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篇一
知识目标
1、认识重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重力的三要素:理解重心的概念.
3、会计算重力的大小.
能力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会分析各个物体的重心.
2、联系实际,重力的三要素在实际中的运用,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重点是:重力的实质(万有引力).
2、本章的难点是:重心的确定.
二、基本知识技能:
1、基本概念: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重力的三要素:作用点(重心);方向(竖直向下);大小(g=mg);
2、重心的确定
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不仅跟物体质量的分布有关,还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教法建议
一、有关重力大小讲解的教法建议
在介绍重力时,除了明确指出: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教学中还需要补充实验测量重力的方法,重力的大小可以用测力计测得,可以向学生们展示几种测力计,如弹簧测力计、牵引测力计、压力测力计等等.
另外让学生区分重力、重量的概念.
二、有关重力方向讲解的教法建议
介绍重力方向时要明确重垂线的方向为竖直方向(不是垂直方向),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与水平面相互垂直的方向为竖直方向(静止的水面为水平方向),同时也要注意:不能把重力的方向说成指向地心的方向.
关于重心和质心的区分的有关内容教师可以参考扩展资料中的《重心和质心》.
三、有关重心位置讲解的教法建议
在讲解如何确定物体重心的位置时,可以讲解悬挂法测量均匀薄板的重心.同时让学生讨论理解.对于重心位置的确定,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身边的物体的重心的确定,如课本的重心的确定,沙漏的重心确定,另外也可以通过数学方法来计算物体的重心,如折尺的重心的确定.
有些教师在讲解该部分内容的时候,往往将物体的平衡内容(教材在第四章中进行了介绍)也对学生说明,也就是重心的稳度问题,建议在讲解时要注意让学生理解研究的方法,在图片资料中我们为大家提供了双圆锥(圆锥上滚)的图片,老师可以参考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篇二
【学习目标】
1.知道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和发生形变的原因。
2.初步认识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能分清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3.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力的图示和示意图来表示力。
4.知道重力产生原因,理解重力的大小及方向,知道重心的概念。
5.初步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和作用范围。
【学习重点】力的概念、重力产生原因
【知识回顾】
一、力
1.概念
(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的,这一对力的性质相同。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有力的作用,如重力、电磁力等。
(2)力是矢量,其作用效果由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决定。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形变或加速度。
2.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1)力的图示:力的图示中,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所在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
(2)力的示意图:力的示意图只能粗略表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不能表示力的大小。
二、重力
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大小:g=mg。
3.g的特点
(1)在地球上同一地点g值是一个不变的常数。
(2)g值随着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3)g值随着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4.方向:竖直向下。
5.重心
(1)相关因素:物体的几何形状;物体的质量分布。
(2)位置确定: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对于形状不规则或者质量分布不均匀的薄板,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自然界中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是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1.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4.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
5.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重点、难点分析】
【学习重点】
1.力的概念、图示以及力的作用效果.2.重力的概念及重心的理解.
【学习难点】1.力的概念.2.重心的概念和位置.
【自主学习】
一、力和力的图示
1、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的定义 力的单位是 .
力的三要素有 要想测量力的大小,我们可以用
2.如图所示,绳对物体竖直向上的拉力大小为150n,用力的图示法表示拉力.
如何画力的示意图?
二、重力
1、重力产生的原因是
2、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进行测量,可以根据公式g=mg计算,(其中的g是我们以前所学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它的大小与物体所处的高度和纬度有关.当高度增加时,g的值 ;当纬度增加时,g的值 )。
3、重力的方向总是
4、重力的作用点称为重心,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物体的重心位置 和 因素有关.
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分别是 、、、。
【合作探究】
一、力的认识拓展
1.辨析下列关于力的说法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一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
b、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c、物体相互作用时,总是先施力后受力
d、由相距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关于力的认识总结:
二、重力的认识拓展
2、下列关于重力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
c.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支持物体的支持面垂直
d.由于地球是一个大球体,所以重力的方向是无法确定的
3、关于物体的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重心就是物体内重力的部分
c.物体的重心位置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和物体的形状有关
d.用线悬挂的静止物体,细线方向不一定通过物体的重心
4、关于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地球上方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运动状态无关,也不管是否存在其他力的作用
b.在地球各处的重力方向都是相同的
c.向上运动的物体所受重力可能小于向下运动的同一物体所受重力
d.对某一物体而言,其重力的大小总是一个恒量,不因物体从赤道移到南极而变化
【当堂检测】
三、四种相互作用的本质了解
5、关于四种相互作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使原子核内质子、中子保持在一起的作用是电磁相互作用
中华 b.在天然放射现象中起作用的基本相互作用是弱相互作用
c.万有引力和电磁相互作用是远程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是近程力
d.地球绕太阳旋转而不离去是由于万有引力作用
四、区分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6、如图所示,画出均匀矩形木块在不同情况下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7、画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3.o×106 kg的木箱受重力的图示。(g取10n/kg)
【趣味思考】
1、.如果地面上一切物体受到的重力都消失了,则可能出现的现象是(不考虑地球自转)
a.江河的水不会流动 b.鸡毛和铁球都可悬浮在空中
c.天不会下雨 d.一切物体的质量都变为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篇四
1. 课程标准解读:
重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力,在物理学习和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受力分析时也要先考虑物体受不受到重力,因此本节内容的学习要求要知道什么是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结合前面学习的测量力的大小的方法,可启发学生去探究重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并要求学生会用g=mg的公式来计算重力的大小。通过观察实验去探究重力的方向,知道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以及重垂线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节课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 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四节。重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力,重力的知识对后续学习其他力如:压力、支持力、浮力等非常重要,也是学习压强、功等等的基础,重力在物理学习中应用十分广泛,受力分析时也要先考虑物体受不受到重力、初中学习重力更是为高中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是联系运动学与动力学的重要枢纽。
教科版与人教版进行对比:我们可以看到教科版是通过牛顿与苹果的传说来进行引入,提出为什么苹果会落回地面、抛出去的石头为什么也会向地面降落的问题,由牛顿的发现提出重力的概念。而人教版直接通过列举一系列现象使学生看到重力作用效果的例子,提出重力的概念。我认为教科版更具有故事性,更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对于重力的大小,两个版本都用到了实验探究的方法,教科版在提出重力有大小之后,说到了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重力,是对之前的知识的回顾,再提出可以测不同质量的物体的重力,探究质量与重力的关系,在探究环节书上给出的内容不多,只有一个表格,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而教科版是前面的描述不多,直接提出重力与质量之间存在关系,之后用实验来探究了这个关系,实验数据则用到了表格和坐标图两种方式来处理,坐标图更直接的反映了数据的特点。两个版本都是通过实验得到了公式g=mg,并通过简单的例题对公式进行简单运用。
之后是重力的方向,两个版本都用到了用细线悬挂物体的方法,并都介绍了重锤线在生活中的应用,人教版提出了思考:地球两侧的人的“脚下”分别是什么方向?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最后,教科版举出了一系列例子来说明重心的位置的重要性,在发展空间的家庭实验室中,有一个制作“不倒的小丑”的实验,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能让他们在制作过程中体会重心位置与稳定性的关系。人教版进行了拓展,简单的提出了万有引力的概念,在之后的科学世界中介绍了飞出地球的事迹,激发学生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3. 知识点介绍:
