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道教养生之道(五篇)

2023年道教养生之道(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3-20 17:19:46
2023年道教养生之道(五篇)
时间:2024-03-20 17:19:46     小编:zd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道教养生之道篇一

第一章 功法十三步

第一步

收心求静

法诀

初打坐,练静动,全身内外要放松。

二目垂帘守祖窍,舌闭天池津自生。

深细长匀调呼吸,心定念止是正功。

身心两忘万籁寂,形神俱妙乐在中。

掐子午,除杂念,祖炁修足玄关现。

脸似蚁爬丹田暧,口满津液要吞咽。

下座拂面舒筋气,浑身上下搓一遍。

筑基炼己全赖此,静极而动一阳现。

功法详解

收心求静,是道家的修身养性、打坐参禅,也是性命双修基本功。入坐前,先将衣服上的钮扣解开,宽衣解带,全身内外放松,心里预先要有一种愉快感,用舒畅愉快、乐在其中的情绪来帮助入静。

取坐势,在床上、沙发上、椅凳上皆可。身上披的衣服应根据自己的身体以及气候变化增减,慎勿着凉感冒。

打坐时的面向:面向正东或正南,夜间要面向窗户亮光处,以免神昏易睡。

坐功要领:盘膝端坐,脚分阴阳,手掐子午,二目垂帘,眼观鼻,鼻观心。闭口藏舌,舌顶上腭,呼吸绵绵,微降丹田。心神意念守祖窍,三花聚顶秋月圆。下座拂面熨双睛,浑身上下搓一遍。伸臂长腰舒筋气,静极而动一阳现。要领详解如下:

盘膝端坐:盘膝有单盘、双盘、五心朝天之分。初学者可采用自然单盘膝,不要勉强。所谓端坐,是上体自然正直,不前俯后仰,百会与会阴成垂直一线,但务必放松自然。须知松则气顺,经脉舒畅;僵则气滞,有碍气血流通。只有全身内外放松,才能给入静创造条件。

脚分阴阳:盘膝时左脚属阳在外,右脚属阴在内,为阳抱阴,但不是绝对的,如感到不舒服可改换。对此不要太拘泥。

手掐子午:左手拇指掐本左手中指午位,右手大拇指进入左手内掐住左手无名指的根部子位,两手相抱放在小腹部,这为阴抱阳。但必须说明:掐子午不等于掐诀念咒。因子午这两道脉通寸、关、尺,而寸、关、尺之脉通心,心通脑,掐子午是为减轻动脉撞心的力量,使其少生杂念,有助于入静。丹经云“手脚和合扣连环,四门紧闭守正中”是也。

二目垂帘:即是二目似闭非闭,微开一线同观鼻尖,看似对眼。太闭则神气昏暗,太光则神光外驰。故古人有云:“日月合并,金木和合,回光返照,返观内视。含眼光,凝耳韵,调鼻息”,“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惟见于空;观空不空,是乃真空;观空乃空,是为顽空。”这是古人的所谓“长生久视之道”。

眼观鼻,鼻观心:二目垂帘,眼看鼻尖,神定则心定。两眼同看鼻准,活动的思维,纷纭复杂的意念就能安定下来。眼观鼻而心不在鼻,由观而达到忘观,外观其形,形无其形。所谓鼻观心,是为了下颌微收,使气嗓管调直,呼吸自然流畅。

闭口藏舌,舌顶上腭:上腭是天池穴,在上牙内寸许凹陷处,口念“儿”字时,舌尖所触部位。闭天池,一是方面是为了开玄膺(玄膺穴在巧舌之后),使真息往来畅通无阻;另一方面则是闭口免伤真炁。再则,舌根下有生津两穴,左为金井,右为石泉,闭上天池易于生津。静坐往往津液满口,并有清而甜之感,此时应用吞律法将津液吞入腹内。即舌顶上腭不动,将津液吮至舌根,待欲喷呛时引颈吞下。这样引吞,可直接入任脉,化为阴精,是造精之捷径,健身之妙法。

呼吸绵绵,微降丹田:调理呼吸,又谓调息,是初步入静的重要环节。用功时既然是闭口,无疑要用鼻呼吸,要求深、细、长、匀。不论是顺呼吸还是逆呼吸,都要求腹式呼吸,这样才能深。所谓细,即连自己也听不到呼吸声。长,是将呼吸拉长,要息息归根,下降丹田,不要憋气,要放松自然。匀,即快慢均匀,务要心息相依,不即不离,达到息不调而自调。甚至,至虚极,守静笃,会出现呼吸顿断。初学者,要用自然呼吸。呼吸绵绵,深、细、长、匀,能扩大肺活量,促进和加强内脏各个部位的功能,尤其对消化系统功效更为显著。

心神意守祖窍:祖窍,在二目中心,是过去经书不载、历代祖师秘而不传的一窍。余师千峰老人曰:“天下地上安祖窍,日西月东聚先天。玄关之后谷神前,正中有个空不空”。此窍是玄关出人、明心见性的门户,是锁心猿拴意马的桩柱,也是延年益寿的阶梯。初步炼性先守此窍。含眼光,两眼观此窍;凝耳韵,两耳听此窍。这即是古人所谓:“常有欲以观其窍,常无欲以观其妙”。守窍是为了忘窍,故有“知而不守是正功”之说。“以有心求则有相,以五心守则落空”。故云:无忘无助,似守非守。性要自悟,命要师传。心静念止是先天,意动神驰是后天。只有守定祖窍,才能使瞬息万变的活动思想安静下来。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做到心静念止,身如槁木,心若止水,意似寒灰,一念不起,一意归中,万籁俱寂,身心两忘,恍恍惚惚,杳杳冥冥,此时感到一股电流在身上奔腾咆哮,犹如触电,全身酥麻,其舒服感妙不可言。这正是形神俱妙,了在其中。此景过后,但觉眼明心亮,神清气爽,精神振奋。如能得到五分钟的真静,足能消除一天的疲劳。如能每日坚持坐功,即使得不到真静,有时也会感到手脚出汗、丹田发暧、脸似蚁爬、头顶气旋。这些现象,都是坐功的收获,日积月累,祖炁修足自然玄关出现。

三花聚顶秋月圆:三花即精花、炁花、神花。只有精炁神修足,才有三花聚顶秋月圆的现象。秋月即玄关。玄关与祖窍同样都是过去道家三口不说、六耳不传之秘。玄关与祖窍往往连在一起,实际玄关是玄关,祖窍是祖窍。可以说:祖窍是玄关出人的门户。玄关不在身上,祖窍不在身外。玄关者乃玄妙之机关也,不在身上,离身难寻。《节要篇》云:“一窍玄关要路头,非心非肾最深幽。膀胱谷道空劳力,脾肾泥丸实可羞。神气根基常恍惚,虚无窟穴细搜求。原来只是灵明处,养就还丹跨鹤游。”又道:玄关不在心肾,不在口鼻,不在肝肺,不在肚轮,不在尾闾,不在谷道,不在两肾中间一穴,不在腰间脐后,不在明堂泥丸,不在关元气海,不在脐下一寸三分。又道:“道发三千六百门,门门各执一苗根,惟有些子玄关窍,不在三千六百门”。又说,此玄关一窍乃人生死之穴,无极之根,太极之母,是父母未生前先天真一之炁。过去把玄关说得神乎其神,玄之又玄,好像谁能知道玄关所在之处,就能立地升仙似的。玄关到底是何物,又在何处呢?根据余祖师千峰老人及父亲继承道教龙门派传统的说法,通过收心求静,静极而动,炁发则收炁,精动则下手炼精化炁,补脑养神,精炁神足,坐静时,眼前出现一圆光,这即是玄关,又叫慧光、神光、灵光。历代修持者都把玄关看成超凡入圣的阶梯,故不轻易传人。虽然从经书上偶有透露,也只是一些不易看懂的隐语,况且其说不同,使人无所适从。

下座拂面熨双睛:每逢坐完功后,先将两手搓热,趁热用手捂住两眼,热散后两手猛然向两侧分开,两眼同时随之使劲一睁,如此三至五次,再左右转睛。左转9周,再向右转九周。经常坚持,不但保持眼球灵活不得眼疾,还使通眼脑气筋通畅,保持眼睛不花。拂面是用两手搓拂两颊,使脸色滋润,推迟生长皱纹及老斑。

全身上下搓一遍:全身干搓,又叫干沐浴,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健身方法。紧接拂面熨眼转双睛之后,两手从头部开始搓起,继而由前额、两太阳穴、迎香、两耳前后,大脑、小脑、风池、风府、两臂内外至两手背,再由胸前肺部、两胁,两手并行搓小腹两侧、肚脐、两腰眼、两腿外侧内侧、膝盖、脚心。两手搓时必搓热,最后再揉睾丸。以上各点,搓时最好用数字来约束,以免点到从事。干沐浴倘能持之以恒,定有意想不到的功效。重点是鼻窝、脖颈、腰眼、睾丸、尾胝涌泉。搓完后舒筋气。

伸臂长腰舒筋气:干沐裕后,仍坐床上,上身坐正,两腿伸直,舌顶上腭,然后上身后仰,两臂随之向上伸舒。同时鼻子吸气,两眼向上翻看,脚尖前绷,脚跟后收,身体整个仰卧床上。然后,上身由仰卧坐起前扑,以头靠拢两膝,两手打两脚涌泉穴,两眼往下看,鼻子呼气,两脚尖向里勾,脚跟向前蹬。如此一仰一俯,反复七次为止。此法有舒筋活络,长腰增力,抻筋活腰,强肺健胃,通带踵、养大脑的作用。

收心求静,也是为了求动。这种动是通过坚持不懈的用功,并能经常入静,在坐静中大脑得到充足的调养,日积月累,脑气胞日渐充实,身体日渐强壮,面色日渐红润,精神面貌几有焕发青春之感。当然由于年龄、的不同,体质强弱的各异,以及用功的勤怠,入静的程度深浅,必然会在每个人的进度上出现千差万别。尽管在进度上每人有快慢之分,但从静中得来的心身日渐愉快和健壮必有同样之感。

静极而动,是在静坐时,心里清清静静丝毫杂念没有的前提下,外阳勃然而起,这即是活子时到。此时不等念起,急用转**收炁降龙法,将这初步静养来的养生至宝收归我有。具体做法详见第二步功法。

收心求静即是筑基炼己的功夫。所谓炼己即是炼心、炼性。炼即是锻炼的意思。心不炼不死,性不炼不活,神不炼不灵。只有炼得识死、性活,神自然会灵。吕祖云:“七返还丹,在人先须炼己待时。”柳华阳祖师曰:“若不炼己还虚,则临时熟景难忘,神驰炁散,安能夺得造化之机。”应该怎样炼呢?柳祖又云:“眼虽见色而内不受纳者曰炼,耳虽闻声而内不受音者曰炼,神虽感交而内不起思者曰炼,见物内醒而不迷者曰炼,日用平常如如,而先炼己纯熟”。上面吕祖所谓炼己待时之时,与柳祖所说的临时之时,同是指的阳举炁发活子时之时,下手采药炼精化炁之时。此时若炼己不纯,意志不坚,很容易顺熟路而去,前功尽弃。故古圣先贤(指善养生者)强调,修性养命,首先必须筑基炼己,打好基础,否则虽有所得,也容易得而复失。只有炼得识死性活,对景无心,常寂常静常觉照,性自圆明神自灵。在静中求动,动中采补,循序渐进,待精尽化炁,亏损补满,则筑基炼己才算告一段落。

初步收心求静,与各家静养功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龙门派的静养功是小还虚,是吕祖沁园春词中的炼己待时。这个“时”正是静极而动一阳炁发的活子时,时来炁发为之命动,命动炁发即收回才算性命双修;不知炁动收炁、精动炼精,就不算性命双修。

第二步

收炁降龙、安炉立鼎

法诀

一阳初动本无心,收炁必须先提根。

吸从督脉升泥丸,呼由任脉降会阴。

以神领炁行周天,后升前降转**。

七口呼吸阳不缩,无孔笛吹要紧跟。

无孔笛,两头吹,一提一降自然回。

收炁古称是降龙,龙归大海不乱飞。

玄酒味淡休妄动,静等二侯响春雷。

珍惜自身活子时,逢动必收炁不亏。

功法详解

第二步功夫,按道家传统说法,是安炉立鼎。鼎,又谓玉鼎,在大脑中心,内藏一胞为先天真性所居之处,即元神室也。其两边各有一管,联于眼珠,下通于心,故曰:性者,心也,发于二目。实际鼎原无鼎,真炁发时与性合一而得名。炉谓金炉,又名真炁穴。前对肚轮后对肾,上有黄庭下关元,后有幽阙前命门,是存神养炁之所,又叫丹田。炉原无炉,气发则有此名。玉鼎、金炉是道家炼内丹假设的无形器具。

一阳初动本无心,收心必须先提根。

在初步收心求静的静坐中,当坐到一念不起,身心两忘,虚极静笃之时,自己的外阳勃然兴起,这是自身的活子时到来。因其无念,是先天性的产物,机不可失,不等念起,急用转**收炁法即刻收回。

收炁法:原坐式不动,收气必须先提根,即用力一提会阴,鼻根吸气,眼往上翻看,以神领气,心意随之。再由子位生死窍即会阴穴向后走尾闾、夹脊、玉枕至午位百会一停。吸时:鼻吸、眼看、神领、意随同时并举,协调一致。一吸由督脉上来稍停,再一呼鼻根呼气,眼往下看,以神领气,心意随之,由午位百会下来,走祖窍、绛官、炁穴(即丹田),直达会阴子位。后升前降正一圆周。简单说,一吸一呼转一遭为一次,如此三至五个呼吸,如用得准确,外阳即可缩回,这即是后升前降转**收炁法。日积月累,身体越来越强壮,精力越来越充沛,活子时越来越勤,而外阳兴起的力量也就越来越大。如果从一次呼吸至七次呼吸,外阳仍然不倒,应改用无孔笛颠倒两头吹降龙法来制之。

