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医德医风议论文篇一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市卫生局的指导下,全年卫生系统坚持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以创建文明行业为目标,不断深化医德医风建设。特别是今年以来,把医德医风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断加大了医德医风建设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医德医风建设有效运行机制。区卫生局把医德医风建设作为行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把它列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管行业必须管行风”、“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一名党组成员负责组织协调。各医疗单位建立了行风(医德医风)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由医院党政领导、科室主任和护士长为责任人的医德医风建设两级管理、院领导分工负责的责任制,并纳入目标管理,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部分医院还把医德医风建设列为医院创建等级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抓好。
二、坚持思想教育常抓不懈。一是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教育,更新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二是大力开展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责任为基础的“四职”教育,加大了宣传力度;三是开展以《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法制教育;四是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警示教育。通过常抓不懈的思想教育工作,弘扬了正气,提高了医
疗卫生人员的政治思想觉悟,促进了队伍素质的提高。
三、全面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全区卫生系统纵到底、横到边地开展民主评议行风。一是成立了全区卫生系统行风评议领导小组,设立了行评办公室,专人分管负责;二是按照区政府和市卫生局的要求制定了全区民主评议行为实施方案;三是聘请了行风评议代表,并分组到各医疗卫生单位进行督查;四是在社会上广泛征求意见,开展行风评议员明查暗访活动,各医疗卫生单位结合实际进行自查自纠和整改;五是组织评议活动。通过行风评议,促进了医德医风、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狠抓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一是坚持不懈地对乱收费、多收费、开单提成、药品回扣等进行长期治理,配合检察机关和工商部门清查整顿开单提成、药品回扣等问题,有效地遏制了医药行业的不正之风蔓延;二是抓窗口,着力解决医疗服务中生、冷、硬、拖等不良问题,使患者看病更方便、更满意;三是抓服务质量,从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加强责任心入手,树立病人至上的理念,最大限度地方便病人;四是抓药品价格,要求各医疗单位积极使用河南省药品集中招标品种,进一步规范并推进医疗器械集中采购工作。通过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等方式,降低成本,让利患者,使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
五、狠抓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各医疗单位制定了较系统完善的医德医风建设规章制度和监督制度、激励机制。部分医院建立了医德医风档案,作为评优、晋职的评选条件,对在医德医风出现问题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全区实行了医疗费用清单制、药品价目公示制、服务承诺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基本实现了医疗服务制度化,医德医风建设及行风建设规范化。
六、抓监督管理。一是各医疗单位成立了医德医风监督小组,定期召开座谈会,分析医德医风情况,及时解决有关问题;在系统内开展“三对照、三检查”的活动,即:对照规章制度,检查存在的问题;对照岗位职责,检查医疗质量;对照“病人第一”,检查服务态度。二是在社会上聘请了医德医风监督员,随时听取意见和建议。三是设立了医德医风举报箱,举报电话。四是开展无记名问卷调查,进行满意度测评,把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医疗技术水平等内容设置在问卷之中,发现问题和建议及时整改,使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不断增强。
通过坚持不懈地医德医风建设,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特别是今年以来,达到了明显效果,但仍存在部分单位工作开展不积极,部分热点问题在短期内不能解决和医患矛盾较突出的问题,将随着卫生改革以及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使业务工作与医德医风建设工作整体推进。
金明区卫生局
二○○九年五月二十日
医德医风议论文篇二
医德医风建设论文
医德医风建设论文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要任务,指明了卫生工作的目标方向。总书记提出,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医护人员履行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是人民群众的健康卫士,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加强医护人员的医德医风建设,是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改进医疗卫生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树立医院良好形象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
一、医德医风概念
顾名思义,医德就是医护人员应有的职业道德;医风,就是医德的具体表现,是整个医护行业里应该有的良好的行业风气。唐代著名医学家、“药王”孙思邈著作《千金要方》的第一卷《大医精诚》,是论述医德医风的一篇极重要文献,其阐述了有关医德医风的两个问题:第一是精,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第二是诚,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医院的兴衰,取决于设施、人才、技术、质量和医德医风的好坏。设施是医院的骨架,人才和技术是医院的血液,质量是医院的生命,医德医风是医院的灵魂。医德医风的基本内容,就是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新形势下卫生行业医务人员工作的标杆和准则。医务工作者担负着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使命,关系到人的健康利益和生命,而人的健康和生命又是世界万物中最宝贵的。因此,医务工作者在职业活动中,不仅在医疗技术上要逐渐达到精良,而且面对一个个的患者还需要有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高度的责任感和高尚的医学道德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和担负起“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光荣使命,也才能成为一个受人民群众爱戴的医生。
