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观影有感400字篇一
——观影《钱学森》有感
90分钟电影的容量着实有限,它无法刻画出一个有血有肉的钱学森,但却足以让钱学森的精神进驻我们的内心,洗涤着我渐趋平淡的心灵。提起钱学森,大家能看到很多评价,两弹的功勋,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这些评价是对一个人最高认同,表达了党和人民对钱学森的最高崇敬。
钱学森,生于1911年12月,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8月的一天,钱学森从上海乘坐邮船离开祖国。黄浦江浊浪翻滚,望着渐渐模糊的上海城,钱学森在心中默默地说:“再见了,祖国。你现在豺狼当道,混乱不堪,我要到美国去学习技术,他日归来为你的复兴效力。”1936年,钱学森进入加州理工学院研究院,师从气体动力学一代宗师冯.卡门,并成为喷射推进实验室的创室人之一。获得博士学位后,与导师冯.卡门共同创立了举世瞩目的“卡门-钱学森公式”,为早期飞机克服热障、声障提供了理论依据。从此,钱学森闻名世界。钱学森还加入了一个著名的火箭研究团体。1943年,美国情报部门获悉希特勒正在德境内大规模建造火箭发射基地,于是火速拨款成立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钱学森任研究组组长。此外,钱学森还参加了“蔓哈顿计划”。二战结束后,钱学森成为美国空军高级顾问,被授予上校军衔。开放的美国为钱学森提供了诸多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20世纪50年代初是美国的“红色恐慌时代”,1950年,麦卡锡分子指控钱学森是共产主义者,并对其进行秘密调查。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钱学森一直想回到中国。于是想美国当局提出了回国申请,没想到,根据五角大楼的指示,美国海关扣留了钱学森的行李和书籍,移民局通知他不得离境。
美国海军部次长金布尔极力想把钱学森留在美国,他说:“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我宁可把这家伙毙了,也不让他回到中国。”后虽将钱学森释放,却仍对他进行监视,接下来的5年时间里钱学森实际上是遭到了软禁。1955年6月,钱学森摆脱了特务监视,在一封写在香烟纸上寄给比利时亲戚的家书中,夹带了一封给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叔通的信,请求祖国帮助他回国。信件转到了周恩来总理手上。1955年8月,中美在日内瓦举行大使级会谈,中国方面要求美方不再阻挠钱学森等人回国,同时释放了11名被俘的美国飞行员。9月17日钱学森带着妻儿终于登上了“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启程回国。过人的智慧帮助了他。
一回到中国,钱学森就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成为中国导弹计划的实际负责人。回国不到一年,钱学森提交了一份建议草案,提议发展中国自己的弹道导弹系统。建议很快被批准,1956年底,他被任命为该计划的首席主管。1958年,钱学森设计出东风系列导弹的蓝图,1964年成功进行了试射。后又研发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1999年,钱学森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92年中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计划,以钱学森研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为基础,2003年10月,中国终于发射了首个载人航天飞行器——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爱国不仅是一种心情,在落实为实际行动的过程中更需要一种坚定的信念。钱学森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几十年来,他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始终把爱祖国、爱人民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自觉把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论遇到多少艰难困苦,都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在研发“两弹一星”的过程中,条件非常艰苦,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国家又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的天灾人祸,但他始终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为新中国军事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
蒋英对钱学森说,“中国可以缺少一个歌唱家,但不能没有你这样的科学家,为你而牺牲,这不是遗憾,这是光荣!”。于是,我看到那些默默为国家、为党、为民族付出的无名英雄,那些在影片中挥帽高呼的军人们,那些老远跑来只为看一眼钱老的人,那些从未被提及名字的人,那些被人们统称为英雄的人,是他们,让我们的航空国防事业从无到有,是他们,让中华有了崛起的资本。
剧终时,钱学森就安静的躺在那里,98岁的老人,岁月蚀干了他饱经风霜的身躯,悲伤笼罩着每一个人。可是,在我们心中,钱学森永远都在。我想,钱学森一定是心满意足的离开这个世界的,他看到了中华的复苏,看到了一批又一批的科技人才不断成长,中国,再不需要竭尽钱学森的智慧,会有更多的人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钱学森只有一个,我们最多只是那众多党员中的一员,但是,中华的崛起,不正是靠着千万人的觉醒和亿万人的努力才能得到的么。任何一项改革必须有人民的觉醒和支持。而人民的觉醒,不就是钱学森执着一生的爱国、奋斗、坚持、奉献么?