无孔笛颠倒两头吹的具体用法:当转**七次降服不住外阳时,原坐不动,立即凝神生死窍,会阴一提,鼻根吸气,意想由生死窍提到脐下一寸三分丹田穴,再用绛宫之气,下沉丹阳,鼻根呼气,心神意随之一沉,一提一降为一次,如此一至三次外阳立缩。

若用了七次仍不缩回,就应用第三步功法开通奇经八脉的。等二候到来,虎由水中生,似黄河决口,有一泄千里之势,就用下手炼精化炁的伏虎手段,将欲破关而出的元精化成元炁,仍为我所用。

阳生炁发的根源。通过坐功入静增长元炁,亏损的元炁得到补充。静极而动,脑中的先天炁走大脑、小脑、延髓、脊髓,到大推下第七脊骨节夹脊关;夹脊往内通心,心正中有一门,道家称之为戊门,气到门开,直达外阳。外阳得到真气,立刻勃然兴起。这时如果不管不问,也可自消自灭,但是,通过静功得来的养生至宝,就会付之东流。这即是只知修性,不知修命。凡讲性命双修者,无不百倍地珍惜它。故吕洞宾祖师对此写过这样一首诗:“一阳炁发用功夫,日月精华照玉壶,到此关头休妄动,恐防堕落洞庭湖。”性命双修的修性,实际命在其中。当静极而动一阳炁发即是命功。心动收心是修性,炁动收炁、精动收精是修命。

静极而动,是阴极阳生,一阳初动,在人身为活子时,在二十四节气为冬至。因一阳初动,是炁发而不是精动,只可用收炁降龙法收之,而不能用下手炼精化炁法来炼之。炁有足亏,药分老嫩,这即是“火候”。丹经云:“古人传药不传火,从来火候少人知。”张三丰祖师云:“性要悟,命要传,休将火候当等闲。”

大自然中的一切有形的东西都各有火候。如煎炒烹炸,都要掌握好火候,到什么火候用什么措施,即不过也不及,要恰到好处。功夫到什么阶段,用什么办法,不能用非所需,或需非所用,一定要恰如其分。

静极而动,不同于自然而动。因为前者是在一念不起的基础上静养来的炁发,是纯洁的,是先天的产物。后者是通过睡眠,大脑得到休息,当一觉醒来,一般说来外阳是要动的。静极而动,更不同于色情动。因为前者是清,后者是浊;前者是先天性的,后者是后天性的。外阳动,不能认为都是色心动。善养生者不等杂念丛生,即可用后升前降转**将炁收回。

练性命双修功夫者,把静极而动、一阳炁发视为至宝。每逢阳动炁发立即收归我有,积炁养身,炁越足则体越壮。外阳动得越勤其力越大,只待二候到来,方可下手。

静极而动,实际是情动,这情是道情不是人情,无念而来是道情。故龙牙禅师曰:“人情浓厚道情微,道用人情世岂知,空有人情无道用,人情能得几多时。”柳华阳祖师曰:“且此一情字自汉明帝到今注者纷纷,苟不得慧命之法,便谓之春情。识者见之无不笑也。”六祖坛经云:“有情来下种,无情果不生。”看来同是一个情字,就有两种不同的用法。一种是顺其自然用于人情。一种是逆着回来养生是用于道情。而六祖慧能、柳华阳、龙牙禅师,他们都是佛门弟子。他们当然是站在出家人的立场对待人情和道情,而且也是从养生道理上来加以说明。我们今天讲养生之道,既用人情,也用道情。用人情行人世法,生儿育女,使我们民族永远繁荣昌盛。用道情作为养生之道,使人人健康长寿。正因如此,当我们练功时,偏要将顺去的东西,想办法使它逆着回来。这是与一般人不同之处。只有这样,才能向自然规律夺取寿命。古人云,炁归元海寿无穷。这也是性命双修的特异之处。

曹还阳祖师云:返观凝神入炁穴,炼精百日黄芽生。

伍冲虚祖师云:烹炼铅汞于鼎炉,炼精炼神根本地。

柳华阳祖师云:和合凝集转**,吸呼薰炼性命存。

了空祖师云:督升任降成鼎炉,锻炼五谷化精炁。

千峰老人曰:前对脐轮后对肾,中间有个真金炉,十字街前安玉鼎,神炁之宅呼吸根。

先父牛金宝对安炉立鼎采小药收炁降龙曾作歌一首:

阳生炁发及时收,续命全靠勤添油;

后升前降凭意领,吸上呼下赖圆周。

笛声吹来龙服驯,剑指点去虎低头;

龙虎剑笛皆比喻,鼎炉莫向身外求。

第三步 开通奇经八脉

法诀

开八脉,聚精神,以意领气贯全身。

一吸督脉升泥丸,二呼任脉降会阴。

三吸带脉至肩窝,四呼阳腧到手心。

五吸阴腧胸前定。六呼至带归一根。

七吸冲脉到降宫,八呼阳蹻涌泉停。

九吸阴蹻升炁穴,十呼还原入窍中。

吸呼深长凭意领,水到渠成赖气行。

八脉开通身属阳,阴蹻开时百脉通。

功法详解

开通奇经八脉,又叫十口呼吸调八脉。初学者,因盘腿打坐,两腿受压不习惯,定有两腿麻木之感。用此法立即消除麻木。其功法的主要用途,是用以开通奇经八脉,驱逐阴邪之气,消阴长阳,进而达到全身属阳,百病全无。

奇经八脉,道家用以行炁、通关以达到延年益寿。通人脉,又称玉液炼形。

奇经八脉,即前任、后督、中冲、横带、阴维、阳维、阴蹻、阳蹻,也是道家行气八脉。开通八脉法,是用十口呼吸,以意领气,心到、意到、神到,气亦随之而到。平时必须经常练习,把心、神、意合而为一。八脉线路要记熟用灵,达到心想哪里,哪里就有所感触。最好每日清晨练习两遍,日久天长,就能随心所欲。

一吸督脉升泥丸,是先把心神意下注于会阴,鼻根呼气,心意随之,由会阴往后提起来,经脊骨正中督脉,上升至头顶泥丸即百会稍停;二呼由泥丸下来,走前边任脉,又回到会阴穴;三吸由会阴穴提到脐下一寸三分处之炁穴,分开双行走带脉,从两腰眼至两肩窝一停;四呼由两肩窝走两臂外侧阳腧脉,经中指到两手心劳宫穴稍停;五吸由手心劳宫穴走两臂内侧阴腧脉,到胸前靠近两乳处稍停;六呼从胸前双下至带脉炁穴归并一处,直达会阴处稍停;七吸由会阴穴上来,走任督二脉中间的冲脉,直上到心下一寸二分绛宫穴停住,不要过绛宫;八呼由绛宫下来到会阴分开,走两腋两腿外侧阳蹻脉,经两脚中趾到两脚心涌泉穴稍停;九吸从涌泉穴上升走两腿内侧阴蹻脉,到会阴归一,再上升炁穴稍停;十呼由炁穴,直达会阴生死窍。十口吸呼调八脉,是由生死窍会阴穴为起点,最后终点仍落在生死窍会阴穴,故而道家称它为八脉之总根。千峰老人称此窍:“上通泥丸,下达涌泉,真炁聚散皆以此窍为转移。血脉周流,全身贯通,和气上朝,阳长阴消,水中火发,雪里花开,实乃生炁之根。百姓日用而不知者此也。”十口吸呼调八脉,一吸一呼,升、住、起、止都必须与一意领气同时并举,协调一致;方能奏效。对此慎无忽略。以上是行气八脉。另有通精八脉(此是生精、化精、走精、炼精八脉),即前任,后督,中冲,横带,上通心、下通阳关,上前通脐,上后通肾,这里是以生死窍为轴心说的。道家的传统说法,往往与医家有所不同。

第四步

小周天、下手炼精化炁伏虎法

法诀

二候到,春雷动,猛虎怒吼要出洞。

顺则出去可生人,逆而回来延寿命。

手点虎额虎伏地,剑插三峡水倒行。

收炁定要收元炁,炼精必须炼元精。

顺减寿,逆添油,养生至宝莫外流。

下手点住生死窍,急用巽风六候收。

橐龠动时阖辟转,升住起止四正求。

会得还精补脑法,功夫更上一层楼。

功法详解

下手练精化炁是道家性命双修功法中的绝秘,非其人不传。即使传人,也必然伴随着一些清规戒律。余今具体详说如下,不经口传万勿轻用。

下手炼精化炁法,是在以下情况下采用的:在初步静坐的基础上经过静功的开源节流,增长元炁,日积月累,静极而动、阳生炁发,不等念起,用二步转**收炁法收之。当用完七口吸呼,后升前降转够七周,外阳不缩,继用无孔笛降龙法,也转够了七个提降,而外阳依然不倒,此刻应用勒阳关,调外药。调到药产神知,外阳不但不倒,反而似鲤鱼打挺一跃而起,元精突然欲破关而出,这即是二候。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火候不老不嫩之时,如依熟路顺去,则是生人之道;若逆而回来即是炼精化炁的养生之道。古人有云,顺生人,逆生仙,只在中同颠倒颠,正此之谓也。也正是在这一发千钧的关键时刻,不等思维活动,即不等念起,急速下手,剑插海底,向左侧身,左腿蜷曲,右腿伸直成半躺半坐势,用小周天炼精化气法诀,将这欲夺关而出的元精(因无思欲从静而来)化成元炁。古人所谓“巽风运坤火,风吹火化”,即以鼻呼吸(巽风即鼻中呼吸之气),头转眼随,由自身会阴子位起,向自身左上方旋转,用鼻连吸三吸,眼随头转,走子卯午,眼看头顶午位。从午位眼随头转向自身右下方向,鼻子呼气,连呼三呼,即午酉子。连吸三吸,是由子位向后,上走身后督脉三关,即尾闾、夹脊、玉枕,是为子进阳火。连呼三呼,是由午位向前,走前任脉三田,即祖窍、绛宫、炁穴,此为午退阴符。鼻子呼吸,眼随头转,必须同时并举,协调一致。下边一度一度地精撞阳关,上边则子卯午、午酉子地急收。来得急,收得快,来得缓,收得慢。如磁石吸铁,不即不离。精来多少度,而收炼多少度。待精不动时,即精已化炁,药已归炉。此时仍不撤剑指,身躯由半躺半坐而坐正,再用封固口诀,照前两步转**收气法,连收三次,是为牢封固。然后撒手撤剑,下边干干净净,一滴不漏,行将顺出的有形之精,经风吹火化已成为养生保命的无形之炁、这就是小周天下手炼精化炁法,也是道家千古不传之秘。

下手炼精化炁,必须建立在纯静的基础上。从静极一阳初动,到药产神知的二候到来,其来源必须是不加杂丝毫杂念,纯属先天性的。也必须按照术数的要求,即“和于术数”。必须转够七圆圈。当转够七周外阳依然不缩,方可用无孔笛颠倒两头吹法诀。无孔笛也用够七次,这即是火候。何谓二候呢?当静极而动,阳生炁发,龙从火里出为一候。当勒阳关调外药,调到药产神知,阳挺精动,虎自水中生为之二候,故有二候采牟尼之称。自古传药不传火,从来火候少人知。从历来丹经道书上看,确实找不到具体用法,更寻不着真正的口诀、火候。虽有的微露端倪,也只是藏头露尾的只言片语,以及隐晦莫解之词。

下手炼精化炁,又谓小周天。陈泥丸曰:“天上分明十二辰,人间分作炼丹程。若言刻漏无凭信,不会元机药不成。”所谓的大小周天,是道家借喻周天度数来阐述采药炼丹的道理,以及如何运用周天火候作为养生之道。在下手炼精化炁的过程中,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但并非必须记住周天路线。二候一到,下手点窍,任督接通,方可采药,心静神清,非常重要。吸升呼降,眼随头转,前三后三,呼吸贯穿,火逼金行,左右盘旋,吸舐撮闭,坎离抽填,采药归炉,片刻之间,一字没有,记啥周天,千古绝秘,全赖口传。“吸舐撮闭”是下手采药炼精化炁的四字诀:吸是鼻内吸气,舐是用舌接督脉弦,撮是紧撮谷道,闭是闭任开督。

下手炼精化炁,在《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把握自身的坎离阴阳,而呼吸精气,当然是自身的精炁了。肌肉若一还可以,而寿敝天地,无有终时,则太夸张。

如果真能在静中产生的二候到来之时,按照炼精化炁之法,将有形之精化为无形之炁,并收归我有,则这时人的精神面貌就会产生很大的变化,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到五脏六腑,尤其是五官面貌,都能出现异乎寻常的特征。比如,从前眼花,可以恢复视力,变成不花。智力、记忆力必有明显的恢复。精力充沛,面色红润,虽不能返老还童,也必有自觉年轻了十年之感。当然要达到这一步,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不过只要坚持不懈,运用得法,必然会功到自然成。其进度快慢,要根据个人体质的强弱,和用功的勤怠来决定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有恒心,必定成功,那时推迟衰老,延长寿命,是不难做到的。

