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科技档案概念 科技档案主要有篇一
一、关于国际档案日
(一)国际档案日的由来
1948年6月9-11日,位于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召开了一场专家会议,来自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档案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交流,经大家讨论决定成立国际档案理事会(ica)。
2007年11月,为了庆祝2008年6月9日ica成立60周年纪念日,ica全体成员在于加拿大魁北克举行的全体会议上投票决定,将每年的6月9月定为国际档案日。
ica设立国际档案日的初衷是向社会宣传档案,增强公众的档案意识,激发公众利用档案的兴趣,最终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对档案专业的认同。
(二)“国际档案日”介绍
“国际档案日”是由国际档案理事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archives,简称ica)设立的,ica是档案界的最高专业组织,宗旨是加强世界范围内档案机构的合作,共同致力于档案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国际档案日作为世界档案界一个盛大节日,为世界的档案工作者推动本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有助于档案馆、档案人员及档案专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并帮助公众了解档案保管是积累国家和社会记忆的重要手段,促进档案收集、管理和利用的建设。
(三)设立初衷
“国际档案日”是由ica设立的,ica选择6月9日作为国际档案日是因为这一组织的成立时间是1948年6月9日。专业同行都知道,ica是档案界的最高专业组织,宗旨是加强世界范围内档案机构的合作,共同致力于档案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ica设立国际档案日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ica为了推动社会公众认识档案和关注档案事业。档案是人类文化遗产和信息资源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有效见证。但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公众对档案的认知不多,常常把档案馆与图书馆混淆。社会公众对档案了解不充分,不太关注档案事业,都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档案事业的发展。二是ica为了加强自身宣传,增强档案专业及档案专业组织的国际影响。ica选择自身的成立日作为国际档案日,既可纪念自身的成立时间,又能让这一特定时间具有更重要的标识意义和更普遍的国际影响。
可见,ica设立国际档案日的初衷是向社会宣传档案,增强公众的档案意识,激发公众利用档案的兴趣,最终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对档案专业的认同。
(四)ica设立国际档案日并确定其具体时间经历了数年过程。
2004年,维也纳第15届国际档案大会曾提出议案呼吁联合国成立“国际档案日”当时有2000名与会者赞成该提议。
2005年,在巴黎召开的第33此联合国大会宣布将10月27日定为“世界声像遗产日”。这项决定有助于提升公众对声像档案价值的认识,也进一步凸显出设立国际档案日的必要性。2007年,为了庆祝2008年6月9日ica成立60周年纪念日,ica全体成员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的全体会议上投票决定,将其成立日6月9日定为“国际档案日”。该项决定最终被ica执行委员会通过并在档案界推行。从此,档案与档案人便有了属于自己的节日
(五)ica明确提出设立国际档案日的目标包括五点
1、通过宣传教育,提升社会公众的档案意识,让其了解档案对个人切身利益和社会的长远价值。
2、档案高级决策者通过制订档案政策,更大程度地发挥档案在社会良治以及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3、教育公共部门和私人机构,让其认识到档案长期保管和有效利用的必要性。
4、着重宣传特色档案、重要档案和孤本档案。
5、借助展览使文件和档案的表达形式更直观,增强可视化效果。
(六)国际档案日设立的意义:
设立“国际档案日”的意义表现在很多方面。既能推动各国档案事业的发展,也能使各国执政者相信有效的档案保管是优化政府管理、提高执政透明度、明确责任的前提,还能帮助公众了解档案保管是积累国家和社会记忆的重要手段,促进他们广泛利用档案。此外,设立国际档案日有助于档案馆、档案人员乃至档案专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对于那些没有设立“国家档案日”的国家来说,国际档案日可为其提供开展档案宣传和增强社会档案意识的契机;而对那些已经有“国家档案日”的国家来说,国际档案日也能为其创造强化档案宣传和不断促进档案事业发展的更多机会。
(七)近期活动:
近些年,ica成员国开展了一系列“国际档案日”的庆祝活动,形式十分丰富。2009年,塞内加尔“国际档案日”的主题是“信息管理和信息人员保护”,当天召开了“塞内加尔档案荣誉证书”的颁奖典礼及公共档案服务人员的宣誓仪式;阿尔及利亚通过举办展览来庆祝节日;日本在山口全州档案馆举办纪念讲座,此外参众两院积极推动《公共文件管理法案》的出台。
2011年,欧洲理事会“国际档案日”的口号是“保存过去,现在行动,为将来准备”,重点关注音像档案、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的保护;英国启动新的在线资源,通过数字化档案向人们生动展示当时的各种活动,提升英国档案馆馆藏的世界声誉。2012年,国际档案日的庆祝形式更加多样,除常见的举办展览、开展会议和举办仪式之外,还利用新的社会媒体(微博等)庆祝节日,让公众认识到档案和档案专业的重要性以及档案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联。总之,每年的6月9日是档案专业和档案人的节日,同行齐心协力表达和传递了同一种声音和信念——让公众充分了解档案和关注档案事业!让档案机构和档案人的努力充分得到社会认同!
