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统计图有哪几种?篇一
张家界崇实北校
刘兰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扇形统计图》。下面我从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扇形统计图》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有关统计图的认识,小学阶段主要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考虑到扇形统计图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标准》把它作为必学内容安排在本单元。这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通过熟悉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扇形统计图的实用价值。
(二)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实际问题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正确的信息,并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b、过程与方法目标
3、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习,并了解收集数据的方法和步骤。
4、在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学会相互交流相互评价
5、在决策与形成猜想的过程中,感受收集和利用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c、情感与态度目标
6、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感受收集和利用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从中发现信息。
教学难点: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得有用信息,并做出合理推断。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是在学生已有统计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新知的。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知道他们的特点,并具有一定的概括、分析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对比,自然生成新知识点。
三、设计理念和教法分析
1、本堂课力争做到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由“传授知识”转向“引导探索”,由“要我学”转向“我要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领导者。”将课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参与知识的构建。
2、“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从创设情境、探究学习一直到布置作业等环节,处处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既提高了学习兴趣,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使学生不仅在学数学,也在用数学。
3、运用探究法。探究的方法属于启发式教学,探究学习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活动、多思考,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并合作交流。
4、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生动,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教学策略
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以上理念再结合四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采用以下三条教学策略:从知识经验出发,情境导入,激发兴趣;从问题解决出发,自主探索,构建新知;从学生发展出发,应用知识,拓展延伸。从而使学生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多样化地解决问题,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
五、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多媒体呈现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人数统计表和统计图(2)说一说,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你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3)引入新课:从条形统计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每一种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的人数。但是能看到每一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总人数百分比吗?因此,我们需要用一种新的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来表示。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扇形统计图。课件出示:扇形统计图(在这一环节,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生动,使学生通过实际感受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对比,对扇形统计图有了初步认识。)
(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电脑课件呈现扇形统计图。
(1)一边呈现扇形统计图,一边让学生观察扇形统计图。
(2)教师说明这就是扇形统计图。使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是用扇形的面积的大小(占圆面积的百分比)来表示各类数量的多少。
2、扇形统计图的特点:(1)从上面的扇形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2)让学生思考:整个圆表示什么?各个扇形呢?
(3)让学生说一说现在对扇形统计图的了解,教师加以概括。可以说成是:部分数量占整体的百分比。(特点)
3、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体会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不同点。从条形统计图中能够清楚地看到每一种数量的多少,扇形统计图反映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作用)
(在这一环节,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练习有机结合,由浅入深,由简到难,层层深入地讲解扇形统计图的优缺点以及它的特点和作用,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我借助课件及时向学生进行演示,这样就把静态的课本知识变成了动态的教学资源,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提高了学习效率,加深了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的直观理解,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三)、巩固练习。
数学知识的形成与深化,不仅靠感知,还要设计有价值、有层次的课堂训练。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的练习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1、出示生活中的扇图统计图,从图中获取哪些信息?