1)什么是重力:重力是力学中最基础的力,所有在地球表面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在受力分析时重力是首先要考虑的力。重力对后面学习到的压强、功、重力势能等都有着铺垫的作用,是认识物理的基础。 2)重力的大小(重点):重力与质量之间的计算式是计算重力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实验探究得出重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种探究的方法也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体现了科学探究的各个步骤,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计算重力是后面学习中进行更为复杂的计算的基础。
3)重力的方向(重难点):是生活中对重力应用的一种,可以用来检测悬挂东西是否竖直和水平。竖直向下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意识到重力的存在,知道什么是重力,并且了解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使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的习惯。
2)、通过实验探究,发现重力与质量之间的成正比关系,会使用公式g=mg计算重力的大小。
3)、通过观察实验,知道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以及知道重垂线的广泛应用。
4)、知道质量分布均匀且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了解不规则物体重心的找法,了解重心位置对稳定性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事实、总结规律。
2)、通过参与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能利用表格的形式收集实验数据。
3)、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让学生学会用比值处理数据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树立以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
3)、通过物理知识与自然、生活现象的关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重力的大小:公式g=mg,先要知道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再通过实验探究得到质量与重力大小成正比的规律。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与垂直向下的区别。通过观察斜面上的悬线的拉伸方向的实验来解决这一问题。 教学难点:
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与垂直向下的区别。通过观察斜面上的悬线的拉伸方向的实验来解决这一问题。
2、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对重心概念的理解,物体重心位置的找法。用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用悬挂法找不规则物体的重心。
设计理念:
本节重点是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难点是理解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重力是一种常见的力,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到与重力有关的现象,学生对重力现象比较熟悉,有一定的基础。初二下册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物理思维,知道基本的探究方法。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引导学生讨论生活中与重力有关的现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再通过老师的引导设计实验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对于重力的方向则先让学生讨论在进行猜想,可能会得出好多不同的结论,仍然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克服认知上的错误。作用点则需要先理解等效替代的思想,再来提出重心的概念,降低了学习的台阶,是学生更容易接受。 本节课是以实验探究为主,通过实验现象总结归纳结果或验证理论。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思维。
教学方法:
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探究归纳。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一、生活实例引入,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探究。 先提出一个小问题,问同学们有没有参加过运动会,又问见过或参加过跳高的运动项目吗?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请同学们回忆这个过程,无论我们跳得多高,最终都会落会地面上,引起同学们思考,在跳起来的过程中受到了什么力的作用。再观察一幅瀑布的图片,同样请同学们观察瀑布向哪里运动,得出结论水往低处流,说明水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了力的作用。两个现象都说明了有力的作用,这个力来自地球的吸引,叫做重力,提出重力的概念,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产生的,请同学们举例:生活中还有那些与重力有关的现象?
总结重力的特征。(非接触力、施力物体、受力物体等)
二、从重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来学习。
1、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影响因素。
先进行科学的猜想,通常我们感觉到物体的质量越大,它就越重,因此提出猜想,重力与质量之间存在一种关系,物体的质量越大,它受到的重力就越大。
启发学生设计实验,根据前面的知识,知道了测量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提供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一个、质量为50g的钩码8个,铁架台一个。
设计好了实验之后,请学生上台完成实验,通过增加钩码的个数来改变质量,同时读出每一次改变后的重力,设计表格并填入,实验结束后开始处理数据,请同学们观察数据有什么规律,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重力与质量之比是一个常数,也可以通过坐标图来处理数据,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得出结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并且比例常数g=9.8n/kg。得出公式g=mg。
进行知识的拓展,在不同的地方g的值可能有细微的差别,比如成都的g测出来大概是9.78n/kg,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会使用公式。
2、探究重力的方向,通过实验让学生看到直观的现象。纠正自己之前不正确的认识。
提出问题,重力的方向应该是向那儿的,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请学生回答,可能有学生回答向下、垂直向下、竖直向下等等答案。让学生先保留自己的答案,观察实验,在铁架台的夹子上悬挂一个小球,把铁架台放在水平地面上,观察悬线自由下垂的方向;发现悬线竖直向下。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放在斜面上,观察悬线自由下垂的方向;剪断悬线,观察小球自由下落的方向。
得出结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请同学们思考利用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这一性质可以有什么用?引起学生的思考,学会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
3、提出等效替代的思想,重力作用在物体的每一个部分,为了方便学习和研究,我们可以认为重力的作用集中在一个点上,
对于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如圆薄板、方形薄板、球等重力在几何重心上。 对于质量分布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的物体,重心可根据悬挂法找出。
拓展重心的位置可能不在物体上,它与物体质量分布有关,重心的位置与稳度的关系,并且举例,赛车车身很低、冲浪者要降低重心保持平衡。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建议学生回家完成家庭实验室的实验——不倒的小丑,并在实验过程中思考为什么要在两只手背上固定两个金属螺帽。
四、布置家庭作业,下课。
教学板书:
实验创新:
实验二:重力的方向:创新之处在于现象明显,能够直观的看到实验现象。得出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的结论。
案例评析:
本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以探究实验为主,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以给定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并自主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并且把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从生活中的现象开始研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设计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自主探究得出结论也能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教学资源:
实验一:
实验器材: 铁架台一个、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一个、质量为50g的钩码8个。
实验方法:
将弹簧测力计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方,逐个增加钩码的个数,并将每次对应的质量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填入表格中,直到8个钩码全部测完。 实验二:
实验器材:
铁架台、细线、小钢球一个 实验方法;
1、在铁架台的夹子上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把铁架台放在水平地面上,观察悬线自由下垂的方向;发现悬线竖直向下。
2、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放在斜面上,观察悬线自由下垂的方向;发现悬线仍然竖直向下。
3、剪断悬线,观察小球自由下落的方向。竖直向下。 实验三:用悬挂法找物体的重心。 实验器材:
不规则的物块一个,被细线拴住的重物一个。 实验方法:
1、把物体的一点悬挂起来,重物自由下垂,当物体静止时,沿着细线在物块上画一条直线。
2、在直线外的任意位置找一个点把物体悬挂起来,重物自由下垂,当物体静止时,沿着细线在物块上再画一条直线。
3、两条线的交点就是重心,为了验证可以在除了这两条线的任意位置再找一个点,重复步骤1,发现遮天直线仍然经过重心。即证明物体的重心可以用悬挂法来找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篇五
重心的实用意义
重心的高低和支面的大小决定物体的稳定程度。(可阅读《读本》第一册第六章第六节)
计算势能,用到重心的概念。
4.万有引力
(1)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有吸引作用。
牛顿从苹果落地联想到地球与月球之间、行星与太阳之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有相互吸引的力,这种力叫万有引力。
(2)万有引力是由于物体具有质量而在物体之间产生的一种相互作用。
(3)物体的质量越大,万有引力就越大;物体间距离越大,万有引力就越小。(定量关系将在以后学习)
由于一般物体的质量不大,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极其微小。例如两个直径1m的铁球(质量约4 100kg)靠在一起时,它们间的万有引力约为1.1×10-3n。
天体的质量很大,因此天体间的万有引力十分巨大。例如地球和太阳之间的万有引力大约是3.6×1022n,它足以拉断直径9×103km的钢柱。
(三)课堂小结
