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财务总监简称字母(5篇)

2023年财务总监简称字母(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19:34:32
2023年财务总监简称字母(5篇)
时间:2023-01-10 19:34:32     小编:zd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财务总监简称字母篇一

岗位职责:

1、对所负责房地产项目进行全面管理,对公司工程项目、人事、财务进行统筹管理;

2、根据项目目标的要求,对项目的计划、成本、质量等进行有效控制;

3、制定并执行公司发展战略规划和计划目标;

4、参与项目各部门的工作进展。包括对各阶段、各部门的工作计划、进展、效率和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指导、调整、监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全面指导、控制各部门费用预算和资金费用使用情况,按权限审核相关费用计划和使用情况;

6、负责建设、推广与维护集团与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品牌,负责公司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外联工作,保持良好关系,确保项目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7、深入了解房地产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对绿色建筑科技手段有充分的了解,对项目的市场定位、全面规划、营销策略、施工进展具有全局性的指导、领导作用;

8、负责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代表公司签署有关协议、合同和处理相关事宜;

9、建立健全公司统一、高效的组织体系和工作体系;

10、根据经营管理需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针对各职能部门对人员进行调整、任免、奖惩;

11、审查、批准计划内的经营、投资的报告;

12、签署对外上报、印发的各种重要报表、文件及资料;

任职资格:

1、正规国家统招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工民建等相关专业;

2、10年以上大中型房地产项目开发管理实施工作经验,其中包括3年以上知名房地产公司总经理或副总经理工作经验,有独立的操作项目经历;

3、对国内房地产市场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有深刻的认识,熟悉房地产行业相关流程、知识、政策等相关内容,熟悉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行业人文资源储备;

4、具备独立的决策能力和大型房地产项目综合管理能力,并且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管理能力、敏锐的洞察力及资金管理能力;

5、思路清晰,做事果断,具有良好的判断力、危机事件管理与决策能力,熟悉行业整体发展现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创新意识;

6、具备优秀的领导、组织才能和沟通、协调、激励技巧,优秀的管理队伍建设能力,能激发下属干部潜能,促进团队协作,创造地区利润,拓展本地市场;

7、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资格。

财务总监简称字母篇二

财务总监岗位职责

1、对公司董事会和总经理负责,保证公司财务会计活动健康运行,在董事会和总经理领导下,总管公司会计、报表、预算工作。

2、负责制定公司利润计划、资本投资、财务规划、销售前景、开支预算或成本标准。

3、制定和管理税收政策方案及程序。

4、掌握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及时向总经理和董事长汇报工作情况。

5、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核算的组织、指导和数据管理体系,以及核算和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

6、组织领导公司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审计监察、存货控制等方面工作,加强公司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7、组织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制度,保障公司合法经营,维护股东权益。

8、参与公司投资行为、重要经营活动等方面的决策和方案制定工作,参与重大经济合同或协议的研究、审查,参与重要经济问题的分析和决策。

9、做好财务系统各项工作,提高工作效能,增强团队精神。

任职资格:

教育背景:

◆会计、财务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培训经历:

◆接受过管理学、战略管理、组织变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济法、公司产品的基本知识等方面的培训。

经验:

◆8年以上大型连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经验。

技能技巧:

◆具有较全面的财会专业理论知识、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制度; ◆熟悉财务相关法律法规、企业财务制度和流程;

◆参与过较大投资项目的分析、论证和决策;

◆具有丰富的财务管理、资金筹划、融资及资本运作经验;

◆良好的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

工作态度:

◆工作细致、严谨,并具有战略前瞻性思维;

◆具有较强的判断和决策能力、人际沟通和协调能力、计划与执行能力; ◆具有较强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

财务总监简称字母篇三

财务总监 岗位职责:

1、建立和完善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制订财务核算体系和财务监控体系,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

2、掌握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定期向ceo汇报运营结果和财务数据;

3、参与公司经营工作的分析和决策,提供财务专业支持;