二、当前医德医风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一段时间以来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腐朽生活方式等消极现象有所滋生,对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产生了一定冲击,“为人民服务”的医德核心动摇,锐意进取的医德价值失衡,“红包”、“回扣”盛行,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这一系列问题,影响着医务人员与患者、与社会的和谐关系,还干扰着卫生事业发展的宗旨和方向,导致局部医德滑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不到位,导致医患矛盾依然突出。8月13日,七夕节,在这个甜蜜的日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则遭遇了黑色一幕,医院被50余名患者家属围堵打砸,连一个送饭的保洁阿姨都遭到殴打。这个事件的起因就是一患儿在就诊过程中死亡。患儿的家属在网络发文称,当时患者状态还很好,在被医生要求做彩超时给她服镇定剂20分钟后,嘴唇严重发紫,在她母亲哀求抢救时却被院方要求排队就医,因此,错了最佳的抢救时机。医生又解释,专家诊断孩子患有肥厚性心肌病,这种疾病很容易猝死,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案就是心脏移植。很显然家属是有备而来,也许家属早就知道孩子命将归西,我们只是做了替罪羊。此事在较短时间内警方介入,拘捕了6名打砸抢分子,目前正在依法处理。中国医院协会调查并公布的《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情况》显示,2003年至2012年,近10年间共发生导致医生残疾、死亡的恶性暴力伤医事件40起。2012年达到顶峰,共11起。每年每所医院发生的平均数从2008年的20.6次,上升到2012年的20.7次。宁波大学医学院组织了一项关于医患关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社会实践调研课题。调查结果显示,在受访者中,近四成受访者对“目前医患之间的沟通交流”表示不满意。有近半数的人认为,引发医患矛盾的主因是医患沟通有问题。同时,超过半数人认为,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是加强医患沟通,注重医德医风建设。很多患者或者家属,对医疗服务有意见,不按照正常程序反映,不通过法定途径解决,而是出口伤人,闹医生,闹医院,甚至在医院摆放花圈、焚烧纸钱、打砸物品,既不做鉴定,又提出高额索赔。医患纠纷的日益增多以及处置失原则、责任缺认定、赔偿无标准,医方“息事宁人”的心态和患方“有闹有赔、大闹大赔”的经验助长了“医闹”的增多和升级,造成医患双方均不满意,社会反响大,负面影响深。
二是过度检查、不合理用药,导致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还未彻底解决。8月12日至19日,武汉市卫生局组织13个城区卫生局局长和10余家市属三级医院负责人,分别到其他医院以普通患者的身份,感受整个就诊过程。后来参与体验“当一天患者”的领导们坐在一起交流,共同的感受就是——普通老百姓看病确实挺难。“看病难,看病贵”是目前国民关注的一个焦点。以前,“看病难,看病贵”主要是政府对医疗卫生投入不足,只占到医院支出的7%,93%的支出需要医院自己去赚。医院从财政获得非常少的支持,为了医护人员基本工资和医院未来发展,不可避免的提高许多价格,不然所有医院都要关门。自2009年医改实施至2012年三年时间里,政府累计投入逾10000亿,超出了当初设定的8500亿增投目标,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明显缓解。但是,现在还有个别医院和医务人员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把单纯追求经济利益作为最高准则,以赚钱获利为目的,拒绝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和医德规范,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损害患者利益。把本可看普通门诊的患者诱导到专家门诊甚至是假专家门诊去看;把不需要住院的拉去住院,特别是那些已经落实新农合政策的五保、低保老人成了个别医院的香饽饽;把本不需手术的病人诱导去手术,比如能顺产的偏剖宫产;把本不必做的某些检查项目硬是让病人去做;把本不该用的药也开进了病人的处方;把没有的服务项目也搭载在应有的服务项目中。一些医疗机构盲目花高价购进大量诊断和治疗设备,为急于收回投资和产生利润,不顾患者需要不需要,照样开单检查;有的医院要搞基本建设,改善环境,就给各科室下创收任务,要求必须完成规定指标,否则不发奖金;极个别医院和科室或个别医生无病当有病看,小病当大病看,不需检查也检查,尽量使用昂贵药品;有的医生习惯于开大处方,不管什么病,都要用最好的药。这些做法,不仅加重了患者负担,而且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
三是个别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医德观丧失,为医不廉,收受“红包”。7月11日,公安部的一则通报成为国内外医药界的一枚重磅炸弹:因涉嫌严重商业贿赂等经济犯罪,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部分高管被依法立案侦查。公安部消息称,该公司为达到打开药品销售渠道、提高药品售价等目的,利用旅行社等渠道,向政府部门官员、医药行业协会和基金会、医院、医生等行贿,涉案金额达30亿元。不言而喻,这些在各个环节上支付的行贿金,最后都将算到患者身上。当今社会,有的患者总是怕医生不尽心尽力,觉得送了红包心里才踏实,少数医务人员受到“一切向钱看”思想的影响,心态也从过去的拒收、不好意思收,发展到心安理得地收,甚至理直气壮地要。患者到医院求医问药时,身体上、精神上均处于危难时刻,有的医务工作者(特别是药库、财会等掌握实权的科室或部门)道德素质较差,暗示或公开索要钱物,等于是乘人之危,落井下石。有的医生、药科主管被医药代表买通,为了按一定比例获取提成专进高价药、乱施高价药、乱用医疗器材,从中获得高额提成、回扣。某大医院某科主任说:“那些‘吃不死、治不好、价格高、回扣多’的药,最受医生欢迎。”按道理讲,医生的处方应该全部出于临床的需要,主要考虑病人的病情、意愿和承受力,但实际上,医药代表能够改变医生的处方,回扣、交情都可能成为医生开处方时的考虑因素。
此外,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服务态度生、冷,不钻研业务技术、技术水平低,事业心、责任感不强,不爱岗敬业,对不同身份患者有不同态度、不一视同仁,诋毁、贬低同行、同事等现象,都不同程度的存在。
三、大力加强新形势下医院的医德医风建设
“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方向,并把服务能力与医德医风建设摆在了突出位置。“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社会主义医德医风的基本原则,也是医德医风的主旋律。
(一)强化学习教育
加强思想教育,使大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利益观。在认识到自已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的同时,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袭。把“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满腔热忱、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乐于奉献、文明行医”作为广大医务人员思想素质的基本要求。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作风,掌握精湛的职业技能,遵守严格的职业纪律,增强工作的责任心。加强专业技术学习。有计划地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医学技术学习,开展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质量。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使广大医务人员对法律规定入心入脑,明确是非界限及罪与非罪的界限,切实增强廉洁从业的自觉性。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弘扬医务人员在平凡岗位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中体现出来的高尚品德和优良作风,加大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敬业奉献先进典型的宣传表彰力度,充分发挥榜样的激励和示范作用。同时,采取不同形式和方法,向普通群众广泛宣传医学基础知识,进行全民的医学科普知识学习,改变医患角色不对等的现状,让老百姓了解病情相关知识,理解医务人员所承担的责任和风险,做到互相理解,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二)增进医患信任 医患之间本应是和谐的关系,医护人员对患者悉心诊治,患者放心地把自己的生命健康寄托于医生。作为利用专业知识为病人服务的医护人员,只有面对病人对他的信任,才能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才有信心去挑战高难度的治疗手段;作为怀着期待和希望的患者,只有交付出自己的信任,才能更好地配合医生的诊治,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构建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需要双方的换位思考,增进相互理解,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化,医生在诊治上更需要了解患者心理需要和心理问题,重视心理指导和心理治疗;另一方面,医生工作劳累,竞争激烈,还要承受一定职业风险,加之患者和社会对医务人员要求愈来愈高,医生也希望患者和家属从心理上理解和支持他们的工作,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三)加强医患沟通
