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招标(5篇)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招标(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14 12:03:57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招标(5篇)
时间:2024-07-14 12:03:57     小编:zd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招标篇一

智慧北京:2012年,北京市分政府主导领域、市场主导领域,从市级、部门、区(县)三个层面,分18个方

面,全面推进“智慧北京”顶层设计。

智慧武汉:2011年,武汉市投入1000万,全球招标,开展10个重点领域的顶层设计。智慧广州:2012年,广州市开展智能化城市管理与运行体系顶层设计。智慧闵行:2011年,上海市投入200万,开展“智慧闵行”基本框架顶层设计。

什么是信息化的顶层设计?

通常情况下,信息化顶层设计的内容包括:在规划的指导下,设计业务架构、信息架构、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并规划实现目标架构的路径。系统的总体架构是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

常用的顶层设计方法包括:fea、togaf、zachman。

在智慧城市阶段,由于信息系统涉及了政府、企业、市民等多类主体、投资巨大、运营难度大,因此,顶层设计更需要考虑:谁投资、谁建设、谁运营、谁付费等实际问题。

新技术和新经济为创新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新技术:无线网络、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居民和企业越来越认可电子化的服务方式。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子支付新技术的应用,为创造新的有价值的服

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新经济:收益递增、长尾、六度空间等新经济规律,使原来无法商业运营的服务变得可行。许多传统行业,正在认识到信息化服务领的域潜在、巨大的商业

价值,比以往更愿意开展战略性的投入。因此,需要用全更全面的视角来审视顶层设计:更全面的视角:系统性、商业化和产业整合

系统性:使用顶层设计方法,以需求为中心,以实现业务协同、资源共享、系统整合和统筹建设为目标,综合设计系统的整体功能、信息资源体系、技术支

撑体系,形成指导系统建设总的框架。

商业化:除了技术可行,更关注商业的可行,设计市场化投资、建设、运营的模式,使系统成为用户满意、政府,商业上可行的多赢工程。

产业整合:分析产业链结构,分析关键技术、解决方案的成熟度,识别有能力的企业,采用产业链整合的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顶层设计的价值

对政府:1.面向未来,统筹布局

– 适应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信息化发展的整体需求,以及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新趋势,立足于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和相互适应,提供既有现实意义、又具有前瞻性的“蓝图”,推动资源的共享与系统的整合,实现信息化的统筹发展。

2.不仅想得全,更能做得好

– 从功能框架、技术框架、投资建设、商业运营、产业支撑等多个角度全局规划,有效保障目标架构的落地,提高组织的协同合作能力,利用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最优的资源达到最佳实践效果。

3.花小钱、办大事 – 创新信息化的推动方式,发现来自市场的动力,通过机制和模式的设计,引导更多的企业参与建设,使用少量的政府资金,撬动更多的社会投资。

4.市民、企业、政府三方共赢

– 系统思考市民、企业、政府的诉求,改变政府管理导向的设计思路,提高信息化的绩效,让市民和企业更加认可政府的努力,更享受到智慧城市的舒心与便捷。

对企业:1.发现蓝海,精准定位。

发现企业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蓝海机会,通过产业价值链分析,确定其战略定位。2.创新模式,明确路径。

帮助企业发现参与智慧城市的新的商业模式,改变单纯的项目模式,减少对政府资金的依赖,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3.借力政府,整合资源。

按照政府引导的方向,包装项目;发现行业合作伙伴,建立协作机制,实现战略切入。

服务内容: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招标篇二

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改进

来源:cio时代网

一、为什么要提出新型智慧城市

1.适应全球信息民主化大潮流

信息技术大普及带来全球信息环境的大变化:

一是信息化新居民的出现,公众与政府的信息不对称已消除,公众要求政府数据开放,要求参与智慧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并能够检查督促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对智慧城市建设效益提出更高的要求;二是企业的增值服务能力迅速增长,在很多方面已经超出了政府能力,很多企业已经在向公共服务的领域迈进,如何充分利用企业的公共服务能力共同建设智慧城市成为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新课题。

新型智慧城市将通过开放、共建、共享的建设方针来迎接这种变化。2.支持新型城镇化战略

新型城镇化是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新型城镇化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为支持新型城镇化战略,新型智慧城市将以服务的均等化、消除数字鸿沟为重要目标,帮助新居民融入新的社会环境,解决其居住就业问题、医疗社保问题、子女入学问题等方面的困难。以往的信息惠民更多是面向原城市居民,那些文化层次高、信息能力强的居民会更多收益,而新型智慧城市将更多考虑对信息弱势群体的服务,以服务的均等化来支持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

3.避免智慧城市建设的同构化

由于缺少对智慧城市的充分理解,在智慧城市热的影响下,各地智慧城市规划仓促上马使得规划的同构性非常严重,这对于国家经济结构的配套、互补是不好的,产业经济的同构会带来过度竞争降低投资的效率并不利于创新的发展,信息智慧城市需要下力克服这一弊端,推动智慧城市的多样化,保持各地经济活力、促进创新的繁荣。

4.新型智慧城市的三大特点

(1)开放、共建、共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首先要强调开放、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政府要开放数据,开放智慧城市规划,要让公众能够了解政府的整体规划并能够发表意见,形成社会共识。政府要促进社会公共服务的整合,不仅包含政府的服务还包含企业提供的服务,政企合作,共创智慧城市的繁荣。

(2)服务均等化以往的智慧城市建设重点是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但是这些服务更多服务于拥有更高信息技能的用户,而对于信息技能不足的弱势群体关注不够,新型智慧城市将努力改变这一局面,尽力消除信息鸿沟,让弱势群体能够享受更多的公共服务,支持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3)城市特色化智慧城市建设是在大城市中发展起来的,其做法并不能适应中小城市、小城镇的信息化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将努力改变智慧城市同构化的思路,努力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特色化,建设更多的特色化小镇、特色化经济区,推动地区经济新特色化、多样化发展。

二、面对目标的顶层设计

1.目标顶层设计的重要性

技术人员理解的顶层设计通常是技术方案的顶层设计,设计者假定目标不成问题,这是甲方领导的工作,顶层设计用不着过问,但是在大多数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是不清晰的,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首先应当是对于目标的顶层设计,然后才能进入到对于手段的顶层设计。

