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道教早课澄清韵 道教早课经文注音(五篇)

道教早课澄清韵 道教早课经文注音(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8-19 17:35:38
道教早课澄清韵 道教早课经文注音(五篇)
时间:2024-08-19 17:35:38     小编:zd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道教早课澄清韵 道教早课经文注音篇一

一、5:00

虚受老师好,爱红老师好,早起的亲们大家好!很高兴再次和大家相约在温暖如春,书香四溢的桃花源!我是今天的主持人郑州方卓妈。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经典是中国道家哲学思想重要来源----《老子》,又名《道德经》。下面有请我们的喜觉老师然妈,大家掌声响起来!

二、老师讲完后,5:50分左右

感恩喜觉老师带来的精彩课程!老子的哲学思想能让人的精神升华到一种新的境界,道无处不在,让我们在生活中慢慢去领悟吧。

其 思 想 精 髓:“ 天 人 合 一 ”、“ 道 法 自 然 ”、“ 无 为 而 治 ”

三、5:57分

接下来,有请我们的考勤校长嘉兴妍妈

四,6:00

亲们,大家好,下面是读经妈妈分享时间。今天分享人是:亲爱的广州凯哲妈。凯哲妈分享的题目是:《曲折的读经路》。她的感悟,让我感同身受……不说了,掌声有请凯哲妈——

五、读经妈妈分享结束后6:40分左右

感谢凯哲妈的真情奉献!生活的道路总是坎坷不平,成长的过程,也没有一帆风顺的。好在,我们背后有一个相互支持,互帮互爱的大家庭!让我们在迷途时知返,在我们跌倒时搀扶,感恩虚受老师和爱红老师搭建的服务平台,感恩老师和亲们的热诚帮助和陪伴!感恩大家!!

六、结束

亲们,读经宜家了。明天同一时间再会!

道教早课澄清韵 道教早课经文注音篇二

澄清韵

琳琅振响,十方肃清,河海静默,山岳吞烟。万灵镇伏,招集群仙。天无氛秽,地无妖尘。冥慧洞清,大量玄玄也。

净心神咒

太上台星 应变无停 驱邪缚魅 保命护身 智慧明净 心神安宁 三魂永久 魄无丧倾

净口神咒

丹朱口神 吐秽除氛 舌神正伦 通命养神 罗千齿神 却邪卫真 喉神虎贲 气神引津 心神丹元 令我通真 思神炼液 道气长存

灵宝天尊[1] 安慰身形 弟子魂魄 五脏玄冥 青龙白虎 队仗纷纭 朱雀玄武 侍卫身形(我真)净身神咒可令身体内的四正之神归于正位,消除身业,拥护身形,保卫道体,所谓身业即杀盗透淫等罪。使修道之人身体清静,能以清静之身感召神灵。

安土地咒

元始安镇 普告万灵 岳渎真官 土地祗灵 左社右稷 不得妄惊 回向正道 内外澄清 各安方位 备守坛庭 太上有命 搜捕邪精 护法神王 保卫诵经 皈依大道 元亨利贞 大圣元始安镇大天尊

此咒为结坛行法召遣土地山神,以使之代为凡夫奏告上天,保卫正道时所用。

元始安镇 普告万灵

净天地神咒

天地自然 秽气分散 洞中玄虚 晃朗太元 八方威神 使我自然 灵宝符命 普告九天 干罗答那 洞罡太玄 斩妖缚邪 度人(杀鬼)万千 中山神咒 元始玉文 持诵一遍 却病延年 按行五岳 八海知闻 魔王束首 侍卫我轩 凶秽消散 道气长存

祝香神咒

道由心学,心假香传。香爇玉炉,心存帝前。真灵下盼,仙旆临轩.令臣关告,迳达九天.金光神咒

天地玄宗 万气本根 广修亿劫 证吾神通 三界内外 惟道独尊 体有金光 覆映吾身 视之不见 听之不闻 包罗天地 养育群生 诵持万遍 身有光明 三界侍卫 五帝司迎 万神朝礼 役使雷霆 鬼妖丧胆 精怪亡形 内有霹雳 雷神隐名 洞慧交彻 五气腾腾 金光速现 覆护真人

此 金光神咒以修炼道体之心性为主,主张以内炼金光元神护体,降魔卫道!此咒因其用途广泛,法威强大。所以为道门秘咒神咒,其咒暗藏修炼之法。各门派的修法也 不尽相同,民间道派也有很多关于此咒的秘法,或用此咒结金光讳为符令;或是运潜金光,内炼成丹;或悟道修真,雷神护卫;或加持法宝,遁地偷天。

金光为道之发见,神之神光。金者刚强不坏之意,求道者玄功广博,光华外着,足以驱鬼魅、斩妖气,役神将。如金器之刚强不屈,灼然赫奕也,是号金光。

天地玄宗 万炁本根

注解:天地,一阴一阳;玄者道也,宗者万事万物根本。故玄宗虽云浩渺,莫非天地化生,道之体现。万炁,总括万事万物,天地变化也,勿泥本根源头也。言天地之众炁莫非阴阳合散所为,是天地有万气炁之本根也。

