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四年级上册归纳总结(5篇)

最新四年级上册归纳总结(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11:08:08
最新四年级上册归纳总结(5篇)
时间:2023-01-11 11:08:08     小编:zdfb

总结不仅仅是总结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经验,发现做好工作的规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误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是非常宝贵的,对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在今后工作中可以改进提高,趋利避害,避免失误。优秀的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总结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四年级上册归纳总结篇一

让我们去感悟大自然的壮观与美丽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提供到的有关感悟自然四年级作文。欢迎阅读

清澈,明亮的小溪缓缓地流向山的深处,婉转、欢快的叫声直冲那云霄深处,活泼、热烈的瀑布欢快地跃入潭水深处……

这一幅幅的美景无一不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就如一位画家,他自如地挥洒手中的笔墨,描绘出一幅幅人间奇景;大自然又如一位钢琴家,他尽情地敲击手中的琴键,弹奏出一支支美妙的旋律;大自然又如一位魔法师,他尽情地发挥无限的想像力,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大自然是什么颜色?绿色?红色?黄色?紫色?……不,大自然是五颜六色的。

然而大自然这位画家总是偏爱于绿色,绿色代表着永恒,象征着与平与永恒。大自然自从诞生的那一刻起,身上就携带有绿色的基因,然而正是这些基因造就了如今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同时已孕育着人类这一伟大的智慧生命。大自然这位画家自如地调弄手中其它颜色的油墨来点缀美化这大千世界,红色、黄色等颜色代表繁荣与昌盛,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颜色基因,大自然才呈现出如今的五彩缤纷与色彩斑斓。

大自然是五颜六色的,那么什么是它生命的真谛呢?

“鱼翔浅底,鹰击长空,驼走大漠”这一派与谐的景象不正透露出大自然生命的真谛吗?

当你从地上拾起一片火红的枫叶时,你能感受到它的热烈与悲壮吗?那火红的枫叶恰似向你倾吐大自然特有的语言,它教给你“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道理,透过那一片火红的枫叶,你能否感受到大自然的热烈与无畏呢?

你聆听过大自然的声音吗?那淙淙的流水淌过那蜿蜒绵亘的小溪的声音;那云雀直冲云霄的鸣叫声;那雄鹰振翅搏击长空的声音,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你将更深一层地理解大自然地深邃与神秘。

当你将脚丫伸入清澈的溪流中,当你在森林中尽情沐浴着清新的阳光,此时此刻的你已经与大自然进行了零距离的接触,你能不有所感悟吗?

xx年10月13日,那是一个特殊的日子。那一天,是少先队诞辰五十五周年的喜庆之日;那一天,也是我度过小学生涯中最后一次快乐的建队节。就在那一天晚上,我做梦了。

梦里,我来到了教室门口,班里一个人也没有,但每位队员的桌上都立着一条鲜艳的红领巾,它们没有像往日那样被折叠得有棱有角,而是展开着,像一面面队旗似的立在那儿。讲台上,我那条又长又艳的红领巾,正在说着话。它的语调坚定而有力,它说,少先队员已经懂事,已经学会自护自强自理自律;它说,少先队员已经长大,已经学会求知求真求进求新;它还说,它们不负党旗的重托,已顺利完成神圣的使命,说完,它便率先往窗外飞去,接着所有的红领巾紧随其后,任我在背后大声的呼喊,它们全都飞上天空,合并成一面鲜艳的红旗向远方飘去……

“不,别走”睡梦中,我惊醒了。一看床头,红领巾仍静静地躺在身旁。我捧起红领巾,紧紧地贴在胸前,眼泪悄然滑落了。我爱红领巾。是它,告诉了我祖国的荣辱与革命的艰辛,见证一名少先队员的光荣与使命;是它,带领着我实践体验,锻就雏鹰的羽翅,储备高飞的本领;还是它,点燃我理想的灯火,指引我用智慧与热情撒播希望的种子。戴着它,我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邀游,在百花园里放声歌唱,在科技王国里乘风破浪!这一抹红亮天天在我胸前飘起,陪伴着我度过了每一个幸福的,悲伤的,欢乐的,失落的日子。然而我知道,终有一天,我要将它脱去,因为我们的肩上还承担着重大的责任,雏鹰始终要长成雄鹰在天空驰骋。

飞吧,红领巾,飞向伟大的国旗,向祖国妈妈捎去我们那句亘古不变的誓言: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时刻准备着!

高山无语,但阅尽世事沧桑;大海怒吼,却源自细流无声。鲜花绽放,枯叶凋零,金蝉脱壳……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充满智慧,蕴含哲理,富有灵性。崇高自然,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是我生活的一种情趣,这使我的生活更加和谐,使我的感情更加丰富,使我的人生更加精彩。来,让我们一起感悟自然!

听!淅淅沥沥,淅淅沥沥……这不正是雨妹妹轻轻地洒下的仙水吗?看,草儿绿起来了,花儿红起来了,山朗润起来了,一切大自然在仙水的沐浴下,活脱脱地显出那柔媚的一面。“天街小雨润如酥”,这便是春雨的感觉,雨点儿触及肌肤的那一刹那,仿佛听到了星星月亮的低呢,绿叶花瓣的轻语。噢,这下雨妹妹打翻了天宫的大雨盘,哗啦啦,哗啦啦,伴着闷雷的轰鸣,雨倾盆而来,便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感。放肆的雨点儿“卜落卜落”地大到湖面上,湖面上泛起层层波澜,嫩嫩的菱叶、荷花随着一荡一荡地轻轻舞蹈。这便是泼辣、洒脱、豪迈的夏雨。

闭上眼睛,你能感受到风的触动吗?看,金澄澄的麦苗,金灿灿的稻谷在瑟瑟的秋风下轻轻摇摆着,仿佛是金色的波浪在一浪推一浪,形成了一个金色的海洋。风姐姐笑了,她用她那轻柔的手亲抚着这丰收的季节里的一切。秋天,风的季节;风,秋天的神使。呼啦啦,呼啦啦,这是风婆婆刮的冬风,可别惊疑,这可不是风婆婆的恶作剧,她呀,其实是一位似乎内蕴悠远、饱经世事,内心却依然净如孩童、晶莹若处子的老人。

她呀,是要给自然一个严峻的考验,可真是别出心裁啊!

