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日出说课稿篇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一单元是由《长江之歌》、《三亚落日》、《烟台的海》、《记金华的双龙洞》这四篇写景短文构成的,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其中的一篇——《三亚落日》。作者运用活泼、清新的语言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象,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本文语言清新、词汇丰富,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对三亚落日的深深喜爱和赞美,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情感熏陶、背诵积累的好教材。考虑到绝大部分学生没去过三亚,也没亲眼看到三亚的落日。基于以上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认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如“赤朱丹彤”、“硕大无比”、“美妙绝伦”等,并尝试用这些词语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两段。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其中,2和4是教学重点,3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本文篇幅不长,我欲用两节课完成以上的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认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如“赤朱丹彤”、“硕大无比”、“美妙绝伦”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两段。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
3、理清课文脉络,概括段落大意。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在我国的南方,有一座非常美丽的海滨城市——三亚,那里的日落景象富有诗意,美妙绝伦。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去三亚欣赏美丽的落日。(板书)2 三亚落日。
二、初读感知
1.请大家把课文打开,大声地将课文读一读。
三、检查预习
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老师就来检查检察,有信心吗?
(1)出示词语,指名读:
逊色涨溢玉屑银末赤朱丹彤
溅出收敛美妙绝伦挺拔俊秀
玫瑰灯盏毫无倦态硕大无朋
摇曳 搔着 醉醺醺悄然无声
(2)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赤朱丹彤:赤,红色;朱,大红色;丹,红色;彤,红色,本课指程度不同的红色。
硕大无比:硕,大;无比,没有什么可比得上。形容无比的大,美妙绝伦:美好到了极点。
收敛:(光线等)减弱或消失。
(3)多么美的词语,让我们一起美美地把这些词读一读。
四、指导朗读
1.词美,景更美,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
2.现在,你眼中的三亚落日是什么样的?(交流:美丽、诗意……)出示: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夕阳滑落的景象绝纶,一点儿也不必日出逊色。
3.看来,在作者真的很喜欢三亚的落日。谁来读读这段话,读出赞美之情。
4.带着这种感受,我们再去感受三亚落日那充满诗意的美丽好吗?
5.指名分节读课文,老师指导。
五、理清文章脉络
1.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第3~5自然段)
2. 课文第1、2自然段分别写什么?(在三亚看落日很有诗意,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
四、精读感悟
1. 要看三亚落日就必须先到三亚去,那我们就先到三亚去看
看吧!(出示三亚风光图)自由读这一段。
2. 交流。(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很美;作者非常喜爱
三亚的热带风光。)
(1)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三亚很美?在有关语句下做上记号。
交流:
a“蓝透子”、“碧玉般”、“玉屑银未般”、“金灿灿”等词写出了海、椰子树、细沙的色彩美和形状美,b“挺拔俊秀”等词突出了椰树的姿态美。
c“低翔”和“摇曳”等写出了白鸥、椰子树的动态美。
(2)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的喜爱之情?
a“浓浓”、“金灿灿”、“软软”等叠词的运用:
b“蘸”、“搔”拟人化手法的运用。
c“真让人担心”、“谁都想”等心理描写。
(3)三亚的海那么蓝,鸥那么白,树那么秀,沙那么亮,怎能不
让人喜爱至极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二段,读出喜爱之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认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节。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节。
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欣赏并积累描写落日的语句。
一、复习旧知
1. 听写生字词:逊色涨溢玉屑银末赤朱丹彤溅
出收敛玫瑰灯盏
2. 齐渎第一段。
二、精读感悟
过渡:三亚的风采神奇而又瑰丽,在这样的地方观落日,的确“真有诗意”,下面我们一起去欣赏夕阳滑落的景象。
静心默读第3、4自然段,找出文中作者把太阳比作什么?并将感受深刻的词句画下来做上批注。
交流:(板书:像孩童、像灯笼、像跳水员)
1.哪些词语写出太阳像“孩童”?(红扑扑、抖落、溅出)
a、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鲜明生动,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b、读出对此种景象的无限喜爱。
2.文章的哪些地方写了太阳像灯笼,谁来读读?
出示: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比较:
(1):夕阳也渐渐地收敛厂光芒,变得温和起来,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2):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a.轻声读这组句子,比较哪种写法好,好在哪里。
b、指名说。
(第二种写法好.用比喻的方法,把夕阳的颜色美和形状美具体、形象地写出来了)
c.指导朗读第二个句子。
3.出示:“他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奔跳,大海失去了原色,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醉醺醺地涨溢出光与彩。”
a.你怎么理解句中的“再一次”?
b.作者又一次把夕阳比作了什么?
c.想象夕阳在“海面蹦跳”的情景。
d.指导朗读。
4.谁来读读把太阳比喻成“跳水员”的句子?
出示:“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人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比较:
(1):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落下去了。
(2):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人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a. 分组读两个句子,比较两句话:写法的不同。
b.第二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好在哪里?
c.指名说。
(把夕阳完全落下时的情景写得十分细致,而日写活了。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d.想象夕阳滑落的情景,e.齐读第二句话。
四、总结、欣赏
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象,包含着作者对这自然景观的喜爱和赞美。让我们再次欣赏三亚落日的神气景观。
(播放幻灯片)
六、背诵课文:
这么美的文章,我们尝试着把它背下来。
日出说课稿篇二
《落日》说课稿
各位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第八册第九课《落日》一课。下面,我分别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这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说教材。
打开《落日》这一课,我就被书上“剩云残日弄阴晴”的美好画面给吸引住了。这是一节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分析、对比的形式来发现落日的美以及落日在不同时间段的不同特点,并结合自己的审美情趣,用水粉来表现落日。通过本课,能够更深入的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体验生活,从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使学生能够感受自然的美,从生活中捕捉到美,产生对美的表现欲望,以达到创造美的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针对本节课所面对的四年级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征,结合本科教学内容,我确定了本课教学目标:
a. 认知目标:初步了解地球自转现象,观察、比较、分析落日前、落日时、落日后三个时段的特点,认识日落过程中天空的色彩变化。b. 技能目标:把观察到落日的景色用水粉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写生能力。
c. 情感目标:在创作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落日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
自然的情怀。
我认为最能体现课题目标的部分就是课堂教学的重点部分,抓住重点就能在设计教学活动中有的放矢,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及顺序。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懂得不同的观察时间和地点,落日的色彩都会有所不同。根据自己的感受能观察出不同时间和地点的落日时天空以及周围景物的色彩变化规律。难点确定为:经过观察、分析后,能在主观感受的同时尊重落日的色彩变化,大胆的表现落日美景。
古人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堂课能否顺利地实施教学,完成教学任务,课前准备十分重要。我在课前应根据本堂课的教学过程需要制作好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学生应在课前准备好水粉颜料、画笔等美术常规用具。
二.说教法与学法。
为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了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我采用音乐导入法,用课件播放与落日有关的歌曲,引起学生对落日的兴趣,也勾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有一个感性认识!在运用多媒体出十多幅落日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落日的特点,再通过欣赏、讨论名家作品及学生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并进行尝试创作。最后通过对学生完成的作品的评价,达到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过程
合理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新课的引入与课题紧密吻合,起到激励学习、引起动机的作用。教学内容要相对集中,还应由底层到高层次逐步加深,巧搭台阶。教学环节之间安排有序,环环紧扣,课堂结构严谨,合乎学生的认知规律。于是,我这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如下五个环节的预设预设:
1.发兴趣,导入课题。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否激起学生对本堂课的兴趣,是
至关重要的。首先,我用课件播放《夕阳红》这首歌曲,让学生思考:这首歌是歌唱哪一类人的?紧接着,基于同学们的回答,再问:“那夕阳,也就是落日,和老人有什么共同点呢?”结合同学们的回答,我得出总结:落日是地球自转形成的一种自然规律。虽然,我们无法把即将落下的太阳留住,但我们却可以用手中的画笔,将那绚烂的色彩留住!以此话题导入新课引出课题《落日》。2.欣赏落日,丰富体验。
这个环节,我首先课件出示《西湖美景》问学生:“这里是哪里?你觉得她最美的是哪里呢?”接着,我再出示《西湖的黄昏》然后抛出问题:“同样的西湖,不同的美景。这幅作品,你觉得哪里最美呢?”通过两幅作品的对比,让学生发现西湖黄昏天空的绚丽多彩。然后我让学生寻找西湖黄昏天空的色彩,同时,我在黑板上出示相应的色块,并按图片上从远至近的规律排列。最后再让同学们来说说对这些色彩的感受。
《美术课程标准》要求: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所以,我紧接着出示落日前、落日时、落日后三幅作品,让学生去观察去发现三张作品天空中色彩的不同。为了巩固学生对落日时天空色彩及色彩规律的认识,我点名让学生上黑板排列色块。当然,落日时,发生变化的不仅仅是天空,所以,我再出示三张落日时地面环境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的色彩及结构特点。
