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成功从改变自我开始 改变自己是幸福的开始篇一
2013-2014第一学期湾坞中心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总结
记得去年教研活动总结时。校长曾说过,我们的教研活动必须得有模有样风声水起,这个学期的教研活动真正是做强做大,延续以往的听名师课堂,学名师上课为主线,以读书、写字活动为辅。从改变老师自身做起!
一:天道酬勤,我们用丰富的教研活动改变素质
有广度:
1、11月11日与宁师附小的“自主性学习,生命化教育”的主题校际联谊活动,从听课到讲座,无不让人浸润其中。
2、11月28日的中小学教学交流,谢瑞堂老师执教《钱学森》一课。这次交流为中小衔接打好了更好的教学模式。
3、与半屿小学的新教师一起学习进步,让她们更稳步地迈进新课堂。
有深度:这个学期开了许多课,有一年级老师的同题异构:《家》三师同台,异彩纷呈;有少平老师的校本课堂《世界的海岛》,独具匠心,视觉盛宴;有清华老师的阅读课教学《黄山奇松》条理清晰,简约而不简单;云英老师的童话教学《三袋麦子》活泼生动,有趣有得;有丽泉老师的诗歌教学《水乡歌》清新自然,进步非凡„„真正做到突破上课类型,多角度解读文本,新旧老师都很棒,进步一箩筐!
有力度:进名师课堂:听了许老师《荷叶圆圆》,周益民老师的《诗中的声音》听这样的课收获多多,感悟多多。
教研活动有度,老师自然得益!二:腹有诗书气自华,用读书改变气质
读书是必须的,从上个学期的教育教学阅读到这个学期的文学名著阅读,从学校订的到自己买的。语文老师带领孩子们从晨诵午读开始一路教学一路读书„„
做为语文老师,不但得多读书,还得会读书。所以我们听《新年新诗会》,品新诗,学朗诵,走进诗意语文
三:见字如见人,用练字改变形象
练好硬笔字和粉笔字是这个学期的目标,每周一版每周一张,张榜公告,不认真都不行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老师自身的改变开始,改变学生,改变湾坞教育„„
下个学期的着力点会放于老师和学生的共同阅读和写字上。最后,感谢学校领导对语文的关心支持,感谢语文组所有成员一个学期兢兢业业的工作,全力以付的支持。
成功从改变自我开始 改变自己是幸福的开始篇二
改变,从阅读开始----朱永新教授讲座
我今天报告的主题是“改变,从阅读开始”。
目前,我们在全国将近500 所学校开展了一项新教育实验。在这些教育实验里,针对儿童阶梯阅读有一个“毛虫和蝴蝶”的项目。
我们的第一个理念是分层阅读。过去我们一直讲阅读,讲阅读的重要性,但是不同的人在不 同的发展阶段究竟应该读什么样的书?关于这一点,没有人认真地做过研究。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还没有分层阅读指导书目,或者即使我们偶尔也为小学生推荐,却很少考虑到同样 是小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应该读不同的书。最近我们专门做了一个“儿童书包”,为小学生 精选了 36 种书,分低端、中端、高端各 12 种,包括和平、尊重、爱心、宽容、乐观、责任、谦虚、诚实、朴素、自由、团结、专注、想像、宁静、勇气、敬畏、热忱、虔诚、感恩、纪 律等方面的书籍。这些书不是通过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形象,编织成一张美丽的网,呵护着孩子们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保持着纯真、快乐和勇气。
我们的第二个理念叫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孩子的阅读不仅仅是孩子的事情,他必须和他的父母、老师们一起阅读,只有共读、共写,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共同生活。我经常讲,现在很多父母、老师都是跟孩子 生活在一个房子、教室里的陌生人,他们的心灵没有沟通,是完全陌生的。通过共读,他们才能真正拥有共同的生活,才能创造共同的语言和密码。后 面我会讲共读理念在新教育的孩子身上发生的奇迹。
我们的第三个理念是童年应该是一段由浪漫到精确、由粉红到天蓝的彩色阶梯。童年是 一个阶梯过渡过程,在粉红色的阶段,孩子是以读、写、绘、儿童歌谣为主进行阅读的,到 了三四年级的时候,有大声朗读、复述故事、静静地默读,到了高年级再开展主题探讨等。
儿童的阅读非常非常重要。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曾说,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最 初看见的东西,他就变成了那个东西,那个东西就成了他的一部分。
前段时间我在北京的一 次会议上讲了两个观点。第一,童年的秘密远远没有被发现。我越来越觉得人的一生是围绕 童年展开的,孩子在童年阶段看到的东西、积累的经验是他进入成人世界最重要的基石。在 童年阶段,他看到那些真善美的东西越多,以后他的心灵就充满了真善美,他的世界也就充 满了真善美。而童年的阅读,最有价值的往往是那些童书的阅读,我刚才提到的那些美丽的 词汇,都深深蕴藏在童书里面。
第二,阅读的价值远远没有被发现。我们说读书改变人生、改变性格,但阅读的真正价值远远没有被发现,否则我们不会有现在的阅读现状:连续 6 年 的调查显示,整个国民的阅读水准在下降。我认为,儿童最重要的生活,除了游戏以外就是 阅读。