感悟自然,感受大自然的脉搏,听大自然的心跳,听大自然的呼吸。感悟自然,是寻求一份惬意,是寻求一份心情,是寻求一份诗意。

四年级上册归纳总结篇二

四年级自然第一学期总结

一、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原有学生49人, 多数学生乐于探索,有极个别学生对自然科学有浓厚的兴趣,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时间和物资条件,他们只能围绕书本知识进行探究和发现自然科学问题。

二、本期主要采取的教学措施

1、以学生的实际出发,重视教材中基本道理的教育,渗透新课改的精神。

2、通过观察、实验、操评等活动,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3、通过指导学生探究一些自然事物的规律,自然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追求新知,大胆探索的科学态度。

4、渗透新课改的精神,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学生自主探索、师生合作、集体讨论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充分调动深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多采用实物观察、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自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明白、了解事物的自然规律和发展方向。

三、本期主要完成的教育教学目标和任务

1.学生初步掌握了鉴别地震和火山的简单方法,了解了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特征。了解了日食和月食的方法,理解彩虹形成的原因。了解了声音传播的方法。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分析和比较能力、动手能力。

2.掌握了人造材料的基本结构,理解陶瓷与玻璃的的制作方法。理解光是怎么传播的。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和长期坚持进行观察的科学态度。

10.了解太阳的一般情况,认识太阳与地球、人类的关系。认识几种常见的太阳能热水器。了解影响太阳热水器吸热的几个重要因素。了解月球位置和月相的变化规律。

11、培养了学生在较长时间内观察物体运动及变化的能力。

四、教学效果

本期通过师生共同努力,期末成绩都取得优良的成绩。

四年级上册归纳总结篇三

1、水流有力量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水流有力量;水位高,水流的力量大;流量大,水流的力量大。

2、指导学生学习对比实验的方法。

3、培养学生实验的能力。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认识水从高处流下来的流量比从低处流下来力量大。教学难点

总结使小水轮转动快的两个因素:水位高,流量大。

课前准备

水槽、铁丝、剪刀、易拉罐、水轮

课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感知问题

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海浪冲击岩石、瀑布飞流直下、水电站开闸放水的情景吗?为什么会有这样壮观的景象呢?

流动的水可以产生力量(板书课题)

学生观察汇报。

培养观察能力与导入新课一举两得。

二、探索体验 解决问题

老师这里有一个小水轮,你能用水流的力量使它转起来吗?试一试。

你们的小水轮转起来了吗?在刚才的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吗?

谈话:水轮转得快是因为┅┅转得慢是因为┅┅你认为在什么情况下水流的力量比较大?什么情况下水流比较小呢?猜一猜。

在学生的方案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做 以下对比性实验:

1、流量大小的对比实验

①用两个不同流量(孔有大有小)的易拉罐盛水,在同一个高度进行冲小水轮的实验。

②在小组实验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发现大孔的易拉罐水流的多,小水轮转动得快。

2、水位高低的对比实验

①强调用小孔的易拉罐水冲小水轮,使小水轮转动起来。

②用小孔的易拉罐水冲小水轮,想办法使小水轮转得快。

③小组讨论: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发现易拉罐举得越高,小水轮转动得越快。

3、兴趣活动,游戏比赛

(1)找两个身高不同的学生参加比赛。

(2)高个使大孔易拉罐,矮个使小孔易拉罐,同时进行冲小水轮实验。

(3)学生观察:哪个小水轮转动得快?

(4)提问:为什么高个同学冲的小水轮转动得快?

(5)总结比赛结果:水位高,流量大,水流的力量就大,所以小水轮就转得快。

小结:水的高低我们称为水位,水流的快慢我们把它称为流速,水的多少我们称为流量。看来水位、流速、流量就是影响水流力量大小的主要因素。

2、水力的利用

一、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知道水流有力量,认识人类 对水力以及对风力、太阳、矿产等自然资源的利用。

2、认识到水力是自然资源的一部分,是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是可被改造和利用的。

3、意识到从小要热爱自然,关心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二、重点、难点

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认识水流有力量,我们可以利用它。让学生认识到水力是自然资源的一部分,自然资源还有很多很多,都是可以被我们人类改造和利用的,从而意识到从小要热爱自然,关心自然,做大自然的好朋友是本课的难点。课时数:2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观察导入 激活思维

1、出示小水轮的模型,演示小水轮转动的实验,提出观察要求:“小水轮是如何转动起来的。”

2、出示“木排顺流而下”及“洪水冲毁树木、房屋”的投影片让学生仔细观察。

3、引导学生针对实验和投影片上出现的现象展开讨论,议一议自己的感受,说一说自己的看法,谈一谈小组的共识。

4、小结学生发言,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二、观察讨论深入理解

1、利用看录象、投影出示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利用水力的相关资料,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看了这么多资料,你有什么想法?在小组中议一议。

2、巡回了解学生讨论情况,并适时给以帮助和指导,尤其应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明水力的利用。

3、组织学生把自己收集的相关信息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认真倾听学生发言及时捕捉闪光点,给于鼓励;抓住分歧点,激起矛盾冲突,引导他们进行争辩。

4、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人类对水力利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三、激活思维深化认识

1、激活思维:水力可以被人类所利用,那除了水利,大自然还有哪些资源是可以被改造,被利用的?

