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大学与学术 学术title(5篇)

2023年大学与学术 学术title(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11 07:39:31
2023年大学与学术 学术title(5篇)
时间:2024-07-11 07:39:31     小编:zd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大学与学术 学术title篇一

1中国机械cad论坛http//

本论坛分为八个部分:(1)cad软件技术学习交流区(2)机械设计与制造、电器交流版块(3)cae软件技术学习交流区(4)cam软件技术学习交流区(5)会员标准资料交流版块(6)软件和资料区(7)事务管理区(8)远程视频培训专区

2中国机械网http://

中国最大的机械网站,国内最大的机械工业设备采购供应信息平台,汇集海量机床设备产品、新闻、行情。以全国最大的网上机械贸易市场的品牌为机械企业和商人提供商务推广服务、网站建设服务、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服务。为机械采购商提供各类机械产品信息。3中国机械信息网http://

中国较大的机械行业网站之一,机械企业信息化专家,数控机床编程视频下载中心,为机械企业提供b2b电子商务服务的专业平台,4机械基础标准情报网 http://.cn

机械基础标准情报网是工业企业标准化技术咨询服务专业机构。由原机械工业部机械标准化研究所于1985年组织成立,秘书处设立在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5中国机械工程会http://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成立于1936年,是我国成立较早、规模最大的工

科学会之一。现有33个专业分会,18万名会员,其中有3000余名高级会员,500余名海外和港澳台会员,还有4000余个团体会员。学术交流是学会的基本职能,学会每年举办数以百计、丰富多彩的学术会议。特别是每年一度的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是集成各类专题活动的大型综合性会议。年会包括主旨报告大会、专题学术会议、科技进展发布、论坛、讲座、展示、颁奖等多项活动,内容丰富,在行业内外乃至全国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专业就业指导及招聘网站

1中国机械人才网

机械英才网将联合国内众多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相关的专业院校、国内各知名人才网,联合院校就业指导中心做好校园招聘宣传工作,配合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做好学生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工作,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我们也期待着更多的企业用户共同加入,为更好的解决毕业就业难问题奉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3机械招聘网

机械招聘网是一家专为机械类的企(事)业单位提供招聘、求职、培训和相关顾问的网上人力资源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 产品项目包括网络招聘、猎头服务、校园招聘、产品广告、hr管理咨询等。网站凭借着专业高效的团队,优质的服务,为机械企业与机械人才提供信息互动交流服务,使机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适应其总体发展战略,同时亦促进机械人才职业发展以实现其职业生涯规划。

三机械专业就业单位

1河北太行机械厂

位于邢台市东40公里滏阳河畔的邢湾镇。邢德公路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我厂是生产农牧饲料机械的专业厂家,本厂生产的挤奶机系列、饲料粉碎机系列,大中小型铡草机系列产品,是中小饲养业户的理想机械设备,是省质量监督检验院签定的合格产品。

2石家庄市矿山机械厂

是矿山机械专业厂,多年来从事矿山机械的研究生产,机械加工,机械制造业务。其中2mgz振动磨是最具特色的拳头产品,此外还生产各式破碎机,斗式提升机,螺旋输送机等。深知为顾客创造真正使用的价值才是我们发展的基础,超越顾客满意将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和不懈奋斗的动力源泉。

3石家庄机械厂

经营范围:该厂拥有一批经验丰富专业技术人员,车、铣、刨、数控线切割,剪板,折弯,冲,电焊,氩弧焊,表面处理喷沙,喷锌等机械加工设备齐全。并有独立的铸造车间,具有较强机械综合加工能力。

本厂坚持“质量第一、诚信服务”。

4北京石油机械厂

目前拥有螺杆钻具系列、地面防喷器控制装置系列、井下单螺杆抽油泵系列、震击器系列、减震器系列以及气动试压装置、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等产品。

5石家庄煤矿机械厂

(1)齿轨车、卡轨车、单轨吊等煤矿辅助运输设备;锚杆钻机、切顶支柱等巷道支护配套设备;井下用煤壁注水泵、探水钻机、泥浆泵、清仓泵、腭式破碎机及液压充填泵站等。(2)、从75米-2000米的各类钻机(3)、金刚石压机及金刚石制品、粉末冶金制品。(4)、溴化锂中央空调(自50万大卡-350大卡)及高效换热铜管。(5)齿轮油泵、液压马达及多路换向阀等。(6)、各种型号的随车起重运输车(1吨-5吨)及油缸

