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七年级地理教案人教版(四篇)

七年级地理教案人教版(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3-20 17:18:56
七年级地理教案人教版(四篇)
时间:2024-03-20 17:18:56     小编:zdfb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地理教案人教版篇一

1.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2.教学重点/难点1、亚洲的位置特点。2、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3、亚洲气候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教学过程

一、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二、导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2 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3 了解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

(二)过程与方法

1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2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趣引入新课

在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这个学期将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二)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答疑,学生探究,教师引领解决问题。

1、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纬度位置。

引导: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方位。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3、顺承:亚洲不但所跨纬度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展示“七大洲面积比较”图)从此图可以看出亚洲面积最大。比较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亚洲东西距离最大。

4、过渡:要了解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除地理位置外,还需认识它的地形、湖泊、河流及气候等方面。讲述世界第一大洲的亚洲地形的特点。(展示“亚洲地形图”或看课本p4图7.3 亚洲地形图)

生:分层设色地形图。

(指导学生基本的读图方法)观察下方的陆高海深表。结合地图判断不同的颜色各代表什么地形。我们来认识一些主要的地形区,描述一下他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请不同组的学生展开竞赛,抢答,活跃气氛,增强组内的合作意识。)a组:主要山脉及山峰(喜玛拉雅山及主峰等)

b组:主要高原(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等)c组:主要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等)d组:主要半岛(阿拉伯半岛、马来半岛等)学生查图讨论回答出各地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引导: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从位置和海拔两方面考虑,看出亚洲地形特点: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展示“亚洲大陆沿3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和北美洲沿4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观察区别两图。

学生读图归纳:亚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表现出起伏大,中部高,两侧低的特点。而北美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西高东低。

过渡:河流是构成自然环境的另一重要因素。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观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注入的海洋。归纳亚洲的大河在分布上的特点。

特点:受地形影响,亚洲地势的中高周低决定了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放射状分布的特点。

在这些高山大川之间,还有一些著名的湖泊。请大家在图上找出:里海、贝加尔湖、死海。(展示阅读材料只能感有关资料,指导学生进一步结合地图理解其特征)

(四)引导学生课堂小结:

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本节课主要讲了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河流,下来后同学们还有多找资料了解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自然环境

教学目标

2、初步掌握亚洲气候特征

4、理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重点:是气候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一、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

引导:请同学们在课本p7页图6.8“亚洲的地形”中找出以下地形区。用笔把它圈起来。

a组:青藏高原、喜玛拉雅山及主峰b组: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

c组: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和德干高原、伊朗高原

d组:阿拉伯半岛、马来半岛

学生查图讨论回答出各地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引导: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从位置和海拔两方面考虑,看出亚洲地形特点: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引入地形剖面图。

(展示“亚洲大陆沿3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和北美洲沿4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观察区别两图。

学生读图归纳:亚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表现出起伏大,中部高,两侧低的特点。而北美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西高东低。

过渡:河流是构成自然环境的另一重要因素。

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观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注入的海洋。

归纳亚洲的大河在分布上的特点:受地形影响,亚洲地势的中高周低决定了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放射状分布的特点。

引导:气候是自然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很大。作为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很大。(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学生看图回答。

引导:全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十一种,仅亚洲就有9种,说明了什么?

生: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师:观察其中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儿?

生:温带大陆性气候,约占亚洲面积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亚洲中西部。

继续引导:距离海洋的远近如何? 距海遥远,深入亚洲大陆内部。

过渡:降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陆地上的淡水来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生: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教师简单解释何谓季风气候,在亚洲图上画箭头简单示意,补充三种季风气候的降水季节分配图和降水年际变化图,帮助学生分析季风气候降水的特点)

小结:降水的多少与夏季风有什么关系?

夏季风强大——降水多,反之,降水少

继续启发:如果降水过多或过少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展示有关干旱和洪涝的视频、图片)

学生看材料分析,旱涝灾害对农业影响大。

小结:所以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区内,由于夏季风的影响易发生旱涝灾害。

学生分析得出结论: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过渡: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复杂的气候?主要受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以亚洲的几个城市{前述}为例,提示回忆上册学过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知识,引导学生总结出气候与位置的关系及气候与地形、地势的关系)小结:影响亚洲气候的因素,除了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外,还有地势及其他因素,但主要的是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板书

一、地势起伏大,长河总多

1、亚洲地势特点: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地。

2、亚洲长河特点: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二、复杂的气候

1、复杂的气候:原因:亚洲纬度范围广,海陆跨度大,地形复杂

2、季风气候显著:原因:位于太平洋的西岸,亚欧大陆的东部

3、气候对农业的影响:雨热同期,能形成洪涝灾害

第一节“日出之地”――亚细亚洲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地图和数据分析出日本的国情以及根据其国情说出日本经济发展的策略。