2、从下列的两个统计图中,你能看出哪个年级的女生人数多吗?(这一环节使统计教学与计算教学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数学应用能力。)
3、看图计算,完成下表。
4、智勇闯关(这一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欲望,体现了以生为本的课改理念。同时结合教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使学生感受到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
(四)、课堂小结 对扇形统计图相关知识进行梳理。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作为课堂教学语言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应具有启发性、指导性、应用性。本节课的板书为了突出学习重点,解决知识难点,我主要呈现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扇形统计图
特点:圆面积表示总数
圆内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比
作用:反映部分与部分以及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七、总结评价 纵观整节课,我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主体,以训练学生思维为主线”的思想,通过信息网络,美术鉴赏和数学教学的3科整合,努力构建了开放性、互动性、生成性、发展性的数学课堂,使每一位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学会了一些必需的数学思想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基础。当然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用心设计,让课堂趋于完美。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统计图有哪几种?篇二
一,gdp数据
从图表上可以看出,中国历年来的gdp增长率在不断波动,特别是2008年经济危机,以至于由2007年的14.2%跌至2008年的9.6%,处于不稳定状态,经济复苏困难重重。
支出法:
由图投资所占gdp的比例历年都比较重,近年不断上升,投资带动经济增长。
由图消费的比例逐年有所下降,虽然国家有加强投入拉动内需消费的资金帮助但是由于中国人本来所固有的消费观念,从消费影响经济还有望提高。
由图政府购买的比例比较稳定,稳定的政府购买可以更好的平衡国民生产总值,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贸易的比例变化比较大,可以看到近年来贸易比例不断上升,这说明中国已融入世界这个大家庭,但是如果对外贸易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加大一旦发生金融危机那么国家的经济就会受到很大的冲击。收入法:
由图可知政府收入比例在历年有所下降,但是政府的实际财政收入增加了不少,由下表可以看出,政府越来越富有。但是丹从比例上看,可以说明,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越来越富有活力,政府干预减少了。
二,cpi数据
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变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程度,一般市场经济国家认为cpi增长率在2%~3%属于可接受范围
内,有时候cpi的增长也代表着经济的增长。由图表可以显示中国在大部分年份的增长是比较正常的。
三,失业率:
九七年由泰国发起的亚洲金融风暴及零八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导致中国的失业率逐年上升,就业前景不容乐观。按照近几年来国家人口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官方数据,即便在危机发生后的2008年和2009年,中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也始终保持在5%以下。但是,很多半官方和民间的研究机构根据自己调查的数据对中国失业率进行了估算,实际的调查结果远没有官方部门那么乐观。例如,2008年12月16日中国社科院公布的《社会蓝皮书》称,中国城镇失业率约为9.4%,这一数字是保障部统计数字的两倍还要多。失业率看来在中国始终是个谜。
中国 失业率 统计表发表年份统计对象数字全文快照来源文献全国范围也进一步上升到5.4%万人,城镇失业率达到了5.3%,到1979年更是达到了568万人,失业率也进一步上升到5.4%。查看 来源:就业管理体制发生了根本变革,栏目: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逐渐优化,《成就辉煌的20年》(年)1949-1999全国范围高达23.6%当时,城镇从业人员只有1533万人,而城镇失业者达474.2万人,失业率高达23.6%。查看 来源:劳动就业,栏目:第4章社会发展与文化建设,《新中国五十年》(1949-1999年)1949-1999美国为5.6%1994年,美国的失业率为5.6%,而成年黑人是巧.9%,黑人青年是40%,土著人则高达46%。