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不良贷款成因及化解对策方案 不良贷款处置存在问题及对策(4篇)

2023年不良贷款成因及化解对策方案 不良贷款处置存在问题及对策(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3-20 17:20:22
2023年不良贷款成因及化解对策方案 不良贷款处置存在问题及对策(4篇)
时间:2024-03-20 17:20:22     小编:zdfb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就是小编给大家讲解介绍的相关方案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不良贷款成因及化解对策方案不良贷款处置存在问题及对策篇一

作者:李星咏 湖…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2382 更新时间:2009-1-9

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受多种因素制约,信贷资产质量低劣、不良贷款占比高始终困扰着农村信用社,已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因素,也直接影响着信用社经营效益和持续生存和发展。近年来,各地农村信用社都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不良贷款清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同时新的不良贷款又不断产生,陷入了“先清后增”的怪圈。有的随贷款规模的扩张表面降低了不良占比,掩盖了风险,但不良贷款绝对额却不降反升,都成为困扰信用社发展的顽疾。因此,在农村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的新形势下,如何化解不良贷款问题、切实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信贷资金的运用率,树立农村信用社的良好社会形象和竞争力,巩固农村阵地,扩大市场占有率,就要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当地实际,既要有方法,又要有策略,划阶段清收,尽快在具体工作中实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妨借鉴大禹治水的成功经验,疏堵结合,从堵新和清旧两方面同时入手,在控制新增不良贷款方面多下功夫,多出绝招,在压缩不良贷款存量上多想点子,多施手段,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

对于农信社的不良贷款应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客观分析,站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高度,探索化解的思路和对策。对不良贷款形成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有助于预防、化解贷款风险。

(一)是贷款风险识别和筛选机制不健全。对借款人的准入判断,不是基于借款人的财务状况或贷款抵押品,而是基于对借款人成功完成某项业务的预测。或者在借款人的资信程度及偿还能力产生质疑的情况下,发放贷款过分倚重第一还款来源(如抵押物);贷款用于投机性的商品买卖;贷款抵押品折扣率过高,变现能力很低;异地贷款、多头贷款过多,缺乏有效的监控;贷款已存在潜在风险时,没能及时采取果断措施;贷款已明显出现风险,相关责任人却因怕暴露问题担责任,没有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清收,把希望寄托于借款人能柳暗花明,消极等待,坐失清收良机,最终使贷款造成损失。

(二)是贷款管理机制设置不合理。在贷前调查阶段,获得的贷款信息不完全,贷款项目评估质量不高。部分信贷人员缺乏必要的信用评估、财务分析知识和经验,发放贷款时又没有充分听取必要的劝告,而发放调查不充分、信贷资料不完善或不真实、抵押物变现力差、不足值的贷款。在贷款的审批阶段,未严格把握贷款审批条件。贷款集中程度过高,过分集中于某一借款人,某一行业、某一种类贷款,致使贷款风险相对集中,贷款金额超过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而无力偿还。使借款人产生“债多不愁”,以一种无所谓的无赖态度毒化借贷双方关系,使信用社处于被动尴尬局面;贷款发放后信贷管理人员对日常监督管理不力,存在“重放轻收轻管理”的现象;部分信用社由于人手较少,根本没有按照信贷操作规程执行等等。

(三)是信贷人员素质的制约。人是生产力第一要素,信贷人员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金融理论、企业财务管理、法律制度等业务知识外,还必须具有诚实的品格和强烈的责任心。信贷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贷款的质量,尤其是在管理体制不健全、贷款运作不规范、约束不力的情况下。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当前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的数量有限,部分人员素质不高,难以进行贷款的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违规放贷时有发生;在执行信贷政策方面,有的信贷人员随意性很大,存在“人情代替制度”现象。在风险的预测方面,有的信贷人员缺乏科学的理论知识,凭主观经验的成分较重,用经验代替制度。对于即将产生风险的贷款,不能拿出一套完整的防范措施和处置办法来,只是将希望寄托于借款人能扭转局面或轻信借款人的还款承诺,白白浪费和错过了清收不良贷款的有利时机。加之由于管理体制原因以及改革步伐相对滞后,部分信贷员“在其位而不谋其职”工作主动性差,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不能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些自然加大贷款风险。

(四)是自身经济利益的驱动。利益与风险并存,一些农村信用社盲目地追求高效益,一味地支持风险企业和风险项目,这种贷款配置本身就孕育着高风险。

(五)是借款人欺诈。借款人欺诈可分为普通欺诈和严重欺诈。所谓普通欺诈行为,指借款人主要通过向信用社提供部分虚假信息以改善本企业的资信状况,获得用于借款人生产经营活动的贷款。这种欺诈的特征有:(1)借款人向信用社提供的信息部分虚假;(2)提供虚假信息的主要用意在于提高其资信状况,期望获得信用社的充分信任;(3)获得的贷款主要用于真实的生产环节。如果经营按计划进行,借款人也不愿意拖欠贷款而在信用社留下不良记录,即使出现其他情况时,借款人虽然无力归还贷款,但通常愿意与信用社合作。严重欺诈是指借款人通过一切手段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并贷款主要用于借款人从事的主营业务以外的行业或挪用贷款而获取个人利益。这种欺诈的主要特征有:(1)为了获得贷款,借款人不惜一切手段(包括违法手段);(2)借款人对其从事的行业并不真正关心,甚至借款人根本没有正当主业,或者从事的行业的目的就是为了更方便地获取贷款;(3)借款人获取贷款并不用于主要业务,而是以转移、投资、奢侈消费等方式,鲸吞贷款。这类欺诈行为主要以骗取信用社贷款为最终目的,且通常利用、拉拢或腐蚀信贷人员,因这种恶意欺诈而造成的不良贷款风险极大,收回的可能性很小。