2.能运用地图说出日本工业带的分布特点并能分析其分布原因。

3.能说出日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

4.能说出日本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等方面的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文字和分析图表数据以及小组讨论、交流看法等学习活动,去学习知识、达成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日本经济依赖性强的分析,懂得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的辨证思想。

2.初步树立发展经济要保护世界环境的人地观。

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一个国家的国情,并分析其经济发展特征。

教学难点:

学生自己读图分析日本的自然和经济特点 教师板画《日本轮廓简图》。

问:同学们,你们能猜出这是哪个国家吗?它位于哪个洲?你能说说你知道的关于这个国家的事情吗?(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适当点评)

师:刚才同学们讲了不少关于日本的故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

[学习新课]

板书

一、自然地理环境

学生识图活动:同桌互助,仔细观察《日本地图》,利用已有知识自主归纳日本的位置范围、国土组成、地势地形、气候特征。

(设计目的:培养识图意识,养成从地图中提取信息的习惯。学生自主学习回答以下问题,教师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引导)

(一)位置范围

1.海陆位置:太平洋与日本海之间 → 岛国

2.纬度位置:250n~450n

2.主要城市: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长崎

练一练:

看谁能快速、准确的记忆日本的四大岛屿和主要城市

(教师在板画上指一个学生答一个)

(三)地形地势

褐色在岛屿中部、绿色在岛屿四周沿海

(板书)地形:中部山地、丘陵占3/4;周边平原占1/4

地势:中高周低

2.日本最大的平原在哪儿?(关东平原)

3.日本的最高峰在哪儿?(富士山、位于本州、活火山)

4.日本位于哪2个板块之间?(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板书)多火山地震

(说明:由于上期已经专题进行地震学习,此处可以对地震防护不再拓展,在教学时老师利用p15进行适当拓展,重在防灾意识)

(四)气候特征

在日本,樱花随处可见,樱花为什么能够在日本生长?

1.日本的气候类型是什么类型呢?(参见p10亚洲气候类型图)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2.为什么日本的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

提示:纬度跨度大

学生活动:

1.观察《英国》地图,从以上几方面试着说说特征。

(可以位置范围为例)

第二节东南亚

1.教学目标

1.东南亚的位置、范围、组成、国家。2.马六甲海峡的认识。

3、认识东南亚的气候和农业。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东南亚的位置、范围、组成、国家

难点:马六甲海峡位置重要性的认识

马航失联事件就发生在亚洲的什么地方,(出示相关地图图片,东南亚南海)。在“马航失联”事件中,发生事件的飞机马航,是什么国家? 事件的“参与者”,除了马来西亚外,还有其他什么国家? 今天我们就学习了解东南亚。

二、新课讲解: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板书)

1、位置:在世界地图中,找出东南亚的位置。世界地图中,指出东南亚的国家。指出东南亚四周的海洋或大洲。

总结:位于亚洲东南部,大部分位于23.5°n~10°s之间的热带,东面是太平洋、西面是印度洋,北面是亚洲,南面大洋洲,位于一个“十字路口”的位置,十分重要。

2、组成和国家: 出示地图,问:

3、马六甲海峡

出示马六甲海峡地图的ppt:学生从书上找出描述马六甲海峡的文字(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的马六甲海峡,是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通道。)

要求学生在地图上标出“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马六甲海峡”

活动:p23页活动

1、(3)中指出半岛属于中南半岛

出示ppt,学生连线,指出国家的领土有不同类型。

2、通过活动2学生体验马六甲海峡对海上运输的影响。

地理填充图册:12页

1、2题,13页2题,3题。

(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1、热带气候类型和分布

出示ppt,问:东南亚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分布在哪里?

出示ppt,问,这两种气候有什么特点?高温多雨,一个降水均匀,一个集中。都有利于农业生产。

出示ppt,对气候类型分布、特点的总结: 热带气候,有利于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

2、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出示ppt,学生说出东南亚的农作物: 水稻、天然橡胶、椰子、棕榈、蕉麻等。

3、总结 :

农业是受自然环境影响最大的生产部门,分析农业特点,要考虑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河流)等因素。

我们在分析一个地区农业发展的时侯,要关注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反作用,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p25活动

指出方便面为什么用棕榈油,如果不用棕榈油,时间长了有难闻的味。最后总结,要注意发展经济,更注意环境保护。

第三节印度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的地理位置、地形分布和主要河流。 2.根据资料,说出宗教对印度社会文化的影响。

运用图表和数据,说出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问题给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带来 环节一导入新课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西天是现在的哪个国家?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观察西行路线,明确印度名称的由来。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走近中国神秘的国度,感受印度的风采。(板书)