这一个环节的欣赏,最主要是帮助学生完成画落日的第一个步骤:色彩的选择。同时开阔学生的眼界,启发与拓展学生的色彩表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下一步创作提供参考和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3.观察学习,尝试创作。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基于以上思想,我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设置和对本课重、难点的理解,在课件中挑选补充了梵高、莫奈以及郭正英、尹小军的作品。作品的挑选紧密联系课题,通俗易懂,使教材内容得到有机补充,并使这一课的教学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出示尹晓军这张作品时,我首先提问:“看了这张作品,你有什么感觉?”学生回答之后紧接着问:“那这种感觉你是从画面的什么中感受到的呢?”通过这样的问答方式,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全面的从色彩、构图、情感等等多方面多角度的去欣赏作品。欣赏完名家作品,我再出示几张学生作品,让学生也来分析一下这些作品是如何从色彩,构图,情感等方面来表现落日的美,以此,为学生接下来的创作进行了再一次的铺垫。
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了考虑到不同学生能力水平,我提出了以下两个层次的作业要求。a.可挑选一张有关落日的图片或照片进行创作。住一天边色彩的变化。b.结合本节课内容,将你心中的落日画下来。
学生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我进行适时恰当的辅导,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作业。4.展示交流,评价提高。
在这个环节,我设置了“我的落日你来留”。我要求完成作品的同学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同学们来寻找自己想要留住的落日,可以是其他同学的,也可以是自己的。同时,说出你要将他留下来的理由。在此基础上,再由教师点评,使学生不仅能正确肯定自己和他人,并且能在相互的评价中发现不足,进而有效改进。5.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作品展示完毕,我让学生互相交流在本节课学习中的收获,并鼓励同学们在生活中要做个有心人,善于去发现美,勇于去表现美。希望同学们用更多的表象手法去表现美。最后,我来说说本节课的板书设计。
四、说板书
在课堂上学生接受知识信息的渠道基本有两个,一是视觉,二是听觉。板书是使学生通过视觉而获得知识信息的方式。在学生接受信息的两个渠道中,通过视觉获得信息的记忆时间,比从听觉获得信息的时间要长几倍。因此,教学板书对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影响是直接的,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各方面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
根据教学活动的安排,我的板书确定为这三个板块:
课题《落日》
《西湖的黄昏》色块示意图 作品展示区 日落前天空色块示意图
日落时天空色块示意图
日落后天空色块示意图篇二:三亚落日说课稿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三亚落日》说课稿
临朐县城关街道东朱封小学 孙洪梅
一、教材分析
1、内容分析
《三亚落日》是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写景短文。课文描写三亚落日时的美丽景色。先用细腻的笔触铺陈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色,蓝蓝的天,蓝蓝的大海,几只洁白的海鸥,银光闪闪的沙滩,椰树婆娑的倩影,一切让人心醉神迷,久久不愿醒来。以此为背景,此时的主角落日上台了,上演了精彩绝伦的“独幕剧”,如一位顽皮的孩童,又如一只大红灯笼,又像一位训练有素、身手不凡的跳水运动员,美妙绝伦,荡气回肠。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美丽风光的赞美的思想感情。整篇文章行文优美,想象丰富,文质兼美,读上去琅琅上口,让人情不自禁地漫步于绵延不绝的画卷之中,受到美的熏陶。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设计以此为立脚点,强调阅读的个性化,让学生在美文的熏陶中有独到的感悟,并在有所积累的前提下有所表达。根据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应以阅读为主的要求,结合课后四道练习题,我们不难看出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结合课文学会文中的10个生字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二是继续进行朗读、背诵的练习,丰富学生的语言
积累,在品味中受到良好情感的熏陶。
2、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再加上大多数学生没亲眼看到三亚的落日。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拟定基本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3)情感目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基础教育课程纲要》指出:“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别,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要根据不同水平学生的实际和生成的教学情境,灵活调动教学目标的内容和达成的水平。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
(1)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2)情感目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是: 情感目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目标3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也是第二课时的主要教学目标。
二、学情分析
本文安排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通过之前写景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把握了识字记词的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可进一步丰富语言的积累,进一步把握写景文章的学习方法,提升体验文本的能力。本文,我预设用两课时完成以上教学目标。
三、教学模式
“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这是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达成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得到不同水平的发展,本节课教学,我根据课文的特点,主要采用“朗读指导法”、“情感感悟法”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向学生传授“学法”,让学生学会读书,这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读,引导学生认真地读,使之见于书,出于口,明于心,真正达到口诵心惟。所以,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主要在“读”“画”“悟”方面进行学法指导,加上学生间的讨论交流,共同分享合作 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设计
本节课教学,我力求体现这样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感悟文章的美言美景,在理解和体验文本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唤起自己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根据这些理念,我设计本节课的基本教学流程为: 默读课文,感受日落画面 组织交流,指导朗读
品味语句,想象体悟
图文对照,指导背诵
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1、默读课文,感受日落画面。在活泼轻快的音乐声中默读课文,看看日落的过程由哪几幅画面组成?估计学生能够找出日落的三个过程: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像一个动作优雅的跳水员。[设计意图]:在音乐声中,让学生通过默默欣赏,感情得到升华,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感受落日的美。(约8分钟)
2、组织交流,指导朗读。通过“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些描写?”组织学生交流。(约8分钟)结合交流,媒体出示相应的画面,再指导学生读出喜爱之情。[设计意图]: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对课文一遍又一遍的梳理中,有层次地训练 了学生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出画面,读出意境,读出情感,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约5分钟)
3、品味语句,想象中体悟。主要抓住太阳的变化、海水的变化来帮助学生理解日落的三个过程: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像一个动作优雅的跳水员。如第3自然段的学习,我是这样进行的:先理解第一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学生不难回答“像孩童”。再进行研读:哪些地方写出了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估计学生很快就会抓住“红扑扑、抖落、溅出”这些词语体会到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为了让学生体会蕴含在语言文字中作者对夕阳的喜爱,我采用教师范读,学生想象并结合动作去感受夕阳“孩童”般的快乐形象。再指导朗读,抓住要害词语,读出对此种景象的无限喜爱,由此体会三亚落日那富有诗意的情景。(约5分钟)学习第4自然段其它两句比喻句时,我也将采用上述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如,我让学生画出描写夕阳滑落过程的语句,轻读、想象,体会大红灯笼在“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蹦跳的可爱情趣,感受似跳水员“轻快灵敏弹跳入水”的日落情景。(约3分钟)
三亚落日的全过程,我紧扣文中三句描写落日的比喻句,引导学生体会三亚落日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并穿插课件中相应画面的播放,通过引导点拨、朗读品味、想象日落时变幻奇异、瑰丽无比的大自然景象,从而深深体会到三亚风篇三:落日说课稿
四年级美术下册《落日》说课稿
高忠本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四年级美术下册《落日》
一、说教材:
本册教材采用散点式的结构,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四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
二、说学生:
1、四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日趋形成,绘画水平处于半抽象半具象的阶段,学生绘画能力相差比较大。
2、学生观察力也日趋成熟,对周围的事物有感性的认识了,所以在绘画中已经体现出了自己的情感。但对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还必须进一步提高。
3、学生对于绘画比较感兴趣,但由于写实期的学生往往回认为画的越来越好,这种意识往往束缚他们大胆的创作欲望,变得越来越胆小,束手束脚,唯恐别人说画的不好。
重点:懂得不同的观察时间和地点,落日的色彩都会有不同。根据自己的感受能观察出不同时间和地点的落日时天空以及周围景物的色彩变化规律。
难点:经过观察、分析后,能在主观感受的同时尊重落日的色彩变化,大胆地表现落日美景。
三、说教学过程:
教具准备:了解并收集、整理有关落日的知识和图片,制作好教学课件。学具准备:事先观察落日,拍摄落日,收集有关落日的知识和图片以及准备好水粉画工具和颜料。
教师对用颜料表现和使用加以示范,从而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水粉颜料的可覆盖性和可调和性。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
怎样把落日的美景,用颜料表现出来,特别是过渡的地方。天空中大量的红、黄色和紫色,染红了树,染红了湖水,呈现了水天一色的美景。启发学生能更加全面地去了解、认识落日的色彩,感受到不同的落日美景,从而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和欲望。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做个有心人,善于去发现美,勇于去表现美。篇四:落日的幻觉 说课稿
《落日的幻觉》说课稿
西盟县力所乡中学 李忠英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落日的幻觉》是一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中的自读课文。本单元课文是探索自然奥秘的事理性说明文。从学习的思想情感目标分析,要求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和严谨周密的科学思想方法。从学习语文的知识与技能的角度则要求学生掌握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锻炼学生的默读能力以及筛选信息的能力。
本课是一篇融文学性、知识性、科学性、哲理性于一体的科普文。文章的开始部分通过日出与日落的对比手法,描绘了日落的壮丽与神秘色彩,接着笔锋一转从多个角度介绍了奇异景象都是由幻觉造成的。从而阐明了大千世界有很多奥妙,我们要学会观察生活,要学会通过现象看本质这样一个道理。