释家所说的断三淫是指淫身、淫心、淫根。三者最主要的是淫根。淫根不动则身心安静,淫根一动则牵连身心。断淫必须先断淫根,而下手炼精化炁,正是斩断淫根的利剑。道家把离中炁发称为火龙,把坎中精动称为水虎。故吕祖诗曰:“降龙须要志如天,伏虎心雄气似烟。痴蠢愚人能会得,管教立地作神仙。”又诗曰:“大道玄机颠倒颠,掀翻地府要寻天。龟蛇共穴孰能见,龙虎同宫谁敢言。九夏高山生白雪,三冬备火种金莲。叮咛学道诸君子,好把无毛猛虎牵。”李虚庵祖师云:“识得乾坤颠倒颠,金丹一粒是天仙。要寻不必深山里,所得无非在眼前。忙里偷闲调外药,无中生有采先天,信来认得生身处,下手功夫在口传。”以上所说都是指下手炼精化炁的功夫。

修性必须先炼心,心定则神安,心死则神活,修命必须先炼精,精是养性命之根源,故《金仙证论》云:精为万物之美,人身内有精则生,无精则死。精足而不知持满,即不能炼而化之,定有满而自溢丢失之患。精是命宝,极难生产而最易消耗。故炼性必先练心,七情不动,五贼不乱,六根大定,精难动摇,方有助于炼功。所谓七情即喜怒哀乐爱恶欲,五贼即眼、耳、鼻,舌、身。眼、耳、鼻、舌、身、心又为六欲。是以眼见色则爱起而贼精,耳听声则欲起而摇精,鼻闻香则贪起而耗精,口尝味则嗜起而走精,身意遇触则痴起而损精。人身之精能有几何,一旦精竭气枯,则命尽身亡。我们今天要讲的性命双修,既不主张断绝七情六欲,更不赞成夫妇隔离,不过善养生者应知精是保命至宝,万不可毫无节制地抛弃罢了。

下手炼精化炁,正是《黄帝内经》上所说的“把握阴阳,呼吸精气”,也是还精补脑,壮骨实髓,说来复杂,行之简便的延寿法。炼精化炁,在我要介绍的十三步功夫中,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一步。对于推迟衰老,延长寿命,能起决定性的作用。但欲想做到药产神知(这里所说的药产是指自家身内之元精欲突关而出,神知是指自己的元神立知),二候一到,便能下手点窍即下手采药,就必须行有为之法,存无为之心,运用自如,毫无勉强,夺天地之造化于片刻之间。要做到准确无误,应在用功之余,加以练习,方不致临时无所措手足。所谓练习是指意领神会,头手动作比划而已。切不可热火煮空铛,空转**,更不可以手淫作练习,应戒之,慎之。另有一种说法:以后升前降空转**为小周天,从百会到涌泉转一圈为大周天。完全以意领空转,在初练阶段作为止念法还可以,如果认为这即是性命双修的大小周天实大错而特错。这样空想空转无异于锅里无水,釜底加火。只有锅里有水,经火化才能成气,也只有坎中的精动(元精),才能用收精法炼而化之。正如丹经所说的“起巽风,运坤火”,风吹火化将元精化为元炁,进一步将元炁再化为元神。若有人问,精收回去能否成病呢?我的回答是不会成病,因为下手炼精化炁,风吹火化而成炁,是道家秘而不传的法子。只要照口传心授的法诀去做是万无一失的。不过只从书本里、文字上实难寻到妙处。据我几十年的亲身经验,不论是静中得来还是睡梦中得来,都可用下手法收回,也都是有益无损的。不过若不是由纯静与火候足得来的,只能养身而不能结丹。

千峰老人曰:“此诀是各丹经道书所谓的下手法。精顺出者是元精能生人,逆回者是元炁能生丹,正在中间颠倒颠,可不是采空气,炼的是真阳之精,将身补足可延年益寿。”其所著《性命法诀明指》有云:“身、心、意谓之三家,精、气、神谓之三宝,又谓之三元。以身心意为主,以精气神为用。三元合一而丹成。摄三归一在于虚静。虚其心则神与性合,静其身则精与情寂,意大定则三元混一。情合性谓之金木并,精合神谓之水火交,意大定谓之五行全。然而精化为炁者,由身之不动也。炁化为神者,由心之不动也。神化为虚者,由意之不动也。这即道家所谓的三花聚顶,三华即精花、炁花、神花。所谓的五气朝元,即身不动则精固而肾水气朝元,心不动则气固而心火气朝元,真性寂则魂藏而肝木气朝元,妄情忘则魄伏而肺金气朝元,四大安和则意定而脾土气朝元,这即是三花五气皆聚于顶成为这个元极,道家谓之炼已。以上是小周天下手炼精化炁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循序渐进,柳暗花明又一村。再接再厉将下手炼精化来之炁,再炼炁合神,使神炁合一,功夫更上一层楼(炼炁合神为采内药卯酉周天)”

下手炼精化炁是道家的绝秘,历来不著于文字,惟独千峰老人所著的《性命法决明指》与本书将此法合盘托出,但不经师传恐难使用。

(一)炼精化炁小周天,从古到今少人传。

比龙喻虎谈阴阳,指天划地论坤乾。

明明都是简易法,偏偏故意弄虚玄。

现将此法公于世,愿与同道共钻研。

(二)养生功法数千年,黄帝内经露真诠。

提挈天地斡坤乾,把握阴阳颠倒颠。

呼吸精气壮骨髓,独立守神自湛然。

比喻隐晦难猜测,说破消息在眼前。

(三)抽得坎阳离中填,二炁合一结金丹。

待到精尽化炁时,我命由我不由天。

下手炼精炁,必须口传,不经口传,万勿乱用以防出偏。因为此法从来不著于文字,用文也实难表达清楚。虽说简便,但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极易出偏。故再三强调,必经口传,甚至有的功法必须三番五次方能领悟。望后来之者慎之慎之。第五步

外文武火金木合并法

法诀

两手捧香肩臂松,眼观香头二自睁。

聚精会神屏呼吸,涕泪交流即收兵。

闭目养神应求静,心存已炁门自生。

渣滓提净药方纯,泪管输通眼更明。

文火七,武三成,药采之后好用功。

日月同宫金木合,心火下降肾水升。

眼球常转眼不花,耳鼓常敲耳更灵。

常用此法除百病,能化五谷饮食精。

功法详解

外文武火,是用后天之火引出先天之火。二火合一,既能提出在炼精化气中的渣滓,澄洁药物,又能化五谷饮食之精,提出五脏之病,使人益寿延年。了空祖师曰:“外武火者是移火也;外文火者是以火也。”这是专为提出五脏内之渣滓化泪流出之法,又是炼四相和合、五行攒簇归根、回光返照、日月合并之功。其用法如下:

在初步静坐的基础上,收心入静十分钟后,夜间须燃香一炷(白天可用红头筷子一根),双手捧香或筷子,放在目前三寸许,高低与二目齐平,二目睁开同视香头。约两、三分钟后,两眼似辣椒水洗一样难受,此时必须坚持强睁二目,待眼泪鼻涕一同流出来为止,然后将香火捏灭,眼泪擦净,闭目养静,是为文火。坐到无人无我、身心两忘是为正功。久之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口中津液清而且甜,吞下入十二气嗓管,再降到炁穴化为阴精,由春弦入睾丸化为阳精。阳精出输精管,上至膀胱顶分两边,至尿道口入内肾,即藏精之所。善养生者百倍珍惜口中津液,津液常足,也证实肾水常足,肾水足而两眼炯炯有神,皂白分明,这样人身就健康无病。所以说:外文武火不但能使二目有光,保持眼睛不花,而且能提出五脏之病,治五脏之病于未发之前,除病根于未萌芽之时。

外文武火是专炼二目,生理学有云“父母初结胎时,细胞内先生二目,至十二日后用显微镜看内有黑睛。”古经亦云;“人初结胎时,天一生水生黑睛而有瞳仁通肾,地二生火而有两眦通心,天三生木而有黑珠通肝,地四生金而有白珠通肺,天五生土而有上下眼胞通脾,故五脏之精华皆聚于二目,而人之灵神在脑,亦发之于目。”人的两眼又谓心灵的窗户。道家认为,人之一身皆属阴,谁独两眼属阳(指男子),仰仗这点真阳,方能不被群阴所剥。修士必须由此入手修炼,利用这点真阳来战胜群阴,而进一步达到纯阳之体。

外文武火,有文七武三之别。比如从两眼同视香头到涕流用了三分钟,闭目静养时要用七分钟,当然静养时间越长越好。越是心静念止,越感觉神清气爽。炁从已门生,身如在云端,万籁俱寂,神形俱妙,事后眼睛特别清亮。

千峰老人曰:“外武火者,是将神火注于炉中,为火中火引也。古名移火。移者移动身内病管开张,即是移动内里真火,二火相磨相激,阳火必胜乎阴精,精融灌溉周身,而渣滓出净,病从何来。”外文火者,是温养恢复还原之法。因在用武火时,五行攒簇,内管张开,渣滓提出后,必须用文火使其恢复原状。文火又谓以火,以者以温养之法,闭目塞兑,意守正中,气降真炁穴,身空意空方为正功。

外文武火,是非常有效的炼眼法。但也要伴之以熨眼、转睛、眼呼吸等法。所谓熨眼法在初步养静中已谈到,不再重述。

转睛:每天晨起,坐立皆可,二目睁开,头颈不动,独转眼球。眼看极下方,由极下方向左上方转到极上方,由极上方向右下方转到极下方为一周。如此转九周一停,再继续转四个九周,共三十六周。再由右上左下转四个六周,共二十四周。如此使两眼的脑炁筋、输泪管活跃有力,畅通无阻,使两眼灵活而有神。

眼呼吸:用此法应在空气清洁之处,最好在树林内或河边。早晨面向东方,两脚并立,两臂下垂,浑身放松,二目平视前方。两眼与鼻根部同时吸气,徐徐将气吸足,然后两眼与鼻根同时呼气,连做九次吸呼。这样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吐故纳新,既锻炼眼睛,又增强五脏新陈代谢的功能。眼呼吸与转眼球,都是为了促使两眼通脑的脑炁筋灵敏活跃,畅通无阻,保持二目常明。久而炼之,还可用以上同样方法看早晨、中午、日落时之太阳。这必须有明师指导,自己不要无师自通。如照此法炼之,日久可目视中午的太阳如看月亮一般。少者可目视太阳一两分钟,久炼可目视半小时,斯时两目寒光四射,无人敢于对视。

外文武火图解

(—)燃炷真香棒目前,两眼看香目睁圆。

待到涕泪交流时,闭目养我炁浩然。

(二)文武二火莫看轻,专化五谷饮食精。

常用此法眼不花,二目炯炯亮晶晶。

(三)采药之后炼此功,去其渣滓要留精。

精华炼成舍利子,冲开三关上离宫。

(四)离宫即是泥丸顶,舍利原本神炁凝。

龙虎铅汞皆比喻,身上去找无此名。

第六步

卯酉周天进阳火退阴符

法诀

进阳火,退阴符,卯酉周天炁合神。

闭目四九子进阳,开关四六午退阴。

左旋上升照乾顶,右转下行照脐轮。

炉中有火金可化,釜内无水莫增薪。

铅投汞,炁合神,采内药,保命根。

周天三百六十五,卯酉沐浴始通心。

采药炼丹皆比喻,离开神炁别无真。

此是自身阴阳配,休向身外错问津。

功法详解

在下手炼精化炁采药归炉后,紧跟着用进阳火,退阴符,卯酉周天,炼炁合神,又谓采内药。千峰老人曰:“此法是采内药,左旋右转,一起一伏用目下照。从左上照乾顶,从右下照坤脐至中心为一度。如此三十六转是为进阳火。开关从午卯子酉转一回,如此二十四转为退阴符。”十六步功夫,一三五七九是单练,二四六八十是紧密相连用的。经四步下手炼精化炁采药归炉后,紧接着用六步卯酉周天采内药炼气合神的功夫。其用法:坐如初,收神内敛,闭目养神片刻,二目外闭而内睁,凝神下照坤脐,闭目转睛由下向左上右下转,睛转头随,转一周为一次,每转九次稍停,闭目看光。如此转四个九次为进阳火三十六,然后开关,即睁开眼从上往左下右上转晴,转四个六圆周,每转六次稍停,闭目看光。如此转四个六次为退阴符二十四。在外两个眼球左旋右转,在内则金本交并,阴阳和合,神炁合一。千峰老人曰:“外药(即炼精化炁)保身无病,内药保命;命者元炁也。卯酉周天之火,炼内药之法,亦为内交媾。系汝已系充足之外药,彼时因风火相激,真炁上升于脑,眼睛左旋右转一起一伏,脑炁筋与神经系和合,斯时脑髓充满发涨,顿觉荣光发现,有形无相采内药,俗名炼丹是也。”且药归炉后,非用阳火阴符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之一火候,不能将精炁化为荣光,成为内丹之苗。在人身上:子是生死窍,午是泥丸宫,卯是夹脊关,酉是绛宫,卯酋通心,故稍停为沐浴。曹还阳祖师云:“子卯午酉定真机,颠倒阴阳三百息。”

子卯午酉为四正,是五行生死之位。且有系管以通五脏六腑,必停其息以意薰蒸之,脏腑方得滋润。故丹经以沐浴为火候之秘机,为炼精炼炁之要诀。金木水火土为五行,在世道中寓生死之理。

子卯午酉为四正、四生、四死之位,在性命双修养生功法全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故古人将看四正,或四正理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尤其在下手炼精化炁,转手炼炁化神的功法上,更视为火候秘机。千峰老人歌曰:“进阳火,退阴符,闭目四九转神轮,开关四六度数真,此是卯酉周天火,差之毫厘炁不生。”