智慧城市的目标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系统,顶层设计首先就要分析目标系统的合理性,现在的问题是往往没有人认真分析其合理性,面对一个脱离实际的目标,再高大上的技术方案也没有用。

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第一步是设计合理的目标体系,设计者要研究每一具体目标的价值,目标之间的关联,是否有可行性及什么先做什么后做等等。实际上大多数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成功并不是工程技术的不可行,而是目标设计的不合理,很多智慧城市规划不成功在于根本没有目标合理性的设计。

2.决策层的顶层设计

重点是业务合理性传统信息系统的顶层设计是执行层次的行为,因为效益合理性问题甲方已经考虑过了,执行层次的顶层设计只考虑系统的可行性而不考虑系统的效益。在智慧城市规划中这种思维不可行,因为智慧城市过于复杂,决策层难以提出明确合理的目标要求,需要顶层设计者来帮助决策层完成智慧城市的目标设计。即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首先应当是在决策层上的顶层设计,只有在目标层次上的顶层设计完成后才能进入执行层次的顶层设计,进而才能确保智慧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智慧城市决策层顶层设计要决定的不是“怎么做”,而是应该“做什么”,此阶段的顶层设计要解决目标合理化问题,要理清楚各具体目标之间的关系,明确目标的测量评价标准,决策层顶层设计者必须要熟悉决策者的思维方式。

3.执行的确定性与目标选择的不确定性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决策层与执行层面对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决策层面对的任务是选择恰当的任务目标,以有限的资源取得最大的效益,效益是一个不确定性问题,影响效益的因素太多,每项决策都会有风险,正确的选择依赖于决策者的经验、视野与对问题的洞察力,并没有规范的方法可循。

执行层次的顶层设计是可行性导向的顶层设计,系统可行性并不考虑项目效益,因为项目的效益是决策层考虑过了的,执行层设计的任务只是保证系统的可行性。执行层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主要是系统工程的方法,通过逻辑设计形成以任务目标为中心的功能链条,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执行层面对的问题主要是确定性的。

4.目标设计不到位难以弥补

选择恰当的目标是决策层顶层设计的核心任务,目标的合理性是决定项目工程效益的核心,而仓促的目标设计是影响损害最终效益的元凶,目标设计的缺陷是最好的执行也无法弥补的。可行性出现问题容易立即发现,而目标的不合理往往会在系统上马之后才会被认识,后者的危害要严重得多。智慧城市规划出现问题主要是决策层顶层设计不到位,必须高度重视目标决策层次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不到位主要是目标设计不到位,如果目标设计合理,手段可在执行中调整终究会成功,如果目标设计不合理,靠专家评审是没有用的,没有通不过的顶层设计,专家评审不会纠正目标设计的失当,只是便于在智慧城市建设不成功时责任人可以借此推脱责任。

三、智慧城市规划不能独善其身

1.城市发展与人类社会的组织化

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亚当•斯密认为分工合作是生产力提升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社会的效率来自于有效的组织,城市繁荣的原因是形成了更有效率的组织模式。

以组织化的视角认识智慧城市,信息技术是形成社会组织的粘合剂,信息技术效率的大提升必将为组织的优化带来更多的机会,因此所谓智慧城市则是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城市组织模式的城市。

城市组织的优化不仅仅在城市的内部,还包括与地区经济、全国及全球经济连接模式的优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反映的正是全球的组织化。

2.智慧城市发展的大格局定位

关起门来自我发展的城市是无法智慧的,城市的效率不仅来自内部组织的优化,更来自地球、全国、全球的社会经济的分工合作的优化,城市是大范围全球组织的一个节点,在大格局中的准确定位是智慧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

世界也在重组,城市若在社会经济大格局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就意味着被边缘化,意味着失去发展的机会,战略层顶层设计的重要任务是决定城市未来的大格局定位,选择好城市在大格局中的恰当定位是城市规划的大智慧。

3.产业发展目标不能一厢情愿

要从全球组织化的视角看待智慧城市的战略规划,尤其是产业的发展目标并不能一厢情愿,因为产业是相互关联的,产业规划必须考虑到与其它城市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产业的组织化有自己的规律,顺其规律发展才能兴旺,优势互补地竞合发展比盲目发展更有效率。

国内很多智慧城市规划缺少全球组织化的视角,一厢情愿地想着自己的产业发展目标(如智慧产业),不研究周边城市、其它地区的产业竞争态势,致使城市战略目标严重同构化,丧失可行性,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必须要消除这种不切实际的产业目标。

4.从实际出发的特色小镇更有竞争力

在未来全球组织化的大格局中,发展目标的同构化是最容易被边缘化的,没有特色的城市最容易被替代,都发展同样的产业、同样的文化城市自身的价值必然会降低,在全国、全球交通、通信充分繁荣的时代,唯有特色化能够提升城市的价值,尤其是中小规模的城市,浙江省很多地区建设特色小镇就是非常智慧的做法,特色化是城市的生存之路、繁荣之路,也是智慧之路。

虽然很多人知道特色化城市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很多城市还是不敢选择特色化之路,因为特色化有风险,领导者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而同构化的模式(最缺乏智慧创新的模式)最容易获得通过,对中小城市而言,能够选择恰当的特色化方向是对城市领导能力的重要考验。

四、设计有生命力的服务

1.仅仅规划功能是无法保证效益的

在智慧城市专项任务的规划中,有些人会热衷于规划系统功能而不是规划系统的服务。规划服务功能与规划服务业务本身的差别是极大地,服务功能规划是从技术的视角提出问题,服务功能只是一项工具,而工具是不等于效益的,工具要产生效益还需要有很多环节,要形成业务链才能形成效益。

由于功能只是效益链的中间环节而不是最终环节,即使功能实现了也不能保证效益,因此顶层设计要将规划的重点放在服务链的建设上,并且不能以中间成果作为评价成败的检测点,要以最终服务的效果来测量智慧服务的成效。

2.顶层设计要面向效益而非技术效益

导向的顶层设计需要设计的是服务链,而不是提供一堆技术功能,服务链是包含人、机器、系统的组合,是运行着的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服务效益的系统,而不是某种技术工具需要用户去集成组装能够产生效益的新结构。社会效益的产生于新服务能够为用户节约大量的精力与时间,而不需要用户现场搭建效益链。工具、知识、人员集成的高成本会冲销提供“技术能力”的价值。