(六)是借款人通过企业改制,将信用社的贷款“一改了之”。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企业间的兼并、收购以及企业改制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有的企业通过上述行为盘活了资产、扭亏为盈,重新获得生机。与此同时,部分经营正常的企业,也借兼并、破产、重组、改制之机“逃债”、“废债”、“悬空”信用社债权。大量的信贷资产在企业改制中打了水飘,成了企业改制的牺牲品。

(七)是借款人遭受不可抗拒因素影响,致使贷款形成不良贷款。由于我国农业的基础较薄弱,农业耕作的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农民抗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较低,大多数地方存在靠天吃饭这种情形,这增加了涉农贷款收回的不确定性和贷款的风险性。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农作物减产,农业欠收,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影响贷款的归还。

(八)是行政干预因素。在2002年农村债务锁定之前,地方政府压,地方财政挤,迫使农村信用社发放大量指使性贷款、救济贷款,贷款行为行政化,信贷资金财政化,直接削弱了贷款产生经济效益的基础。地方政府行政干预严重,造成“领导定盘子、企业铺摊子、农信社发票子”的现象,迫使农信社最终承担风险。

[1] [2] [3] [4] 下一页

(九)是缺乏完备有效的贷款管理内部制约机制,贷款风险没有同信贷员利益挂钩。贷款发放好坏一个样,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为不良贷款的形成提供了土壤和温床。行业不正之风严重,上级联社领导打招呼贷款多,信用社信贷人员人情贷款多,借名垒大户贷款多。

二、不良贷不化解对策

(一)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信贷风险的管理。首先,要增强风险观念和防范意识,努力谋求控险、避险、化险良策,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其次,要加强信贷人员对信贷案件的学习,提高对信贷风险的再认识,使信贷人员充分认识到金融风险无处不在。首先,应建立“不愿违”的自律机制。关键是消除员工违规的动机,增强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强化教育,增强三种意识。加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道德意识,不断增强免疫力,强化依法合规经营和防范风险理念,增强自律意识。再是用理论知识武装素裹,不断总结和分析过去,全面提高增量贷款质量,避免前清后增现象,各项制度得以贯彻到具体业务中。

(二)及时掌握借款人动态,减少信贷风险。农信社与借款人是唇齿关系。借款人经营好坏直接影响着农信社信贷资产的质量。因此,农信社有权也必须了解借款人生产经营和资金运用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根据借款人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信贷策略,确保信贷资金安全。信贷业务主管人员在所辖范围搞好调查,经常到贷户家中走访,尽最大努力撑握其家庭经济收入状况,经常与贷户谈心,帮其走出气馁的误区,立足现状帮其上项目,采取滚雪球式发展,多渠道增加收入,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逐年消化风险。

(三)要积极争取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扶持。其一,要争取国家对农信社的优惠政策,积极为农信社创造宽松的经营环境。在利率上,应适当农信社转存款的利率;减免农业贷款营业税;国有企业破产时把农信社贷款作为第一偿还对象,等等。其二,要全力争取地方政府对农信社的大力支持。一要采取多联络、勤汇报、讲实情、述利害等方法,取得地方政府的理解和支持。借助公、检、法、司、税等执法部门的特殊作用,清收农信社不良贷款,以提高农信社化解信贷风险的力度。二要促使地方政府在地方企业转制过程中,积极支持农信社落实债务。

(四)加强内控,完善信贷风险防范机制。

(1)、完善信贷决策机制。一是完善信用联社贷款审批委员会的职能,发挥基层信用社贷款审批小组的积极作用,并充实法律人才,增强对贷款的合法合规性审查。二是坚持贷款操作程序,严把“三查关”。首先,把好贷前调查关,进行严格的贷前调查,以市场为导向选择贷款对象。其次,把好贷时审查关,严格审查贷款手续的合规性、完整性、有效性。第三,把好贷后检查关,重点抓好信贷资产的跟踪监控工作,随时掌握信贷风险的变化,及时贷款管理策略,将风险消灭于萌芽状态。

(2)、建立贷款风险预警机制。建立贷款风险预警机制可以为农信社防范信贷风险提供重要参考,及时化解潜在风险,确保信贷资产的安全。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的关键是合理选择风险预警信号,主要包括:(1)财务早期预警信号,主要检查企业的会计报表、应收帐款的变化情况;(2)管理层的早期预警信号,主要检查企业关键人员变动对企业计划目标、劳资关系、经营宗旨等的影响;(3)经营状况早期预警信号,主要检查企业的财务记录、业务性质变化、生产及库存情况,以及与客户的信用关系;(4)企业与农信社的早期预警信号,主要检查企业在农信社的存款余额、应付票据、短期借款、还款来源等方面的变化情况。

(3)、完善信贷风险转移机制。全面推行抵(质)押贷款,从严控制保证贷款,转移农信社信贷风险。一是严格依照《贷款通则》办理业务,按照《担保法》办理合法合规的抵押担保手续。要对保证人的偿还能力,抵押物、质押物的权属和价值以及实现抵押权、质权的可行性进行严格的审查。二是在贷款方式上,应优先选择抵押或质押方式,对保证贷款应严格审查担保人的担保资格,防止担保人多家担保,造成“担而不保”的现象发生。三是对旧欠的信用贷款、担保失效贷款,应尽可能补办抵押、担保手续,转移信贷风险。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一定金额的特别准备金。二是允许建立企业“两金制度”,提取一定比例的贷款风险保证金和利息备付金,专户存储,必要时可用于还贷付息。