功到此步,每到坐静时,眼前就会出现圆陀陀、光灼灼的一个圆光。这即是玄关,又叫慧眼开。这时人就会变得更聪明,精力更充沛,四肢百骸,身体发肤更加春气融融。

进行卯酉周天采内药,进阳火,退阴符,是在下手炼精化炁之后,万不可在采外药之前用此功夫。应知炉内有火金可化,釜中无水莫增薪。且忌烈火煮空铛。功夫到此,每当坐静时,眼前出现圆光,此光即是丹苗,又叫玄关,心定则神光凝,心动则神光散,心驰则神光飞。当神光欲飞时,应用第七步收光法收之。

四正即子、卯、午、酉,在整个内丹功中占主要地位,不明四正之理,是无法采药炼丹的。图像动作不太明显,仅做参考。

第七步

龙虎二炁翕聚收光法

法诀

龙虎精,乌兔髓,凝结翕聚炼光辉。

坎离交媾天地泰,戊己合时成刀圭。

三花聚顶三心天,四相和合万象飞。

皓月当空心宜静,慧光远去意莫随。

玄关走,眼莫追,休教前功一风吹。

凝神聚光急收剑,子卯午酉子收回。

津液为主气当伴,眼鼻同吸意同归。

送归土釜牢封固,日月合并照紫微。

功法详解

此七步功夫是日月合并,守中抱一,翕聚祖炁,聚光、炼光、收光之法,道家也谓之炼丹法。

千峰老人曰:“守中抱一是全功,祖炁聚会性命同,坎戊离已日月合,龙虎二体光中升。”又云“守中抱一,日月合并之功也。离己是日光,坎戊是月精,此龙虎二炁也。天地之交精,日月之交光,盘旋于祖窍之前为混元真一之精,此即是精炁神聚在一处,三家相见,四相和合归一,心空意空,无他无我,祖窍之前真气曰太极,曰金丹,曰元觉,先天乾坤,后天坎离,实为四个阴。”从初步收心求静到四步为下手法。从五步到九步为炼丹法。此七步功夫是在前六步的基础上通过小周天转**采药收炁降龙、开八脉、下手炼精化炁、文武火、卯酉周天进阳火退阴符等非只一次的自身采补。此时身上百病皆无,神清目明,精炁神足,三花聚于目前,如皓月当空,这即是玄关。玄关者,乃玄妙之机关也。丘祖云:“但著在形体上摸索皆不是,亦不可离形体而外向寻求,因其机发始成窍,机息复渺茫。”《性命圭旨》云:“空洞无涯是玄窍,知而不守是工夫。”千峰老人曰:“静极玄关出现,若有一念使落后天,倏然不见一无所有。如再求之,了不可得,因著色相之故。”此时必须存无守有。所谓存无是存无为,无人无我,忘心忘形,万籁俱寂。所谓守有,即守中抱一,在虚极静笃之时,一轮明月出现目前即玄关。

当坐静时眼前出现一圆光,此时务要心定念止。二目合并似含光凝神,此为回光返照,照见真炁之光,盘旋于祖窍之前,自然翕聚此炁不散。越翕聚炁光越圆。当翕聚此光圆陀陀、光灼灼时,即是戊已二土、龙虎二炁合并而刀圭成。千峰老人曰:“坎离交而天地奉,龙虎交而戊己合,戊己合为一体,则四象会合中宫大药生矣。”这里所谓的大药即是玄关。

当玄关性光盘旋于祖窍之前渐渐远去时,仍须以静待之,二目既不要随之而去,也不要立即收回。当玄光恍惚欲飞去时,火候已到,急用二目鼻根同时吸气,眼吸意随着四正,心意由下子位左上到卯至午,再右下到酉至子,再抬头开关吸收,用子卯午酉子,将炁光收回。此时金液满口,引吞下入十二重楼,送归土釜即真炁穴牢牢封固。千峰老人曰:“先天真一之炁自虚无中来,但见玄关忽动离远,而后方可翕聚此祖炁收入腹中炁穴,真气往来跳动,口中清香无比为证。”药有老嫩,光有圆缺即足与不足之分。经不断采补,日积月累,真炁内足发于外为光。当此炁光恍恍惚惚不定,或由小变大复归于无,这都属于嫩而不足。还要继续用功,必须炼至眼前出现圆陀陀、光灼灼,方是正玄关。红色者为血玄关,白色者才是正玄关。这即是修真养性的真性,性命合一的真性。精炁神足就出现眼前。吕纯阳云:“目前咫尺长生路,多少愚人不醒悟。”释曰:“终朝常对面,不识是何人。”实际都是指的出现在目前的先天真一之炁——玄关。

第八步

蛰藏炁穴

法诀

朝北斗,对明星,吸呼绵绵意守中。

回光返照炁自动,一点一点意引行。

下降不可过丹田,上升只能到绛宫。

久动而静炁入窍,大定得之蛰藏功。

心肾交,神炁凝,气归元海寿无穷。

乾坤日月要和合,戊己坎离交姤升。

小定七日不食睡,大定七七呼吸停。

识死性活根蒂固,形神俱妙四大空。

功法详解

蛰藏功法,是道家养生功法中的高级功法。所谓蛰藏,正像蛰虫冬藏于地下,不食不动,似死非死。小定数日,大定能达数十日。这种功夫只能适用于过去入庙出家之人。而对我们当代人来说,是不适宜的。今公诸于世,是让人们知道我们的祖先也有这步蛰藏功法,尤其给研究道家养生功法者,提供点参考罢了。

千峰老人曰:“此蛰藏之法,是将祖窍前翕聚那一点阳神炁收归于炁穴之内,名为凝神入炁穴。此炁穴有内外两窍;外窍为阴阳之宅,胎息之根,呼吸之祖;内窍者,长胎住息之所,入大定之室。内呼吸上不过心,下不过肾。久而久之,真气入窍,忽然大定得矣。”

用法:基于七步翕聚收光法,将远去欲飞之炁光,用子卯午酉子收回,送归土釜牢牢封固。此时如初坐,用回光返照朝北斗对明星,下视丹田。出息微微,入息绵绵。久视静极,但觉丹田有一股热流,蠕蠕融融动荡其中。此时心不外驰,以意引导,将此热流向上运于心下绛宫,再由绛宫运于肾位丹田炁穴。即上不过心,下至肾。久动而静,忽然入了窍中窍,真炁穴。此刻呼吸顿断,重入胎胞,再造乾坤。实乃心肾相交,神炁合一之功。尤如蛰虫之蛰藏,道家谓之入定,释家谓之禅定。小定数日,大定数十日,而自己的识神则茫然无知矣。古人所谓炁归元海寿无穷即指此步功夫。

对于丹田、炁穴的位置究竟在哪里,其说法不一,用我们的传统说法:是在脐下一寸三分处,上有黄庭下关元,前有幽阙后命门,前七后三中悬一穴即丹田。了空祖师说:“炁穴在动静二脉之中心,分出二脉合成一管,下通小肠之中心,有四层网脂油皆连络小肠,首层名曰黄庭,二层名曰金炉,三层名曰炁穴,四层名曰关元是也。”

另外佛教瑜珈功,有的功深者,埋在地里数十日,仍可复活。我国道家的蛰藏功,也能口鼻无呼吸,六脉皆停,大定七七四十九日。这与释家三禅脉住,同一道理。这说明道家也有这步功法,不过不易达到罢了。

蛰虫冬眠待春生,人能入定享高龄。

小定七日呼吸断,大定七七六脉停。

年老无事尚可用,在职工作行不通。

介绍此法无他意,说明道家有斯功。

第九步

大周天蒂踵呼吸法

法诀

大周天,神宜凝,呼吸往来在蒂踵。

消息引动相兼连,**自转是正功。

真气上升后天降,真气下降后天升。

四个呼吸不用鼻,功到气足自然灵。

细引气,慢扇风,息往息来神入中。

且忌烈火煮空铛,江里有水船可撑。

真人蒂踵呼吸法,道家称为炼丹程。

功夫到此防夜漏,闭关上锁再加封。

功法详解

蒂踵呼吸法,是道家内丹术的炼丹法,丹即是神炁的和合凝集。道家把下手炼精化炁谓采药,把炼炁合神谓之丹,是取其药能治病,丹能延命之意。实则也是强名而已。

蒂踵呼吸是在八步蛰藏功后,方可进行,否则就如烈火煮空铛,旱河撑船劳而无功。

其用法:坐如初,二目合并合光凝神,由祖窍吸气,心意由祖窍往里至玉枕。接着由玉枕再往祖窍呼气。吸呼往来于祖窍与玉枕之间。从祖窍到玉枕一吸为之消,从玉枕到祖窍一呼为之息,用这一吸一呼的消息来引动真人呼吸处。千峰老人说:“祖窍内一吸气,心意由祖窍至延髓梗(即玉枕)为消,后天真气由踵管上升到尾闾过夹脊、玉枕至泥丸宫,此为根生于踵。又呼于蒂,是由延髓至祖窍,下通任脉管根即生死窍。延髓至祖窍一呼气,心意由延髓至祖窍为息,后天真气由蒂管至祖窍过十二重楼、绛宫、炁穴至生死窍,此为发于蒂。此是后天两个吸呼。蒂踵消息,不用口鼻吸呼气。此踵蒂消息久练,自然先天真炁被后天气引动,先天真炁升,后天真气降,先天真炁降,后天真气升,此是四个呼吸不用口鼻之气,为大周天,无时无候无间断也。”此又谓**自转。

在用蒂踵消息吸呼时,吸呼越长越细越好。无论是吸还是呼都要发出壶水在火上似开未开的声音。这种从延髓到祖窍,由祖窍到延髓的一呼一吸是引子,如做饭拉风箱一样,待引得先天炁与后天气彼此升降时,**自转,引子也就失去作用。

了空祖师曰:“四个吸呼分先后,若用口鼻道不真,吸踵呼蒂连真炁,这个消息引转轮。”又曰:“后天吸呼在山根,先天真炁丹田升,二炁一合连上下,差之毫厘不转轮。”

千峰老人曰:“这踵之头在后脑海即延髓,下通脚后根,一吸踵处至山根即是蒂处,其后天气由脚后根上升至尾闾过夹脊、玉枕至泥丸宫,此是后天一吸踵之处。这蒂之头在山根即祖窍内,下通生死窍,一呼蒂处至后脑海,其后天气由泥丸宫下降,通上鹊桥、玄膺穴、十二重楼,过绛宫,下降真炁穴至生死窍,此为后天一呼蒂之处。此是后天两个吸呼。用蒂踵消息引动先天真炁由炁穴内生出,下通尾闾一度一度上升至乾顶,后天气一点一点下降至生死窍。先天炁由乾顶一度一度下降坤处,后天气由生死窍进尾闾关,一点一点上升至乾顶,此为先后天吸呼四个往来不用口鼻。”

八步蛰藏入定,九步踵蒂吸呼都是炼养舍利的功法。也是属于小周天即将完成,大周天即将开始,因为大小周天是一个整体,绝不能截然分开。当小周天炼精化炁而成舍利,大周天就是炼炁化神而结胎,所谓胎即神炁的结晶,即比舍利更高一级的精、炁、神三者的产物。

第十步

固精关门法

法诀

真炁动,响警钟,谨防夜漏失元精。

勤修苦炼来不易,休让命宝一旦倾。

睡用五龙盘体法,醒有降龙伏虎功。

龙虎穴,在掌中,两手中指点劳宫。

提根吸气转四九,舌接督脉鼓巽风。

头转眼随循子午,后升前降气归中。

功毕两手搓腰眼,关门上锁再加封。

会得固精关门法,益寿延年信非空。

功法详解

固精关门法,是道家养生功法中最重要的一步,是用来预防夜间睡熟后丢失元阳的方法,也是医治梦遗滑精非常有效的方法,万勿等闲视之。

当通过九步功法的勤修苦炼,筑基将成未成之时,须谨防夜间丧失元阳。原因是由于坚持不懈地练功,日积月累,精炁越来越足,身体越来越健康,百病全无,此时正是俗语所说的井满自流之时。但每逢夜间丢丹,白天必有真炁跳动之景,即淫根会阴穴处跳动。这即是夜漏的警钟,已预报夜失元阳的信息。白天得信息,晚上不要忽略。入睡前要用固精关门法将精门关闭,方能高枕无忧。最好是多用功少睡眠。

固精关门法:坐如初步,平心静气,将左手中指曲回,所点之处即龙穴,再用右手中指去点住左手中指所点之处,左手中指自然伸开去点右手劳宫处之虎穴。此时左手掌心向上手背向下,右手在上掌心向下,两手掌心合在一起,除两手中指相互点穴外,其余各指自然伸开,两手合掌横放在脐下。舌接上齿外唇内人中处之督脉弦。同二步转轮法收炁一样,提肛吸气,眼随头转,由会阴子位向左上泥丸午位,随之鼻子一呼气,从午位由上向右下复到子位为一圆周,如此转一吸一呼一圆周,转九圆周一停。每转九周一停,共转四个九周。大致用三四分钟左右。但务必上下相随,完整一气。转完四九三十六周,再静坐十至二十分钟,然后用两手掌心搓腰眼,发热为止,这即是关门上锁再加封。这样入睡就比较安全了。正是:关门再睡倒,免得丧真宝,久练能固精,自然身体好。