科技兴国,青年,当自强!
观影有感400字篇二
观电影《邓小平》有感
歌已近尾,回音尤绕。这部大型故事片,以纪实和写意的手法,为我们集中展示了以邓小平爷爷为领导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带领华夏儿女冲破“左”的思想的桎梏,进行改革开放,锐意进取,最终走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万象更新的光辉岁月。从“文革”这拖延中国20年发展进步的节点开始,从毛泽东主席与周恩总理来逝世的末端开始,从人民依旧迷惘、山河却添破碎的背景开始,波澜壮阔的盛世画卷,终于拉开。
邓小平爷爷的高瞻远瞩中,贯穿了一个鲜明的中心思想:必须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放开手脚,大胆试验,排除各种干扰,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不断地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现今人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神州系列飞船的飞天,使中国的科技竞争力大大提高;世贸组织的加入,使中国的经济发展更上层楼;自主招生政策逐渐实施和希望小学的普遍建立,使中国更大范围地实践了“教育兴邦”的国策;经济特区和免税区的相继开拓,使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出大山,走出国门,走出困顿,走向世界。这一切的一切,若不是改革开放,若不是东南沿海诸市的开放政策,若不是邓小平爷爷一马当先大刀阔斧地实施改革开放,我们的生活,又都将与今日之万象无关。没有了闭关锁国,没有了东亚病夫,没有了温饱难求,中华民族正走在笔直宽阔的复兴之路上。
回望过去,历史回到170多年前那段泣血的记忆。痛彻心扉,是鸦片战争击破“天朝上国”的迷梦;是列强瓜分的铁蹄践踏我们神圣的国土,是割地求和给万里河山留下的巨大创伤,是破碎的卢沟晓月、满目疮痍的华夏大地。当中华民族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面对“千年未有之强敌”,苦难的屈辱的中国,在战乱激荡中挣扎而后直起脊梁。苏生,抗战,泣血,再续新篇章。中国这沉睡的巨人,正在一代又一代的领导人的辛勤探索和呵护下,奋勇向前。
1919年五四运动的胜利为我们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时期,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华大地上有了第一抹极其耀眼而温暖人心的红色之光。它以排浪滔天之势,不断坚定着中华儿女实现梦想的信念,带领着龙的传人披荆斩棘,奋勇向前。从大革命失败的血雨腥风到井冈山的星火燎原,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经过万里长征后在抗日烽火中再起凤凰,从奋起反击国民党军的全面内战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沐阳而升。多灾多难的母亲把战争的痛苦深深埋在心底,“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 中国的脊梁带着鲜血炼就革命胆识,在磨砺中孕育不屈信念,在汇聚中谱写壮丽云图。中国的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畅饮着滚滚而东的长江水,奔流着黄河般沸腾的血液。终于,1949年,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重新挺起万里长城般坚强的脊梁,顶天立地的形象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过神州大地,我们有了东南经济特区,有了西部大开发的冲锋号,我们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做出了构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壮阔云图„„在这继往开来的30多年里,机械取代了人工,小康代替了温饱, 三峡工程的壮观,神舟飞天的壮美,西部开发的浩荡,一切都旧貌喜换新颜。我们迎来了千禧之年,见证了港澳回归,亲身体验了一国两制的卓越„„我们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那东亚病夫百年耻辱的帽子,终于被我们抛向历史。记得影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是邓小平爷爷著名的南方之行:在视察了深圳经济特区之后,邓小平告别了当地的官员走向游艇,他突然停下了脚步,转身走了回来,急切地对官员们说到:“你们的步子要走得再快一点呀!”辛劳而苍老的眼神里,却满是期待。
一切的成就来得可喜可贺。当然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正处于必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许多方面都还存在诸多不足,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增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社会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在教育普及的同时,大学生变得愈加不值钱;在开发利用的同时,环境压力愈加显现。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中国,是造梦者的中国,是英雄的中国。当雄鸡在那遥远的东方高唱的时候,我相信中华民族腾飞的捷报一定会频频传扬,中国人民一定会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去铸就明天的辉煌。