医患沟通是建立和谐关系的前提。医患沟通,是对医学理解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是为患者的健康需要而进行的,它使医患双方能充分、有效地表达对医疗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助于医务人员调整自己和患者的医学观念,也有助于医患相互正确理解对方,协调关系,保证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决定了医疗活动中医患角色的不对称,特别在医学的理解和相关知识的拥有上优劣势明显。同样,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患者,对医疗活动的理解和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存在着差异,这些优劣势和差异要求影响了医患沟通。为此,作为医务人员应当及时了解并满足患者被理解、受重视、受尊重的需求,同时也应掌握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期望、每个医疗环节中的疑虑、对医疗服务的感觉以及医疗服务需求的关键点等,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和疾病治疗效果的满意度。
(四)尊重医学科学
医疗行为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医学上还有许多未知领域,患者自身也存在相当大的个体差异。医患双方都要遵循医学科学的客观规律。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学科学的方法、手段来诊断和治疗疾病,决不能违背科学的客观规律;患者应充分信任医务人员,决不能隐瞒与病情有关的情况,或故意刁难医生。实际上相当一部分患者的死亡、残废和功能障碍等,并非是医务人员的过失所致,而是由于不可预料的和不可避免的并发症所致,完全属于意外情况的。医疗意外的不可预见性,有时可能导致实际治疗效果与患者期望值之间出现偏差。医学损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可逆性,一旦患者或家属对此种情况不能理解,不能以科学的、理智的态度看待疾病的发展和治疗进程,无疑会迁怒于医生,引发医患矛盾。同时,医生也要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和自主权,让病人获取更多的医学信息,给病人更多的自主的机会,这是未来医患关系的立足点。
(五)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
对于医院这样的特殊性质的窗口服务行业来说,医患关系体现在医疗服务的各个细节上,每个细节管理的好坏都将直接影响到医患关系,医院需要从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加以强化。在软件建设上,医院要从严格执行操作规范、确保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加强对医务人员服务水平和技巧的培训和提高服务标准等方面强化。全面推行质量管理体系,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同时,医学领域充满着许多未知数和变数,医务人员不能仅仅满足于已有的医学知识,医学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就要求不断地学习,把握经验,认真探索未知领域,寻求解决危害人类健康的有效方法,提高确诊率和各种急诊抢救的成功率。
(六)加强制度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针对客观存在的医德医风问题,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对于规范医务人员的言行,促进医德医风的改善,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如针对药品流通中的不正之风,实行招标采购制度,通过竞价投标,保证药品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价格最低,从而抑制供应商给医生回扣。再比如,针对护理工作者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建立一套规范的德、能、勤、绩考核制度,让患者打分。建立监督制度,接受人民群众监督,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把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进行疏理,针对存在的问题,制订相应的措施。
(七)完善监督机制
由于医务人员个体素质和医德修养上不可能都处在一个水平上,有的能主动遵守医德规范,有的却缺少自觉性,开展医德医风监督可以起到有效地防范作用。一要自觉搞好医疗卫生行业内部的自我监督。要抽调党性和原则性强、办事公道、有较高政策水平的医务工作者组成医德医风监督组,定期对本单位的医德医风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二是搞好外部监督,包括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新闻舆论监督,人民群众监督等。要认真抓好卫生行业的行风评议活动,开展病人及家属参加的医德医风调查座谈会,聘请社会各界人士担任医德医风监督员,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等。通过多种形式的外部监督,听取意见,收集信息,强化措施,力求实效。
(八)健全考评体系
完善医德评价标准和方法,根据标准和原则,对医务人员或医疗卫生部门的行为和活动进行医德评判。一是组织医务人员、病人和社会对医务人员医疗行为进行评价,对于那些合乎道德的医疗行为给予肯定和支持,形成一种鼓励的精神力量,促使医务人员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对那些不道德的行为进行批判和抵制,形成一种舆论,以制止不良行为的再次发生。二是让医务人员对自己的医德行为进行评价,衡量哪些是合乎道德的行为,哪些是不合乎道德的行为,从而扬善弃恶,自觉改正不良行为。要建立考核档案,将考核结果与个人利益挂钩,作为年度考核、评优选优、工资奖金分配、晋级晋职的重要依据。
医德医风建设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复杂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必须秉承“大医精诚之心”,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的医德医风建设,共同促进医疗卫生行业作风的进一步好转。)
医德医风议论文篇三
浅谈医德医风建设医德医风建设隶属思想道德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卫生系统行风建设的灵魂。医务人员是人民健康的卫士,又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窗口。医德医风好与坏,与广大人民群众密切相关,是关系到党和政府形象的大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医疗卫生事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接轨,医务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发生变化,出现了医德滑坡现象,既损害了病人的利益,又损害了医疗卫生行业的形象。在推进卫生体制改革,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加强和改善医德医风建设,尽快扭转医德滑坡局面,是摆在医院管理者面前的重大课题。下面围绕什么是医德医风,当前我国医德医风现状及主要问题、医德滑坡的原因、如何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浅谈一下个人体会。