2、利用录象资料创设问题情境:现在你想说什么?先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

3、巡回了解小组讨论情况,及时加以指导。

教师小结自然资源的丰富性。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前景的广阔性,以及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四、全课小结拓展延伸

1、教师课堂小结

2、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何收获;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如何让更多的人知道你的收获呢?

3、水的压力

一、目的要求

1.指导学生认识水的压力——水对容器的底和壁都有压力;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水的压力,压力是来自各个方向的;水越深压力越大。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课时数:3课时

二、教学准备

1、两端开口的圆筒(塑料筒、竹筒或粗玻璃管),在一端蒙一块橡皮膜。

2、塑料瓶,在瓶壁下部开一个孔,在孔上粘一块橡皮膜。

3.两个漏斗,都用橡皮膜蒙住漏斗口,用橡皮管把两个漏斗颈连接起来,不要漏气。

4.高塑料瓶,在瓶壁的上、中、下部各扎一个孔。

5.水槽、烧杯、水、抹布。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提问:什么是大气压力?大气压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2.谈话:

(1)谁会游泳?你在哪里游过?。

(2)人站在齐胸深的水中,胸部有什么感觉?(感到有一种压力。)这是怎么回事?(水对胸部有压力。)3.讲述,为什么人站在齐胸深的水中胸部会感到有压力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水对容器的底和壁都有压力

(1)讲解:在每组的实验桌上有一个两端开口的塑料筒,在筒的一端蒙住一块薄橡皮膜。用烧杯从水槽里取水,把水倒入塑料筒,观察蒙在筒底的橡皮膜有什么变化。

(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

(4)讨论:以上实验说明什么?(说明水对下面的物体——容器的底有压力。)

(5)讲解:在每组的实验桌上有一个塑料瓶,在瓶的下部壁上有一个圆孔,在孔上蒙了一块薄橡皮膜。往瓶子中倒满水,观察蒙在瓶壁上的橡皮膜有什么变化。

(6)学生分组实验。

(7)汇报实验结果,(8)讨论:

①以上实验说明什么?(说明水对容器的壁也有压力。)

②说一说,水有没有压力?水的压力与固体的压力有什么不同?

(9)教师小结:水有压力,不仅对容器的底有压力,对容器的壁也有压力。

2、指导学生认识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水的压力,压力来自各个方向

(1)讲解:在每组实验桌上有这样一个实验装置——两个漏斗,漏斗口上蒙着薄橡皮膜,一根橡皮管把两个漏斗颈连接起来。用手指轻轻压一个漏斗口的橡皮膜,观察另一个漏斗口的橡皮膜有什么变化?(会鼓起来。)

(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

(4)讨论: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5)讲解:

以上实验结果说明,当一个漏斗口的橡皮膜受到压力时,这种压力会经过橡皮管中的空气传递到另一个漏斗口的橡皮膜,使它鼓起来;那么,当我们看到一个漏斗口的橡皮膜鼓起来了,就知道另一个漏斗口的橡皮膜一定受到了某种压力。

我们根据以上道理做一个实验,把一个漏斗放入水中,观察另一个漏斗口的橡皮膜有没有变化。

(6)学生分组实验。

(7)汇报实验结果。

(8)讨论;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9)讲解:通过以上实验我们知道,在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水的压力。把水中的漏斗口朝向上、下、左、右、前、后等各个方向,观察另一个漏斗口的橡皮膜是不是都会被压鼓。

(10)学生分组实验。

(11)汇报实验结果。

(12)讨论: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13)教师小结:通过以上两次实验,我们知道在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水的压力,压力是来自各个方向的。

(14)指导学生在课本中填写这个问题的结论。

3.指导学生认识水的压力大小与水的深度有关系,水越深压力越大

(1)讲解:在每组的实验桌上还有一个塑料瓶,右瓶壁的上、中、下部位分别扎了一个孔,往瓶中倒满水,观察有什么现象。

(2)学生分组实验。(此实验也可以用演示的方法。)

(3)汇报实验结果。

(4)讨论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5)教师小结:瓶中的水所以能从瓶壁的小孔中冲出来,是因为水有压力;喷得越远,说明压力越大。在实验中我们看到,瓶壁上的孔越往下,水喷出的越远,这说明水的压力大小与水的深度有关系,水越深压力越大。

(6)指导学生在课本上填写这个问题的结论。

巩固、应用

1.提问:通过本课学习你知道水的压力有什么特点?

2.解释:

(1)水库的大坝,为什么都是上面比较薄,下面比较厚?

(2)在深水中作业的潜水员,为什么一定要穿用金 属制成的抗压潜水服?

布置作业

设计实验:证明水越深压力越大。

四、课后小记

4、水的浮力

一、教学目标 :

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浸入水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水中部分的多少有关。了解浮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归纳能力。

二、教学准备:

平衡尺、铁块、木块、绳、水槽、测力计等。课时数:3课时

三、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1、将一些物体放入水中,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些什么现象?有的沉有的浮。

2、这些物体为什么有的会沉有的会浮呢?

(二)学生自主学习。

1、通过平衡尺认识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了。(1)认识浮在水面上物体受到了。a.教师演示:

a.当平衡尺一端的小木块浸入水中,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b.演示前学生假设、猜想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b.汇报观察到的情况。c.学生分析这是为什么?

d.师生共同小结:浮在水上的物体会受到力。(2)认识沉在水中的物体受到了。

a.平衡尺两端都挂上铁块,将一端的铁块浸入水中,平衡尺还平衡吗? b.学生分组实验研究。

c.得出结论:沉在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

(3)结论:放入水中的物体,不管是浮在水面上的,还是沉在水中,都会受到。这个浮力的方向是朝上的。

2、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水中部分的多少有关系。(1)请学生设计实验,怎样测量浮力的大小?(2)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设计方案。(3)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

(5)测量大小的变化。要求依次测量铁块在空气中、刚浸入水中、大半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时的读数,通过比较,你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6)学生分组实验。(7)汇报实验结果。

(8)得出结论:物体浸入水中越多,受到浮力越大。

3、指导学生了解浮力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1)学生阅读p10的内容。

(2)让学生交流在生产、生活中是怎样应用和使用浮力的?

