个人价值观。价值介入:在维护服务对象利益的前提下劝说或者主动影响服务对象接受专业或个人价值观。

④个人利益和社会责任

个人利益总会与其社会责任存在差距 ⑤自决原则和知情同意

对那些与服务对象利益有关的选择和抉择中会出现,例如弱智的夫妇想生小孩。

第四章个案工作的基本技巧

1、个案工作会谈的界定

含义:个案工作中工作者与案主面对面有目的的专业谈话。特点:会谈目的的明确性

会谈内容的选择性 会谈过程的计划性 会谈角色的规定性

2、个案会谈技巧 ①支持性技巧:工作者通过身体及口头语言的表达,令案主感到被尊重、被理解、被接纳,从而建立信心的一系列技术。可帮助案主开启话题,令其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主动地参与个案工作的过程。

1、表达专注:

工作者面向案主、愿意和案主在一起的心理态度。

2、主动倾听:

工作者主动积极的运用视听觉器官去搜集案主信息的活动。如何做到:

倾听案主的话语信息,观察案主的身体语言信息,阶段主其人。不走神,快记忆,速思维,巧回应。避免选择性的听、过滤性的听、同情性的听以及急于回应或打断性的听。

3、同理心:

工作者进入并了解案主内心世界,并将这种了解传达给案主的一种技术和能力。四种特质:接受观点;不加评论;识别他人的情绪,并尝试与其交流;与他人一起感受。

4、鼓励支持:

工作者通过恰当的话语和身体语言,去鼓励案主继续表达他们的感受和看法技术

②引领性技巧:工作者引导案主具体、深入的探索自己的经验、处境、问题、观念等技巧。

1、澄清:

工作者引领案主对模糊不清的陈述作更详细、清楚地解说,使之成为清楚具体的信息。也包括工作者解说自己所表达的不甚清楚的信息。

2、对焦:

将游离的话题、过大的谈论范围,或同时出现的多个话题收窄,找出重心,并顺其讨论。

3、摘要:

工作者把案主过长的谈话或不同部分所表达的内容进行整理、概括和归纳,并作简要重点的摘述。③影响性技巧:工作者通过影响案主,使其从新的角度或层面理解问题或采取其他办法解决问题的技巧。

1、提供信息;工作者基于专业特长和经验,向案主提供所需要的知识、观念、技术等方面的信息。

2、自我披露;工作者选择性的向案主披露自己的亲身经验、处事方法和态度等,从而使案主能够借鉴他人的经验作为处理自己问题的参考。

功能:引导案主从其他角度去思考问题:可以为案主树立坦诚沟通的榜样;拉近与案主的心理距离。

注意:内容实事求是,态度真诚友善,时机及时合适,程度恰到好处,目标是对方需要的。

3、建议;工作者对案主的情况、问题有所了解和评估后,提出客观、中肯、4、5、具建设性和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意见。

忠告;工作者向案主指出案主行为的危害性或案主必须采取的行动。对峙(面质):工作者发觉案主的行为、经验、情感等有不一致的情况时直接发问或提出疑义的技术。

要点:只有专业关系良好才能运用对质的技巧;

对质把焦点集中在案主的感受、想法和行动中明显存在的差异、矛盾、冲突和含糊的信息上;

对质的目的不是生硬的撕去案主的防卫,而是邀请案主来挑战那些矛盾的问题;对质的目的是帮助案主意识到在他们的想法、感受和行动中存在着差异和不协调; 避免个人发泄或无情攻击,案主利益为重; 注意用词和态度。

3、个案工作的访视

在个案社会工作的实施过程中,为了了解案主的有关情况,社会工作者常常需要到案主的家庭、学校、单位或所在社区拜访有关人员,这种专业性的访问称作个案工作的访视。

原则:确定访视对案主的影响和需要;明确访视的目的和内容,拟定访视提纲;和案主进行访视前的沟通;对访视结果进行记录和评估。

4、个案工作的记录 作用:有利于服务的持续;促进工作者思考、提高工作成效;有利于正确的诊断;有利于督导和评估;有利于检验服务计划和目标;促进和案主的有效沟通;可用于教学的案例分析;有用做有关社会研究的参考。

原则:资料的完整性:基本资料、案主“人在情境”资料、案主的 “问题情境”资料;资料的清晰性;资料的独特性;资料的真实性;资料的保密性

记录形式:个案卡、摘要式记录 个案卡:一个质地较硬、便于管理和检索的卡片,记录着个案记录卷宗最精简的信息,包括案主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住址,父母姓名、社工的姓名、接案和结案日期、个案号码及简短的评估等资料。

