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小学美术教学文章篇一
息烽县永靖小学 王竹
一、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鲁迅先生就说:“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
二、农村美术的现状:
你可曾想过,学生手里没有蜡笔、没有颜料、没有调色盘,如何作画?没有卡纸、没有胶水、甚至没有剪刀如何制作工艺品?也许你会想:农村孩子的手里没有这些工具是再平常不过了,美术课把它挪用来上语文数学兴许还能提高学生的笔试成绩呢?何苦自寻烦恼去思索这些无聊的问题!你这样想也许有你的理由,有时也是农村教学的无奈现状。但我们也该知道美术学习的重要性啊!
我曾带过一个二年级的班,由于学生们以往几乎不上美术课,对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十分欠缺。在一次语文测验中,有一道题要求学生区分音节,并用规定的颜色表示出不同种类的音节。而大多数学生拿着笔竟不认得颜色,涂出来的颜色也乱七八糟!有一道看图写话的题目,要学生看卷子上的前三幅图补画第四幅,然后编故事。学生犯难了,许多人不敢下笔,勉强画出来的也是不知所云,学生们想不出也画不好。我看着他们,陷入了沉思:难道他们不爱美术?美术课的缺失对孩子们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三、农村的丰富美术资源:
春天,农村的田野新意盎然、一派生机,美丽的野花、青青的柳条、可爱的小蝌蚪都能成为孩子们表现春天的材料;瓜果溢香的夏季,小院里爬满的藤条,色彩纷呈、形状各异的瓜果也能成为美术课程资源的新角色;金黄的秋又带来了彩色的树叶、黄澄澄的稻草、花籽草籽更是不计其数;看似单调的冬也不示弱,干树皮、小松针、杀鸡宰羊剩下的羽毛无一不是美术课的好材料!
四、采用多种方法促进美术学习:
1、把美术课还给学生,利用好身边的自然环境资源,组织孩子们开展“走进大自然”的课程活动指导孩子把美丽的春天带到校园,布置教室;也把蔬果带到学校,制作成有趣 的饰物,一个个小故事就在边动手边叙述中诞生„„
2、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孩子们在折折剪剪、拼拼摆摆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也增强了自信心。
3、美术学习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特别是和语文课相穿插,语文的学习效果好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也更浓了,小眼睛里也透出求知的光芒!
孩子们在有趣的美术活动中,对问题更加敏感,对实践更加有信心,对生活多了一份热爱,使他们对生活产生了许多向往、惊奇和追求,培养了孩子们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为其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孩子们喜欢美术,只是需要教师的一点点用心,一点点呵护和不知疲倦的指导!
(获:贵阳市中小学教师课堂教育教学技能竞赛三等奖)
2008.12.15
小学美术教学文章篇二
小学美术教学点滴谈
西和县晒经九年制学校:张鹏
在从事小学的美术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小学生对于美术课的兴趣有这样的规律,一年级学生带着对小学生活与美术课的好奇,兴趣较高,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学生也较多,学生的作品种类也很多,有儿童画、国画、布贴画、剪纸等,到了四年级后,开始有学生不准备材料,不带书本,教师组织课堂颇费心思,到了五、六年级,有些学校则取消美术课,但在学生看来,它无异于是一节自由课,没有了任何的主动性、意愿性,这一问题说到家,还是我们的美术教育及素质教育中有很多的问题。
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在这种学习观念下,不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且会泯灭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
课改后小学美术课更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1.美术学习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内涵, 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列宁说:“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维。”
所以光有一个好的课堂环境还不够。美术作品、艺术家和学生之间存在距离,教师要在学生和艺术作品之间架起桥梁——即心灵的沟通。
2.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