两手心的龙虎二穴之脉,通寸关尺之脉,寸关尺之脉内通心肾,即左手龙穴通心,右手虎穴通肾,将龙虎二穴点住,能闭心肾之炁不动,再用神气将精炁管封住,其精就不能自然而出。

五龙盘体法,是卧功,又谓卧禅。睡眠时侧身而卧,一手曲肱、一手摸脐,一腿卷曲、一腿伸开,舌顶上腭,行深呼吸,未睡心先睡目,心息相依,致虚极,守静笃,达到身心两忘,形神俱妙而至入定。

睡眠姿势:侧身卧,一腿伸开,一腿卷曲,一手捂睾丸,一手曲于面部,或双手捂睾丸。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使睾丸发暖,二是睡熟后如精撞阳关一撞即醒,便于手点生死窍(用四步炼精化炁法炼而化之),而不致精撞阳关醒来手足无措。

宴息法,也是道家卧功的睡禅功。在入睡前用打咯法,将浊气略出,易于入睡。在睡前和坐前都应用打饱咯似的宴息法,七日后再入坐或入睡,对于入静入睡都有帮助。

关门固精是为了养精蓄锐,精足而炼精化炁,炁充而炼炁化神,神满而炼神还虚,故有精满不思淫,炁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之说。固精不是固守死精,必须使之运转不息,应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在于运动,这与炼精化炁同一道理。

固精关门法,正如古人所说:“运罢河车君再睡,来朝依旧接天根。”

精为炁之母,神为炁之子,有神无炁不能生,有炁无神不能死

第十一步 虚室生白蟾光现

法诀

蟾光现,心莫惊,须知炉内丹炁充。

虚室生白非是幻,三花聚顶暗室明。

欲知舍利足不足,一盏明灯九转功。

转罢一九闭目看,丹足圆月亮晶莹。

有暗光,丹未成,继续温养再加烹。

寂静犹似龙养珠,谨慎处女怀孕同。

且戒十损勿伤炁,不思食睡神自灵。

神炁合一舍利就,六景现时丹已成。

功法详解

虚室生白,蟾光出现,是通过前面十步功夫即下手炼精化炁、转手炼炁化神以及文烹武炼神炁合一养成舍利,这时三家相见精炁神三宝养足,混融一团,道家谓之结丹。充于内必形于外,固能出现虚室生白的征兆。由于蟾是三足,故道家将精炁神三足发于外的光称为蟾光。

当夜间坐在暗无光亮的屋子里,忽然眼前白光一片,室内所有的东西清晰可见,但一闪即逝。如果经常出现这种景象,心里不必惊慌,这就是虚室生白,蟾光出现,是神炁合一丹已成的征兆。此时宜以至静为主,似龙养珠,如处女初孕,意思是要小心谨慎而已(龙养珠是道家一种术语)。

自己身内的舍利即内丹怎样才知足不足呢?检验的方法是:古时用棉油灯一盏,现在可改用一号手电筒将蒙子去掉,立起来,灯头朝上放在面前。二目高低与灯泡平,距离一尺三寸左右。心定念止,二目睁开注视灯光,头颈盘旋,二目仍视灯光,头转眼不转。头转时依然走子卯午酉四正路线,即由下子位向左上午位,由午位不停紧接着向右下子位这为一转。如此一气转九转,转时不一定配合呼吸。九转功完后闭目看光,若眼前是圆光,圆满晶莹亮如秋月,这即是内丹已足。如果眼前之光不圆或内有暗光,这是内丹不足之征兆,应继续用功,过一段时间再检验一次,只待此光圆陀陀、光灼灼,晶莹皎洁亮如秋月,方知自己内丹已足。但此功不宜太勤,练得太勤会感到头晕。

这步功夫道家谓之取火提火。取火者是取外界之灯火,提火者是提身内的真火,即神火。此是检验自身内丹足与否的办法。功夫至此应静坐滋养舍利为主。每日参禅打坐,两眼合并,下照坤腹,炼得脸上虫食作痒,又如珠网罩面,蚂蚁爬行,左耳龙吟,右耳虎啸,通身酥麻,其身如在云端,形神俱妙,乐不可言。练功坚持不懈,自然会神满不思睡,炁满不思食,精满不思淫,外阳缩如怀抱幼儿。此时谨防走失元炁,故有谨戒十损勿伤炁之说。

所谓十损,是久行损筋、久立损骨、久坐损血、久睡损脉、久听损精、久视损神、久言损气、久思损脾、久淫损命、食饱损心。以上所说都是指过劳而言,而对于行功、立功、坐功、卧功那是另外一回事。另外在坐功时还有六不可,即一不可起念,念起则火炎;二不可意散,意散则火冷;三不可外视,外视则神驰而伤魂;四不可外听,外听则精散而伤魄;五吸呼不可骤,骤则散漫无归;六吸呼不可停,停则继续无力。忽断忽续,或躁或寒,皆有害于舍利成就。必须安神于炁穴之内,勿忘勿助,似守非守,绵绵不绝,念兹在兹,先存后忘,入于混沌之中,这是滋养舍利惟一妙诀。

虚室生白现蟾光,绝非幻觉,而是精炁神三宝养足自然凝结成舍利。精足眼前出现的为慧光。舍利足出现的光为蟾光。慧光蟾光本属一体,蟾光是由慧光发展而来的。慧光如月光,蟾光似金光。蟾光是精中的真阴炁,二目合并发出的光是真阳炁,阴阳二炁和合所发出的宝光谓之金光。

第十二步 舍利养足现六景

法诀

舍利足,六景来,无根树上花正开。

金光一现择静地,早结道侣备法财。

二现止火不用风,四项不全花莫摘。

五炁朝元归祖窍,三花聚顶见如来。

龙又吟,虎又欢,仙乐齐鸣在耳边。

身涌鼻搐遍体酥,丹田火炽两肾煎。

马阴藏相老返童,金光三现过大关。

筑基炼己功成就,性命合一结金丹。

功法详解

这步功夫说的是景象以及为过大关而做的准备工作。

一切物体的本身,无不充实于内而表现于外。当一个人身内无病,精力充沛,其外貌必然是精神焕发,红光满面。相反,若身内有病,则必然面黄肌瘦,形容憔悴,精神萎靡不振。即连草木花卉、瓜果桃李,当其成熟时,其表面都会出现异样光彩。道家的养生功法亦然。

当精炁神三宝炼足,三花聚于顶,心肝脾肺肾五脏之炁朝元,舍利养足必然会出现六景。何谓六景?一眼前有金光,二脑后有鹫鸣即仙乐鸣,三左耳龙吟,右耳虎啸,四丹田火炽,五身涌鼻搐,六马阴藏相。此六景是舍利养足的征兆,也是道家历代养生功法实践经验的总结。现将六景详解如下:

眼前金光的出现:炼功至此当以静养为主。因为此时已达到精满不思淫,炁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舍利子已足,淫根自缩,只有用虚静来温养舍利使之足之又足。在未现金光之前,有时眼前常发现刷的一道电光,道家术语谓金机飞电。这是金光出现之前的征兆。出现此征兆仍须静定,应终日二目下视丹田,当眼前出现皎洁如电的性光时仍须静定。在久久静定中忽然在眼前皎洁的性光中又出现金光,此即是金光一现,是真正的精炁神足,三花聚顶,五脏之炁聚,五炁朝元,舍利已足。此时须准备法、财、侣、地,做服食过大关的准备工作。

法:包括过大关的法诀,防危虑险的法器。

财:即钱财,是供道侣生活用的费用。

侣:即道侣二至三人,其中必须有精通过大关口诀的。

地:选择离城镇不远的偏僻处,当然庙宇山洞不受干扰之处,更为合宜。

龙吟:似隐隐气笛之声;虎啸:似呼呼的风声;鹫鸣脑后:似音乐之声。这是精炁神是之真火发出的音响,不同邪火上升的耳鸣。

丹田火炽:两肾汤煎,即身内三昧真火充于内而形于外。三昧真火即君火、相火、民火。精为民火,炁为相火,神为君火。

身涌鼻搐:是身在动,鼻在抽搐。

马阴:是外阳缩回如在胎胞;藏相:是脖下相骨缩回。相骨即气嗓管突出的疙瘩。

另外还有珠网罩面,浑身奇痒等等征兆。

金光二现当止火,止火是采药不用吸呼气之巽风。当止火而不止火,势必导致炉崩丹飞前功尽弃之患。比如水已烧沸、饭已做熟,还继续加火,岂不将饭烧焦锅烧化吗?爆羊肉、涮羊肉要掌握火候,不老不嫩,炼内丹是同一道理。

如果法财侣地四项没备好,当金光二现再采药时只能用意领,而不能用吸呼巽风,火逼金行的功法。只好用意领,继续补养舍利,并百倍注意夜间丢丹。正如正阳祖师所云:“丹熟不须行火候,更行火候必伤丹。”用传统的说法:此时应戒七情、九气、十损。十损在十一步已有。九气:怒则气上,恐则气下,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劳则气耗,寒则气

道教养生之道篇二

第六章

道教养生

两千五百年前,老子留下了五千言《道德经》,开创了道家练养的先河。道家养生文化博大精深,通过“道法自然”、“重人贵生”、“少私寡欲”、炼丹术等一系列养生方法。去追求现世的和超越的人生价值,把延年益寿、长生不死作为探求的终极目标,表现了道家先哲渴望掌握生命规律、延长寿命的人生价值取向,第一节:道教养生

一、什么是道教养生

道教养生是指通过修炼道教中一些养生术,来达到促进健康,延长寿命的一种养生方法。常见的道教养生方法包括:众术和修,性命双修,运动养生,清净养生。

二、道教养生的主要内容

道教养生的内容,修炼方法包括养生术、房中术、健身术、内丹术、服饵、导引、行气、存思、坐忘、守一等。

1、导引:导引是一种动力健身方法。它主张通过运动四肢,实现形神统一,以达到延年益寿的功效。

2、内丹术:通过某些特定的炼养方法,将人体内的精、气、神合炼成“内丹”。不仅使炼养者健康长寿,甚至达到不可思议的境界。

3、守一:“一”指的是道,“虚无”或者“万物之元”的元气。是维持精神稳定,维持阴阳协调,达到精神活动集中。

4、坐忘:坐忘是炼神的根本大法,是道教养生的一种静功。忘却自己,不受尘世干扰,进入虚空忘我的境界。

5、服饵:服饵,顾名思义,指的是服用一些特殊的食物和药物,从而过到延年益寿、治疗疾病的功效。

6、房中术:通过房事养生的方法。房事是一种自然规律,注意有所节制,只有适度,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三、道教养生的指导思想

道教养生无论对于疾病治疗还是延长寿命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道教养生以惜精、爱气、养神为主要原则,具体指导思想以下几个方面。

1、“重人贵生”以生为本。道教养生认为,生命是长寿的资本,只有生命存在,才有资格讲养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老子》称: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将人与道、天、地同等。道家主张“重人贵生”,认为人应该重视躯体和热爱生命,因此炼养身躯以求健康,就成了道家养生和宗教行为的目标。

2、“我命在我不在天”。是道教养生的精神支柱和核心信仰。认为生命是掌握在自己手里,通过自己努力,走出一条长生不老之路。

3、生命本源论。道教养生认为,元气是一种生命本源,元气是天地万物之本。“元气减耗,命将竭也”,一旦缺乏元气,后果不堪设想。

道教养生就是通过种种养生方法,炼养后天之气,补充元气,避免元气缺乏对人体造成损害。如果人体内元气旺盛,即可保证人体健康,达到延年益寿的功效。

4、整体观。人体的形神是相随的,神的存在离不开形的存在,形又以神作为存在的生命标志。因此,道教养生注意养生练气方法。正如《太平经》所讲:“形者乃主生,精神者乃主死。„„念而不休,精神自来,莫不相应,百病自除,此即长生久视之符也。” 第二节:道家养生文化的理论

道家,一般指先秦时期以老庄为代表的哲学流派,其思想被后来的道教所继承,道家养生指先秦的道家和以后的道教。为了修炼成神仙般的乐寿,道家极力寻求增强人的抵抗力、避免病疫侵害和长生不死的途径,进而形成了独特的养生保健理论和方法,多对人体康健有积极作用的宝贵经验与珍贵资料,是我国传统养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1.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老子认为,“道”及由它而派生的天地万物按其本性来说都是自然而然的,并非人为如此的。人与自然应当保持和谐,力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人的身体健康。如果人与自然失去平衡,就可能发生疾病,导致衰老。所以,老子在养生上极力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发道,道法自然。” 2. “少私寡欲”、“恬淡自乐”

道家养生思想对人们在生活上的首要要求就是:少私寡欲、恬淡自乐。道家认为,唯其如此,方能保持身心健康。老子认为,五音、五色、五味等物质享受是有害无益的:“五色令人色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政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过分追求色彩的享受,视觉器官长期受到绚丽色彩的刺激,必致视力减退;整日追求美味佳肴必定导致食欲减退;纵情于骑马打猎,当然将心神不宁;刻意追求稀世珍宝,难免使得行为败伤。后世也有“欲不正,以治身则身亡”。骄奢淫逸放纵肉欲,将严重地损害健康,出入以车辇,将导致血脉不周流,骨干不坚利,故为“招服之机”; “肥肉厚酒”是“烂肠之物”等等,这都是由富贵奢侈所引起的三大祸患。所以,恬淡自乐才是健康长寿之本。

3. “修身养性”

道家认为人的生命是魂(精神)与魄(形体)的统一。如果能使精神与形体合一,则形神相依,可以长寿。所以,道家在养生观上既主张养形,更主张养神。使精神处于安静、乐观、没有过分欲求的状态,叫作保养精神,亦称养性。