4、制定公司资金运营计划,监督资金管理报告和预、决算;

5、审核签署公司预算、财务收支计划、成本费用计划、财务报告、会计决算报表,会签涉及财务收支的重大业务计划、经济合同、经济协议等;

6、协调公司同银行、工商、税务等政府部门的关系,维护公司利益。任职要求:

1、财务/会计/金融/经济/审计等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拥有cpa或上市筹划经验者优先;

2、五年以上财务总监/财务负责人岗位的工作经验,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经验者优先;

3、擅长财务规划、分析、决策,精通投、融资管理和资本营运管理,较强的风险控制意识。

4、熟悉税法政策、营运分析、成本控制及成本核算。

财务总监简称字母篇四

1.申请杂谈

在今年的申请者中,我属于少数中的少数。既是不多的申请法学院jd的中国学生,又是jd申请者中少见的工科生。在我申请的时候,身边没有现成的例子,所以也走过不少的弯路,在此写下我的一些申请经验,希望对未来的申请者有所帮助。

很多工科生不敢或者不愿意申请法学院,总觉得法学院是舞文弄墨的旁门左道,和工科的行胜于言格格不入。其实在我看来,法律也是逻辑的集合,别看那些法学论文写得天花乱坠,根子里都是环环相扣、脉络清晰的逻辑推理。理工科学生在国内受的教育中并不欠缺这方面的训练,读法律时也不会比文科学生有什么明显的劣势。再者,在国内能够披荆斩棘杀到国外来读书的,一般资质都不差,申请法学院并不是什么特别困难的事。想想这几年海龟越来越不吃香,留在美国转金融的也挤破头,多一种选择总不是什么坏事吧。

申请法学院,主要还看两项硬指标:law school admission test(lsat)和本科学分积。这两项指标能够决定您申请学校的档次,但最后是否能够顺利拿到录取,还得看各种因素的综合。

以前的法学院申请经验谈中通常都把lsat成绩作为最重要的因素,一般认为如果能考上170,就会被某些top 14法学院录取。如果能够考到175或者更高,则harvard就很有希望。从历年的录取情况来看,这两种说法都没有错。top 14里的northwestern和georgetown是出名地看重lsat成绩,170以上的lsat几乎是录取的保证。而harvard由于招生众多,也只能靠lsat作为衡量学生的主要标准。但是,仅仅依靠lsat还不足以敲开其他法学院的大门,而这几年随着lsat成绩的水涨船高,各学校的录取标准也越发的多元化。学校不只看重这些标准化成绩,也更加看重申请者的“软因素”(soft factors)。另外,中国学生在标准化考试中素来表现优异,这几年lsat超高分层出不穷,大有把lsat也“新东方化”的趋势。以后几年要靠lsat在众多中国申请者中脱颖而出,恐怕是越来越难了。

本科的学分积是申请中的另一项硬指标。从2007年起,law school admission council(lsac)开始允许外国学生也将本科成绩单寄到lsac处统一认证。这对于中国大陆的大多数申请者来说,是一个不幸的消息。大陆高校的评分标准总体比美国高校要严格很多。所以成绩单经过lsac的折算后,结果通常是惨不忍睹。例如清华的百分制成绩,如果按照lsac的标准折算成四分制,90的平均分可能只能折算到3.6。这在美国的很多院校已经30%-40%的成绩了。目前还不知道us news是否会将外国学生的学分积也计入它的法学院排名指标。如果不幸计入的话,那有一些法学院很可能会拒绝一些合格的外国申请者,以保证其排名不受影响。学校的名气是一个经常被忽略的因素,而美国的法学院在这一点上是出名的势利,在条件接近时绝对优先考虑名校毕业生。翻开耶鲁法学院的新生名单,本科毕业学校基本上就是harvard,yale,princeton和stanford的循环,偶然出现一个state university都能让人眼前一亮。中国学生申请也有同样的问题。以前法学界国际交流不多,老外对国内的学校质量心中没底。这几年交流频繁,美国法学院对国内的学校排名大致都有些了解。从学校的牌子来说,北大的学生在美国法学院分布最广,人数众多,知名度远远领先。清华这几年国际交流搞得不错,声誉也很好。其他比如复旦、人大和政法,都是国外非常认可的学校。而一些专业院校,也有申请法学院的传统,比如外交学院,就在耶鲁法学院有好几位毕业生。虽然从统计的角度,中国在美国读jd的学生样本太小,还很难有肯定的结论,但至少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未来几年,国内的名校毕业很可能是申请顶尖法学院的前提之一。