下面我想讲几个关于改变的故事,这些故事真实地发生在参加新教育实验的一些学校里,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改变。第一个故事发生在苏州工业园区的一个学校。为了保护这个女生,我不讲她的名字,她 是一个非常自闭的女孩子,在幼儿园里基本上不说话,每天中午都得她妈妈到学校来给她喂 饭。进了小学依然如此,老师把这个孩子叫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旁边的学生说:老师,她 是傻瓜。测试的时候,她不拿笔作答,结果考了 0 分。她哥哥上小学 6 年级,情况跟她差不 多,休学在家。我们在她的班级里面进行了读、写、绘这样一个儿童阅读的实验,老师每天 给孩子们讲故事,讲那些最伟大的童书,让孩子们回家把老师讲的故事复述给父母听;父母 用文字记下来,让孩子根据故事画画,这就叫读、写、绘一体化。突然有一天,那个女孩子 画了一副画,叫《小熊哈欠》。老师一看惊呆了,1
这个从来不说一句话,从来不写字,考试都 是 0 分的女孩子,完全理解了童话所讲的内容,她画出了小熊、狐狸、小兔子、小蜜蜂还有 它们的家。她妈妈当天给老师写了一封信说:今天是我最难忘的一天,放学了我骑着三轮车 接女儿回家的时候,女儿不但开口说话了,还给我讲了《小熊哈欠》的故事。后来,这个女 孩子开始跟其他孩子一起背诵儿歌、表演节目,接着就一发不可收拾,老师每讲一个故事,她就画一副画,而且她还会在老师讲的基础上续故事。大家可以看一看她给《爱心树》这个 非常著名的童话的续编,她说: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孤独的、贪得无厌的苹果树的故事。听了这个故事,我懂得一个人不能贪吃,不能懒惰,不能依靠别人,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 生活,要靠自己的头脑来发挥自己的特长,要靠自己的爱心来帮助别人,要是人人都这样,这个世界就变得更加美好了。我们很难想像这是一个一年级的、被其他孩子称之为傻瓜的孩 子,在进入阅读世界之后所发生的改变。
第二个故事是亲子共读。这个故事发生在中年级。山东精英小学的常老师,她每天和学 生以吟诵诗歌开始一天的生活。我们的新教育实验中也有儿童生活方式教育:晨诵、午读、暮写。晨诵,每天早晨让孩子吟诵那些最伟大的诗歌。中午阅读名著。晚上默写诗歌或者写 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常老师班上有一个孩子叫边焕之(音),一天早晨,常老师送给她一 首诗《向着明亮的那方》“哪怕一片叶子,也要向着日光洒向的方向。灌木丛中的小草啊,: 美丽的边焕之啊,向着明亮的那方,哪怕烧焦了翅膀,也要飞向灯火闪烁的方向。夜里的飞 虫啊,勇敢的边焕之,向着明亮的那方,哪怕只是分寸的宽敞,也要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幸福的边焕之啊,三三班的孩子们”。只要有孩子过生日,她一定会把孩子的生日、名字嵌在 里面。我相信任何一个孩子经历了这样一场洗礼,都会永远记住这首诗。常老师一年级就开始尝试阅读教育,她知道阅读很重要,就给孩子推荐一些读物,从二 年级以后开始自觉地参加我们的实验,有意识地开展班级共读和亲子共读。孩子人手一册童 书,不仅自己读,而且还跟父母一起读、一起分享。两年时间,这个班的孩子读了 200 本书,当然有 100 多本是图画书。孩子的读书能力是很强的,美国的幻想儿童读物,英国的文学读 物,还有很多中国神话、传说,孩子们都读了。配合阅读,他们还看名著改编的电影。在读 书过程中,老师跟孩子之间经常写信。这是常老师的一封信: “从今天开始我们来读《老鼠阿 贝漂流记》吧,读前五章,请爸爸妈妈一起读吧。阿贝怎么被风刮走的,他遇到风险以后想 念的人是谁?他怎么征服急流的?让同学们跟爸爸妈妈一起思考” 第二天。家长的读后感就 来了,我们来分享两个妈妈的读书感。一位姓刘的妈妈说:这篇文章一开始就吸引了我,阿 贝太辛苦了,可恶的风雨吹散了眼前的美景,阿贝为了妻子的纱巾,不顾一切地冲了出去,孩子们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是在为阿贝的逃生的经历和命运而担心,我读到的远远不止这 些,在逃生中,阿贝没有想到自己的安危,却只担心自己带给妻子和朋友的痛苦。阿贝真是 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世间的男子都应该像阿贝一样,我为阿贝而感动。另一位姓李的妈妈说: 读完这本书给我的震动太大了,竟然是骨髓里都痛的感觉,阿贝代表的也许就是个标准的美 国式好男人,坚强、充满爱心和智慧,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永不放弃。
教育实验不光是 把孩子改变了,连带把孩子的父母也改变了,这不仅是在改变教育,也是在改变社会,所以 阅读可以改变整个世界。
第三个故事是童书怎么样战胜电视。现在很多家长和老师为孩子迷恋电视、上网而发愁。罗尔德?达尔写了一首诗:如今随便走哪一所房子,都看见小朋友目瞪口呆在做同一件事,他 们躺着、靠着、坐着看得没完没了,直到连眼珠都突出、落掉;他们坐着看着、坐着,和这 糟透的废物难分难舍,直到被它完全催眠,直到像喝醉了酒一般,它使头脑乱糟糟,它使想 像力丧失掉;它搅乱人心,它使小朋友变蠢,他再也不能理解幻想和童话的世界;他的脑变 得和干酪一样软,他的思维能力生锈,停滞不前,他不会想,只会看。大家一看就明白,这 首诗描写得是沉溺于电视面前的孩子,这也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图景。