(八)关于国际档案日活动的探讨
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国际档案日活动,对于各省市档案部门借鉴原有活动经验,拓展活动范围,并在同一主题下开展合作项目大有裨益。活动应以各级档案部门为主体,活动对象既包括社会公众,也包括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档案工作者,活动的目标除了 提升社会档案意识外,还要发挥档案的教育功能和加强档案工作者间的交流,并针对不同对象开展不同类型和内容的活动。
(九)中国首届国际档案日
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决定自该年开始,把每年的6月9日即“国际档案日”作为档案部门的宣传活动日。
国际档案日作为世界档案界一个盛大节日,为世界的档案工作者推动本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有助于提升档案在大众、政治家、决策者以及赞助机构中的地位。鼓励新的用户和扩大用户基础,改变档案部门和档案专业的形象,让档案界发挥出它最充分的意义,从而建立起更大的信心和与社会的互动。
(十)2015年国际档案日宣传口号
1、纪念6•9国际档案日增强全社会档案意识 2、2015年6月9日国际档案日主题“档案--与你相伴”
3、发挥档案存史资政育人价值
4、守护历史 传承文明资政育人 服务社会
5、档案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6、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7、传播档案文化,为打造“十个汤阴”服务
8、立足档案 面向社会 服务公众
9、档案馆,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
10、推行现行文件查阅促进政务信息公开
11、家庭档案——传播精神文明的有效载体
12、加快档案资源开发 服务社会科学发展
13、建立家庭档案 弘扬家庭美德
14、健全“三农”档案服务农村三个文明
15、管理档案保存历史 传承文明促进和谐
16、公民有依法利用档案的权利
17、保护档案人人有责
18、坚持依法治档方针打击档案违法行为
19、贯彻执行《档案法》依法查处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 20、移交一份档案,奉献一份业绩
二、社会档案意识
(一)档案意识
所谓档案意识,是指人们对于档案和档案工作在国民经济建设,国家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档案法》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档案事业开始走上了依法建设、依法管理的新阶段。它从法律的角度向社会提出了认识与重新认识档案和档案工作的重要问题。随着体制的新旧交替,档案升级活动日渐降温,人们的思想观念向“经济效益”高度集中,各单位对档案的重视程度也随之大大下降,档案工作的发展步履日趋艰难。
(二)我国社会档案意识薄弱的原因
为什么我国的社会档案意识如此薄弱?这一问题的产生,既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又有着不可忽视的个人原因
1、虽然我国有着悠久的档案和档案工作历史,有关档案管理思想的孕育和萌芽同样历史悠久。但是这些思想缺乏完整性和较为系统过的理性思考,而将有关档案现象作为一个独立性的专门问题进行研究,则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正是由于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落后,导致档案学科的滞后,这一学科的滞后制约了档案事业的发展,档案事业不发展,社会档案意识又怎能不薄弱?