道家要求人们在精神情绪方面,做到心胸开阔、性格爽朗、不图名利、排除私心,从而达到长寿之目的。通过调控意识活动而达到对人体生命过程的调节与锻炼,有“守、“存思”、“守神”等法。“守一”指修炼时将意念集中于对“一”(道)的信仰,使身心处于安静状态,从而达到调节生命活动。

“存思”或“守神”指锻炼时通过“坐忘”、“内视”,把意念存放在体内或体外的某处,使人体处于高度入静状态,即排除各种杂念对生命过程的干扰。强调的是心神的修持修炼。这是一个完整系统的生命工程,是以健康生命为基本,进一步高尚人格,圆满操行,升华个体的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功夫,从而使生命达到“形神合同”的最高境界。4.炼丹术

炼丹术是通过食物和药物,以滋补元气、调养精血,以达保健的目的。“外丹”指用炉鼎烧炼铅、汞,制成药物,以求长生,这一方法已经被后人废除。

内炼之道,以降心火于丹田为目标,首先可以抑制相火妄动以及实火与虚火的上扬,久而久之,便可以起到延缓新陈代谢进程过速的作用,使人体恒温有所下降,身心健康得到改善,寿命得以延长,从而使人的生存质量得到全面提高。5.元气论

在老子看来,人如同宇宙万物一样,都是由道生元气,元气分为阴阳二气,再由阴阳二气构成人和万物。因此,老子主张不但要善于养形、养神,还要善于养气,才能使人延年益寿。正是由元气论而导引出了气功。气功中打通经脉就是为了行气,而行气则是为了修炼精气神。古代人视精气神为人身三大宝。精,指人身之精、血与津液;气,指宗气、荣气与卫气;神,指人的思维功能与意志活动力。精气神三者之精为有形之体,气无形而为精之御,神无质而为精与气之用。炼气化神,就是通过内气的上下氰氯浮动,做到精不下泄而神不外驰,使形神相抱,精气神三者合一,即可达于容颜浸润,肉滑如怡,骨节坚强,却老还童之状。

第三节:炼神是养生根本

一、炼神是养生的根本,包括:守神、守

一、坐忘等

守神:是排除外界干扰,即:“常以虚为身,无心之心,可谓守神。”“心既自静,神即无忧” 守一:“一”指的是道,“虚无”或者“万物之元”的“元气”。是维持精神稳定,阴阳协调,精神活动集中。

坐忘:打坐,坐而忘之。达到“彼我两忘,了无所照。”虚空,“物我两忘”的精神状态。道教心理养生的特点

道教认为,修习道教,需要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不可违背社会规范和社会公德,大恶、自私、嫉妒、狡猾之人都不具备健康的心理状态,都应接受道教心理养生术的练习。

1、以少、静、养为主要原则。

少、静是道教心理养生的主要原则,认为人们需要少乐、少喜、少悲、少忧、少怒、少思,不要过分夸大自己的情绪;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道教主张戒骄戒躁,保持安静的心理状态,外界环境即使是波涛汹涌,而自己则一片悠然,“胜假闲庭散步”,正如道教所讲,“老君曰:众人大言,而我小语;众人多烦,而我少记;众人悸暴,而我不怒,不以人事累意。”除了少、静之外,道教心理养生更注意养生,通过内丹术、气功等方法,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

2、突出清静无为的思想

道教心理养生追求一种“无为而治”的精神境界。例如著名的道教炼养大师王重阳说:“凡人行道,总须依此十二个字:断酒色财气„„”。道家学说创始人——老了说:无为而无不为!当静下心来不再胡思乱想时,则心绪平静;此时再思考问题或做某事,反而容易成功。

清静无为的思想对道教心理养生有着积极的意义,它可以使养生者保持平和心态、稳定的情绪,对身心健康无疑会起到保健作用。

二、内丹术是道教养生的最高境界

“性命双修”是道教养生的最主要特点,也是道教练养所应遵循的路径,而内丹术则是道教练养的最高水平。

性命双修是道教养生的术语,“性”指的是以“炼神”为主的功法。“性命双修”指的是性命同时修炼。内丹术是主要修炼手段。道教炼养的顶峰—— 内丹术

内丹术是道教养生中最完善、成就最高的养生方法。通过修习内丹术,为人体补充元气。而内丹术中的“丹”指的是精、气、神的一种凝结状态,而非实实在在我们能够看得见 的物质。

内丹术的修习方法

道教炼养把内丹术的修习分为五个步骤:

1、筑基炼己。这是内丹术的基础。

就是从身体调理、心理调适、道德修养这三个方面进行。

2、炼精化气。意沉丹田,丹田温热下行,提肛,温热之气上行。通过元气温洵元精,使得精气充盈,元气恢复。

3、炼气化神。利用意念引导,通过精气的作用打通冲脉、阴跷脉、阳维脉、带脉等体主脉。神气相随,气化为神。

4、炼神化虚。抛弃一切杂念,化神为虚,进入虚空的境界。

5、炼虚合道。是内丹术的最高境界,其境界多不可思议。

炼养者完成前四个阶段时,就能够达到补充元气、祛除疾病、延年益寿的功效。

三、道教饮食养生的特点

元气是人体健康、长寿的根本。人体内需要充足的元气,肾中精气除了禀赋来自父母的先天之精外,还依赖于水谷精气的培育。因此,应该合理摄入充足的食物。

1、清淡的食物。“膏梁之变,足生大疔”道教养生主张选择素食,小麦、大豆、大米等为主要食物。副食则以蔬菜、水果为主,不要食用过多的肉类食物。不要食用过于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

2、饮食规律。养生成规律饮食的好习惯,按时时餐,禁忌暴饮暴食,吃饭时,保持愉快平和的心态,不要发怒,也不要在饭桌上交谈令人不开心的话题。

3、注意饮食搭配。道家认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注意五味搭配,才能够做到阴阳协调。

4、因“人”制宜。不同人的体质各不相同,只有因“人”而异,根据不同人的体质进行合适的食物搭配才能真正在室实充营养、协调阴阳的良好效果。

四、道教房中养生术

道教非常重视房中养生术。房事具有促进人体健康、延年益寿的功效;同时,房事如同一把双刃剑,如果不加约束,则会伤害身体。房事要适度

1、“欲不可绝”。在道教养生看来,合理的阴阳之交则会起到保精养神的功效。因此,“人不可不交,从致疾患。”

2、“欲不可纵”。欲多则损精。如果纵欲过度,影响身体健康。

3、“欲不可早”。“男破阳太早伤其精气”“女破阴太早伤其血脉 ”如果在合适的年龄进行性生活,则会达到性“补阳和血,美颜色„能成地仙”。

五、道教养生特别讲究日常保健 静养神、动养形“动静结合”

道教养生主张“摄养形神”,而且养神为主,养形为辅,以养神引导养形。

1、养神的方法。养神最重要的是自身排除外界环境的干扰,不为功名利禄所累,将“邪神”拒之门外;在道教养生看来,气神是无法分离的,尤其是元气,对神更加重要;“神由气生,神为气子”,只有元气充盈,才能心神安宁。使用静坐、存神、诵经等方法,进行炼气,以保证心神安宁。

2、养形的具体方法。道教重视养神,重视养形,导引、散步、登山、按摩等活动,都可以起到养形的良好效果。

道教养生之道篇三

武当山道教养生苑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所有的宗教中,道教是我国本土固有的宗教,至今已有两千年的悠久历史。道教根植于深厚的中国文化土壤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不仅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血肉相连,而且与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道教积累了浩瀚的典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在遍布中华的名山大川建有众多的美丽的宫观,并且拥有神奇的方术和庄严的仪礼,从而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历史、哲学、天文、地理、冶金化学、艺术、科技、医药、卫生、美术、建筑等各个方面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养生长寿和人类健康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武当山道教养生院

2、项目背景及研究依据

据历史资料考究记载,道教源自先秦道家,故其传统非常重生贵生,因而在养生长寿等生命科学实践中有其独特的见地,拥有众多行之有效的健身术。主要表现在道教医学,道教养生学、道教仙学三个方面。其中:道教医学与传统中医学有密切的血缘关系,但又以道教秘方,气功诊病等等构成独立于中医之外的独特医疗治病系统。道教养生学包括导引行气、食补食养以及日常生活等方法、技术和理论、它构成了我国传统养生学和保健学的主体与基本内容。道教仙学包涵内丹、外丹等修仙之术,对人体科学,人的智能开发及古代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实践做出了重要贡献。

道教主张“我命在我不在天”,即人的生命可由自己控制把握,人应该发挥自己的主体能源作用,便可延续生命。这便是道教极力主张的“性命双修”,归根到底就是道教养生的最终目的。道教向来主张功行两全,内修真功以长生,外修真行以济世。主张在养生活动中应当身心并重,形神俱备,性命双修,在形体保健中强调心情完整与道德修持的双重意义,这种以养性修德为养生第一的修道特征,对于当今社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再次道教提倡养生的全面性,即从精补、饮食、锻炼及日常生活卫生、心理平衡等方面加以养生,强身健体,促进人的健康和寿命的延伸。

人的生命是一个大系统,一定要从各个方面采用各种手段与方法予以维护和发展。道教认为:人的生命健康长寿的关键是人体内部精、气、神的充足旺盛。因此,养生修身的基本原则是内外、动静、形神的结合,炼与养的结合,更重要的是在提高和发展人的内在精神和静养精神。在方法上更注重内炼精气、导引形体,饮食的补养,力求避弃那种激烈的过量运动。道教的这一做法构成了世界医疗保健体系中堪称独树一帜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养生体系。由此得知,道教养生的方法无疑对延长人的生命,提升人的生活品质和健康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深远意义。

湖北武当山是我国四大道教名山圣地、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及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宗教活动场所,盘古以来,它以“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的显赫地位,吸引了众多高真逸士隐居、修炼、养生,潜心探研医术、养生术、仙术,为人类留下了极为宝贵的财富。成为千百年来人们顶礼膜拜的“神峰宝地”,被誉为“仙山琼阁”。据统计,每年来武当山旅游观光、度假休闲的旅客已超过80万人次,门票收入过亿元,特别是前来武当山修炼武当内家功、探寻道教养生奥秘的海外人士逐年倍增,对兴建“武当山道教养生院”带来了干载难逢的机遇,提供了有利条件。

1980年,党和政府决定开发建设武当山,20多年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及各方依次数亿元,修复部分古建筑,增设交通、水电、通讯、服务等设施,使武当山面貌焕然一新。武当复苏,声靡中外。

武当山道教养生院本着发展武当武术及道教养生,为全民健身服务的宗旨,立足于武当武术文化和武当道教养生文化及自身的定位,面向全省、全国和国际市场,满足现代人生活和精神需求,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开发建设一个集国内国际武术、气功培训、交流;出国表演;道教文化研讨;道教养生、健身及养生酒酿造、保健食品开发生产;休闲娱乐,道教养生基地及影视拍摄基地建设,旅游接待等功能于一体,品味独特,意义深远且实在的综合性养生健身、娱乐休闲园。

本项目占地面积15亩,计划投资4380万元人民币,建设期限壹年,投资主体单位为武当山道教养生院。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人类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再次揭开了人的寿命面纱。人类生命遗传基因的破解,表明了未来的人有活到1200岁的潜力。目前全球的科学家们正试图拨动人体的“生物钟”,一旦攻克,人至少可活500年以上。当代科学研究已经探究人类寿命的无限延长,足以证明道教的生命观及其以动静功法探索“长生久视”的做法是有科学依据的,是可以成为现实的。当然我们也要理智的看到,人类对生命的延伸达到根本性改变,尚存相当长的时间距离,有待于科学的继续发展。远水解不了近渴,所以说道教所积累的养生延龄经验,对促进人类生命的繁荣和延伸仍然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应用价值,因此加强研究,科学整理、全面推广。道教养生术并让其造福人类是历史赋予的使命,是人类的共同心声和迫切要求。

当今时代,科学昌明进步,经济飞速发达,生活日益改善,人们越发意识到生命的宝贵和健康的重要性。“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现代拥挤的生存空间,事业、职业、岗位激烈竞争,繁忙的工作,日新月异的声光信息,给人们的心身带来了无形压力,加重了精神负担,造成了多种慢性病,职业病和心灵上的自危感,如何预防和阻止此类“社会并发病”的发生和对人体的侵害,人们所渴求的最佳良方莫过于积极投身到道教养生和武术健身运动中来,为此,尽早兴建“道教养身院”全面推行道教养生术和健身术,营造宽松的生存环境,减少人的疾苦很有必要。