摘要式记录:结构性很强,通过某种方式和角度归纳、组织资料,表达社工对某一工作内容的总结、概括及基本观点。摘要资料一般要设定一个标题大纲,将所要陈述的内容放于其中,我们可以把过程式记录理解为是原始资料的记录,而摘要式记录是记录者对原始资料的分析、总结和归纳,摘要式的记录可分为接案摘要、评估摘要、阶段摘要、转案结案摘要等等。

个案记录的要点:案主的背景信息;案主显现的问题;社工诊断时的感想;社工可以提供的服务及专业的干预方式;建议

5、个案工作的评估

功能:决定工作方向;反馈调整办法;激发社工热情;相关的专业责任

原则: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结合;全面评估与重点评估相结合;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相结合。

第五章个案工作的专业关系

第四节移情与反移情

1、移情

在个案中,移情表现为案主不把工作者看做帮助他解决问题的专业人员,而是把早年情感生活经验中对某特定人的特殊感受或反应投射到工作者身上,把其当做案主早年情感生活经验中的某特定人看待。

正向移情:案主对个案工作者情绪的依恋和理想化,甚至于把异性的工作者当做恋人。

负向移情:如敌意、激动或愤恨,表现在无助的、抗拒的、否认的或追求赞许等行为上。

2、反移情

工作者对案主产生的一种非现实的情感、态度与反应、这种情感往往是专业人员过去与他人的的关系的经验之一,如今把它转到其所服务的案主身上。正向反移情:过分认同,工作者完全站在案主的立场上,与案主同乐同悲,只看到案主的长处而看不到案主的问题,这使工作者无法协助案主面对问题和寻求改变。

负向反移情:认同过少,往往产生于案主的粗暴与敌意,这激起工作者的感情困扰,使其把对早年经历中某个特定人物的态度转移到案主身上。

第六章个案工作的程序

1、个案过程的五个阶段

一、接案与建立关系

1.案主现实性心理反应:

①他可能不需要立即接受服务,仅仅是进行询问和试探

②面对陌生人讲出自己的问题尤其是隐私的问题感觉非常难为情

③求助者意识到要承认自己也是问题产生的一部分原因很痛苦,无法面对 ④求助者过去的一些成功和不成功的求助经验对他的这次求助有影响。⑤求助者的求助能力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很容易寻求帮助,而有些人则很难、⑥案主是被迫来到机构而不是主动寻求帮助的。

2、工作内容

①了解求助者的求助意愿并进行适当处理 ②促使求助者进入案主的角色 ③澄清求助者的愿望 ④初步评估问题和需要

3、转介

针对一些非本机构或者工作者所能提供服务的个案,经过必要的程序,而转送到其他机构或者个人,使求助者能够得到适当的服务。

转介的情况:

机构不提供案主所需要的服务;案主到其他机构能得到更好的服务;社工调离本机构;社工没有能力为案主服务

4、接案

接案技巧:

①避免将求助者定义为“问题人” ②专注的聆听

③简明扼要,具体化

④表达同理心和无条件接纳

⑤激发求助者的希望和不平衡舒服感 ⑥避免盲目承诺

二、收集资料与问题判断

1、收集资料

①生理功能:案主基本资料,生理上的伤害或异常。

②心理功能:案主的心理反应及想法

③社会功能:案主的人际关系能力和社会角色的执行情况 ④环境整体:案主生活背景中的社会文化因素,包括案主的社会阶级、种族、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重要的团体等。

2、收集资料的技巧

①直接收集资料 ②间接收集资料

③运用反映感受、简述语义、总结等技巧帮助求助者进一步澄清问题

3、问题评估

原则: ①个别化

②双方参与评估的过程

③工作员警惕自己的价值偏见 ④避免将问题简单归因

评估需要不断地重新审视和诊断,根据新的资料和情况加以修正,评估是贯穿整个治疗和服务过程的。

4、确定问题的技巧

①从多个问题中选择对案主来说最急于解决的问题 ②双方共同决定找到最主要的矛盾

③从多个问题中找到对案主来说最容易解决的问题

三、制定目标与工作计划

1、制定目标的原则:

①对案主来说通俗易懂;

②目标应该建立在环境资源许可的范围;

③目标与工作人员和案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致; ④目标与机构的功能保持一致;