2、社会制度的特点所致。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社会是一个集权性很强的封建帝国。我国这种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全封闭和政治上的独裁,给档案工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记录帝王将相活动成为古代档案工作的核心。在某种程度可以说,古代档案工作可以看成是帝王的家事,既然是帝王的家事,你布衣百姓,便与档案无缘了
3、对档案的教育宣传不足。受传统社会制度和档案制度的影响,档案工作偏重于强调保密性·机要性,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基础知识传授和宣传甚少。上大学以前,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档案,直到高招报考志愿,我才知道世界上竟然还有档案学专业,而且最后很无奈的选择了这一专业。等到去我们县教育局提档时,带着一份好奇心向工作人员问“档案学是干什么的?”得到的回答是“不清楚”。试想,一个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都“不清楚”,我们的一般百姓,又有几个对档案“清楚”的?大量“档案盲”的存在,与档案的教育和宣传不足不无关系!
4、我国档案工作的发展状况所致。从我国档案工作的现实状况来看,档案工作的水平还很低,还处于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现代化管理转变的起步阶段。这种状况严重地影响着档案部门为社会服务的能力,从而使档案工作长期处于管理提供者与利用者相隔绝的状态⑤。档案工作的链条中断,把非档案工作者排除在了档案事业的大门之外,自然而然,我们的大部分民众就成为了真正的“门外汉”。
5、我国的国民文化素质还比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档案意识的提高。近代以来,由于我国的经济文化的落后,国民文化素质普遍不高,限制了人们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认识和了解,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误解和偏见普遍存在。例如,有相当部分的人不了解什么是档案,它包括什么内容,有什么用处,有的人甚至认为档案只不过是一堆废纸而已,还有一部分人把档案理解为“黑色文件”。
(三)当代大学生档案意识的现状
1、学籍档案。当代大学生学籍档案意识不足。大 学生殊不知从一踏入校门起所持的录取通知书,入学后所填的学籍登记表、入团和入党志愿书、学生成绩表 和奖惩信息,毕业时所填的毕业登记表等都归入个人 档案。因此,出现书写太随意、用纸用笔不规范、随意涂 改等现象,这会给毕业后入职形成的人事档案管理和 利用带来不便,若有不良惩处警告信息,亦会对今后职务评审和职业生涯发展带来不利。当代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自觉重视学籍档案,培养起档案意识。
2、人事档案。当代大学生人事档案意识浅薄。大 学生殊不知在离校后他们的学籍档案就会随进入职场而转化为公司的人事档案,不知道其人事档案会随工作地点或是工作单位而转递,不关注其人事档案信息,没有人事档案意识,以致需要查找利用档案时才盲目奔波,档案却不知去向,造成“丢档”、“坏档”等情况,更有大学生毕业时“弃档”。据调查,这些大学生之所以要遗弃自己的人事档案,除了因为他们觉得办理人事档案托管费用太高划不来以外,主要的原因是他们认为工作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而档案没什么用,有没有档案无所谓。所以有很多的大学生因各种原因而干脆遗弃自己的人事档案。他们的档案意识着实令人堪忧。
3、档案工作。当代大学生档案工作意识欠缺。大 学生对具体的档案工作不了解,对档案处理流程不甚明了,对毕业后档案转递去向不明,缺乏对档案工作活 动的参与感。调查发现,大学生对档案不太了解的占调 查对象的52%,对档案比较了解的为 30%,对档案很了 解的只占 2%,这说明我们高校的档案宣传工作还需要 加强,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创新工作方法,改变思路,让大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档案和档案工作,才能够真正培养大学生的档案意识。
(四)当代大学生档案意识薄弱的原因