如果您不幸没有以上条件,那就只能在其他方面多下功夫:

1.社会经验。美国学生在这上面玩的花样简直让人眼花缭乱。我见过有去非洲当爱滋病义工的,有去美国贫困社区当小学老师的,有去巴西雨林拯救野生动物的,甚至还有刚从阿富汗回来的美国大兵。总之只要是公益性的社会经验,对申请都颇有帮助。说实在的,这些美国学生也不是什么理想主义的大好青年,大多数也就是为了申请法学院的时候简历上好看一点,一等毕业就义无反顾地背叛革命,投向律所的怀抱。中国学生大多数都是刚出学校的愣头青,最多也就是去某家公司、律所实习了几个月,和这些花俏的经历一比就相形见绌。如果阁下真想靠社会经验出奇制胜,我劝您还是去西藏支教个一年半载,至少这个看起来还比较像样。

2.推荐信。中国的法学院教授,在国际上没啥学术影响力,不过这几年和国外法学院迎来送往,和很多名校的教授也能混个脸熟。特别是北京的北大、人大和清华,和国外各大法学院据说关系还不错。有几位国内的大牌教授,素有推荐学生的传统,如果能够得到他们的垂青,也许能对申请有所帮助。另一类推荐信来自社会贤达,这就完全看各人的造化了。

8、90年代申请法学院的中国学生多是高干子弟,领导身边的翻译,或是中央台的英文记者,有一些还真能搞到名人的推荐。据说当年高志凯同学就是由基辛格博士推荐进的耶鲁法学院。对于这样的传奇人物,我只能致以十二分的敬仰。

3.个人陈述。个人陈述在申请phd时并不特别重要,可在申请jd时就非常重要。律师毕竟是靠文字吃饭的职业,练自己申请文书都写不好,那还怎么指望以后写那些鬼也看不懂的法律文件?

写个人陈述,最忌讳追忆往昔。而很多申请者,就特喜欢把陈年八谷子的旧事都搬出来。开头必谈其10岁之前的光辉事迹,要不就是父母对他的谆谆教导。总之从小立志做大事,匡扶正义,锄强扶弱,如今终于逮到机会,要学习法律报效祖国,万望贵校帮助实现纯真少年的伟大梦想。(我是夸张啦,不过您对照自己的个人陈述看一看,是不是开头就是when i was a child…)

另外一类是列干货、报流水帐,典型的比如“三年前,我替某某公司做了一个项目,得到以下收获;两年前,我帮某某教授作了一些研究,发了一篇文章。”这种文体写写phd的申请还行,用来写法学院的申请文书,实在是有些过于朴实了。法学院看重的,不只是您过去的优秀,更关键的是您未来的潜力。在同样的篇幅中,应该更多地着墨于您的理想和信念,而非简单地重复您简历中的内容。

中国学生申请时,还习惯强调自己的“中国背景”。但是华人在美国的法学院里已经是over-represented minority,而且现在有大陆背景的申请者也大幅增加。再过分强调自己的“中国背景”恐怕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和harvard电话面试的时候,我还专门问了有关中国申请者的问题,结果发现他们的申请主任对“中国”这个因素好像并不太感冒,反而对我的环境背景赞赏有加。从90年代初以来,虽然来自中国的申请者与日俱增,但各大法学院中国jd的录取人数,并没有明显的增加。从我了解的情况,似乎yale,harvard,stanford这几所学校每年都会录取中国学生,但每年都只有一个名额。而且很遗憾的是,这几所学校的选择往往撞车,所以总有一些学校的名额会落空。不管怎么说,中国学生因为缺乏可供比较的经验和资质,在法学院的招生中会被认为是风险比较大的选择。所以,在申请时,我们和本土的申请者相比,是不会占到太大的优势的。