⑤制定的目标是案主与工作者共同协商的结果

2、目标类型

直接目标;中间目标;终极目标

3、制定目标的步骤

①工作者重复案主的问题,以便再次确认问题

②协助案主列出与问题相关的问题,以便再次确认问题的重点 ③协助案主确定问题解决的优先次序 ④协助案主明确想要的结果

4、制定工作计划

①案主的基本情况

②案主的主要问题和相关问题 ③案主要达到的结果和工作目标 ④每个阶段采用的方法及资源 ⑤达到目标的期限 ⑥联系方式

5、签订工作协议

①服务目标

②服务的内容以及采用的方法 ③双方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④服务的时间、地点和次数

⑤双方签字

四、实施服务计划

1、工作者的角色

①使能者:社工利用专业知识和技巧使案主发挥自己的能力,促使案主自身发生变化。

②联系人:社工能利用社会资源为案主服务。

③教育者:为案主的行为改变做示范,有时会扮演教育的角色。④治疗者:运用各种专业技巧帮助案主解决问题 ⑤倡导者:为案主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和资源 2.工作者的工作内容

支持与鼓励;情绪疏导;观念澄清;行为改变;环境改善;信息提供;直接干预

注意:案主的行为有可能反复;对社工的认同和信任是案主持续改变的有利激励因素;当解决问题和行为改变遇到的困难超出案主能力时,可能会出现抗拒和防御;案主对社工寄予情感。

五、结案和评估

1、进入结案的情况

①工作者和案主都觉得目标已经到达,在这种情况下双方提出结案的意愿。②案主觉得自己离开工作者后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

③工作者和案主感觉专业关系并不是很好,希望结案。

④工作者感觉案主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需要其他一些机构或者工作者为案主继续提供服务。

⑤因为一些不可预测的原因,案主或社工要离开本机构。

2、结案中案主的心理 ①矛盾的心理; ②行为退化;

③否认结束或者拒绝接受结束的提议

3、结案技巧 ①提前告知; ②稳定并进一步增强案主已经获得的成就; ③探讨影响案主问题解决的因素; ④处理案主与工作者分离的情绪

4、总结评估

原则:案主参与;保密;工作者要透明、坦诚

内容;实现目标的测量;对案主影响的测量;督导和同事对工作进展的评估

5、跟进计划

第七章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一、代表人物

美国史密斯学院弗兰克〃汉金斯首次使用“心理社会”这个名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汉密尔顿首次系统阐释心理社会理论,将其发展成“心理社会学派”个案工作,又称“诊断派”个案社会工作。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托尔对汉密尔顿的个案工作模式进行修正,主张对个人的理解必须从“人在情境中”着手,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内在的心理因素和外在的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霍利斯综合各种相关理论出版《个案工作---一种心理社会治疗》。

二、理论假设与价值取向

1、对人的成长的发展的假设

人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涉及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三个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2、对服务对象的问题的假设 个人的过去经验能影响现在认为导致案主问题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过去的压力:儿童期未能满足的欲望或未被解决的情绪需要和冲突一直带劲了成年期,从而导致在情境中的的不合理要求

现在的压力:目前环境压力过大,导致早期的情绪问题被激发而产生偏激的反应。

问题处理过程中的压力。

3、对人际沟通的假设:人际沟通十分重要

人际沟通不仅影响案主的家庭关系和案主社会角色扮演,而且对案主的超我和自我的形成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对人的价值的假设: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治疗的目的就是要充分挖掘人的潜能,协助人健康的成长。▲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原则:

个别化原则;接纳原则;案主自决原则;非评判原则;真诚或表里如一原则;保密的原则;有节制的反应情绪

三、方法与技巧

(一)治疗的过程

1、心理社会研究

收集的资料包括案主如何看待他自己的问题,他为这个问题做过了什么,以及他认为问题的成因是什么。

追溯他的童年经验、家庭关系、价值观念、对自己的看法等。

观察案主情绪状况和身体健康状况,如是否有忧虑、恐惧、畏缩等情绪,是否有失眠、疾病、伤残或者接受医疗等生理问题。

2、诊断

1)心理动态诊断——研究形成案主性格的三大动力,即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互动。

本我(id):“它包含一切遗传的东西,一切与生俱来的东西,一切人体结构中内在的东西——因此,首先是来自躯体的组织…….的本能”(弗洛伊德)人最原始、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部分,以生物本能的合流驱动力,按照“快乐原则”。自我(ego):

自我是自己可以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及记忆部分。

自我的功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到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现实世界的伤害,遵循的是“现实原则”。很大部分是意识到的。