1、社会环境因素。我国集中的档案管理体制决 定了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封闭性和神秘性。档案活动主要集中在各类档案室、档案馆和档案局中进行,社会档案意识不足以影响到广泛群众,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档案事业的发展及其宣传效果。因此大学生对档案 和档案工作知之甚少,只有“书到用时方恨少”,档案意 识的种子缺乏生存土壤。
2、个人知识结构因素。个人知识结构分为主观和客观因素。主观为大学生自身注重工作能力和工作技能的培养,对档案和档案工作基本不关注,认为档案是可有可无的,其认识上的误区导致其缺乏档案意识,忽视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客观因素是当前高校教育除了档案学专业学生有针对性的课程外,其它专业基本不涉及档案基础知识的教授,在教育投入中档案基 础知识课程的缺失造成了大学生档案意识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其对档案及档案工作的认识和看法。
3、高校档案管理因素。毕业生档案具有过渡性、流动性等特点,而当前高校普遍重教学环节,轻学生档案管理的做法,是导致毕业生档案意识弱化的外在原因。第一,宣传力度不够。高校档案工作封闭,没有很好 地与大学生进行互动,大学生缺乏参与感。档案工作与毕业生就业关联度不足,要以毕业生就业工作为线,把 大学生与档案工作连起来,调动其关注档案的积极性,自觉增强档案意识。第二,管理内容单一。高校档案管 理内容主要是学生成绩单、入团和入党志愿书、奖惩材料以及毕业生登记表等材料,内容枯燥单调,缺乏活力。高校可以根据当前市场所需人才调整大学生培养计划,为大学生成立一个在校特色档案,其中包括社会实践记录、参与各种比赛和活动记录、特色能力展示记录,甚至是学生个人兴趣爱好记录等,为大学生在求职就业中增加一份隐形简历,为大学生开设一种档案工 作新模式,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五)如何增强档案意识
1、面向社会公众 ——提升档案意识和档案影响力 社会公众普遍认为档案和档案馆是神秘的,与自己的生活毫无关系,所以面向社会公众的活动应以档案馆为主体,重在档案、档案工作常识的普及和开展社会教育。
(1)以公众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确定活动主题活动主题应与公众生活紧密相关,使其自发产生参加活动的兴趣。档案馆可以根据近年来馆藏档案,尤其是民生档案的利用热点确立活动主题,也可以根据当前公众关注的社会问题结合馆藏确立主题。例如,以宣传爱岗敬业为切入点,举办“我身边的劳模”主题活动,展示建国以来本地区政府表彰劳模、先进工作者的文件,奖章、证书等实物,劳模本人或 家属可以凭有效证件查阅档案并复制;以反映上山下乡运动、知青返城为切入点,举办“我的青年时代”主题活动;以生态 明建设为切入点,举办“美丽的家乡”主题 活动,展示建国以来城市乡村拆迁改造、环境监测、大气及水资源等方面的治理,直至现在的挂账村拆迁、城中村改造等的 政府文件、工作记录、影像资料等„„通 过活动,让公众知道档案馆不仅保存了自己所生活地区的发展历史,保存了自己亲 身经历的一个时代、事件的历史,还保存了他们辛苦工作一生的单位的发展历史,甚至保存了自己返城、当劳模、婚姻状况、房产等的相关记录,档案中可能就有自己或家人的名字、影像。当社会公众产生了对档案馆的亲切感和依赖感后,他们才能真正关注档案馆的工作,在需要时到档案馆查阅,有珍贵的历史资料时想着捐赠给档案馆。
(2)针对不同类型的公众开展相应 的活动 社会公众存在年龄、文化层次等方面的差异,他们的需求不同,关注点也不同,所以面向不同类型的公众要设计不同内容的活动。对于一般公众,可以安排参观 档案馆工作场所、档案展览、阅览宣传资料并参加知识竞 赛等活动,通过接触实实在在的档案,让他们知道档案是什么,档案馆有什么,档案有什么用途,如何利用档案等,体会档案对其工作生活的重要作用,培养他们利用档案 的意识;对于文化层次较高的公众,可以安排聆听讲座、参与利用档案进行研究等活动,让他们感受档案文化的 魅力,激发开发档案资源的热情;对于学生,除安排参观、知识竞赛外,还可以安排档案编辑、职业体验等活动,提 高他们利用档案开展研究的意识和能力,为档案馆培养潜在的形成者和利用者。
(3)档案馆内、馆外活动应各有侧重各有特色为吸引更多的公众参与,档案馆在举办活动时可以在公园、广场、博物馆等地设立分会场。在档案馆内举办的活动要侧重于介绍馆藏和档案馆工作,而在馆外举办的活动要重在通过宣传,让更多的人对档案和档案馆有初步的认知和了解。
(4)挖掘馆藏,把公众吸引进档案馆作为国际档案日的主场地,档案馆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展示特藏档案原件、档案展览及编研作品、档案馆的工作场所等,让公众更直观地感受档案的魅力。