大学与学术 学术title篇二

又到了一年一度考研即将尘埃落定的时候。12年的考生正在欣喜、抓狂或沮丧的时候,13年的考生已经在讨论明年的选择。作为过来人,我谈一谈我的经历,供后来人参考。

一、我的研究生经历

我是90年代初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属于当年成绩属于还算不错,但保研没有多大机会的一类(当年保研的名额大概是50还是100比1)。各个学校采取宁缺毋滥的原则,考试题难度大,科目多。医学院要考英语、政治、西医综合、专业、专业基础,每科100分,共500分。英语、政治、西医综合还好估计,专业、专业基础往往是有超出书本的题,与如今考博士差不多。应届生没有一定的临床或研究功底,专业课很难过关。由于应届本科生找工作还不难,考研的成功几率却极低,因此,应届生不是考研的主力。而且,当年7年制刚刚有极少的院校实行,8年制仅有协和的每年30人。因此,考研的主力还是有工作经历的人。

我相信是上天赐予的机缘,我那年决定应届考研。我碰巧在实习医院认识了我的师兄,知道导师当年招生。而且导师那年已经65岁,三年招一个(当时多认真呀),机会难得,动了考研的念头,由此疯狂备考。疯狂有几个原因:一是此时距考试还剩100天左右,复习时间短;二是我在导师所在医院实实习,影响实习意味着影响分配、影响复试;三是我知道的竞争对手是北医毕业的一名高年住院医。因此,我开始了人生中读书效率最高的100天。我也很幸运,当时我分析我有几大优势:1.我首先实习内科,是我要报考的专业,因此我内科的专业100分+医综中的25分占125分;2.我专业基础考生理,是我基础的强项,医综还占20分;3.我外语还不错。因此,我制定考研攻略,主抓内科、生理,提高总分,外语吃老本,保持状态,政治集中一周突击。因此,我白天内科认真实习,一天工作8-12小时,晚上看书到1点(再晚就撑不住了)。考试前一周学校给一周假,集中看政治。靠着原来的功底和运气,我最后考了全校内科专业总分第一,顺利录取。

录取后与导师谈做科学学位还是临床专业学位(当年叫临床技能型)。导师说,你要两条腿走路,临床、科研都不能放。但是,临床要干一辈子,研究生却是研究生阶段科研训练的重要阶段,错过了就耽误了。研究生不做研究,还叫什么研究生。这句话影响了我一辈子。因此,我选择了科学学位。开始了三年基础+临床的艰苦训练(此处略去10000字)。在研究中,我对科研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促使我决定出国读博士。回国后,彻底放弃临床,把研究当作自己的终身职业。

二、我对现在研究生现状的看法

我在国内读书时,参与过研究生笔试监考、阅卷、出题、面试等全过程。回国后,作为导师,也招收了几名硕士生、博士生。作为行政领导,单位里的在实验室研究生保持在40-50人左右。在上述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我感觉到时代的变化:

1.研究生生源的改变

研究生数目的增加始于1994年,但是那时的本科教学没有受到冲击。近年,本科的扩招直接影响了研究生的生源。医学院7年制、8年制的大规模泛滥,使一类院校的7年制、8年制的教学变成5年本科+3年住院医培训,丧失了科研训练的最佳机会。而其他五年制学校,本科教学因扩招下降,毕业实习基本形同虚设,临床技能基本为零。

2.专业选择的改变

90年代,基础招生并不热门,但是吸引了一批想出国的年轻人。毕业留校,基础只留最好的学生做师资。而现在,医学院的基础招生已经沦落到招生的最底层。而最近,由于医师执

照考试的问题,专业学位与科学学位之争又引起了轩然大波。

三、我对现在研究生考研的建议

1.明确为什么考研

就向一千个读者心中又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考研可以有各种各样目的。通过考试改变生存环境是中国长期以来的传统,考研也不能免俗。很多人考研是被迫于社会的压力。但是,考研只是改变自己考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社会上的位置有限,只有一部分可以获得相应较好的职位。当年,研究生很难考,考试是严格“预选”,严进保证了当年研究生的入学质量,虽然研究条件有限,当年的精耕细作还是培养了相当一批人。如果问我当年为什么考研?我当时回答很简单:改变自己,因为我只能把握的只有自己,希望自己有机会过一种不同的生活。因此我读书、写文章、写标书、全北京城跑着查资料(那时还没有网络)、做实验、上临床,做一个研究生能想象到能做的事,比考研时还忙。三年过去,我突然发现,我还能做这么多事。