顶层设计要规划能够产生用户效益的规范服务业务,而不是提供一堆“可能性”,例如简单开放政府数据,公众很难使用,唯有与有效的增值服务结合起来,形成应用app才能让公众受益。

3.有可持续性的服务

必须是生命体效益规划是顶层设计的难点,效益问题是不确定性问题,既然今天的设计无法保证未来环境的稳定不变,我们所设计的服务系统就需要有自适应的能力,能够自我改进,追求效益目标,在这个意义上说,服务系统必须是生命体。

服务效益的实现需要时间积累,服务必须要有可持续性,达不到服务寿命的系统也无法保证效益,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系统也不能保证效益。服务的可持续性机制设计就是服务的生命力设计,它应当是顶层设计关注的一项重点。

4.生命机制的顶层设计

服务的生存需要有外部资源支持,服务业务首先要设计好外部资源获取渠道,服务产生的价值是否足以维持外部资源供应?服务效益到资源供应的反馈渠道是否通畅?服务的改进是否有助于资源供应的改善?这是服务业务外部生态环境的检验,对这些问题得到肯定的结果之后再进入内部的生命机制设计。

服务业务生命机制是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力设计。服务系统很难一次设计成功,成功运行的系统也需要面对外部环境与用户需求的变化,服务系统必须要有自适应能力,要有对变化及时反馈自我修改的能力,反馈改进的效率决定了系统的竞争力。

五、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平衡

1.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设计

各有所长智慧城市的规划可以自上而下,也可以自下而上,两种方法各有各的优点。自上而下的规划有更好的整体观,适合与政府的思维模式,目前国内的智慧城市规划大都采取自上而下的模式。这种模式的缺点在于:当我们对智慧城市的建设规律缺乏了解之时,自上而下规划有着更大的盲目性,容易造成巨大的浪费。

自下而上的设计模式容易看清具体应用环境,目标越具体越容易取得效益,自下而上的设计便于发挥各参与单位的积极性,建设的成功率更高。

合理的做法应当是两种方法相结合,在初期对智慧城市建设规律不熟悉的情况下,多做一些自下而上的设计是必要的,减少自上而下的大系统规划,在缺乏实施经验的情况下系统越大成功率越低。

2.决定性思维的局限

自上而下的规划模式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陷入决定性思维的陷阱,看不到智慧城市面对大量的不确定性。决定性思维认为智慧城市的运行是可以用一套规范的程序来管理的,建立一个集中的运行中心就能够管理城市的一切事务。这种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从来没有成功过,因为将城市管理的全部复杂性集中到一个管理部门时无人能够胜任如此复杂的信息管理。城市面对的问题不是一成不变的,环境在变化、技术在更新、需求在提升,新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创新能力,而一个业务规范的运营中心是无法具有创新能力的,按照决定性思维模式设计出来的运营中心无法适应充满不确定性的智慧城市管理。

3.自组织模式更具有创新活力

推动城市发展创新的力量主要来自自组织模式。政府建立的系统常常不如靠市场机制自发形成的系统更有创造力和可持续性。互联网的成长过程早已证明了这一点,政府建的搜索引擎不敌谷歌与百度,政府的电子商务也不及阿里,成功的系统多是参与者自组织构建的,自组织模式最大的优点是能够兼顾参与者自身的利益,这种利益的纽带增强了市场系统的健壮性,参与者的选择是一种智慧行为,自组织系统能更有效地积累参与者的智慧进而涌现出意想不到的创新,而按决定性思维自上而下建立的系统则缺乏这种创新能力。

4.信息化最大贡献在基层而非高层政府 信息化规划总是喜欢盯着领导需求而忽视基层需求,实际上最有效果的应用不在高层而在基层服务。基层业务是确定性的,信息技术容易发挥作用,高层以不确定性业务为主,难以计算机化,这是为什么决策支持系统长期显不出效果的原因,决策的关键在质量,it的优势在效率而非质量。

智慧政府信息系统应是重点提高基层工作效率的系统,数据整合服务要面向基层、面向操作、面向用户而不是面向领导。领导只要了解总进度、全局状况和统计结果,并不需要最快的操作数据,最快的操作数据是给一线人员使用的,是用于信息惠民服务的。it的效率优势在操作层更能充分发挥作用。

六、设计城市的创新机制

1.善于创新的城市才是智慧的城市

越来越多的城市已将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全球经济进入到以创新为中心的时代,创新成为城市活力的基础,每个城市都会面对着世界越来越快的变化,唯有提高城市创新能力才能适应这种新环境。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经常要考虑以下两点:

(1)创新思想的活跃。一切创新都是人做的,开放人的思维空间、促进多种思想的自由交流对于新思想产生的活跃有重要意义;(2)创新成果能生存。创新的本质是组织的优化,要形成有助于重组产生的社会结构与技术结构,形成有助于创新成果能够保留下来的生态环境。

顶层设计的重要任务是建议使创造思想活跃的政策以及建设有助于创新成果生存的生态环境。

2.多样化思想的交流促进创新思维的产生 创新思想并不是某个人凭空产生的,它是人们思想相互促进的结果,新思想也是各种思维成果的集成,新思想的涌现与人们的思维活跃程度密切相关,城市创新思维的活跃与城市居民的交流频繁程度密切相关,智慧城市需要促进居民思想交流的活跃,特别是不同思想间的碰撞极为重要,要让城市成为实现开放的城市,吸引各种不同思想的汇集,提升城市创新思维的活跃度。

为了促进城市的创新思维的活跃,建立开放的城市文化环境非常重要。创新繁荣的城市都是多元文化的城市,要鼓励年轻人张扬自己的个性,包容各种各样的思维,欢迎特立独行的思想者,包容创新失败,高度包容的文化才是最能创新的文化。

3.合作最方便的城市是最能够创新的城市

任何城市的创新最终都要落实到城市组织的优化,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要为城市的组织优化提供最大的方便。组织优化的范围要尽量地宽阔,不仅仅是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还要包括政府系统与社会企业系统的合作,城市与其它地区的合作,合作空间越大、合作伙伴越多城市的创新力量就越强。