通常在上课结束时,我会抽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来谈自己在这堂课上的收获;提出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也可以讨论下一堂课怎么上;自己做哪些准备工作。给学生介入教学设计的机会。师生间交流对教学的想法,学生会觉得老师的备课中有自己的思路,带着“这是我的课”的想法,更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还因为得到教师的尊重而增强自信心和对教师的亲近感。作为教师则从中得到了课堂的反馈信息,得以改进自己的教学。
3.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 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4.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
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5.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电影录像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能够理解电影中所要表达的深层次含义。通过电影他们能够更快的感受到主人公的情感历程,从而加深对其作品的理解,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比如:学习卡通的设计,我使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卡通片《蜡笔小新》《灌篮高手》的片断,让大家了解两位画家的画风的不同,用笔的不同,内容针对的读者的不同。这比光说要有效果的多。
6.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 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 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7.角色互换,拉近师生距离。努力改变“传道、授业”的模式,把主角的位臵让给学生。不要让学生产生“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欣赏理解作品是一项任务”这样的错觉。教师可以把课堂自己坐到学生中间去,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参与讨论。从形式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一个愉快教学的气氛,让学生放松心情,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去感受,才能得到美的体验。当然这需要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提前预习。
8、合理评价,获得学生信赖。学生不管是完成作品还是回答问题,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表示赞赏,然后对具体的作品要做具体的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帮助他们提高分析与鉴赏的能力。合理的评价可以建立起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同时也传递给学生一种信息——公正、公平的评价方法。
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多种的,可以采用学生自评或互评,再结合教师的点评,最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确立正确的审美理念。
场完成。一节课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学生兴趣能提高,要从课堂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对美术各方面的兴趣就须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的与课堂教学互相利用,使各类艺术互相渗化,保持课堂内容的新鲜感,如;一年级的《徒手画校园》的素描,连续上该课,会使学生厌烦情绪增加,二年级的《美丽的西湖》的水彩画教学也同样如此,中学生对美术还处在简单的认知性审美上。美术与别的学科也有差异系统的技巧学习是必要的,但要在审美与兴趣上提高还需有一些方式方法,对此我曾作过以下尝试:
一、美术的相关课外知识的运用,使学生丰富知识的同时提高兴趣。
如在上六年级《西湖的美景》一课,这课的重点是教水彩画。为了使学生在学之前能对该课产生兴趣,第一节课我用多媒体展示并介绍了“西湖旧十景”和“西湖新十景”在同学们陶醉与西湖美景的同时介绍水彩画就特别适合表现西湖这种淡雅、雨雾朦胧的自然景象。接着提出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大家知道西湖的由来吗?”带着西湖神话传说的由来,引出有关西湖的诗词,特别介绍了苏东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之一》。然后借着苏东坡谈及一些课外知识“西湖特色菜——东坡肉和西湖醋鱼的由来”让学生在进入水彩画的学习前,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的兴趣。