(三)小结本课:怎样测量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

(四)作业: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为什么还会有的沉有的浮呢?

5、船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船的发展史及发展背景;

2、认识各种船及它们的用途;

二、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数:2课时

三、教学过程

观看船的多媒体课件,问:这是什么?(船)导入课题:船

1、新课

(1)学生自读课文。

(2)回答问题:人类最早的船是什么?随着生产的发展又发明了哪些船?(3)学生汇报学习结果。(4)教师小结。

2、观察:认一认下面图中各种船,并了解它们的用途。(1)学生自己观察;

(2)学生个别汇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3)全班小结。

3、学会课文生词

独木舟

帆船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了学习了什么?它有什么用途?

6、轮子

一、目的要求

1.使学生知道利用轮子工作可以省力。2.向学生渗透对比实验的方法,并通过对实验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二、课前准备

1.课文第一部分的挂图或幻灯片。2.实验用重物(砖或书等)。3.圆杆铅笔,每组四枝。课时数:3课时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谈话:今天我们学习新的一课,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挂图(或幻灯片)。(出示第一部分的挂图或幻灯片。)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讨论用哪种方法好

提问:请你说说用哪种方法好?为什么? 讨论:当学生指出用安有轮子的皮箱和用小车推粮食这两种方法好,可以省力时,教师再进一步提出问题。

提问:为什么这两种方法可以省力?

(引导学生指出这两种方法都使用了轮子。)

小结:通过刚才的讨论,大家根据平常的经验,都认为使用轮子工作可以省力,用轮子工作真的可以省力吗?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轮子。(板书课题)2.指导学生通过实验,研究使用轮子工作能省力(1)教师介绍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①找块整砖头,放在桌面上,用小拇指推一推,砖动没动,小拇指有何感觉。②将砖头下面垫上几根铅笔,再用小拇指推一推,砖头动没动,小拇指有何感觉。(2)学生分组实验。不垫铅笔和垫铅笔的方法各做l——2次。(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4)分析实验结果。讨论:

比一比方法1与方法2有什么不同? 方法1和方法2哪种方法省力? 观察:砖头下边垫的铅笔像什么?

组长再做方法2的实验,其余同学观察砖头下铅笔的运动。实验后启发学生指出滚动的铅笔像一个个轮子。

(5)教师小结:垫在砖头下边的铅笔就好像是轮子,使用轮子工作可以省力。3.指导学生讨论生活中轮子的应用

提问:学习了应用轮子工作可以省力的知识,想一想在我们周围有哪些物体安装了轮子,它们有什么好处?(让学生充分发言)

讨论:依次出示课文中的图,讨论这些物体安装的轮子是什么样的?有什么作用?

4、巩固

简单概括本课教学内容。

7、车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车的发明与发展历史;

2、认识各种车,并了解它们有什么用途。

二、课前准备 车的多媒体课件 课时数:2课时

三、教学过程

观看车的多媒体课件,问:这是什么?(车)导入课题:车

1、新课

(1)学生自读课文。

(2)回答问题:人类最早的车是什么?随着生产的发展又发明了哪些车?(3)学生汇报学习结果。(4)教师小结。

2、观察:认一认下面图中各种车,并了解它们的用途。(1)学生自己观察;

(2)学生个别汇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3)全班小结。

3、学会课文生词

发展

用途

汽车

电车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了学习了什么?它有什么用途?

五、练习

课后收集各种车辆的资料、图片,了解它们的用途。

8、空气占据空间

一、教学目标 : 1.过程与方法

(1)能对“瓶子里的气球为什么吹不大”做出合理假设,并能用实验来进行验证;

(2)能初步依照“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认知程序,做好简单的记录;

(3)能解释“气垫”复原的原因,并能根据假设设计验证性实验。2.知识与技能

(1)知道空气要占据空间,空气有质量,空气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2)了解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能说出空气枪的原理;(3)会制作空气枪。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重证据和按照科学认知程序进行科学探究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习惯;(2)会观察生活中相关的例子,知道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准备: 1.空气占据空间:

演示——瓶子、气球(2~3套)。

分组——粉笔头、砖块、气球、塑料袋、玻璃杯、纸团、塑料瓶、水、水槽。2.空气有质量:

细木棍、细绳、大气球两个、大头针、胶泥、胶带等。3.压缩空气:

演示——充足气的大塑料袋。

分组——塑料注射器、橡皮擦。4.制作空气枪:

废圆珠笔芯和小于笔芯内径的木棍;塑料注射器、湿纸团、橘子皮等。5.自制压缩空气水“火箭”、气枪等。课时数:3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谜: 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无孔不入变化多,动物植物都需要。

2.学生回答。

3.谈话: 不错,谜底是空气。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关于空气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4.学生交流。5.谈话: 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先让我们来研究一下空气是怎样的一种物质。

(二)探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1.提问: 这是一只气球,你们能把它吹大吗?(出示气球在瓶里的实验装置)如果我们来吹这个气球,能把它吹大吗? 2.学生假设。

3.推选几位同学来试一试。4.讨论: 气球为什么吹不大?

5.小结:由“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引出“有空间就有空气占据吗?”这一问题,并对这个问题作出假设。

(三)学生利用实验来探明空气是不是占据空间

1.谈话: 我们得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呢?我们通过实验来检验,把一团纸塞进玻璃杯的底部,然后将杯子倒立放入水中,杯子不能倾斜,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如果把杯子倾斜着放,又会产生什么现象呢?

2.同组的同学展开讨论。

3.提出实验前的思考:根据刚才的问题,你认为应该准备哪些材料来做这一实验呢?实验可以分成几步去做?