广修万劫 证吾神通

玄蕴咒

云篆太虚,浩劫之初.乍遐乍迩,或沉或浮.五方徘徊,一丈之余.天真皇人,按笔乃书.以演洞章,次书灵符.元始下降,真文诞敷.昭昭其有,冥冥其无.沉疴能自痊,尘劳溺可扶,幽冥将有赖.由是升仙都.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全文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但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之于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于世,书而录之。上士悟之,升为天官;中士修之,南宫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长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门。

左玄真人曰:学道之士,持诵此经,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人。然后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神升上界,朝拜高尊。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

太上洞玄灵宝升玄消灾护命妙经

稽首皈依众妙道,志心恭敬二玄真。

今运一心心所议,粗识此经经所因。

空色色空无有性,有无无有色空均。

慧风出自天尊力,扫除心界不遗尘。

惟愿神光常拥护,证明今日守心人。

今日守心何所证,不失凡身得道身。

尔时,元始天尊,在七宝林中,五明宫内。与无极圣众,俱放无极光明,照无极世界。观无极众生,受无极苦恼,宛转世间,轮回生死,漂浪爱河,流吹欲海,沉滞声色,迷惑有无。无空有空,无色有色,无无有无,有有无有,终始暗昧,不能自明,毕竟迷惑。

天尊告曰:汝等众生,从不有中有,不无中无,不***,不空中空,非有为有,非无为无,非色为色,非空为空,空即是空,空无定空,色即是色,色无定色,即色是空,即空是色。若能知空不空,知色不色,名为照了,始达妙音,识无空法,洞观无碍。入众妙门,自然解悟,离诸疑网,不著空见。清静六根,断诸邪障,我即为汝,说是妙经,名曰护命,济度众生,传教世间,流通读诵。即有飞天神王,破邪金刚,护法灵童,救苦真人,金精猛兽,各百亿万众。俱侍卫是经,随所拥护。捍厄扶衰,度一切众生,离诸染着。

尔时,天尊即说偈曰;视不见我,听不得闻,离种种边,名为妙道。

太上灵宝天尊说禳灾度厄真经

尔时,天尊在禅黎国土,与大道真仙,万万大千神。诸天尊及诸天龙鬼神尽来集会,受吾约束。世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有年灾月厄、游城赤鼠之厄、天罗地网之厄、命穷算尽之厄、疾病缠绵之厄、落水波涛之厄、虎狼阮蛇之厄、水火盗贼、刀兵生产之厄、山林树木社稷之厄、土石桥梁之厄、毒药咒诅之厄。惟愿今对玉皇天尊、大道真圣忏悔,解禳、度脱身中灾厄。一一解散,勿为留难。敕诸天神王,并降圣力道力,承斯经力恩力,卫护弟子。受持念诵

此经以后,解禳阳九百六之灾,三衰八难、九横五苦之厄。如求如愿,所履平安,出入行藏,所求利益,所愿遂心。于是众等,闻说此经,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

上药三品,神与气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存无守有,顷刻而成,回风混合,百日功灵。

默朝上帝,一纪飞升,智者易悟,昧者难行。履践天光,呼吸育清,出玄入牝,若亡若存。

绵绵不绝,固蒂深根,人各有精,精合其神。神合其气,气合其真,不得其真,皆是强名。

神能入石,神能飞形,入水不溺,入火不焚。神依形生,精依气盈,不凋不残,松柏青青。

三品一理,妙不可听,其聚则有,其散则零。七窍相通,窍窍光明,圣日圣月,照耀金庭。

一得永得,自然身轻,太和充溢,骨散寒琼。得丹则灵,不得则倾,丹在身中,非白非青。

诵持万遍,妙理自明。

玉清宝诰

至心归命礼

三界之上,梵气弥罗。上极无上,天中之天。郁罗箫台,玉山上京。渺渺金阙,森罗净泓。玄元一炁,混沌之先。宝珠之中,玄之又玄。开明三景,化生诸天。亿万天真,无鞅数众。玄斗历箕,回度五常。巍巍大范,万道之宗。

上清宝诰

至心归命礼 居上清境,号灵宝君。

祖劫化生,九万九千余梵炁;赤书焕发,六百六十八真文。因混沌赤文而开九霄,纪元洞玉历而分五劫。

天经地纬,巍乎造化之宗;枢阴极阳,卓尔雷霆之祖。大悲大愿,大圣大慈,玉宸道君,灵宝天尊

太清宝诰

玉帝宝诰 至心归命礼

太上弥罗无上天,妙有玄真境。渺渺紫金阙,太微玉清宫。无极无上圣,轮廓发光明。寂寂浩无宗,玄范总十方。湛寂真常道,恢嫫大道通。

圣号宣扬,万罪消除。

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天皇宝诰 至心归命礼

紫微辰极,勾陈天宫。九光宝苑之中,五炁玄都之上。体元皇而佐司玄化,总两极而共理三才。

主持兵革之权衡,广推大德;统御星辰之缠次,毋失常经。上象巍峨,真元恢漠。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星主宝诰 至心归命礼

大罗天阙,紫微星君。

尊居北极之高,位正中天之上。

法号金轮炽盛,道称玉斗玄尊。

璇璇玑玉衡齐七政,总天经地纬;日月星宿约四时,行黄道紫垣。

万象宗师,诸天统御。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万星教主,无极元皇。

中天紫微北极大帝 后土宝诰 至心归命礼!

九华玉阙,七宝皇房。

承天禀命之期,主阴执阳之柄。

道推尊而含弘广大,德敷蓄于柔顺利贞。

效法昊天,根本育坤元之美;流形品物,生成施母道之人。岳渎是依,山川咸仗。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南极宝诰

至心归命礼!