查看 来源:请看美国的人权纪录,栏目:(三)美国人权状况,《中国人权年鉴》(1949-1999年)1986全国范围高达10.8%失业率高达10.8%,而通货膨胀率保持在6.1查看 来源:关于“滞胀”的几个问题,栏目:世界经济,《中国经济科学年鉴》(1986年)1987全国范围年平均为3.5%1974一1980年间,联邦德国的失业率年平均为3.5%,大大趟立了6查看 来源:剖析“福利国家”的“收入均等化”,栏目:经济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摘编,《中国经济科学年鉴》(1987年)1988日本;4.5%有的经济学家还对“滞涨”作了具体规定,说“滞涨”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成立,即物价上涨率4%以上;失业率4.5%以上;开工率85%以下。查看 来源:日本经济学界关于“滞涨”问题的研究动向,栏目:国外学术动态,《中国经济科学年鉴》(1988年)1988全国范围却高达7.2%1984年虽然实际增长率达到6.5%,但失业率却达了.5场;1985年实际增长率只有2.了泊、,而失业率却高达7.2%;1986年实际增长率仅为2.4查看 来源:世界经济若干问题讨论评述,栏目:对若干经济理论问题研究的评论,《中国经济科学年鉴》(1988年)1990-1991全国范围高达23.6%
一、原有劳动制度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社会背景1949年国民党政权土崩瓦解,蒋介石集团携带着搜刮来的大量美元和黄金逃到台湾,给新中国留下来一个百业凋敝的烂摊子;城镇失业人员474.2万人,失业率高达23.6%。查看 来源:关于我国企业劳动制度改革(代序),栏目:关于我国企业劳动制度改革(代序),《中国劳动年鉴》(1990-1991年)1990-1991全国范围下降到5.9%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国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全国职工人数由1949年的809万猛增到3101万人,失业率下降到5.9%,人民生活有了显著提高。查看 来源:关于我国企业劳动制度改革(代序),栏目:关于我国企业劳动制度改革(代序),《中国劳动年鉴》(1990-1991年)1991全国范围会升至10%
二、两个德国统一后,德国的财政金融负担大大增加,通货膨胀局面严峻,失业率会升至10%,外贸顺差俐减,人们对德国马克的信心降低大大削弱了前几年德国马克持续坚挺的局面.但从另一方面看,德国经济在东部重建的刺激下将高速度发展,当局的货币政策不会放松,会采取压缩财政支出增加税收和提高马克短期利率的措施,以期马克的相对稳定.预计1991年德国马克不会出现大的波动.三、日本1991年的经济增长率将达3.5%,通货膨胀率将下降到2.8%,贸易顺差巨大,使日元的吸引力加强。查看 来源:d.1991年西方货币汇价趋势估计及对策,栏目:4.汇率变动及对食品工业进出口的影响,《中国食品工业年鉴》(1991年)
统计图有哪几种?篇三
建颍中心学校集体备课活页教案
课题名称 —扇形统计图备
课时间—2016-11-23 主备课教师
李军
辅备课教师-李建颍、赵阳
教学内容:
课本第57——58页“扇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2、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教学难点:
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1、电脑课件呈现下表
种 类 摄入量/克 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
油脂类 50
奶类和豆类 450
鱼、禽、肉、蛋等类 600
蔬菜和水果类 900 谷类 1800
2、电脑课件呈现统计图(或以学生的作品亦可)。
3、引入新知。
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什么样的统计图是扇形统计图呢?
2、了解扇形统计图特点
3、即时练习。
完成课后的“说一说”。
(1)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扇形统计图,读一凑统计图中的各类信息。
(2)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说信息,并计算各种成分的百分比
汇报计算结果,订正
学生发言、交流
学生汇报: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种食物的摄入量。
观察,说出获得的信息
根据教师引导说出发现
从扇形统计图中能够清楚地看到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之几。
观察数据,发现,说出不同,说出自己的看法
进行计算,订正
三、小结本课学习内容
谈话:这张表是小丽一家三口一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请你运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表中的数据。说一说,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提问: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类食物的摄入量,能看出每一类食物的摄人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之几吗?
揭题,板书课题:扇形统计图。
出示课件一边呈现扇形统计图,一边进行简要讲解,使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是用扇形面积的大小(占圆面积的百分之几)来表示各类数量的多少。(占总摄人量的百分之几)
四、巩固升华
完成课后“试一试”。
1、比较各项活动时间,说一说有什么不同。提出数学问题
2、总时间是多少?各项活动时间可以怎么计算?