印度 讲授新课:‘ 出示学习目标:生读

环节二:参照导学案自主学习,完成自主学习题目。环节三:交流展示,质疑解惑:三分钟。

(一)自然环境概况 地理位置:纬度位置

思考:北回归线穿过印度中部,绝大部分处于北纬10—30度,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答:热量条件充足。

请同学们观察印度地形图,找出印度的三大地形区。观察得出结论:北部

喜马拉雅山脉

中部

恒河平原

南部

德干高原(问)由此看出地势特点 ? 生答:南北高,中部低。

继续观察印度大部分地区的海拔在多少米以下。结论:在500米以下,且地势起伏不大。(问)印度地形地势对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生答:利于形成耕地。

承转:请同学们继续观察,找出印度主要的河流。

结论:恒河和印度河。介绍恒河。

出示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明确印度是热带季风气候。

观察热带季风气候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看该气候有什么特征。生答:全年高温多雨,分旱雨两季。(问)这对印度农业有什么影响? 生答:雨热同期。

总结:通过对印度自然环境的学习,可以看出印度是一个自然条件优越的国家。承转:休息一会,欣赏一段印度歌舞。

(二)文明古国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0页,看印度在数学方面的成就,印度的宗教。

(承转)印度自然条件优越,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但印度也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人口问题。

(三)人口大国

印度人口现状。做71页读图题。印度人口给社会带来了哪些问题。

课堂小结

本节课包括印度的自然环境、文明古国、人口大国三个问题。学习了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河流等后,学生认识到印度自然条件优越。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灿烂的印度古代文明,学生感受了印度复杂的民族和宗教。人口问题和我国相似,也是易于理解的。本节课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关键是树立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的思想。

俄罗斯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简要分析俄罗斯工业部门特点及主要工业区的分布与本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分布的关系。

2.利用地图归纳俄罗斯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培养运用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有关俄罗斯的资料和地图,了解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工业及交通的特点,培养读图、用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点: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工业及交通方面的特点。

难点:俄罗斯各自然要素之间及自然要素和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探究深入,走近俄罗斯

一:了解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和工业特点

学生回答预设:矿产资源丰富,种类齐全。

让学生在图上认识四大工业区及主要的工业部门,并完成同步44页第四题连线题。引导学生回答,并归纳总结:工业区都是分布在靠近矿产资源的地区,工业部门的分布与周围的矿产资源关系密切,比如乌拉尔工业区周边分布的矿产资源有石油、铁、铝土、铜等,当地发展的工业部门就主要包括石油、钢铁、机械等。

教师:可见,矿产资源是工业区发展的基础,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常常成为工业区的主要工业部门,工业区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发展其他工业部门。

设计意图:本情境主要让学生了解俄罗斯自然资源的特点,更重要是认识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对其对工业的影响,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让学生清楚俄罗斯今后工业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学生体会因地制宜的经济观。

二:分析俄罗斯交通特点及影响因素

教师承转:出示俄罗斯交通部门客运及货运柱状图,分析俄罗斯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交通状态如何?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引出俄罗斯的交通。教师:观察俄罗斯交通分布,找出俄罗斯主要的交通方式及交通特点。

学生自学后回答:铁路、公路、航空、内河与海洋和管道运输。

学生:客运主要以铁路和公管路运输为主,货运主要以铁路和管道运输为主。教师:俄罗斯的交通运输有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俄罗斯交通发达,但是交通运输线路和枢纽在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的分布不平衡。欧洲部分铁路非常密集,形成以莫斯科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亚洲部分铁路比较稀疏。南部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跨亚欧大陆,被称为“亚欧大陆桥”。

教师引导:阅读课本67页的阅读,认识亚欧大陆桥

设计意图:本情境主要认识俄罗斯交通运输的特点,重点在于让学生认识俄罗斯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人文特点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加深学生对俄罗斯交通运输方式与该国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和经济分布之间关系的理解。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俄罗斯自然资源的特点,认识到自然资源对俄罗斯工业及经济的影响,重点学习了俄罗斯交通运输的特点,分析了俄罗斯交通的分布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的关系。出示幻灯片,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

中东地区

1.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中东的石油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分布及输出线路。(板书)