(5)、完善信贷风险责任机制。一要明确农信社一把手对本社信贷风险管理的全面责任制。二是对新增贷款严格实行“第一责任人”制度,信贷员作为第一责任人要负责贷款的“包放、包管、包收、包效益”。三是对旧欠贷款风险进行重新确认,划分责任人,责任贷款要由责任人负责收回,不能明确责任人的要层层落实清收责任。

(五)强化信贷队伍建设,提高信贷人员素质。

1、竞争上岗。让那些作风正派、有强烈责任感和事业心,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对业务熟悉、能吃苦耐劳的员工从事信贷工作,并定期实行轮岗制度,防止个人行为风险。

2、要强化信贷人员的培训,培养一批精通业务、善于经营管理和社会公关的“复合型”人才。

3、推行信贷人员等级管理制度,按级定酬,并根据对农信社的贡献实行专项奖励措施,提高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六)疏、堵并用,化解不良贷款控新降旧是关键。控制新增不良贷款,降低旧存不良资产,是提高信用社资产质量,增强农信社核心竞争能力,实现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工作,也是难点工作。(1)、堵新是关键。信贷风险是伴随着贷款的发放而产生的,堵新就是要从完善内部防范机制入手,切实加强对新增不良贷款的防范。(2)、清旧是根本。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清旧就是通过规范不良贷款的管理,落实清收责任,严格考核奖惩,采取积极有效的清收措施,进一步加大清收力度,实现不良贷款的双降。(3)、多策略地保全的盘活不良贷款。信用社要结合实际,采取户户见面收、人人包户收、依法强制收、落实债务收、输血帮扶收、逐笔销号收,聘请社会人员收等措施,大力盘活不良贷款。(4)、加大考核奖惩力度。严格“四包一挂”考核制度,奖惩分明,是执行各项制度的基础,也是促进清收工作高效开展的保证。在不良贷款清理过程中,信用社要按照贷款清收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类排队,对信贷员明确分工和落实任务,签订责任状,实行专门机构、专职人员、专业经营、专项考核的管理模式,要求信贷人员、包清收包盘活,并实行绩效与报酬挂钩,多收多得,不收不得,以激发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和创造性,促进不良贷款清收工作的开展。

控新降旧既要抓好对大额贷款的管理和清收,更不可忽视对小额贷款的监管和抓降。因为抓好对小额贷款的控新降旧工作,有着积极作用:(1)、抓好小额贷款的控新降旧,能产生震慑力。小额贷款额度小,容易收,特别是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富裕程度增加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有效的清收手段,清收小额不良贷款已不再是清收工作的难题。通过对小额贷款的清收,依法惩处不讲信用的赖账户、钉子户,不仅有利于盘活信用社不良资产,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强有力的清收态势,震慑一些等待观望,企图逃避农村信用社债务的贷款大户,实现四两拔千金的清收效果。(2)、抓好小额贷款的控新降旧,能增强影响力。小额贷款难收回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地信用环境恶化,贷户信用关系缺失。通过对小额贷款的清收,最大限度地活化和保全信用社资产,向社会表明信用社清收不良贷款的信心和决心,对于改善当地信用环境,增强社会信用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信用社员工在清收过程中,可以更广泛地深入村组、农户、居民,从多角度、多渠道地摸清他们的信用状况,为今后更好地发放和管理当地其他贷款、控制新增不良贷款,探索更多有益的工作经验。(3)、抓好小额贷款的控新降旧,能形成积聚力。对农信社而言,小额农贷既是主体业务,又是信用社的品牌业务。侧重于“农”字,偏重于“小”字,是信用社信贷业务的主要特点。因此,信用社必须立足自身业务工作特点,从小处着手,认真抓好对小额贷款的清收和管理,只有将“小”贷款管好,将小额沉淀资金盘活,才能积小成大,形成巨大工作合力,推动整体业务大发展。

(七)、可借鉴商业银行剥离不良贷款的做法,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建立资产管理公司,试行不良贷款的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对于问题贷款严重、亏损面较大的农信社,可采取集中处理模式,由政府出资设立或由信用合作管理部门直接经营一个单独机构,来统一处理农信社存在的不良贷款。这有利于借助政府的财政资源来帮助信用社核销不良贷款,充实农信社资本金。对于不良贷款尚不十分严重的农信社,可采取分散式的处理模式,在农信社内部成立专门的资产保全部门或工作小组,利用自身的力量来处理本辖区内存在的不良贷款。

(八)、加强与当地党政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其理解、支持,协调清收农信社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的处置是一个综合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机构、农信社和企业的通力合作。农信社应在地区政治事务中积极参与政治协商、民主管理,通过发挥政协代表、人大代表的监督作用,议案的质询作用以督促政府部门、司法机关正确行使权力,保护信用社的权益。农信社不良贷款的形成,乡镇企业占相当比例,而这些企业恰恰与地方政府和当地村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解铃还须系铃人”,争取当地党政部门支持,靠行政手段协助清收是盘活农信社不良贷款的有效途径。