1.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所产生的。从本质上讲,重力属于万有引力,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一般来说它们的大小和方向都有差别,但差别甚小。
2.物体在其它星球上受到星球的吸引也产生相应的重力。通常不加说明时,“重力”是指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
3.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所在位置有关:g=mg。在地面附近不太大的范围内,可认为物质(质量一定)受到的重力是恒力。(计算表明:沿地表相距1800m的两点,重力的方向相差不到1′。)
4.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重心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
(四)作业与思考
1.课本p.13练习二。说明:第(1)题第③项中“运动”指沿地面不太大的范围内的运动。
2.演示:双锥体“往上爬”。请大家仔细观察并揭秘。
轨道低端窄,双锥体的重心高;轨道高端宽,双锥体的重心低。表面看来双锥体由a端释放,会自动地向较高的b端“爬升”。实际上仍是从重心高处向重心低处滚下来。
3.用一个手指支持铅笔的一端使铅笔直立而不倒不易做到,而把铅笔换成一根教鞭,小头立在手指上,就比较容易做到使其不倒,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去查一查有关资料。
五、说明
1.重力及其三要素在初中已经学过,从知识上讲,本节内容很容易掌握,属于复习性质的课,也可以安排学生自学。
2.重心概念的建立,渗透了“等效代换”的物理方法,对于以后学习“力的合成、分解”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注意指导学习阅读教材。请学生自己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并加以讨论,加深理解。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注意到如何阅读教材,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4.介绍“欹器”,增加“双锥体”和“模拟铁锹”的演示,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去查找资料,培养自学能力,学习更多的知识,从而体会到,解决一个实际问题,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篇六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不仅属于《机械与人》章节的重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整个八年级(初二)物理学习的集大成章节。其内容包含本章节机械功能特点、功、功率等相关知识,还囊括了多种受力分析、判断和物体运动、平衡等众多知识。可以这样说,本节内容基本上把一本书大部分知识都融汇交织于此。因此不仅是一堂新课,而且还是一堂涵盖面非常广的总结课,当然也是一堂很具有难度的挑战课。
2、本节课不仅学习新的物理概念“机械效率”,能够对于机械效率进行分析和计算,而且还需要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和生活当中真正的理解”效率”的切实意义,能够在生产实际中解决实际问题,达到人文和科学的高度结合。
3、本节内容基本上可以认为是8年级物理学习一年以来的收关之课,通过本节的学习能够把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认识和理解水平提升一定的层次和高度。
4、本节教学不能停留在简单的理论分析上,更重要的是结合实验让学生真切的理解机械效率的意义。考验学生的实验探究,创造性、归纳总结、团队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二、学生分析
通过一年以来的学习,同学们储备了一定量的物理基本知识,掌握了一定的物理学习方法和具有一定的实验、实践方法和能力。大部分同学能够适应本节课的基本要求,同时也应当主意少数同学学习能力不足的现象。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少一些高难度的理论分析和复杂的多步骤计算,尽量把抽象的知识生活化和形象化,让学生通过生活来理解知识,同时利用知识来解释、指导生产、生活。
2、适当的梯度和坡度,照顾不同学习能力层次的同学,让所有同学都能够参与学习和思考,有收获。
3、让学习走向生活,给学生预留一定的不同难度的课后实践探究问题,培养实践能力。
4、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升知识和能力的高度。
5、根据本地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两个教学时进行。第一部分让学生通过简单的实验理解机械效率,能够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计算,达到对机械效率的切实理解,掌握实验探究各种机械效率的方法,为下一节实践探究各种机械效率做好充分准备。第二部分为实践探究课,同学们应用上节所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及要求探究不同机械在多种情况之下的机械效率,并且进行归纳总结,加深对机械效率的认识理解,同时能够利用所掌握和发现的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①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以及三者之间的区别、来源、联系等关系。
②掌握机械效率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③掌握通过实验、实践探究、测量和分析计算各种机械的机械效率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采集数据和分析,初步形象的理解机械效率,然后能够在理论分析的层次更加深入透彻的理解机械效率以及影响机械效率的各种因素。并且最终能够从理论走向生活和生产。
3、情感和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合作的团队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理论实践相结合,主动探究寻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四、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初步理解机械效率,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分析。
难点:对机械效率深入分析,掌握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能够区分功、功率、机械效率等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意识。掌握实验探究机械效率的基本方法。
五、教学设备和教辅工具
多媒体投影仪、滑轮、细线、弹簧测力计、铁架台、钩码等
六、设计思想
本堂课应该有以下几点突出表现:
1、教师成为学生们学习的引导者,巧妙和高效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应该成为知识的灌输者,甚至教师要学会装“不懂”让学生教老师,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
2、实验、实践和理论相结合,首先由生活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然后上升到高层次的理论分析,最后又回归到生产生活中。切实的体现物理科技知识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3、师生之间具有良好的互动,教师能够切实的掌握学生对于知识和能力的把握程度,能够随机应变,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及内容。
4、巧妙铺垫,预留学习内容,为下节实验探究做好充分的准备。
七、教学流程
1、学生课前预习
2、课堂用简明、形象的问题引入新课题
3、实验探究,归纳总结
4、小习题训练,检查知识掌握程度
5、对机械效率深层次,高高度的理论分析,掌握测量机械效率的基本方法
6、安排课后作业,以及下节学习内容
7、总结
八、教学详细环节以及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简单的知识构建
1、让学生选择搬运砖块的方式引入新课
学生活动:抽点学生回答,让其说明理由
2、分析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有用功:为了达到目的必须做的功。
额外功:为了达到目的,不得不克服其他阻碍因素所做的功。
总功:使用机械时所做的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
学生活动:教师引导示例,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学生分析运送砖头时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引导学生分析:在实际使用机械的时候,总功总是大于有用功,不得不做额外功。
3、引导分析机械效率
分析引入原因
①定义: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
②表达式:
③说明:<1>: 数值用百分数表示,没有单位
<2>意义和作用:评估机械的性能,效率。
学生活动:翻看书本,找出答案回答。并且对知识点加强记忆。
(二)实验探究,切实体验实际,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向提问如何进行实验体验和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机械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和回答,教师引导
2、学生分组实验,采集数据,分析计算,并且把各组数据公布于黑板之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进行评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篇七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3、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2、通过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对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学习重难点: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既是此节的重点,又是此节的难点。
教具准备:
弹簧测力计 气球 橡皮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符号为 。
2.物体受力会发生_______,不受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________,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_________。使用弹簧时不能超过它的__________________,否则会使弹簧损坏。
3.物体发形变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_________,它是物体由于__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
4.弹簧测力计制造原理: 。
5. 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
6.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1)了解弹簧测力计的 ,使用时不能超过它的 。
(2)观察弹簧测力计的 ,了解刻度值的大小。
(3)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 ___ ,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 。
二、合作探究
(一)实验1 :压气球或拉橡皮
请大家同学们压气球或拉橡皮,仔细观察它们的变化,体会你的感受,然后谈谈你的发现。
1.手压气球,气球会 ;手拉橡皮筋,橡皮筋会 ;物体的形状或者体积改变,叫__________。
2.坚硬的物体是否也会发生形变呢?_______________
3.我们把如果物体形变后,撤去外力就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种形变叫_______形变。
当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能产生力,这个力叫做________。
(二)实验2:手压橡皮泥
这样的形变和弹性形变不一样,我们把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_________。
(三)实验3:探究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大小的关系
提出问题: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大小有没有什么关系?