高上神宵府,凝神焕照宫。

会元始祖炁以分真,应妙道虚无而开化。位乎九霄之上,统理诸天;总乎十极之中,宰制万化。

宣金符而垂光济古,施惠泽而抚育兆民。恩溥乾元,仁敷浩劫。大悲大愿,大圣大慈。

玉清真王,南极长生大帝,统天元圣天尊。

南五祖宝诰

至心归命礼!明真正道,行化南天。

九皇降迹于天台,一脉浚通于刘祖。

采琼花之仙异,著悟真之丹书。

道付杏林,不日还原之编集;法通鸡足,俞琰丹髓之书成。

真人挺出惠州,信地悟超神俊。

刀圭入口,神化无方。

施雷雨于掌中,甦生民于世外。

德彰南海,获琼玉之英标;道遍遐荒,馀法言之灵妙。龙虎罗浮之迹,武夷玉隆之书。

过化多方,真文备著。为神仙之首冠,集前代之范模。誓愿弘深,慈悲仁圣祖师。悟真紫阳真人。杏林翠玄真人。道光紫贤真人。泥丸翠虚真人。琼琯紫清真人。

北五祖宝诰

至心归命礼!

大道开先,玄门阐化。教垂今古,谥号东华。

接汉室之将军,隐终南而仙契。

过化每超于劫运,示现长在于尘寰。

启唐朝之英贤,悟神仙之秘诀。

飞剑货药,警化无方。

金庭丞相之高标,宝印力辞之勇决。

霞裾上陟,南北统宗。

天复挺于人豪,道遍通于四海。发金莲之七朵,演仙派于十方。

长生理被于古今,玄妙天垂于率土。

恢弘至道,广度愚迷。

慈悲济苦,全真祖师。

东华紫府,辅元立极大道帝君。

正阳开悟传道垂教帝君。

纯阳演正警化孚佑帝君。

海蟾明悟弘道纯佑帝君。

重阳全真开化极辅帝君。五祖阐道天尊。

普化宝诰

至心归命礼!

九天应元府,无上玉清王。化形而满十方,谈道而趺九凤。三十六天之上,阅宝笈考琼书。千五百劫之先,位正真权大化。手举金光如意,宣说玉枢宝经。不顺化作微尘,发号疾如风火。

以清净心,而弘大愿;以智慧力,而付诸魔。总司五雷,运心三界。群生父,万灵师。大圣大慈,至皇至道。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七真宝诰

至心归命礼!道先一炁,世显七真。

悟五行不到之言,得九转还丹之诀。甘泉润物,变朽回春。

金骨仙姿,得四言而契道;卫州变化,坐十载以成真。壁间墨迹之非凡,雪竹月松之姿异。三井有多生之计,一时著显化之功。磻锡六年,龙门七载。

道功备而名闻时主,丹符锡而掌握神仙。石上谈玄,空中飞盖。

元主屡宣而问道,甘霖尅日以济民。早穷易道之言,晚造神仙之诀。卦图斯演,至道大成。清净散人,探玄得道。蓬莱仙路,亿劫独持。慈悲济苦,全真祖师。丹阳抱一,无为普化真君!长春凝神玄静蕴德真君!长生辅化宗玄明德真君!长春全德神化明应主教真君!玉阳体玄广慈普度真君!太古广宁通玄妙极真君!清静渊真玄虚顺化元君!七真演化天尊!

丘祖忏悔文

经功浩力不思意,回向十方诸圣众。愿见真心求忏悔,河沙罪障悉消除。

忏悔我等,自从曩劫,乃至今生,假火风地水以成形,恋香味色声而触法,贪嗔、嫉妒、恶口、妄言、杀盗、邪淫、恣情、纵欲、逆辱父母、悖负君师,不敬天地神祗、呵风骂雨,不信罪福因果、昧理欺心,遂致报对升沉轮回、辗转受诸苦恼,无有休停,皆由一念之差,障迷自性,妄认六尘之幻,沉溺爱河,今而既获人身,叨亲正教,岂非千生庆幸,一旦遭逢,紫褐省心,早求度世。若夫似前流荡,必竟迷失本来,一坠冥途,化为异类,是故思沉沦苦,发清净心,皈奉圣真。

特求忏悔,丐怜愚昧,原赦罪愆,解释报冤,蠲消魔障,所觊命逢昌运,名注丹台,际遇真师,亲闻至道,精修妙行,增长善芽,尽节玄门,怡神真境。他日运应,灭度自性,不致昏迷,径生十善之家,能通宿命,还证上乘之道。承侍虚皇尚 愿国安民丰时和岁稔 愿真风丕阐道化兴行 愿凶恶化贤邪魔归正 愿兵刑罔措囹圄空闲 愿沉滞升迁冤仇和释 愿参玄学者入道成真 愿历劫宗亲俱皆超度 愿历世师友同证真常 愿所有眷缘增崇福慧 愿所伤物命早生入天 愿绝食酒荤不相杀害 愿持身端正不履邪淫 愿悉破悭贪悉除险峻 愿言无狂妄行贵真诚 愿弱己饶人潜忍忿怒 愿慈心下气恭敬一切 愿不堕边夷不随邪见 愿结交仙友栖集清虚 愿智慧开明神通恢廓 愿广行方便普济群生 愿永断执迷咸归至道