超我(supergo):道德化的我,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将道德规范、社会要求内化为自身的良心、理性、对个体的动机、欲望和行为进行管制。按照“理想原则”行事。

在一个健康的人身上,三者密切配合使人能够有效而满意地进行与外界环境的交往,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和欲望。

人们常借助“自我调节功能”即自我防御机制(自我保护法)来应对或避免三者的冲突。

自我防御机制是自我受到超我、本我和外部世界的压力时,自我发展出的一种机能,即用一定方式调解,缓和冲突对自身的威胁,使现实允许,超我接受,本我满足。

逃避机制:这是一种消极性的防卫,以逃避性和消极性的方法去减轻自己在挫折或冲突时感受的痛苦。比如假装听不见,假装不知道,当做没发生一样。(压抑、倒退、否定)

自骗机制:此类防卫机制含有自欺欺人成分,也是一种消极性的行为反应。(反向形成、合理化---甜柠檬心理,酸葡萄心理、仪式抵消、隔离)攻击机制:人心里产生不愉快时,但又不能向对方直接发泄,便会利用转移作用,向其他对象以直接或间接的攻击方式发泄,或把自己的不是转嫁到别人身上,并判断他人的对错。(投射、移植)

代替机制:代替性防卫机制是用一样事物去代替自己的缺陷,以减轻缺陷的痛苦。(补偿、幻想)

(二)治疗技巧

1、直接治疗技术——分为非反映与反映两种 非反映式沟通动力技术: 支持

探索--描述--宣泄

直接影响技术:工作者表达自己的态度和立场,以推动案主或劝阻案主的某些行为。(强调、提议、忠告、坚持)

反应性讨论:运用评语、提问和解释等技术来讨论案主的处境和心态的过程,鼓励案主应用自己的思考去解决问题的方法。人在情境中的反应性讨论 心理模式动力反映讨论 人格反映发展讨论

2、间接处理程序(环境工作)针对案主的环境进行改善和修改

影响案主环境中有关系的重要他人以及其他并行者 四种沟通技巧:支持,直接影响,宣泄,反应讨论

注意:工作者只有在环境压力已超过案主所能承受,而案主无法改变这种状况或只要去除环境压力案主社会功能就能充分发挥的情况下,才可以考虑使用环境改善术。

第八章行为修正治疗模式

一、行为治疗的基本假设

1、行为治疗的理论来源: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巴甫洛夫)

制约是一种事物的成立,以他种事物为先决条件,如水遇热化为水蒸气,预热就是水蒸汽的制约。

古典性制约主张某些行为反应是由被动的机制一起的,即经典的“刺激----反映”理论,“狗与铃声”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斯金纳):

又称工具性条件作用,强调行为的后果对该行为造成的影响,认为行为的改变之所以发生,是因行为后面所伴随某种特别的结果,因此强调强化的作用。强化的作用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 模仿、观察学习、有机体行为的强化方式:直接强化,代替强化,自我强化

三、行为治疗法的方法与技巧

1、放松训练

2、系统脱敏疗法: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案主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案主以全然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引起焦虑的作用。 评定主观焦虑度、松弛训练、设计焦虑等级量表、系统脱敏

3、满灌疗法

逃避诱发焦虑的境遇实际上是条件反射性的强化了焦虑,根据这一假设,满灌法是让病人面临能产生强烈焦虑的环境或者想像之中,并保持相当时间,不允许病人逃避,从而消除焦虑和预防条件性回避行为发生。

4、厌恶疗法

5、强化法

6、自我控制;加强改变不良行为的愿望,记录和分析(贪婪,戒酒)

7、反制法

8、示范法:真实性示范,符合,想象性

第九章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阿尔伯特〃艾利斯

人的情绪困扰并非被某些客观存在事物本身的刺激决定,而由信念决定

人性观:1)人的思想情绪和行为同时存在并相互影响。

2)人天生有理性,非理性(情绪问题)两种信念。

3)情绪问题起源于人的非理性信念

4)人常以他们期望作为生活准则

5)非理性信念往往在社会化过程中受他人及与他有密切联系的人及文化的影响形成。

6)人有谴责自己,他人,周围事物的强烈趋向

7)人有自由意志,有能力改变非理性

8)人的价值不是由能力,表现决定的 理性情绪治疗的基本模式

基本理论假设:人的自由选择是相对的,受到环境和周围他人的影响。ABC理论:

a:诱发当事人心理困扰的事 B:当事人对事件所持的态度和观点

c:当事人对事件的观点所引起的情绪后果。D:咨询师对当事人进行的劝导干预(即治疗)