在智慧城市规划中,我们不仅要规划政府系统的合作平台还要把这种平台扩展到社会上去,让企业的服务创新能力也能聚合进来,让已有的成果能够多方面整合与再利用,整合利用越方便性越创新成果的生存与活跃。

4.标准化与创新平台

为了促进智慧城市各方面的服务有效地合作、集成与重组,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推动系统间的互操作与标准化是一个关键措施。标准化是减少相互合作复杂性的基本措施,不仅要推动政府内部系统的标准化与互操作,还要尽可能实现政府与企业开放的系统的统一,从长远发展来看政府系统与企业的互联是一个大趋势,双方系统的标准化将有利于联合创新。

政府与企业的平台相互连接是一个重要趋势,目前国内最大的几个云平台都是企业建的,政府利用企业的平台建立服务系统有很多方便,不仅能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还能够促进合作创新。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要开门设计,开放政府资源,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全社会合作创新的繁荣。

七、共建智慧城市治理新模式

1.社会重组是城市效率的来源

提高城市组织化的水平是提高城市效率的主要渠道,城市的组织化不仅仅是人的组织化,也包括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的组织化。信息技术(包括通信、软件与嵌入了软件的各种设施的大发展为城市组织化水平的全面提升创造了条件,智慧城市的建设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优化城市组织的过程,从组织化的视角来认识智慧城市,可以看出社会组织化的核心人的组织化,共建是调动人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渠道,动员全社会共建是实现智慧城市的捷径。

2.改变电子政务规划的思维方式

国内电子政务的规划是以政府为中心推动的,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电子政务的设计模式并不宜延续到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因为电子政务是政府的服务改革,政府有更大的控制权,而智慧城市是全社会的改革,很多改革不是政府能够直接控制的,建立社会共识,发动社会共建才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成功之路。

从电子政务建设到智慧城市建设,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变化来自于信息技术的大发展,今天高性能的智能手机已大规模普及,公众的信息能力已极大提高,这种能力的提升极大增强公众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积极性,此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大数据应用与云平台服务能力上开始大幅度超越政府,企业已开始涉足公共服务领域,企业已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不可轻视的力量,新型智慧城市必须要贯彻政企合作、政民合作的原则才能把蕴藏在社会公众在的巨大潜力调动起来,支持智慧城市的建设。

3.公众参与智慧城市监管的途径

智慧城市建设在多数地区还没有引起公众的关注,这是不好的,智慧城市的建设效果直接与公众的参与度相关,没有公众关心的智慧城市如同没有用户关心的产品一样,智慧城市唯有在公众的关注下才能成功。

公众不关注智慧城市的因素有二,一是政府没有充分的宣传,未能形成社会共识,社会有共识才会配合,有共识才能投资,政府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才能同步与配合,毋庸置疑,社会共识是智慧城市最大的无形资产。

其次是社会监督机制不完善,公众并没有反映意见的规范渠道,缺少公众意见的代表人,地方人大可以完善这项工作,人大应当有专人代表公众监督政府智慧城市方案的实施,智慧城市在公众监督之下才能健康发展。

4.建设监管与自律平衡的智慧城市

一些政府官员把改善城市治理理解为增加监管,这是不对的,智慧城市的不是一个事事依赖政府严密监管的城市,而是一个居民自律、居民共管与政府监管相互配合的城市。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不是要设计一堆监管系统,而是要设计规划更有利于居民自觉参与管理、自觉遵守秩序与公共道德的系统。

社会管理的透明化是一个大趋势,不仅是政府官员的行为要暴露在阳光之下防止腐败,而且要让违反社会公德与秩序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受到社会监督,适度的透明化是促进公民自律并自觉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武器,智慧城市应当是居民高度自律的城市,自律与监管平衡是更有效的城市治理模式。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招标篇三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探讨

0 前言

我国很多地区目前都在进行着智慧城市的实践,然而,现有的所谓智慧城市,都只是在城市内建设的某些智慧应用,如智慧教育、智能交通等,或者只在市内实现局部的智慧园区、智慧社区等,这些应用只是一个个的信息孤岛,不能实现不同应用之间的数据共享或应用穿透,距离全方位的智慧城市最多只能算作初级阶段。要想实现不同智慧应用的协同和穿透,必须有一套完整的顶层设计作为指引。试想一下,在一个条块分割的行政体系下,智慧城市推进如果没有一个整体性的顶层设计来指导,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各自为政、数据烟囱等信息化建设的老问题,增加智慧城市建设失败的风险。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涵盖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金融,智慧环保,智慧水务,智慧旅游,智慧农业,智慧园区,智慧制造,智慧能源,智慧执法,智慧环卫,智慧政务,智慧安全,智慧视频,智慧社区,智慧建筑,智慧民生。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8部门共同印发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也指明了方向。

《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科学制定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设计,城市人民政府要从城市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研究制定智慧城市建设方案。方案要突出为人服务,深化重点领域智慧化应用,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社会服务;要明确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和社会化开发利用、强化信息安全、保障信息准确可靠以及同步加强信用环境建设、完善法规标准等的具体措施;要加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相关行业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城乡规划以及有关专项规划的衔接,做好统筹城乡发展布局。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要因地制宜,并且要将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要让老百姓能够感受到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生活变化。建设智慧城市,一定要做合理的顶层设计,要具有连续性,并可以根据发展需求进行补充修正,但不要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智慧城市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分阶段按步骤逐步去实施。

智慧城市强调的更多的是在建设当中的资源共享,尤其是数据的交换共享和共用。值得一提的是,智慧城市不是一个纯信息化的工程,而是与政治、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相关联,这种关联涉及多系统协同关联,而不仅仅是某个系统内部子系统的关联,因此,需要一个从上至下的规划。只有在这个规划下,智慧城市建设才能真正做到资源共享、数据交换,从而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我国智慧城市的宗旨

从最新出台的 “全球十大智慧城市”,例如维也纳、多伦多、巴黎、纽约、东京等城市来看,国外智慧城市的主要宗旨,是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ict)使城市生活更加智能,基本上包括以下内容:高效利用资源,实现成本和能源节约;改进服务交付,提升生活质量;减少对环境影响,支持创新和低碳。而在我国,对智慧城市的理解应该更加丰富。通过调研汇总,我们认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宗旨除了国外考虑的城市生活智能、低碳环保外,还重点考虑了促进政务能力的提升、推进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因素。因此,可以用6个字来概括中国智慧城市的宗旨——“强政、兴业、惠民”。