(九)、运用法律武器,重拳出击,依法强制清收,保全信用社债权。由于目前法制尚未完善,法律环境有待进一步净化,对不良贷贷款采取法律行动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对一些有特殊背景的企业更应慎重。同时,农信社在采取法律行动前必须对借款人及相关债务人的资产情况摸清楚,以便在庭外和解失败后,及时要求法庭采取保全行动,否则可能因没有可供可执行的财产而达不到采取法律行动的效果。实际工作中,对那些法制意识不强,信用观念差,赖债思想严重和恶意逃债的个体工商户贷款和私人贷款,以法律手段强制清收是比较奏效的。

(十)、采取积极的清收政策,落实不良贷款清收责任制,发动和鼓励全员参与收贷,对收回的不良贷款,可按一定比例给予奖励表扬,以调动员工清息收贷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那些由于信贷人员工作失误,未能对贷款风险保持应有的警觉,或对存在问题的贷款进行回避和掩盖,造成贷款恶化的,应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并责令其收回贷款。由于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规范,农信社不良贷款中不乏有人情贷款、关系贷款等,对这些非正常贷款和小额的农户、私人贷款,利用信用社人缘、地缘优势,进行软性清收也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清收措施。

(十一)、选择可行有效的贷款重组措施。对问题贷款采取重组措施常包括以下内容:贷款展期、借新还旧、还旧借新、减免或全减利息罚息、减免部分本金、债转股、以物抵贷、追加担保品、重新规定还款方式及每次还款金额等。目前,农信社可以采取贷款展期、转贷、借新还旧和以物抵贷等方式。

(十二)、采取以资抵债的方式清收。对于村两委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要定期进行催收,以保证信贷资金不失诉讼时效。有的村村委班子不稳定,流动性极强,要经常上门做催收工作,使新的村委成员了解此笔贷款的用途、经手人、期限等情况。对新官不理旧账的村要重点进行监控,并向当地政府反映,请政府帮助解决落实。长时间不能落实的,将该村的贷款笔数、金额、用途、贷出时间等情况在该村进行公布,让广大群众共同分析,该如何处理?乡镇企业贷款或公职人员的贷款要与党委政府进行协调。若企业的固定资产或土地使用权能确定下来,请资产评估中介机构给予评估,将资产过户到信用社,等待时机尽快将固定资产进行转租赁或迫卖出去,本着成熟一个处理一个,达到降低非正常贷款在贷款总量中的占比。

(十三)、请求政府给予优惠政策。要密切配合政府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发挥部门优势,不违农时地支持农民朋友调整种植结构模式所需的资金数额。争取适当时机请求政府给予“税率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来降低不良资产的额度,但要考虑到的政府的难处和承受能力。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农民负担减轻了,财政可支配资金受到分流,难以实现用财政补贴不良贷款的目地。

(十四)、努力提高存款增量,降低不良贷款占比。党中央给我们绘制了宏伟的目标: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我们国家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90%,只有农民走上了小康路,才能创建和谐社会。扶持农民富起来,是我们信用社义不容辞的责任,既要向农业提供资金服务,又要向广大群众传播信息,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为鼓起农民群众的钱袋子而出谋划策。农民富了,我们的服务工作跟上了,存款的增量实现了增长,拉动贷款增量上升,随之不良贷款占比自然下降,有利经营管理,实现扭亏增盈,实现信用社和“三农”双赢的效果。

不良贷款成因及化解对策方案不良贷款处置存在问题及对策篇二

摘要: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重要的金融机构,其快速发展带动着农村的经济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不良贷款的问题。不良贷款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不良贷款问题急需解决。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贷款人自身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信用社的原因。对于不良贷款,我们要想方设法的将其解决,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前言

近期以来,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农村信用社的建设也取得了进步,支付手段也更加的快捷方便,改善了当前的经营状况。不仅仅是资金实力比以前增长了很多,而且信贷能力也大大提高,极大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虽然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还是出现种种问题,不良贷款就是其中之一,严重影响了信用社的发展以及生存。

二、不良贷款成因分析

(一)区县经济发展薄弱,贷款承担的风险会比较大。农村的经济来源是农业生产,农业自古以来就是靠天来定的,容易受到天气、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并且个人的规模比较小,缺乏经营管理的经验。除此之外,农作物的收益时间会比较的漫长,资金周转不会很及时,因此就会形成所谓的不良贷款。

(二)政府的政策影响。为了进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让人们进入小康社会,政府一般会向一些人群发放贷款。这固然是好事,但是也是有利有弊,这样的贷款没有有效的抵押及担保,倘若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亏损,那么就会形成不良贷款的现象。有很大一部分的农民认为这是国家给的补助,是国家奖励给自己的,不用归还。各地政府也采取各种手段来通过信用社向农民以及当地的企业贷款,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农民收成不好或者企业运转不正常,导致亏损,部分贷款是有去无回,所以造成了不良贷款。

(三)由于大多数的农民学识不是很高,故导致他们的信用意识降低,因此出现了借新还旧的现象。还有就是借贷人员的责任心不强,他们为了避免不良贷款现象的发生,他们便鼓励那些贷款的人员办理借新还旧的业务。他们这样做不仅仅是欺骗了自己和客户,更是欺骗了国家对他的信任,掩盖了事实的真相,违背了国家和政府的意愿,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信贷人员的职业素养和素质问题。在信用社工作的人员比较少,因此他们的能力不能够胜任信用社的业务。他们每个人管理的客户人数比较多,因此就会忽略一些问题,造成管理的松散。他们管理的人数较多,所以在以后的管理工作中就会忘记到期的催收工作,还有就是他们的业务能力以及技能的掌握比较缺乏,只有眼前的利益,没有长远的目标。