现在,扩招研究生就像“海选”。大批学生抱着从医的愿望,却放弃了应该完成的本科阶段培训,专心考研。当进入研究生阶段,三年制的研究生上半年的课,花一年的时间补本科的实习,多半年的时间找工作,剩下的时间能学些什么就看造化了。因此,很多人抱着理想考研究生,在混上三年,发现找个好工作仍是那么难。因此,如果不明确为什么考研,那么,很可能是混三年后延续五年本科噩梦。因此,目标明确,珍惜机会非常重要。

2.明确专业选择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专业好坏真是难说。学科发展有阶段性,一类技术的突破可能使临床某一学科发生质的飞跃,比如,介入、内窥镜使内科医生的手术操作增多。在刚起步时,我们很难预见今后整个专业的发展趋势。每一个专业都有大牌专家,在哪个领域,专家都受人尊重;再好的专业,水平差也没有人待见。因此,选择专业还是从自身条件、兴趣、性格、思维方式、动手能力等多方面考虑。很多考生由于没有好好实习、见习,不仅缺乏应有的临床能力,而且缺乏对今后所从事学科的认识。试想:一个动手能力偏弱但逻辑思维很强的人干手术科室,可能一辈子都战战兢兢的过日子;一个性格很内向的人干超声、影像可能会好过干临床。

3.科学学位还是专业学位?

学位类型的选择要考虑学校、个人就业和发展目标等等。

1)学校:有的学校本身招生就倾向于多招某一类型;有的学校科学学位也上临床,有的学校专业学位也做研究。因此,如果你报考的学校临床、科研都很强,哪种类型都可以;如果临床强,上临床,研究强,做科学学位,至少占一样好。

2)导师:导师的招生意愿学生是不能更改的,即便有些导师可以招两种学位类型,最好也要听取导师的意见。因为导师回考虑课题、科室需要、学生的能力等安排。科学学位由于学生主要做导师的课题。和导师接触密一些,受导师影像更多。专业学位转科时间长,受环境的影响更多。

3)就业与发展:

如果你有自信,目标是大医院,那么,这些医院越好,越重视科研。毕业找工作,科研是大医院的敲门砖,也是晋升的必备条件。因此,建议如果有可能硕士选择科学学位,然后转博,或者考专业型博士。硕士研究背景好,博士导师愿意录取,博士做课题会容易一些,sci文章把握大一些。有人担心科学学位耽误晋升。我只了解北京的情况,北京市属单位科科学学

位住院医师轮转三年,专业学位两年。遇到在乎这一年的主任,科学学位找工作吃亏;遇到注重长期发展潜力的,科学学位至少不吃亏。到副高、正高、教授评定,科研的比重大家都知道。因此,即使专业型学位,也应重视科研训练。

如果你认为接受基层医院,建议读专业学位,因为这些医院更看重临床技能,也没有科研条件,基础科研是屠龙之术。

4)科室:手术科室建议多考虑专业学位,其他科室科学学位可以接受,特别是理论性较强的科室。

5)自身能力:如果你认为自己很优秀,外语能力(不是分数)很突出,建议两种都可以;如果外语有困难,还是专业学位吧,科学学位你会吃苦头。

4.选择导师还是学校

学校和导师一定要符合你的能力。水平高的学校和导师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自然高。原则是根据你的能力选择。如果有可能:专业学位考虑学校和科室的水平,因为专业学位主要在转科,你的毕业简历只能留下你的学校、科室;科学学位考虑导师因素更多一些,毕竟你大部分时间在做导师的课题。

5.?是否选择基础

近些年,由于前面学制、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基础医学招生并不乐观。很多人把基础当作上临床不成不得已的选择。实际上,基础学科对人员的要求甚至要高于临床。因为,基础做不好,就业可能不乐观(去公司并不困难)。但一旦做好,科研单位、公司、出国都是出路。实际上,现在对于基础医学的需求并不少,特别是声源差,反而造成了好的基础学生能找到几份工作的情况。因此,如果你外语好,曾经喜欢生物学,可以主动考虑基础,能有机会找到好导师。特别是有些专业,考医学综合,综合院校生物系学生无法报考,竞争会好一些。你的医学背景会为你加分。最好能选择有博士导师或有博士点的单位报考,为今后读博做准备。就把医学院当生物系念了。

另外,国外有md/phd双学位系统和博士后给临床背景的人进行科研训练。我知道国内有些高校正在准备实行md/phd双学位这一制度,弥补具有双重背景的高层次人才不足。大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有所思想准备。

6.一定要重视个人综合素质和外语

很多考生不理解为何初试分数不低而被刷下,总认为黑幕。其实,大多数导师希望招到一个靠谱的高分学生,至少有面子。想到后面还有三年,别人托的考生,如果不是特别好,谁也不愿意要。但是,在达到复试线后,大家机会均等。导师会挑选学生与相亲有些相似,每个导师有自己的要求和眼光:1)在某些方面有他认为达不到某些必须要求的学生会被排除掉;