4.同组的同学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开始设计实验。5.学生做把一团纸塞进玻璃杯底部的实验。6.各组汇报实验结果。

7.提问: 为什么在第一次实验中纸团没湿?而在第二次实验中纸团却湿了呢? 8.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学生通过分析纸团湿与不湿的原因,进一步认识空气要占据空间的性质。

9.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概括,最后得出结论。

10. 师生共同总结: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了空气的又一个性质——空气占据空间。(板书课题:空气占据空间。)

(四)探究空气是否有质量 1.教师出示两个雪碧瓶(一个装水,一个空的),提问:这两个瓶子里面有什么?哪个重?

2.提问: 这个瓶子里有空气,空气有重量吗?

3.学生讨论。

4.教师介绍器材,谈话:你们可以用这些材料设计实验来证明空气有没有重量。5.学生讨论。

6.学生汇报设计的实验方法。

7.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实验时要尽可能地做到以下几点: ① 两只气球要吹得一样大; ② 一只气球表面贴一小块胶带; ③ 把两只气球分别系在长棍的两端; ④ 在长棍中间系上绳子,调节其位置,并用适量的胶泥配重,使长棍保持平衡; ⑤ 用大头针从贴胶带处刺破气球,观察发生的现象。8.学生分小组活动,并画下实验装置图和实验情况。9.学生汇报实验情况。10.师生小结。

(五)探究空气可以被压缩

1.教师出示一个充足了气的塑料口袋,提问:用手压“气垫”有什么感觉?松开手后会发生什么现象?这是怎么回事?注意用力不要太大,以防袋子破裂。2.学生分组实验。

3.学生汇报实验情况。解释活动中的感觉与看到的现象。4.教师指导学生想办法证明自己提出的假设。5.学生分组实验。6.学生讨论汇报。7.学生回答。

8.教师小结: 生产和生活中用到空气的这种性质的地方很多,只要我们勤动手、多动脑就一定能发现空气的这种性质能在更多的地方发挥它的作用。

(六)探究压缩空气有弹性和弹力

1.演示教师自制的空气枪,激趣:你想制作一个你自己的空气枪吗? 2.指导学生制作空气枪。

3.学生自选材料制作,玩空气枪。(强调:不要对着人)4.游戏: 比一比,谁射得远。

5.讨论: 为什么有的空气枪射得远?

(七)总结

谈话: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空气具有哪些性质?是怎么知道的?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9、压缩空气

教学目标

1、知识点:使学生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了解压缩空气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2、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能通过实验去探究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的性质。激发学生应用压缩空气的性质进行探究,提出创新的方案。

3、德育渗透:培养学生通过实践自己获取第一手资料的研究科学的初步方法。培养学生破除迷信敢于创新的胆量。教学重点:

认识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的性质。教学难点 :

能通过实验去探究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的性质。教学材料与教具:

针管、橡皮胶、各种皮球、轮胎、打气筒、辟拍枪 课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前提测评:

让学生说说他了解的空气。(用以掌握学生对空气了解的程度)

二、认定目标:

1、根据学生对空气了解的程度,引入有气的皮球和没气的皮球的不同,导入

要认定的目标。

2、口述目标并板书课题

三、导学达标

(1)让学生作几组实验: 实验1: 压缩针管。

实验2:往皮球和轮胎中打气。实验过程让学生充分地做,在实验中让他们体验空气在密闭容器中,不同的情况下有什么不同现象。(注意发现学生的创新做法)探究下面的问题:

1、用橡皮胶顶住针管,往下压针管活塞,针管里的空气有什么变化?

2、压针管活塞的手松开发现什么现象?

3、往皮球或轮胎中打气前和打气后有什么不同?气打得小和打得多有什么不同?

4、学生在实验后对“空气可以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认识还比较肤浅,通过播放cai课件,用动画形象地描述空气在针管皮球、轮胎中被压缩的过程。压缩后空气在密闭容器中会有弹性的过程。

5、让学生在实验中和实验后结合cai课件进行思考,发现和比较,自己总结出“空气的体积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的性质,使学生通过探索实践得出有关空气压缩的第一手资料。

6、板书: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2)回顾实验中皮球打气前后,和气打得小和打得多的比较,找出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压缩空气的例子。(提示可以从要用打气筒或空气压缩机往密闭容器里送气的地方去想。)

老师让学生把发现的例子写在黑板上。

四、达标测评:

师演示辟拍枪、手喷的空气清新剂、手喷漆等让学生说说原理。在通过cai课件展示压缩空气应用的新领域,启发学生提出创新的应用方案。对学生提出的方案给与鼓励性的评价。

五、布置学生课后通过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或上网浏览查阅,继续研究提出更多的利用压缩空气的创新方案。

10、压缩空气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了解压缩空气的在生活中的应用。课时数:2课时

二、教学过程

观看课文图,问:这些是什么? 导入课题:压缩空气的应用

1、新课

(1)学生自读课文。(2)回答问题:足球里面充气、自行车、汽车轮胎里的压缩空气是有什么用途?(3)学生汇报学习结果。(4)教师小结。

2、看课文32页,思考:想一想,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压缩空气?

(1)学生自己观察;

(2)学生个别汇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3)全班小结。

3、动手操作

(1)用小塑料杯和泡沫塑料托盘,做一艘气垫船。

(2)向小杯里吹气,托盘下就会形成气垫。试一试你制作的船能被气垫托起来吗?

三、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了学习了什么?它有什么用途?

