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感悟,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感悟,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感悟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马原矛盾的对立与统一感悟篇一
我们在高中和大学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正确地指出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即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发生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会使实践达到预期的效果:反之,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性的作用。认识来源于实践,我们平时在大学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认识都是前人在经过大量实践记录并整理出来的。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呆在书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圣贤书”,会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既读有字之书,又读无字之书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大二一年,我们很幸运的有了俩次见习机会。对此我很感激,这让我们提前感受到了做老师的感觉,从而对我们以后发展成一名语文老师有很大益处。
大二上学期见习涪陵实验小学,我见习的是小学三年级,五天的时间听了十几节课,小学生很活泼,看到他们稚嫩的脸庞,看到熟悉的课堂,仿佛我回到了儿童时代,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师们的三笔一话。老师在上课时普遍说普通话,但普通话却不尽人意。甚至我一度怀疑重庆人总是说不好普通话是不是有一部分原因和小学老师有原因。怎么说呢?学校里面老师大都是重庆人,所以普通话不是很标准,这样,老师在讲课,朗读时发音不标准,会对小学生造成很大影响。我们都知道学生受老师影响很大,所以作为师范生,尤其是重庆本地人,我更应该练好普通话。还有,我们还需练好三笔,这同样重要。其次是课堂秩序与课堂纪律如何平衡。小学生纪律很难管,我们如果做到上课既有纪律,学习氛围又活跃。敷衍了事了。
大二下学期5月份我们见习的是涪陵九中。因为初三即将中考,怕影响他们成绩,我们见习主要听课对象是初
一、初二年级。一周有5天,每天听课至少五节。听课科目主要是语文,有时候也会听英语、数学等其他科目,很少。因为带队老师说英语和语文都属于口语方面,所以也适当增加了英语课的次数。听课目的在于向已在教学一线的老师学习,看他们如何教课,如何在课堂上管理学生,怎样随机应变处理突发状况(这种能力需要我们都学会并逐渐提高)等等。在听课的同时我们也要动笔记录听课过程,为日后我们怎样做老师作一个参考。在听完课,下课期间我们会做教学设计(知道老师提前备教案也很辛苦),采访老师,与学生交流并帮助老师批改作业。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我知道老师工作量也很大,俩个班同学100多人,一百多份作业,每天至少有一份作业,那么一天至少也要改一百多份,认真改作业会改几个小时。
我懂得作为一个教师并不像外行业说得那么轻松,觉得老师只要每天上俩节课,不仅周末放假,而且还有那么多寒暑假时间,多么轻松的职业!其实只要进入了教师这一行职业的人,都知道教师并不容易,我们都应该尊重教师这一职业。要想作为一个好老师,要尽心尽力教学生,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对调皮的孩子更应该尽心,同时还需要和家长和领导相处愉快。
在大一大二我们已经上完俩门课:心理学和教育学。告诉我们要掌握学生心理,上课要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见习课堂上,老师逐渐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分组讨论,老师不再是滔滔不绝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想问题回答问题。如有一节语文课《端午的鸭蛋》,“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句子有什么特点?在教学目标里面已经提到文学色彩特点,老师就不断引导学生往这方面想,小组讨论出来后,这个句子具有文言色彩。接着老师又让学生从课文里面在举出几个这样的文学色彩。总之一节课我们都能感觉出学生为主老师为辅。
从见习中我们能感受到很多书上的理论认识已化身为实践,从实践中我们又能更深刻理解教学经验。学习是人们获取知识的过程。从哲学意义上讲,学习属于认识范畴,即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理论最终要运用于工作,能动地指导实践并经受实践的检验,使认识不断推移,不断发展。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实践,运用于工作、生活中,改造客观和主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认识不断深化发展,学习对我们来说才会更加有意义。我们要博览群书,这是掌握本质规律、获得理性认识的前提,同时要重视实践的功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原矛盾的对立与统一感悟篇二
矛盾的特点
一、含义:
矛盾是反映是事物内部与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而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各方面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又相互吸引、相互联结。
二、特点:
1、矛盾是客观的
矛盾的本质是对立统一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2、矛盾的对立性与同一性
(1)对立性: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2)同一性:
①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对立性与同一性的关系:
区别:对立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
联系:①同一性以事物的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事物的的对立性,就没有
事物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就没有事物的存在与发展。
②对立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
矛盾统一体,就没有事物的存在与发展。
③矛盾的对立统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推动事物运动、变化与发展。理论要求: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要求我们把握好和谐。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互相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无处不在,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2)矛盾的特殊性