一、三洲五海之地

1.中东的范围 (提问)同学们,谁知道“中东”的由来?(点拨)中东是以欧洲为中心划分的地理区域。16~17世纪欧洲国家向东方扩张时,按距离的远近,将部分东方国家分为近东、中东、远东。(活动)①阅读教材中的图8.3和图8.4,找出本区的主要国家和城市。②让学生阅读图6.5和图8.3,说出中东和西亚范围的差别。(强调)中东=西亚—阿富汗+埃及+土耳其的欧洲部分(板书)2.重要的地理位置(活动)阅读教材中的图8.3,指图说出“三洲五海之地”的含义和具体位置,完成下列框图。(小结)三洲:亚洲、非洲、欧洲 五海:地中海、黑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点拨)里海并不是真正的海,而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设问)观察教材中的图“苏伊士运河”,提问: 苏伊士运河是哪两大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哪两个海?(点拨)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设问)观察教材中的图“土耳其海峡”,提问: 土耳其海峡是哪两个大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哪两个海?(点拨)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地中海和黑海。(探究)同学们,运用你们所学知识分析一下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在东西方联系方面的重要作用。(小结)苏伊士运河的建成大大地缩短了亚洲各港口到欧洲的航程;土耳其海峡是黑海进出口地中海的唯一通道,也是沟通亚洲和欧洲的重要通道。

活动2【讲授】二世界石油宝库(板书)

二、世界石油宝库

1.世界最大的石油宝库 (活动)阅读教材中的图8.5,思考: ①中东石油的储量、产量、出口量各占多少? ②为什么说中东是世界石油宝库? 2.(板书)石油的分布(活动)阅读图8.4,找出石油的分布地区及主要产油国。(小结)分布: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主要产油国: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埃及(过渡)中东石油有哪些石油外运航线呢?(板书)3.石油的主要海上输出路线和输往国家(活动)阅读教材中的图8.6,提问: ①本区石油主要输往哪些国家地区,通过哪些航线? ②同样是输往西欧各国,航线a和航线b的差异何在?为什么不是所有的油轮都选择最短航线?(小结)(点拨)虽然航线a比航线b近,但苏伊士运河是人工开凿的河道,通航能力有限。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教学目标

4.运用图表,指出本区资源状况,结合本区历史背景,分析经济发展特点。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相关资料,分析说明热带草原气候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通过查阅资料,说明撒哈拉以南非洲单一商品经济形成的原因,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地位以及对本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导入新课:自制视频导入,视频内容涵盖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雨林、草原、沙漠三种景观;丰富的野生动物以及黑种人和黑人文化。在播放的过程中,教师配以介绍,在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明确课堂主题的同时,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习俗。

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3.根据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要了解一个 区域,首先要明确一个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4.

展示:本区“轮廓”图,指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指撒哈拉沙漠中部以南的非洲部分。又被人们称为高原大陆、热带大陆、天然野生动物园、黑种人的故乡、世界原料仓库 „„下面我们就一 一揭晓这些称谓的含义。

5.展示:本区“范围”图,学生找出本区所临海洋及海湾、半岛和岛屿,并把所临海洋和岛屿填在同步学习18页空白图上。

6.教师板画“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轮廓。

7.

教师指图,学生说出本区东西所临的大洋。本区半岛、岛屿和海湾较少,海岸线平直,指出大西洋沿岸本区最大的海湾,东南部分布最大的岛屿,最大的半岛,西南端有一个著名的岬角。经过好望角的航线在世界海洋航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从波斯湾驶往西欧和美洲的巨型油轮,因无法通过苏伊士运河,要绕道这里。

8.展示:“地形图”,学生找出南北回归线和赤道以及地形区。 9.教师画出“赤道和南北回归线”,请学生到前面标出度数。10.师生共同总结:赤道穿过本区的中部,并穿过刚果盆地和东非高原;北回归线穿过本区北部,撒哈拉沙漠;南回归线穿过本区南部,南非高原和马达加斯加岛南部。

11.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纬度位置特点:绝大部分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纬度低,主要位于热带地区,是一块“热带大陆”。

12.

14.展示:非洲气候类型图和“热带草原气候特点”图

15.

过渡:广阔的热带雨林和最大面积的热带草原为非洲的野生动物提供了天然的生存空间。

16.

学生朗读课本36页“充满生机的大地”一段文字。

17.

展示:“波巴布树”图片,分析它的特点是怎样适应热带草原气候的。18.热带草原气候的干湿季对动物的生活习性有什么影响呢? 19.学生读课本37页,并分析(探讨)。

20.

提示:野生动物怎样迁徙,向什么地方迁徙?

21.

承转:那么热带草原干湿季的变化对农牧业生产又会产生哪些影响? 22.学生合作探究:37页“活动”。

23.

播放:非洲鼓舞的视频。

24.

我们看到视频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什么人种?

25.

27.黑种人能歌善舞,尤其擅长击鼓,非洲的鼓被称为“会说话的鼓”。

28.