尘劫有尽,我愿无穷;尘劫有尽,我愿无穷;尘劫有尽,我愿无穷。端望

帝真曲垂济度,皈命礼谢,无上虚皇,至真三宝。

一者一人有庆,二者二景齐明,三者三农乐业,四者四序和平,五者五祠巩固,六者六合澄清,七者七星临照,八者八节安宁,九者九泉开泰,十者十类生成,十一者福留善信,十二者大道兴行。一切神光普照,一切众圣留恩,一切有情赖善,一切正果成真,普天均乐,四海同春。

闻经悟道,罪灭福生;闻经悟道,罪灭福生;闻经悟道,自灭福生!灵官咒

仰启神威豁落将,都天纠察大灵官。火车三五号雷公,受命三清降鬼祟。手执金鞭巡三界,身披金甲显威灵。绿靴风带护身形,双目火睛耀天地。顷刻三千朝上帝,须臾九地救生灵。银牙凤嘴将三千,虎首貔貅兵百万。走火行风前后卫,穿山破石捉妖精。祈晴祷雨济世间,附体圆光通事意。治病驱邪如电闪,收瘟摄毒伏群魔。飞腾云雾遍虚空,号令雷霆轰霹雳。三界大魔皆拱手,十方外道悉皈依。我今启请望来临,大赐雷威加拥护。太乙雷声应化天尊

普化宝诰

普化宝诰,志心皈命礼。九天应元府,无上玉清王。化形而满十方,谈道而跌九凤。三十六之天,阅宝笈考琼书。千五百劫之先,位上真权大化。手举金光如意,宣说玉书宝经。不顺化作微尘,发号疾如风火。以清净心,而弘大愿。以智慧力,而伏诸魔,总司五雷,运心三界,群生父,万灵师。大圣大慈,至皇至道,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人心皆散乱,一念便纯真。欲求无上道,大众转天尊。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向来诵经,念念存诚,千真拱听,万圣通灵。应元合炁,普化分形,九天有命,三界遵行。消灾忏罪,请福延生,功圆行满,大道证明。

道教早课澄清韵 道教早课经文注音篇三

2013-2-6早课分享

●北京宁宁妈m3(40464067)2013-2-6 09:04:16 虚受老师好!爱红老师好!

大明爱红社的兄弟姐妹们,大家好

眼看着快过年了,大家都在忙着准备过年,忙活中,9点的国学课堂继续和大家相约。

最近经常接触到一些家长,他们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孩子懒,不爱学习,不爱做作业,真拿孩子没办法。

●bj小亨悦妈m2(11869893)2013-2-6 09:04:56

●北京宁宁妈m3(40464067)2013-2-6 09:07:03 她下个学期要把原先只偏重教英语的幼儿园转型成国学幼儿园,并计划午托班也融入经典教育的范畴。

●北京宁宁妈m3(40464067)2013-2-6 09:07:40 当时接触一个孩子读小学三年级的家长,大概也是冲着国学文化教育的内涵来的吧。

那个孩子表情特别冷漠,很不耐心地总在催他妈妈:妈妈,走了,你说过只来一会的,都那么久了还不走。

●北京宁宁妈m3(40464067)2013-2-6 09:10:32 他妈妈拿着我带过来的一些资料,可根本就没法静下心看,因为要不断地安抚他儿子:

“再等一会,看,这本可能比较好玩„„ 要不,你玩点游戏吧?”

●北京宁宁妈m3(40464067)2013-2-6 09:11:27 妈妈多么的苦口婆心,而孩子,似乎怎么拉都拉不动,多么无奈!孩子的教育,本应如易经所言:“非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啊,一个一个的变成了父母、老师在求孩子学习。●bj小亨悦妈m2(11869893)2013-2-6 09:12:50

●北京宁宁妈m3(40464067)2013-2-6 09:17:00 我们现在很多父母挺看重孩子的教育,所谓“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更多的父母把眼光放在技能的培训上,就像朋友新接的这所幼儿园,家长们对原来的英语为主很热衷,也有很多家长赶着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再多的钱也在所不惜,嗯。身边好多家长都这样。

唯独不知道能正养孩子内心的,是我们老祖宗的智慧经典。中华传统经典文化,才是我们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魂和根啊!

没有了根,再光鲜的教育也是没有灵魂的。看幼儿园里,那些家长奶奶们还在津津乐道孩子回去怎么怎么说几句英语,挺陶醉,而很多现在不爱学习的孩子,在他们幼儿的这个年龄,家长普遍都觉得孩子这个时候特别乖巧爱学,怎么看怎么欢喜。

●北京宁宁妈m3(40464067)2013-2-6 09:18:20 可是很多孩子一到小学、初中就不行了,变得太让他们父母操心了。问题的根源还是童蒙没有养正好孩子吧?

易经蒙卦说:童蒙养正,圣功也!