①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③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例如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影响甚至决定事物发展的最终结果。
理论要求:
①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矛盾特殊性中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运用矛盾分析法的“两点论” 与“重点论”。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好主要矛盾,同时兼顾事物的次要矛盾。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3)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马原矛盾的对立与统一感悟篇三
矛盾论
这是一篇毛主席在1937年8月写的文章,主要是为了克服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今天,对我们学习唯物辩证法有很大的帮助。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法则就是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与统一法则。要想深刻的理解矛盾论,就要理解矛盾论的诸多特性,包括: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下面将这边文章的要点抽出来,供大家研究。
一 两种宇宙观
两种宇宙观,历史上人们对宇宙发展法则有两种见解,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见解,一种是辩证法的见解。形而上学是指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这种宇宙观把世界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态和种类,都看成是永远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化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而这种增减和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即是由于外力的推动。世界上各种不同事物和事物的特性,从它们一开始存在的时候就是如此。后来的变化,不过是数量上的扩大或缩小。他们认为一种事物永远只能反复地产生为同样的事物,而不能变化为另一种不同的事物。就是说只承认量变,不承认质变。
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二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强调所有的事物的发展都是由矛盾决定的;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每个事物生命周期内都包含着矛盾,例如:人的一生中充满了矛盾,人年轻的时候没有钱,等岁数大了,有了钱,却没有了青春。这就是说,我们思考任何事情,都要从两方面来看,即看到有利的方面,又看到不利的方面,这样看问题就比较全面了。
三 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除了具有普遍性之外还具有特殊性和相对性,每棵树不一样,每个人不一样,每件事情当然就更不一样。针对这种现象,毛主席提出总的解决办法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上文中提到的矛盾的普遍性是隐含则矛盾的特殊性中的。
就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说来,总是由认识个别的和特殊的事物,逐步地扩大到认识一般的事物。一个是由特殊到一般,从实际中积累经验,形成理论。一个是由一般到特殊,将理论用于指导实践,从而不断完善丰富理论。
矛盾特殊性包含的5点内容:
1、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都带特殊性。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这就是世界上诸种事物所以有千差万别的内在的原因,或者叫做根据。例如:猫与狗不同,就是因为这两个动物彼此具有特殊的矛盾。正是因为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因此研究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方法,这样就有了不同的学科,研究物理和研究化学的方法就有很大差别。人和动物的矛盾就不一样,人要考虑学习,事业,婚姻,子女教育。动物则不需要,吃饱了不饿就行了。
2、每一个物质运动形式在其发展长途中的每一个过程的特殊的矛盾及其本质。一切运动形式的每一个实在的非臆造的发展过程内,都是不同质的。我们的研究工作必须着重这一点,而且必须从这一点开始。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例如,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用社会主义革命的方法去解决;过程变化,旧过程和旧矛盾消灭,新过程和新矛盾发生,解决矛盾的方法也因之而不同。人的一生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在不同的过程中有着不同的矛盾,例如:婴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等等,这些都是不同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
3、每一矛盾的包含的两方面都有其特殊性。一个大的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包含着许多的矛盾。这些矛盾,不但各各有其特殊性,不能一律看待,而且每一矛盾的两方面,又各各有其特点,也是不能一律看待的。不但要在各个矛盾的总体上,即矛盾的相互联结上,了解其特殊性,而且只有从矛盾的各个方面着手研究,才有可能了解其总体。所谓了解矛盾的各个方面,就是了解它们每一方面各占何等特定的地位,各用何种具体形式和对方发生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的关系,在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中,以及依存破裂后,又各用何种具体的方法和对方作斗争。研究这些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否则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是指不去研究矛盾的各个方面。唐朝人魏徵说过:“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句话有现代价值。
4、事物发展的长过程中的各个发展的阶段,情形又往往互相区别。这是因为事物发展过程的根本矛盾的性质和过程的本质虽然没有变化,但是根本矛盾在长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上采取了逐渐激化的形式。并且,被根本矛盾所规定或影响的许多大小矛盾中,有些是激化了,有些是暂时地或局部地解决了,或者缓和了,又有些是发生了,因此,过程就显出阶段性来。这一点和上面的第2点是有关联的。如果说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过程的话,那么自由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就是两个不同的阶段。以人为例来说明可能更清楚一些,人在青年的时候最要考虑的是事业和婚姻,当然,对不同的人而言可能结论不一样,有的人认为事业优先,有的人认为婚姻优先,还有可能原来认为事业有限的,因为家里老爸老妈的催促,必须将婚姻放在优先上,因此在青年这个过程中,可能还会分为事业优先,婚姻优先两个阶段。这个没有统一的答案,正因为没有标准答案,因此我们构成了一个活生生,完全不一样的人。