在强政方面,鉴于我国的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都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因此智慧城市能否提高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成为政府建设愿望的重要驱动力;同时一个充分信息化的政府在认知和管理水平上也更有能力推动智慧城市本身的建设。兴业方面,住建部副部长的讲话有一定代表性:“智慧城市是贯彻落实我国城镇化战略部署的具体任务,也是扩大内需、启动投资、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的新要求。” 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这一概念原本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的概念,此概念强调的是一项工程“整体理念”的具体化。就是说,要完成一项复杂工程,就要以理念一致、功能协调、结构统一、资源共享、部件标准化等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视角出发,对项目的各个层次、要素进行统筹考虑。

对于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目前我国都还在尝试阶段,尚无发现一套成熟的顶层设计出现。总体来说,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是一个城市战略层面的蓝图设计,是从全方位的视角,进行智慧城市总体架构的设计,对整个架构的各个方面、各种参与力量、各种正面的促进因素和负面的限制因素进行统筹规划和设计,力争达到网络、技术、产业与应用发展之间的统筹、协调,以便顺利地将智慧城市向前推进,增加城市发展的红利。

运营中心是智慧城市心脏,有助于城市做好顶层设计。

其实,地方政府对顶层规划的理解是个逐步深入的过程。目前,地方政府在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面还存在几个问题:一是一些城市对顶层规划重视程度还不够,虽然做了顶层规划,但实际上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或主体部门对城市进行深入地了解。二是重视硬件,对软件不够重视。尤其是,在顶层规划上,对整体数据的获取、加工和集成、挖掘和分析、应用等认识还不够深入。三是,技术层面考虑得多一些,对体制机制再造和创新认识还不够深入。

实际上,体制机制再造和创新伴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全过程。若对体制机制再造和创新不够重视,很可能导致智慧城市建设的很多项目无法持续运行,比如跨部门的数据共享,若没有很好的运行机制作支撑进行流程再造,很可能会使项目停滞不前,数据无法得到及时更新。另外,政府投资模式的创新也伴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应该纳入顶层设计中。智慧城市建设是一把手工程,需要根据每个城市特点,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成立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做好组织实施。建议智慧城市主管领导牵头,成立智慧城市运营中心(scoc),并任命智慧城市首席运营官。智慧城市首席运营官全面负责智慧城市运营中心管理办公室的工作,智慧城市运营中心管理办公室下设“城市it运维中心”、“大数据中心”、“城市运行监控与指挥中心”和“智慧服务中心”。

智慧城市运营中心是智慧城市的心脏,职能是参与和审核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规划和审核各行业信息化发展总体目标、框架、任务、运营管理机制等;相关政策法规与标准的制定;负责城市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城市运行的集中监控。更重要的是促进面向社会的大数据开放应用。

“智慧服务中心”则包含面向公众生活的智慧服务平台、开放给企业的应用服务平台、政企合作的大数据交易平台及运营公司。智慧服务中心将促进政府治理模式从管理走向服务,传统的政府it信息化架构将被“云-端”互动的智慧城市所取代。

本文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论述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

a)以体制机制为保障,营造和谐发展氛围。b)以云平台为统领,牵引分布式智慧应用。c)以基础设施为依托,打造智慧城市根基。d)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实现数据穿透和挖掘。

2.1 以体制机制为保障,营造和谐发展氛围

智慧城市的创建首先需要从城市的体制机制层面提供根本的保障,只有完善的管理机制,才能保障又好又快地建设智慧城市,才能营造和谐的智慧城市发展环境。智慧城市的发展环境主要包括适当的规范体系和评估体系、良好的信息安全体系以及和谐的智慧城市发展氛围。

2.1.1 智慧城市的生态环境概述

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征程,它涉及到政府的相关部门,涉及到移动、联通、电信及广电等运营商,还涉及到国内外大量的硬件设备供应商、应用软件开发商、各种系统集成商以及相关的代维、渠道合作伙伴等等。在这个庞杂的生态环境里(如图1),各个合作伙伴都有不同的诉求或利益,如何统筹、协调管理好相关的合作伙伴,使智慧城市的打造能够有序进行,是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

政府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主体,应该负起这个责任。而我国目前大部分城市的现实状况是,项目建设多头管理,包括发改委、经信委或科技主管部门等,都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不同项目。由于缺乏统一的主管部门,造成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主体的缺失。因此在机制方面,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政府要指定或组建统一的智慧城市主管部门,形成统筹智慧城市人、财、物、事的管理体制。只有这样,才可能达到网络、产业与应用发展之间的协同并进,营造良好的智慧城市发展氛围。

2.1.2 规范体系和评估体系

规范体系的建设是智慧城市实现信息共享和应用协同的基础,只有统一的且兼容性良好的规范体系作为标准,如良好兼容性的接口标准、统一的目录体系等,才能在各个智慧应用系统之上基于云平台搭建资源共享与交换中心,促进不同部门或行业之间的信息和应用穿透,推动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

规范体系由总体标准和管理规范组成。总体标准包括术语框架和法律法规;管理规范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规范、软件研制能力成熟度规范和软件项目管理规范等。智慧城市规范体系的制订,要依照《规范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gb/t 13016-2009)中的有关规定,注重总体的分类合理和结构科学。既要注重与现行信息技术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际标准的相互衔接,又要充分考虑智慧城市信息系统不断发展对标准提出的更新、扩展和延伸的要求。

另外,评估或考评体系也是智慧城市必不可少的部分。评估最主要的作用是用来测评智慧城市相关项目的目标实现度以及所产生的延伸效应。评估维度主要包括信息化基础、组织提升、公共效益和公众满意等方面。目前不少城市也在进行着这方面的尝试。

2.1.3 信息安全体系

智慧城市实现了各行各业各类数据资源的集中和充分共享,同时也带来了数据安全的风险,因此必须树立安全为本的观念,设立信息安全体系,设置信息安全的机构和队伍,充分考虑可能受到的干扰和攻击等因素,寻找智慧城市系统的安全参数和平衡点,实现对信息安全管理和应用。