2.我的申请

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要申请法学院?其实起因很简单,我不想走那条中国留学生的老路。我见过很多青年才俊,漂洋过海来了美国,结果却为了生计,把青春蹉跎在实验室,最后不管愿不愿意,还得把博士后作为安生立命的职业。且不说这样的选择是否实现了自身价值,即便是,这样的选择也太单一了吧。象牙塔外的选择那么多,那么多年,那么多聪明的人啊,为什么就不能多闯出几条新路来呢?

我自认没有作研究的才能,也不想把自己陷入这种无法选择的绝境。我想路总是该越走越宽的,而phd导向的却只是一条窄窄的单行线。所以我决定不读phd。

不想读phd,那总得读个什么doctor撑撑门面吧。这年头本科像条狗,硕士满地走,只有博士还能抖一抖。国内学历迅速贬值,我怎么也得混个“打狗托”吧。再说父母那边,衣着光鲜地送出来读书了,过两年就灰溜溜回去了,父老乡亲面前也不好交待吧。我当时临机一动,想到如果不读phd,那就试试法学院的jd吧。jd毕业了以后的选择面比phd可广得多了。

jd这学位,说到底也不是博士,虽然名字是juris doctor,但和研究型的博士实在相差太远,最多算是个职业型的“博士”。尽管美国的法学院教授基本上也都是jd毕业,但国内的大学可是不认这个doctor的,以后要想拿着jd混国内的学术界,恐怕还有点寒碜。(相反的,要是您不慎混上了一官半职,那可不就用在乎什么博士学位了,连教授头衔都是送货上门。)反正我对学术界也万分的不感冒,所以得不得到国内这些势利眼的认可,我也不是特别在乎。另外,jd也不是赔钱的买卖,今年纽约律所jd毕业生的行价己经涨到了14.5万大洋啦,还有乱七八糟的bonus。俺用手指头加脚趾头算了一遍钞票,只好仰天长叹,俺虽然胸怀大志,那也不用和这一大堆美刀过不去吧。

于是,俺就雄心万丈地准备申请jd啦。俺先从lsac网站上()搜罗了一堆lsat的考题,花了俺上百大洋。接着又去amazon疯狂采购,搬回来一堆申请秘笈。万事具备,俺摩拳擦掌,就等着时机一到就大显身手。

许是老天有眼(更有可能是老天没眼),我考lsat一向有如神助。第一次半夜无聊,做了一套92年的lsat真题,一查答案:178。(lsat的满分是180,178在每年10万多名考生中,大约是前50名。)我乐得在走廊里直蹦达,心想我这种lsat奇才,不考法学院简直是浪费。后来才发现我被那年的真题给忽悠了,近几年的lsat越出越难,早已不是92年的难度。不过那是后话,反正我当时是自信心爆棚,觉得申请简直是易如反掌,手到擒来。

后来才发现,申请法学院比申请phd还折腾,各学校都有花花绿绿的一堆表格,我还专门跑回北京找本科的副系主任签了份“dean's certificate 院长证明书”。推荐信也大费周折,找的几位老师过于大牌,不是出差,就是没空。考下来的lsat成绩也差强人意,175,勉强符合harvard的安全标准。最头疼的还数个人陈述,各所学校还要求不同,一个赛一个的刁钻。我磨蹭了两个月,连一篇个人陈述都没磨蹭出来。申请到最后,都是再而衰,三而竭,到了十二月,我是完全没有申请的热情和憧憬了。