展示:“历史上非洲黑种人主要迁移方向”示意图,探讨说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

29.从15世纪开始,西方殖民者相继入侵非洲,他们不仅疯狂地掠夺黄金和象牙等资源,还把非洲黑种人当作商品贩卖到美洲等地。

30.展示:本区政区图和二战前本区政区图,指出二战前只有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两个独立国家,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政治地图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非洲国家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1.过渡:非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陆,在资源和自然条件方面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富饶的大陆,有着发展经济的良好条件。

32.展示:物产图,学生指出本区重要的矿产资源,尤其是列居世界首位的矿产;指出本区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

33.丰富的物产正源源不断的出口到世界各地,因而本区有被称为“随季节原料仓库”。

34.展示:部分国家主要出口产品占本国出口产品总额的比重图

41.讨论:在对外贸易中,初级农矿产品和工业制品那种类型价格高?

42.师生共同总结: 本区国家出口初级产品价格低廉、收入少;进口工业产品价格昂贵、支出多,所以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43.为什么本区国家不能出口工业制品?形成单一产品的原因是什么?

44.结论:殖民统治不仅掠夺资源、贩卖奴隶,为了达到长期控制掠夺的目的,不让非洲发展民族工业。

45.如何扭转单一商品经济的局面、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学生讨论后做出回答。

澳大利亚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水文、动物等自然地理特征;了解澳大利亚丰富的资源条件;了解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规律;了解“坐在矿车上”和“骑在羊背上”的含义。

2.通过阅读分析澳大利亚地形图,农牧业分布图,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从地形和气候因素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地区差异的原因。 2.澳大利亚的主要矿产资源及其分布。

教学难点

1.澳大利亚多特有古生物的原因分析。

2.从地形和气候因素上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地区差异的原因,进而理解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重要意义。

师: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动物?是哪个国家特有的吗?

生: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袋鼠。

师:今天咱们就来学习澳大利亚。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引导读图:出示“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图”并闪烁澳大利亚部分,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以下问题,明确其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2)海陆位置(2)纬度位置

师: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是一个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澳大利亚大陆分布着丰富的古老生物物种。(播放“澳大利亚动物园”视频资料)其中有:腹部有口袋以保存幼兽的大袋鼠;形似驼鸟、三趾足、两翼退化、不能飞翔的鸸鹋;世界特有的卵生哺乳动物鸭嘴兽;憨实可爱的考拉等等。看到它们,仿佛进入到遥远的地球演化年代。

师:国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在澳大利亚的国徽上有两种特有的动物,你知道它们是哪两种吗?(出示澳大利亚国徽)

生:袋鼠和鸸鹋。

师:袋鼠是澳大利亚的标志,是澳大利亚人生活中的一道重要风景.袋鼠拖着美丽的长长尾巴,怀藏可爱的“小袋鼠”,跳跃着前进在澳大利亚广袤的牧场上,洁净的城市里。

鸸鹋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它比鸵鸟更高大,是世界上最大的鸟之一不过翅膀和尾巴已退化,不会飞翔,但善于飞跑,由“飞毛腿”之称,并能连续长跑,因此赢得了“长跑运动员”的称号。

(2)南极大陆为什么特有生物少呢?

生: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得出他们自己的观点,在班级中进行交流。

师:对问题进行总结。(分析1:几千万年以前,澳大利亚大陆就同其他大陆分离,长期独自占领着南半球的一块大陆,自然条件比较单一,动物的演化很缓慢,至今还保存着许多古老的种类;2:南极大陆由于自然条件太恶劣,不利于生物的生存,没有留下大量的特有生物。)

师:请一名同学来读一读有关澳大利亚动植物资源种类的阅读资料,同学们可以从中体会一下澳大利亚这个“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的含义。(可以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生:谈自己的具体体会和感受。

师:(过渡语)澳大利亚尽管古老的动植物多,但如果从数量的多少来说的话,澳大利亚在世界上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个国家居然有将近2亿头羊,是世界上拥有羊最多的国家。所以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师: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与澳大利亚有关的农牧产品吗?

生:回答、举例等。

师:对,有利用澳大利亚羊毛生产的各种毛纺织品,人们之所以喜欢“澳毛”,是因为澳大利亚羊毛质地优良。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澳大利亚可谓是大发“羊”财。

师:其实,澳大利亚不仅羊养得好,其他的农牧业部门也十分发达。下面,我们来看看澳大利亚人是如何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牧业的。

生:回答。

生:因为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质量比较好,含铁量很高。

师:澳大利亚除蕴藏有丰富的铁矿外,还有煤、石油等等,尤其是矿石产量高,矿产品出口创汇额占总出口额的很大部分。(请一个同学阅读教材p78页的阅读材料“澳大利亚的工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所以,人们就称澳大利亚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生:(略)

师:英国移民首先到达澳大利亚,建设城市,发展农牧业和工矿业。请同学们思考:假如是你先发现澳大利亚,你准备住在哪?或是把城市建在哪里?(结合澳大利亚气候图。)

师:澳大利亚东南沿海人口稠密,这一带有较好的港口,对外联系便利,大城市相继出现,如首都堪培拉,全国第一大城市悉尼和第二大城市墨尔本都位于这里。因此,澳大利亚的大城市也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出这些城市。