2)在某方面有他看中的地方突出的,如专业技能、外语水平、性格、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毕业学校等,如果能占几条,则会成为多个导师青睐的对象;3)大多数人在上述两者之间,优势不多,缺点也不是不可接受,就看师生缘分了。

如果有特别高分被刷肯定有重大问题,导师肯定会下很大决心才作出决定。最常见的原因是:复试中综合素质测试有偏差:主要包括:1)性格上明显缺陷、专业及人文知识面窄等。有些考生因连最基本的文史、地理等常识性的东西都不知道,被刷下来,这种情况年年有,特别是名校、名导师,更重视综合素质;2)外语水平:由于科研要阅读大量文献,英文水平又不象专业,可以很快提高,因此,导师对外语实际水平是非常重视的,在进入复试后,外

语所占比重非常大。我经常见到考生复试时表决心,今后一定努力学习外语,有些太晚了。一旦导师有选择余地,外语差的很可能落选。复试外语主要是外语应用水平的测试,与统考不同。因此,仅仅准备几段自我介绍是不够的。提前阅读一些专业书籍和文献是复试前应准备的。3)初试与复试差距过大,原因大家都知道。

7.是否提前与导师联系

最好能。因为导师也希望在复试前更多的了解学生。如果有的导师比较冷淡,正好不报他就行了。

8.?是否跨专业考

并不推荐。理由很简单:考研的分数可能说明你不差,但是,培养系统的差异,是很难在今后的研究生培养中弥补的。中国正在向国外体系演变,特别是临床,今后一定会越来越紧。而且在找工作时,本科背景非常重要。有勇气跨专业,考一个一般的导师,不如有勇气在本专业做好,考本专业有名的导师。

个人之件,先写这么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大家有问题,我愿意回答。

大学与学术 学术title篇三

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的区别首先解释下什么是专业硕士。专业硕士以前就有,但都是分非脱产(周末上课)和脱产(全日制)两种,应届毕业生不能考,只有工作两年之后的人才可以考,不过09年的时候应届毕业生可以从学术硕士调剂到专业硕士。以前的专业硕士只有学位证没有学历证,也就是说你的学历还是本科学历。只是有个硕士的学位而已。如果单位要就研究生才能上的工作你就没法去,因为你没有学历证。09年国家开始招收应届毕业生能考的专业硕士,有学历,也有学位,也就是所谓的双证。全日制专业硕士,和学术性研究生一起参加全国统考!只是考试科目不一而已,具体科目有什么不一样,请参看自己报考学校的2010招生简章必须提醒的是,专业硕士毕业后和学术性拿到的毕业证书是一模一样的。但是学位的话,请注意了,不是“专业硕士”这四个字眼!而是分类的,专业硕士是个统称。它包括“工程硕士,建筑学硕士,法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等等。所以根据你的专业,拿到的学位就是相对应的。比方说你是“结构工程”的专业硕士,那么你拿到的学位上面的字眼就是“工程硕士”。你是建筑学的专业硕士,那你拿到的就是“建筑学硕士”!不是“专业硕士”字眼!特此提醒!学术性的话,学位证书就是“工学硕士”等等!

从学制来说,专业硕士一般只要求2年即可毕业,其中不少于半年的实习期,重视操作能力;而学术型基本上以学习理论为主,学制一般为3年。

专硕和学术型硕士(科学型硕士),在校的主干课程基本上是完全一样,生活、学习与导师培养方式等等都没太大区别!

在校期间有五点区别的是:

1、三助申请的岗位有区别,专硕的比较少;

2、奖学金,同样有a、b类。学术型的每个人都有奖学金,而专硕型,只有部分人有。也就是说有一部分人要自己出全部学费、(其实这是和学校有关系的,比方说武大,上海交大的专硕是全部有奖学金的。同济特例!);

3、专硕研二要外出实习半年。这是必修的课程。(但是如果导师有项目就不要出去了,可以跟着导师做);

4、毕业论文,专硕既可以做学术型的论文,也可以做工程实例型的;

5、专硕不能直博,考博正常。

至于就业,由于现在第一届全日制应届考取专业硕士的研究生还是研一,所以,没办法说谁好就业。不过,就我感觉,专业硕士以后是主流,而且重实际能力也适合企业选拔人才的需要。

总结:对于工科类的来说,外出的实习不乏为一件好事情。但最后还要靠自己的考虑,和导师的态度!