1、医德医风的概念所谓医德,是指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它是调整医务人员和病人、医务人员之间、医务人员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医风即是医务工作者的工作作风。医德、医风的起码要求是职业道德,即尊重患者,对患者极端地热忱,对工作极端地负责任,对技术精益求精,医疗行为自始至终认真、规范。医德、医风与人道主义和仁爱紧密相连,古有“医者仁者,医乃仁术”之说,就是说作为医生必须具有高超的技术和高尚的医德。人无德不立,医生尤然,早在一千多年前,先贤就提出了“大医精诚”的要求,认为一个医务工作者要德才兼备。身为新世纪的医务人员更要牢记祖训,恪守医德,做一名真正的白衣天使,给人间带去**。
二、当前我国医德医风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医疗卫生战线上,广大职工能够自觉遵守社会主义医德原则和规范,在平凡而又光荣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履行白衣天使的职责,以高尚的医德医风、精湛的医疗技术战斗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做出了贡献,受到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好评。总体来看,医德医风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医务工作者是任劳任怨、恪守职业道德的,人民群众对卫生工作是满意的。但是因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少数医务工作者政治学习有些放松,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有些淡薄,在行业作风建设的认识上产生了误区,表现为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服务意识不强,对患者检查不仔细,诊疗不认真,不按规章制度办事,缺乏责任心。目前热点问题反应较多的是给病员开大处方、检查多、用好药多、费用高,增加了患者的负担。这些问题都属于医德问题,虽是少数人的事,但其影响不可低估,它使医患之间产生了鸿沟,甚至互不信任,直接影响到医疗卫生战线的形象,同时还会给党和政府造成不良影响。目前我国医疗卫生系统医德医风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个别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医德观丧失,不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医疗服务视为商品交换,用等价交换原则看待医患关系,严重践踏了医疗道德,损坏了医务人员的形象。据全国抽样调查显示:社会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医疗技术水平满意率,分别只有83%和79%,局部地区不满意率分别高达23%和26%。(2)医术不精,事业心、责任心不强。个别医务人员事业心不强,满足于一般性的应付,上班无精打采,看病马马虎虎,对患者缺乏感情,缺乏责任心;有的甚至酿成医疗事故,造成医患纠纷;有的给患者留下后遗症,带来终生痛苦;有的使危重患者错过了抢救时间,使患者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有的护理人员不能做到爱岗尽责,对患者感情冷漠,态度粗暴,甚至动不动以训斥的口气对待患者和家属。患者到医院本来是想得到身心健康关怀,想不到感受的却是伤心、寒心。(3)为医不廉,收受好处。有的患者总是怕医生不尽心,觉得送了红包心里才踏实,少数医务人员受到“一切向钱看”思想的影响,心态也从过去的拒收、不好意思收,发展到心安理得的收。人们到医院求医问药时,身体上、精神上均处于危难时刻,医生暗示或公开索要钱物,等于是乘人之危,落井下石。这种现象主要集中在医疗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大医院,县级及以下医院相对较少,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有的医务工作者(医生、药库、财会等掌握技术或实权的科室或部门)道德素质较差,暗示或公开索要好处。有的医生、药科主管被医药代表买通,为了按一定比例获取提成专进高价药、乱施高价药、乱用医疗器材从中获得高额提成、回扣,这种现象已在公演的某个电视剧中有所体现。至于接受请客吃饭,收点土特产则见怪不怪了。网上报道过的有:**市第一医院肿瘤内科的受贿问题。格拉斯琼是治疗由放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等症状的药物,在肿瘤病人中使用率很高。药典对格拉斯琼的用量作了明确规定,即每天最高用量不能超过9毫克。然而该科病人的医嘱单上的用量竟然达到了每天12毫克。该药回扣是百分之十五,而一些高价药的回扣则达到了百分之三十,科主任一个月回扣至少在5000多块钱;2012年4月25日,北京某医院泌尿外科代理主任陈彬因收受药品回扣41700元获刑三年、缓刑三年;我省去年查处医疗红包回扣40余万等等,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4)不平衡和消极埋怨的心理。市场经济使一些行业在一定时期内有较大的赢利,社会上一部分人员收入过高,与医务人员的收入差距较大,一些医务人员产生了“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的”,知识廉价、医疗技术工作低人一等的不正常心态,这种心态在医务人员中有一定的市场,甚至有很多医务人员跳槽改行。(5)个别医务人员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医德医风削弱,义务感淡薄,在医疗活动中不讲医德,把单纯追求经济利益作为最高准则。认为医疗工作也应全面适应市场经济,就是一切以经济效益为依据,以赚钱获利为目的,拒绝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和医德规范,一切向钱看,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损害患者利益。把本可看普通门诊的患者诱导到专家门诊甚至是假专家门诊去看;把不需要住院的拉去住院,特别是那些已经落实新农合政策的五保、低保老人成了个别医院的香饽饽;把本不需手术的病人诱导去手术,比如能顺产的偏剖宫产;把本不必做的某些检查项目硬是让病人去做;把本不该用的药也开进了病人的处方;把没有的服务项目也搭载在应有的服务项目中。一些医疗机构盲目花高价购进大量诊断和治疗设备,为急于收回投资和产生利润,不顾患者需要不需要,照样开单检查;有的医院要搞基本建设,改善环境,就给各科室下创收任务,要求必须完成规定指标,否则不发奖金;极个别医院和科室或个别医生无病当有病看,小病当大病看,不需检查也检查,尽量使用昂贵药品;有的医生习惯于开大处方,不管什么病,都要用最好的药,这些做法,不仅加重了患者负担,而且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大家平时可能也听说过,某某某去xx医院看病,为安置病床找人花几千元,给专家几千;个别医院大型医疗设备检查阳性率低的惊人;甚至个别医院没病也能忽悠病,看人下药,看腰包定价,根本不管患者的利益和心情;不管啥病,特别是有第三方出钱的时候,b超、心电、x光、全血检查、ct、核磁全部开一遍,家属急,医生不急,不查完,绝不开药;一个患者住了7天院,共开12张ct等等,为的是什么,钱啊!这些现象,确实在个别医院、个别医务人员当中存在。好在国家正在加大查处、打击力度,在较短的时间内,会有效果的。
三、医德医风滑坡的原因
1、医德核心动摇。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的医德核心,它是同医疗卫生人员生活紧密联系着的,它要求医务人员把社会效益、患者利益放在首位。我国高等级的医院、高水平的专家、医生十分缺少。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甚至还出现了超前的需求。有的病人明确表示,“只要能搞到病床,只要能把病治好,送多少礼、花多少钱都行。”这种供需状况,为部分医务人员“吃请受礼”提供了条件。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一些医疗单位只重经济效益,忽视医德建设;只重物质利益,忽视人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医德建设滞后于改革和发展,以致出现医德医风水准下降的局面。改革开放使得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后,个别医务工作者看看自己,辛辛苦苦,收入却无法相比,于是产生了心理上的不平衡,不平衡心理导致在物质诱惑面前把持不住自己。