猜想: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大小有关系。
进行实验:
1、用大小不同的力拉橡皮筋,用的力越大,橡皮筋伸长就 。
2、用大小不同的力压气球,用的力越大,气球形变大小 。
结论:通过以上两个实验说明 。
(四)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
1、弹簧测力计的构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弹簧测力计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1)观察你们的弹簧测力计,说说量程和分度值分别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
(2)怎样校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弹簧的________方向;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__________。
4、我们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一下桌子上钩码的重量,说说2个钩码的重是多少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巩固提升
1、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旬是否指在零点上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2.关于弹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弹性物体只要有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b.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则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c.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一定产生弹力 d.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形变程度越大,弹力越大
3.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发现指针在零刻度线以上,用这个测力计测出一个力是4n,则该力的大小实际是( )a、大于4n b、等于4n c、小于4n d、无法确定
资源库4.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常用的测量_______的大小的工具,它是根据弹簧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四、拓展延伸
观察图5-6所示的弹簧测力计,请你回答:
(1)弹簧测力计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的。
(2)图中的字母“n”表示_____________。
(3)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时,是否需要校零?___________
(4)如果用这个弹簧测力计去测量10n的力,可能会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
(5)如果用4.4n的力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在图中画出指针的位置。
五、教后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篇八
一、电流表的连接(二要二不要)
1、电流表要串联在被测电路中。
2、连接电流表时要使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法正确,要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进电流表,从负接线柱流出电流表“+”进“―”出。
3、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否则会烧坏电流表,采用“试触”来判断被测电路中的电流是否超过了电流表的量程。
4、决不允许不经过任何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上。解决具体问题时,把握并运用以上几点才能保证正确无误。
例1、用电流表测小灯泡l2的电流时(图1),电流表连接不正确的是图1
分析:根据电流表的使用规则,我们应从电流表与l2的连接关系入手,分析电流表与l2是否串联,接线柱是否接反,是否有不经过任何用电器而将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本题中的d答案中l2被短路。
解答:选d
例2、如图2所示是丁彩同学用电流表测灯泡l2中电流的电路,
(1)电流表连接有什么错误?
(2)现要测灯l1中的电流,只允许变动一根导线一个端点的接线位置,请在图中用虚线①标出,并在改动的导线上打“×”。
(3)在(2)基础上,若要测出l1、l2两灯的总电流而且又只允许再变动一根导线上一个端点的位置,请在图上再用虚线②标出。
分析:根据题意要测l2的电流,电流表应该与l2串联,观察发现电流表连接错误。第二问中要测l1的电流,根据电源外部电流流向,从电源正极流出的电流,流过s1、l1,然后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进“―”接线柱出,故只需将电流表“3”接线柱上的端头改接到“―”上即可。实际测试中学生答第三问问题最大,可能是图中有改动导致观察和思维都受干扰,其实只要改动l2连接电流表“―”接线柱的端头,将其接到电流表“3”上,使流经l2的电流也流经电流表即可。
解答:如上图。练习1、如图3所示,电流表a2的示数为0、5a,电流表a1的示数为1、2a,根据电路图,用笔划线代替导线将实物连接起来(导线不交叉)图3
练习2、某同学在测量并联电路电流的实验中,正确连接后,闭合开关发现表针偏转如图4所示,该现象反映出的问题是。图4
二、电流表的读数
1、明确所选择的量程,即明确电流表可以测量的最大值。
2、明确分度值,即明确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代表多大的电流值。
3、闭合开关后看指针偏转过了多少格。
例3、有一只0~0、6a和0~3a的电流表,共用一个刻度盘,试验中实际选用的是0~3a量程,某同学是按0~0、6a的量程读的数,读取的结果是0、38a。测量的实际电流值是多大?
分析:实验室常用的0~0、6a和0~3a双量程电流表,对于0~0、6a的量程,每大格表示0、2a,每小格表示0、02a,按该量程从刻度盘上读取的结果是0、38a,表明指针指在刻度盘上的位置是一大格又九小格,即0、38a/0、02a=19(格),在此位置上,对于0~3a的量程来说,每大格应是1a,每小格应是0、1a,由于表针共偏转过19小格,故实际电流值是1、9a。解答:实际电流值是1、9a。
例4、如图5所示,接线柱被盖住的电表的读数为多少?
分析:表盘上有字母“a”,是电流表,两个量程共用一个表盘,量程一0~0、6a分度值0、02a,量程二0~3a分度值0、1a,由图只知道指针偏转过13小格,由于不清楚所选用的量程,故应分情况,当选择的是0~0、6a量程时电流为0、26a;当选择的是0~3a量程时电流为1、3a;
解答:当选择的是0~0、6a量程时电流为0、26a;当选择的是0~3a量程时电流为1、3a;
练习3、如图6所示的电路中,发现接在处电流表的示数比接在处示数大,原因可能是:
练习4、(黄冈)在实验室,鲁慧中同学发现一个电流表有两个量程,大量程是0―9a,小量程模糊不清。为了测量小量程是多少,她先用大量程接入电路,指针位置如图7(a)所示,然后再改用小量程接入同一电路,指针指示如图7(b)所示,则电流表的小量程为(),电流表的连接读数及其他应用
a、0―0、6ab、0―1a
c、0―2ad、0―3a
三、电流表的其他应用
1、利用电流表判断电路中开路故障的位置。
例5、如图8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亮,用电流表分别与l1、l2开关s并联,发现当电流表与开关s并联时两灯泡均发光,试确定电路的故障原因。
分析:根据现象分析,电路是开路故障。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并联到电路的哪一部分该部分就被短路,若该部分存在开路故障的话,当电流表并联上后电路就会形成通路,因此开关s处开路。
解答:开关s处开路。
2、利用电流表判断电源的正负极。
方法:用电流表与小灯泡或定值电阻串联后接触电源的两极,若表针正向偏转,则靠近电流表正接线柱的一极就是电源的正极,若表针反正向偏转,则靠近电流表正接线柱的一极就是电源的负极。(注意:指针反向偏转只能是电表“+”“―”接线柱接反了。)
3、利用电流表判断电池的新旧。
方法:用电流表与小灯泡或定值电阻串联后接触电源的两极,根据表针正向偏转的角度大小判断,偏转角度大的,接在电路中的电池就新一些。
练习参考答案:练习1:分析:除注意电流表的使用规则外,还要注意量程的选择和电流表在电路中的位置。本题中两灯并联,a1测干路中的电流且电流值超过了0、6a,a2测支路电流。
答案:练习2:分析:指针偏过满偏刻线说明量程选小了指针偏转角度过小说明量程选大了。“正确连接”说明注意了电流表的使用规则,指针偏过满偏刻线只能说明量程选小了。
答案:量程选小了。
练习3:分析:又串联电路的特点可知,两处示数应该相同,出现较明显的差异,一般有:实验仪器不精确;使用方法不当;读数马虎等。
答案:可能原因:
1、电流表精确度不同;
2、选用不同量程但是按同一量程读数;
3、使用前电流表没校零。
练习4:分析:由题意可知,a、b两个图中反映的是同一电流在不同量程中指针的偏转情况。0―9a量程中分度值为0、3a,表针偏转过5小格,表明从电流表中通过的电流为1、5a;换接小量程后,虽然是同一电流但表针偏转角度变大,偏转15小格才表示1、5a的电流,因此小量程的分度值为0、1a,且偏转15小格恰好是满偏时格数的一半,所以小量程是0―3a,故应选d。
答案:选d。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篇九
发布者: 郑国强
教学设计思路:这是八年级物理教材(沪教版)中第一节概念课,对学习物理是一个很重要的开端,同时对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习习惯、方法的养成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开端。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大胆地参与教学活动,如何使学生能认识并理解有关运动、静止、参照物、运动的相对性等物理概念是很重要的。教好这节课也将为学生学好力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1、学习任务
本课程是八年级物理教材(沪教版)中第二章第一节课,在知识的要求上,主要是“知道”和“了解”,本课程的内容不多,但对于初学物理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如何恰到好处的设计好教学方案,让学生能有较高的兴趣来参与教学活动;如何深入浅出的教学,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习物理,这是两个很重要的问题,解决的好,就能上好这节课。同时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决问题,还要让学生初步领略到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形成对自然的亲近、热爱、和谐共处的情感。
(1)教学重点:如何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2)教学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学习者分析
学生会有以下特点:
1平时常能接触到相对地面运动或静止的物体,对运动与静止有初步认识。
2缺乏对参照物的认识,基本不懂“参照物”这个概念。