国家政策立案:

1、向国际接轨。香港和西方国家专业型硕士占到总硕士比例的70%-80%。很多去国外读研的同学,其实他们拿到的就是专业学位的硕士!

2、教育部文件:2015-2020左右,全国硕士总人不变的情况下,专业硕士:学术型硕士比例为7:3。

3、学术型的硕士必须读博。专稿学术研究!上海交大,清华等大学今年的专硕就已经接近40%。

去年招收和今年包括以后的招生区别:

1、09年,是一条线,大家一起复试,将录取的人定下来后,再将排名靠后的人安排成专业硕士。

2、10年及其以后。分两条线,分别招收!但是,专硕刚出来一年,基本没人报。所以,今年最有可能的就是仍然像去年一样,讲排名靠后的人填补专硕的名额!

其他事项说明:

1、专业硕士是个统称,除去以前非全日制,非脱产的来说还有一部分,也是有双证的,社会认可度也比较高的。比如:法硕和mba。这些都是专业硕士。

2、09年的添加的很多新的方向的专业硕士。一般情况下的学费都是10000以上,有a和b类奖学金之分。

3、今年开始国家按照政策会转变专硕和学术性的比例。所以10年开始就已经有保研保成专业硕士的了。

4、每个学校的奖学金政策不同,其他学校其实没有什么三助岗位,只要研究生,就每人一般200多一个月。而同济是把这些钱集中起来,作为三助岗位的人每月400。必然有申请不到三助的人。

总结一句:名校的专业硕士还是很值得读的。借着这个牌子还是很好的。其次,要自己多学东西,提高能力。毕竟社会上是靠能力吃饭的!

34所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学校名称学术型专业型

清华大学18501200

北京大学30001700

浙江大学35401170

上海交通大学27001600

南京大学23501150

复旦大学2100130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5001500

中山大学29901560

华中科技大学42101920

武汉大学40701900

吉林大学45501350

中国人民大学22201110

大连理工大学2550750

山东大学3100120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122861

哈尔滨工业大学3311909

南开大学2240770

天津大学2560880

北京师范大学1860910

中国农业大学1500380

同济大学26001560

北京理工大学2102734

湖南大学24001080

中南大学29001300

华南理工大学25501040

西北工业大学1873527

重庆大学2970830

四川大学39001400

东南大学2400900

兰州大学18601090

东北大学2190560

厦门大学23001000

电子科技大学2470780

西安交通大学2550900

学术型硕士vs专业型硕士 在有相同的领域,谁更强?

国家的新政策,现在助学金全日制专业硕士也有了,奖学金大部分也有了,国家规定必须有,只是政策刚下来各个学校的配套还没跟上,学费也一样了,而且有半年以上的实习实际上是个优势,咋被你胡说成劣势?(但是,今年湖南大学的专业硕士除了保研的学生有奖学金,其他同学都为自筹)

正如你所说,国家的新政策是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奖助学金也有了,学费也一样了。而且国家是打算一步步减少学术型硕士,增加专业型硕士,最终达到专业型:学术型为7:3,你不读博士的情况下读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有大得多的优势,而读博的情况下是学术型好,因为国家就是打算把学术型当做读博的中间跳板。

然后你想想,好端端的干嘛减少学术型,增加专业型?摆明就是以往的学术型硕士培养方式不好,国家要换个更好的培养模式嘛,哪有越换越差的道理?

专业型的优势在于没有论文的要求,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搞工程研究和应用研究,更加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而且学校在抓紧跟企业合作,在有好的实习单位的时候明显会优先分给专业型的硕士。别信那些老顽固,他们的对全日制专业硕士的认知度真的像上面那兄弟所说,很久没更新了,这是个新东西,政策更新很快的。

另外,在同样是双证的情况下,以往也都是专业型大胜学术型,例如:专业型的mba明显认可度比学术型的管理学要高;专业型的临床医学认可度比学术型的医学硕士要高(很多医院都是只认临床医学);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认可度也是比会计学术学位要高。

大学与学术 学术title篇四

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性比较

摘要:对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导师指导和论文评价等方面的各自特性进行了比较,以便对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高层次专门人才提供借鉴。

关键词:学术性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胡玲琳,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助理研究员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导师指导、论文评价等诸环节所采取的特定方式的总和。培养模式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内部诸要素受到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时代需求的影响而发生变革,从而产生不同的培养模式。

目前,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迅速发展,社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并存已成为共识。但由于专业学位在我国设置时间较短,人们对两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差异性认识不够,造成实践中“穿新鞋走老路”、“雷同”等现象,本文试图通过对两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性进行比较,以期能为培养模式的实践提供理论借鉴,促进不同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分类培养。