5、研究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特殊性,必须从各个阶段中矛盾的各个方面去看。这个就不必赘述,上面已经提到。
四 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上面所提到的关于人的矛盾,在20岁以前主要矛盾是学习,在20-30岁主要主要矛盾是事业或婚姻,再以后可能是子女的教育,不同的矛盾所占据的位置不一样,因此重点关注程度也就不一样。俗话说要事第一,也是这个道理。
五 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所谓同一性,说的是如下两种情形: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这些就是所谓同一性。两个相反的东西中间有同一性,所以二者能够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又能够互相转化,这是说的条件性,即是说在一定条件之下,矛盾的东西能够统一起来,又能够互相转化;无此一定条件,就不能成为矛盾,不能共居,也不能转化。由于一定的条件才构成了矛盾的同一性,所以说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所谓斗争性,是指无论什么事物的运动都采取两种状态,相对地静止的状态和显著地变动的状态。两种状态的运动都是由事物内部包含的两个矛盾着的因素互相斗争所引起的。当着事物的运动在第一种状态的时候,它只有数量的变化,没有性质的变化,所以显出好似静止的面貌。当着事物的运动在第二种状态的时候,它已由第一种状态中的数量的变化达到了某一个最高点,引起了统一物的分解,发生了性质的变化,所以显出显著地变化的面貌。矛盾的斗争贯串于过程的始终,并使一过程向着他过程转化,矛盾的斗争无所不在,所以说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所谓量变到质变就是对矛盾的斗争性最好的诠释。
六 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矛盾斗争的一切形式。只有在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双方才会采取对抗的形式。炸弹在未爆炸的时候,是矛盾物因一定条件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的时候。待至新的条件(发火)出现,才发生了爆炸。原来在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阶段,国共合作,虽然存在矛盾,但是这种矛盾并没有激发,蒋介石上台之后,残酷镇压共产党,因此矛盾激发,必须通过革命的方式来解决矛盾,这就是对抗。
毛主席的矛盾论是对唯物辩证法最好的诠释,所谓哲学就是研究科学的科学,因此这里面的规律对于事物的发展,人的思想都是试用的。光研究哲学是没有实际价值的,只有用哲学的思想去知道其他学科的研究才能发挥哲学的价值。
马原矛盾的对立与统一感悟篇四
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中国创新发展的认识
摘要:
在当代世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己经越来越显现出它的客观必然性和时代性,它不仅源于人类理性对自身未来命运的呼唤,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现实需要。
马克思及恩克斯在其著作中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及相关问题的论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前提,同时又是社会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这一理论的创立为人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的科学性和价值性。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不断深入发展,这一理论也不断得到深化发展,取得重大飞跃。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正文:
人的发展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任何时代的人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关注着自身的发展。可以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类反思自身发展问题的历史。纵观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发展历史,马克思以前西方哲学家就以他们独特的视野和角度对人的发展问题进行探究、探讨并有了种种构想,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和社会发展的完美、理想状态。但是对于时代的局限性,他们大多数停留于对人的抽象的理解,没有正确揭示出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马克思在继承前人种种思想精髓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核心问题是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表达了人类对自完美状态的孜孜以求。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的、不断推进的、而不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一蹴而就的,它是理想与现实性的统一。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所指的“人”不是抽象的、孤立的人,而是指现实的、具体的社会中的个人。“这里所说的个人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不同于先哲的最主要的一点。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中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即“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最终占有自己的本质。”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日趋关注自身的幸福度与自由度,对实现自身幸福自由的各种社会条件的认识也日益清晰。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实践问题,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理论界必须正确对待的现实问题。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于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于合理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传统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实践路径选择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理论上必须借鉴人类思想史上所有的优秀成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观点及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的理论创新;在现实操作方面,又必须借鉴和吸取以往国内外在人的全面发展实践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从中寻找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实践的规律,用以指导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建设的实践。