总之,我的申请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之前盘算得太多,到了该实施时反而没了计划。申请文书一拖再拖,直到一月中旬还在抽屉里睡大觉。我晃晃悠悠,成天也不知道该干什么好,直到某日上网一查,才发现大事不妙。原来法学院的录取通知都发得差不多了,我要是再不申请,到时候练残羹剩菜都吃不上。我这才慌了神,连花了一个礼拜把个人陈述给折腾完。那几天写个人陈述真是写得天昏地暗,自己再看一遍都想吐。最后只好把半成品寄给同学修改,顺便也把他们恶心一下。

法学院录取都是rolling basis,也就是先到先审,若是今年申请者质量好或者招生处估计失误,就很可能在申请日期截至前就把录取名额用完。今年芝加哥法学院就出现了这种情况,2月份就已把录取通知提前发完,对于1月以后申请的学生,练审查的机会都没有。我1月底才把申请寄出,显然是白交申请费。结果等到4月份,才收到芝加哥的一封信,语气万分亲切,说您的材料我们已审过,条件优异,但很可惜,我们今年的录取工作已经结束,您看是不是明年继续考虑我们学校?好在我当时已经有哈佛垫底,于是就语气同样亲切地回绝了它;不然的话,恐怕得被它郁闷至死。

说起哈佛,今年哈佛换了招生主任。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改了录取程序,对每位录取者都要求电话面试。这下可天下大乱,人人都守着电话等通知,看到一个陌生号码都心跳加速。我申请得比较晚,等轮到我面试的时候已经是三月下旬。接电话的时候我正在纽黑文的街上溜达,当时街道嘈杂,再加上紧张,接到手机后的前3分钟楞是没听懂他在说啥。我只好一面和那边的招生主任寒暄,一面狂奔至最近的室内场所,好几分钟才恢复正常,然后就一顿狂侃,把电话两头都侃晕了。几日后,录取通知的电话如期而至,当时哈佛已经录取了700多个学生,我是正常批次中录取的最后几个申请者之一。我握了一把冷汗,暗暗想,我这回真是“孙山”啊。

没想到更加“孙山”的还在后面。耶鲁的申请是和哈佛同时寄出的,可是直到四月底,耶鲁还没有动静,而哈佛那边已经催着决定了。耶鲁仗着自己大牌,审查材料是出奇地慢,无论我怎么骚扰,都只告诉我材料还在审查中。当时耶鲁的据信满天飞,而我还算是少数的幸存者。我实在不死心,就给我的推荐人(耶鲁法学院的两位教授)写了两封信,很哀怨地表达了俺对耶鲁的忠贞不二。可惜现在是落花有情,流水无意,要是您耶鲁不仁义,俺就只能明珠暗投,便宜了您的大冤家哈佛了。激将法果然奏效,4月30日,也就是答复哈佛的最后一天,耶鲁的录取通知翩然而至。

哈佛和耶鲁,几百年来斗得不可开交。耶鲁在大多数方面都落在哈佛的下风,唯独在法学院上,这几年排名总是比哈佛高上一筹。但在大众文化中,哈佛法学院还是法学院的象征。君不见“爱情故事”中,男女主人公生离死别,都在法学院前缠绵乎?君不见“律政俏佳人”中,女主角钩心斗角的战场,亦是哈佛的langdell hall乎?至于“爱在哈佛”,那就更不用多说了,整部偶像剧打的就是哈佛法学院的牌子,引诱得我还专门去哈佛寻访了一下韩国美女-当然是没找到。

在纽黑文呆了两年,我对耶鲁法学院花痴已久。所以,尽管耶鲁在录取的时候大吊我的胃口,最后我还是义无反顾地从了它。

3.申请材料

我的个人陈述是以福斯特(frost)的一段诗开的头:two roads spanerged in a wood, and i--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说实话,这段话俗到家了,伪特立独行的有志青年都用它,拜托各位就别再用了…)