生:读图,查找城市。

师:(小结)

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1.世界第一“羊”业大国 2.发达的农牧业生产

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1.丰富的矿产资源 2.迅速发展的服务业 3.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

美 国

1.教学目标

1、知道美国的国土构成、移民国情、农业特点。

2、在美国农业分布图上说出农业专业化地区的名称、位置,分析美国农业生产的布局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分析美国农业生产的布局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教学重点/难点

1、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农业生产特点。

2、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新课导入]:

[活动]:1.阅读教材81页图9.2“美国的人种构成饼状图”,看看在美国什么种族的人口最多?(白种人占84%,最多;其次黑种人占13%;其他占3%。)

2.阅读教材81页2题中印第安人、黑人和华人的对话,组织学生讨论:这些对话反映了美国社会存在着一个什么问题?对此谈谈你自己的感想?(在美国社会中,黑人、印第安人和华人在政治、工作、生活中受到不公平待遇,美国存在种族歧视问题。美国政府总是以人权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而自己国内的种族歧视问题却始终解决不了。)

1、美国的自然条件

[活动1]:读图:电脑展示课本p77图9.6“美国的地形”和p78图9.9“美国年降水量的分布”。

1.找出落基山脉、大平原、阿巴拉契亚山脉,说明美国地形分布的特点——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平原面积广大,耕地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然后让学生读图指出世界最大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2.依次找出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说明五大湖是世界最大淡水湖群,其中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密西西比河是美国最大河流,世界第四长河。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河流、湖泊对美国经济的影响——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灌溉水源,而且为河湖联运、河海联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观察美国本土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哪一带?然后再看阿拉斯加大部分位于哪一带?夏威夷位于哪一带? 4.观察“美国降水量的分布”图,说出美国降水的分布特征——降水量大致从东部向西部逐渐减少,中部和东部地区降水比较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

[活动]: 展示“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图,在图上指出下列工业城市,并说明著名工业门类。底特律、纽约、休斯顿、旧金山、洛杉矶、西雅图。(底特律:汽车。纽约:纺织、化工。休斯顿:石油、宇航、飞机。旧金山:电子。洛杉矶:宇航、电子、电影。西雅图:飞机。)

总结:东北部是美国开发最早,污染最严重的工业区,主要是传统工业部门。后来逐步向南部、西部“阳光地带”转移,这两个地区逐步发展成为以新兴工业门类为主的工业区。有人说:“美国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你同意吗?你能列举一些有关高新技术的产品和其他事物吗?(航天飞机、微软公司、彼尔·盖茨、爱国者导弹、大型轰炸机。)近几年,美国的经济平稳发展,主要得益于高新技术产业。

[活动]:阅读p81页第2题提供的材料,说说高新技术产业对促进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1)美国经济增长中的27%归功于高新技术产业。

(2)1988—1996年,美国在高新技术领域新增就业机会105.6万个。

(3)预计到2001年;因特网收入将超过3500万美元。

(4)美国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来自于信息产业。

美国的确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增长,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课堂小结:

3、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拥有完整的工业部门体系,生产规模大,技术先进。其中,军事工业和尖端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巴 西

1.教学目标

1.能读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主要气候特征(重点)

出示巴西世界杯海报图片,问:

二、新课讲解:

(一)、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1、位置:

出示图9.15的ppt,简略总结巴西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1)半球位置:西半球、南半球(2)纬度位置:大部分处于热带。(3)海陆位置:南美洲东部临海国,东临大西洋。

(4)国旗:出示巴西国旗的ppt,指出巴西国旗的特点:绿、黄色是巴西的国色。绿色象征该国广阔的丛林,黄色代表丰富的矿藏和资源。

2、人种构成:

出示p9.16卞卡一家的ppt: 为什么在卞卡一家,有不同的人种。

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曾经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因此,巴西人,多数是葡萄牙人的后裔,通用葡萄牙语,多信奉天主教。

3、巴西文化:

出示巴西狂欢节的ppt,化妆舞会、彩车游行、假面具和宴会是狂欢节的几大特色,它起源于基督徒的节日庆典。节日虽为短短的四天,但早在节日前的一两个月,巴西的各大城市和各界团体就着手准备节日的庆祝活动了。城市的主要街道也早早披上了节日的盛装,街道两边搭起高高的看台,里约热内卢大看台最佳的包厢票价虽高达千余美元,但被早早地抢购一空。

狂欢节中,人们的疯狂的庆祝,跳热烈激烈的舞蹈——桑巴舞。

提巴西,不能不提足球,足球对于巴西,就和乒乓球对于中国一样,是男女老少都比较喜欢的运动。现在巴西的足球运动水平堪称世界一流。不论在巴西的街头还是海滩,到处都可以看到各种肤色的青年和孩子在踢足球。因此,巴西是足球的国度,下面我们看看巴西足球。在出示巴西足球队全家福时,学生感受巴西人不同的人种。