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发言说:“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从十七大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自身的需要,又是世界社会发展进程中必须提出的问题,值得我们大力探讨、全面推进。
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科学的生命力根源在于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发展性的统一。同时,创新也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性、承继性。推进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科学与价值相统一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需要,只有推进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才能紧跟时代趋势,把握时代脉搏,才是在新时代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才能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紧密结合变化发展着的实际,也就是必须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解决好连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中间环节,把二者具体地历史地统一起来。因此,人民群众也是价值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和评价的主体。
新时期以来,在紧紧地抓住这个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中间环节,创造新理论形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党下了很大的工夫。从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以来的党的领导人,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要求我们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理论飞跃。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针路线,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发展的新时期,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理论飞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的第三大理论成果。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而十六大以来的重大战略思想则是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先后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建设和谐世界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的四次理论成果既是历史的总结,又是承启未来的理论支柱,为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人的全面发展是和社会发展相统一的现实历史过程,它作为一种“终极理想”是指在中国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但作为一种目标和方向,它指引着人类不懈的追求。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心得历史时期,在崭新的世纪中,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周围,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以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积极地创造包括物质文明在内的各种有利条件,不断地提升人对善的向往和对美的追求,不断地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
3、人民日报
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精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5、《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光明日报
6、人的现代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马原矛盾的对立与统一感悟篇五
原来到广州参加南国书香节活动,带着新版的三卷本《阅读大师》。
2000年,马原的生活发生巨大改变。他结束了流浪生活,进入同济大学,正式成为一名大学老师。
“这是之前从未想到过的事,我从1970年做知青,1978年考大学,1982年去西藏,198 7年生了大儿子马大湾,生活就从没有安定过。”马原说,之所以会选择进学校,是因为当时马大湾已经12岁,上初中了,“这是他从男孩成长为男人的节点,我当时非常希望能在这个时间段上同他单独相处。”
根据原本的计划,马原要在上海风平浪静地待上6年。但4年后,马大湾去了德国,这段时间也相应缩短,马原又走上了四处流浪的生活。
在上海的这4年,成为马原人生中生活最安定的一段日子,他在履行一个父亲的职责的同时,也开始尝试着去适应学校的制度,按部就班地上课,他甚至做过几年系主任,也呈现出成为一个学者的“可能”。
这让马原心满意足。1991年,马原无奈宣布停笔,在此之后,他一直都希望能找到一个新的身份,让他平稳过渡。大学教授,无疑是马原最好的选择。在同济大学,根据自己的兴趣,马原先后开了“阅读大师”、“剧本写作”、“小说写作”等不同的选修课。马原用熟练的刀法,逐一解析影响了他的文学大师,手把手地教学生如何欣赏、如何享受,讲小说还原到工艺的层面。
这些教案,后来都被马原精心结集,逐一出版。但由于时间跨度较大,结集稍显散乱。今年8月,花城出版社又对马原的教案进行全面整理,重新出版了精装三卷本。
8月15日,马原在南方所作讲座,谈的就是这套书。“现在回头再看,我是在不断剖析那些影响了我的文学大师,因为我是行家,这一点我不谦虚,因为我太熟悉小说这个行当,也太熟悉叙事了。”马原停下来掂了掂三本书,接着说,这其实也是对他的总结,马原之所以是马原,答案都在这里面。“我的学问就是现在出版的这套书”
南都:《阅读大师》实际上是你在同济大学中文系教书时的一个合集,当初的情形是怎样的?
马原:2000年,我去同济大学中文系。这也是我漂泊十来年后,从西藏回来,第一次有了把自己安定下来的想法。
做老师的时候,我讲课还是挺下工夫的,当时早就没写小说了,90分钟的课往往要花三四天准备,全身心投入教学,所以才有这么多的讲稿。中国的小说家当中可能我的讲稿数量是最大的。这其实是受格非启发,他年轻时特别喜欢听我讲大师和名著,他就建议我,如果当老师不妨以此出书。因为有这个想法,所以就更全力以赴了。你看我讲了很多长篇作品,这些书光读一遍就要好多天,而我在讲之前绝对要重读,而且是细读。
南都:能不能说,你当时是有可能成为一个学者?