一、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之区别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它不仅是培养活动展开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一切培养活动的归宿。研究生培养目标是指通过教育使研究生达到应有的基本要求和规格标准。具体而言,是在“品德结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方面达到研究生层次的标准。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范畴的不同,要求两类不同学位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差异。

1.品德和素质结构方面养成科学家素养与实干家精神的区别

1986年,国家教委发出的《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通知》中,提出“既要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也要培养应用部门的高层次人才”。学术性学位是指以科学研究为职业方向的学位,此类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科学接班人,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是学术性学位获得者的主要职业,因此,在品德和素质结构方面,他们除了要具备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优良品行等一般教育所共有的思想品德外,关键在于养成科学家的素养,培养科学研究所具有的实事求是、开拓创新、锲而不舍、甘于寂寞的科学家精神。专业学位是指以实践为方向的学位,毕业后研究生主要是从事特定职业领域的高层次技术与管理工作,这种特定职业并非指一般意义上的职业,而是高级的、专门化程度较高的一种技脑结合的职业,它需要经过较深入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这种特定职业的专业人士所应具有的品德和素质结构,强调的是养成实干家精神,即培养实干家所具有的高水平的专业技能、高度的职业道德以及忘我的职业奉献精神。

2.知识结构方面具备开展基础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的区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关于硕士和博士学位标准的规定是,硕士学位获得者必须“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博士学位获得者强调“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从学位条例来看,无论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都要求培养“学”和“术”两类不同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学术性学位研究生教育强调培养从事研究和发现客观规律的科研后备人才,他们以认识客观世界、探究科学规律、丰富人类知识为己任,主要从事基础研究,研究成果侧重体现学术价值。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类型,与学术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社会特定职业的高层次技术与管理人才,在知识结构方面,以技术创新、开发研究为主。如果说学术性学位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认识世界,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和“能不能”的问题,那么技术创新和开发研究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侧重回答“做什么”、“怎么做”、“有什么用”等问题,后者主要通过利用基础性研究的成果,创造和开发出新产品、新技术、新设计,体现知识的再创新价值,研究成果具有社会价值和应用价值。

二、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之区别

课程设置是研究生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备科学研究和实践工作所需要的知识结构的主要环节。课程设置反映知识结构的内涵,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求掌握的知识范畴有所区别,课程设置也体现出差异性。

1.学科式体系与模块式体系的区别学术性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培养科研人员和学科专家为旨趣,培养这类研究生关键在于通过传授系统而完整的学科知识,实现对本学科领域知识的创新与发展,因此,课程设置应该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框架进行构建,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四者按照一定比例组合成有层次、相关联的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包括政治理论课、外语基础课等,是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对研究生正确认识世界、养成科学素养和开阔视野非常有利;专业基础课涉及到与本学科联系更紧密的基础理论、方法学、基本技能训练课程,它们按一级学科范畴设置,有利于拓宽研究生的学科知识面;专业课是形成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核心课程,反映本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对深化学科理论知识起着关键作用;少量的选修课是为了更好地丰富和拓宽学科知识。学科式课程体系可促进研究生学科知识结构纵向层面上的累积,达到从基础知识向专业知识渐进式发展的效果,对科学研究的创新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高层次的技术与管理人才,他们应具备一定的理论,同时更应是一流的实干家,是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进行设计,而不是以掌握某门学科的知识体系为目标,“模块式”体系对培养这类研究生非常有利。模块式课程体系是指按照一定的分类方法,将某一专业应开设的课程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模块,所有模块按照一定的形式组合成一个系统。“模块式”课程体系的优点在于:①有利于多学科课程的综合。一个模块可以由若干学科的内容组成,模块之间相对独立又横向联系,把不同学科之间并无直接关联的课程整合在一起,构成特定职业所需要的知识体系,实现知识、技

能和素质的综合培养。②体现课程设置的灵活性。模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增减,并不断引人最新科一学技术成果和先进经验,引入最佳技能,使课程体系的变动具有相对灵活性。

2.递进式与综合性的区别

著名英国科学家贝尔纳曾说过:“科学是一种累积的知识传统。”就是说,科学创新是一个长期知识累积的结果。学术性学位承担着科学创新的责任,课程内容根据学科内在逻辑来设置,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三者之间的课程结构体现层次性、衔接性和递进式,形成一种纵向深化为主的知识结构。对本学科的理论基础课程而言,呈现梯形结构,即本科生处于梯形底部,基础课程设置最宽广、厚实,博士生处于梯顶,基础课程设置逐渐缩小,深度逐渐加大;而对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课程而言,呈倒梯形结构,博士生在梯形底部,学科专业知识最宽厚,是在硕士生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和深化,硕士生在中间,是在本科生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和加深。学术性学位研究生教育通过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纵向累积和层层深入,拓展研究生的科研思维,提升他们的研究能力。