2、医德价值失衡。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它的主要原则是“公平竞争”与“等价交换”,竞争是一种激励机制,它冲击“因循守旧”的观念,弘扬锐意进取的精神,这无疑对医德建设具有积极意义。但当它从经济生活反映到道德领域时,滋长了人们的非道德倾向,主要是追求物质利益,把个人的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处处讲求“等价交换”,甚至唯利是图,这些思想潜移默化,渗透到医德领域里,扭曲了医务人员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造成了医德价值失衡。相当一部分医务工作者,开始都是廉洁自律,严格要求自己的,但看到别人拿了也没有事,自己不拿人家也没人认为他多廉洁,甚至觉得自己不跟着走,反而会被人认为是假正经,久而久之,可能还会受孤立。因而,意志一动摇,就会随波逐流。改革开放使得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后,个别医务工作者看看自己,辛辛苦苦,收入却无法相比,于是产生了心理上的不平衡,不平衡心理导致在物质诱惑面前把持不住自己。在1999年全国狠刹医药卫生领域不正之风之前,上级有关部门对卫生部门收红包、吃回扣检查相对较少,个别医务人员存有“不要白不要,要了白要,天下乌鸦一般黑,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随着查处力度的不断加大,目前收红包、吃回扣等现象已经好转很多。
3、医德义务污染。由于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侵蚀,部分医务人员认为劳动也是“商品”,可以通过医患关系实现“医术”与“金钱”的交换,见利忘义,致使医患关系变成了“商品交换关系”。作为医务工作者,他们也面临着住房、穿衣,买车,孩子上学,有的爱人还下了岗等一系列问题,每月工资收入就那么一点,工作还那么辛苦,经常加班加点,没有节假日、礼拜天,还要上夜班,但工资待遇却相对不高,又没有太多的提拔机会,因此待遇问题也使少数人抵御不了不正之风的侵袭。
4、利益矛盾客观影响。在现实生活中,既要维护自己生存和发展的个人利益,又要维护社会共同利益。两种利益是客观存在的,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调整这两种利益的关系,用什么样的观点来对待两种利益的矛盾,这就不可避免地有一个道德问题。在医疗卫生领域,每一名医疗卫生人员都会遇到双重利益的矛盾,即医疗卫生人员的个体利益和人类健康利益之间的矛盾。我国医院具有公益与经营双重性质,医院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事业单位,但国家又不能给医院以足够的投人。工作现状往往使医疗卫生人员在行为选择上很难做到两种利益兼顾。
5、医德医风教育不得力。除了有以上种种原因之外,医疗行业放松了医德医风教育是导致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医疗单位的领导把主要精力用于抓经济效益上,弱化了社会效益,忽略了思想政治及医风医德的教育。甚至医疗机构在制定制度、目标时,偏重于经济指标,有错误导向所致。
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一要靠先进的医疗科学技术和医疗设备,二要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把两者融为一体,在党的卫生工作方针的政策指引下,医疗卫生事业才能健康地发展,更好地保护生产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不单纯是一个行业作风建设问题,而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医德医风建设又是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件大事,务必要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1、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医德医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含两部分:一是思想道德素质建设;二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医德医风,作为卫生系统的职业道德,是构成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方面,是精神文明建设在医疗卫生系统的反映和具体体现。医德医风的好坏,直接反映着医疗卫生单位的道德风貌,也间接反映着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它是社会精神文明的一个窗口。
2、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时代的呼唤改革越深入,市场经济越完善,公众对卫生事业的要求越高,越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做好卫生工作有许多有利因素,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消极因素的影响,卫生工作者的职业道德面临新的考验。广大卫生工作人员如何自觉抵制不正之风的侵蚀,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是当前必须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也明确指出:“认真研究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积极推动医德医风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恪守服务宗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维护医疗卫生行业的良好形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采取各种措施,消除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努力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作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就必须保持医患之间关系的和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站在“三个代表”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去处理好医患关系,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用实际行动取信于人民,再树“白衣天使”形象,争做构建和谐社会的模范。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正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向前发展,医学科学领域大量的新理论、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这些新理论、新技术在和千差万别的患者个体相结合的时候,难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技术问题,这就必然引出了新理论、新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一个道德问题,比如安乐死、脏器移植、其他新的有创检查治疗技术的应用等;加之近年来一些新的医疗法规、规章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他配套文件、有关医保的政策等的陆续出台,同样也给医德医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有待研究、探索和加强的问题。
3、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医院管理的基础。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规范》,以制度来规范每位员工的行为,使医务人员明确对病人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促使他们热爱本职工作,以病人利益为重,保证医院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俗语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大至全世界、一个国家,小至一个系统、一个单位,无处不受规矩、规律的制约和影响,卫生事业同样也不可避免地要遵循其自身内在的客观规律和行业的规范要求。