信息安全体系应该以信息安全策略来统领(如图2)。以信息安全制度作保障,利用先进的安全技术作为支撑,例如设置信息加固和容灾系统,保证信息的安全可靠。

2.2 以云平台为统领,牵引分布式智慧应用

智慧城市的总体架构不完全统一,每个城市根据自己情况会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其整体架构包括:感知层、基础能力层、服务框架层和业务运营层,如图3。

a)感知层:主要利用物联网,在城市基础设施上设置传感器或监控器,组成感知网,采集城市基础数据,激活现有城市部件和生产生活功能部件。

b)基础能力层:主要采用云计算技术,设置云平台,通过计算资源池、存储资源池等提供基础支撑能力,为上层服务提供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另外,感知层采集的信息需要通过有线、无线的网络资源池向云平台传送。

c)服务框架层:为相关应用提供最小服务颗粒,如支付服务、位置服务、终端服务等。通过标准服务接口,实现服务能力组装,同时为开发者提供开发环境和相应的服务支持。

d)业务运营层:包括民生、产业、政务、城市管理等各个领域的业务部署,实现智慧应用及业务展现。本层的各个智慧应用子系统一般分布设置于城市的各个行业或部门。

从上述的总体架构可知,智慧城市的打造需要设置统一的、强有力的计算资源池、存储资源池等,为上层应用提供服务,这些资源池最好的实现方法就是云平台。云平台存储城市运行中方方面面的海量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筛选、归类、分析,同时为上层各种智慧应用提供快速、专家式的响应。智慧城市要需要以云平台作为统领,相关的智慧应用如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能源、智慧食品安全、智慧公共安全、智慧环保、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应用可在业务运营层面根据需求的轻重缓急分步分批建设,设置在云平台下。通过这样的分层建设,达到平台能力及应用的可成长、可扩充系统框架。

2.3 以基础设施为依托,打造智慧城市根基

这里所说的基础设施主要指信息基础设施。智慧城市需要感知城市每个角落发生的事件或状况,并且需要及时将这些感知的信息传送到云平台,这就需要以遍布城市的有线、无线网络基础设施为依托。智慧城市涉及的基础设施主要有:

a)感知基础设施:主要指物联网,通过射频识别(rfid)、视频和移动终端等手段,采集城市基础数据,为智慧城市提供智能化、泛在化的信息感知。

b)网络基础设施:主要指目前移动、联通、电信和广电运营商建设的“无线城市”、“城市光网”、“三网融合”等的网络设施,包括3g、lte、wi-fi、超宽带等网络或技术,形成固定和移动的通信网络。

c)云平台基础设施:主要指城市的云计算中心、idc数据中心以及政府、行业的云平台,为智慧城市提供强有力的计算、分析和存储能力。

只有这些有线、无线基础设施对城市实现了良好的覆盖和通达,智慧城市才能具备感知城市的基础。

2.4 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实现数据穿透和挖掘

智慧城市的打造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几乎囊括了目前出现的所有先进通信、信息新技术或应用。而其关键主要有四项: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各种技术或应用描述如表1。

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新的信息技术还会不断涌现,这些新技术将从不同角度丰富我们的智慧城市。结束语

以上主要从4个方面对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进行了总体的探讨,对于每个城市来说,应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顶层设计方法论的基础上,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另外,为了更好实现智慧城市惠民的宗旨,政府应积极开展宣传或培训,提升市民感知性,营造智慧城市氛围,例如积极举办各类宣传推广活动,充分盘点总结智慧城市建设阶段性成果,降低智慧应用的学习门槛,帮助市民更多地了解、体验和参与到智慧城市实践中来。多形式、多渠道长期性征集各方建议,提升互动性,激发民众创造性,形成全社会支持智慧城市建设的良好气氛。通过普及让市民们对智慧城市的生活产生向往,在使用中老百姓才会提出更多的需求,使得智慧城市真正服务于市民,呼应社会对智慧城市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诉求,真正使人民共享智慧城市的成果。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招标篇四

河姆渡探讨智慧城市顶层的设计

核心提示:智慧城市概念一经推出就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城市管理者跃跃欲试,纷纷展开试验性的研究和实践;市民们也备加期待,希望体验到前所未有的全新的城市生活,所以怎样建设智慧城市成为了热点话题。由于智慧城市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系统、技术和应用的整合,以便建立统一的平台,共享资源和信息,因此顶层设计概念随之浮出水面,对于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概念、目的和内容做初步探讨。1 前言

(1)智慧城市的概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给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城市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的推陈出新,智慧城市概念就应运而生。所谓智慧城市,就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的各行各业之中的基于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也就是把城市里分散的、孤立的信息化系统、物联网系统整合,提升为一个具有协同能力和调控能力的有机整体。

(2)智慧城市涵盖内容

智慧城市是前所未有的、开创性的,同时也是具有挑战性的新产物,它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的多样化组合为基础,更加广泛深入地推进基础性与应用型信息系统开发建设和各类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形成的技术集成、综合应用、高端发展的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现代化城市,是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人文、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的新模式。

智慧城市的应用也可以体现在各个方面,例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能电网、智慧物流、智慧环保、智慧能源、智慧气象、智慧企业、智慧银行、智慧政务、智慧家庭、智慧社区、智慧学校、智慧建筑、智能楼宇、智慧农业等诸多方面。

(3)智慧城市建设需要顶层设计

智慧城市涵盖的技术也是多方面的,当如此多样化的技术、系统和应用整合时,要面临很多复杂的问题,须从全局对系统建设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进行统筹考虑,所以我们提出了顶层设计的理念。就是以顶层设计方法来和谐各种关系,制定正确的战略、路径和目标,精确量化城市动态,实现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和低碳高效运行,在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达成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通相依,协调一致,和谐共处。2 探讨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2.1 顶层设计概念

顶层设计这一概念原本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的概念,此概念强调的是一项工程“整体理念”的具体化。1969年,尼克劳斯•沃斯(niklaus wirth)提出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分而治之”的原则进行大型程序的设计。即从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自顶向下将复杂问题逐步分解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子问题,每个子问题可以再进一步分解,直到问题容易地解决。