同时,本文又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是对前四篇文章学习的一个知识性的总结和巩固练习篇章,从说明文学习的四个重要环节对其进行回顾复习,可以检验学生是否能明确掌握一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说明语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落日的幻觉与成因。
②明确文章结构,说明顺序
2、能力目标
分析本文的说明方法,品味文章语言。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形成注重观察事物,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
(三)重点难点
1、训练学生快速阅读筛选提炼信息能力。
2、透过现象了解事物的本质。
(四)教法与学法
分析质疑 自主合作探究
二、说学情
我所任教的力所乡中学是一个以拉祜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乡,我所任教的八年级59班学生80%以上也是拉祜族。他们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很怕与人交流,语言障碍相当大,加之主动学习的热情不高,语文基础知识薄弱,基本技能不强,学习语文有很大的困难。
三、说教学思路
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了本堂课的教学思路。
(一)课前准备,疏通字词
(二)创设情境激兴趣。
出示两组图片,请学生观察,自然导入课题。
(三)分析质疑,整体感知内容
1、欣赏夕阳景物图片,进入文本分析。
2、找出落日的幻象,并找出产生的原理,完成表格内容,3、理清文章说明顺序,品味语言。
4、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相关问题。
(1)为什么人们喜欢观赏日出,而很少有人去留连观赏日落?
(2)课文的前三段和后四段是什么关系?请简要阐明。
(3)思考课文4—7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5、课堂小结,6、布置作业。
四、说重难点的处理方法。
首先,结合具体学情,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落日的幻象及产生的原理,以填充表格的形式,来训练学生快速阅读筛选提炼信息能力。达到解决本文重难点1的目的。
其次,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表格内容,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并透过现象了解事物的本质的科学观察方法。
五、教后反思
通过本文的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说明语言。学生的默读能力以及筛选信息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基本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但基于学生学习基础现状,教学时间的安排过于紧凑。篇五:落日的幻说课稿 《落日的幻觉》说课稿
一、说教材 1.内容分析:本课是一篇融文学性、知识性、科学性、哲理性于一体的科普文。文章的开始部分通过日出与日落的对比手法,描绘了日落的壮丽与神秘色彩,接着笔锋一转从多个角度介绍了奇异景象都是由幻觉造成的。从而阐明了大千世界有很多奥妙,我们要学会观察生活,要学会通过现象看本质这样一个道理。2.教材的处理:《落日的幻觉》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的第四单元,本单元选的都是一些科普性的说明文,要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并注意说明文的顺序和方法。这是一篇事理性的说明文,我将用一个课时来完成教学,课文为我们讲述落日这个普通的现象所孕含的科学道理,由于本文涉及了很多光学上知识,于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显得很吃力,在面对“折射”,“色散”等光学知识时,由于学生已上过物理的“折射”知识,加上七年级还学了一篇《山市》中的“海市蜃楼”现象也是与课文知识相关的,因此学生对简单的光学知识还是有所了解,因此,在教材处理内容取舍方面,我兼顾了两个方面:一是重点练习学生快速阅读,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大意,提高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二是适当介绍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二、说教学目标
教育学家布卢说过:“科学地确定学习目标是教学的首要环节,有效地教学始于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新课程标准明确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新课标的这一理念应在每一节语文课中体现,结合本文特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1)基础目标:理解掌握重点词语的音形义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课文的能力,重点培养学生迅速筛选提炼信息的能力。品读描写落日的相关语句,体会语言的优美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分析重点语段,提炼信息语句;课堂延伸,学科整合,训练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探究分析的科学精神,以及准确清楚表述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深入阅读,提高学生科学认知生活的能力和水平,唤起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意识。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在向学生传播知识的同时,应考虑到教学对象原有的知识基础,有针对性确定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体内容,提炼信息语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教学难点: 课堂延伸,学科整合,训练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探究分析的科学精神,以及准确清楚表述的能力。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说教学法:小团队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
小团队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是我校申请的南平市级课改课题,一轮课改下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教师与学生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新一轮课程改革又在进行着,本教案是本课改成果的又一次实践。
教法:
语文课标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我从学生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思想,应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既能扩大教学内容,也可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热情,还可让学生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教学中的自学性,直观性原则。
2、朗读法。新课程标准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以利于他们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所以语文课堂中最动听的声音是琅琅读书声。有感情地朗读是学生与文本最直接的情感交融,因此我采用朗读法。
3、演示法:通过演示筷子在玻璃杯中折射实验,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幻觉,提高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
六、说学法
罗素说过“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智慧,这种习惯对一个人的未来生活是一种灾难。”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我本分重视引导学生自学能力。
1、课前让学生充分预习:通过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提出自己不易理解的问题,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将全班学生按综合素质等方面搭配,以四人为一组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和全班交流,因为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不一致,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与自学相结合,指导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掌握方法,在自学中实践提高,可以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共同突破本文的重点难点。
3、练习法。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中心教学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说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三部分
(多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演示光折射实验:增加感性认识;图表:提高效率。利用多媒体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在教学中发挥多媒体优势,调动最大适宜的教学资源,能增大教学容量,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学生乐学、爱学)
八、说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预习:
1、摘录课文中用词准确和生动形象的句子。
2、课外收集有关落日的诗句。
(设计意图:课前布置学习预习课文,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很大帮助。学习课文不能局限于教材,课内外结合,以外促内也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这一环节的设计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又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自学能力。)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课前三分钟演讲
(设计意图:课前三分钟演讲已坚持了一年多,在本课教学中,采用课前三分钟演讲的教学环节,通过演讲,不仅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而且也训练了学生“听”的能力,同时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学生的胆量也可得到锻炼。)
2、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物理学光的折射的演示实验导入:
同学们将筷子放在盛水的玻璃杯子里,看到什么现象?下下面严老师将为大家演示这
个实验,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然后严老师请一位同学回答。(学生小声议论)生:我看到了玻璃杯中的筷子折断了。这个现象叫光的折射。
师:刚才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他看到玻璃杯中的筷子折断了,这只是我们眼睛产生的一种“幻觉”,在现实生活中落日也会产生各种幻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是《落日的幻觉》。
(设计意图:在导入教学中,设计了物理学光的折射的演示实验导入,这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与课文对话的欲望,开阔学生的视野,也是语文学科与物理学科的相结合,能给学生直观的感受性认识。)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字和拼写有错(多媒体展示)
绮丽、绚丽、殷红、气息奄奄
绮(qǐ)丽 绚(xun)丽 日薄(bù)西山 气息淹淹 殷(yīn)红 衰(suāi)减
2、学生多种方式朗读:重点朗读(2)(3)(4)(5)(6)。
教师出示朗读标准:字音规范,语气适中,节奏准确,重音恰当等。
(设计意图:改正错字或音旨在扫清阅读障碍。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环节的设计在于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也是学生感知课文,理解文意的过程。教师示范读,到交替运用轮读、个读、齐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欣赏,领悟课文生动的说明,优美的语言,借此来落实教学目标。)
(四)、知识大比拼
我先请每小组同学速读课文五分钟,可看相关材料:课前提示、课后练习等,然后老师出题,以小组抢答方式竞赛,比一比,看一看,哪组同学识记的速度快,捕捉信息能力强,(共六个小组)(大屏幕显示)
1、请同学们说说你们记忆中有关“落日”的古诗词。
2、作者在第二段描写了日落时的哪些景象?云和天气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3、文章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4、第4段中“1871年?? 10倍以上。”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5、第5段中的“这种奇妙的大气光学现象”指的是什么?