课堂小结

1、位置:

(1)半球位置:西半球、南半球(2)纬度位置:大部分处于热带。(3)海陆位置:南美洲东部临海国,东临大西洋。

3、巴西文化:狂欢节、桑巴舞、足球:

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1.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南北两极特殊位置、范围。运用资料认识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2.举例说出极地地区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

(一)导入新课:

(二)新课: 以丁丁去极地考察为线索,让学生认识极地地区。

一、知识储备--认识极地地区

以南的地区,以

为主,被哪三大洋包围,北极地区是指

以北的地区,以

为主,被哪三大洲包围,北极圈穿过世界最大的岛是

。)

引导 从纬度位置看,两极地区是高纬度地带,接受的热量少,是地球上的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过渡:因为特殊的纬度位置使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更为独特,板书

独特的自然环境

二、极地探险——独特自然环境

1.读课本48页两则资料,结合地图请同学们说说北极地区对未来交通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被三大洲所包围,是北美洲到亚洲和欧洲的空中捷径。2.读课本48页,结合资料分析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

引导:南极洲是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冰层厚度2000米,周围的海洋上有冰山,冰山是陆地上的冰川断裂下滑漂浮在海面的冰川。是丰富的固体淡水资料,具有:冰雪高原:之称。

4读课本资料,分析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

引导 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周围被三大洲包围,受海洋的影响,气温比南极高,降水比南极多,风速比南极小。

5.用南北两极企鹅对话,总结.比较归纳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 用两个学生扮演模拟企鹅和北极熊的对话。

引导:从海陆差异,海拔高低分析南样自然环境的差异。

合作探究一: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南极地区为什么比北极地区气温更低?把生成的答案让组长展示。(提示:从海陆上看,南极以陆地为主,在地形上以高原为主,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过渡:因为极地区自然环境独特,所以在房屋设计上也与众不同,请同学们看极地地区的房屋。

料。窗户较小,且多为双层玻璃,玻璃夹层间几乎为真空。2.房屋地基很深,下面为立柱,房屋通常高出地面1---2米。房屋朝不同方向开门,还设有天窗。

三、极地考察——领略考察的魅力

(1)煤、铁矿产资源,(2)有丰富的淡水资源,(3)海洋生物石室,(4)原始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丰富。

南极的冰心可以提供珍贵的气候信息,对过去的气候变化和未来的环境影响重大,极地地区矿产丰富为我们研究极地区提供地质价值,海洋上的生物为我们提供海洋生物价值,极地地区就是广阔的实验室,使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去极地考察。

极地保护在行动

四、极地保护——极地保护在行动

提示:人类大量实用喷雾剂,冰箱,空调,使南极上空形成臭氧层空洞,这样太阳的紫外线就射到皮肤上,人类得皮肤癌的机会就增多,动物和人类眼睛得白内障的增多。过渡 全球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极地环境破坏,世界各地都受到影响,为了保护极地环境,和平利用极地地区,许多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南极条约》,中国也加入了该条约。所以进入极地地区的科考队员十分重视极地环境,他们用的生活用品全部是绿色环保产品。我们为保护极地环境应该如何去做。

合作探究三:为了保护环境,同学们谈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去做?

提示:1.给别人宣传,2.自已做到节能,减排,爱护花草,平均每年植树一棵,少用一次性筷子,节约纸张等等。

1.我知道了极地地区的位置,纬度最高。 2.我知道了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独特。

3.我知道极地考察的意义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4.我学会了学习地理的方法。

七年级地理教案人教版篇二

法国

一、

教学

目标、在法国地图上指出其轮廓特点、地理位置、首都巴黎。

2、根据主要河流的流向,判断法国的地势特点。

3、根据法国地形和气候特点,归纳该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4、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法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特征,归纳该国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5、运用资料,综合评价法国的经济和文化特征。

6、通过学习法国浓厚的艺术,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

7、通过学生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创建一种和谐、平等的价值观。

教学过程设计

通过观看巴黎时装表演,感知艺术之都巴黎的时装领导世界潮流。、分组讨论法国的地理位置特点,并让每组代表介绍各自讨论结果。

2、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自己所了解的法国产品,了解法国经济发展情况。

3、让学生读图,然后进行比赛,看谁通过读图能分析出法国气候特点。

二、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自制)

四、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学生活动)(1)他们自己所了解的有哪些旅游景观,并在黑板上写出。

〈过渡〉法国在世界上到底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法国的地理位置

(学生读图)p81图3-27“法国地形”,看法国地理位置优越体现在什么地方?(地形、气候)

(教师引导并展示)

(1)比较欧洲西部英国、法国、德国的面积大小。

(法国面积最大)

(2)接法国顶点,看它轮廓特点。(六边形)

(3)法国海陆位置-----西面:大西洋,东南面:地中海

法国的海陆位置决定了它的气候特点:

大西洋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

内陆--------------大陆性气候

(教师

总结

)它的优势在于:

①是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领土呈六边形。

②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

(展示图片)“法国地势图”

(学生观察)看法国地势有什么特点?(东南部高、西北部低)

(提问)东南部和西北部分别是什么地形为主?