(5)举办有参与性的活动提高公众的兴趣让公众与档案和档案工作零接触,能够展示档案馆的亲和力,提高公众的参与热情。开展实践活动时,档案馆工作人员要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以达到社会教育的 的。一是开展档案揭秘活动,向公众展示与主题相关的文件、照片、实物等,让公众看到在报纸、电视、网络上看不到的原始档案,以显示档案原始性、真实性的特点。二是开展观摩或体验活动,邀约公众参观档案馆,参观或亲自参与档案馆查询、借阅、复制档案的全过程。三是开展社会研究和档案编辑活动,邀请学生或一些家庭,利用档案探寻本学校、本地区或自己居住社区的历史和变化,形成图文并茂的报告并注明所利用档案的出处;请大、中学生或部分有研究兴趣并具有一定文字能力的公众利用档案编辑历史故事或开展某个专题的研究,活动结束后可以对编辑的成果进行评比以资鼓励。
(6)举办讲座或展览以展示档案内涵举办与主题或其他馆藏相关的讲座或展览,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馆藏档案和档案文化,使公众充分感受档 案的内涵。内容可以涉及公众现阶段比较关注的环保、疾控、社会保障等方面,或本地区特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本地区重大活动、重要历史事件、著名人物等,既可以讲述馆藏中涉及上述方面的档案情况,也可以是介绍相关的编研作品。
(7)集中开放一批档案以提高社会的关注度开放档案与举办活动可以相互借势,既为活动增加了宣传点,又广泛宣传了开放档案内容。主办活动的档 案馆可以自己,也可以联合本地区其他档案馆,在活动期间向社会开放一批档案,借助活动契机,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这些开放档案的内容、到档案馆查阅的时间、手续等,以更大范围地宣传档案馆的馆藏和工作。而开放档案又丰富了活动内容,使活动更有厚度和内涵。
(8)走出档案馆,让更多的公众知晓档案和档案工作在公共场所举办活动,可以吸引更多的社会人员参加,目的在于让参与者知道档案是什么,档案馆在哪儿,档案馆是干什么的等。
(9)摆放展板。设计一些活泼的、卡通漫画式的展 板,用浅显的语言,生动的事例,介绍什么是档案、档案可以帮助老百姓解决什么问题、这些档案保存在哪儿„„
(10)发放宣传品和有档案特色的纪念品,扩大活动的影响范围。可以将展板上的内容印制成手册;制作介 绍档案馆、档案馆馆藏内容、与本届活动主题相关的档案 知识等内容的手册;含有本地区所有档案馆位置的地图;将与活动主题相关的档案,特别是照片,制作成明信片、海报、光盘等纪念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活动的参与者等。各种材料都要力求生动、活泼,能吸引参与者在看过之后予以保留而非直接扔到垃圾箱中。
(11)举办知识竞赛。可以就发放的手册中的小知识举办现场问答,并向答对者赠送纪念品。这种形式比较 热烈,容易吸引观众的广泛参与,通过问答形式可以加强档案知识的深入人心。
(12)与本地区其他活动联合开展。可以将档案日活动作为一项内容融入地区性活动中,或与博物馆、图书馆 举办的活动联合开展,互相借势,以扩大活动的受众面和影响力。
(13)深入社区、农村进行宣传。可以通过表演快板、相声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或举办展览、讲座等传统形式宣传档案和档案工作,尤其是馆藏民生档案的内 容、服务方式、利用手续等。
2、面向档案形成者 ——强化归档责任和保护档案意识 各单位形成的档案是档案馆馆藏的重要来源,各单位档案是否齐全完整,整理得是否科学规范直接影响了 案馆馆藏的质量。各单位工作人员是档案的形成者,提高他们的档案意识,对保证本单位档案的准确、完整、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各单位档案人员开展活动的重点就是宣传档案在开展职能工作、处理各项事务、维护单位和职工权益中的重要作用,文件归档和规范整理的重要性,提升全体工作人员主动归档和自觉保护档案的意识,转变他们认为档案室就是“守摊”的认识。
(1)开展档案知识宣传和竞赛。通过单位网、本系统 手机短信平台、简报、橱窗等开展宣传,包括档案的基础知识、法制知识、文件材料归档、整理和档案利用方面的知识等,在此基础上再开展相关知识的竞赛。这样既普及了档案知识,又活跃了活动气氛。
(2)举办展览和编辑画册。档案部门可以单独,或与 业务、宣传等部门联合,利用室藏档案举办单位发展历史展览、档案利用成果展览或编辑相关画册,通过翔实的文件材料和生动的利用实例强化档案的效用。
(3)开展参观和体验活动。邀请单位工作人员参观档案室,实地了解档案的分类、整理、保管、编研等工作,并亲自体验档案借阅工作等。这项活动可以定期开展,也可以作为新员工入职教育的一部分。