3、参照题目,画一个扇形统计图表示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并和同学进行交流。
五、全课小结:你今天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板书设计:
扇形统计图
能清楚地反映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反思
建颍中心学校集体备课活页教案
课题名称 —统计图的选择 备课时间—2016-11-23 主备课教师
李军
辅备课教师-李建颍、赵阳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读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2、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的体验统计图的作用,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统计图来表示和交流。
学习重点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读统计图和选择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数据的过程。
学习难点 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现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数据。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奥运会吗?今天老师带来了北京奥运会期间我国运动员夺取金牌的画面,请同学们欣赏一下。(出示课件)学生看完后老师提出问题:
(1)你知道是哪一年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吗?(2008年)(2)在北京举办的是第几届奥运会?(第29届)(3)我国是从第几届奥运会开始获得奖牌的?(第23届)师: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看一看近几届奥运会我国获奖牌的情况。(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借助同学们感兴趣的奥运画面,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既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本节课的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读取信息,了解数据。(课件出示统计表)第24~30届奥运会我国获金牌情况统计表 届数 24 25 26 27 28 29 30 金牌/枚 5 16 16 28 32 51 38 师:看了这个统计表,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 师:统计表能呈现出大量的数据信息,有时为了更直观、具体地表示数据的特点,我们往往会把统计表中的相关数据绘制成统计图。我们已经学过三种统计图,分别是什么统计图? 师小结:这三种统计图都有各自的特点,使用时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和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2.分析统计图,理解统计图的特点。
(1)引导学生观察这组数据,思考: 要把第24~30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绘制成统计图,你们觉得应该选择哪种统计图?先自己想
一想,再和小组同学交流。师:哪个小组愿意说说你们的选择?(我们小组选择的是条形统计图。因为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国每一届奥运会获得金牌数量的情况)师:(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观察条形统计图,说一说它的特点是什么。(能够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师: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选择吗?(我觉得也可以选择折线统计图,这样可以看出这几届奥运会我国获得金牌的数量变化情况)(2)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引导学生讨论:(出示课堂活动卡)① 折线统计图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② 折线统计图表示出了金牌数怎样的变化趋势?(学生自由回答)③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哪些不同点?(条形统计图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师:对一组数据,我们可以根据数据的特点和实际需求来选择不同的统计图。我们来看这组信息,你有什么发现? ③
年份
届数
地点
金牌/枚
银牌/枚
铜牌/枚
名次 2008 中国北京 51
(3)引导学生讨论下面的问题:
①根据这些数据绘制统计图,应该选择什么统计图?(扇形统计图)②(课件出示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可以清楚地看
出各部分数量在总数中所占的百分比)
3.梳理特点,感受不同。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共同学习,我们已经总结出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我们要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设计意图:统计表中提供了丰富的数学信息,教师引导学生读统计表,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众多的数据中获取有用的数学信息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的意识和能力。⊙根据数据特点选择统计图 1.(课件出示奥运会主会场图片)下面是奥运会举办地部分主场馆所能容纳观众人数的统计表。(课件出示统计表)主会场
人数/万人 巴塞罗那 亚特兰大
悉尼 雅典
5.5 北京
9.1
师:根据这样的数据特点,我们应该选择什么统计图?为什么?
(条形统计图,因为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每个会场所能容纳观众的人数)
2.课件出示参加第24~28届奥运会的国家和地区数统计表。
届数
地点
参加的国家和地区数 24届
汉城
159 25届
巴塞罗那
170 26届
亚特兰大
197 27届
悉尼
200 28届
雅典
202
师:根据这样的数据特点,应选择哪种统计图来体现呢? 预设 生1:条形统计图,因为可以看出参加每届奥运会的国家和地区数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因为不仅可以看出参加每届奥运会的国家和地区数的多少,还可以看出参加的国家和地区数的变化情况。3.第29届北京奥运会参加的国家和地区数已达到205个。这些国家和地区就像奥运五环一样分布在五大洲,应选择什么统计图来表示这些国家和地区在五大洲的分布情况呢?(扇形统计图)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统计表和三种统计图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感受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作用,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巩固练习,提升反馈 1.完成教材60页1题。
2.下面是某公司报纸公布的反映世界人口情况的数据。1957~2050年世界人口情况统计表(2025年和2050年为预测情况)年份
1957
1974 1987 1999 2025
2050
世界人口 30亿
40亿
50亿 60亿
80亿
90亿 2050年各地区人口预测情况统计表
地区
亚洲
欧洲
非洲
北美洲
拉丁美洲及
加勒比海)预测人口 52.68亿 8.28亿 17.68亿 3.92亿 8.09亿(引导学生阅读统计表,并获取信息)如果利用统计图来分别反映下面三个问题,你会选择哪种统计图?为什么
(1)世界人口的变化情况。(2)2050年各地区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百分比。(3)清楚地表示出各地区人口的具体数量。⊙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60页2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温故互查: 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发言。自学感悟、合作探索 自学感悟:
出示我国从第23届奥运会开始获得金牌,第24——30届奥运会我国获奖牌情况统计表。合作探究:
用投影仪出示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1)从哪幅图能明显地看出我国在第24~28届奥运会获金牌的变化情况?