2、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近年来,我国旅游事业蓬勃发展,旅游经济已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旅游产值在gdp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道教仙山洞府已成为我国旅游资源重点开发的目标和对象,其经济效益日益彰显。眺望神州,道教名山大观如银星一样点缀中华大地,喜迎八方游客广进财源,如今陕西的西岳华山渚多道观、终南山之楼观台、陇县药王洞、龙门洞、四川青城山、江苏茅山、广东罗浮山、福建武夷山、福清石竹山、浙江北雁北斗洞、南雁仙姑洞、安徽齐云山、江西龙虎山、庐山仙人洞、铅山、葛仙山玉虚宫、湖北武当山、山西北武当、云南魏宝山、新疆天山、王母池、甘肃崆峒山等已成为国内外游客释放情怀,顶膜礼拜的宝地。与此同时身置深闺的北京白云观、上海市城隍庙、重庆市老君洞、广州市纯阳观、三元宫、惠州市玄庙观、福州市九仙观、泉州市元妙观、武汉市长春观、兰州市白云观、四川都江堰市二王庙,成都市青羊宫等同样向世人展露她迷人的风姿和魅力。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盘古以来,是神仙高真修道之境,自然风光奇妙纯净,优美静雅。沧海桑田,而今仙境已变成人神共居,旅游开发的创收营利场所,给当地经济带来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资源。目前,国家大力鼓励宗教人士兴办企业,并相应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为此,武当山道教养生院立足自身优势,依托开放的旅游政策,紧握机遇,突出道教养生,武术健身两大优势,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l、武当山是我国“天下仙山”,是世界文化遗产地,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是中国两大武术流派--武当武术发源地及道教圣地,因此她独有而璀璨的人文景观与美如仙境的自然景观及沉积丰富、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每年吸收着数亿中外游人接踵纷至,流连忘返。旅游探险,寻根远古文明、休闲娱乐,习修誉满遐迩的武术,探寻博大精深的道教养生术、文学采风、艺术创造、庙会交流、武功绝技培训等己成为众多游人前往武当山的主要目的和人生追求。武当山旅游业的兴起,迅速带动了多方产业的发展,兴办文武学校已成为武当山又一亮点,前来探求武当武术真谛,寻觅道教养生术秘笈的各国洋学生逐年倍增,武当山旅游外汇收入稳定增长。

2、区位优势及经济情况,武当山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地处汉江上游南岸,东经110°37'-110°57',北纬32°23'-32°33'。景区面积,古称“绵亘八百里”,实际面积为312平方公里,东连新兴工业城市襄樊市,南依神农架林区,西接车城十堰市,北临南水北洞源头--丹江口水库。邻边市、县均为经济发达地区。襄渝铁路、汉十高速公路及国道209线在境内纵横穿行,距老河口机场90公里,距襄樊机场170公里,承南接北,东西贯通,山水辉映,交通便利。

武当山气候处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南北过渡属性,兼有丰富多彩的局部小气候。因此,武当山“冬寒而不寒,夏热而不热”,是理想的避暑胜地。

3、配套设施:武当山道教养生院拟建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陈逵武院内。项目选址地的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等设施全部具备,目前已建有三栋四层楼房。

4、优惠政策:为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建设水都丹江口市及武当山景区,中央、省、市及当地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优商政策(详见政府下发的招商引资有关文件),为兴建道教养生院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三、项目的承担部门及承担方式

1、承担部门

武当山道教养生院

2、承担方式

合资、合作。

四、项目的市场分析及市场前景展望

1、市场分析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我国的旅游业速猛发展,旅游市场昌盛繁荣。特别是国家出台的“五一”、“十一”为法令带薪假期时,人民的生活方式瞬时改变,以出门旅游取代常规的娱乐,旅游自然成为国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旅游产业的崛起,为繁荣和振兴地方经济注入了新的血液和动力。为此,全国各地抢抓机遇,立足自身优势,充分利用本地旅游资源,投资开发建设旅游项目,从中获取丰厚的回报。推动地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新世纪来临,一些以山水、园林、花卉、影视、民俗文化、民间艺术、音乐为主题的特色都市,呈现于世,魅力四射,足让人看到了旅游开发项目的潜力和广阔前景。

2、市场前景

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科学养身,合理锻炼的健康生活方式开始受到推崇,人们在饮食,健康、延年益寿等方面越来越舍得花钱,很多人并不满足出门散步,旅游散心等简单又常规的锻炼方式,希望在某个固定的场所得到专业化的养生及健身的指导。为此,国外一些成熟的健身俱乐部趁势而入,给国人带来了综合有氧运动,力量训练,身体检测,私人健身服务等项目的健身模式。据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抽样调查,2000年我国正常投身体育健身锻炼的人口比例为34%,2007年约为37%,2010年有望达到10%。

倍受国民关注的党的十七刚刚落下帷幕,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到民族兴旺,关系到千家万户幸福,号召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因此,借此东风,投资兴办“武当山道教养生院”,适应时代发展,满足人们所需,不分国界、地域、不限年龄、阶层、种属,故此项目前景广阔,客源充足,开发潜力巨大,由此可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定会实现双赢。

五、建设方案

武当山道教养生院,内分武当武术园,养生健身园,休闲娱乐园,武当炼丹山庄四个功能区,在规划形态上各自独立,便于分期开发,在管理上可独立经营也可统一经营。

主要功能区和设施初步规划如下:

(一)武当武术区:武术、气功培训场馆、场地、武术演艺大厅等辅助项目。

(二)养生健身园:养生房、健身房、药膳房、养生酒食品酿造楼,道教茶艺楼、道教养生研究中心等。

(三)休闲娱乐园:游泳池、垂钓池、球馆、棋、牌、麻将馆、足疗、桑拿、美容中心。

(四)武当炼丹山庄:养生炼丹房、养生宾馆、养生大酒店、斋房、鸳鸯楼。

六、投资预算及资金来源

1、投资预算:

武当山道教养生院总投资4380万元人民币

序号 项目名称 投资金额(万元)备注

武当山道教养生院 4380 投资总额现有房屋、地产产权 2000 综合估价楼房加高两层(含电梯)400宾馆改造装修 550餐厅改造装修 100新建武术演艺厅(礼堂)320灯光音响等设施 200员工宿舍楼 180养生气功健身园 140武当武术培训馆 20养生休闲娱乐园 40武当炼丹山庄 20水、电、路等基础设施 40园林绿化 50办公用具 20交通工具 100广告宣传费 150其它不可预见费用 50

武当山道教养生院总投资为4380万元,目前已有房屋、地产产权2000万元,其资金缺口为2380万元,需通过对外融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完成此项目建设。

2、资金来源:

武当山道教养生院自筹+对外融资+合资。

七、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分析

武当山道教养生院综合开发建议项目全部完工,正常营运,可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收入渠道来自四大项,其中:

(1)总院招收学员其学费、培训费收入

第一种方式:每月计划预招养生专修学员200人,分三档计算收入。

第一档:按19800元/月计算,总计收入为200人×19800元/月×全年(12个月)=4752万元 第二档:按16800元/月计算,总计收入为200人×16800元/月×全年(12个月)=4032万元 第三档:按12800元/月计算,总计收入为200人×12800元/月×全年(12个月)=3072万元 注:此项收入取三者平均值,则总计收入为:3952万元

第二种方式:按全年预招学员200人,一次性交清学费和培训费,分三档计算收入。第一档:按16.8万/年计算,总计收入为200人×16.8万元/年=3360万元

第二档:按12.8万/年计算,总计收入为200人×12.8万元/年=2560万元

第三档:按9.8万/年计算,总计收入为200人×9.8万元/年=1960万元

注:此种方式收费取三者平均值,则总计收入为:2626.6万元

综合上述两种收费方式,取两者平均值为理想预算收入:3289.3万元。

(2)按天计划预招养生学员60人,学费按1500元/天计算,则总计收入为60人×1500元/天×300天=2700万元

(3)全年计划预招国内武术专修学员300人,学费按5000元/年计算,总计收入为300人×5000元/年=150万元

全年计划预招国外武术专修学员100人,按30000元/年计算,总计收入100×30000=300万元

两项合计收入为150+300=450万元

(4)在北京、海南、神农架旅游区设立道教养生分院,计划预招养生专修学员500人(北京200人、海南200人、神农架旅游区100人),每位学员学费按12.8万元/年计算,年收入为500人×128000元/人=6400万元

其中:

1、学员机票及旅途生活费开支:按3000元/人计算,计150万元

2、上交国家税收200万元

分院年收入为6050万元

总部收入按分院年收入的25%提取,则为1506.2万元。

综合上述四项收入,年总收入为7945.5万元

全年所有项目费用支出1800万元

(1)教职员工年工资200万元

(2)全年水电费支出500万元

(3)学员旅游费200万元

(4)服装费30万元

(5)上交国家税收200万元

(6)导游工资及提成200万元

(7)学员全年生活费300万元

(8)学员保险费20万元

(9)不可预见的费用100万元

注:总院智囊团人员工资及提成为(年总收入-年费用支出)×25%,则为1536.3万元 总院年获纯利为4609.2万元

投资回报率

资金回收期

武当山道教养生院将武当武术、道教养生与现代娱乐、高雅影视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内容,挖掘新的旅游资源,开发出新的养生健身项目,为世人营造出一个锻炼身心,陶冶情操,养生长寿的高雅清静场所,为武当山再添一道靓丽的旅游风景线,为

加速当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提高城市经济竞争力,带动相关产业迅速崛起。同时为提高人类的生命数量和质量,构建和谐社会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八、建设进度安排

1、在1个月内完成论证立项及设计办理合资公司登记手续;

2、在2个月内完成宾馆、餐厅改建装修;

3、在2个月内完成楼层加高;

4、在2个月内完成武当武术园、休闲娱乐园、养生气功、健身园、武当炼丹山庄建设项目;

5、在2个月内完成武术演艺厅(礼堂)新建项目;

6、在2个月内新建员工宿舍楼;

7、在1个月内完成园林绿化等整个项目扫尾工作,投入营运。

九、其他说明

该项目由武当武术研究总会、武当山道教养生院牵头规划,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部门协助,武当武术研究总会会长、武当山道教养生院院长陈逵大师审定,呈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人民政府、区国土局、区发改委、区商务局、区工商局等有关部门报批。

道教养生之道篇四

道教教理教义

道教在东汉顺帝时,天师张道陵创教之初,奉老子为祖师,称教主。以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为圣经,以老子所说的“道”与“德”为最根本的信仰。道教为什么要以“道”名教呢?就是因为道教徒对老子之道,一要研究、二要信仰、三要继承、四要发扬,所以《典论》中说:道士者,要“以道为事”。

“道”在道教中是唯一的理论基础,是以“清静为宗、虚无为体、柔弱为用”的一种“道”,这种“道”是宇宙的本源与主宰者,它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它是一切的开始与万事万物的生化者。有了“道”方生成宇宙,由“宇宙”中的“元气”构成了天地、阴阳、四时、五行,由此而化生万物。《道德经》中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太平经》中说:“夫道何等也?万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也”。唐吴筠《玄纲论》中说:“道者何也?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其大无外,其微无内。浩旷无端,杳杳无际。至幽靡察,而大明垂光。至静无心,而品物有方。混漠无形,寂寥无声。万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生者无极,成者有云,生生成成,今古不移,此之谓道也”。老子所说的“道”既是指“宇宙”的本体,又是指“自然”的规律。

《老子想尔注》进一步把“道”的化身的老子衍化为神明,称“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身”。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说明“宇宙”的根源是“自然”;由自然产生宇宙之后,再由宇宙产生万物。“道”又指太空之“空”而言,缘它是无形无象的,故经书中说: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清静经》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道德经》云:“道可道,非常道”。认为大道无形,不可言说。《太平经》云:“道乃万物之师也,得之者明,失之者迷”。得“道”之人,可以返本还原,和大自然之“道”同一体性,永恒不变。道经中云:“道者,理也”。认为此“至虚之理”变通无碍,化生万法,永恒不灭,修道者若能体悟此“理”,就能忘去一切幻化假相,超凡入圣,修真得道。《消魔经》说:“真道之业,不衰不病,不死长生”。希望能通过修炼而取得和“道”合而为一,永存天地。老君曰:道无生死,而形有生死。所以言生死者,属形不属道也。形所以生者,由得其道也。形所以死者,由失其道也。人能存在守道,则长存不亡也。又说:知道易,信道难。信道易,行道难。行道易,得道难。得道易,守道难。守道不失,身常存也。又曰;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故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身。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德”,道经中说:道之在我者就是“德”,它是从“道”中分化出来的,而万物化生都必须有“德”,因为“道”是总体,“德”是个体,德是指万物所含有的特性而言,“道”和“德”,有着共性与特性的关系。《道德经》中所说的“上德”、“玄德”、“常德”、“道尊而德贵”的德,都指的是这个“德”。老子在解释“上德”时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无为而无不为”。解释”玄德”说:“长之畜之,成之熟之,养之复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解释“常德”说:“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自然经》中说:“德言得者,谓得于道果”。《清静经》中说:“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所以道教徒一定要重视“修道养德”,并将“道”和“德”作为最根本的信仰和行动的总准则,必须做到既要修道,而又要积德。老子说:“上德不德”,“上德无为而无不为”。所以“道”和“德”又是道教所说“教理、教义”中的基本原则。唐吴筠《玄纲论》中说:“德者何也?天地所禀,阴阳所资。经以五行,纬以四时。牧之以君,训之以师。幽明动植,咸畅其宜。泽流无穷,群生不知谢其功;惠加无极,百姓不知赖其力,此之谓德也”。《太平经》中认为:“道”与“德”的约制,驾御宇宙的一切,天、地、人三个范畴都离不开“道德”的维系。唐吴筠《玄纲论》总括“道德”的含意说:“道德者天地之祖;天地者万物之父;帝王者三才之主。然则道德、天地、帝王一也”。老子认为:根据“道”的准则,“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帮,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因此,道教主张修道者要“积善阴德”,乐人之吉,愍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穷,手不伤生,口不劝祸,不自贵,不自誉,不嫉妒,不佞谄,如此乃为有德。“道”与“德”在道书中应用很广泛,常因所谈的问题的范畴、性质不同,解释也便有所不同。道经中也有将“德”作为社会伦理规范讲的,如“广修道德”,“积善阴德”,这是继承了《老子》中“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思想。道教主张以“清静”、“无为”、“柔弱”、“不争”、“抱一”、“寡欲”、“自然”、“玄妙”等作为处世与修养之方法,也都是从“道”与“德”的基本原则中而发挥出来的。“清静”是道教教义的基本概念之一,也是道教徒必须遵行的修持方法和处世态度。“清静”和“无为”是两个类似的概念。其含义为清心寡欲、无为和静。道教认为“清静”是道的根本,万物清静,“则道自来居”。老子认为是大自然最早的一种形态;又是指修养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一种境界;也是指他所理想的社会与领导者的一种政治风格,即是“道”之“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说:“清静为天下正,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因而把“清静”作为身心修养和治国安民的基本法则。《清静经》中说的“无形”、“无情”、“无名”,都是指“道”的“清静”现象而言;道教的修养功夫,应效法其“道”的“清静”与“常清静”,能做到“常应清静”,就说明已达到了“清静”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就是“道”的“无为而无不为”。唐代高道司马承祯认为,修道必须收心,而收心的关键在于“守静去欲”。他说:“心为道之器宇,虚静至极,则道君而慧生”;“静则生慧,动则成昏”。道教认为,人修炼精气当效法“道”的清静本性,“清其心源”,“静其气海”,“常清常静不起纤毫尘念”。做到“内观于心,心无其心;外观于形,形无其形”,最后达到六欲不起,空无了悟的境界,才能修成金丹之道。