(五)这些信用社的信贷人员没有职业道德,缺乏敬业精神,对于借贷后的管理工作不认真负责,贷款到期不能够及时的催促他们还款,抵押物也不能够及时处置。借贷人员自身的原因,他们有些人员会出现意外情况或者对信用社进行诈骗的行为,这些都会引起不良贷款。

三、解决不良贷款的相关对策

(一)对于信用社信贷人员队伍的建设,信用社的信贷人员在这个贷款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员,因此对于他们的选拔要严格,防止那些有不良企图的人员进入信贷机构。除此之外,还要加强那些专业的信贷人员与刚刚入职的信贷人员的交流以及相关的业务培训,提高整体信用社信贷人员的素质与专业素养,对于比较有效的清收方法和经验要进行宣传和推广。

(二)对于信贷人员也要实施一些激励制度,一方面是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增加一下他们的收入。为了体现能者多劳,信用社逐步完善内部考核机制,奖励和惩罚分别处理,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对于请收不良贷款的工作人员实行奖励制度,对于出现不良贷款的工作人员实行惩罚并且加大对其的监测,信用社定期开展内部交流会议,将奖惩结果公布于每一个人。

(三)政府对于这样不良贷款现象的约束力度还是比较大的,所以作者还是应该出台很多的规定的,这样就会改善当代的社会信用环境。出台相关的规定也有助于判断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从而就可以避免不良贷款,如今的信用社的征信管理经验比以前丰富许多,因此在以后的信贷工作应当积极的使用政府出台的征信系统。

(四)清收不良贷款

1.不良贷款的影响极其的不好,我们应该下大力气进行清收。在贷款的过程中,信贷人员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是与客户直接进行交流的人员,所以说他们自己的认知对于结果有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不良贷款对于信贷人员的业务是有直接的利益关系的,所以说这些信贷人员为了利益和自己的荣誉就将贷款的分类模糊化,造成了隐形的不良贷款。为了防止不良贷款的出现,我们应该划分好贷款的分类,做好不良贷款的清收行动。

2.通过一些手段来清收追回不良贷款。现在有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我们要依法办事,对于顽固分子我们依然要依法收贷或者以其他的措施来进行收回贷款。对于那些无法寻找到的人员要通过村委会或借款人亲戚等渠道催收。

参考文献

不良贷款成因及化解对策方案不良贷款处置存在问题及对策篇三

;