11、大气压力

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大气有压力,来自四面八方;了解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课前准备:

教师:衣钩、挂图或投影、能挂在衣钩上的物体、投影仪、马德堡半球实验情景、大气压的应用投影片„„

分组实验材料:水槽、纸板、水。

学生准备材料:玻璃杯、自然实验盒(注射器、挂钩)、橡皮。课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

1、出示利用原理的塑料衣钩。

2、谈话:小朋友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塑料挂钩)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用吗?(用他来挂衣服或炊具等物体)?怎么用它?(使劲按在墙壁或玻璃等比较平的物体上挂钩就会贴在上面了。

3、演示:(1)将塑料挂钩按在黑板上或窗玻璃上,用它来挂衣服或其它物体)。(2)让小朋友们上来拉一拉,看看是否很粘。(3)请小朋友们拿出学具袋中的一个塑料“碗”来按在课桌上,体会一下是不是很粘。

4、谈话:为什么这个塑料挂钩掉不下来呢?为什么你们把塑料“碗”按在课桌上要用一定的力才能把这个“碗”拔下来呢?

5、讲述: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塑料挂钩的秘密。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

(1)讲述:为了弄清塑料挂钩的秘密,我们来做个试验。

(2)演示实验:拿一只玻璃环装满水,将一块纸板盖住杯口,杯里不要有气泡,用手按住纸板,把杯子倒过来。(先不要松手)

(3)提问:松开手后,纸板会不会掉下来?杯里的水会不会流出来?(学生发表意见后,松手)(4)学生分组实验。(同上)(5)学生汇报实验结果。(6)讨论:

•纸板为什么不会掉下来?水为什么流不出来?

•是什么力量把纸板压得紧紧的?(希望学生能说出是)空气的压力是往什么方向压的?(启发学生说出是由下往上压)

(7)学生分组实验:请同学们把自然实验盒中的注射器拿出来,将注射器的活塞推到底部,口朝下,用橡皮堵住口,把活塞往外拉。

(8)汇报实验结果:能把活塞拉出来吗?拉活塞时,你有什么感觉?(9)讨论:

•为什么活塞拉不出来?是什么力量把活塞压得这样紧?(空气的压力)•空气的压力是向什么方向压?(启发学生说出是自上往下压)•以上两个实验有什么相同点?说明什么?(10)学生汇报。

(11)教师小结:以上实验说明,我们周围的物体都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就是空气的压力。在地球周围乌黑丰一层顾厚的空气,大约有2000~~3000千米厚,人们把这层厚厚的空气叫做大气。所以人们又把空气的压力叫做。(板书课题。)大气层中的任何物体,都要受到大气的压力。

2、指导学生认识来自四面八方。

(1)讲述:刚才,用杯子、纸板做实验时,有的是由下往上的;用注射器做实验时,有的同学说是由上往下的。到底是向着哪个方向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做个实验。

(2)学生分组实验:照实验1的方法,把装满水的杯子盖上一纸板倒过来。使杯口朝向前、后、左、右各个方向,纸板会掉下来吗?(3)讨论: 这说明什么?

(4)教师小结:实验说明,来自四面八方。也就是说,一个在空气中的物体,它的各个方向都受到大气的压力。

(5)指导学生填写书中空白。以上实验说明:来自四面八方。

3、指导学生认识之大。

(1)出示投影片——马德堡半球实验。(2)讲述:马德堡半球实验。

这是科学史上的一个有名的实验,发生在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当时的市长是葛利克,他是一个学者。有一天,他把德国皇帝和仪员们请来观看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拿了两个直径约360毫米的空心半球,把它们合起来,通过一个小孔把球里的空气抽去,再塞住小孔。然后在球的两边拴上绳,套上马,向两边拉。开始,每边用一匹马拉,拉不开,然后每边用二匹马拉,还拉不开„„一直增加到每边八匹马,才勉强把铜球拉开。这就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3)提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4)学生汇报。

(5)教师小结:这个实验生动的说明了大气有压力,而且压力很大。

(6)同学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既然很大,为什么我们还感觉不到,不会被压扁呢?

(7)学生汇报。

(8)教师小结:我们之所以感觉不到,是因为我们身体内部也有压力,身体各个方向都受到,这些压力相互抵消了。

4、指导学生认识的应用。

(1)提问:现在,谁能解释按在玻璃上的这个塑料挂钩为什么掉不下来呢?臬才能使这个塑料挂钩吸得更紧一些,挂的东西更重?为什么?(2)讨论:你还能举出一些应用做事的例子吗?(3)出示的应用投影。

(4)观察、讨论:图中是什么东西?它们是干什么用的?它们是怎样应用的?(5)讲解:图中几种东西的原理。巩固、应用

1、讲述:通过本课学习,我们知道了大气有压力,来自四面八方和的应用。

2、指导学生填写书中结论。

12、大气压力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了解大气压力在生活中的应用。课时数:2课时

二、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新课:我们来做实验,感觉一下大气压力的力量。

1、实验

(1)仿照教材37页实验方法分组做实验;(2)回答问题:你们有什么感觉?(3)学生汇报学习结果。

思考1:

1、你知道这两个挂钩的“吸盘”为什么能吸在一起吗?

师讲解:用力按时,两个“吸盘”里的空气被排出,大气压力把两“吸盘”紧紧地压在一起。

2、这种小挂钩为什么能吸在墙上,并能挂一些东西呢?

师讲解:将小挂钩的“吸盘”按在较平的墙面上,这样可以把里面的空气排出,大气压力就把小挂钩压在墙面上了。只要“吸盘”内不进入空气,小挂钩就不会掉下来。思考2:

(1)根据吸管喝饮料的道理,解释滴管是怎样将水吸进管中。你自己动手试一试。

(2)实验观察;(3)汇报结果。

三、全课总结

大气压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13、风筝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风筝,并了解风筝的历史;

2、学会制作简单的风筝。教学准备:

一个风筝、细竹条、薄纸和线绳 课时数:2课时

二、教学过程:

1、认识风筝

讲解:中国是风筝的故乡,风筝是最早的飞行器,是现代飞机的祖先。

2、出示风筝,观察:

(1)图中的风筝有哪些图案?(2)你看见过或放过什么图案的风筝?(3)学生汇报交流。

3、动手制作简易风筝

(1)认真阅读42页的制作方法;(2)制作风筝。

4、展示自己的风筝。

5、学会本课词语

风筝

图案

骨架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到操场上放风筝。

14、飞机

一、教学目标:

认识飞机,了解飞机的种类和用途。

二、课前准备 多媒体飞机课件 课时数:2课时

三、教学过程

观看课文图,问:这些是什么?