黄老师是浙江诸暨城乡结合部一个农村学校的普通老师。他之所以参加新教育实验,一 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有很多学生不爱读书,他们天天看电视,爸爸妈妈一离开家,就忍不 住看电视。于是他就让他们看美丽的图书,给他们讲故事,并且和他们一起分享这些图书和 故事,结果他发现孩子们对童书的兴趣远远超出了电视。这些电视迷在阅读
2的影响下变化很 大,我们看他们班上一个著名的调皮大王写给老师的信:我以前是一个电视迷,对每一个电 视节目了如指掌,双休日更是每天守候在电视机前,就像一对形影不离的好伙伴,直到有一 天我交到一个真正的好朋友,它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这位朋友就是书。这个孩子写了另外 一篇文章,叫“吃书” :一定要吃书吃到老,身边的书吃完了,想一想哪里还有?到国家图书 馆去吃。一个电视迷,对书能有这样一份情感,这种变化让我们感到欣慰。
所以黄老师说,把故事和游戏还给童年,让孩子们不再迷恋电视和网络,这是对童年最真实的珍惜,是孩子 最值得做的功课,是最合乎生命规律的学习。
关于童年的阅读,格林讲过一段话:或许童年的图书才会对人产生深刻的影响,孩提时 候所有的书都是寓言书,告诉我们有关未来的种种。他还说,一个人 14 岁以前所读的书的作 用是今后所读的书永远无法比拟的。
第四个故事是用图书来关注心灵。这是浙江萧山实验学校的一位老师 2007 年 11 月 1 号写的 一篇日记:昨天一个孩子没有来上课,晚上他爸爸打电话说他妈妈去世了,孩子希望我别让 其他同学知道。这个消息让我震惊,这个孩子应该怎么办?会不会就此萎靡不振?我能帮他 做什么?老师有意识地给这个孩子读一些跟他的生活经历相关的图书,这是孩子在图书的引 导下写的日记:一个不读书的学生是没有发展的学生,“ 一个不读书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读书的学校是一个乏味的学校,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他在另一篇日记里写道: “老师给我的书我读了,不管一个动物或者人,总有死的那一天,虽然他离去 了,只要他在世上做了很多好事,人们依然在心里感谢他、怀念他”。老师让孩子们写读书笔 记,然后给以批注,通过和孩子们的互动来关注孩子们的心灵成长。要相信传奇、童话和神话,因为它们是以想像的图形表达了高层次的真理,经由老师的 讲述使这些童话、传奇和神话,再度有了灵魂与生命。当老师在讲述这些故事的时候,一字 一句,散发着老师对这些故事的虔诚,相信之心将故事中的真善美带入了儿童的心,真善美 便在老师与儿童之间交流。
很多人担心读书影响孩子的成绩,现在的孩子已经够忙了,作业负担已经够重了,阅读 会不会影响成绩?绝对不会!我们在几百个学校开展新教育实验的实践表明,书读得越多的 孩子成绩越好。四川成都一所私立学校的一个班级参加了我们的新教育实验,这个班级的孩 子读了很多很多书,像《夏洛的网》《波丽安娜》《山居岁月》等,孩子们大量阅读希腊神话、中国神话。走进孩子们的每一个课堂,走进孩子们的生活,静静地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快乐着孩子们的快乐,悲伤着孩子们的悲伤。有本非常著名的儿童名著,叫《特别的女神萨 哈拉》 全班同学就模仿主人公萨哈拉写心情日记,去年他们班的平均成绩比年级第二名高出 3.5 分,比最后一名高出十分,比年级总平均分高出 5.5 分,优秀率、合格率都是年级第一。所以大量阅读的孩子,的确是不用担心成绩的。
儿童阅读是我们新教育实验的一个组成部分,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的发展为起点,以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等六大行动为途径,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 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这样一个实验。2007 年 11 月 11 号中央电视台有新闻调查栏 目用 45 分钟专门介绍了新教育实验。从 2002 年开始,全国 20 个省、市、自治区,将近500 所学校,100 多万学生参与了这个实验。
有很多媒体认为新教育实验是中国的新希望工程,希望工程是给孩子们解决一所学校、一张课桌的问题,但是教育质量并没有发生变化。西部 的孩子从山村里一个漏风漏雨的校舍、破旧不堪的土桌搬到一个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是好事情,但教育本身变化了吗?没有。
教育的真正变化要依靠阅读,要依靠教师的成长,所以新教育 实验把教师的成长作为它最重要的起点。前面提到了,书香校园建设是新教育最重要的基点。目前,阅读碰到很多的危机,第四 次全国调查结果让我们吃惊的是,基本不读书、没时间读书、不习惯读书人群里面最多的是 年轻人,其中以 20—29 岁的年轻人为主,其次才是 30—39 岁的年轻人。没时间、不习惯读 书的人群中,18—19 岁的年轻人占 45.9%,他们都是刚刚离开中学或者即将离开中学的孩子,这些孩子不阅读,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教育根本没有把阅读当回事。当然,阅读危机 还表现在