    村级债务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近些年来增长加快,成为农村的突出问题。就竹山而言,到2002年底,全县17个乡镇264个村,几乎村村负债,债务总额达 5281万元,村平20万元,最多的村达100万元,少的也在5万元以上。债务主要是向金融部门和向农户个人的借款,且大都是高利息,大多数村缺乏偿还能力。
    一、形成原因
    笔者经过深入村组农户调查和多年的基层工作的探索,经过反复分析,认为形成村级债务主要原因有六个方面:
    (一)借贷垫付,完成税费上交。由于产业结构调整还没有真正见效,农民增收项目单一,收入增长缓慢,农户拖欠税费逐步增加,加上税费征收过早过急,有的地方还出台激励措施,村集体为了完成下达的刚性征收任务,有的采取征收实物,有的直接借贷上交,无形中形成了债务,这种做法带有普遍性,也是形成债务的主要原因。
    (二)超越实力,实施达标升级。农村“普九”、计划生育、村级卫生等各种达标活动,投入了许多钱,而乡村财力普遍困难,为了办事,完成当年“指标”,只好硬着头皮向老百姓集资或贷高息款。
    (三)举债投资,兴办公益事业。按照“农村事业农民办”的指导思想,许多农村公益事业都要农民出钱。农民收入低,交不起,村组没有钱,只有借钱,举债兴办公益事业。多数乡镇党委政府集中全乡劳力修建乡村公路,本来是件好事,事先不准备让老百姓出钱,但待工程测定后,经核算还需要群众集资。此时劳力已集中,兵临城下,开工在即,收钱吧,时间来不及,不交钱,又要撤人,在这关键时候,盼路心切的的乡村干部只好向私人借高息钱。路修通了,但羊毛仍然要出在羊身上。过后债主紧逼,只好想别的办法借高息钱偿还。
    (四)投资失误,造成资金沉淀。为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办“农工贸”一体化公司、上项目、搞开发、建基地,由于没有从实际出发,盲目投资。加上管理、技术跟不上,市场预测不准,致使多数基地无效发挥,企业经营困难,有的投产一段时间就停产,有的甚至开业之日便是停产之日,负债累累。
    (五)管理不善,资金漏洞很大。由于村级财务缺乏严格的监督约束机制,致使部分村有章不循,有法不依,有的以生活费招待费为名乱花乱支,有的甚至挪用、侵占、贪污,以至收不抵支、入不敷出,只得借贷运行。从我们清理的村级财务看,不仅非生产性开支失控,而且没有哪一个村不存在挪用、侵占、贪污集体资金的。
    (六)人员臃肿,供养能力超负。农村税费改革前,乡镇机关加“七站八所”和村组干部供养人员多,由于乡镇财力不足,加之部分外出对象“三提五统”无法收取,村级空缺也就相对加大,无形之中加重农民负担,从而出现“收费养人、养人收费”的问题,直接导致村级债务的增加。另外,在债务形成的过程中,也伤害了群众的利益,有的甚至伤了“元气”,至今没有恢复,进而造成贫困人口增加,“五保”对象增多。
    二、影响危害
    税费改革后,村级债务成为农民群众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成为乡村干部目前面临的一大难点,成为制约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一个重点。其影响和危害主要是以下三点:
    (一)大量债务的存在,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发展农村经济是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大量的债务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较大阻力。一是信用危机。由于乡村债务长期得不到化解,致使这部分贷款不能按期偿还,形成金融部门不良贷款,甚至成为呆账。乡村债务涉及面广,数额较大,势必使金融部门对农村放贷形成信用危机,不愿向农民贷款,农村因资金问题使有影响和重大发展项目因无资金而不能成行。二是投入不足。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乡村多方筹措资金首要的是偿还债务,有一点钱就要还债,根本谈不上对农业的投入和对乡村经济发展的投入。三是经济恐慌。面对信用危机、投入乏力的局面,部分干部群众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景产生悲观心理,情绪低沉,存在一种恐慌心理,不知“路”在何方?这对农村经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二)大量债务的存在,降低了农村干部的威信。农村工作要靠农村干部去开展,农村经济发展要靠农村干部去组织实施。大量的债务长期得不到化解,作为债权人、借钱单位和个人就会频频找乡村干部讨债。钱是集体借的,被催讨还债的尴尬事儿落到自己身上,乡村干部无形地披上了一层不光彩的外衣,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挫伤了工作的积极性,而且严重的损害干部在群众中威信。另一方面,没有正常收入渠道,只有千方百计想法子收钱,这将为刚减下来的农民负担反弹留下了隐患。
    (三)大量债务的存在,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乡村债务是农村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缩影,其长期存在得不到化解,就会使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得不到贯彻落实,就会使政府在农民中的威望受损,使农村干部陷入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地步。乡村债务都是农民的血汗钱,原指望滚动收款还借,现在政策不允许村里再收了,农民只有横竖找干部算帐,有的甚至借此闹事,村级债务的问题已成为农村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三、化解困难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对村级债务进行了锁定,出台了一些规范性文件,这给减轻和化解村级债务既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增加了新的困难。
    一是化债难度越来越大。目前,能化解的基本上都化解了,剩下的多是“硬骨头”,越往后越难化解。
    二是化债缺乏资金来源。一方面,村级运转困难,有的入不敷出,只得靠借贷维持。另一方面,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级开支缺口增大,一般一个村可用资金只有1至3万元,不可能拿钱来化债。加之农业税征收还存在不小的尾欠数,只好拿“附加”抵正税缺额。村级可用资金落空,说是“锁定”债务,事实上这个债务很难锁定。
    三是干部偿债意识不强。由于近几年村干部变动频繁,现在的债务大多是过去留下的,现任村干部对过去的债务缺乏偿还打算,有的村干部只顾眼前,为了应急,什么债都敢借,什么钱都敢用,至于能否偿还,没有过多考虑。
    四是干群认识不尽一致。对化债工作,干部和群众的认识和要求有较大距离,群众主要想的是“清理财务”,干部主要想的是“清收欠款”。由于认识和要求不一致,工作中难以做到相互配合,行动统一。
    四、化解对策
    “化债”工作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各级、各部门应将农村债务的化解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践行“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目前,农村债务已是农村广大群众关心、基层干部忧心、党委政府担心的一个突出问题,实现矛盾和潜在危害很大,必须高度重视。在采取核销化债、减员压债、拍卖还债等办法外,笔者建议:
    (一)加强对化债工作领导。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加强调研,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躬身践行“三个代表”。各地要从农村工作部门和农经部门选派思想素质好,熟悉农村情况、业务能力强、政策水平高的人员组成债务工作清理专班,具体抓好化债工作。同时,并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广泛宣传化债工作重大目的和意义,不仅增强各级干部对化债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责任性认识,而且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自觉的参与债务消化这一民心工程之中,以理解和支持这项工作。
    (二)依托农村税改,开展化债清理整顿。“化债”的基础是“清债”。应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以乡镇为单位,建立村级债务档案,实行统一管理,堵塞漏洞,防止财务“边清边乱”、“前清后乱”和新的债务发生。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实行村级预决算、财务公开、村帐站审和非生活性开支包干限额等制度,搞好源头控管,严格控制支出,防止产生新的不良债务。特别是不准增加新的借债,这应作为一条硬性规定。今后,凡是新增加的村级借债,不纳入乡镇债务档案,实行谁借谁还,村集体不再承担偿还责任,并加强审计监督,对违规者要坚决进行相应处罚。
    (三)研制可行政策,推动化债取得实效。要进一步采取果断措施,在宏观上制定有利于化债的政策,加大化解债务的力度。在政策上有几个重点要明确。一是坚决降低高息。对过去发生的民间高借贷,可将高息降到国家银行同期同档存款利率水平,实行本息分离,制止债务因利息增加而导致本金增大的恶性膨胀。就降息和本转息问题,政府和有关部门还必须出台硬性规定,否则,就难以操作。二是对税费改革前开展多种达标升级活动形成的债务,应本着“谁主张、谁支授”的原则,实行剥离挂帐,争取主管部门和单位帮助。三是对“普九”达标所欠的农村债务,建议由主管部门酌情补偿。四是对因社会公益事业建设而向银行借贷形成的债务,责成金融部门制定挂帐停息的相关政策。五是对因公益事业建设向政府机构借贷形成的债务,建议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政策性豁免。六是对极少数农户的呆死帐,在发动群众确认的基础上,予以核销。七是对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形成的债务,征得群众同意后,从“一事一议”中逐步解决。八是争取上级政府加大转移支付资金力度,一方面“带帽”下拨资金直接用于化债,另一方面,乡村可从转移支付资多中节约一部分用于化债。
    ( 四)加强指导,确保化债平衡推进。第一,在工作部署上,做到“两个兼顾”:一是制定周密计划,实施步骤,坚持时间观念,不能操之过急,鲁莽行事,避免群众误解,确保社会稳定不受影响。二是坚持发展不放松,建议加快制定出台新形势下化债的政策性文件,使村级化债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确保经济发展不受影响。第二,在指导思想上,应遵循“三个原则”:一是确保农村稳定的原则。化债工作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实行严格的工作责任制,把握好政策界限,防止因工作不细、方法简单、作风粗暴而引发各种事件。二是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原则。不能把债务平摊到农户,防止把一些不合理的债务合法化,防止出现新的农民负担反弹。三是不能操之过急的原则,村级债务是多年积累的结果,不可能在短期内全部解决。不能借农村税费改革之机,搞突击、集中清收农民历年欠款,而是要帮助农户制定好还款计划,依照偿还能力逐步还款。第三,在工作方法上,坚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把化债与发展经济相结合。发展集体经济要有新思路,重点是搞好荒山的开发,盘活闲置资产,进行资产经营,通过增加集体收入来偿还一部分债务。二 是化债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要选配好村级班子,保持村干部相对稳定,使他们关心债务,想方设法偿还债务。三是把化债与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相结合。对一些向村、组集体提供借款的农户,一方面村组要积极偿还借款,另一方面要做好工作,使这些农户能够体谅集体困难,不搞以债抵税,避免国家税收落空。