(2)从哪幅图能更明显地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3)从哪幅图能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4)你最喜欢哪个统计图,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小结:折线统计图能明显的看出第24——30届奥运会我国获得奖牌数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更明显的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扇形统计图能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学生说一说从统计表中获得信息。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课堂检 测 汇报点评:
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p60的练一练
小组讨论完成,学生说明选择的理由。拓展延伸:
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各种统计图,体会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 生练习。
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总结
全课(3分钟)
1、三中统计图各自的特点
2、分析数据,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3、从不同类型的统计图中获取有用信息,帮助我们进行合理的决策。板书设计 统计图的选择 折线统计图:
明显地看出第24——30届奥运会我国获得奖牌数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
更明显地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扇形统计图:
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
本节课的设计着重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重视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在低年级已经学习了分类统计的方法,本节课的知识是这一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导入从学生已学的知识出发,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为新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2.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分段统计的全过程有收集数据、分段整理、绘制统计表、分析数据四个环节,其中分析数据是重要的环节,也是《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的内容。在统计图绘制完成后,设置了三个小问题,设计这样的环节旨在让学生知道学习本节课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能够绘制统计图,而且要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2.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 自己的身高数据
3.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在低年级的时候已经学习了分类,根据学过的知识,你能不能把我们班的同学进行分类呢? 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师:同学们真聪明,能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今天老师又给大家出了一个小问题,是关于我们以前学过的分类统计的题目。把自己所在小组的人数按性别进行分类统计,并完成下表。性别 男 女 合计 人数 学生小组内合作完成,并
4. 汇报统计结果。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已经学过的分类统计知识,激发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自主尝试,合作探究 1.收集数据。(课件出示)下表是淘气所在班学生的身高情况。(单位:cm)165 148 168 150 160 155 154 160 153 145 147 159 162 165 133 141 158 149 170 155 149 166 143 158 174 143 151 147 165 156 172 148 162 158 146 138(1)从上面的表格中我们能看出什么?(学生观察表格后汇报:表格中的数据太多,发现不了问题)(2)教师明确:把上表中的数据经过整理后,才能从中发现信息。这就需要我们用统计的知识来解决。2.分段整理。(课件出示分段统计表,同时出示课堂活动卡)(1)我们可以根据身高情况每5 cm为一段来整理数据。身高段/cm 140以下 140~144 145~149 150~154 155~159 160~164 165~169 169以上 人数(2)小组合作填表。
(3)思考:如何填表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4)学生展示自己填表的结果。(5)师小结:刚才同学们根据数据填写的统计表就是对数据分段整理的过程。像这样把数据分成几段来统计的方法就叫分段统计法。3.绘制统计图,并分析数据。师:请大家根据刚才分段整理的数据,在教材上绘制统计图。(1)学生小组合作绘制条形统计图。思考:①每格代表几人合适? ②如何绘制才能美观?(2)学生分组展示绘制的统计图。(3)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课件出示)①哪个身高段的人数最多?哪个身高段的人数最少? ②说一说淘气的身高在班中所处的位置。③你可以对淘气所在班订运动服的情况提出一些建议吗?(4)学生小组讨论问题并解答。
统计图有哪几种?篇四
课题: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07、108页。
教学目标:1.经历自主尝试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进行描述、分析的过程。2.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能用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预测。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借助折线统计图来表述和交流。教学重、难点:怎样根据数据确定点,再画线段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1.师生谈话,由本班现在和一年级时戴眼镜的人数引出课本中学生戴眼镜人数的统计表。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做一个小调查,数一数我们班戴眼镜的有多少同学。(全班数,教师统计下数据。)
师:我还想了解一下,一年级时,我们有几个人戴眼镜,请举手。(数人数,教师板书出人数。)
师:通过这两个数据,你发现了什么?(现在戴眼镜的同学比一年级时多了)2.让学生读书了解统计表中的数学信息。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也有一个关于戴眼镜的调查统计表,读一读,说一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呢?