6、第3段在全文结构上属于()在内容上起着()的作用。点明这种奇异的景象其实是人的一种幻觉,引出下文对这种幻觉产生原因的说明。
设计意图:(限识5分钟快速阅读课文,根据思考题概括课文内容要点,通过分段训练,理清课文思路,从整体上把握课文。这一环节实际,在调动学生参与小组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主动学习等方面有很大的效果,也是训练学生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以及筛选、归纳概括信息的能力的一个过程。)
(五)、精读3—5段,小组合作完成下列表格和问题
落日怎么会是扁的?难道古人观察错了?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章,走进美丽梦幻的夕阳。
再读课文4--7段,思考在这一部分中用了哪些说明的方法。1)、1871年,英国科学家瑞利证明,短波光的散射比长波光要强得多,所以,阳光中的短波光--紫色光被大气层中微小尘埃和空气分子散射,要比长波光--红色光强10倍以上。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准确生动形象说明地球大气会使光线散射。2)、最令人迷惑的幻觉,是日落时的太阳看上去要比高挂天空时大两倍半到三倍半,就像一个巨大的玉盘远挂天边。
打比方、作比较生动形象地说明由于幻觉,人们看到黄昏的太阳远大于中午的太阳,把黄昏的太阳比作巨大的玉盘,形象说明黄昏太阳的巨大形状。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完成图表的过程来了解课文按逻辑顺序,由现象到原理向我们揭示了“落日的幻觉”产生的科学原因,重点训练学生抓住内容要点,筛选信息的能力。这也是本文教学的重难点所在。分为两大板块:一是“填图表”部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后明确,,抓住内容要点,筛选信息,了解“落日的幻觉”产生的科学原因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1、是摘录关键词语,2、是根据具体描述进行概括,3、是联系上下文进行归纳;二是“讨论问题部分”,学习作者综合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课文内容。这两部分教学在学法指导方面体现了教、扶、放的一个过程。)
(六)、拓展研究
1、在介绍幻觉现象时,按照“体积变大,颜色殷红,形状变扁,背后有暗弧亮弧,有时有紫光出现,”这样的顺序介绍的,但是,原理介绍中却不是这样的顺序介绍的,这样行文的原因是什么?
2、朗读课文第1——3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第1段从人们观注日出而不太重视欣赏日落写起,引用两句古诗文推测人们的心理,引用古诗文的作用是什么? 2)、第2段主要运用什么表达方式,写日落时种种景观。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
3、读写结合
请同学们用简洁优美的语句描绘自己看到过的落日景象。
例如:①、西边的天空悬着一轮红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落日的余辉洒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意图:此环节重在自主合作探究,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设计有梯度有思维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根据小组情况合作探究完成。教材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是已知与未知的中介,学习课文要有运用已有认知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读写结合的设计在于帮助学生活化教材,在文本嫁接与改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很有帮助,尽可能使每个人都能尝试成功,经历创造的幸福,实现人生的超越.)
(七)、研究性作业 :
既然日落的幻觉如此美轮美奂,那么日出的幻觉又怎样呢?从现在开始的一个月内,请同学们观察日出现象,模仿课文写观察日记。
提示:写描写文字时,可以按日出(落)前→日出(落)时→日出(落)后的顺序写出特点。注意交待清楚自己的观察点,既要抓住太阳的静态特点,也要注意日出(落)时形状、颜色、光线等方面的变化,同时还可以进行适当的联想和想象。
(设计意图:教材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是已知与未知的中介,学习课文不能局限于教材,课内外结合,让学生写观察日记也可检测学生对课文知识的迁移运用,以内促外,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八)、说板书设计
落日的幻觉
黄天祥
落日幻觉:深黄、殷红 暗弧、亮弧 紫光 变扁 变大 原理: 散射 大气层密度不同 眼睛叠合 折射
(设计意图:板书是教师备课过程中构思的艺术结晶,是学生感知信息的视觉渠道,可以帮助学生明确知识结构,正确把握知识内部的各种联系。本课板书设计能清楚的显示出本文的“从现象到原理”的结构,学生能直观地理解本文按逻辑顺序,由现象到原理向我们揭示了“落日的幻觉”产生的科学原因,加深学生的印象。
日出说课稿篇三
《三亚落日》说课稿
陕县观音堂镇中心小学李丽
《三亚落日》说课稿
说教材:
《三亚落日》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写景短文。作者运用活泼、清新的语言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象,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本文语言清新、词汇丰富,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对三亚落日的深深喜爱和赞美,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情感熏陶、背诵积累的好教材。考虑到绝大部分学生没去过三亚,也没亲眼看到三亚的落日。基于以上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初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3、情感目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三亚落日的色彩美、形态美、意境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其中目标2是教学重点,目标3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本文篇幅不长,我预设用两课时完成以上教学目标。
说教法:
1、先提出问题,由易到难,由浅至深,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掌握所学知识。
2、图文对照法
3、示范法:由教师朗诵文中段落,声情并茂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兴趣。
4、指导背诵:通过背诵让优美活泼的日落画面定格在学生脑中,让诗意的文字内化为学生的语言积累。
说学法:
1、自学生字、词。
2、通过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看落日图片,感受三亚落日的形态美、意境美。
3、跟老师朗读、背诵有关落日的语句,品味语言文字美。
说过程:
第一课时
我主要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谈话导入、初读感知、理清条理、布置作业。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意,理清课文层次。在第一个环节“谈话导入”中,我以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引入,初步让学生感知日出给人带来美好、向上的感觉。那日落的景象如何?随即揭示课题,(板书:三亚落日)指导学生读好课题,明确写的是“三亚”这个地方的“日落”。接着就进入“初读感知”这一环节,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扫清字、词障碍。在分自然段朗读的同时相机正音,读准多音字“悄”qiǎo。然后指导学生归纳自然段主要意思。在学生初步了解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绘了落日景象?”来理清课文条理。在这一课时的最后,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语。2.摘录优美语句。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我在第二课时的教学设想是在第一课时教学的基础上,安排三个环节:复习检查、精读感悟、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精读课文重点段落,使学生感受三亚风光美,三亚落日更有诗意。
课始,先对课文中出现的词语进行复习,回顾上一课的学习内容,然后通过引读“在三亚看落日”,作者觉得“真有诗意”(板书:真有诗意)激发学生的神往之情。同时,引领学生进入第二环节的学习“精读感悟”。课文第2自然段介绍三亚浓郁的热带风光,我先让学生观赏三亚风光图片,使学生有感性的认识。然后,引导学生抓住蓝天、碧海、白鸥、椰树、沙滩等景物来领略三亚的热带风情。由“三亚的热带风光美,三亚的落日更美”这句话自然过渡到第3-5自然段的学习。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生动地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如何引领学生从语言文字的描述中领悟体会落日的美景,我设计了以下步骤:
1、默读课文,感受日落画面。在活泼轻快的音乐声中默读课文,看看日落的过程由哪几幅画面组成?估计学生能够找出日落的三个过程: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像一个动作优美的跳水员。
2、组织交流,指导朗读。通过“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描写?”