“无为”是道教对待社会人生的处世态度和基本法则。也是“老子”哲学的重要概念之一,认为天道自然无为,人的行事也应效法天道,不要妄自作为,讲求清静寡欲,与世无争,慎行远祸。老子主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认为“有为”者(强所作为)终必失败,“无为”者(顺应自然而作为)则无败。《老子河上公注》说:“法道无为,治身则有益精神,治国则有益万民”。《道德经》云:“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认为“道”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本体,从产生的过程看,是自然而然的,没有任何外在强加的力量,所以说“道”是“无为”;但从其产生万物的结果看,一切都由“道”所生,因此又可说“道”是“无不为”。道教强调“无为事主、无为事师、寂若无人,至于无为”,以求全身、去危、离咎。因为欲求无为,先当避害,要“远嫌疑、远小人、远苟得、远行止。慎口食、慎口利、慎处闹、慎力斗。常思过失,忘其形骸”。《元气论》云:“无为者、乃心不动也。不动也者,内心不起,处境不入,内处安静,则神定气和”。“柔弱” 老子说:“弱者道之用”,认为“柔弱”就是“道”的作用。“柔弱胜刚强,守柔曰强”的主张,成为老子重要的人生观。道教吸取这一思想,衍化为修道长生和应世接物的修行观念及方法。在修养方法上,要做到“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从物理上来说;“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就人的生理现象而言:“人之生也柔弱,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从而提出“坚强处下,柔弱处上”。老子认为:柔能克刚,弱能胜强,是以辩证方法来说明其“柔弱”的功用和“刚强”的弊害之道理。“不争” 是道教教义内容之一,也是道教徒对待社会人生的基本态度。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云:“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认为:人的一切作为都应当顺乎自然,要能做到:一要能利万物;二要大公无私;三要甘处卑下;四要不与人争;五要心胸远博;六要言而有信;七要应时而动;八要善于治国;九要有办事之才;这就是老子在处世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准则。认为圣人应效法天道,长育万物,自然无为,而不强求争功夺利,如此才能“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老子提倡:“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想尔注》告诫说:“求长生者,不劳精思求财以养身,不以无功劫君取禄以荣身,不食五味以恣,衣弊履穿,不与俗争”。强调圣人不与俗争。道教讲求的不争并非是束手徒置,万事无所作为;而是不与世人争俗世的功名利禄,贪求财色等,对于合乎天道自然运行法则的事,则要尽力而行。以彰显“天理”。认为天地万物以及为人处世都要顺乎“天理”而不能强求。《云笈七签》中说:“与时争之者昌,与人争之者亡”。修道者若能争此不争者,就达到了道教的“不争”的教义要求。“抱一” 是、道教教义的重要概念。“抱一”也称“守一”。《道德经》云:“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又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上贞。“抱一”是道教中基本的修养功夫,简单地说,就是在静坐的时候要做到“神气混然”的境地,所以说“一”就是“混然一气”的意思。《五厨经》云:“一气和太和,得一道皆泰,和乃无一和”。在“一气和太和注中说:“一气者,妙本冲用,所谓元气也。冲用在天为阳和,在地为阴,交合为泰和也,则人之受生皆资一气之和以为泰和”。在“得一道皆泰”注中说:“得一者,言内存一气以养精神,外全形生以为车宅,则一气冲用与身中泰和和也”。《太平经》说:“一者,乃道之根也,气之始也,命之所系属,众心之主也”。认为“一”同“道”一样,是天、地、人的根本。《老子想尔注》说:“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太平经》说:“古今要道,皆言守一,可长存而不老。人知守一,名为无极之道”。又云:“子若守一,无使多知,守一不退,无一不知,所求皆得,端坐致之”。又说:“守一之法,乃万神之根”。葛洪《抱朴子·地真篇》中说:“一能成阴生阳,转步寒暑,春得一以发,夏得一以长,秋得一以收,冬得一以藏”。道教主张,修道者若要长生,必须修“守一”之法。又云:“守一存真,乃得神通,知一不难,难在于终,守之不失,可以无穷”。道教中又将“守一”法分为“守真一”与“守玄一”两种。在修炼方法上特别强调“守一”的重要:“一者,心也、意也、志也、念此一身中之神也。凡天下之事,尽是所成也”;“故守一,然后且具知善恶过失处,再能守道”;“古今要道,皆言守一,可长存而不老”。认为“守一”才能消灾免祸,益寿延年,长生通神。

“寡欲” 道教教义内容之一,是道教徒修行和处世都应严格节制个人的私欲,否则修道无成。《道德经》云:“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提倡“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认为“五色使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过多的物欲只能引起人心志的昏乱。道教制定了一些戒律对俗欲作了若干的限制和规定。如初真十戒中就有“戒淫邪”、“戒嗜欲”、“不得贪求无厌”,中极三百戒中规定“不得杀生食肉,盗窃淫邪,饮酒啖辛”等;天仙大戒中“远身行”,“除恶想”“绝声色”,“俭爱欲”,“不淫想”等修持法。全真道尹志平说:“修行之害,食、睡、色三欲为重,多食即多睡,睡多情欲所由生,人莫不知,少能行之者。必欲制之,先减睡欲”。道教吸取老子寡欲观念与修持实践相结合,认为世俗的美色、厚味、暖衣、妙音等,都是过伤的的物欲,伤气害性,为“凶害之根”,修道者应该断然加以摒弃。“自然” 老子首先提出“自然”的观念来解释“道”和“德”。《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认为道生万物以及天、地、人的活动过程都应以“自然无为”为法,并非“道”之上还有一“自然”实体的存在。道教主伙自然是宇宙万物的本性,万物以道为法,道以自然为法。《道德经》中又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认为宇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人应当顺其本来的自然,不可有意作为。“玄妙” 《道德经》中曾多次使用“玄”,如“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德深矣,远矣”,其意义为“渺冥幽远”,是对“道”和“德”的一种形容。《老子想尔注》说:“玄、天也。古之仙士,能守信微妙,与天相通”。道教认为若主张“无”或主张“有”都是偏执一边,因此要“非有非无”,“合于中道”,这就是“玄”。认为“又玄”就是“重玄”。用重玄思想去看待世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主张从心智认识上取消刚与柔、动与静、有与无、善与恶、是以非的一切对立,以达到“境智双泯”,“能所都忘”的虚无境界是道教教义以哲学思辨的特征。

“我命在我不在天” 是道教教义之一。意思是个人的生命,同天地一样,都是由自然之气所化生,故若修道守气,返本归根,就可以与道同在,寿比天长,强调个人的生命,能由自我决定,不由天地掌握。道教以生为乐,重生恶死。所以强调“重生贵术”,追求长生久视。《抱朴子*黄白篇》说:“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意即人的生命之存亡,年寿之长短,决定于自身,并非决定于天命。认为经过修炼可以延寿,如果修炼有恒,日久年深,可以成为神仙。《西升经》推崇“虚无”和“自然”,认为虚无生自然,自然生道,道生气,气生天地,天地生万物。从根本上说,天地与人都为气所化生,因此二者是平等的,只要弃智养神,固守本元之气,就能“与道同久”,而这一切都是“自然”所致。认为道生万事万物,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而一,是须臾不离的。道教认为生活在世界上是一件乐事,死亡才是痛苦的,因而道教的教义是乐生、重生,所以强调“仙道重生”。相信通过人自身的努力,可以改变常规的自然事物和现象。

道教在东汉张道陵天师创教时,奉老子为祖师,以《道德经》为主要理论经典,将“道德”作为最根本的信仰。那,道教为什么要以“道”命教呢?正是因为所有学道之人对老子之“道”一要信仰、二要研究、三要继承、四要发扬。《典论》云“道士者,以道为事”。“道” 在教中是唯一的理论信仰,“清净为宗 虚无为体 柔弱为用”是“道”的特征,而所谓“道”既是宇宙的本原也是主宰者,它无处不在,不物不包,所以有了“一切有形皆有道性”的说法。它有“道”方生成宇宙,而有了宇宙,中间的“元气”就再生成日月、星辰、四时、五行,由此而生化万物。《道德经》云“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又《太平经》云“夫道者何也?万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也”。《玄纲 论》中说“道者何也?虚无之戏,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其大无外,其微内无。浩旷无端,杳杳无际,至幽靡察,而大明垂光。”依此,道既是宇宙本题 同是自然规律。《老子想尔注》将“道”神话,云“一散形为气,聚气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体”

道又是“空”,《清净经》云“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道德经》云“道可道 非常道”意思是道是难以言表。

道教养生之道篇五

原文出自求真斋论坛,由<道学经典>板块的版主pwatx xevil所撰。特此感谢!

以下是原文:

发到烦了,索性,发个道家经典的电子书。大家自各看好了。

另外,写一个看书指导,免得新来的小白不知道看什么。俗话说“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先把道理搞清楚是最重要的。现代人多幸福,什么资料网上都有,要是古代,光是这一步就不知道要耗费多少功夫。

一、先看看中国道家学说如老子、庄子、列子、文子、关尹子、大学、中庸、抱朴子(内外篇),这些主要是阐述哲理的。看这些东西是为了改造人生观世界观的,只有先把思想扭转过来,才能谈得上修道,也是炼性的一部分。

开始看不懂很正常(看懂了才是不正常),找一本现代白话注解本看吧,主要是领会哲学思想,能看懂多少看懂多少。最好不要看于丹之类的,扯蛋不说,别人嚼过的总归是变了味道,找一本象陈鼓应的老子今注今译之类的纯翻译版本好了,体会原汁原味的道家思想。另外,看看南怀瑾等高人的解释也可以,但是最好不要因此形成定见。

二、看书的时候不要闲着,知行合一嘛,顺带着练习练习真气运行法和玄意决也不错。等到你的思想转变的差不多了,不会懂不懂就和方舟子那群sb一样的瞎扯时,你可以更进一步了。丹经道书有个大障碍就是各种术语,所以要先把这一关攻下来。现代很多人比如田诚阳、曾庆余、胡海牙、陈樱宁等人都有论述,去看看他们的书,主要是把那些丹经术语攻下来,别陷在那些书里面了。时刻记住,别人的书只是参考,自己的脑袋才是基础和根本。另外明清的丹经也可以看看,比那些远古丹经易懂多了。清静丹法主要看黄元吉,要看大杂烩就看闵一得的《古书隐楼藏书》。

三、好了,你已经基本上登堂入室了,现在可以看些古人的东西了。《大丹直指》《小周天歌诀》这是入门级的,钟吕派的《钟吕传道集》《破迷正道歌》《灵宝毕法》主要是谈理法,《吕祖百字碑》《敲爻歌》《指玄篇》这是必看无疑。还有早期的《胎息经》.《入药镜》。然后是南宗一条线下来,张伯端的经典巨著《悟真篇》一定要看(板块里有一个薛道光注解版),和他的《金丹四百字》《青华秘文》。南宗一传石杏林,著《还源篇》;二传薛道光,著《复命篇》;三传陈泥丸著《翠虚篇》。还有张三丰的《无根树词》、《大道论》、《玄机直讲》。

妈的一大堆,看上去就麻。不过别怕,大多数都很短,而且这些人没什么文采,写得也不是很难懂。不过虽然文字不难懂但是你多半还是看得糊里糊涂,似懂非懂,这是正常的,我也是这样,这就是没有师父没有真传的人的悲哀,忍忍吧。先把功夫练着再说。等到你连《黄庭经》和《周易参同契》这样的天书也看得津津有味时,我估计没有师父也不要紧了。

四、看完上面一大堆的劳什子,估计也要用几个月,只要你不是和我一样的废柴,基本上就应该把真气运行法练到通督的境地了。以后的路子就是自己走了,抱歉,我都没那个水平,所以教不了你。但是我可以给你指上一条路,后面可以和丹法链接上了。如果你达到胎息的水平而是稳定下来,那就恭喜你,继续努力,等待老天爷派个老师来教你。如果你左等右等怎么等也等不来,那也不要紧,你可以转到佛家的禅修,也是有前途的。真法是个牛掰的东西,我看它除了不能和密宗链接起来,和其他的都可以链接,甚至硬气功也可以„„

当然我这么说不是让你去练大杂烩,是让你真法练好了在转方向。另外,记得读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是没错的。最后送大家两句话:读书不可无定见,无定见则被书所转,脑子里任别人跑马;也不可有成见,有成见则先入为主,视域狭隘,虽贤者不免有误。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