既然以这样一段酸诗开头,各位看官估计也能料到俺是如何厚颜无耻地借题发挥,自我标榜了吧。反正后面就是一顿胡吹,表达了自己对于物欲横流的拜金主义的无限鄙视,立志投身拯救人类的伟大事业。虽然俺这几年迷迷糊糊,还没找着方向,但本质上绝对是内心纯洁的有为青年,贵校要是不嫌弃,就收了去锤炼一番,等俺毕业了一定大大的有出息。

酸劲不足的时候,我就看martin luther king的i have a dream。这篇演讲气势恢弘,词藻华丽,更洋溢着一股理想主义的乐观情绪。当时我觉得真是法学院个人陈述的理想体裁。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这篇演讲宣教的成分过多,和个人陈述自省的主旨其实并不契合。不过再自省也不能自省成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申请文书还是写得激情些好。

但写完第一稿,自己都觉得酸得无与伦比,没写成挥斥方遒的激扬文字,倒有点像文学青年的自怨自艾,实在有损咱工科男儿的朴实形象。犹豫再三,把那几个看着扎眼的gre词汇都换成大白话,顿时感觉舒服了许多。之后又在老师和同学的建议下改了数稿,但文章总有些雕凿之气,比不得范文那样自然流畅。好在剩下的时间不多了,我也没功夫对着我那篇破文章瞎琢磨,最后就拿着半成品交了了事。

说实话,推荐信才是我的杀手锏。两封推荐信来自耶鲁法学院的两位教授(其中一位是环境学院的双聘,也是我的硕士导师),另外一封来自环境学院的院长,也是耶鲁法学院的毕业生。俺平时死皮赖脸,经常迟交作业,上课爱出风头,没事还和老师吵吵架,想不混个脸熟都难。好在我的老师们都是大人大量,不和我一般见识,而且大概也想把我赶紧送走,所以在推荐信里大说我的好话,估计我自己看了都得脸红。

怎么会和老师吵架的呢?其实也是偶然,某日我导师正对一百多号人,大讲世贸组织和环境政策。估计他也是一时说顺嘴,把economy(经济体)和country(国家)混着说了,动不动就“countries like hong kong…”,我那会儿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跳起来就一脸正气地抗议:“hong kong is not a kong has never been a country.”(汗,这不是中学课文里的情景嘛……)我导师一愣,大概心想这小朋友就是传说中的中国愤青吧,惹不起惹不起,赶紧改口。单挑结果,我声名大噪,成了学院里著名的愣头青,居然敢和院里的第一大牌教授当堂发彪。其实回想起来,我大概是那天早饭噎住了,气没处撒。强烈不推荐各位照搬,只要老师不是有意轻视,课后写信指出其实更好。后来和导师熟了,我就更加变本加厉,动不动就没事找茬,发封信给导师挑挑错。呵呵,估计我导师也不好意思和我发作,每次都挺耐心地回信解释。后来申请的时候,多亏他的四处引荐和大力帮助,不然我是不可能有那么成功的申请结果的。

其他的申请材料就没有什么花俏可言了,按部就班地填表格。国外高校对国内的各类的奖项和经历普遍持不信任态度,所以填了再多也是白搭。有空还是多了解一下美国的法学院生活吧,别等录取了才觉得一脚踏空,落差太大。

4.个人背景

2006年耶鲁大学森林与环境研究学院硕士毕业,申请时课程全honor,包括三门法学院的课程

2004年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本科毕业,学分积90.6

lsat 175(99.6 percentile)

耶鲁的硕士全奖,以及校外论文奖若干 清华的优秀毕业生,以及奖学金若干

推荐信:

两封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推荐信 一封耶鲁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推荐信 一封耶鲁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推荐信

实习:全国人大环资委、国家环保总局、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以及ta若干

申请结果:

yale law school, admitted, scholarship 27600 usd/year, attending harvard law school, admitted, scholarship 28900 usd/year, declined stanford law school, admitted, declined columbia law school, waitlisted, withdrawn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school, waitlisted, withdrawn nyu law school, admitted, declined