二、引导探究,自主建构
(一)全班交流了解到的信息
(统计表统计的是六年级(1)班一到六年级戴眼镜的人数。一年级时有1人戴眼镜,二年级时有2人,三年级时有5人,四年级时有6人,五年级时有9人,到了六年级有7人戴眼镜。一年级时戴眼镜的人数最少,五年级时戴眼镜的人数最多。„„)
(二)表示数据(课件出示未完成的统计图)
师:观察未完成的统计图,说一说图中圆点表示什么,然后鼓励学生试着完成折线统计图。
生:图中的圆点表示六(1)班一到六年级戴眼镜的人数。师:现在请大家根据表中的数据,自己试着完成这个统计图。学生独立绘图,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交流、展示学生画的统计图,让画的美观、漂亮的同学介绍画图的方法。师:谁把你完成的折线统计图让大家欣赏一下?说一说你是怎样画图的。(学生展示自己的统计图,教师让画的美观、漂亮的同学介绍画图的方法。)
(三)分析数据
1.提出“议一议”第(1)个问题,让学生描述6年中戴眼睛人数的变化。师:请同学们观察统计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6年中,戴眼镜的人数有什么变化? 学生可能会说: ●在一年级时戴眼镜的人数最少,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人数越来越多,到了六年级有所下降。
●从二年级到三年级、四年级到五年级戴眼镜人数增长比较多。„„ 2.提出第(2)个问题,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只要说的合理,教师就给予肯定。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眼睛对人的重要性和保护眼睛的措施,使学生养成自觉爱护眼睛的意识。生活实际,你能说一说这种变化的原因吗?
师:结合自己的(学生可能会说:随着年级的增长、学习任务增大,有的同学只顾着学习,不注意休息,忽视了保护眼睛。到了五年级,能看的课外书有很多,有时候为了看喜欢的课外书,不注意让眼睛休息,导致视力下降。还有看书姿势不正确就会导致视力下降。写字姿势不正确也会造成视力下降。到了六年级,一些戴眼镜的同学做视力矫正,随时注意保护眼睛,他们的视力恢复了正常,所以在六年级戴眼镜的人数有所下降。„„)
学生的说法可能有很多,只要说的合理,教师就给予肯定。如果学生只说到戴眼镜人数增加,没有说到六年级人数下降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矫正视力。
师:看来眼睛对我们非常重要,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有了眼睛我们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壮丽秀美的祖国。那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这扇“窗户”呢?
学生可能会说:(看电视时,不要坐得太近,时间不要太长。看书、写字姿势要正确,按照老师说的“三个一”去做。每天坚持按时做眼保健操。尽管现在戴上了眼镜,但是只要注意矫正,养成正确地用眼习惯,视力还是可以恢复的。„„)
通过刚才的学习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四、强化训练,应用拓展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我们时时处处要注意保护好眼睛,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才能拥有一双健康的眼睛。
(一)(感受实惠)
1、要分析小明同学一个学期5个单元考试成绩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应该选择()比较合适。
a、统计表 b、条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2、要分析沙井天虹商场1-6月份某商品的销售额情况,你觉得应该选择()比较合适。
a、统计表 b、条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3、练一练妞妞出生半年的身长、体重变化如下表,完成统计图
师:完成统计图的同学,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和周围的同学互相欣赏一下,互相评价一下画得是否正确。学生互相欣赏,教师可让画得准确、美观的同学展示作品,并介绍自己是怎样画的。
(二)分层式作业
请根据自己的爱好或能力,选做一题。
1、请把你家里近六个月来
1、电费统计出来,制成折线统计图,并作出分析。
2、如果你家里有电脑,你能用电脑来绘制这张图吗,请试一试。
3、结合今天的课程,写一篇数学日记《生活中的好朋友--折线统计图》
四、自主反思,深化体验
请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