(4)开展档案工作咨询。档案部门可以举办现场咨询活动,发放有关查询利用方面的宣传资料,解答员工的问题;也可以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员工需求,为以后更好地 为领导决策和职能工作服务奠定基础。
3、面向档案工作者 ——搭建交流业务提高素质的平台 面向档案工作者的活动主要是业务交流和学术研讨,以提高其专业素养。档案工作者包括基层档案室的工作人员、档案局馆的工作人员和档案学科的研究人员,要根据他们的需求开展不同的活动。
(1)针对基层档案人员的活动重在提高其业务水平基层档案人员存在更迭频繁、业务不熟练等问题,他们需要专业人员对其进行业务指导,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答疑解惑。所以要从集中指导、培训的角度举办活动。一是举办档案专题培训或讲座,讲授档案专业知识,提高其工作水平;二是举办业务交流展览,如编研作品展,让各单位档案人员互相学习、促进和提高。
(2)针对档案局馆工作人员的活动重在提高理论水平和开展横向交流档案局馆工作人员要对本地区的档案事业进行宏观管理,或对馆藏档案进行收集、管理和利用,他们需要了解档案领域的前沿知识、最新动态、理论成果、其他地区 的先进做法等,要借助国际档案日为他们提供学习和交 流的机会。一是举办档案前沿知识的讲座,使其开阔视 野、增长见识;二是举办不同专题的研讨活动,使不同档案馆间的工作人员可以就同类工作开展研讨和交流,互相借鉴、提高;三是开发馆际合作项目,为不同档案馆之间提供合作的平台,如围绕一个共同主题举办展览、编辑 史料等,从而促进本地区档案事业发展。
(3)针对档案学科的研究人员举办高层论坛档案学科的研究人员既包括高校档案专业的教授,也包括档案局馆的研究人员,他们需要交流和研讨世界或全国档案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决策人员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的可行性。要根据当前档案学理论与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研讨主题,为他们提供研讨的平台,之后可将研讨内容汇集成册,供其他档案工作者学习。此外,国际档案日还为主办活动的档案馆与博物馆、图书馆及其他地区档案馆的合作提供了平台。主办者可以藉此开展与其他国家、地区档案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举办学术活动和展览等,共享档案资源及相关成果;开展与本地区文博部门的合作,相互借势,提升档案的文化价值。
4、面向媒体 ——善于沟通并善用宣传阵地
国家档案局杨冬权局长在2011年召开的全国档案宣传会议上提出:要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档案宣传阵地,加强传统媒体阵地建设、扩大新兴媒体阵地建设、善于并大力运用公共宣传阵地。所以在国际档案日活动中,档案部门要善于与社会媒体、专业媒体、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等不同媒体,就宣传内容和形式进行深入沟通,借助多种 媒体,让社会上更多的人知道、参与并持续关注活动,进而关注档案和档案工作。
(1)加强与媒体的深度沟通对于国际档案日活动的组织者来讲,与媒体的沟通,就是要清晰、准确地将活动的对象、内容、目的等表达出 来,让媒体充分了解,并与媒体的宣传意愿相结合,从而满足双方的宣传目标。
①与业内媒体的沟通业内媒体面向的对象是档案工作者,宣传的重点应是活动的内容,尤其是活动的创新点和涉及馆藏特色的档案,以达到为档案馆之间互相借鉴、共同提高、日后开 展合作创造契机的目标。各档案馆可以通过报道了解其 他地区的好做法,发掘共同的关注点或同类内容的馆藏,为今后馆际之间合作铺路搭桥,从而促进全国档案工作水平的提高。
②与公共媒体的沟通公共媒体面向的对象是社会公众,宣传的重点应是活动的时间、地点、形式等,目的是让更多的公众知晓。但是公共媒体的宣传思路和档案馆的意愿不尽相同,公 共媒体在意的是通过抓住公众“眼球”扩大受众面,所以他们愿意从社会难点、热点角度去报道,但从活动或工作本身的角度来看有时会片面。因此档案馆要主动加强联 系、协商,寻求满足双方意愿的宣传点,达到“双赢”效果。
(2)丰富国际档案日活动的宣传内容 活动的宣传既要考虑活动自身的宣传,还要突出档 案内容和档案工作的宣传。