5.奖学金和贷款

法学院的学费是出名的昂贵,三年下来,总开销接近20万美元,这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都是一笔巨款。很多法学院的申请者都为学费发愁,我也不例外。好在申请到耶鲁和哈佛之后,学校的奖学金和贷款都覆盖了所有的开销。耶鲁的奖学金中甚至包括了每年回中国探亲的费用。这其实也体现了美国法学院中的两级分化。越是顶尖的法学院,对学生越是慷慨,学费贷款都不用担心。越是糟糕的法学院,越得靠学费支撑运作,所以对学生也越是吝啬。这其实也容易理解,好学校的学生日后当律师,自然有钱还贷款,等发了财,也会主动向学校捐款。差学校的学生日后找不着工作,万一溜回国去,到时候那一屁股债可不就打了水漂?

yale,harvard,stanford都实行need-based scholarship,只要您家境困难,贷款之外就会有奖学金贴补。中国人大多属于美国标准下的“家境困难”,所以通常都能拿到所谓的“最高奖”。其实这和申请者的资质没有任何联系,只不过是这几所法学院的一般政策。如果把这样的“最高奖学金”都放在简历上炫耀,未免有些不太厚道。

其他的法学院大多有merit-based scholarship,用以吸引特别优秀的申请者。比如columbia的hamilton,virginia的levy和michigan的darrow,这些奖学金数额较大,有的甚至可以覆盖部分的生活费,但是这样的奖学金竞争也异常激烈。如果能够获得这些奖项,通常也会被排名更高的其他学校所录取,所以,您也许还得掂量一下是否值得为了这笔奖学金而放弃更好的学校。

大多数学生上法学院还得靠贷款,有些学校会补贴一部分利息,还贷利率在5%左右。而商业贷款的利率现在已经接近9%。试想一下,如果全靠贷款,则20年内,每个月的还贷压力都在1300美元以上,这对于未来还准备回国工作的同学来说,实在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好在顶尖的法学院都有各类“免还贷项目(”loan forgiveness program),例如yale,如果您毕业后的年收入在8万美元以下,则学校会替您偿还部分的贷款;如果您的年收入在4万以下,则当年所有贷款都由学校承担。这样,毕业生在选择工作上就会有更大的自由度,不会因为还贷压力而不得不为外国律所卖命。

6.选择法学院

美国的法学院有所谓的top 3,top 6,和top 14之说。top 3是yale、harvard和stanford,这三所学校从80年代以来就霸占了法学院排名中的前三把交椅。top 6是yhs加上columbia、chicago和nyu,这六所学校在前六的位置上也有好几年没挪过窝。top 14还包括michigan、virginia、cornell、upenn、georgetown、berkeley、northwestern和duke,前十四名历来是这几家的排列组合。法学院间等级明显,就业时有很大的差距。最好的律所通常只招顶尖院校的一流学生,而如果毕业院校一般的话,即便再优秀,很可能也跨不进一些律所的门槛。至于谋取教职或在政府发展,法学院的牌子也对日后升迁息息相关。考虑到法学院昂贵的学费,还请各位抱着宁缺勿滥的态度,把目标定在排名较高的这些法学院上吧。

顶尖的法学院中,yale的优势在于规模小,所以在各类人均排名中总是占尽便宜,常年被us news排在法学院中的第一名。90年代之后,yale的生源也有了极大的提高,每年被yale、harvard同时录取的学生,接近80%最终会弃harvard而选择yale。法学院校友中最著名的有克林顿夫妇(他们在耶鲁法学院时是同班同学)、福特总统、以及更早的塔夫脱总统。

harvard则是法学院中的巨无霸,规模接近yale的三倍,每年jd的招生人数超过550人。规模大也有大的好处,比如校友网络极其发达。现在美国十分之一的参议员是harvard law school的毕业生,九位最高法院大法官中有六位也出自哈佛,再加上不计其数的法学院院长和律所合伙人,难怪harvard总是自夸自己是“法律的大都会”(legal metropolis)。