3阅读量萎缩,阅读习惯养成了以后,浅阅读、反阅读行为盛行,这跟“三个屏”有 很大的关系,我把手机叫小屏,电脑叫中屏,电视叫大屏,这“三屏”的生活,颠覆了我们 传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
在现实世界、想像世界、虚拟世界里面,我们都可以看到阅读本身经受的挑战。过分沉 浸在网络信息和互动娱乐的海洋里,对人类知识的深层把握就会出现问题,人类智力就会产 生单调、幼稚,知识人格也会产生障碍。大量的即兴式的表达,无编辑的出版和发表,使很 多鲜活的思想失去了酝酿和雕琢的机会。特别是在虚拟社区里面,道德责任的虚化,虚假包 装的便利,无拘言行的泛滥,都将释放我们心中的魔鬼。
在学校教育中,应试教育、应试主 义甚嚣尘上,真正的阅读被排挤掉了,大量的学生没有享受到阅读的快乐,反而过早地轻视 甚至厌恶阅读。很多老师、孩子以为阅读就是像现在应试的教育那样去读教辅书,其实他们 根本没有读到那些最伟大的读物。在天真善良的孩子原本应该大量阅读的时期,他们没有得到阅读的滋养,过早步入社会,所以他们善良的天性受到扭曲。
读屏跟读书是完全不一样的,台湾曾做过一个实验,请中学 老师把电视的一期节目连续看三遍,然后请老师复述,大部分老师不能完整地表达。但请老 师看这期节目的文字脚本,一遍以后就可以基本上把它表述清楚。阅读的问题实际上是和文化紧密有关的,人类文化有两种消亡的方式,其中一种就是无人想读书,无人想知道真理,文化成为滑稽戏。
关于阅读我有四句话,或者是四个观点,这也是我经常讲的。第一个观点,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我们经常说一个人躯体的发育跟精 神的发育是完全截然不同的两条路线,躯体的发育更多的跟遗传基因有关,当然也跟人早期 的饮食关系密切。
那么阅读是什么呢?阅读跟躯体的发育没有太大的关系,但人精神的发育 同样也需要“食物”,阅读实际上就是精神进食的过程。人的精神成长是和阅读紧密的联系在 一起的,因为人的智慧和思想,是没有办法完全通过遗传从父母亲那里获得的,每一个个体 都要重新开始阅读的过程,没有捷径好走。因此,没有阅读就永远不可能有人的心灵的成长,不可能有人的精神发育。阅读当然不可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是它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厚 度。它不可能改变人生的物象,但是它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阅读能够在我们超越世俗生活 的层面上建立起精神世界。
第二个观点,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阅读绝对不是一个简单 的个体行为,我连续多年一直在呼吁设立国家阅读节,很多人觉得这是小题大作,阅读不就 是个体的行为吗?一个人读不读书,跟民族、国家有什么关系?我认为,一个民族的竞争力 实际上取决于它的精神力量,而它的精神力量不是取决于人口的数量,而是取决于人口的质 量,人口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阅读能力。国际阅读协会在总结了阅读对于人类的 巨大影响以后,在一份报告里指出,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经常举犹太人的例子。我觉得犹太民族非常值得我们关注,以色列本土的犹太人大约不到 600 万人,全世界的犹太人加起来也才 3000 万人,跟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数是无法相比的,我 们的国土也比他们大得多,但犹太人对人类思想的贡献却让我们中华民族以及世界上其他很 多民族感到汗颜。近百年来,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三位伟大的犹太人思想家。马克思的唯物史 观彻底改变了人类对社会和历史的认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改变了人类对时间、物质、空间 的认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改变了人类对自我的认识。上世纪 80 年代的时候,犹太人 就有 98 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现在几乎每一年的诺贝尔获奖者里面都有犹太人血统。犹太人为 什么那么强大?它的经济更不用说了,美国人讲,全世界的钱在我们美国人的口袋里,我们 美国人的口袋在他们犹太人的脑袋里。最近有本很流行的书叫《货币战争》,这本书里讲到,目前在控制着整个欧洲经营的,包括美国发行货币的,不是美国,而是犹太人发行的美元,他们几乎控制着全世界的经济命脉。用经济、金融的观点来看,差不多全世界 50%的银行都 由犹太人控制着。犹太人有个特点,就是阅读能力强,平均阅读量在全世界各个民族里面是 最高的,每人每年平均阅读 65 种书。我们中国人每人每年平均阅读 5 本书,还包