通过对这部电影的赏析,我们不难看到邓小平的领导才能和高瞻远瞩。对于每一个地方、每一方面的工作他都能从具体事情出发来做出决策,并能从历史教训中吸取经验改进管理方法。他从全世界的发展趋势和长远利益的角度考虑来领导中国,为我们中国的建设出了很大的力量,而且近几年的发展都验证了邓小平领导的正确性。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学习邓小平理论不但能令我们更进一步的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相信他们的正确性;而且也能让我们学到如何分析处理事情,做出相应正确的决策。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该从小事,从身边做起,做好自身建设,以为将来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做好准备。
观影有感400字篇三
观影有感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艰苦奋斗精神的楷模。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对的是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雪山,一片片茫无涯际的草地,前有敌军,后有追兵,可就是在这“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逆境中,红军转战两万五千里,终于从100万的敌人中杀出了一条生路。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永久奋斗”的革命乐章。
长征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典范。纵观整个长征的过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每一个战略方向的改变,每一项战略任务的确定,每一次战斗胜利的取得,都无不体现出中国红军将士“大无畏”,不怕艰难困苦,永久坚持的精神。红军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我们应永记长征精神,而且在建国大业中我再次为我是一名中国人感到骄傲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电影《建国大业》在毛主席的庄严宣告中结束了,那一幕幕令人振奋的场景,在脑海里久久回荡,挥之不去。
电影《建国大业》再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为背景,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和衷共济、团结奋斗,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看完之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正在进步,中国正在前进!
印象最深的,是片中两位角色的两次落泪。第一个落泪镜头出现在开国大典的阅兵式上,刘烨饰演的塔山英雄团的老兵在部队准备接受检阅的时候,突然冲到了主席面前,啪地一个军礼,激动地吼着:“我代表活着的和死去的战友向毛委员敬礼。”由于激动而有些变调的声音,黝黑的脸庞上迸出的泪水,让我感慨万千、唏嘘不已。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现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六十周年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回忆那段历史,追忆那段历程,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并由衷地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人们幸福安康
第二个落泪镜头出现在蒋家王朝覆灭的前夕,陈坤饰演的蒋经国怀着一腔热情到上海清除腐败,整顿金融秩序,最终被迫屈服。他悲愤地对着蒋介石喊出:“父亲,党、国都已经在危难的边缘了!”两行泪水滑下脸庞。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的长征。走在新长征路上,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各项事业前进的巨大力量。红军长征的路是艰苦的、漫长的;新长征的路会更艰苦、更漫长。因此,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万众一心、艰苦奋斗,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长征”的胜利。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精神动力。然而,有些党员认为生活水平提高了,没必要讲艰苦奋斗了,因此贪图安逸、追求享乐,讲排扬、摆阔气,生活高标准、工作低要求,特别是有少数党员领导干部过着纸醉金迷的奢侈腐朽生活,甚至坠入了违法犯罪的深渊,如果这种现象任其不断扩大和蔓延,势必严重侵蚀党的肌体,破坏党群关系。所以,在新的形势下,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艰苦奋斗作风不能丢。
两个角色的落泪,两次同样撞击心扉的呐喊。前一个背景是艳阳高照的绚丽朝霞,象旗帜,鼓舞我们年轻后辈在前人的感召下大步前行;后一个背景是山雨欲来的沉沉阴霾,似警钟,一遍遍地在我们耳边敲响,警示我们,“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 “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获得了“最可爱的人”的称号,这,一直都是共产党军队的光荣传统。在《建国大业》中,我们看到,解放军解放上海,为了尽量不打扰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解放军没有使用重武器,宁愿血洒苏州河,解放上海后没有进入民居,而是露宿街头。这种一切为了人民的精神是应当代代相传的,成为不灭的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