二、实物写生将提高学生兴趣。
例如一年级《徒手画校园》一课,抓住写生一词给学生讲解,写生是这节课美术学习的关键,让学生想知道写生是怎么回事,从而引以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自己的文具,徒手画自己的文具。让学生去校园写生观察花草植物,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植物的结构,和写生的取景构图。最后从学生中找出几位结构特征较明显的同学出来当模特,学生的兴趣一下就提起来了,给模特摆好坐姿,坐好后,以真人为例讲解绘画要点,这时学生的兴趣明显上升,作业的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三、欣赏与技法相结合。
初中美术教育以审美教育为主,是教育界早已肯定的教学方向。审美能力的提高仅仅*学生技巧的提高来实现是不可能的,只有将欣赏放在技能的前面,让学生在美术教学的基础上,拓展自己的思维,辨别美与丑。在自己作业时,尽量将画面美化,如五年级中国画《鸟语花香》要掌握中国画的特性画出不错的中国画是很难完成的,所以课前我把这次中国画的教学分成几块:
一、荷花。
二、梅花。
三、竹子。
四、鸟。按照顺序每节课在黑板上展示画,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其技法的运用。学生通过循序渐进的临摹学习来学习中国画的技法。通过以上的学习最后让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完成一张创作画,学以致用。
四、教师给学生的课堂作业给予鼓励和肯定。
水彩画的教学反思
水彩画的教学一直是美术教师觉得很难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美术基础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先来看看教材,本课整体上的框架就是以江南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秀美的景观为内容,以水彩画的技巧技法为形式,两者有机结合,既让学生初步地了解了水彩画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又培养了他们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水彩画有系统、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本课尽量避开这一点,从比较容易掌握的水彩风景画切入。色彩调和等知识、技能、技巧,安排学生在尝试探索中自主获得。在呈现顺序上较之传统的水彩画教学有了较大转变,如先出示各种各样的小技法,再由学生说说这些技法最适合表现什么。降低了难度,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根据教材和新课标,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水彩风景画空间立体感 2.技能目标:尝试水彩的多种技法 3.情感目标:学生热爱生活、乐于体验生活。我把教学重点和难点定在重点:画面的层次与空间,难点:表现主体物的水彩画技法。课前准备需要教师:水彩工具,水彩画,各种材料学生:水彩画工
具。我的教学过程设计是
一、导入新课:通过学生作业欣赏,了解作业中风景画的层次和主体物的安排,掌握风景画的通过近景远景和中景的安排体现了画面的立体感、空间感。对学生作业的分析,就是对学生劳动的尊重,同时也联系教学内容。二是展开课题:欣赏水彩风景画,分析近景、中景、远景的色彩处理,进一步了解风景画中的画面层次,具体分析就是近景、中景、远景之间有什么样的色彩关系。在绘画的技法上采用了演示法
1、请一位同学来演示湿画法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学习积极性。
2、教师在学生的演示的基础上用干画法演示画面主体物的表现方法说明画面中心,即画面的主题,需要处理运用干画法,中景一般都是画面的主体物,色彩相对比较鲜艳
3、水彩画中还有很多小技巧,教师演示浅颜料法、涂蜡法、对印等,相关的作业是在上节课的作业上进行修改和创新的:“校园秋色”。要求:
1、学生表现自己的感受,2、写生时注意取景、构图,3、能有一定的水彩画效果。这份作业的效果来看,基本上和上一节课的作业成绩差不多的,大家的作业都比原来的更加完整,更有内容。但是我个人不欣赏这些作业,感觉比较死板,小技法都没有使用,练习的时间也占了很多的时间,学生自己对作业也很不满意。
另外,我完全摆脱了传统教学的约束,在绘画方法演示部分完全采用了小技法的画法。欣赏的水彩画里加入了幼儿园孩子的水彩画作业,在请学生到讲台上演示吹画时,班的学生很积极。这里,我想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演示一些还没有尝试过的技法时,学生的自尊心很强不愿做自己没有把握的事情,如果学生主动要求最好了,像学生就可以在这个同学的带领下很积极的参与学习,如果没有学生主动参与的话还是教师自己演示比较合理。从学生的参与情况来分析:用传统的绘画方法学生很犹豫,感觉无从下手,作业的效果也不容易出来。用小技法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从学生的作业来看,效果也要比用干湿画法更有意思。尤其是用印的方法处理画面都是一整片的,使画面比较整体,有内容。画面的主体物用吹的方法,使近景与远景有了强对比,最后在画面中撒颜料,又多了一份意境。