相关热词搜索:;

不良贷款成因及化解对策方案不良贷款处置存在问题及对策篇四

;

摘要:随着社会对高等教育投资观念的转变以及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3e确运用负债办学成为高等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高等学校负债问题的现状,负债办学的成因,提出了高等学校适度负债、预防风险的化解对策。

关键词:高校负债;现状;成因;化解对策

近几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本科及研究生教育超常规发展"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式”向“大众化”过渡,但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撑。我国高等教育经费主要来自于国家财政收入。由于我国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很低,并且增加的高等教育经费远远赶不上高等教育扩招的需要,从而使高等学校发展“难得机遇”与教育经费“严重短缺”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为解决资金缺口。高校没有退路,不得已将筹资渠道拓展到金融领域。贷款规模失控后,逐渐发展为负债问题,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正确认识高校负债现状和风险水平,积极采取措施防范负债过大可能引起的负面影响,对高校合理使用信贷资金,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1高校负债现状

1.1我国高校负债具有普遍性。

高校负债的普遍性是指所负债的高校分布面广。高校负债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种类型或某一个级别的高校,而是各个类型和级别的高校都存在负债现象。不管是综合性大学还是专科类院校,也不管是部属重点高校还是地方普通院校,都承受着负债压力。负债经营已经成为全国大部分地方普通高校的经营常态。

1.2我国高校负债规模和风险将扩大。

我国高校负债规模和风险将扩大,原因如下:

1.2.1虽然高校扩招步伐有所放慢。入学人口却继续增长,学校基本建设已处在关键时期,高校必须继续增加投入。

1.2.2各高校经过前一阶段的建设后,随着高校负债问题的出现,银行也逐渐加大了对学校建设贷款的审查,部分高校因贷款风险增加而被银行停贷,资金筹集难度增加。

1.2.3国库集中支付和部门预算的深入完善,进一步约束了学校资金的调度。

1.2.4专家预测,2009年以后生源将会收缩回落,高校将面临着严峻的生源竞争和生存竞争。我国高校融资模式在短时间内难以有重大突破,某些高校旧债未还又借新债。因此我国高校的负债规模和风险在一定时期内将会继续扩大。

1.3银行贷款是主要的负债方式。

贷款只是高校负债的一种形式,除了贷款以外,高校还有诸如应付工程款、应付设备款和材料款等其他形式的负债,高校拖欠着大量的工程款等。就我国高校目前的经费运行状况来看,高校负债主要是银行贷款,贷款是最主要的负债方式。

1.4普通高校和重点高校在负债上的区别。

重点高校自身财源充足,对公共财政依赖性小,贷款规模不大。银行主动愿意贷款,财务状况良好,财务效率较高。而普通高校缺乏公共财政支撑,负债率又高,学校必须依靠学费收入和外部资金的筹措来承担负债偿还。往往是普通高校的既有资源使用效率低,因此陷入了高负债的困境。

综上所述,总体上看我国高校负债现状,大多数高校银行贷款使用得当、效益较好,解决了事业快速发展的燃眉之急。尽管高校贷款总额较大,利息费用和还贷压力逐年增加,但总体而言,高校贷款本身的风险还是在可控制范围内。高校通过使用银行贷款,形成了土地、校舍、设备等有效的办学资源,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高校负债经营有利于高校取得更好的竞争优势,也有利于扩大规模从而形成规模经济,对提升高校办学理念也有促进作用;但一些普通高校过度举债或不良举债大大超出其经济承受能力,不能按期偿还到期借款本息,影响正常的财务支出和日常运转的情况,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且财务杠杆效应微弱。