3不了解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3、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知道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的世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
2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如词汇、诗歌、画、音乐)。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的词语和诗句。
3知道如何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静止;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2)过程和方法
1通关生活中的例子并配合多媒体课件来证明我们是生活在运动的世界中的,从而引入课题。
2通过多媒体课件使学生认识人们从不同角度(文字、诗歌、音乐、绘画等)对运动的描述。
3举例说明运动的形式是多样性的,最简单的运动就是机械运动。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从简单到复杂,从而引入机械运动的概念。
4利用机械运动的定义来判断骑车、小鸟等的运动,从而说明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5举例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6举几个生动有趣的例子来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相关应用。
7让学生利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设计高速列车活动站台。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提阿度。
2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4、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器材(电脑,投影仪等)
5、教学过程设计
【运动的世界】
1、介绍宇宙
师: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什么是宇宙呢?我国古代《淮南子・原道训》书中说:“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出现字幕: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也就是说,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用现代的话说:“宇宙是广漠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出现字幕:宇宙是广漠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
师:宇宙是怎么形成的?科学家伽莫夫于1946年创立了宇宙“大爆炸理论”。他认为宇宙是由大约15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在爆炸发生前,宇宙内所有的物质和能量都聚集到一起,并浓缩成很小的体积,温度极高,密度极大。大爆炸使得物质四散出击,以很大的速度运动,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都是在这种不断膨胀冷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字幕出现:宇宙“大爆炸理论”: 宇宙是由大约15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在爆炸发生前,宇宙内所有的物质和能量都聚集到一起,并浓缩成很小的体积,温度极高,密度极大。大爆炸使得物质四散出击,以很大的速度运动,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
2、宇宙在运动
1多媒体课件出现星系图像。
师:大爆炸形成的成千上万个星系,科学家通过观测发现,许多星系正远离我们而去。目前人类测量到的宇宙中拥有数十亿个星系,银河系只是其中的一个。太阳也不过是银河系中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
2多媒体课件出现太阳系图像。
师:同学们请看,这就是太阳系。中间有太阳,周围有行星围绕它运动。这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教师指示)
3多媒体课件出现自转与公转的地球图像
师:同学们再看,这是太阳,这是地球。(教师指示)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同时也在绕太阳公转。正是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使地球上不断发生日出日落、月盈月亏、斗转星移、冬去春来等自然现象。(可插入相关图片,亦可不要)
4多媒体课件出现大陆版块的运动图像
师:地球在自转和公转的同时,地壳内部的物质也在运动。地壳的运动产生了高山与峡谷,江河的流动形成了沟壑与平原。正是大陆版块的运动与挤压,产生了雄伟壮丽的喜马拉雅山脉。
3、生命在于运动
5多媒体课件出现动物奔跑图像(录像)。
师:请同学们看,看到了什么情景。
生:动物在奔跑。
师:我们再看一段录像。
6多媒体课件出现一田径运动(短跑等)的录像
师:在录像中我们看到了什么?
生:(田径运动的名称、内容)
师:我们从刚才的两个图像(录像)中看到,动物在奔跑,人在运动。也就是说,地球上的生命都在运动。现在请同学们说说看,我们生活在怎样的世界里?
生: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
(板书:一、运动的世界)
【运动的描述】
1、运动描述的不同方式
师:人类既然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当然会对运动产生巨大的兴趣,会对运动进行研究和描述,而不同的人们是用不同的方式来描述运动的。
(板书:二、运动的描述)
师:看看诗人是怎样描述运动的。先看画面(出现小船运动的画面),在画面中看到了什么?
生:小船在运动。
师:诗人是怎样描述运动的?让我们来看看李白的一首诗。
1多媒体课件出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的画面图片和诗。
师:请一位同学把这首诗朗诵一下。
生:(朗诵)
师:诗句描写了诗人乘船顺流而东下,行船速度之快的美妙的运动感受。诗人是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来赞美运动的。
师:那么,音乐家又是如何用音乐来表现运动的?这是著名的古琴曲《流水》的一段旋律。
2多媒体课件出现古琴曲《流水》的五线谱和音乐。
师:音乐家是怎样表现出流水的?他用的是旋律和节奏来表现运动的。
师:古今的画家都想在静止的画面上表现出运动来。下面请大家欣赏梵高的《星夜》,看看他是怎么描述变幻的星空的。
3多媒体课件出现梵高的画《星夜》
师:这幅油画通过旋转扭曲的形态变化、冷暖色彩的强烈对比,展现了一个浩瀚神秘,惊心动魄的运动世界。画家是用形态和色彩描绘运动的。
师:那么,科学家用什么来描述运动?科学家用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以及实验的方法来描述与研究运动。
2、机械运动和参照物
师:运动的形式是多样的,例如:机械运动、分子运动(产生热现象)、电荷运动(产生电和磁现象)、原子核内部的运动(释放巨大的能量)等等,其中,最简单的运动就是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从简单到复杂。今天,我们先来研究下机械运动。
(板书:三、机械运动)
师:那么,什么是机械运动呢?在物理学中,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出现字幕:物理学中,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板书:1、定义)
师:你能在日常生活中举出一些机械运动的例子吗?
生1: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师:为什么汽车在做机械运动?
生1:因为汽车相对于地面有位置的改变,所以它在做机械运动。
师:很好。那么,还有谁能再举出例子?
生2:小鸟在树林里飞。
师:你又是如何判断小鸟在做机械运动的?
生2:小鸟相对树木位置发生变化,所以小鸟在做机械运动。
生3:老师在讲台前走动也是机械运动。
师:为什么我在做机械运动?
生3:因为老师在走动时相对房屋有位置变化。
师:说的很好。刚才同学们都很好的运用了机械运动的定义,举出了些做机械运动例子。大家都用到了另一个物体做标准,来看看物体的位置有没有改变。第一个同学的例子,是地面;第二个同学的,是树木;第三个同学的,是房屋。(副板书:地面、树木、房屋)那么,大家想一想,这些不动的房屋、树木、地面是不是也在做机械运动?为什么?
生:它们都跟随着地球自转,同时绕太阳公转,而整个太阳系,以至银河系,也都在不停的做机械运动。
师: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什么结论?
生: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做机械运动。
师: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因此,我们研究机械运动是有重要的意义的。在物理学中,把前面我们所说的“另一个物体”叫做参照系。(板书:2、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师:既然一切物体都在做机械运动,那么我们平时又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那个物体是静止的,这又是怎样一回事呢?现在请同学们看一段动画。
1多媒体课件出现旧课本中《谁在动》的图像
师:这是一辆小车,车里有一个乘客(教师指示),这个乘客是我们研究的对象;路边有一个小孩(教师指示);这个是司机(教师指示);他们都来观察乘客的运动情况。现在让汽车运动。当车运动时,司机说他]动,反而路边的孩子赞叹他运动得真快。那么,你认为谁说的对?请大家分组讨论下。(学生分组讨论)
生:他们说的都对,因为他们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司机以车厢作为参照物,看到乘客相对车厢]有位置变化,所以他说乘客是静止的。而路边的孩子是以地面为标准,看到乘客相对地面有位置的变化,因此孩子认为乘客是运动的。
(副板书:司机――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小孩――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师: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讲的。参照物不同,所得到结论是不一样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板书: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师:因此,我们描述物体“运动”或“静止”时,要特别说明是以什么为参照物。当然,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所以说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
【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应用】
师:下面,我们就用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有关知识来解决几个实际问题。
(板书:四、应用)
师:我们先看下问题一,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多媒体课件显示问题一,出现字幕:问题一:有一次巴黎报纸上登出了一则广告,说是每人花四分之一法郎,就可以作一次的长途旅行。许多人把钱寄去了,结果每人只得到一封回信。回信说:“亲爱的先生(小姐),请您躺在床上让地球带您开始这次旅行把,您要记住,我们的地球每昼夜要跑4万公里呢!”许多人有受骗上当的感觉,于是告到法院,说商人犯了欺诈罪。问:如果你是法官,将如何审批?)