通过该课教学实践,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跟上脚步,不能用原来的教学形式或教学理念。特别是对教材要深刻地去理解和体会,不能自以为是地随意改变教材或就用自己的一套东西。
小学美术教学文章篇三
小学作文教学点滴谈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应有突出的表现。我们只有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学做真人、追求真知、吐露真言、抒发真情,让课堂充满人文的灿烂的阳光,才能使作文成为一种真正提高人素质的活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做真人、求真知、抒真情、吐真言,就须让学生懂得追求人性之美。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就必须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教学更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确实确定学生在作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真正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规律,精心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采取种种方法,创造各种情境,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勇敢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真诚地表露自己的感情。
一、培养小学生搜集、积累素材的能力。
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小学生作文要“具有真实的内容”,而且要求内容要具体,这就要搜集、积累大量的素材。这些写作的素材是从日常的生活实践中来的,要培养学生搜集、积累作文素材的能力。培养这种能力方法多种:
1、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对发生在身边的事物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写下观察记录。如,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语言、生活习惯等,观察要入微,写的作文才有血有肉;
2、扩大阅读范围,向学生介绍有益的书刊,要求摘录好词、好句,为自己习作时灵活运用。对能灵活运用这些好词、好句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爱读书,养成的良好的练笔习惯;
3、有计划地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课外活动,寓作文教学于实践活动之中。如,教师在布置学生写《记一次有趣的活动》之前,让学生开展“击鼓传花”活动,作文时,有位学生写道:“……鼓声又一次响起来了,我暗暗庆幸,今天的运气真好,红花始终没有落在我的眼前。正想着,红花又一次传到我面前,还没来得及往下传,可该死的鼓声却停下来了。我的心怦怦直跳,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心想,唉!要是刚才快点往下传就好了……„表演节目‟,快,快!几个调皮鬼正在起哄着。同时班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只好壮大胆子来到同学中间表演节目……”这位学生把击鼓传花“活动”的细节及内心感受表达出来,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作文时就不会无话可写了。
4、要引导学生拓展空间,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积累写作素材。鲁迅先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学生作文是否有创意,取决于他们知识面的宽窄,生活经历是否丰富。因此,我们认为拓展作文素质的积累空间是决定学生自由表达的重要基础 .任何一位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玩。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正好适合孩子的味口。教师可以利用孩子们喜欢的这些活动,使学生获得心理感受,建立起实事实物的概念,积累写作素材。a.让学生走进生活.b.让学生走进大自然c.让学生走进书籍。