1、新课

(1)学生自读课文并观察课文插图,理解飞机的发展史。(2)回答问题:

飞机经过了哪些发展过程?

飞机的发明者是谁?

飞机的种类有哪些?它们的用途又是什么?(3)学生汇报学习结果。(4)教师小结。

2、学会生词

飞机

热气球

飞艇

滑翔机

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了学习了什么?它有什么用途?

15、火箭

一、教学目标:

认识火箭,了解火箭的历史及飞行原理。

二、课前准备 多媒体火箭课件 课时数:2课时

三、教学过程

观看课文图,问:这些是什么?

1、新课

(1)学生自读课文并观察课文插图,了解火箭的发展史。古代的火箭分别叫什么名字?

汇报:一窝蜂、神火飞鸦、火龙出水

(2)思考:想一想,古代的火箭是怎样飞上天的? 实验观察:

当充足气的气球放气时,气是从哪个方向跑出的,气球会向哪个方向跑? 汇报:气球向前跑,气向后跑;或气球向上飞,气向下跑。

小结:气球里的气向后跑,才推动气球向前跑;古代火箭的飞行就是这个道理:把药筒里的火药点燃后,从药筒中会向后喷出气体,推动火箭向前飞行。(3)学生带着问题再阅读课文:现代火箭的飞行原理呢?也是一样的吗?(4)学生读书。(5)汇报交流。

(6)了解我国火箭的历史。

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了学习了什么?它的飞行原理是什么?

从江

四年级上册归纳总结篇四

第1节

认识岩石(一)

一、常见岩石有五种:花岗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大理岩。

二、主要特征:

花岗岩砂岩

页岩 石灰岩大理岩 第二节

认识岩石(二)

一、采集岩石:郊外的石山上、河滩上、建筑工地上。

二、岩石的用途。

1、岩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2、岩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3、岩石是重要的生活、生产用品。

4、岩石可以雕刻、磨制成各种工艺品。

第3节

花的构造

花的构造 第4节

种子的构造

一、种子的构造

种子的构造

二、种子的类别

种子分为两类:

1、有胚乳种子。

2、无胚乳种子。

注:子叶和胚乳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逐渐消失,它们是种子萌发的养料。注:种子如果没有胚,就不能长成新的植物。

一、青蛙和蟾蜍一生的变化。

由“卵”=》“蝌蚪”=》“青蛙(蟾蜍)”

二、长成过程:卵-小虫-长出尾巴(蝌蚪)-长出后腿-长出前腿(青蛙)-尾巴消失(成形)-产卵

三、青蛙和蟾蜍的区别

第5节

养蝌蚪

四年级上册归纳总结篇五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之一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第一课时

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1.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2.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真实而令人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板书课题)

自由朗读,自主预习

1.按常规或按要求自读自学:把课文读两三遍,读通读顺;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

2.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指名读,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有的词语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如:“欲出又止、雨贯而出、气喘吁吁”等。

小黑板

旅游

筑巢

幼龟

沙滩

侦察

企图

情愿

蠢事

返回

海鸥

补救

争先恐后 欲出又止 若无其事 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

3.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是否达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

4.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与重点:了解课文大意,理解“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以演促读,感悟“蠢事”

1.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请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表演这三个自然段叙述的情景。如果你会表演了,也就读懂了。

2.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a.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扮“幼龟”,带头饰上台表演,大家边听边看。表演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欲出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比较书写“幼”和“幻”字;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的表演,范写“啄”字。

b.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或表情的词语,如:“焦急”“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颓废”,自由读该段,要求读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范读、模仿读、比赛读,初步读出感情。最后指名上台表演,教师采访“向导”扮演者:你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3.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分小组再说一说。

4.回答:我们干了一件什么样的“蠢事”?

5.比较句子: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异同?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通过比较,并联系课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坏事,是“愚不可及”。然后范写“愚蠢”,学生在草稿本上写两遍。

课堂小结,完成练习

自主读课文,遍数自定,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导读课文,感悟“启示”

1.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意。

2.课文第六、七自然段就描述了这幅图的情景,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

3.默读六、七自然段,展开想象: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请大家展开想象写几句话,描述一下,并写一点自己的感受。

4.指名读自己写的片段,表达出自己的心情。

5.比较句子,体会“悲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a.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b.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6.感悟启示:同学们,如果你们就是当时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训,得到了启示。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启示对大家说一说吧!

在学生广泛发言后,请大家找到《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阅读提示”,画出其中一句话,并齐读:“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明确要求,启动“综合性学习”

1.读一读“综合性学习”安排,说一说活动方式与要求。

2.分组商议:准备怎样开展这次活动。

3.全班交流,教师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

4.课余时间学生分头行动,教师及时了解情况。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会写1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在小黑板上抄写生字新词和两组需要比较的句子。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第一课时

一、整合导入

1、阅读单元导读,了解本单元的主题以及要求,并粗略了解本单元要学习的课文。(从整体入手)

2、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了神秘。今天,我们,就将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内在规律。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自由朗读,疏通字词

1、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的习惯)

2、认读生词:旅游筑巢幼龟沙滩侦察企图蠢事返回海鸥补救争先恐后欲出又止若无其事见死不救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响彻云霄

(小黑板展示,对于“若无其事”等词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表演等方式理解)

3、名分段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对于比较难读的句子,可以让学生齐读或挑战读)