(教师总结)地理位置优越性之三:东南部高、西北部低的地形,平原丘陵占全国面积的4/5。

〈过渡〉法国有这么优越的地理位置,它的农业怎样?

(展示)

(2)不同的农业区:西部大西洋沿岸----小麦、马铃薯

地中海沿岸----葡萄、葡萄酒

(3)法国农业实现了高度机械化和现代化

〈过渡〉法国的葡萄酒世界闻名,它有什么特点?

(展示)法国葡萄酒与健康;酒瓶的有关知识

〈过渡〉法国为发达国家,它的工业也高度发达。

(展示)

(1)丰富的矿产资源-----煤、铁

(2)高度发达的经济-----以汽车、飞机为主的工业

(3)核电比重占发电量中的70%以上。

〈过渡〉法国旅游业发达,有很多文化

(教师总结)艺术之都---巴黎

七年级地理教案人教版篇三

第 1 页 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大陆漂移假说时,先让学生讲一个小故事,不但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上,而且对本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了主动学习的心理,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这样易使课堂更生动,同时调动学生的思考和学习的主动性。在讲季风气候的形成时,我先让学生回子顾一下自己身边的风向变化的规律,再进行教学,不仅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且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探究地理问题。

二、充分挖掘教材,培养学生的主体作

第 2 页 官,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充分利用课本中设计的“活动”,涉及读图或绘图技能的训练、材料收集和处理,需要动手做试验、开展社会调查,进行合作讨论等各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在《多变的天气》教学时,我利用“活动”中提供的天气图,让学生像气象预报员一样播报城市天气,这样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本课所学的天气符号,还锻炼了学生读图、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

三、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第 3 页 较薄弱,指导学生多看图、识图、绘图、用图,并尽可能使地理知识图像化,做到以文析图、图文结合,尤其像地球的公转,中国的行政区划等知识难点。(3)观察法: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地理事物,联系课本上所讲授的地理知识,分析地理现象的成因和规律等,要使学生掌握正确学习的方法,就要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不断向学生“授之以渔”,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使学生好学地理。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努力创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是学生发挥学习主体性的重要保障。只有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被激发,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为此,我在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有意识地对学生施以情感教育,给予必要的关心、激励、尊重和理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信心和热情,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

四、不足之处

(1)过程与方法的结合有待提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角色的分工应细化,特别是组内的弱者应真正在其他同学的带动下有所提高,课堂不应总是尖子生唱主角,应使教学真正面向学生。

(2)师生的交流的平等性应加强。在提出问题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出发,而不是一味把学生的思路往自己设计的路上引,问题的设计不宜太大,应站在第 4 页 学生的认知角度剖析。

第 5 页

七年级地理教案人教版篇四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3.知道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带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一、想一想

同学们,你听说过沧海桑田的故事吗?喜马拉雅山上为什么会有贝壳呢?

二、填一填

1.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很多,例如 和,人类的活动也会造成海陆的变化,例如。

2.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 学说,该学说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它的周围是,后来,原始大陆分裂成了今天的。3.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科学家提出了 学说,该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 大板块和 板块拼合而成。

4.岩石圈的六大板块分别是 ,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 板块,大洋洲主要位于 板块。

5.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的地壳比较,所以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

6.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 ;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上常常形成。

三、比一比

四、练一练

1.台湾海峡的海底有古代森林的遗迹,原因是()

a.海底森林死亡

b.地壳下陷,海水淹没 c.砍伐的森林丢到海里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d.地上树木被水冲到海中

a.地球岩石图由五大板块构成 b.板块交界地带是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带 c.板块内部稳定,不可能再分成小块 d.板块都处于静止状态 3.根据板块构造理论,未来地中海面积应该是()

a.扩大 a.碰撞 b.缩小 b.张裂

c.不变 c.分裂

d.有时扩大,有时缩小 d.隆起

c.印度洋板块

6、读“六大板块示意”(如图2.2-6),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字母所在版块名称: a 板块,b 板块,c 板块,d 板块,e 板块,f 板块。

2)我国的台湾岛多火山和地震,原因是台湾岛位于_____。

五、记一记

____________

海陆变 ____________ 迁原因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