师:如果你是法官,你会判这个商人犯欺诈罪吗?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下。
(学生分组讨论)
生1:我认为商人]罪。因为你躺在床上时是与地球一起运动的,而且速度还很大,每昼夜跑4万公里。当然是在旅行啊。
生2:我认为商人有罪。因为我躺在床上不动,还要寄钱给你;如果你在床上,会把钱寄给我么?
生3:我认为商人有罪。因为我们平时认为的旅行,是要离开家的,坐车到外面看山、看水、看风景的。而没出门,躺在床上能算是旅行么?
师:大家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很好。其实,商人有没有犯罪,关键在于判断躺在床上是否是旅行。如果是,那么这四分之一法郎就是商人所应得的,他就]罪。如果不是,那么这四分之一法郎就是被商人骗走的,他就犯了欺诈罪。那么,什么是旅行?人要离开家,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到某地观光,这才叫旅行。也就是说,必须以家为参照物,人相对家要有位置变化,这才叫旅行。所以,商人是犯了欺诈罪。这个商人是应用了物理学里参照物的选取不同来进行诈骗的,可以说是高智商犯罪。因此,要判其有罪,法官也要有相应的物理知识。
师:现在再看一个真实的故事。
(多媒体课件显示问题而,出现字幕:问题二:在国外的一次汽车越野赛中,当飞快的赛车穿过郊外的村子时,村民十分高兴,他们向车手奉送西瓜。他们看准迎面飞驶来的赛车,轻轻地抛出一个西瓜,但是谁也没想到,西瓜落在车上,砸坏了汽车,使得车手受了重伤。为什么一个西瓜会产生那么大的威力?)
师:为什么轻轻抛出的西瓜会产生那么大的力量?现在我们竞赛一下,看看谁最先回答出答案。
生1:因为冲击力很大。
生2:因为速度飞快。
师:谁的速度快?
生3:汽车的速度快。
生4:西瓜的质量大。
师:很好。现在我们用刚学到的知识来分析一下:轻轻抛出的西瓜,以地面为参照物,它的速度很小;那如果以汽车为参照物,结果又如何呢?
生:一样大。
师:村民轻轻抛出的西瓜,对地面来说,速度很小。如果汽车是静止的,那么西瓜相对汽车的速度还是很小,]什么威力的。但是,汽车是以很快的速度飞驰而来的,如果西瓜不动,车飞快的开过来,与车不动,西瓜以与车一样大的速度飞过来的效果是一样的。西瓜质量很大,速度又那么大,自然就产生了极大的威力了。
师:再看问题三。
(多媒体课件显示问题三,出现字幕:问题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位法国飞行员在轰炸了德国后返航的途中,突然发现脸边上有一个小东西在游动。他顺手一抓,发现抓到的竟然是一颗射向他的德国子弹。试问,飞行员为什么能够抓到飞行的子弹?)
师:为什么这位飞行员能够抓到子弹呢?大家分组讨论下。
(学生分组讨论)
生:因为子弹的速度、方向与飞机的速度和方向是一样的。
师:飞行员能随手抓到一颗飞行的子弹,说明他们之间是相对静止的,这时飞行员的速度与子弹的速度大小相同,方向也相同。也就是说,以飞机作为参照物,子弹是静止的,以子弹作为参照物,飞行员也是静止的,即他们保持相对静止。所以飞行员能抓到子弹。
师:由问题三中得到的启示,我们来解决下这个实际问题:
(多媒体课件显示问题四,出现字幕:问题四:快速列车速度可达到170公里/小时,若列车到站时要停下来让旅客上下车,将是很费时的。你能否想个办法让列车进站时不停下来,同时旅客又能安全的上下车?)
师:(出现动画情景,教师介绍情景)这时站台,这是一列快速列车经过站台。现在,应该怎样解决上诉问题?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师:这个问题要解决的的关键是“列车进站时不停下来,同时旅客又能安全的上下车”
(学生分组讨论)
生:要让站台动起来。
师:对。那么要怎么动?对速度有什么要求?
生:速度与列车的要一样大,方向还要一样。
师:也就是说,要让它们报纸相对静止。
师:没错,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让列车和车站保持相对静止。那么就要设计一个活动站台,当列车快要进站时,站台动起来,当站台与列车的速度大小相同,方向也相同时,旅客就能安全上下车了。
【小结】
对本课所学习的知识点再次进行提点。
【形成性练习】
1、如图2-2所示,三辆小车以图甲的位置开始行驶,经过一段时间后,三辆小车位置变成了图乙的形态,通过对甲乙两种形态的位置对比,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讨论并指出各车相对的运动状态有几种?
2、电视、电影中正是利用了运动的相对性原理,拍摄出了孙悟空的 “腾云驾雾”。孙悟空“驾云飞奔”,是先拍摄出孙悟空在 “云朵”(布景)上的镜头,再拍出天空上的白云、地上的山河湖泊等镜头,然后将两组画面放到“特技机”里叠合。叠合时迅速地移动作为背景的白云和山河湖泊。我们看电视是以白云和山河湖泊作参照物,于是就产生了孙悟空腾云驾雾飞奔的效果。
想想看,如何拍摄人坐在开动的飞机和火车里观看沿途风光的镜头?如何拍摄武艺 “高强”的人 “飞檐走壁”的镜头?
6、板书设计
一、运动的世界
二、运动的描述
三、机械运动
1、定义 副板书:地面、树木、房屋
2、参照物 副板书:司机――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小孩――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四、应用
7、资源及媒体的应用
本次课程设计,极多的运用到了多媒体课件,课件本身包含了文字、图片、动画、音乐的视听内容,可以说是全方位的给予学生一刺激,这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活跃课堂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一种形象的展示,多媒体课件对于教学内容的辅助效果是极其明显的。如若多媒体课件,那么在一些运动形式的展示中,将不好操作,经管可以用微缩模型展示,但由于模型的大小的限制等,效果应该是不如多媒体展示的。
8、教学设计后记
作为一节概念课,如果只是死板的叙述知识内容并加以一些练习,效果可能是不会太好。本课程教学设计,从实际出发,从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出发,通过例子,引导学生从实例中总结出规律,引发对规律的思考,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并且在解决一些实际的例子的时候,掌握对知识的运用。课堂上,用多样的多媒体课件,来展示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对学生的感官予以较为强烈的刺激,加深其对知识的印象。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多次进行分组讨论,教师给予一定的引导,培养学生一种进行探索并合作讨论的科学研究精神。并且,课堂上给予的问题多来自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的例子,以培养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练联系,将理论运用于实际的应用能力。还在课堂上告知学生一种物理学研究的方法:从简单到复杂。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篇十
课题:密度
[设计意图]
本节是本章《质量与密度》的第二节。在前一节,我们学习了“质量”和“用天平测量物质的质量”。物质密度的本质正是研究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所以从“区分由不同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开始,引入密度的概念。本节基于实验的基础上学习密度的知识,所以教学方法上引采用分组实验和讲授为主。
知识目标:
1.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
2.会查密度表. 能联系实际应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会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3.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能力目标:
1.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经历密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学习建立科学概念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
1.密度的概念,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密度公式.
教学难点:
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密度公式的应用.