良好的医德医风是一种动力,它促进医务人员为解除患者痛苦,去钻研业务,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从而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相反,医德败坏,只能是涣散医务人员队伍,导致拜金主义、自由主义盛行,医务人员滥用手中权力,以权谋私,片面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其结果与“白衣天使”的圣洁形象背道而弛,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与尊重,影响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4、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医疗卫生工作改革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历史时期,医疗卫生工作不仅要立足为人民健康服务这一根本目的,而且还要不断适应医疗卫生工作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这就必然引出一些随着利益调整而产生的现实矛盾。例如,面对日益深化的改革,如何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国家、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医务人员之间收入不平衡的问题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医疗卫生工作的改革与发展。解决这些问题,必然具有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上的纯洁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取向,在医疗工作的全过程要始终贯穿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这一根红线,为医疗卫生工作的改革发展提供重要的思想道**证。
5、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抵制各种错误价值观的有力武器改革开放给社会思想文化带来了空前广泛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使人们摆脱了那些陈旧过时的思想禁锢,形成了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观念,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这是人们当前思想和道德观念的主流。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文化乘机而入,同我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文化影响相结合,使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腐朽生活方式等消极现象有所滋生,对人们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都离不开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新环境。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特别是错误的价值观,是一种腐蚀剂,使医疗机构的某些医务人员斗志衰退,理想动摇,涣散了医疗机构内部的人际关系,影响医务人员与患者、与社会的和谐关系,还干扰了我国卫生工作的宗旨和方向,导致局部医德滑坡。近年来一些重大医疗事件的发生固然有不可预见性和客观性,但与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不无关系。目前在医疗卫生系统中时髦的“红包”、“回扣”等敏感问题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警觉。有必要把“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患者着想,千方百计为患者解除病痛”这一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医德建设的基本原则在全行业范围内坚决贯彻执行。
6、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有效途径。良好的医德是提高医疗质量的保证。医疗质量就是医疗服务的效果。临床医疗质量的基本要求是对病人实施正确、及时、完善的诊疗护理,达到最可能达到的医疗效果。医疗质量取决于工作质量,它是医院各方面、各个环节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在影响医疗工作质量的诸多因素中,医德医风是主要的决定性因素。医院一切工作的核心,就是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使病人尽快恢复健康。这就需要医务人员掌握精湛的医疗技术,具有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对技术精益求精,对病人极端负责任。工作中大量事实证明具有良好医德的医务人员,责任心强,服务态度好,虚心求教,对病人采用的每项治疗措施深思熟虑,治疗效果好,漏诊、误诊少,医疗纠纷少,甚至没有;反之,医德不良的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差,即使技术水平较高,也常常出现责任性差错和事故,给病人增加痛苦,甚至造成伤残、死亡。良好的医德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动力。医德与医术是辨症统一的,医德制约医术,医德是医术发展的动力。历史上具有**医术的医家,大都具有高尚的医德。医务工作者如果有了为人类献身的高尚医德,必然会不畏艰险,勇于探索和实践,尽最大努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如果缺乏高尚医德这种动力,就可能出现不求上进,混时度日,也不可能有好的医疗效果和医疗质量。所以,高尚的医德能促使医务工作者力求提高医术,从而带来医疗质量的提高.良好的医德可弥补药物及医疗技术所不能达到的医疗效果.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告诉我们,心理社会因素对人类的健康和疾病发生重要影响,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可以损害人体健康。给病人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有利于病人的治疗和身体的康复。医务人员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会给病人以温暖,会给病人以信心和力量,使病人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减少疑虑,振奋精神,增强战胜疾病的能力。医务人员美好、善良、亲切的语言和行为,会使病人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患者的治疗会起到医疗技术及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
7、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扭转医德滑坡现象的重要措施。德具有教育作用、导向作用和调节作用。医德的教育作用是指医德通过舆论、习惯、同情心教育医务人员,培养医务人员良好的个人医德意识、品质和行为,从而提高医务人员的精神境界和医德水平。用医德评价、医德榜样、医德理想等教育医务人员辨别善恶,使其为救死扶伤,防治疾病尽心尽力。医德的导向作用是指医德对医学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具有指引方向的作用。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宏观决策到微观的具体运作,都必须以符合社会主义医德的基本原则来决定取舍,决不能只着眼于经济指标,只追求创收增收。在估量卫生改革的形势和展示卫生改革的前景时,也决不能只讲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忘记医德原则。只有按医德原则办事,才能保证医疗卫生事业一直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医德的调节作用,是指医德在处理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医务工作各部门之间、医疗工作部门与社会之间关系上具有独特的调节作用。它与经济调节、法律调节,共同组成了卫生领域的三大调节系统。医德调节与经济调节、法律调节相比,具有范围广泛,效能长久等特点。一般来说,经济调节是靠奖勤罚懒的物质刺激或杠杆作用,来调节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促进卫生工作目标的实现。法律调节则是依靠国家强制力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这两种调节的使用范围有限,也不能动辄乱用。如果说经济的和法律的调节是外在的力量,那么医德则是调节卫生领域利益关系,防范医德滑坡的“内动力”。医德能呼唤美的心灵和美的行为。从西方的希波克拉底到东方的孙思邈,再从白求恩到吴登云等医家精英,他们之所以能全心全意地为病人服务,主要是因为他们具有高尚的医德这种“内动力”。