组织学生交流。结合交流,媒体出示相应的画面,再指导学生读出喜爱之情。
3、品味语句,想像体悟。主要抓住太阳的变化、海水的变化来帮助学生理解日落的三个过程: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像一个动作优美的跳水员。
如第3自然段的学习,我是这样进行的:先理解第一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学生不难回答“像孩童”。再进行研读:哪些地方写出了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估计学生很快就会抓住“红扑扑、抖落、溅出”这些词语体会到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为了让学生体会蕴含在语言文字中作者对夕阳的喜爱,我采用教师范读,学生想象并结合动作去感受夕阳“孩童”般的快乐形象。再指导朗读,抓住关键词语,读出对此种景象的无限喜爱,由此体会三亚落日那富有诗意的情景。
学习第4自然段其它两句比喻句时,我也将采用上述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如,我让学生画出描写夕阳滑落过程的语句,轻读想像,体会大红灯笼在“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蹦跳的可爱情趣,感受似跳水员“轻快敏捷弹跳入水”的日落情景。
三亚落日的全过程,我紧扣文中三句描写落日的比喻句,引导学生体会三亚落日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并穿插课件中相应画面的播放,通过引导点拨、朗
读品味、想象日落时变幻奇特、瑰丽无比的大自然景象,从而深深体会到三亚风光美,在这样饱含诗意的地方看那么美的日落,使学生对作者情不自禁的赞叹“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转化为发自肺腑的感受。
4、图文对照,指导背诵。课的最后,我将留5分钟左右,让学生先理后背,逐段击破,再连段成篇进行背诵练习,以竞赛加星插红旗来激励学生,提高背诵能力。让优美活泼的日落画面定格在学生脑中,让诗意的文字内化为学生的语言积累,达到感悟理解——品味深化——积累运用之目的,为学生今后的阅读写作类似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完课文,进入第三个环节“拓展延伸”。我设想让学生观察我们这个地方的日出或日落景象,进行一次小练笔,学习作者用丰富的词汇,准确生动的比喻、拟人等写法,进行写作训练,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板书设计:
三亚落日
滑落前: 像孩童
真有诗意美妙绝伦
日出说课稿篇四
三亚落日说课稿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亚落日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亚落日说课稿1一、说教材
1、内容分析
《 三亚落日》是现行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写景短文。作者运用清新活泼的语言,正确生动地描绘了三亚落日的漂亮景象,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漂亮风光的赞美的思想感情。本文层次清楚,词汇丰富,语言清新,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对三亚落日的深深喜爱和赞美,是对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情感熏陶、背诵积累的好教材。
在指导学生观察图片、弄懂图意的基础上,对学生讲明道理,使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做。要让学生明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语文学习活动,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及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本文安排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把握了识字记词的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可进一步丰富语言的积累,进一步把握写景文章的学习方法,提升体验文本的能力。
2、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根据三个维度拟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3)朗读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三亚落日的漂亮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进行朗诵、背诵的练习,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在品味中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抓住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来体会课文的意境、作者的情感。
二、说教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达成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得到不同水平的发展,本节课教学,我根据课文的特点,主要采用“朗读指导法”、“情感感悟法”来进行本课教学。
三、说学法
向学生传授“学法”,让学生学会读书,这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读,引导学生认真地读,使之见于书,出于口,明于心,真正达到口诵心惟。所以,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主要在“读”“画”“悟”进行学法指导,加上学生间的讨论交流,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我力求体现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感悟文章的美言美景,在理解和体验文本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唤起自己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
我设计本节课的基本教学流程为:
1、默读课文,感受日落画面。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对三亚落日有一个初步的感受,我将引导学生欣赏图片,看看日落的过程由哪几幅画面组成?估计学生能够找出日落的三个过程: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像一个动作优雅的跳水员。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新理念,以以读为本,注重培养学生语感,有重点地循序渐进地进行朗读训练。采用多种朗读方式,体现朗读指导的层次性。
2、组织交流,指导朗读。通过“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幅描写?”让学生交流感悟。然后指导学生读出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合作学习,在交流中感悟课文的美景,在思考的基础上,对课文的基调再次有所了解。
3、品味语句,想象体悟。主要抓住太阳的变化、海水的变化来帮助学生理解日落的三个过程: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像一个动作优雅的跳水员。
三亚落日的全过程,我紧扣文中三句描写落日的比喻句,引导学生体会三亚落日的静态美和动态美。通过引导点拨、朗读品味、想象日落时变幻奇异、瑰丽无比的大自然景象,从而深深体会到三亚风光美,在这样饱含诗意的地方看那么美的日落,使学生对作者情不自禁的赞叹“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转化为发自肺腑的感受。
先理解第一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学生不难回答“像孩童”。再进行研读:哪些地方写出了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估计学生很快就会抓住“红扑扑、抖落、溅出”这些词语体会到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
学习其它两句比喻句时,我也将采用上述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如,我让学生画出描写夕阳滑落过程的语句,轻读想象,体会大红灯笼在“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蹦跳的可爱情趣,感受似跳水员“轻快灵敏弹跳入水”的日落情景。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体会蕴含在语言文字中作者对夕阳的喜爱,我采用教师范读,学生想象并结合动作去感受夕阳的快乐形象。再指导朗读,抓住重要词语,读出对此种景象的无限喜爱,由此体会三亚落日那富有诗意的情景。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设计以此为立脚点,强调阅读的个性化,让学生在美文的熏陶中有独到的感悟,并在有所积累的前提下有所表达。
4、图文对照,指导背诵。课的最后,我将留5分钟左右,让学生先理后背,逐段击破,再连段成篇进行背诵练习,以竞赛加星插红旗来激励学生,提高背诵能力。让优雅活泼的日落画面定格在学生脑中,让诗意的文字内化为学生的语言积累,达到感悟理解——品味深化——积累运用之目的,为学生今后的阅读写作类似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
【设计意图】让学生情感再次升华,我在感悟的基础上对课文又一次的梳理中,将有层次地指导学生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文本美,想象画面美,读出意境美,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
五、拓展延伸
设想让学生观察我们这个地方的日落景象,进行一次小练笔,学习作者用丰富的词汇,正确生动的比喻、拟人等写法,进行写作练习,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简洁、概括、重点突出的板书能给学生一目了然,加深理解。根据本课教学特点,我设计以下板书:
三亚落日
像孩童?像大红灯笼 ? 像跳水员?
三亚落日说课稿2《三亚落日》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写景短文。作者运用活泼、清新的语言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象,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本文语言清新、词汇丰富,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对三亚落日的深深喜爱和赞美,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情感熏陶、背诵积累的好教材。考虑到绝大部分学生没去过三亚,也没亲眼看到三亚的落日。基于以上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初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3、情感目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其中目标2是教学重点,目标3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本文篇幅不长,我预设用两课时完成以上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我主要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谈话导入、初读感知、理清条理、布置作业。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意,理清课文层次。在第一个环节“谈话导入”中,我以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引入,初步让学生感知日出给人带来美好、向上的感觉。那日落的景象如何?随即揭示课题,(板书:三亚落日)指导学生读好课题,明确写的是“三亚”这个地方的“日落”。接着就进入“初读感知”这一环节,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扫清字、词障碍。在分自然段朗读的同时相机正音,读准多音字“悄”qiǎo。然后指导学生归纳自然段主要意思。在学生初步了解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绘了落日景象?”来理清课文条理。在这一课时的最后,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语。2.摘录优美语句。3.朗读课文。
下面我重点讲讲第二课时的教学设想。我将在第一课时教学的基础上,安排三个环节:复习检查、精读感悟、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精读课文重点段落,使学生感受三亚风光美,三亚落日更有诗意。
课始,先对课文中出现的词语进行复习,回顾上一课的学习内容,然后通过引读“在三亚看落日”,作者觉得“真有诗意”(板书:真有诗意)激发学生的神往之情。同时,引领学生进入第二环节的学习“精读感悟”。课文第2自然段介绍三亚浓郁的热带风光,我先让学生观赏三亚风光录像,使学生有感性的认识。然后,引导学生抓住蓝天、碧海、白鸥、椰树、沙滩等景物来领略三亚的热带风情。由“三亚的热带风光美,三亚的落日更美”这句话自然过渡到(第3-5自然段)的学习。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生动地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如何引领学生从语言文字的描述中领悟体会落日的美景,我设计了以下步骤:
1、默读课文,感受日落画面。在活泼轻快的音乐声中默读课文,看看日落的过程由哪几幅画面组成?估计学生能够找出日落的三个过程: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像一个动作优美的跳水员。
2、组织交流,指导朗读。通过“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描写?”