5、教师们要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增加“随笔”写作量。a.摹仿课文练写。b.以课文为基点,鼓励学生实践感知,随笔成文。c.让学生展开想象,填补课文内容的空白。d.鼓励学生 e.坚持每周写一则周记。
二、课外延伸,扩大课堂学习成果。
学生课堂上感悟到的一些习作知识,进行课外小练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课内与课外两者相互配合,可以充分发挥整体效应,促进课内学习,扩大课堂教学成果。
如学生学会了写日记,懂得写日记的方法后,鼓励学生持之以恒,课外坚持记日记,用适当的方式组织交流写日记的成就和体会、评选优秀日记、编辑优秀日记选等;学写书信后,让学生课外给亲戚朋友写信,等等。再像课外观察练笔,包括一些新鲜的生活感受、一次愉快的小队活动、一件可爱的东西……学生学做编辑,把自己优秀的习作整理成作文集,或抄写,或打印,并画画美化……让学生充分地利用课余的时间,结合各个学科的有用知识,做自己喜欢做的、感兴趣的事,并把自己课堂上所学到的写作知识、技巧等运用到实践中去,既丰富了学生生活,又很好地巩固了课堂知识,扩大了课堂学习成果。
(一)、生活与观察的写作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你瞧,四年级一班的一节作文课上同学们正在给三毛贴鼻子。台上的同学被蒙住眼睛后是左摸右摸,还真不知道该把鼻子贴在哪,只能跟着感觉走了;台下的同学则指手划脚乱指挥,继而是开怀大笑。开展这样有趣的活动,然后即兴写作可谓屡见不鲜。顶气球比赛、掰手腕、老鹰捉小鸡……从那些难忘的活动而来的丰富材料、真实感受,像小泉眼里汩汩流出的水一样自然通畅。生活有情文有情,善从文中品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来源。”一个会写文章的人首先是有较强观察能力的人。指导他们进行“有意观察”,用“有意”的机制激发观察事物的能动性,就能使他们眼前展现出一个五彩缤纷的神奇世界。
1、抓住天时,及时体验。不同的季节,大自然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春天百花盛开,生机盎然;夏天骄阳似火,热浪逼人;秋天硕果累累,金黄一片;冬天寒风刺骨,冰天雪地。不同的时间,天气也会瞬息万变。或是晴空万里,或是大雨倾盆,或是浓雾弥漫,或是大雪纷飞……作为教师必须抓住时机,及时引导学生体验。今年冬天,下了一场大雪。我让学生置身雪中,观察雪花,触摸雪花,感受雪花。让他们尽心感受,尽情地欢笑。因而奇迹般地写出了一篇篇优秀习作!如:一会儿就到处是它们的身影,有的钻进脖子里,给人凉嗖嗖的快感;有的落在头发上,瞬间把你化妆成老人,有的在半空中招手,邀你共舞。我情不自禁地伸出手,想把雪花拽在手中,仔细观赏。可刚接住,它就从指缝中溜走了。置身其中,仿佛整个世界都为雪而醉。迈开步子,当脚刚触地时软软的,只听咯吱一声陷了下去,走得越远这种感觉越深厚。
2、利用地利,尽情体验。每个人生活的周围总有一些特殊的地理优势。有的靠山,有的临水;有的是繁华都市,有的是静谧乡村。无论何地,教师都要充分利用地利优势,让学生尽情体验。我校地处农村,在指导学生写秋天的景物时,便利用我们农村得天独厚的优势,带着学生走进田野,进行教学。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学生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积极性。我便抓住时机,引导学生用眼去观察,用耳去聆听,用心去感受。面对那么美丽的景色、那么清新的空气,坐在松软的草地上,心里是多么惬意!每个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仔细的观察之中,并融入了自己的体验。交流时有声有色、兴趣盎然。这绝非一幅挂图、一个课件所能及。这样生动活泼、来源于生活的训练使学生觉得熟悉生活也是风景,产生了主动写见闻,用笔表达心声的强烈愿望。
3、创造人和,丰富体验。有些景物学生从未见过,有些事情学生闻所未闻,这对学生素材的积累极为不利。我们必须创造机会,丰富学生的体验。(1)、参观旅游。大千世界五彩缤纷、无奇不有。那新颖别致的建筑、静谧朴质的田园、千奇百怪的鸟兽等,无不令人赏心悦目。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观游览,让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地领略那美不胜收的景色。触发写作灵感和激情,热情洋溢地为神奇的大自然撰写壮丽的诗篇。(2)、举办活动。学生天性好动爱玩,对周围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索兴趣。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特点让他们动手做一做,体验事物发生的过程。写科学小品文时,让学生先做科学实验,如鸡蛋浮起来、蜡烛灭了等;写小动物时,让学生回家饲养一只小动物,长期细致的观察;写场面时,开展大扫除、拔河、扳手腕等活动。
抓住天时、利用地利、创造人和有效地疏通了学生创作的源头,学生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考试时自然文思泉涌,一挥而就,再也无需抄袭、捏造.在生活学会观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抓住写作的灵感,获取自然充足的写作的素材.