2.2 顶层设计目的

也就是说,要完成一项复杂工程,就要以理念一致、功能协调、结构统一、资源共享、部件标准化等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视角出发,对项目的各个层次、要素进行统筹考虑。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根植于对城市本身的解构和系统性、模型化的重新组合之上,是针对某个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从全局的视角出发,进行整体架构的设计,对整个架构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种参与力量、各种正面的促进因素和负面的限制因素进行统筹考虑和设计。

2.3 顶层设计内容

顶层设计是指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角度,对大型复杂系统建设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统筹规划,以集中有效资源,实现结构上的优化,功能上的协调,资源上的整合等目标。顶层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整体需求分析、系统架构设计、业务架构设计、信息架构设计、技术架构设计以及标准体系设计等。

(1)整体需求分析 首先是整体需求分析,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具有顶层决定性的特点,顶层设计是自上而下展开的设计方法,核心理念与目标都源自顶层,顶层决定底层,高端决定低端。所以在顶层设计前期,要充分了解城市现状和整体发展需求,例如信息资源有哪些,要新建哪些,新、旧资源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和利用;城市发展主要的诉求点是什么,像智慧南京的顶层设计中就充分的考虑了信息共享来支撑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电子事务。

具体来说,是关系到城市主要功能需求有能够给市民提供一个高质量生活服务的公共安全、健康和教育的组织系统;对于企业和市民的政策、管理的政务系统;为市民和组织提供的安全高效、畅通发达的交通系统;共享信息和沟通的通讯系统;水和能源等公共设施系统。当然还有像旅游、娱乐等服务功能的需求等。

(2)架构设计

其次是架构设计,包括系统架构、业务架构、信息架构和技术架构。在架构设计中,应遵循统一的管理和技术标准,统一的目录体系,良好兼容性的接口标准,实现信息共享和应用;强调设计对象内部要素之间围绕核心目标的关联性、匹配度和有机的衔接,实现系统各部分互联互通、功能协调、资源共享;架构设计要极具可操作性,通过顶层设计充分实现规划的预期目标,以设计促进实施,进而将业务提升作为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根本出发点。

智慧城市架构设计必须以资源共享为基础。在执行层面应以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体系和资源目录体系为指引,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复用。信息系统支撑下的城市管理和服务部门业务运作状况是通过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和数据反映出来的,智慧城市架构设计应能够指导一是信息分类,二是与业务架构相结合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流,三是数据的采集、存储、转换、发布和传输,四是数据库的设计和使用等内容。

(3)标准体系设计

第三是标准体系设计,目前,由郭理桥主编的《中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研究报告》已经于2013年7月出版,其中详细阐述了智慧城市标准体系设计和评价标准,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体系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指导。标准体系设计提供了智慧城市的一些标准模块,可以供各个城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建设,所以当一个城市进行顶层设计时,必须以业务需求为导向,选择适合自己现状和发展需求进行规划和整合。

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目标是提升效能、建设服务型的城市管理,而城市管理和服务部门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推手,所以将这些部门的绩效考核作为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检验标准。围绕以公众、企业等服务对象为中心,关注用户收益、拓宽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实现服务的及时性、响应性和可访问性等的绩效改进。绩效考核是一套绩效评估的标准框架,能够帮助政务部门确保各政务部门从战略高度更好地管理业务,根据评估标准合理高效地开展智慧城市建设。3 总结

智慧城市最重要的理念,不能以行政区划或者部门利益的观点来建设,满足某一方的利益或者需求,而是要打破行政界限,打破部门壁垒,建设一个公共平台,让大家都能公平的分享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红利。因此各自为政、关门建设、产生大量的信息孤岛、乱建基础设施的情况要运用顶层设计这个环节应尽量避免。

在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见下表):首先是核心技术有待突破,特别是智能识别、移动计算、信息融合、云计算及信息的互通互联等。其次,发展动力要素分析了解不够,如在城市人口、城市资源、城市环境、城市能源、城市交通、城市民生、城市经济等方面。最后是智慧城市建设理念有待统一。

为了更好实现智慧城市惠民的宗旨,政府应积极开展宣传或培训,提升市民感知性,营造智慧城市氛围,例如积极举办各类宣传推广活动,充分盘点总结智慧城市建设阶段性成果,降低智慧应用的学习门槛,帮助市民更多地了解、体验和参与到智慧城市实践中来。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招标篇五

高艳丽: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亟待改进

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有超过300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他们在建设之初,也纷纷启动智慧城市顶层设计。顶层设计系统描绘了智慧城市的蓝图和实施路径,对智慧城市的统筹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笔者在智慧城市总体规划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对当前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存在的短板与误区进行剖析,旨在抛砖引玉,唤起业界共同思考,促进智慧与城市的深度融合,使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真正发挥指导作用。

三大症结或为智慧城市发展埋下“地雷”

笔者认为,目前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存在三大症结,这将对智慧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形成很大阻碍。

技术驱动特征明显

智慧与城市脱节

只见智慧,不见城市。把时下流行的先进的信息技术都加载到城市之上,包括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sdn(自防御网络)等等,但基本上都是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以及信息服务的套路,没有实现信息技术与城市各功能模块的深度融合,浮于表面,解决不了深层次的矛盾,缺乏吸引力,民众感觉不到智慧,感觉不到生活的变化。一个城市是否智慧,不在于技术是否先进,而在于是否恰到好处,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

城市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城市生存和发展依赖三种基础设施,支撑城市中顺利进行各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工程性基础设施一般指能源系统、给排水系统、交通系统、通信系统、环境系统、防灾系统等设施。社会性基础设施则指行政管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金融保险、社会福利等设施。绿色生态基础设施由城市中可以发挥调节空气质量、水质、微气候以及管理能量资源等功能的自然及人工系统和元素组成,包括林地、开放空间、草地与公园以及河流廊道等。除了基础设施以外,还有配套的运行机制和管理系统,这些构成了城市庞大的功能服务体系。目前的智慧城市规划并没有触及到城市这些基础设施和服务的灵魂,没能使这些元素从机理上、功能上有明显的改善,所谓的智慧化提升太平面化,大部分停留在状态的监控以及价值不高的信息服务。例如:智能交通的应用主要是通过采集道路的交通流量信息,给居民提供出行参考的信息服务,交通路网的优化、多式联运的智能接驳,甚至综合交通枢纽的信息枢纽地位都没有涉及或受到重视。在环境方面,有关部门通过一些传感器进行重点地区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指数监测,然后向公众推送信息或提供相关查询,对环境质量本身没有任何提升和改善,应用层次很肤浅。如果从改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和运行机制入手,进行智慧化方案的总体设计,使这些要素产生的微气候系统对城市有明显的影响力,智慧城市才能真正体现出价值。