①加强活动自身的宣传。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 国际档案日活动,开展活动之前广而告之活动的时间、主 题、举办地点、预约方式等,充分造势,让更多的公众知道并了解这个活动;在活动期间积极报道主场地及各分场地的情况,吸引社会公众的持续关注;活动结束后对参加活动的人员进行访谈、回顾,使活动在公众心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②加强档案内容及档案工作的宣传。档案资料浩如海,档案工作涵盖百业,这为档案宣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要从档案里发掘故事,把枯燥的档案变成有趣的故事;用现实的眼光寻找历史的档案,把档案变成现实的延伸、现实的参照,加强档案同现实的联系,使档案具有鲜活力,从而提高档案的吸引力、感召力;要深入宣传档案工作的历史、传承和作用,提高档案工作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和地位。可以与电台、电视台、网络合作,推出一系列与主题相关的档案电视片、人物访谈;与本地区有影响力的网站合作,推出网上展览等。
(3)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
①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宣传作用。积极与党委、政府的宣传、新闻出版、文化等主管部门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加强与主流媒体的联系与合作,充分发挥传统媒体覆盖广、受众多、公信力强的优势,借船出海,借势而为,争取更大的社会宣传力度。
②积极发挥新媒体的宣传作用。新媒体是新的技 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触摸媒体等。新媒体以其形式丰富、互动性强、渠道广泛、覆盖率高、精准到达、性价比高、推广方 便等特点在现代传媒产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档案部门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丰富和创新宣传渠道,吸引更多的宣传受众,尤其可以借助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等社交媒体推介档案和档案工作,如发布开放档案 信息、传播工作动态、与公众交流互动等,充分利用国 际档案日活动的契机,对通过社交媒体征集、管理、发 布与利用档案信息及宣传档案文化进行积极地探索和 尝试。国际档案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宣传档案和档案工作、展示档案部门和档案专业形象、开展档案界与社会互动的良好契机,我们要抓住这个契机,加强交流合作,推出更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更多的 社会公众关注档案和档案工作,充分发挥档案的价值和档案馆的社会服务功能。
增强社会档案意识 推动档案事业科学发展
档案工作是一项为时代写历史、为文明传薪火、为社会作贡献的崇高事业,承担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档案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档案工作者的艰辛付出,更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重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人民群众的参与。因此,我们要树立“大档案”意识,全社会都来重视档案、关心档案、支持档案、参与档案,推动我市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要高度重视档案工作,不断丰富档案资源。收集档案、保护档案、科学使用档案,是每个部门单位、每个社会成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高度重视档案和档案工作,切实增强社会档案意识,主动收集经济、政治、科技、人文、社会管理等各方面的档案资料,不断丰富档案资源。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和关心,把档案事业发展和档案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工作计划之中,支持和保证档案事业健康发展。
第二,要增强科学管档意识,保证档案安全规范。科学规范管理档案是保证档案安全和有效利用的前提。因此,各地各部门单位要切实增强管档意识,自觉整理、管理好档案,特别是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首先,要在业务指导上下功夫,实现管理规范化。履行好档案行政监督管理职能,提高档案整理归档的规范化水平。二是要在馆室建设上下功夫,实现馆库标准化。三是要在档案数字化上下功夫,实现档案信息化。