4括教辅书、教科书。人类那些最伟大的思想、最伟大的智慧,都在那些最伟大的图书之中。对人类的思想进 化来说,从信息到知识,从知识到人类的理解,从人类的理解到人类的智慧是一个精神和智 力逐步升级的过程,每一个人、每一个民族都在一步步往上爬行,汇总起来就构成历史以及 我们当下所处时代的精神高度。一个时代要超越过去的时代,必须要通过阅读构建起我们新 的知识体系、智慧体系。不去和孔子、荀子、孟子、庄子他们的著作去对话,就达不到先秦 时期的思想高度。不去和文艺复兴时代那些大师们去交流,就达不到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高 度。对我们来说,每一个时代的人,都必须重新开始学习过程,这是人类的伟大之处,也是 人类的可悲之处。当人类没有阅读生活的时候,就和其他的动物一样,因为人类有文字、有 思想,才超越了其他的物种。
第三个观点,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我经常讲,在我们躯体发 育的过程中,最初的母乳很重要,然后开始自主进食,否则就会营养不良。精神发育也是如 此,学校教育充其量就是母乳,让你拥有了最初的滋养,但只看教科书、教辅书的孩子,就 会精神发育不良。如果用这个标准衡量,现在 95%以上的孩子都是精神发育不良,他们除了 教科书、教辅书,除了做试题,没有阅读。只有阅读的孩子才能拥有健康的精神发育过程。所以我说,没有阅读的教育,没有阅读的学习,是训练,不是教育。而且我一直认为,人的 精神饥饿感只有在中小学阶段才能够形成。人的躯体是有饥饿感的,白天几个小时不吃饭躯 体就会觉得饥饿。阅读也是一样,阅读是由于精神的饥饿感来推动的,一天不读点东西,不 和文字打交道就很难受,说不出来的难受,非得拿着一本书或者一本杂志才能宁静下来。只有在学校教育阶段,才有机会培养一个人的精神饥饿感。有一次我在北大做讲演时说,大学可能是阅读的最后一个阵地。尽管有点亡羊补牢,但是我觉得它是最后一个站点,真正 的阅读黄金时期是在中小学。只有有精神饥饿感的人,才会去阅读。我有一个朋友到英国去,看到乞丐在看书。乞丐也可能有阅读的需要,任何人无法阻止乞丐去阅读,他虽然物质生活 贫穷,但是他照样可能有精神饥饿。培养这种精神饥饿感最敏感的时期是中小学阶段,养成 一种阅读的兴趣、习惯。孩子们在最美丽、最美好、最伟大的图书的滋润下,获得了心灵的 充实,获得了心灵永久的需要。当然并不是说其他阶段就不重要,可以从人生任何一个阶段 开始去培养精神饥饿感,但我们知道,就像学外语一样,我们经常说 12 岁以前是学语言最敏 感的时期。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讲过,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教师和学生的心灵成长 而准备的书,那就是学校,要无限地相信书籍的力量。过去,我们讲学校的概念就是房子、设备、电脑房;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只有真正的阅读走进我们学校的生活,那才是学校,才 是好的教育。
第四个观点,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个美丽的城市。城市的美丽当然要体现在它的 外表、它的规划、它的建筑,但是真正美丽的城市,要靠这个城市人的品位和气质。人的品 位气质靠什么?我认为最重要的是阅读。所以一个最优秀的城市,应该拥有大量最善于阅读 的市民,有浓厚的读书之风。中国人不习惯送书,不习惯把书作为礼品。我觉得书应该成为 中国人礼品生活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发现了一本好书就要和朋友一起分享。在西班牙世 界阅读日 4 月 23 号那天,巴塞罗那的妇女们赠送丈夫或者朋友一本书。这一天,全西班牙图 书降价 10%。可能很多人知道“9?11”,但是不知道“9?11”的时候布什在为孩子们读《可爱的山羊》。接到报告后,布什说,别急,让我读完。伊丽莎白女王 70 大寿的时候在做什么?她没有参加 任何的文娱庆典,而是邀请几个小孩子到白金汉宫,为她读书,读名著。汪洋到重庆推荐一 本书,叫《地球是平的》,很快这本书在重庆销售一空。我觉得领导、文化名人去推荐一些好 的图书,还是起了很大的作用。英国 1992 年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活动,叫图书起跑线计划,希望年轻的父母在孩子出生 不久和孩子一起共读。保健人员在孩子 7—9 个月的时候,会送父母一包礼品,其中两本免费 的图书,一本阅读指南,一个首都图书馆的邀请书,有 300 个家庭参与了这个活动。大约 10 年以后,英国伯明翰大学对这 300 个家庭进行跟踪研究,发现这些家庭的孩子在基本学历测 验方面的成绩,明显优于其他的孩子。会阅读的孩子的智力发展、智慧成长甚至人格发展,都会好于其他的孩子。
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阅读?当然是有益身心的阅读、深阅读,有品质的阅读、自主的阅 读、立体的阅读,优雅的阅读、生命价值选择的阅读,精读、慢读。纸质阅读和网络阅读完 全不是一个概念,我们主张的阅读是以青少年为
5主体的、以大众阅读和纸质图书为主的阅读,它更是一种生命价值选择的阅读,是超越知识的心灵的回归和精神的重建。
今年,我再次提出建立国家阅读节,国际阅读日是 4 月 23 号,因为这一天是莎士比亚的 诞辰日、是西班牙塞万提斯的诞辰日,所以我想把孔子诞辰日作为中国的阅读节。阅读节不 仅仅是一个形式的问题,也有仪式的意义,很多事情是需要一种姿态的,是需要一种心理的 诉求的。拥有了我们自己的阅读节以后,就会有一种唤醒麻木灵魂的力量,那是一种催生和 支撑的力量。