童蒙要养什么正?正知正见,正志正行„„ 要养好孩子的德——

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乾卦激发给我们的志,延伸了我们生命的长度;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坤卦涵养给我们的德,增加了我们生命的厚度。

正值孩子春生夏长的年龄,要好好善养孩子的正志正气,滋养孩子的厚德。●北京宁宁妈m3(40464067)2013-2-6 09:20:37 现在的孩子不喜欢读书,志这个方面出了大问题--没有志气。

以前我们是有一股志气:“我一定要读书,不读书我没有办法出头”,●bj小亨悦妈m2(11869893)2013-2-6 09:20:41

●北京宁宁妈m3(40464067)2013-2-6 09:21:29 所以我们不需要大人说,自己就会努力地学习。

●北京宁宁妈m3(40464067)2013-2-6 09:22:45 所以我们父母尽量让孩子生活上艰苦一点,精神上培养细致一点。钱要花在精神培养上,不要花在买玩具,去吃麦当劳„„

一些家长,买一个电动玩具一千块钱都愿意,要是买几本书几百块钱读一辈子一定说太贵了,这是整个的观念有问题。

●bj小亨悦妈m2(11869893)2013-2-6 09:25:26

●北京宁宁妈m3(40464067)2013-2-6 09:25:45 “积钱积谷不如积德,买田买地不如买书。”——《增广贤文》 “积金千两,不如多买经书”。

让孩子在经典的智慧中播下人生大道的种子,才是教育最迫切和最需要的。看我们这些读经的孩子,既有读经父母的身体力行,又有经典正能量的潜移默化,●bj小亨悦妈m2(11869893)2013-2-6 09:26:35

●北京宁宁妈m3(40464067)2013-2-6 09:26:35 自然而然地主动学习,哪里需要操那么多心?

那天刚从家来到市里,曦祯便打电话给我:“妈妈,你真的不在家了吗?那我怎么读经呢?我又还没认识字。”

我回来的那天,一进门曦祯便说:“妈妈,我已经三天不得读经典了。” 他能这么记挂着读经,是我始料不及的。

我在收集幸福晒时,也常常被那些读经的孩子深深地感动着。●北京宁宁妈m3(40464067)2013-2-6 09:27:41 其中苏州的9岁灏灏宝贝(同是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就是一个的典型,他有一次在主动完成作业和读经之余,还请求妈妈给自己准备更多的课外书来阅读,多么旺盛的求知欲!

●北京宁宁妈m3(40464067)2013-2-6 09:29:23 在大明爱红社,有很多像灏灏这样精进向上的读经宝贝,我们会一起见证孩子的成长!

●北京宁宁妈m3(40464067)2013-2-6 09:30:24 所以,我想,面对家长们普遍遇到的孩子厌学、不爱学习的问题,妈妈要找到病根,只有病根找到了,对症下药才可能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只有病根找到了,对症下药才可能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bj小亨悦妈m2(11869893)2013-2-6 09:31:27

●北京宁宁妈m3(40464067)2013-2-6 09:31:41 以上是我最近碰到并一直在思考着的现实教育问题,借用这个国学课堂分享出我个人的一些见解,希望能够带给还在迷茫中的家庭一些借鉴,但愿我们每一个家庭都能找到病根,对症下药,真正走出教育的迷茫!●北京宁宁妈m3(40464067)2013-2-6 09:33:21 我的分享结束,感恩大家的聆听!

●bj小亨悦妈m2(11869893)2013-2-6 09:34:17 感恩!感恩正念老师的分享,感恩宁宁妈妈转播!

道教早课澄清韵 道教早课经文注音篇四

原文出自求真斋论坛,由<道学经典>板块的版主pwatx xevil所撰。特此感谢!

以下是原文:

发到烦了,索性,发个道家经典的电子书。大家自各看好了。

另外,写一个看书指导,免得新来的小白不知道看什么。俗话说“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先把道理搞清楚是最重要的。现代人多幸福,什么资料网上都有,要是古代,光是这一步就不知道要耗费多少功夫。

一、先看看中国道家学说如老子、庄子、列子、文子、关尹子、大学、中庸、抱朴子(内外篇),这些主要是阐述哲理的。看这些东西是为了改造人生观世界观的,只有先把思想扭转过来,才能谈得上修道,也是炼性的一部分。

开始看不懂很正常(看懂了才是不正常),找一本现代白话注解本看吧,主要是领会哲学思想,能看懂多少看懂多少。最好不要看于丹之类的,扯蛋不说,别人嚼过的总归是变了味道,找一本象陈鼓应的老子今注今译之类的纯翻译版本好了,体会原汁原味的道家思想。另外,看看南怀瑾等高人的解释也可以,但是最好不要因此形成定见。

二、看书的时候不要闲着,知行合一嘛,顺带着练习练习真气运行法和玄意决也不错。等到你的思想转变的差不多了,不会懂不懂就和方舟子那群sb一样的瞎扯时,你可以更进一步了。丹经道书有个大障碍就是各种术语,所以要先把这一关攻下来。现代很多人比如田诚阳、曾庆余、胡海牙、陈樱宁等人都有论述,去看看他们的书,主要是把那些丹经术语攻下来,别陷在那些书里面了。时刻记住,别人的书只是参考,自己的脑袋才是基础和根本。另外明清的丹经也可以看看,比那些远古丹经易懂多了。清静丹法主要看黄元吉,要看大杂烩就看闵一得的《古书隐楼藏书》。