2高校负债的成园

高校负债的过程是伴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逐渐形成的。

从1999年高校扩招开始,我国的高等教育发生了跨越式的发展。良好的财务运行状况要建立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之kz,而正确的决策要建立在详细测算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之上。高校招生数每年都在明显扩大,如此高增长的学生规模必然带来高等学校各项经费投入的高增长,各高校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新建校舍、购置设备图书、引进人才等。但是从政府部门看,对高等教育扩大规模所需的条件论证不够,对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所需的资金投入缺乏清晰的估计,从而也就缺乏足够相应的财政拨款的支撑。

2.2教学评估对高校负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我国自1994年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试点评估,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正式确立了周期性教学工作评估制度。这项工作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投入显著改善了高校的办学条件。但另一方面,由于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高校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本校,或者为了申报更名、升格等,除了加大宣传外,更是在校园建设上大兴土木,超标准、超自身承受能力大搞基本建设,不少高校为了评优,大搞面子工程。所以说,教学评估在一定程度上使负债的高校负担更重。

2.3银行风险意识差。

随着办学规模扩大,新校区的建设、基本设施改造、引进高层次人才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资金不足已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从金融部门或社会借入发展资金,突破了高校发展中的资金“瓶颈”,成为高校办学的必由之路。高校作为独立的法人,具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一是充足稳定的生源带来稳定的资金;二是有稳定的财政拨款。政府实际上就以一种“隐性担保”的方式为公立高校贷款提供了担保。银行正是考虑到高校贷款的相对安全,也乐意放贷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

2.4高校定位不准。

高等教育是公益性事业,是政府财政支持的事业性单位,不同于国企。但是,负债后的高校为了偿还贷款,将自己等同于盈利性企业,导致了乱收费等问题的发生。一些高校贪大求洋,拔高定位,盲目跟风,绘制超限建设蓝图,导致贷款规模失控,大大超过自身偿还能力。在高校自身的错位背后,更深层次的是,高校不用担心破产,因为学校是国家的,银行也是国家的,贷款最终想不想还,由谁还,是否还得起,还不起怎么办,这些问题根本不考虑,只要贷到款项就行。一些高校并不担心贷款风险,花起钱来大手大脚,反正最终买单的是政府。所以,从表面上看,贷款的主体是高校,但其背后站着的却又是政府。

3高校负债问题的化解之道

存在问题,调整发展战略,强化内涵发展,应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保持合理的负债规模,实现高等学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1政府应承担起必要的责任。

现在应适当加强政府对高校的财政投入,每年应该拨出部分财政专项经费,以缓解高校的贷款风险。应大幅度增加年度生均教育事业费中经常性经费的拨款额度,以确保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综合考虑各高校的规模、层次等因素分年度投入相应数额的基建拨款。

3.2适度负债。

高校的负债规模必须在合理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适度利用银行贷款等外部资金,高校的资产负债率必须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适度的负债可以促进高校健康持续发展;过度负债则可能使高校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因此,要增强高校领导的风险意识,,全面清理学校贷款项目,认真分析本校贷款的规模和风险状况,适当控制基建投资规模和进度,合理确定学校负债的规模和尺度,建立财务预警系统,规范高校贷款行为。坚持适度贷款,能够加快学校建设,使其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一味过度贷款,势必给学校造成重大损失,以牺牲学校的未来为代价。因此,尚未形成贷款风险的学校,要严格控制贷款规模,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已经形成贷款风险的学校,要亡羊补牢,积极偿还债务,逐步化解风险。

3.3树立经营学校的理念。

目前我国高校运行中一方面是经费紧缺,另一方面又存在大量浪费现象,如水电费控制不力、设备利用率不高、办公用品消耗太大等等。高校应着力于提高自身财务管理水平,杜绝浪费,降低成本,以增加办学盈余,提升还贷能力。强化财务管理,控制办学成本。目前我国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与企业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应该把集约化思想和企业管理的经验引入高校,使高校的内部管理由粗放走向精细。高校必须充分挖掘自身潜力,要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师资、实验条件、科研能力等优势,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在服务于社会的同时,也为学校拓宽收入渠道,增强学校的造血功能。认真策划大学园区中的高校实行教学资源共享,尤其是体育场馆等投资大、利用率低的设施,通过共享可以提高利用率、减少重复建设,从而减轻高校的投资压力。促使高校树立经营理念和成本观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和补偿机制。

3.4准确的定位。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高等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相对稳定招生规模。这为今后高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全国学龄人口的减少,我省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正趋向于零增长,地方高校寄希望于“大建设带来的大发展”的高校扩招势头被减缓、被抑制,入学人数的减少,随之带来高校学费收入的减少,那些债务负担较重的高校如何缓解经济压力。高校的支出渠道变宽了,预期收人能力降低了,可用于还贷的资金杯水车薪,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在不盲目扩招的前提下,防止浮夸、浪费,谨慎增加开支,调整发展战略。要根据学校自身条件,结合地方经济特色、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充分利用学校专业优势,立足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根据当地产业结构所需人才调整专业设置,为地方经济服务。科学论证办学定位、发展规划、办学特色,对学校教育资源匹配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规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和谐发展。

在一些高校主管眼总,招生规模成了生命线,招生只有达到一定数量,学校才能拥有一切。其实真正的生命线是教学质量、是公信力。高校耍不断创新发展观念和独特办学理念,确立办学层次和类型,找准定位,打造品牌形象,注重内涵式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培养就业能力型的、创业发展型的和创新开拓型的各类人才,增强发展后劲。要切实走好内涵式发展的路子,充分用好目前已有的各类办学资源,下大决心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好社会有用人才;加强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进一步服务好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这才是高校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源泉。这才是高校负债问题解决的根本之道。

相关热词搜索:;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