我觉得推荐读物是永远需要的,阅读指导是永远需要的。图书大厦里茫茫书海,我看到 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怎么选书,只是听说什么书好他就去买什么书。现在很多书完全是炒作 出来的,中国非常缺少负责任的书评家。美国有很多专职的以评论好书为业的职业评论家。我认为,我们应该建立起这样的制度,今后国家图书馆应该有专职的、独立的书评员。现在 一些部门、机构推荐图书的时候还经常受到一些书报社利益关系的影响,这是非常不应该的,应该专门有人负责每年给全社会推荐最好的图书。
最后我想说的是,让阅读成为中国人日常的生活方式。我就希望有那么一天,我们在飞 机、火车、地铁、公共汽车等公共场合,也能够看到我们的国人静静地拿着一本书在那里阅 读。阅读成为中国一道普通的美丽的风景线,而不是几个人碰到一起就搓麻将、打牌。书香校园是构建书香社会最重要的基础,我们新教育的梦想是通过推进学校阅读去推动 中国实现这样一个改造,我们的梦想就是从书香校园走向书香社会。新教育尽自己的一份心 力,努力去做,尽管它是一个草根的民间教育实验,但在唤起阅读的方面,已经做了一些非 常有意义的探索,也的确在这个过程中改变了一大批教师的行为方式,改变了一大批孩子的 生活方式。我想和大家做一些这样的分享,谢谢大家。
成功从改变自我开始 改变自己是幸福的开始篇三
幸福生活从改变习惯开始,幸福生活的二十一种习惯!
引导语:我们都见过那种即使面对痛苦的生活磨炼仍然时常感到幸福的人。我并不是说他们感觉不到悲伤和痛苦,而只是不让这些感情占据自己的生活。以下是使幸福成为习惯要做的二十一件事。
1.珍惜生命
感谢每天早晨醒时我们还能活着。对生活要培养一种儿童般的好奇心。关注每种生物的美。努力过好每一天。不要觉得任何事是理所当然的。别为小事情纠结不已。
2.用心择友
选择那些幸福快乐、积极向上,与你持相同价值观和目标的人做朋友。具有同样道德伦理的朋友会鼓励你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能帮你树立自信。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总能伸出援手。
3.体谅他人
生活中要能包容不同性格与不同地位的人。尊重他们本来的样子,用和善的精神和宽阔的胸怀与他们接触。有能力时就要提供帮助,但不要试图改变他人。努力去照亮所有与您接触的人的生活。
4.不断学习
不论是事业还是兴趣方面的资讯,都要保持与时俱进。尝试新鲜大胆并且能够激起您兴趣的事情,譬如跳舞、滑雪、冲浪或跳伞。
5.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不要沉湎于自怜。只要面临挑战,就应该积极寻找解决办法。不要让挫折影响自己的心情;相反,应该把面前的障碍看作一个能带来积极改变的机会。要学会信任直觉,这样做几乎永远没有错。
6.做他们喜欢的事
有统计显示,80%的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难怪我们的周围有那么多不开心的人。毕竟人的一生中,大量的时间都在工作。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就算你憎恶的工作能带来的额外金钱,那也是不值得的。不如把时间花在享受自己的爱好、追寻自己的特殊兴趣上吧。
7.享受生活
花点时间看看身边的美。生活的美比工作中的美更多。停下来闻闻玫瑰的花香,带自己所爱的人去看日出日落,在海岸漫步,在树林里远足。学会生活在当下,珍惜现在。不要沉浸于过去或幻想未来。
8.笑
对自己或者对生活不必过于认真。任何情况下都能找到幽默。多点自嘲吧,人没有十全十美的。有了恰当的笑,周围的环境都会变得轻松起来。(当然,有些时候一定要严肃,这时再发出笑声就不合适。)
9.宽恕
怀恨在心,伤害的只有自己。为了自己心灵的平静,原谅别人吧。自己犯了错误,就要坦白承认,总结教训,然后记得原谅自己。
10.感激
要培养一种感激的态度。数数自己所遇的幸运事情;一个都不要遗漏,即使那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事情。对自己的家、工作,尤其是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要心存感激。不要吝惜时间地去告诉别人,你因为他们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11.投资人际关系
即使发生了冲突,也一定要让自己所爱的人知道你爱着他们。多花时间与家人和朋友在一起,好好培育及发展与他们的关系。切勿破坏你对他们许下的承诺。一定要对他们给予支持。
12.履行诺言
诚实至上。你的每个行动及每项决定都必须建立在诚实基础之上。对自己、对所爱的人一定要诚实。
13.沉思
冥思会让非常活跃的大脑有个休息的机会。大脑得到休息,你就会有更多的能量,能表现得更好。冥思的类型包括瑜伽、催眠、让人放松的磁带、誓词及影视资料,或者悄然无声的坐着。找点你喜欢的东西,抽时间每天练习。
14.别管别人的闲事
集中精力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照顾好自己和家人。不要过分关心其他人做什么或说什么。不要陷入流言八卦或中伤别人的勾当。不要动辄给人或事下定论。每个人有权按照他们所希望的方式生活,你也一样。
15.乐观态度