规划相对主观

与周围环境缺乏融合一般来说,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对于所在城市的战略定位、城市特色、资源条件、人口构成、支柱产业等等都有比较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的目标和建设计划也较具有针对性。但问题是只就城市论城市,制约条件与边界条件考虑较少,规划设计偏于主观。现代社会流动性很大,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所属区域之间,乃至境内与境外之间频繁流动,城市只有与周围的环境有效地融合,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智慧城市与周边信息化环境的融合主要在于几个方面:一是网络基础设施的对接,保证全程全网一致性的传输质量和安全性要求;二是区域内融合的信息与数据从规模和质量上远比一个城市内的信息融合更有开发利用的价值;三是应用系统间的融合,如相邻城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信息的对接,物流标识和物流系统的对接;四是配套机制的融合,如认证系统和征信系统的互认,为城市与周边的经贸合作提供支撑。

智慧城市与周边地区信息化环境的融合,关系到区域战略目标的总体实现,也关系到智慧城市的可操作性和持久性。无论哪个城市的智慧系统,都不可能始终独立,否则可能根本发挥不了作用,甚至可能推倒重来。

重硬轻软实施难度大

目前的智慧城市规划也好,设计也好,基本都偏重技术架构,讲求技术先进、功能全面、性能高超。硬环境描述得比较清楚,但在软环境方面,比如制度、环境、配套机制、政策措施、商业模式往往语焉不详,而没有软环境的支撑很可能会走传统信息化的老路子,达不到智慧城市的高度。要把软环境说清楚,必须对城市的功能服务体系有透彻的了解,对政府的治理体制、城市的运行管理机制、社会事业服务的机制有着深入的把握,对于现有城市管理与服务的弊端有着清晰的认识,对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与利益诉求有着深刻的洞察。而这些,恰恰是信息通信从业者的短板,缺乏对政府治理体系的认知和经历,捕捉不到体制机制的关键问题,提出的保障措施和推进策略难以切中关键,资源集约、信息共享、应用协同等这些智慧城市的核心价值就难以实现。

从三方面改进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笔者认为,政府部门可以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进行改进。

面向城市功能服务体系

全面分析需求

智慧城市的需求分析分为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一是加强现代城市发展方向与管理模式变化的趋势分析,探寻城市未来的形态和公众需求的蜕变。二是从城市的发展战略目标、城市定位、产业定位、人文特色着手,深入分析社会民生、城市管理、产业经济对于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的诉求。如沿海特区城市与内陆经济欠发达中等城市、资源驱动型城市与生态脆弱型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侧重点不同,智慧的品质与层次要求也相去甚远。

微观层面,面向城市的基础设施管理和城市功能服务,在明晰城市各功能模块自身能力演进的基础上,分析信息化对各功能模块的嵌入式提升作用。除了信息技术本身,要对城市发展中遇到的关键问题具有深入的了解,如城市土地资源的有效整合、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城市水利建设、城市交通建设、城市能源供给等等。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统筹管理、保障基础设施高效安全运行是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内容,要深入了解城市基础设施的部署方式和运行机理。基础设施包括电力、煤气、天然气、暖气和太阳能等能源设施,自来水厂、供水管网、排水和污水处理等供排水设施,航空、铁路、航运、长途汽车和高速公路等对外交通设施,道路、桥梁、隧道、地铁、轻轨高架、公共交通、出租汽车、停车场、轮渡等对内交通设施,邮政、电报、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广播电视等邮电通信设施,园林绿化、垃圾收集与处理、污染治理等环保设施,消防、防汛、防震、防台风、防风沙、防地面沉降、防空等防灾设施。还要熟悉提供城市功能服务的各种组织机构及其业务流程,包括公安、政法等制度保障机构以及环保、城管、商业和饮食服务业、金融保险机构、住宅和公用事业、公共交通、运输和通信机构、教育和保健机构、文化和体育机构等等。只有与城市的基础性功能紧密融合,进行智慧城市的总体方案设计,才能使民众真正体会到智慧城市的魅力。

创新推动

管理建设运营模式变革

智慧城市是把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考虑,以人为本,进行城市各类资源的灵活调度与配置。这是一个质的飞跃,需要打破原来的管理服务模式。目前来看,技术方面并不存在障碍,但是体制机制的桎梏根深蒂固,意识习惯的转变最为困难。解决智慧城市的共享与协同问题,最有效的还是法律法规手段。政策法律体系必须打破原来单一的、单向的、静态的治理思路,大胆变革、勇于创新,为城市的智慧建设和运行保驾护航。有条件的地区可充分利用地方立法权,通过立法,推动城市级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科学合理的建设模式以及建成后的运营模式,是智慧城市成功实现的重要保障。在一个消费升级和公共服务需求迅速扩张的服务型社会,仅靠政府和政府指定的少数服务商进行单打独斗的时代早已过去,服务平台化以及全社会共同参与,重构城市的公共服务与治理体系,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因此,在实施层面,应把智慧城市工程的总包、分包做一个全盘设计,除了政府核心资源和核心系统,其他工程最大限度地交给市场。在资金来源上,可以考虑以市政建设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有效利用民间资本,共谋智慧城市建设事业。

效能目标

比建设目标更重要

另外,在目标设计方面,智慧城市规划不仅要提出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更重要的是要提出实现的效能目标。对于城市中的各功能模块,要明确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的阶段性目标,做到层次清晰,推进有序。

在制定规划时,要加强与周边城市信息化的结合,广聚周边的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善用周边已有的信息和平台资源,减少重复建设。在信息层面做到积极地开放共享,业务系统积极地互通和协同,配套机制层面做到积极配合与对接。

在安全方面,目前大多数智慧城市的安全方案设计还是传统的思路,不符合未来城市发展的要求。未来的方向,一定是从分散的安全保障机制向集中的安全保障体系转变,技术的硬保障与体制的软保障并举,安全评估与城市级联动机制必不可少。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