剩下的top 6学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和yale相似,走小而精的路线,学生毕业后推崇向政界和学术界发展,比如stanford和chicago;另一类和harvard类似,规模庞大、学生多元,毕业后多去律所挣钱,比如columbia和nyu。这种分类当然不能涵盖学校的所有特点,例如stanford毕业生就有很强的创业传统,而nyu的public interest law(公益法)也声名卓著,但总体而言,学校规模和地理位置决定了学校的氛围,而这些因素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的。

其他的一些学校我不是很了解,所以也不敢妄加评论。似乎columbia和duke对中国学生历来较为友好,duke还是八十年代第一个招收中国学生的法学院。近些年,nyu、northwestern和michigan也招收了不少中国学生。如果想避免和yhs撞车,则这类学校都应该多多申请。

7.写在最后的话

说了那么多法学院的好话,最后也得泼泼冷水。我们这些法盲对律师的了解,大多数来自于美国的电影电视。里面的律师,个个都西装笔挺,在法庭上唇枪舌战、慷慨陈词,好不威风。可是现实生活中的律师,大多数做的都是些再琐碎不过的文书工作,也许一年都不用和法官见面几次。如果您读法学院是为了作法庭上威风八面的诉讼律师,那么还请三思。中国人要在美国作诉讼律师,既有文化上的差异,也有语言上的劣势,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您个人的努力。

同理,对法学院的就业,也不能过于乐观。这几年中国jd学生的毕业前景确实一片光明,顶尖法学院的中国学生大多在美国最好的律所里找到了不错的职位。可是,居安思危地想一想,几年前,llm学生不也在国内国外都很吃香么?可现在,哈佛的llm不也一样回国作了律师助理?如今大批人马转而申请jd了(还包括我这种半路出家抢饭碗的),谁又能保证等三五年后您毕业了,jd的就业形势还是一片大好?

对于我这样非法学专业的申请者,也许还应该问自己一句,我真的适合读法学院么?有的人把法学院讲得妙如天堂,也有人把法学院说得好似地狱。可法学院究竟怎样,恐怕只有您自己才能体会。如果您正巧在美国读书,那何妨去本校的法学院选上一门课程?哪怕就是旁听几堂课,也能体验一下法学院的学习气氛。如果您还在国内,那何不借本案例书,选上几章,作份笔记?如果对美国法学院根本就没有亲身了解,只凭着网上的只字片语,就把三年青春、二十万美元都投入其中,您不觉得风险太大了么?

另外,也千万别把名校法学院想得过于神圣。我在大四申请的时候,也曾把美国的哈佛耶鲁视为圣地,幻想过如果一辈子带着名校的光环,会是如何的荣耀。后来到了耶鲁,发现也不过就是换个环境,继续念书。被清华打击后仅存的那一点精英感,很快也就荡然无存了。其实无论是哪所名校,毕业生中藉藉无名者总是绝大多数,如果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眼高手低,只会被别人耻笑。

所以,请尽量抱着轻松的态度来申请,因为这并不是什么改变命运的关键。认真地做好准备,但是不要对法学院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幻想。尽管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就总会有属于自己的成功。

财务总监简称字母篇五

出纳

工作职责:

1、填写现金、银行日记账,对每天发生的收支业务及时记账、核对,做到日清 月结,保证账实相符;

2、按财务制度要求,对员工费用报销单据进行收集和审核;

3、对已审核的各种费用报销通过现金、银行支付并登记;

4、定期办理银行对账,归整回单以及对账单等财务资料;

5、保管及签发支票及各种票据,设立明细进行登记;

6、负责银行账户管理,如开户,信息变更等工作;

7、其他临时性工作。

职位要求:

1、大专以上学历财会相关专业,深圳户口(必备条件);

2、一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具有资金管理工作经验者优先;

3、熟悉日常财务工作流程,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一定程度抗压能力、踏实 肯干、责任心强,有团队合作精神;

4、熟悉国家财务政策、会计法规,银行资本金结汇等制度和流程,持有会计资 格证。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