艾利斯强调人是具有生物性的、先天的心理倾向,四点基本看法:

1、人具有庸人自扰(没事找事担心)的本性:人常为情绪所困扰,而情绪困扰的原因,多半是自己的想法太多造成的,很少是外因造成的。

2、人具有思考能力,但思考涉及到自身问题时,并常常倾向于从对自身不利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3、不需要有事实根据,单凭想象即可形成信念,这是人类异于禽兽的独有特征。而过多的无中生有的消极想象,长江个人自己带入愈想愈苦恼的困境(如鬼、地狱、祥林嫂的想象)

4、人有自毁倾向,也有自救能力,克服人的自毁倾向,发展人的自救能力,正是理情治疗法的目的。 非理性信念(11种):

1、一个人绝对需要周围其他人,尤其是生活中每一位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

2、一个人应该在各方面,最低限度在某一方面有成就,有才能,能胜任,这才是有价值的人。

3、世界上有些人是卑劣的,对他们的恶行应给予严厉的谴责和惩罚。

4、当事情不如自己所设想的那样发展,那就是最糟糕不过的事了。

5、人的不快是由外在因素引起的,人没有能力去控制自己的悲伤和情绪困扰

6、对于危险和灾难性的事件,应给予不断的关注,随时注意它发生的可能性,即凡事多从坏处着想。

7、要面对人生的困难和责任实在不容易,不如逃避来的省事。

8、人总是需要依赖别人,而且要找一个比自己更强的人来依赖。

9、过去的经历对人目前行为的影响是不可改变的。

10、一个人应该关心他人的问题,应该为他人的问题悲伤难过。

11、人生中的每一个问题都有一个正确的完美的解决方法,如果无法找到这个完美的方法,则会很痛苦。 理性情绪法治疗步骤和过程

1、寻找来访者的非理性观念

2、干预

3、帮助来访者建立和培养一些积极的有建设性的态度与观念

4、构建理性信念

第十章 结构家庭疗法

一、萨尔维多〃米纽庆

基本观点:个人的许多问题往往是由于不良的家庭环境所引起的,改变家庭环境中的结构与交往方式,就能解决家庭成员个人问题。理论特点:

1、以家庭作为治疗的单位

2、注重此时此地的实际,而不着意于追寻陈年旧事对案主和家庭的影响。

3、相信行为问题只是更加严重但不显眼和尚未爆发的家庭问题的外在表现。

4、并不把个人行为问题作为治疗的焦点,治疗的目标和焦点是改变家人的交往方式。

5、治疗的过程并不只是直线的、单对单的谈话方式,而是多元化、多层次的照顾或留意到家庭的动力和系统的组织。

二、基本概念与假设

1、家庭系统:一个生物系统,由一组相互依赖的单位组成。系统内每一单位有特定功能,彼此相依,相互影响。不能单靠理解成员而凑成家庭,了解关系,相处方式,难分因果,循环而非直线。

2、家庭结构:是因无形而又实际需要把家庭成员相处的形式组织起来的机制。从这些机制中延伸出家庭的一些习惯与规则,它管束、组织指引家庭成员遵循固定、可以预测的方式相处。1)次系统

基于代际、性别和共同兴趣的不同,家庭成员划分成的较小的系统。2)界限

家庭有它本身的边界把它与外界划分出来

正常的健康的家的“边界”是半渗透式的,能让外界新的事物、道德观、信仰渗透进来,同时又会过滤这些事物与观点,把不能容纳的拒诸门外。家庭系统的整体和次系统及个别成员之间也有“边界”把它们区分开来。3)角色和责任分工

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庭中承担着特定的角色;身份通常有多个;弹性的帮助其他成员完成任务;遇到变故时个人要相互适应,肩负其他成员的责任,使得家庭运作不中断。4)权力架构

家庭要有清楚及称职的权力架构

家庭中谁做决定,怎样做决定,谁是支配者,谁是被支配者。

3、家庭结构的特性 1)结构的互补性 2)结构的一般性和独特性 3)结构与过程的关系

家庭的结构通常可以通过家庭成员的交往过程体现出来。

4、家庭结构与界限 米纽庆理论:

1)规定个体参与次系统的规则

2)界限应为清晰的、半渗透式的、松紧适度的。3)家庭关系介于“疏离性”与“黏密性”中摆荡。

5、导致家庭功能失调的原因

1)某个家庭成员与外界接触时所产生的压力 2)整个家庭因外在环境的压力所产生的压力 3)家庭在转换阶段所面临的压力 4)家庭遭遇特殊问题所产生的压力

6、病态的家庭结构

1)纠缠与疏离:各次系统之间的界限模糊或混淆,该封闭的不封闭,该开放的不开放,从而导致家庭角色的混乱,造成家庭成员的问题。2)联合对抗:纠缠与疏离往往使家庭中某些成员结成同盟,而与其他成员相对疏远乃至对立。

3)三角缠:一种非直接的互动,它是通过第三方来实现双方互动的。4)倒三角:在核心家庭中权力一般操纵在父母手中,但一些家庭由于父母不和或性格软弱等,导致子女支配父母的局面。

7、家庭生命周期

1)形成期;2)发展期;3)扩展完成期;4)收缩期;5)完成收缩期

三、治疗过程

加入家庭系统----打破原有家庭结构-----中建家庭系统之交流规则 1.进入家庭,连接家人

适应家庭规则:容纳;追查(过程,角色,分工); 模仿 连接时的三种立场:

贴近的立场:表达自己作为成员对家庭结构,家庭联盟,规则的看法。代表成员说出心底的感受

中立的立场:聆听,调查者和研究者 离身的立场:一旁指挥,指导和塑造 转变立场 2.评估 评估的内容: 1)家庭的状态和结构(文化,收入,规模,阶层,种族,观念)2)家庭系统的弹性和回响 3)家庭生活的环境 4)家庭生命周期

5)家庭成员的表现问题与家庭系统惯用的交往方式与关系 评估的过程:

事前准备;进入家庭追查家人的交往过程;了解家人交往的实况及改变的弹性; 找出优点;重新界定问题,摆脱困境依靠大家努力。

3、介入

结构式家庭治疗的目标是把不良的结构改变过来,使之发挥正常的功能,以便家庭能正常的运作:通过改变家人的交往,使个别成员的症状消失或好转。三大治疗目标: 1)改变家庭的看法和定义 2)挑战家庭的结构 3)挑战家庭的世界观

第十一章 任务中心治疗模式

1、适合解决的问题:人际冲突、对社会关系感觉不满意、与正式组织互动产生的问题、角色承担问题、社会转型问题、反应性的情感压力以及资源不足。

2、基本过程:

1)确定案主提出的问题(建立共同工作的理由)2)详细的探讨问题(探索问题)

3)选择案主觉得最困难的问题作为干预目标(确立目标和时间限制)4)确定去除或减少问题的目标

5)建立能够实现案主目标的社会工作者和案主需完成的任务(规划和制订任务)

6)工作结束后进行评估

3、优势和局限 优势:

1)能被用于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是一种通用的方法;2)很容易和别的方法结合起来使用;3)赋予社工和案主形成一种伙伴关系,平等的参与,共同负责和接到他们工作的反馈。4)经济有效。

局限:不适合所有案主,如果案主不乐意很难实施;遭到优势为本的临床工作者的批评;不重视个人或社会长期存在的问题。

第十二章危机干预模式

危机干预要求迅速的返回到个体的稳定和动态平衡状态

1、危机是由以下三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导致的:

1)危险的事件;2)生活目标的威胁;3)无法做出适当的应对机制

2、危机理论的基本假设

1)系统在整个生命期会遭遇压力和危难事件

2)当面临困难、压力或危难事件时,系统通过运用力量、资源和应对机制来保持自身的动态平衡和稳定状态 3)当系统遭遇的压力或危难事件运用现有的力量、资源和应对机制不能有效地减少或减轻事件的负面后果,在这种情况下,系统自身的平衡被打破,危机状态发生。

4)在严重的危机状态下,通过介入建立系统的力量、资源和应对机制来克服危机状态。

3、七个阶段危机干预模式

1)全面危机评估:生物心理社会性的评估;致命性的评估;了解案主的社会、环境的支持和资源

2)迅速建立友善的治疗关系:应用人本视角;社工接触案主时保持平静、冷静的重要性

3)确定呈现与案主有关的问题以及任何与案主危机联系的突发问题范围 4)处理感情和情绪问题

5)产生和探讨其他可能的处理方法 6)形成并实施行动计划 7)提供跟进计划和协议

【2022年个案工作总结精选16篇】相关推荐文章:

2022年客服实习工作总结精选16篇

写个案护理心得体会范文6篇

关于外联部工作总结汇报精选16篇

2022年银行客户经理工作总结16篇

2022年试用期转正工作总结16篇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