(二)、创造生活,解决选材
指导小学生作文,首先面临着一个“写什么”的问题。也就是说写作的原材料从哪里来,答案只有一个,来自生活,如果把文章比作鲜花,那么生活就是培植鲜花的泥土。然而,学生生活比较单调,再加上他们不知道观察,不会捕捉,不懂收集,有时让一些有趣的事,有意义的事悄悄地从他们身边溜走。当需要写的时候又“无话可说”,于是会产生畏难情绪。所以,我们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
1、精心安排一年中的各种节日。如元旦开个联欢会;春节搞个慰问活动元宵节做个有趣的彩灯;三八妇女节给妈妈送件礼物;植树节在房屋后种棵小树;儿童节更可大做文章等等。通过节日巧安排,在让学生节前,每个人设想活动方案,并写出计划,节日,安排精心的活动;节后,根据个人的感受写一写《_____的节日》。
2、精心组织每一次活动。因为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作文内容,学生的共性是喜欢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学习观察、动脑、动口、动手、动感情。学生有了深刻体会再让学生写作,这样学生想得到、写得出,材料就在眼前,作文就在心中。比如我班经常开展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活动,通过活动指导观察、引导思维。让学生紧紧抓住那些大自然的杰作“春夏秋冬、风霜雨雪”,教师精心组织学生去观察,去感受,然后写出观察日记。在组织学生到公园里去找“春、夏、秋、冬”前,先学生读一读有关的文章,了解一下有关的知识,积累一些相关的语言材料。这样,学生在“找”前有准备,“找”中有方向,“找”后有感受,写起作文就会比较顺利,此外,还可以精心组织一些游戏活动、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和公益活动。总之,只有学生热爱生活,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中去,只有自己“真”有所动,才能写出生动的真情。利用活动展示情境,既提供了写作素材,又使学生在乐中写作。
3、精心安排交流,提炼写作素材。我们可安排多种交流方式,让学生进行交流。教师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让学生多方位交流。谈谈双休日活动、假日生活,参加兴趣小组的感受,谈谈喜怒哀乐,谈谈对人、对事的看法……在交流中,教师要积极帮助学生发现并提炼写作素材。有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学生在作文时“无话可说”的困难便得到了解决。
4、精心安排实践,走向创新。“创新”是指作文教学的核心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小学生是语言文字的学习者,还是应用者和创造者。除了学习范文做语言操练外,还必须引导学生将学会的作文本领去实际应用,决不能只在作文本上写家信,试卷中发通知写启事。语言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要掌握这种工具,必须让小学生的作文尽一切可能,在尽可能大的范围里,在尽可能丰富的层面上得到实际应用和模拟应用。只有在充分的实践运用过程中,才能激发小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写作的社会责任感和创造精神,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和全面素质。
我们要想尽一切方法提倡学生用学会的作文本领去干预班级、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小学生的作文应用应当是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可以鼓励他们在家庭、班级、学校、社会等四个不同的层次尝试模拟的和实际的运用。可以为学生的作文应用开辟多种渠道。例如:为爸爸妈妈提供节日菜单,为老师同学的生日在电台电视台点播节目;为班级发通知,出板报稿;向校长写建议书,提出教育教学的新建议、新设想,为学校的艺术节、科技节、联欢会设计广告语、海报;为好交警、好医生、好事情,写表扬稿寄送有关部门,为家乡的城市建设提建议,批评社会上乱用错别字,投诉违纪违法的事件……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张贴自己满意作文的权利和园地;可以让有能力的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编写各种各样的报纸,录制个人的语文学习音带。四年级后,有能力的孩子利用假期编写出版自己的《童年的梦》、《五彩路》、《希望的花蕾》……,让他们过过作家编辑的瘾;帮助和鼓励一部分学生参加各种报纸刊物的作文大赛、投寄作品,创作童话、寓言、故事、相声等为班级或学校的活动课程服务……
一句话,可以让不同层面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应用方式。只要有助于学生语言的实际应用的一切可能的办法、形式、机会,我们都没有理由放弃。
(三)、创设展示机会,尝试成功喜悦