三、好了,你已经基本上登堂入室了,现在可以看些古人的东西了。《大丹直指》《小周天歌诀》这是入门级的,钟吕派的《钟吕传道集》《破迷正道歌》《灵宝毕法》主要是谈理法,《吕祖百字碑》《敲爻歌》《指玄篇》这是必看无疑。还有早期的《胎息经》.《入药镜》。然后是南宗一条线下来,张伯端的经典巨著《悟真篇》一定要看(板块里有一个薛道光注解版),和他的《金丹四百字》《青华秘文》。南宗一传石杏林,著《还源篇》;二传薛道光,著《复命篇》;三传陈泥丸著《翠虚篇》。还有张三丰的《无根树词》、《大道论》、《玄机直讲》。

妈的一大堆,看上去就麻。不过别怕,大多数都很短,而且这些人没什么文采,写得也不是很难懂。不过虽然文字不难懂但是你多半还是看得糊里糊涂,似懂非懂,这是正常的,我也是这样,这就是没有师父没有真传的人的悲哀,忍忍吧。先把功夫练着再说。等到你连《黄庭经》和《周易参同契》这样的天书也看得津津有味时,我估计没有师父也不要紧了。

四、看完上面一大堆的劳什子,估计也要用几个月,只要你不是和我一样的废柴,基本上就应该把真气运行法练到通督的境地了。以后的路子就是自己走了,抱歉,我都没那个水平,所以教不了你。但是我可以给你指上一条路,后面可以和丹法链接上了。如果你达到胎息的水平而是稳定下来,那就恭喜你,继续努力,等待老天爷派个老师来教你。如果你左等右等怎么等也等不来,那也不要紧,你可以转到佛家的禅修,也是有前途的。真法是个牛掰的东西,我看它除了不能和密宗链接起来,和其他的都可以链接,甚至硬气功也可以„„

当然我这么说不是让你去练大杂烩,是让你真法练好了在转方向。另外,记得读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是没错的。最后送大家两句话:读书不可无定见,无定见则被书所转,脑子里任别人跑马;也不可有成见,有成见则先入为主,视域狭隘,虽贤者不免有误。

道教早课澄清韵 道教早课经文注音篇五

道教教理教义

道教在东汉顺帝时,天师张道陵创教之初,奉老子为祖师,称教主。以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为圣经,以老子所说的“道”与“德”为最根本的信仰。道教为什么要以“道”名教呢?就是因为道教徒对老子之道,一要研究、二要信仰、三要继承、四要发扬,所以《典论》中说:道士者,要“以道为事”。

“道”在道教中是唯一的理论基础,是以“清静为宗、虚无为体、柔弱为用”的一种“道”,这种“道”是宇宙的本源与主宰者,它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它是一切的开始与万事万物的生化者。有了“道”方生成宇宙,由“宇宙”中的“元气”构成了天地、阴阳、四时、五行,由此而化生万物。《道德经》中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太平经》中说:“夫道何等也?万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也”。唐吴筠《玄纲论》中说:“道者何也?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其大无外,其微无内。浩旷无端,杳杳无际。至幽靡察,而大明垂光。至静无心,而品物有方。混漠无形,寂寥无声。万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生者无极,成者有云,生生成成,今古不移,此之谓道也”。老子所说的“道”既是指“宇宙”的本体,又是指“自然”的规律。

《老子想尔注》进一步把“道”的化身的老子衍化为神明,称“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身”。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说明“宇宙”的根源是“自然”;由自然产生宇宙之后,再由宇宙产生万物。“道”又指太空之“空”而言,缘它是无形无象的,故经书中说: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清静经》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道德经》云:“道可道,非常道”。认为大道无形,不可言说。《太平经》云:“道乃万物之师也,得之者明,失之者迷”。得“道”之人,可以返本还原,和大自然之“道”同一体性,永恒不变。道经中云:“道者,理也”。认为此“至虚之理”变通无碍,化生万法,永恒不灭,修道者若能体悟此“理”,就能忘去一切幻化假相,超凡入圣,修真得道。《消魔经》说:“真道之业,不衰不病,不死长生”。希望能通过修炼而取得和“道”合而为一,永存天地。老君曰:道无生死,而形有生死。所以言生死者,属形不属道也。形所以生者,由得其道也。形所以死者,由失其道也。人能存在守道,则长存不亡也。又说:知道易,信道难。信道易,行道难。行道易,得道难。得道易,守道难。守道不失,身常存也。又曰;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故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身。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德”,道经中说:道之在我者就是“德”,它是从“道”中分化出来的,而万物化生都必须有“德”,因为“道”是总体,“德”是个体,德是指万物所含有的特性而言,“道”和“德”,有着共性与特性的关系。《道德经》中所说的“上德”、“玄德”、“常德”、“道尊而德贵”的德,都指的是这个“德”。老子在解释“上德”时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无为而无不为”。解释”玄德”说:“长之畜之,成之熟之,养之复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解释“常德”说:“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自然经》中说:“德言得者,谓得于道果”。《清静经》中说:“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所以道教徒一定要重视“修道养德”,并将“道”和“德”作为最根本的信仰和行动的总准则,必须做到既要修道,而又要积德。老子说:“上德不德”,“上德无为而无不为”。所以“道”和“德”又是道教所说“教理、教义”中的基本原则。唐吴筠《玄纲论》中说:“德者何也?天地所禀,阴阳所资。经以五行,纬以四时。牧之以君,训之以师。幽明动植,咸畅其宜。泽流无穷,群生不知谢其功;惠加无极,百姓不知赖其力,此之谓德也”。《太平经》中认为:“道”与“德”的约制,驾御宇宙的一切,天、地、人三个范畴都离不开“道德”的维系。唐吴筠《玄纲论》总括“道德”的含意说:“道德者天地之祖;天地者万物之父;帝王者三才之主。然则道德、天地、帝王一也”。老子认为:根据“道”的准则,“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帮,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因此,道教主张修道者要“积善阴德”,乐人之吉,愍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穷,手不伤生,口不劝祸,不自贵,不自誉,不嫉妒,不佞谄,如此乃为有德。“道”与“德”在道书中应用很广泛,常因所谈的问题的范畴、性质不同,解释也便有所不同。道经中也有将“德”作为社会伦理规范讲的,如“广修道德”,“积善阴德”,这是继承了《老子》中“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思想。道教主张以“清静”、“无为”、“柔弱”、“不争”、“抱一”、“寡欲”、“自然”、“玄妙”等作为处世与修养之方法,也都是从“道”与“德”的基本原则中而发挥出来的。“清静”是道教教义的基本概念之一,也是道教徒必须遵行的修持方法和处世态度。“清静”和“无为”是两个类似的概念。其含义为清心寡欲、无为和静。道教认为“清静”是道的根本,万物清静,“则道自来居”。老子认为是大自然最早的一种形态;又是指修养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一种境界;也是指他所理想的社会与领导者的一种政治风格,即是“道”之“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说:“清静为天下正,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因而把“清静”作为身心修养和治国安民的基本法则。《清静经》中说的“无形”、“无情”、“无名”,都是指“道”的“清静”现象而言;道教的修养功夫,应效法其“道”的“清静”与“常清静”,能做到“常应清静”,就说明已达到了“清静”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就是“道”的“无为而无不为”。唐代高道司马承祯认为,修道必须收心,而收心的关键在于“守静去欲”。他说:“心为道之器宇,虚静至极,则道君而慧生”;“静则生慧,动则成昏”。道教认为,人修炼精气当效法“道”的清静本性,“清其心源”,“静其气海”,“常清常静不起纤毫尘念”。做到“内观于心,心无其心;外观于形,形无其形”,最后达到六欲不起,空无了悟的境界,才能修成金丹之道。