组织学生交流。结合交流,媒体出示相应的画面,再指导学生读出喜爱之情。
3、品味语句,想像体悟。主要抓住太阳的变化、海水的变化来帮助学生理解日落的三个过程: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像一个动作优美的跳水员。
如第3自然段的学习,我是这样进行的:先理解第一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学生不难回答“像孩童”。再进行研读:哪些地方写出了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估计学生很快就会抓住“红扑扑、抖落、溅出”这些词语体会到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为了让学生体会蕴含在语言文字中作者对夕阳的喜爱,我采用教师范读,学生想象并结合动作去感受夕阳“孩童”般的快乐形象。再指导朗读,抓住关键词语,读出对此种景象的无限喜爱,由此体会三亚落日那富有诗意的情景。
学习第4自然段其它两句比喻句时,我也将采用上述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如,我让学生画出描写夕阳滑落过程的语句,轻读想像,体会大红灯笼在“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蹦跳的可爱情趣,感受似跳水员“轻快敏捷弹跳入水”的日落情景。
三亚落日的全过程,我紧扣文中三句描写落日的比喻句,引导学生体会三亚落日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并穿插课件中相应画面的播放,通过引导点拨、朗读品味、想象日落时变幻奇特、瑰丽无比的大自然景象,从而深深体会到三亚风光美,在这样饱含诗意的地方看那么美的日落,使学生对作者情不自禁的赞叹“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转化为发自肺腑的感受。
4、图文对照,指导背诵。课的最后,我将留5分钟左右,让学生先理后背,逐段击破,再连段成篇进行背诵练习,以竞赛加星插红旗来激励学生,提高背诵能力。让优美活泼的日落画面定格在学生脑中,让诗意的文字内化为学生的语言积累,达到感悟理解——品味深化——积累运用之目的,为学生今后的阅读写作类似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完课文,进入第三个环节“拓展延伸”。我设想让学生观察我们这个地方的日出或日落景象,进行一次小练笔,学习作者用丰富的词汇,准确生动的比喻、拟人等写法,进行写作训练,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板书设计
三亚落日
真有诗意
三亚落日说课稿3一、说教材
1、内容分析
《 三亚落日》是现行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写景短文。作者运用清新活泼的语言,正确生动地描绘了三亚落日的漂亮景象,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漂亮风光的赞美的思想感情。本文层次清楚,词汇丰富,语言清新,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对三亚落日的深深喜爱和赞美,是对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情感熏陶、背诵积累的好教材。
本文安排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把握了识字记词的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可进一步丰富语言的积累,进一步把握写景文章的学习方法,提升体验文本的能力。本文篇幅不长,我预设用两课时完成以上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3)朗读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三亚落日的漂亮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进行朗诵、背诵的练习,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在品味中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
教学难点:在对课文诗一般语言的朗读中品味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抓住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来体会课文的意境、作者的情感。下面我重点讲讲第二课时的教学设想。
二、说教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达成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得到不同水平的发展,本节课教学,我根据课文的特点,主要采用“朗读指导法”、“情感感悟法”
三、说学法
向学生传授“学法”,让学生学会读书,这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读,引导学生认真地读,使之见于书,出于口,明于心,真正达到口诵心惟。所以,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主要在“读”“画”“悟”进行学法指导,加上学生间的讨论交流,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我力求体现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感悟文章的美言美景,在理解和体验文本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唤起自己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
我设计本节课的基本教学流程为:
默读课文,感受日落画面
组织交流,指导朗读
品味语句,想像体悟
图文对照,指导背诵
1、默读课文,感受日落画面。默读课文,看看日落的过程由哪几幅画面组成?估计学生能够找出日落的三个过程: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像一个动作优雅的跳水员。
【设计意图】引导欣赏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对三亚落日有一个初步的感受,然后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
2、组织交流,指导朗读。通过“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描写?” 组织学生交流。结合交流,指导学生读出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读正确,读通顺,然后找到中心句,使学生对课文的描写基调有所了解,为品读重点段落奠定基础。
3、品味语句,想象体悟。主要抓住太阳的变化、海水的变化来帮助学生理解日落的三个过程: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像一个动作优雅的跳水员。
三亚落日的全过程,我紧扣文中三句描写落日的比喻句,引导学生体会三亚落日的静态美和动态美。通过引导点拨、朗读品味、想象日落时变幻奇异、瑰丽无比的大自然景象,从而深深体会到三亚风光美,在这样饱含诗意的地方看那么美的日落,使学生对作者情不自禁的赞叹“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转化为发自肺腑的感受。
先理解第一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学生不难回答“像孩童”。再进行研读:哪些地方写出了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估计学生很快就会抓住“红扑扑、抖落、溅出”这些词语体会到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为了让学生体会蕴含在语言文字中作者对夕阳的`喜爱,我采用教师范读,学生想象并结合动作去感受夕阳“孩童”般的快乐形象。再指导朗读,抓住重要词语,读出对此种景象的无限喜爱,由此体会三亚落日那富有诗意的情景。
学习其它两句比喻句时,我也将采用上述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如,我让学生画出描写夕阳滑落过程的语句,轻读想象,体会大红灯笼在“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蹦跳的可爱情趣,感受似跳水员“轻快灵敏弹跳入水”的日落情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三亚浓浓的热带风情后,抓住“三亚落日美在何处”贯穿教学,抓住落日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态也随之变化。抓住“红扑扑”“抖落”“溅出”等词语来进行指导,体会三亚的自然风光之情。
4、图文对照,指导背诵。课的最后,我将留5分钟左右,让学生先理后背,逐段击破,再连段成篇进行背诵练习,以竞赛加星插红旗来激励学生,提高背诵能力。让优雅活泼的日落画面定格在学生脑中,让诗意的文字内化为学生的语言积累,达到感悟理解——品味深化——积累运用之目的,为学生今后的阅读写作类似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
【设计意图】让学生欣赏和感受美好的事物,也是对学生情感的一种熏陶。在感悟的基础上再次通过朗读,把这种感悟、体会予以内化,自然情感也就水到渠成。因此对课文一遍又一遍的梳理中,有层次地指导学生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文本美,想象画面美,读出意境美,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简洁、概括、重点突出的板书能给学生一目了然,加深理解。根据本课教学特点,我设计以下板书:
天 空
像孩童
三亚落日
像大红灯笼
像跳水员
大海
六、拓展延伸
设想让学生观察我们这个地方的日落景象,进行一次小练笔,学习作者用丰富的词汇,正确生动的比喻、拟人等写法,进行写作练习,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亚落日说课稿4一、说教材
(一)内容分析
《三亚落日》是现行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写景短文。作者运用清新活泼的语言,正确生动地描绘了三亚落日的漂亮景象,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漂亮风光的赞美的思想感情。本文层次清楚,词汇丰富,语言清新,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对三亚落日的深深喜爱和赞美,是对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情感熏陶、背诵积累的好教材。
根据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应以阅读为主的要求,结合课后四道练习题,我们不难看出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结合课文学会文中的10个生字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二是继续进行朗读、背诵的练习,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在品味中受到良好情感的熏陶。
本文安排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把握了识字记词的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可进一步丰富语言的积累,进一步把握写景文章的学习方法,提升体验文本的能力。本文篇幅不长,我预设用两课时完成以上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考虑到绝大部分学生没去过三亚,也没亲眼看到三亚的落日。基于以上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拟定基本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3.。情感目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三亚落日的漂亮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基础教育课程纲要》指出:“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别,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在教学实践中,任何僵化的教学目标都是不足取的。因此,以上预设的教学目标只是一个大致的教学方向,而不是课堂教学的教条。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要根据不同水平学生的实际和生成的教学情境,灵活调动教学目标的内容和达成的水平。
其中目标2是教学重点,目标3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也是第二课时的主要教学目标。
下面我重点讲讲第二课时的教学设想。