马原:很难这么说,我在同济呆了13年,其中几年还当中文系主任,现在退休,我的学问就是现在出版的这套书。但我对“学术”的定义,跟一般的学者很不相同,对他们而言,我的学问或许根本就称不上学问。对他们而言,学术是要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要引经据典,要有处理,课题要有严谨的梳理和铺排,而我的学术,更多是我个人的经验和选择,我的淘汰和筛查。在他们看来,我这样做学术未免也太容易了,但我看我的学术也很难,里面每篇文章我都要备好几天课,花了大量的精力在做这个工作。我在这套书中,花费血汗很多,含金量也很高,我个人很看重这套书。
南都:其实格非、王安忆都曾出过类似的解读文学的著作,但他们似乎更加学术,而你则更加注重个人的体验。
马原:格非的小说我看过不少,但是他的学术著作我还真没看过,王安忆的作品也是这样。我其实一般也不看学术著作,我看过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以及毛姆的《读书随笔》,我觉得我讲文学同他们或许有相似之处,这也是我看到的仅有的小说家的学术著作,至于格非、王安忆的学术,他们都有自己的路子,讲课时应该也各有侧重,但是我不太熟悉。
南都:那你现在再读这些文章中对经典名著的解析时,会不会又有不同的感受?
马原:不会,我写《牛鬼蛇神》时,重读了二十年和三十年前自己写的小说,经常会觉得挺惊讶:这家伙怎么会写得这么好。这种感觉是绝对真实的。他们给我统计,《牛鬼蛇神》里有7万字来自我以前的小说,就是因为我看到觉得特别好,有通神的地方,索性就直接拿过来了。所以你看,我哪怕重读二十年、三十年甚至四十年前的小说都仍然会给自己投赞成票,更何况是我十年前的文字?
至于对作家的理解,也不会有什么改变,因为这些都是经典的作家,你读经典时永远都会心怀一份至诚。前两年,贾平凹编过一本《影响了我的三十二篇美文》,其中选了我在《细读经典》中写海明威的一篇。我当时心里非常得意,因为其他三十一篇都是写的,而我这篇不是写的,是说的。这也是我对这套讲稿的自信心,后来也通过这套书认识了不少朋友,衍生出很多很美好的故事。
“各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标准”
南都:你在《细读经典》中是根据什么原则来挑选作家的?完全是你自己选择,还是会根据学生的需求来?
马原:毕竟我的课叫“阅读大师”,主要讲的肯定是我心目中的大师。我是喜欢我曾经受益的作家,我不做特别大范围的阅读,我基本上是阅读世界文学上赫赫有名的作家。我个人受益的作家基本上都是我能重读的作家,我一本书要看很多遍,比如《小王子》,我足足看了三十遍,因为我喜欢它,我喜欢《小王子》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我喜欢这种既像童话寓言,又像警示寓言的作品,作者写主人公的结局和他人生的结局是一样的。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说米兰·昆德拉。当时有学生向我反映,说我讲的作家他们都没听说过,希望我能讲讲现代作家。我让他们提意见,他们提了刘墉、白先勇、汪国真、米兰·昆德拉,我选了选,最后还是选了米兰·昆德拉。米兰·昆德拉其实还是稍微欠一点,他犯了小说家的大忌,不断跳出来说小说中的人物。所以我讲他时,用的标题是“耽迷于讨论的米兰·昆德拉”。
南都:我看里面没有列入毛姆。
马原:对,没有毛姆。其实是应该讲的,对我而言,毛姆是一个很重要的小说家,我在内心也把毛姆当做我很要好的朋友,心里也很切近。至于为什么没讲,我想一定是当时没有摸到毛姆的《刀锋》、《月亮和六便士》,或者是《人性枷锁》,我不重读是不敢说的,毕竟面对面授课,精准度还是很重要。除了毛姆之外,像瑞典女作家拉格洛芙也没讲。拉格洛芙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和《古斯泰·贝林的故事》,让她结结实实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我早年受她影响特别大。类似的情形肯定还有。
南都:我很好奇,你心中对一流作家评判的标准是怎样的?