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更渴望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赞许、羡慕,使自己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意学生这一心理需要,尽量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每周可安排一次佳作欣赏课。请本周日记写得好的同学上台朗读自己的佳作,读后请小作者谈体会,同学展开讨论。并且利用学习园地和宣传窗,展出优秀作品。每当看到自己的习作前站满了欣赏的同学和家长时,内心总有说不出的喜悦。开展这一活动时,教师要注意选择面,给每个学生以机会,让优生发挥自己的特长,让学困生发现自己的优点。这样一来,班上便会形成比学赶超的风气,个个信心百倍,学生的写作兴趣就更加浓厚。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表现,是学生接触生活,体验生活,创造性地提炼生活,美化生活,融自己的情感于一体的自主创造的思维过程,是学生自我个性和内在感受的真实再现。这就决定了小学生作文的本性应显现自我、闪现生活、美化人生、抒写情怀。
二、作文应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加以训练。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在作文教学中应同样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把作文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加以训练。从作文即生活的意义上说,学习作文也是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的交际意识,培养他们乐于表达、敢于表达、善于表达的能力,不仅是学习作文所需要的,更是养成学生健康开朗的个性心理,形成较强的生活能力所需要的。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是相当重要的,也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
在过去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已有不少作文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训练形式。如日记、书信、请假条、表扬稿、读书笔记等,但我们这里强调的实际应用应该比这些范围更广、更实际、更生活化、更具交际性。当学生丢失了心爱的铅笔盒,教给他写一篇充分感情的“寻物启示”。当学生面临困境而得到他人热情帮助时,鼓励他们制做抒写“谢意卡”,送给帮助过自己的人,以表达真诚的谢意。当自己做错了事,得罪了别人,伤害了友情时,建议他们制作抒写“歉意卡”,表达自己的愧疚,争取别人的谅解,鼓励他们直视自己的缺点,分析自己的不足。当学生对班级建设有许多新的良好的建议时,教给他们写建议书。当学生对干部、同学、老师有意见时,教给他们写意见信……作文还可以与活动结合起来:新年快到了,鼓励学生为联欢会编写话剧、小品的剧本,也可以设计贺年卡,编写新年祝词;建议每个学生为少先队活动设计活动计划和方案;运动会上,让学生以“小记者”身份写采访稿,写新闻报导;可以开展“电影评论”“行家评球”等活动,给学生评说的机会;还可以让学生自创游戏,制定编写游戏规则;在“我的拿手菜”活动中,让学生总结烹调方法和劳动心得……这多种多样、别致、有趣的训练形式,不仅使学生在兴趣中写作,在写作中尽兴,而且把作文与生活,作文与活动,作文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提高了作文的综合能力。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表现,是学生接触生活,体验生活,创造性地提炼生活,美化生活,融自己的情感于一体的自主创造的思维过程,是学生自我个性和内在感受的真实再现。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写作学习活动中,点燃孩子思维的火花,开启心灵的智慧,使学生在生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充分锻炼自己,展示自己,提高自己,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一片广阔的天空,让他们充满信心、充满激情地、自觉地进行构思和写作,从而感受成功的快乐。
小学美术教学文章篇四
小学美术教学点滴谈
美术教育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美化人类的情感,使人们从繁琐臃肿的现实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释放激情、传播动力,为人生增彩。肩负如此重任的美术教育好比是一座金字塔,而小学美术教育便是这座巍峨金字塔的坚实基底。它肩负着发展小学生整体素质服务,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使命。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并终身受益。
一、教学中渗透实践活动