与其说只剩下半杯水,都不如说还有半杯水。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看到好的一面。事实上,潜在的积极性即使难以被发现,仍然是存在的。明白没有什么事是无缘无故发生的,尽管你未必能认识到其中的真正缘由。远离负面情绪。当消极心理来袭时,就要用积极心态把它替换掉。
16.无条件去爱
无条件地接受他人的真实一面。不要对自己爱的情感加上限制。即使所爱的人未必能永远讨你的喜欢,你还是该一如既往去爱他们。
17.坚持
永不言弃。面对每个新挑战时,都要采取一种使自己更能接近目标的姿态。只要不放弃,就无谓失败。专注于自己想要的,学习所需的技能,制定成功的计划,然后采取行动。人总是在追求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的过程中才感到最幸福。
18.积极主动
接受那些不能改变的东西。幸福的人从来不将精力浪费在自己无法控制的情况上。接受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局限。要寻找通过创造自己希望的结果来实现驾驭的途径,而不要被动地等待响应。
19.照顾好自己
照顾好自己的心灵、身体以及健康。定期检查身体。健康饮食,参加锻炼,充分休息。多饮用水。用有趣和令人兴奋的挑战来不断地激活、锻炼大脑。
20.自信
要做自己。毕竟,没有人喜欢装腔作势的人。明确内在的你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你自己究竟喜欢什么,不喜欢的什么。对真实的自己要充满信心。做自己最拿手的事情,不要老怀疑自己。
21.承担责任
幸福的人深知他们对自己的生活负完全的责任。他们自己的情绪、态度、思想、情感、行动及语言负责。犯了错误,他们总是首先承认。
编后语:对自己的幸福负责,从今天开始。挽起袖子,培育这些习惯,并使他们成为自己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将以上习惯越多地纳入自己日常生活方式,那么你就越容易感到幸福。
成功从改变自我开始 改变自己是幸福的开始篇四
每日名言
安逸和豪华仿佛是生活的主要条件,而其实让我们感到幸福的只是有什么能让我们充满热情。
每日自励
我相信生活中充满机会
每日短文:幸福生活从改变自我开始
所有的人都渴望成功,渴望取得成就和威望,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承认,都想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心动不如行动,建设幸福人生从改变自我开始。
心智模式是mit(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心理学家彼德·圣洁博士在《人生的五项修炼》这本著作中提出来的心理概念,它是指一种深植于人们心中的对周围及世界的看法及其采取的行动。
思想决定行动,成与败,苦与乐,往往始于一念之差。
一个叫塞尔玛的年轻女子,陪伴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的陆军基地里。丈夫奉命到沙漠里演习,她一个人留在陆军的小铁皮房子里,不仅炎热难熬,而且没有人谈天。当地只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他们不会说英语。她太难过了,就写信给父母说要回家。她父亲的回信只有两行字,但是这两行字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
两个人从牢房的铁窗望出去,一个人看到了泥土,一个人看到了星星。
塞尔玛把这封信读了许多遍,感到非常惭愧,决心在沙漠里寻找自己的星星。
她开始和当地人交朋友,人们对她非常热情。她对当地的纺织品和陶器表示兴趣,人们就将舍不得卖给观光客人的纺织品和陶器给她。塞尔玛研究那些引人入迷的仙人掌和各种沙漠植物,又学习有关土拔鼠的知识。她观看沙漠的日出日落,还寻找海螺壳。这些都是几万年前这沙漠还是海床时留下来的。沙漠没有变,印第安人没有变,只是塞尔玛的念头和心态改变了。这一念之差使塞尔玛变成了另一个人,原先痛苦的生活变成了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冒险。她为自己的新发现兴奋不已。两年之后,塞尔玛的《快乐的城堡》出版了。她从自己的牢房里看出去,终于看到了星星。
为什么生活中失败者和平庸者多呢?主要是我们思考的模式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有问题。
有人问建筑工地上的三个瓦匠:“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说:“我在砌砖块。”第二个说:“我在赚50块钱。”第三个说:“我在为社会建高楼大厦!”不同的心态,产生的人生体验和结果是截然不一样的。
心智模式可以影响我们如何看待事物,可以影响我们的认知方法。良好的心智模式、积极的人生心态可以帮助我们战胜自卑和恐惧,可以帮助我们克服惰性,可以发掘自己的潜能,使我们工作得更有成效。
有梦才会有希望,有希望才会有成功。我们永远不应嘲笑任何人,也不应轻视任何人。我们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别人,学会用感恩的情怀去体验生活,用光明的思维去直面人生。
每日书摘:信仰必须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你是否拥有强健有力的身体呢?会不会只是半健康状态,很少有活泼的一面。是否缺乏精力,容易疲倦呢?