马原:老话常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我不这样认为。文学也有第一,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枭雄。比如一战后,海明威出现,在那个时代,无人出其右。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的那些“小人”,看海明威名气太大不愿先给他奖,结果海明威拿奖比福克纳还晚,这并不能说明海明威不如福克纳,福克纳的影响和海明威不可同日而语。海明威就是那个时代的第一,没有人可以与之相提并论。至于1980年代文学的n o.1就是约瑟夫·海勒,全世界都在读《第二十二条军规》,大伙都疯了。
南都:那是不是说,某个时代最好的作家就真的是当时最好的呢?
马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标志性人物,真正的标志性人物肯定是好的。我不知道日后的文学史对王朔的评价怎么样,但他肯定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好的作家。
除了各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标准外,在小说史上,还有无法用逻辑和理性涵盖的一个清晰的价值标准,这个标准贯穿整个人类历史,这是任何人都不会怀疑的。南都:在《小说密码》这本书里,你把自己当成一个重要的阅读对象在分析,这对很多作家来说,应该是非常难的一件事吧。
马原:我写小说,时间很早,从1970年代初就开始写,到1982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到1985年左右,我突然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就是我读自己的小说有一种新奇感,就像照镜子,尽管每天照,都能从自己脸上发现惊喜。我不知道原因,但我确实从我以前的写作里发现了惊喜。或许是因为我比较自恋,也有可能是因为我一开始的写作和阅读都在一个相对正确的轨道上,多年前的阅读带有很强的经典性。我的写作都是在追寻经典写作的方式,我庆幸自己少年时选择了对的路径。我一生都在经典的限制之下,就是所谓的戴着镣铐跳人生之舞。因为熟悉太多经典的东西后,你觉得你一定要按规矩行事,但你又不能重复你所认可的经典,你要在种种限制当中突围。我算是比较幸运的小说家,至少做到了从中突围。
“新的写作早就起来了”
南都:对于很多经典作家,年龄似乎不会成为限制。但对于你们这批1980年代的作家,似乎过了那个创作高峰就再也没办法爬上去了。
马原:对小说家而言,无论中外,四十岁以前是最有创造力的时期,四十岁之后,一个有持久毅力的作家或许会有同样分量的作品出来,但肯定无法超越之前。但我的经验告诉我,一个小说家最好的年龄,也就是二三十岁左右,通常我们看到的名家最卓越的作品大多是在这个年龄段写出来的,即便是托尔斯泰,他在三十几岁完成了《战争与和平》,这本书无疑是历史小说中人类不可企及的一个高峰。
所以今天我们这批人的写作就比较边缘化。新的写作早就起来了,而且早已成气候,新的写作面貌已经来临,而且新的写作是我们不熟悉的,甚至不是我们喜欢的,比如郭敬明、韩寒、安妮宝贝,甚至更新的。我现在读《哈利·波特》,都有隔世之感,罗琳其实比我小不了多少,但她写的是什么?我看上去云山雾罩。我不希望写作这个行当那么轻易就改朝换代了,但确实是改朝换代了,就像郭敬明的作品对我们来说像天书一样。南都:郭敬明写的东西有看过吗?
马原:我原本想看的,但是没看进去,他的叙述点我找不到。那么多人喜欢他的东西肯定是有他的道理,但是我无从判断。我看过韩寒的一些作品,我喜欢他写议论性的文字,很犀利,一针见血,很不容易,可以看出他很有天赋。其他的不太熟悉。我现在读新作品越来越少,年纪越来越大,愈发不敢轻易浪费了,我不是特别想发现新作者或者帮助新作者,我已经离开为人师的年龄。
南都:你在同济上的这些课结果如何?从书中看,感觉你面对学生们时状态并不是很好。
马原:对,这个课,我讲了几年就不讲了,生病是个托辞,实际上是我不想讲了,心情不好。这个时代需要娱乐,学生也需要娱乐,他们已经完全不读书了。当时特别安排过《局外人》一课,之前,我向他们强调,要是问到谁书中内容,谁答不上来,那这门课就不及格,结果后来上课,我问他们,谁知道默尔索是怎样为自己辩解的,120个学生却没有一个答上来,叫我好沮丧。
经典必须读通,要是没有读通,就是白看。但只要你哪怕读通了一本,那你一辈子的方向都会因此不同,我一直坚信这一点。因为经典的价值体系正好指向多数人不读经典这个空白,不读就不会想,不会思考,经典能在时间面前屹立不倒,就是因为它能够战胜时间、跨越时间。但这个时代大家最关心的,还是赚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