教师在自然环境中讲解速写,在实践中教学,为学生设立情境,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给人带来的视觉的艺术美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感受娱乐之中的快乐,陶冶学生的情感。如对《小船在水里游》一课的绘画讲解,使学生学会运用彩纸折叠的方法制作出各种小船的形状。教师先出示小船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制作欲望。再让学生分析小船的外型及制作的材料,学生说出了小船的种类及性能。运用教师教的几种方法制作出多种小船。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船放飞愿望的活动,与学生一起互动,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
二、联想绘画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在一节绘画课上,同学都开心地在画画。一个小男孩却拿着笔不敢画,我走到他旁边,用手轻抚着他的头:“小朋友,你怎么不画画?”我问。他说:“我不知道画什么。”“你会画圆形吗?”我边鼓励边引导,他在纸上画了一个圆形,我问他这个圆形像什么?他说像太阳。
我启发他:“太阳在天空中生活,天空中还有哪些事物?”在我的耐心启发下,他在天空中添上了白云、小鸟。我又问他:“你看,天气多么晴朗啊!小鸟却匆匆忙忙的,它们要做什么事呢?”他用极快的速度在太阳的下面画了一棵大树,在树上画了一个鸟巢,鸟巢里有几只雏鸟。同时,在飞翔的小鸟嘴里添上一条小虫。我又笑道:“这棵树一定很孤单,你能为他找来小伙伴吗?”小男孩一听,很快把大树变成了一位老爷爷的形象。在大树下添加了在做游戏的小朋友等等。画面内容很快就丰富了起来。当我给予他“你画得真棒”的赞扬时,小男孩露出了开心的微笑。我告诉我的学生,当你觉得不知道画什么的时候,你就通过联想,用画画语言来回答,什么人(主体物)在什么地点(背景),什么时间,和谁一起,在做什么。这样你画的内容就会丰富起来,生动起来。
三、音乐情景,增强学科之间的联系
音乐是时间与视觉的艺术,它通过旋律、节奏、节拍、曲调、音色和音质、强度和力度等形式,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在指导儿童绘画创作时,有选择地播放一些音乐,用音乐的和谐美去感染学生,在其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使学生的绘画创作增强艺术效果。
如我在上绘画课《月亮弯弯》时,讲到通过联想你能想到天空中除了月亮,还有谁的时候。
同学们开始七口八舌。
“云彩!”“外星人!”“太空飞船!”“星星!”等等。
说到星星,立刻有几个学生先唱起来:“小星星,亮晶晶,一闪一闪眨眼睛!”接着,我打着节拍,全班同学一起唱了起来。同学们在愉快的音乐气氛中,感受到了月亮的文静幽谧,小星星的活泼调皮,天空的丰富多彩。绘画有了内容,有了节奏。
四、电脑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社会在进步,电脑应用在绘画中已是屡见不鲜。教会学生使用简单的制图软件。学生通过简单的复制粘贴,分割组合,能成功地完成美术作品。也可以修改美化自己的照片,为学习生活增加趣味。
如果美术课上丰富多彩的内容,多种多样的方式,能让学生学会爱自己,爱别人,爱生活,美术课也就成功完成了本身的目标。
五、关爱学生,认真聆听
“哈哈!瞧她画的蜗牛!大的这么大!小的又那么小!”当我像往常一样请学生上台分组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时,教室里响起这样的声音,听声音我就知道是晓川。听到同学这样评价自己的作品,小洁的脸通红,默默地低头将画面朝向自己。我拿过她的作业本,仔细一瞧:她画的是一群蜗牛,只是画面最左边的那只很大,占了小半张纸,而其它的六七只都很小。这样,整个画面看起来很不均衡,的确不太美观。我明白晓川的意思,他是觉得构图不好看,反差大了些。
在日常教学中我常向学生强调构图要饱满、均衡,看这意思,我的话还是起了作用的,学生们对此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小洁的这幅画显然不符合我的教学意图和审美主张。可我知道,这是个生性胆小的女孩子。于是,我一面示意其他同学继续练习,一面温和地安慰她。
“老师知道,小洁是不小心的,对吧?”
她没有说话,只是不住地摇头。
“那你能告诉老师你为什么要这么画吗?难道它是蜗牛王?”我问道。
她抬起眼睛小声地说:“不!它是老师,后面的是它的学生。它们在排队!”
带队的蜗牛老师,排队的蜗牛学生,就像我们学校放学一样。很明显,以她的逻辑,她并没有错。
“老师也没有那么大吧?”晓川依然有些不服气。
“蜗牛老师就像蜗牛的妈妈一样。”小洁看着我,依然很小声地说。
那一刻,孩子的眼神和话语令我有一种无可名状的震撼。孩子在用图画表达对我的赞美和爱,而我却险些错过了这可贵的“心灵的交流”。也就在那一刻,这个生性胆小的女孩子让我懂得,教育人这件事情可能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此后的美术课上,我更加注意用心地去聆听,聆听孩子们对图画的解读,聆听他们鲜活敏感的内心。我发现,孩子们表现的不仅是他们眼中的世界,更多的是他们心中的世界以及那份珍藏在他们内心的真自我和真性情。
(作者单位:安徽省蒙城市亳州师专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