二、说教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达成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得到不同水平的发展,本节课教学,我根据课文的特点,主要采用“朗读指导法”、“情感感悟法”
三、说学法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向学生传授“学法”,让学生学会读书,这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读,引导学生认真地读,使之见于书,出于口,明于心,真正达到口诵心惟。所以,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主要在“读”“画”“悟”进行学法指导,加上学生间的讨论交流,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我力求体现以下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感悟文章的美言美景,在理解和体验文本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唤起自己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
根据这些理念,我设计本节课的基本教学流程为:
默读课文,感受日落画面;
组织交流,指导朗读;
品味语句,想像体悟;
图文对照,指导背诵;
(一)默读课文,感受日落画面。
在活泼轻快的音乐声中默读课文,看看日落的过程由哪几幅画面组成?估计学生能够找出日落的三个过程: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像一个动作优雅的跳水员。(二)组织交流,指导朗读。
通过“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个描写?”组织学生交流。结合交流,媒体出示相应的画面,再指导学生读出喜爱之情。(三)品味语句,想像体悟。
主要抓住太阳的变化、海水的变化来帮助学生理解日落的三个过程: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像一个动作优雅的跳水员。如第3自然段的学习,我是这样进行的:先理解第一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学生不难回答“像孩童”。再进行研读:哪些地方写出了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估计学生很快就会抓住“红扑扑、抖落、溅出”这些词语体会到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为了让学生体会蕴含在语言文字中作者对夕阳的喜爱,我采用教师范读,学生想象并结合动作去感受夕阳“孩童”般的快乐形象。再指导朗读,抓住关键词语,读出对此种景象的无限喜爱,由此体会三亚落日那富有诗意的情景。
学习第4自然段其它两句比喻句时,我也将采用上述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如,我让学生画出描写夕阳滑落过程的语句,轻读想像,体会大红灯笼在“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蹦跳的可爱情趣,感受似跳水员“轻快灵敏弹跳入水”的日落情景。
三亚落日的全过程,我紧扣文中三句描写落日的比喻句,引导学生体会三亚落日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并穿插课件中相应画面的播放,通过引导点拨、朗读品味、想象日落时变幻奇异、瑰丽无比的大自然景象,从而深深体会到三亚风光美,在这样饱含诗意的地方看那么美的日落,使学生对作者情不自禁的赞叹“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转化为发自肺腑的感受。
(四)图文对照,指导背诵。
课的最后,我将留5分钟左右,让学生先理后背,逐段击破,再连段成篇进行背诵练习,以竞赛加星插红旗来激励学生,提高背诵能力。让优雅活泼的日落画面定格在学生脑中,让诗意的文字内化为学生的语言积累,达到感悟理解——品味深化——积累运用之目的,为学生今后的阅读写作类似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完课文,进入第三个环节“拓展延伸”。我设想让学生观察我们这个地方的日出或日落景象,进行一次小练笔,学习作者用丰富的词汇,正确生动的比喻、拟人等写法,进行写作练习,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简洁、概括、重点突出的板书能给学生一目了然,加深理解。
三亚落日说课稿5各位领导、老师们: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三亚落日》这一课。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资源开发七个部分进行说课。
教材分析:
《三亚落日》是现行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写景短文。作者运用清新活泼的语言,正确生动地描绘了三亚落日的漂亮景象,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漂亮风光的赞美的思想感情。本文层次清楚,词汇丰富,语言清新,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对三亚落日的深深喜爱和赞美,是对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情感熏陶、背诵积累的好教材。
本单元的“壮丽山川”与前面各册中写台湾的蝴蝶谷、南沙群岛、庐山云雾、沙漠绿洲、高原、草原等文,勾勒出一幅气势恢弘、景象万千的河山长卷图,长城、运河、秦兵马俑等历史文化遗产更是辉映其间。
学情分析:
本文安排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把握了识字记词的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可进一步丰富语言的积累,进一步把握写景文章的学习方法,提升体验文本的能力。
在学习本单元课文之前,在前几册中也有相应主题的单元,如:
有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热爱祖国”、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爱祖国爱家乡”、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壮丽的祖国山河”、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祖国在我心中”。以前各个单元的学习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考虑到绝大部分学生没去过三亚,也没亲眼看到三亚的落日。基于以上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初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3、情感目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其中目标2是教学重点,目标3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教学模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达成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得到不同水平的发展,本节课教学,我根据课文的特点,在教法上主要采用“朗读指导法”、“情感感悟法”。
古人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向学生传授“学法”,让学生学会读书,这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读,引导学生认真地读,使之见于书,出于口,明于心,真正达到口诵心惟。所以,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主要在“读”“写”“悟”进行学法指导,加上学生间的讨论交流,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本节课教学,我力求体现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感悟文章的美言美景,在理解和体验文本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唤起自己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
教学设计
我设计本节课的基本教学流程为:
一、谈话导入(用时3分钟)
我以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引入,初步让学生感知日出给人带来美好、向上的感觉。那日落的景象如何?随即揭示课题,指导学生读好课题,明确写的是“三亚”这个地方的“日落”。二、整体感知(用时5分钟)
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扫清字、词障碍。在分自然段朗读的同时相机正音,读准多音字“悄”qiǎo。然后指导学生归纳自然段主要意思。在学生初步了解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绘了落日景象?”来理清课文条理。三、精读感悟(用时20分钟)
通过引读“在三亚看落日”,作者觉得“真有诗意”。激发学生的神往之情。同时,引领学生进入第二环节的学习“精读感悟”。课文第2自然段介绍三亚浓郁的热带风光,我先让学生观赏三亚风光录像,使学生有感性的认识。然后,引导学生抓住蓝天、碧海、白鸥、椰树、沙滩等景物来领略三亚的热带风情。由“三亚的热带风光美,三亚的落日更美”这句话自然过渡到(第3-5自然段)的学习。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生动地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如何引领学生从语言文字的描述中领悟体会落日的美景,我设计了以下步骤:
1、默读课文,感受日落画面。默读课文,看看日落的过程由哪几幅画面组成?估计学生能够找出日落的三个过程: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像一个动作优雅的跳水员。
【设计意图】引导欣赏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对三亚落日有一个初步的感受,然后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
2、组织交流,指导朗读。通过“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描写?” 组织学生交流。指导学生读出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读正确,读通顺,然后找到中心句,使学生对课文的描写基调有所了解,为品读重点段落奠定基础。
3、品味语句,想象体悟。
主要抓住太阳的变化、海水的变化来帮助学生理解日落的三个过程: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像一个动作优雅的跳水员。
三亚落日的全过程,我紧扣文中三句描写落日的比喻句,引导学生体会三亚落日的静态美和动态美。通过引导点拨、朗读品味、想象日落时变幻奇异、瑰丽无比的大自然景象,从而深深体会到三亚风光美,在这样饱含诗意的地方看那么美的日落,使学生对作者情不自禁的赞叹“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转化为发自肺腑的感受。
先理解第一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学生不难回答“像孩童”。再进行研读:哪些地方写出了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估计学生很快就会抓住“红扑扑、抖落、溅出”这些词语体会到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为了让学生体会蕴含在语言文字中作者对夕阳的喜爱,我采用教师范读,学生想象并结合动作去感受夕阳“孩童”般的快乐形象。再指导朗读,抓住重要词语,读出对此种景象的无限喜爱,由此体会三亚落日那富有诗意的情景。
学习其它两句比喻句时,我也将采用上述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如,我让学生画出描写夕阳滑落过程的语句,轻读想象,体会大红灯笼在“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蹦跳的可爱情趣,感受似跳水员“轻快灵敏弹跳入水”的日落情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三亚浓浓的热带风情后,抓住“三亚落日美在何处”贯穿教学,抓住落日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态也随之变化。抓住“红扑扑”“抖落”“溅出”等词语来进行指导,体会三亚的自然风光之情。