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要符合专业人士的职业需求,表现出多元综合的特性。首先,课程数量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以授课和课堂训练为主,科学研究为辅助,课程数量往往多于学术性学位研究生的课程量,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要求至少修满60学分,而教育类文理硕士只要求修满30学分;我国的mba课程数量也多于一般的管理学硕士。其次,课程设置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克斯()等人认为:“一个专业首先具有为他人服务的利他主义特点。”专业较之普通职业的成熟性和先进性,在于专业人士具有比普通职业人员更高度的自律性、实事求是的职业道德和忘我的职业精神,这是社会对专业标准的要求和专业人士为社会提供服务的性质所在。专业的这一特征要求专业学位应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科学教育关注的是“教人做事”,要求研究生掌握人文和自然科学的知识、技术和能力;而人文教育更关注“做人”的基本准则,它是一种伦理文化,注重人的道德品质、高尚情操、奉献精神等方面的培养。专业标准所应具有的特性,要求专业学位课程设置除了重视科学教育,还要注重职业道德和人格养成的人文教育。

三、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导师指导之区别

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起着关键作用,导师指导的目的在于开拓思路、挖掘潜能和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生源对象和培养目标的不同,规定了两类教育在导师队伍的组建和导师指导方式上的差别,总体而言,形成学科导师组和校内外双导师指导的区别。

学术性学位研究生除了担负传递高深学问的历史重任外,主要承担着创新知识和发展学科的责任,后者是学术性学位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博士生教育的主要任务。如美国研究生院对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者有一条标准是“有对本学科发展做出个人贡献的能力”;日本《研究生院标准》对获得学术性博士学位者明确规定,“对从前的学术研究成果再增添新的见解”;我国《学位条例》对博士学位获得者也规定,要“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随着

研究生教育规模的逐渐壮大,科学研究范围变得越来越深入、交叉、边缘化,仅靠导师一人指导各种类型的研究生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况且,当今科技正以不断分化、综合并以综合为主流的趋势发展,“创新性成果往往产生在多学科的相互交叉点上”。为保证学术性学位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就需要建立起不同学科组建而成的学科导师组,通过导师组的最佳群体组合,集思广益、资源共享,使研究生博采众长、开阔视野,促进知识的创新与学科的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多数是在职研究生,“进校不离岗”,边工作边学习。研究生除了在校集中上课外,大部分时间仍需用于工作实践。对这类研究生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培养,更有利于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和论文质量的提高。所谓校内外双导师制,是指有深厚理论基础、较丰富指导经验的校方导师,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较强基础理论和一定指导能力的各职业部门的导师共同指导、培养研究生。校方导师一般有较强的科研功底,有多年指导研究生的实践经验,但他们对各职业部门的具体实际问题、特殊背景等并非十分熟悉,所以他们以学术指导为主;而各职业部门导师对本单位的现实与发展、本部门的技术问题有清楚的了解与认识,因此,他们以指导实践工作为主。通过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发挥导师各自优势,取长补短,不仅有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理论水平的提高,对研究生专业技能的提高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评价标准之区别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衡量研究生能否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正如以上所述,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成果有所区别,导致两类人才学位论文评价标准也存在差异。

1.创造性与创新性的区别

学术性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科学接班人”,他们的主要职责是进行科学研究,并创造出“原创性”科研成果,这种成果是对前人的超越和对未知领域的开拓,努力为人类知识大厦添砖加瓦。“创造性”内涵概括起来体现为四方面:①开拓前人未涉及或未研究的学科前沿领域,提出新发现。②对所研究的新问题或老问题,提出新理论或新方法。③把一些零星的知识综合化或系统化,提出新观点或新思想。④运用或移植现有理论或方法解决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学术性学位论文对发展学术、科技具有重大贡献,一些研究成果甚至能够填补科学研究的空白。

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尽管都属于同一层次,但学术性学位论文要求做出创造性科研成果,而专业学位论文则主要从事应用性研究,从创新程度而言,其学位论文不必像学术性学位论文那样注重原创性研究,而是侧重实践探索的创新,能够体现综合运用所学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独立承担专业领域实际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2.理论性与实用性的区别