8、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医疗卫生事业长期发展的历史性任务我国是一个具有人伦文化特点的国家,也是世界古代医学和医德思想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优秀的传统医德在医学界有着深远的影响。早在有文字记载之前,就曾留下一些颂扬高尚医德的传说,其中最突出的是关于“神农尝百草,一日遇十毒”的故事,反映了我们的远古祖先为救治人命,发展医学不惜自我牺牲的精神。被后人尊为“医圣”的东汉名医张仲景公开申明自己学医,行医的目的在于:“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重长全,以养其生”。三国名医董奉“日为人治病,亦不收钱。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使“杏林春暖”成为赞美医生美德的成语。中国古代名医的高尚医德和行为思想,对后世行医者,起着重要的积极影响。现代,我国医务工作者将古代医家留下来的优良传统医德秉承光大,涌现出了像吴登云、皇甫玉珊、范匡夫、胡训名等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务工作者。2003年春夏之交,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给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党中央号召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科学防治,坚决打赢防治“非典”的攻坚战,我国医务人员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舍身忘我,战斗在防治“非典”的第一线,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英雄壮歌。让人民群众了解到“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和高尚的医德医风。纵观医学发展史,高超的医术加高尚的医德,会流芳百世,相反则会被人们所唾弃或忘记。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每一位矢志于医学事业的医务工作者都应当自觉践行的或为之研究探索的重要历史性任务,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综合治理,常抓不懈,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不能动摇。
5、如何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当前,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突出,切实加强医院医德医风建设,对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纠正医疗行业的不正之风,塑造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医院在社会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减少医患纠纷,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必将起到重要作用。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扎实有效地做好卫生行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卫生行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保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加强人生观教育,使广大医务工作者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反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其次,要加强理想教育,使广大医务人员自觉地实现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并立志为实现人类最高理想——“共产主义”而奋斗。再者,大力开展人生价值教育,确立崇高的人生价值目标,即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也就是对社会作贡献。要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医学专业知识,掌握治病救人本领;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用勤奋的劳动创造人生价值。第四,大力开展“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教育,做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模范。第五,大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努力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第六,认真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化医务人员的公民道德意识。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目标责任制,要有目的、有针对性、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把思想政治工作及医德医风教育融于文化建设之中,坚持常抓不懈。
(二)、切实加强医德医风知识学习。坚持不懈地积极组织广大医务工作者和职工认真深入地学习有关医德医风、道德修养方面的知识,学习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行风方面的重要讲话,开展形式多样的评选表彰活动,潜移默化的灌输科学的正确的道德风尚、道德观念,在职工当中营造崇尚高尚医德的氛围,形成比学赶帮超的风气,并形成良好的习惯,一以贯之。1996年,江总书记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殷切指出,“卫生工作的一切,关系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一言一行影响着卫生工作者的形象,要大力表彰先进典型,教育广大卫生工作者学习白求恩精神和做白求恩式的好医生,树立高尚的医德,廉洁的作风”。
(三)、要深入持久地开展医德医风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一是全面开展“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医德原则教育。通过教育使广大医务工作者明确“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是社会主义医德的根本宗旨,“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是社会主义医德的特点和根本任务,“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社会主义医德的伦理原则。从而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严格履行医务工作者的职责,为保质保量完成根本任务而努力工作。二是全面开展“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平等待人,满腔热情,开拓进取,精益求精,慎言守密,文明行医”的医德规范教育,通过教育使广大医务工作者领会医德规范的要求和标准,加强医德修养,陶冶医德情感,确立医德信念,锻炼医德意志,养成医德习惯,争做执行医德规范的楷模。三是全面开展“义务、良心、荣誉、幸福”的医德范畴教育,从而增强医务人员的医德义务感,培养良好的医德良心,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荣誉感和幸福感。四是大力开展榜样的示范教育活动。弘扬白求恩精神,学习吴登云等典型人物的事迹。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用榜样来鞭策和激励医务人员,像白求恩那样“对技术精益求精,对病人满腔热情”。五是开展警示教育,剖析医疗纠纷事例,使广大医务工作者自觉树立责任意识、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尽心尽力地做好岗位工作.六是对职工进行“三观”教育,即新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要对职工进行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教育,教育职工经常进行换位思考,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认真贯彻执行《廉政准则》、《医德规范》、《卫生部关于狠刹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的实施意见》等规定,让患者、群众监督,院领导、机关、科室上下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制度。在医护质量评价过程中,既评价医疗质量,又评价医德医风情况,从而形成人人维护医德医风的良好氛围。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的精神,表彰先进,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树立一切为了病人健康和廉洁行医的高尚医德,养成对技术精益求精,对患者极端负责的优良作风。进一步帮助医务人员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处理好医生与病人的关系,全面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水平,提高其医德医风水准,让病人满意。