“无为”是道教对待社会人生的处世态度和基本法则。也是“老子”哲学的重要概念之一,认为天道自然无为,人的行事也应效法天道,不要妄自作为,讲求清静寡欲,与世无争,慎行远祸。老子主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认为“有为”者(强所作为)终必失败,“无为”者(顺应自然而作为)则无败。《老子河上公注》说:“法道无为,治身则有益精神,治国则有益万民”。《道德经》云:“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认为“道”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本体,从产生的过程看,是自然而然的,没有任何外在强加的力量,所以说“道”是“无为”;但从其产生万物的结果看,一切都由“道”所生,因此又可说“道”是“无不为”。道教强调“无为事主、无为事师、寂若无人,至于无为”,以求全身、去危、离咎。因为欲求无为,先当避害,要“远嫌疑、远小人、远苟得、远行止。慎口食、慎口利、慎处闹、慎力斗。常思过失,忘其形骸”。《元气论》云:“无为者、乃心不动也。不动也者,内心不起,处境不入,内处安静,则神定气和”。“柔弱” 老子说:“弱者道之用”,认为“柔弱”就是“道”的作用。“柔弱胜刚强,守柔曰强”的主张,成为老子重要的人生观。道教吸取这一思想,衍化为修道长生和应世接物的修行观念及方法。在修养方法上,要做到“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从物理上来说;“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就人的生理现象而言:“人之生也柔弱,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从而提出“坚强处下,柔弱处上”。老子认为:柔能克刚,弱能胜强,是以辩证方法来说明其“柔弱”的功用和“刚强”的弊害之道理。“不争” 是道教教义内容之一,也是道教徒对待社会人生的基本态度。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云:“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认为:人的一切作为都应当顺乎自然,要能做到:一要能利万物;二要大公无私;三要甘处卑下;四要不与人争;五要心胸远博;六要言而有信;七要应时而动;八要善于治国;九要有办事之才;这就是老子在处世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准则。认为圣人应效法天道,长育万物,自然无为,而不强求争功夺利,如此才能“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老子提倡:“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想尔注》告诫说:“求长生者,不劳精思求财以养身,不以无功劫君取禄以荣身,不食五味以恣,衣弊履穿,不与俗争”。强调圣人不与俗争。道教讲求的不争并非是束手徒置,万事无所作为;而是不与世人争俗世的功名利禄,贪求财色等,对于合乎天道自然运行法则的事,则要尽力而行。以彰显“天理”。认为天地万物以及为人处世都要顺乎“天理”而不能强求。《云笈七签》中说:“与时争之者昌,与人争之者亡”。修道者若能争此不争者,就达到了道教的“不争”的教义要求。“抱一” 是、道教教义的重要概念。“抱一”也称“守一”。《道德经》云:“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又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上贞。“抱一”是道教中基本的修养功夫,简单地说,就是在静坐的时候要做到“神气混然”的境地,所以说“一”就是“混然一气”的意思。《五厨经》云:“一气和太和,得一道皆泰,和乃无一和”。在“一气和太和注中说:“一气者,妙本冲用,所谓元气也。冲用在天为阳和,在地为阴,交合为泰和也,则人之受生皆资一气之和以为泰和”。在“得一道皆泰”注中说:“得一者,言内存一气以养精神,外全形生以为车宅,则一气冲用与身中泰和和也”。《太平经》说:“一者,乃道之根也,气之始也,命之所系属,众心之主也”。认为“一”同“道”一样,是天、地、人的根本。《老子想尔注》说:“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太平经》说:“古今要道,皆言守一,可长存而不老。人知守一,名为无极之道”。又云:“子若守一,无使多知,守一不退,无一不知,所求皆得,端坐致之”。又说:“守一之法,乃万神之根”。葛洪《抱朴子·地真篇》中说:“一能成阴生阳,转步寒暑,春得一以发,夏得一以长,秋得一以收,冬得一以藏”。道教主张,修道者若要长生,必须修“守一”之法。又云:“守一存真,乃得神通,知一不难,难在于终,守之不失,可以无穷”。道教中又将“守一”法分为“守真一”与“守玄一”两种。在修炼方法上特别强调“守一”的重要:“一者,心也、意也、志也、念此一身中之神也。凡天下之事,尽是所成也”;“故守一,然后且具知善恶过失处,再能守道”;“古今要道,皆言守一,可长存而不老”。认为“守一”才能消灾免祸,益寿延年,长生通神。