4、图文对照,指导背诵。课的最后,我将留5分钟左右,让学生先理后背,逐段击破,再连段成篇进行背诵练习,以竞赛加星插红旗来激励学生,提高背诵能力。让优雅活泼的日落画面定格在学生脑中,让诗意的文字内化为学生的语言积累,达到感悟理解——品味深化——积累运用之目的,为学生今后的阅读写作类似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
【设计意图】让学生欣赏和感受美好的事物,也是对学生情感的一种熏陶。在感悟的基础上再次通过朗读,把这种感悟、体会予以内化,自然情感也就水到渠成。因此对课文一遍又一遍的梳理中,有层次地指导学生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文本美,想象画面美,读出意境美,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
四、拓展延伸(7)
学完课文,进行 “拓展延伸”。设想让学生观察我们这个地方的日落景象,进行一次小练笔,学习作者用丰富的词汇,正确生动的比喻、拟人等写法,进行写作练习,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五、写字指导,养成习惯(5分钟)
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教学工作中我们不容忽视。给本课的10个生字根据结构分类。重点分析“溢”“敛”的结构特点,指导学生书写。然后让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坐姿和写字姿势。通过指导训练,让学生观察字形结构、掌握书写规律,做到笔笔认真、字字端正、行行整洁,从而有效地提写字质量高,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六、课外延伸(课下完成)
推荐学生对比阅读巴金的《海上日出》以及主题丛书《壮丽山河》中相关篇目。日出说课稿篇五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三亚落日》说课稿
临朐县城关街道东朱封小学
孙洪梅
一、教材分析
1、内容分析
《三亚落日》是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写景短文。课文描写三亚落日时的美丽景色。先用细腻的笔触铺陈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色,蓝蓝的天,蓝蓝的大海,几只洁白的海鸥,银光闪闪的沙滩,椰树婆娑的倩影,一切让人心醉神迷,久久不愿醒来。以此为背景,此时的主角落日上台了,上演了精彩绝伦的“独幕剧”,如一位顽皮的孩童,又如一只大红灯笼,又像一位训练有素、身手不凡的跳水运动员,美妙绝伦,荡气回肠。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美丽风光的赞美的思想感情。整篇文章行文优美,想象丰富,文质兼美,读上去琅琅上口,让人情不自禁地漫步于绵延不绝的画卷之中,受到美的熏陶。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设计以此为立脚点,强调阅读的个性化,让学生在美文的熏陶中有独到的感悟,并在有所积累的前提下有所表达。根据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应以阅读为主的要求,结合课后四道练习题,我们不难看出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结合课文学会文中的10个生字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二是继续进行朗读、背诵的练习,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在品味中受到良好情感的熏陶。
2、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再加上大多数学生没亲眼看到三亚的落日。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拟定基本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3)情感目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基础教育课程纲要》指出:“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别,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要根据不同水平学生的实际和生成的教学情境,灵活调动教学目标的内容和达成的水平。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
(1)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2)情感目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是: 情感目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目标3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也是第二课时的主要教学目标。
二、学情分析
本文安排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通过之前写景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把握了识字记词的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可进一步丰富语言的积累,进一步把握写景文章的学习方法,提升体验文本的能力。本文,我预设用两课时完成以上教学目标。
三、教学模式
“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这是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达成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得到不同水平的发展,本节课教学,我根据课文的特点,主要采用“朗读指导法”、“情感感悟法”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向学生传授“学法”,让学生学会读书,这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读,引导学生认真地读,使之见于书,出于口,明于心,真正达到口诵心惟。所以,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主要在“读”“画”“悟”方面进行学法指导,加上学生间的讨论交流,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设计
本节课教学,我力求体现这样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感悟文章的美言美景,在理解和体验文本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唤起自己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根据这些理念,我设计本节课的基本教学流程为: 默读课文,感受日落画面 组织交流,指导朗读 品味语句,想象体悟 图文对照,指导背诵 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1、默读课文,感受日落画面。在活泼轻快的音乐声中默读课文,看看日落的过程由哪几幅画面组成?估计学生能够找出日落的三个过程: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像一个动作优雅的跳水员。
[设计意图]:在音乐声中,让学生通过默默欣赏,感情得到升华,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感受落日的美。(约8分钟)
2、组织交流,指导朗读。通过“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些描写?”组织学生交流。(约8分钟)结合交流,媒体出示相应的画面,再指导学生读出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对课文一遍又一遍的梳理中,有层次地训练了学生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出画面,读出意境,读出情感,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约5分钟)
3、品味语句,想象中体悟。主要抓住太阳的变化、海水的变化来帮助学生理解日落的三个过程: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像一个动作优雅的跳水员。如第3自然段的学习,我是这样进行的:先理解第一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学生不难回答“像孩童”。再进行研读:哪些地方写出了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估计学生很快就会抓住“红扑扑、抖落、溅出”这些词语体会到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为了让学生体会蕴含在语言文字中作者对夕阳的喜爱,我采用教师范读,学生想象并结合动作去感受夕阳“孩童”般的快乐形象。再指导朗读,抓住要害词语,读出对此种景象的无限喜爱,由此体会三亚落日那富有诗意的情景。(约5分钟)学习第4自然段其它两句比喻句时,我也将采用上述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如,我让学生画出描写夕阳滑落过程的语句,轻读、想象,体会大红灯笼在“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蹦跳的可爱情趣,感受似跳水员“轻快灵敏弹跳入水”的日落情景。(约3分钟)
三亚落日的全过程,我紧扣文中三句描写落日的比喻句,引导学生体会三亚落日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并穿插课件中相应画面的播放,通过引导点拨、朗读品味、想象日落时变幻奇异、瑰丽无比的大自然景象,从而深深体会到三亚风光美,在这样饱含诗意的地方看那么美的日落,使学生对作者情不自禁的赞叹“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转化为发自肺腑的感受。
[设计意图]:抓住文中既形象又生动的重点词语,很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语句的内涵。(如“红扑扑、赤朱丹彤、金红一片”等词语)让学生感受到落日那最后的绚烂、热烈。让学生感受到落日的顽皮、可爱。从而油然而生一种喜爱、赞美的情感。(约5分钟)
4、图文对照,指导背诵。课的最后,我让学生先理后背,逐段击破,再连段成篇进行背诵练习,用竞赛来激励学生,并且对学生适时的进行背诵点拨,以提高学生的背诵能力。(约6分钟)
[设计意图]:让优雅活泼的日落画面定格在学生脑中,让诗意的文字内化为学生的语言积累,达到感悟理解——品味深化——积累运用之目的,为学生今后的阅读写作类似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约6分钟)
学完课文,我设计了让学生观察我们这个地方的日落景象,进行一次小练笔,学习作者用丰富的词汇,正确生动的比喻、拟人等写法,进行写作练习,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五、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简洁、概括、重点突出的板书能让学生一目了然,加深理解。根据本课教学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板书:
天空
像孩童
2、三亚落日:美妙绝伦 → 诗意 像大红灯笼
像跳水员
大海
六、教学评价
教学过程中,学生准备较充分,听讲认真;能充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互相交流。回答问题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活跃;能及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本节课,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比较到位,也懂得了大自然景象变化万千,绚丽多姿。但是对比喻、拟人修辞方法的运用不是很恰当。我告诉学生只要大家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仔细观察,就一定也会发现更多的美,学到更多的知识。
七、资源开发
新课标指出: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输入。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对语文学习尤为重要。
课前,我安排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查字典,上网查有关资料,比如课前我让学生上网搜集著名作家巴金的一篇著名的散文《海上日出》,课堂上,我让学生比照《海上日出》中“海上日出,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么?”体会“三亚落日一点儿也不比日出逊色”这句话的意思。我还使用了多媒体,录音机等资源,课后,还拓展了学校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