(四)、完善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效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对于规范医务人员的言行,促进医德医风的改善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抓制度管理,一是健全院务公开制度,把办事程序、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医德医风要求等公诸于众,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二是建立健全岗位目标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三是推行和完善“病人选择医生制度”,“医疗服务费用日清制度’、“医疗服务知情签名制度”,给患者以自主,让患者明白消费。四是建立和完善“荣誉激励制度”,大力开展创佳评差,评优选优奖优活动。五是建立健全医德医风监督机制,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由于医务人员个体素质和医德修养上不可能都处在一个水平上,有的能主动遵守医德规范,有的却缺少自觉性,开展医德医风监督可以起到有效地防范作用。通过完善监督机制还可有效地促使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形成良好的职业理想和职业品质。一要自觉搞好医疗卫生行业内部的自我监督。要抽调党性和原则性强、办事公道、有较高政策水平的医务工作者组成医德医风监督组,定期对本单位的医德医风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要开展医生之间的监督,医护间的监督和医技间的监督活动,充分发挥同行监督的特殊作用。二是搞好外部监督,包括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新闻舆论监督,人民群众监督等。要认真抓好卫生行业的行风评议活动,开展病人及家属参加的医德医风调查座谈会,聘请社会各界人士担任医德医风监督员,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等。通过多种形式的外部监督,听取意见,收集信息,强化措施,力求实效。六是建立健全违规行为通报处理制度和医德医风考核制度,对发现的、检举的违反医德规范的行为,要视情节轻重,严肃处理。推行医德医风一票否决制,即对医德医风差的医务人员在年终考评、职称晋升、提拔任用上实行一票否决。建立健全医德评价考核体系,认真做好医德医风的评价和考核工作。要完善医德评价标准和方法,根据标准和原则,对医务人员或医疗卫生部门的行为和活动进行医德评判。一是组织医务人员、病人和社会对医务人员医疗行为进行评价,对于那些合乎道德的医疗行为给予肯定和支持,形成一种鼓励的精神力量,促使医务人员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对那些不道德的行为进行批判和抵制,形成一种舆论,以制止不良行为的再次发生。二是让医务人员对自己的医德行为进行评价,衡量哪些是合乎道德的行为,哪些是不合乎道德的行为,从而扬善弃恶,自觉改正不良行为。通过医德评价,除旧布新,用进废退,既可以找到回答目前一大堆医德难题的出路,也可以把传统医德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通过完善制度,加强管理,促使医务人员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精心搞好本职工作,树立卫生系统的良好形象。
(五)、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医疗活动。对目前普遍存在的不良医德医风问题,还没有一系列完善的法律法规来对此进行约束,普遍是自约和自律,部分医务人员缺少法律知识,对从事医疗活动中的违法犯罪行为认识不够,以致违法后才认识到后果。另外,也应加强立法,保护医务工作人员正常从事医疗活动,减少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如殴打医护人员,打砸破坏医院设备的情况发生,建设和谐的医患关系,为建设医德医风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六)、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管理现代化,解决医德医风问题。最近一些三甲医院推广电子处方并使用处方防火墙技术,一旦医生开的处方中出现问题,比如,含有同一种药效的药物,过量使用某一种药物,或药效相互之间存在冲突,以及有配伍禁忌的药时,系统就会亮红灯报警,并弹出对话框提示医生修改。如果不做修改,直至转发到医务处,甚至送院长办公室接受审查。这种防火墙系统有可能遏制医院或科室追求经济效益的想法,减轻患者不应有的负担,并给患者用药带来安全。
(七)、更新观念,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积极作用改善医德医风。近年来,社会办医热潮兴起,大量涌现的个体诊所对公立医院构成强大的竞争压力,改革已把公立医院推入医疗卫生市场竞争的大潮中,良好的医德医风已不仅仅是对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要求,而是作为一种竞争手段,与医院的命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患者有权自由选择医院,医院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抓住机遇,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技术,良好的服务态度、优良的医疗条件吸引患者。
(八)、增加上级投入,适当提高医务人员待遇。为彻底较好解决医德医风问题,最近有人提出高薪养医。但从网上调查情况来看,赞成者和反对者几乎各占一半。更多的人希望加大政府投入,增加百姓的医疗补贴以减轻负担。同时增加医院建设的投入,减轻创收压力。适当提高医务人员待遇,既是对他们付出的回报,也是对他们从事的特殊劳动——为人民健康服务的一种肯定和尊重。合理配置资源是解决问题的保证。医疗卫生行业具有一定的非市场属性,不是完全意义的企业单位,它具有相当程度的社会福利性,所以,医疗行业离不开政府补贴和投入,政府要根据医疗行业不同情况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要注意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相对平衡性,做到农村、城镇的医疗水平的协调发展。特别是现阶段应把发展重点放到农村,建立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这样,可以减少大城市医院患者拥挤不堪的压力,以及这种压力导致的不正之风。医德医风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医疗行业的发展,不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复杂工程。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社会主义的医德原则和规范,坚持患者利益第一,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我们坚信,有着优良医德医风传统、有着“白衣天使”美好声誉的医疗卫生战线,一定能建立一支适应新时代要求,改革创新,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高素质卫生队伍。一定能做到,卫生行风让人民满意、让社会满意、让党和政府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