“寡欲” 道教教义内容之一,是道教徒修行和处世都应严格节制个人的私欲,否则修道无成。《道德经》云:“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提倡“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认为“五色使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过多的物欲只能引起人心志的昏乱。道教制定了一些戒律对俗欲作了若干的限制和规定。如初真十戒中就有“戒淫邪”、“戒嗜欲”、“不得贪求无厌”,中极三百戒中规定“不得杀生食肉,盗窃淫邪,饮酒啖辛”等;天仙大戒中“远身行”,“除恶想”“绝声色”,“俭爱欲”,“不淫想”等修持法。全真道尹志平说:“修行之害,食、睡、色三欲为重,多食即多睡,睡多情欲所由生,人莫不知,少能行之者。必欲制之,先减睡欲”。道教吸取老子寡欲观念与修持实践相结合,认为世俗的美色、厚味、暖衣、妙音等,都是过伤的的物欲,伤气害性,为“凶害之根”,修道者应该断然加以摒弃。“自然” 老子首先提出“自然”的观念来解释“道”和“德”。《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认为道生万物以及天、地、人的活动过程都应以“自然无为”为法,并非“道”之上还有一“自然”实体的存在。道教主伙自然是宇宙万物的本性,万物以道为法,道以自然为法。《道德经》中又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认为宇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人应当顺其本来的自然,不可有意作为。“玄妙” 《道德经》中曾多次使用“玄”,如“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德深矣,远矣”,其意义为“渺冥幽远”,是对“道”和“德”的一种形容。《老子想尔注》说:“玄、天也。古之仙士,能守信微妙,与天相通”。道教认为若主张“无”或主张“有”都是偏执一边,因此要“非有非无”,“合于中道”,这就是“玄”。认为“又玄”就是“重玄”。用重玄思想去看待世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主张从心智认识上取消刚与柔、动与静、有与无、善与恶、是以非的一切对立,以达到“境智双泯”,“能所都忘”的虚无境界是道教教义以哲学思辨的特征。

“我命在我不在天” 是道教教义之一。意思是个人的生命,同天地一样,都是由自然之气所化生,故若修道守气,返本归根,就可以与道同在,寿比天长,强调个人的生命,能由自我决定,不由天地掌握。道教以生为乐,重生恶死。所以强调“重生贵术”,追求长生久视。《抱朴子*黄白篇》说:“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意即人的生命之存亡,年寿之长短,决定于自身,并非决定于天命。认为经过修炼可以延寿,如果修炼有恒,日久年深,可以成为神仙。《西升经》推崇“虚无”和“自然”,认为虚无生自然,自然生道,道生气,气生天地,天地生万物。从根本上说,天地与人都为气所化生,因此二者是平等的,只要弃智养神,固守本元之气,就能“与道同久”,而这一切都是“自然”所致。认为道生万事万物,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而一,是须臾不离的。道教认为生活在世界上是一件乐事,死亡才是痛苦的,因而道教的教义是乐生、重生,所以强调“仙道重生”。相信通过人自身的努力,可以改变常规的自然事物和现象。

道教在东汉张道陵天师创教时,奉老子为祖师,以《道德经》为主要理论经典,将“道德”作为最根本的信仰。那,道教为什么要以“道”命教呢?正是因为所有学道之人对老子之“道”一要信仰、二要研究、三要继承、四要发扬。《典论》云“道士者,以道为事”。“道” 在教中是唯一的理论信仰,“清净为宗 虚无为体 柔弱为用”是“道”的特征,而所谓“道”既是宇宙的本原也是主宰者,它无处不在,不物不包,所以有了“一切有形皆有道性”的说法。它有“道”方生成宇宙,而有了宇宙,中间的“元气”就再生成日月、星辰、四时、五行,由此而生化万物。《道德经》云“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又《太平经》云“夫道者何也?万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也”。《玄纲 论》中说“道者何也?虚无之戏,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其大无外,其微内无。浩旷无端,杳杳无际,至幽靡察,而大明垂光。”依此,道既是宇宙本题 同是自然规律。《老子想尔注》将“道”神话,云“一散形为气,聚气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体”

道又是“空”,《清净经》云“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道德经》云“道可道 非常道”意思是道是难以言表。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