教学方法:
1.观察法:2.实验法:3:讲授法
教学准备:天平,砝码,体积相同的木块、铁块、铝块(或其他的物体)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和学具]
天平,砝码,体积相同的木块、铁块、铝块(或其他的物体)
[课前准备]课内小组交流5分钟
一:复习旧知
1、如何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二 :自学导学(以下内容采取自学的方式,在小组内探讨完成并汇报)
2、密度 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公式: 密度的公式:ρ=公式变形:m= v=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ρ―― ――(kg/m3) m―― ――千克(kg) v―― ――立方米(m3) 说明:密度ρ的单位是由质量的单位和体积的单位决定的.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体积的单位是立方米(m3),密度的单位就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如果质量单位用克(g),体积单位是立方厘米(cm3),则密度的单位就是克每立方厘米(g/cm3).
1 g/cm3=1×103kg/m3.
3、例题自己做一遍和书中的解法对比 。反思。
4、生实验:用纸包着一块肥皂和一块泡沫的长、宽、厚度一样,也就是体积一样,但是,用手掂一掂,肥皂的质量要比泡沫的质量大得多。
5、同样的两个烧杯分别装有体积不同的水和煤油,放在天平上却能平衡,说明它们的质量却又是相同的。 提出问题:
(1) 为什么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不相同?
(2) 为什么体积不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却又相同?
(3)你在生活中见过类似的现象吗?
(4)通过以上思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篇十一
第一节力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力学的第一节课,与下一章章《力与运动》以及下学期的压强和浮力等内容构成了初中物理的力学知识体系。因此,本节课的内容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力的概念是物理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学好力学知识的基础。然而力的概念十分抽象,要使初中学生真正建立起力的概念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要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逐步加深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学生在学习完声学、光学等内容后,对初中物理的学习方式已经有所了解,即从实验入手---然后总结规律---最后落实到解决问题。所以,本节课力求能使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有新的发现。
第二节弹力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意了对学生开放性、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开放性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不是一句口号,而应该落到实处,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在教学实际中很难落实的一个问题。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塑性和弹性的时候,往往是通过举出生活中或者学生能够接触的弹性物体和非弹性物体若干实例,通过归纳的方法得出塑性和弹性。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并没有按照往常的方法,而是让学生对教师给出的若干物体进行分类,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了方法教育。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就不同,学生的兴奋点就非常多,都试图依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学生的思维随着分类的翅膀在飞翔。
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关注学生的体验。物理不是独立和抽象于生活之外的,尤其在初中阶段来看更是如此。在组织教学的时候没有过分关注基本的知识和概念,而是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橡皮筋、海绵、弹簧、减震等学生常见常听的事物出发,学生在对物体的弹性和塑性有充分的感性基础上,总结出什么是塑性和弹性。关注学生自己的体验,让两位同学在拉测力计的活动中体验拉力的不同,认识到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物体的形变大小有关的。学生亲自参与到了物理知识的建构中,认识当然是非常深刻的。师生关系融洽和谐,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闪光点。
主要缺点:学生在进行分类的时候没有充分放开学生的思维。为什么学生的分类答案都是与本节内容是对应的?为什么没有学生按照物质的组成去分?为什么没有按照物质的导电性能或者密度大小去分?这是受到了思维定势的影响,既然本节学习弹性和塑性,当然就是这一种分类方法。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充分分类的基础上,从中挑出一组依照弹性和塑性分类的一组,让学生分析这一种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同样回到了环节的主题。
第三节重力教学反思:
本节是在前一章学过的力的一般知识的基础上,利用这些知识来研究最常见的一种力――重力.教材中先通过学生熟悉的例子使学生认识了重力的存在,然后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研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用在坐标上作图的方法得出了重力跟质量的关系,这种做法思路简捷.学生容易掌握,同时学会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
――图象法.关于重力的方向,教材中首先说明用线将物体悬挂起来后物体静止时线的方向就是重力的方向,这个方向叫竖直方向,所以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并通过想想议议让学生明白竖直向下的“下”指的是什么.通过实际的例子说明竖直向下的重力方向在实际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最后告诉学生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部分,但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认为是集中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叫物体的重心,渗透了“等效法”.
生活中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竖直下落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教学中应注意通过学生熟悉的例子创设问题情景.以观察思考开路,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于探究问题的积极性.通过探究解决本书中“力的大小跟质量关系”的重点问题,通过让学生利用重垂线观察窗台、桌面是否水平,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利用重心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力的方向及作用点的难点问题,实现教学目标的完成。
第八章教学反思:
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教学反思:
在伽利略和牛顿以前,人们对生活经验缺乏科学分析,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所不可缺少的.由此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个错误命题: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运动,没有力作用,物体就会停下来.这个错误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由此可见前概念对人们认识影响是巨大的。在物理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大脑中形成的前概念,对正确的应加以利用,对错误的要认真引导消除,否则正确概念难以形成。加强实物演示,丰富感性认识,有利于消除错误前概念,确立正确概念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属经验型,需要感性经验支持.因此教学中应了解学生的实际,通过实物演示消除错误概念。
第二节二力平衡教学反思:
二力平衡这一节课,以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基础,从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概括出二力平衡的概念,通过实验与思考的观察与分析,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并与日常生活中现象为基础加以运用,体现了从简单到复杂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走下讲台,听到同行们的赞扬:“好”,学生的心声:“这节课时间过得太快了”。
我觉得这节课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课堂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一方面可以拓展课堂时空,使学习不仅是一堂课所学内容,它打开了学生的视野,穿越时间的隧道,把过去、现在、将来的有关知识浓缩在一起,供学生采摘。另一方面把活生生的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了解人不但活着,而且知道人应该怎样活着,使他们在与大自然的相处中感受生命的崇高。
多给予肯定和赞扬,给?一个孩子以同样的表现机会,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多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曾强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让?个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都得到提高。趣ζ游戏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好的办法,拔河比赛游戏,让学生在动感情趣中进入物理世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这也是注重过程,注重体验的表现。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使抽象问题用形象生动的画面形象地表达出来,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学生劳逸结合,始终保持旺盛的情趣,并结合图文,充分展现出知识的形成过程,是一根教鞭,一支粉笔,一张嘴不能比拟的,对学生理解问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符合初中学生的心里特征,学生非常积极
地参与和投入。
然而,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拓展,我原有的能力已不能满足新课程度的要求,要日日充电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既要注重各种单项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又要着于整体的效应,使各种能力相互促进,只有这样,教学过程才能焕发出应有的生命力。
第三节摩擦力教学反思:
这段时间我们学习了摩擦力这一节,摩擦力是我们初中阶段也是这一章要学习的弹力、重力、摩擦力中的一种,下面我对这节课进行一些反思。
一、深挖教材明确教学目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备课时我们东、南两校几位位老师认真研究教材,查找与摩擦力相关的教学资料,确定了这节课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