如果是这样,就请参看本章。这里提供的并不是食物疗法或运动疗法。我不是医生,所以介绍的也不是医学知识。我要谈的是使每天健康、充满活力的生活方式。
这里介绍的方法我都亲身试验过,绝非纸上谈兵。
我不是运动员,也不特别强健,但健康状态始终良好,精力旺盛,从不会有体力不足的状况。
我总是主张要获得良好的健康生活最重要的是信仰,当今第一流的医生也都认为信仰是健康的主要因素。
下面介绍的是医学博士赫伯特·朋逊的文章。
“我对推动宗教或是哲学并不特别关心。我最关心的是用科学观察得到的信仰所形成的效果与现象。根据我和其他人的调查,全心信仰的人可获得以下的效果。”
● 头痛消失。
● 减轻心脏病的痛苦(一般认为强烈的信仰可以解除80%的心脏病的痛苦)。
● 提高创造性。尤其在有某些“精神障碍”时更为显著。
● 治好失眠症。
● 预防呼吸困难。
● 治疗低血压与高血压症。
● 治疗癌症。
● 控制恐惧心。
● 降低胆固醇。
● 缓和恶心、呕吐、下痢、便秘、暴躁等不安症,以及不适应社会症。
● 缓和精神压力,安定精神。
信仰如能与现代医学结合,必为杰出的治疗方法。信仰与现代医学必能互相协调,产生最好的效果。
“老天希望我健康”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世界之中,所以物质世界当然十分重要。没有物质人就活不下去。可是我们同时也生活在感觉和精神的世界里,甚至可以说这比物质世界还要重要。
一个心理学家说:“思维方式比事实更重要。”换句话说,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同等重要。
有一股潜在力量联接了物质、感觉和精神的世界,这也是事实。是否知道有这股力量存在,和人的健康及一生的活力有很大关系。
有一个人生发生很大变化的女性,她34岁,正处于人生的旺盛期,但她却因为病弱无法做家务,她被诊断不能生育,常跑医院,长期卧床,缺乏活力。
这种生活更养成了她悲观消极的思维方式,她失去了生之喜悦,使健康与活力更趋衰退。
她是接受天主教教育成长的,所以真诚相信祈祷的力量,相信能从祈祷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她为健康问题而祈祷时,她开始逐渐相信一定能得到答案。
有一天,一个想法突然闪过她的脑际,使她无比惊讶。今天虽然已成为一般常识,但在当时乃是革命性的想法——不同的心态能使人增进健康或变得衰弱,甚至成为疾病的根源。
当时她突然领悟到,人往往会变成自己在意识深处所想象的那样。这样的领悟对她的心理产生了改变人生的影响。
有了这个领悟之后,一个春天的日子,她和丈夫走在林荫道上。树木都萌发了新芽,一派生命复苏的景象。
她突然停下来大声说:“我明白了。那是生命力,美妙的生命力!”
丈夫困惑地问道:“什么生命力?”
她指着树上一片片新绿、正从褐色转成绿色的草、从土里露出芽来的黄水仙、喇叭水仙、风信子说:
“那就是生命力。在人们身体里,也有同样奇妙的使新的生命力复苏的力量。应该有的。人是最高的造物,人应该也能那样以新生命的奇迹重新诞生。”
说着她的表情像是换了个人一般。脸色红润,眼睛炯炯有神,显露出内心正有源源不绝的活力诞生。
她突然明确地断言道:
“宇宙的生命力,正在使我复苏。这种强大的生命力进入我的头部、心脏、血管和整个身心。健康与精力、活力以及新的生命力,和树木、花草一样,现在在我的身体里就要复苏了。”
这样一心一意地想,有了确切的信念,又由于加深信仰,她开始脱离了病人的状态,获得了健康与旺盛的活力,成为了一个热情洋溢的人。因而拥有比别人更美好的忙碌人生,她一直活到96岁高龄。
对观察力、信念以及深厚的信仰怀有信心,将会获得惊人的健康。
为了获得这种无限活力的泉源,每天至少要发出声音念以下的话语。要先挺身做一个深呼吸,然后才开始念。
我毫无问题。
我充满活力。
我拥有无止境的活力。
我有很好的健康。
我很快乐。
我知道我的生命在宇宙中,宇宙的生命力在我身体里发生作用,请赐予我健康、活力与力量!
如果能忠实地持续这样的功课,就等于是在进行创造性的精神活动,精神世界的力量就会开始流向你。你要相信你一生都能健康、充满活力、强壮地生活。每天要对这件事心怀感谢。要大声说:
“上帝希望我健康。”
宇宙在创造人时,发明了最复杂、最奇妙的“身体”,放进了能多年使用,具有全面调和、均衡功能的完美复杂器官。而且,上苍还赐给了我们掌管理性、思想、记忆的功能,重约1360克的组织,那就是头脑。更特别的是,在每一个人的人格中心设置了灵魂。这真是令人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