4、初读交流: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注意:要将学生提出的不懂的地方进行梳理、归纳,并及时解决;若不能马上解决,可以简单板书,在后面的教学中相机处理,在此环节上绝对不能走形式。)

三、入情入境,感悟“蠢事”

1、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方法: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自由读三、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演这个情景。

注: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深入研读,对于细节部分要反复推敲,不能读读了事,还要把字词的理解同表演结合起来,如“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就要把幼龟当时的神态、眼神体会出来。

2、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1)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幼龟”和“嘲鸫”,大家边听边看。表演后评议,教师抓住“欲言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比较并书写“幼”和“幻”这两个字;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嘲鸫”的表演,范写“啄”字。

(2)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和表情的词语,如“焦急”、“冷淡”、“若无其事”、“极不情愿”、“颓丧”,自由读该段,要求读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范读、模仿读、比赛读,初步读出感情。最后指名上台表演,教师采访“向导”扮演者:你说“叼去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3、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分组再说一说。

4、讨论:我们干了一件什么“蠢事”?

5、比较句子: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注:通过比较,并联系课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了坏事,是“愚不可及”。然后范写“愚蠢”,学生多练习几遍。

四、本课小结

本来想帮助幼龟,结果却让许许多多幼龟成了食肉鸟的食物,在让人惋惜的时候,它带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呢?下节课,我们再来看看!

作业布置

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导读课文,感悟“启示”

1、请大家看看这幅插图,想想图上讲了什么?

2、课文六、七自然段就叙述了这幅图的场景,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

3、默读六、七自然段,同时想象:

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请大家展开想象写几句话,描述一下,并写一点自己的体会。

4、指名读自己写的片段,并表达出自己的心情。

5、比较句子,体会出“悲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1)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2)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6、感悟启示:同学们,如果当时你们就是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训,得到了启示。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启示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7、在学生广泛发言后,请大家找到《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阅读提示”,画出其中的一句话,并齐读:“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朗读全文,归纳大意

1、齐读课题,再指名说说课题的含义和“自然之道”的意思。

2、朗读全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方法:先指名说一说,如果学生不能概括清楚,就处事小黑板让学生填空式地说一说,最后小结方法——把各部分意思连起来。

明确要求,引出“综合性学习”

1、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安排,说一说活动方式和要求。

2、分组商议:准备怎样开展这次综合性学习。

3、全班交流,教师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

4、课余时间学生分头行动,教师要及时了解情况。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之三

这是一篇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课文。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在自然面前,我们人类该作些什么呢?课文通过具体事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这就是自然之道。关于这篇课文的教学,我紧抓“道”字,做了如下设计。

一、导入,引出“道”

1.故事导入。

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那是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放学,我背着书包正往家里走,突然,我发现前面不远处的麦地里,一只喜鹊正扑腾着翅膀,却怎么也飞不起来。于是,我疾步走上前去,抱起那只喜鹊。我发现,那只喜鹊的翅膀受伤了。我连忙把那只喜鹊抱回家,用碘酒擦洗它的伤口,敷上消炎药,把它包扎好。不几天,那只喜鹊好了。我很喜欢它,怕它飞跑了,于是就把它的翅膀尖给剪了,并用罩子把它罩住。我每天给它食吃,给它水喝,精心喂养。可是没多久,你们猜,它怎么了?(它却死了)

2.引出“道”。

是呀,这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板书课题。

3、读题,解释“道”。

学生读课题,说说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

二、学文,领悟“道”

1.预习质疑:

通过预习,你有没有遇到不懂的问题?(学生说出在预习课文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如我和同伴在小龟遇到危险时很焦急,为什么向导却“若无其事”?向导明知道把小龟抱到大海会害了小龟,可他却还是抱起小龟朝大海走去?向导的话是什么意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2.筛选问题:

上述问题哪一个最有研究价值?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在学生提出了不懂的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确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在下面的教学环节中进行讨论与交流。)

3、读书释疑:

(1)指名读书。

指几名学生朗读课文,主要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熟练程度,便于作教学指导。

(2)组内讨论:向导的话是什么意思?向导明知道那样做会害了小龟,可他为什么还是抱起小龟朝大海走去?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

(3)汇报交流:引导朗读、读中感悟自然之道。引导朗读的重点是第四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

三、拓展,内化“道”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请同学们打开书再读一读《大自然的启示――“打扫”森林》,看看你还有什么样的感受?

1、拓展阅读。

2、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具体例子谈体会,使“道”得以内化。

四、综合性学习:(下节课的任务)

自然的启示

板书:

自然之道

遵循人违背

保护↘↙伤害

海龟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我深感缺失太多。反思教学,诸多感触涌上心头,其突出者有三:一是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之中。课堂,是教师精心为学生搭建的可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进取全面发展的平台。课堂上缺少了学生的活动,或者说学生的活动不充分,或者说没有使全体学生动起来,那么,这个课堂是缺乏生机和活力的。这是我在这节课操作上的首要缺失。我通过观察估算了一下,在这节课中没有完全动起来(主要是脑动)的学生占着不小的比例。是什么原因呢?对学生情况把握不准确,在教学构思上对主体性和全员性考虑不周全是其主要因素。二是朗读使课堂教学充满情趣。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段,它对领悟情感陶冶情操培养情趣很有好处。所谓读文悟道披文入情,强调的就是读。这节课中,对朗读的处理,没能很好地与阅读教学的特点统一起来,从而使阅读教学显得单薄,显得缥缈,显得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这是因教师的操作不慎而造成的缺憾。三是评价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催生剂。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无疑会唤起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的进取心,激励学生的求知欲。评价犹如催生剂,给学生以力量,给学生以风貌,给学生以健全完美的人格。我明于心而未能明于行。今作如此反思,意在矫正自我,改进教学,使教学日臻完善。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