二、将抽象知识生活化,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
摩擦力这个概念比较抽象,虽然生活中很常见,但学生并不了解,所以我们定位于要把这节课的内容拉近学生的生活。本节课中教师首先让学生参加一个用筷子夹玻璃球比赛,并不像学生夹菜那样得心应手,引出摩擦,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和我们的生活联系的很紧密。在认识摩擦的现象产生的条件时,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引导学生从生活事例入手,注重培养学生用科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在课堂上学生说出了搓澡巾与身体的摩擦,黑板擦与黑板的摩擦等摩擦现象。教师还通过三个对比试验:1、把两手合在一起;2、两手离开移动;3、两手合在一起搓动,来逐渐认识摩擦现象发生的时候必须有两个物体,并且这两个物体要接触到一起,在接触的时候要有一定的运动。学生是在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中认识到了摩擦现象,另外我们还安排了将手放在桌面上拖动,手离开桌面拖动两个体会活动,让学生感知摩擦力。从课堂上呈现的学生学习状态,我觉得在今后的备课当中要将科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现象紧密相连,让孩子觉得生活总处处有科学,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科学的教学理念”。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突破重难点时,老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教师参与其中。如果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装置来做,同学们会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很不稳定,并且很难控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设计了一个让弹簧测力计静止,抽拉下面木板或棉布的实验,让学生讨论并通过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来研究摩擦力跟压力的关系。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孩子们通过自己设计试验、相互谈论、合作交流、解决了知识的重难点。从学生回答问题的踊跃性,试验的专注性来看,学生的兴趣始终在课堂上,学生在这种和谐的充满活力的课堂中,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思维和动手能力得以发展,潜能得到充分挖掘,知识掌握更为牢固,让孩子真正动了起来,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说一下这节课缺憾的地方,在讲解摩擦力这个概念时,应该先让学生分析总结摩擦力产生的原因――摩擦产生摩擦力,然后教师再出示课件,这样学生感受会更深刻。在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教师应再引深一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说一说。如学生说出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时,教师可以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能说出在冰面上打滑和水泥地面上打滑的区别,能更好的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科学的意识。
在讲静摩擦力的时候学生对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不受摩擦力很难理解,如果能够先让学生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即两物体接触并有压力,接触面粗糙,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这样结合起来更容易理解了。另外还应该大量列举生活中的摩擦实例,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等知识以帮助学生理解摩擦力。从而体现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标理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篇十二
学情分析
本校新课程研究始于20xx年9月,初期目标是构建具有“探究性的学习、问题式的教学、合作化的课堂”等特色的课堂教学。本届初二学生经过近一年半的新课程理念的熏陶及近一学期的物理新教材的学习,已基本领悟了“科学探究”的各主要环节,同时也具有了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及操作能力,但科学探究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学生还不甚明了。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中力图体现:“知识学习”是一种“探究的活动”,知识并不是绝对的、不变的结论。
结合教学实际对本书内容进行更为合理的重组,以更利于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在探究中创新,从而学到真正的知识和掌握相关的技能,并领悟科学探究的意义,从探究的“程序操作”走向“实质探索”。
并以“探究卷”为“桥”,引领师生共同走向这一“变薄的教材”。
教材简析与处理
《电阻》是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本书主体内容由“电阻”、“变阻器”组成,编者的实施建议是使学生通过探究“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认识导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电阻,通过实践学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电压。
为尽可能体现出“探究的意义在于发现与创新”,并尊重编者的建议,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做如下处理:
第一环节:打开探究之门。
教师组织学生收集、观察家用电线并提出思考:普通导线为什么多用铜制成?
第二环节:探究与发现。
通过探究未发现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与导体材料、长度的关系。在完成“电阻”的知识建构过程中打开创新之门:如何制作可变电阻器件?(至于横截面积与温度因素对电阻的影响的探究仍按课标建议安排在课外实践活动中。)
第三环节:创新与实践。
重组教材内容,通过设计变阻器件和操作实践,变单一的技能培养为创新意识的建立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四环节:拓展与延伸。
补充介绍“半导体”以开阔学生视野;多维度建构课堂小结,并对下一步探究方向做出设想,使课堂得以延伸……
教学目标
1、采用实验、观察、对比分析、设计创新等多种方法探究电阻及滑动变阻器,知道电阻及其单位,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并会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电压。
2、通过了解半导体和超导体以及它们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开阔视野。
3、领悟探究的意义。
教学准备
电池组、小灯泡、开关、导线、自制电阻比较装置、铅笔芯、滑动变阻器、自制滑动变阻器模型、“探究卷”及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5分钟)
(师语)请同学们观察所带来的各式电线,谈谈你们的“发现”并提出你们最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可能性的发现和提问:(摘选)
1、一般电线内部是金属丝,外部包有一层塑料。
2、为什么普通电线内部的导线多用铜制成,可否采用其他常见金属材料来代替铜。
(师)结合1再联系旧知及实物重新加深学生对导体、绝缘体概念的理解,并指出好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是重要的电工材料。
结合2引思;能用铁或普通不锈钢材料来代替铜吗?从而打开课堂探究之门。
(“导入”中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
二、探究与发现(15分钟)
1、实验与发现。
目的:探究粗细、长短都相同的铜丝、不锈钢丝的导电情况。
过程:
①学生设计实验、选择器材并操作(参考装置见图1);
②教师补充探究粗细、长短都相同的铜丝、碳钢丝、康铜丝及镍铬合金丝的导电情况。
(学生)通过观察灯泡的明暗去推断电流强弱,并发表见解。
发现小结:粗细、长短都相同的不同金属丝导电能力不一定相同,换言之它们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可能有所不同。
(师)组织讨论本次发现的意义。
意义概述:①粗细、长短都相同的金属丝导电能力跟导体的种类有关;②不同导体的电阻可能不同。
(此步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确认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并且使学生明确怎样用实验的方法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从而初步突破“电阻”这一教学重难点。)
2、研讨与发现。
目的:了解电阻。
过程:组织学生研读“电阻”框,并积极鼓励合作探究和对有效信息进行收集。
(学生)可能性的发现和提问:(摘选)
①电阻表示异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r,电路图中的符号“”,单位:欧姆(ω);
②对第13页框表中所列的几种导体在一定条件下的阻值数据提出猜想:导体电阻除与材料有关外,是否可能还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有关。
(此种教学安排的目的有二,一是放手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突破“电阻”这一教学重难点;二是打开新的探究之门。)
3、实验与发现。
目的: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限它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过程;
①学生设计实验、选择器材并操作(参考装置见图2);
②观察灯泡亮度的变化。
(学生)发现:导体长度越长则电阻越大。
(师)组织讨论本次发现的意义:
①某段电路中的电阻可以改变,做法之一就是改变导体接入电路中的长度。
②可根据导体的这一特性制作“可变电阻器件”。
三、创新与实践(20分钟)
创新课题:设计一种可以改变电路中电阻大小的器件。
设计依据:上述实验的发现。(原则上应由学生给出)
设计选材:师生互动探讨材料选择。
主要材料选择:
1、可选择金属电阻丝,因为它的韧性和可塑性好;
2、为便于使用,又不影响导体电阻,需用绝缘体制作配套的固定装置。
设计过程:师生合作“制作”变阻器模型(见图3)。
1、绕线(目的:减小空间范围)
2、抽头。(目的:取不同阻值)
3、设滑片。(目的:可任取相应阻值)
4、装固定架。(目的:便于操作)
(师)组织学生观察实际的“滑动变阻器”并探究有效接法与变阻情况。
学生讨论得出:
1、接“a、b阻值最大,接c、d阻值几乎为零,且均无法变阻。应接a(b)和c(d);
2、若接a和c(d),则p向a移动阻值减小……
(师)提醒学生注意”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操作实践;用变阻器改变灯泡亮度。
注:实验过程由学生完成(略)。
(师语)由于选材和变阻方式不同,变阻器会有很多种类,课后请同学们也试着设计一种变阻器,并了解实际生活中的其他变阻器件的应用。
(师)组织讨论本次创新的意义:
1、学会了设计制作滑动变阻器,并为了解其他变阻设备的原理打下了基础。
2、应用滑动变阻器可(根据需要)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电压。
(本环节中重组了教材内容,让学生经历”探究――设计――实践“这一个性化的过程,去主动突玻”变阻器“这一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所以然。“充分体现了本课的设计理念:即”知识“乃是一种”探究的活动",并不是绝对的、不变的结论。)
四、小结与延展(5分钟)
师生共同构建多维度课堂小结,并对下一步探究方向做出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