学术性学位论文与科普读物、实验报告、科技情报等文章有所区别,注重理论

分析和逻辑推理。学位论文属十议论文本,即通过说理的方式来解释和回答问题,正如刘勰所言,“论者,伦也”,这个“伦”就是分层次、有条理地讲道理的意思。学术性学位论文既要注重理性思维的高度概括与抽象,也要对研究结论进行填密的理性论证,学位论文充分体现理论色彩。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撰写论文的目的在于增强研究生研究实际间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突出社会性、经济性和实用性价值。专业学位论文必须立足于实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实践工作中需要研究的问题,或者制约某个部门、行业或企业发展所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数据采集准确,论证严密,论文成果具有先进性和可行性。优秀的专业学位论文不仅对实践具有指导和参考价值,而且能为实践部门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专业性与综合性的区别

研究生教育是高度专门化的专业教育,是为培养各行各业高级专门人才服务的,因此,学位论文是进行专业领域专项课题研究的成果。学术性学位论文要求对本学科发展作出贡献,表现在专业理论精深、专业内容深邃、专业术语抽象,专业概念深奥,对业外人士显示出“高深学问”的效应。学术性学位论文正是通过对专业领域知识的不断探索与深入研究,促进本学科知识的逐渐创新与发展。

专业学位论文要求体现研究生层次和专业学位的特性,并不强调一定是纯粹的学术研究,但也不能降格为实际工作的简单总结,而要体现作者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理论与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世纪9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对工程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工程是关于科学知识的开发应用以及关于技术的开发应用的,在物质、经济、人力、政治、法律和文化限制内以满足社会需要的一种有创造力的专业。”该定义揭示了工程的实践本质,即两个“开发应用”(科学知识的开发应用和技术的开发应用)以及专业使命(满足社会需要),这表明专业学位论文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且关注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因此,专业学位论文的评价标准应重视应用价值和学术价值的综合。

大学与学术 学术title篇五

2013考研专业硕士vs学术硕士

去年11月份教育部公布的2012年全国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共计165.6万人,比去年增加14.5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在这支轰轰烈烈的考研大军中,专业硕士因其人数的迅速增长成为一支备受瞩目的队伍,有媒体披露,报考2011年专业学位的人数较2010年增长61.4%。自2009年全日制专业硕士在研究生结构中的比重扩大以来,其报考热度不断攀升。教育部也明确表示,预计今年专业硕士将占硕士研究生总量的30%,到2015年,这一比例将可能达到50%。

所谓专业硕士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目前我国拥有包括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资产评估硕士、审计硕士、法律硕士、社会工作硕士、警务硕士、教育硕士、体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应用心理硕士、艺术硕士、翻译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出版硕士、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建筑学硕士、工程硕士、城市规划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风景园林硕士、林业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硕士、药学硕士、中药学硕士、军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会计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工程管理硕士39种专业硕士。这在不少学者眼中是一件好事:改变我国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的研究型人才传统培养模式,加大专业硕士的比例,培养出更多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

下面我们站在考生的角度来对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做下对比:

1.考试难度:

据统计我国研究生招生录取比例约为三分之一。其中学术型研究生的录取比例约为四分之一,而专业硕士的录取比例约为二分之一。另据2012年研究生复试分数线来看,专业硕士录取难度明显小于学术型硕士。

2.培养年限:

普通硕士:全日制学习。一般为3年。

专业硕士:脱产,学制2年半,在职3-4年。其中有半年实习期。

3.学费标准

学术硕士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定向)的硕士生按国家规定享受免学费待遇。录取为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的硕士生须缴纳学费,一般为8000元/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专业硕士学费按照不同专业类别差别较大。例如,mba的学费要十几甚至几十万元,而工程硕士的学费一般为3-4万元。

4.奖学金

学术型的每个人都有奖学金,而专业硕士只有部分人有。也就是说有一部分人要自己出全部学费(其实这是和学校有关系的,比方说武大,上海交大的专业硕士是全部有奖学金的)。

5.认可程度

学术硕士在学历的认可度上略高于专业硕士的学历认可度。专业硕士在市场认可度上高于专业硕士。近年来,随着专业硕士种类不断增多,报考人数连年上升,因此人气带动了市场效应,其认可度和求职地位也在逐年上升。

必须提醒的是,专业硕士毕业后和学术性拿到的毕业证书是一模一样的。但是学位的话,不是“专业硕士”,而是分类的。所以根据你的专业,拿到的学位就是相对应的。例如,你是建筑学的专业硕士,那你拿到的就是“建筑学硕士”不是“专业硕士”。学术硕士的话,学位证书就是“工学硕士”等等。

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在校的主干课程基本上是完全一样,生活、学习与导师培养方式等等都没太大区别,所以说名校的专业硕士还是很值得读的。而且专业硕士更注重实践能力,在学期间可以提高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毕竟这是一个重能力的时代。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