第三,要始终坚持服务为先,切实发挥档案作用。一是要服务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二是要服务政治建设,促进政务公开。三是要服务文化建设,促进文化繁荣。
第四,要提高依法治档能力,推进档案事业健康发展。要加强法制宣传。宣传档案知识和《档案法》《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等法律法规,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意识。要加大档案执法检查力度,依法查处各种档案违法案件,加大监督整改力度,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水平,用法律规范全市档案事业的发展。广大档案工作者要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既要做档案资料的忠实守护者,更要做历史资政的辛勤实践者,自觉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努力使自己成为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的复合型人才,为通辽档案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徐叙瑢:《发光材料与显示技术》,化学工业出 版社,北京 ,2003 年 1 月第一版。2.樊美公:《光化学基本原理与光子学材料科 学》,科学出版社,北京 ,2001 年 2 月第一版。3.李建宇:《稀土发光材料及其应用》,化学工业 出版社 2003 年版。4.于桂贤、袁绍嘏:《发光材料的研制及应用》,《化工新型材料》 29(6)(2001):1-5。5.刘耿生:《档案真伪论》,中国档案出版社 ,2002 年 5 月第一版。6.陈振乾:《浅谈防伪纸张》 , 《中国防伪报道》 , 2005 年 1 期。7.齐成:《常见防伪纸特性和应用领域》 , 《印刷 质量与标准化》 ,2007 年 5 期。(大连市,邮编: 116029)
科技档案概念 科技档案主要有篇二
城建档案的管理与服务
社会发展学院档案学
104032008037 柯尊琴 指导老师:丁春梅
摘要:
城建档案是科技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城建档案的管理与服务方面进行研究,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前期档案的管理和重点工程项目档案的管理,以及城建档案的服务创新方面提出了一些方案,目的在于使城建档案更好地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
关键词:城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项目档案整理服务创新
目录:
一、城建档案及其认识视角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前期档案管理
三、重点工程项目档案的特点及管理对策
四、基于城市结构理论的城建档案工作变革
五、城建档案工作的管理与创新
正文:
城建档案是科技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城建档案的管理与服务,对城市基本建设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对服务于城市建设、管理和社会各项有关工作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城建档案及其认识视角
(一)城建档案的定义与定位。
建设部2001年颁布的《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中对城建档案这样定义:本规定所称的城建档案,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及其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的文字材料。
(二)城市化结构理论视角下的城建档案。
人类对自然层的认识,体现在档案方面主要有三个类型:(1)城市自然档案,如历年来的城市水文,水利和气象记录档案;(2)城市勘查档案,如城市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地质等方面的勘察记录;(3)城市测绘档案,如城市各种测绘图、综合管网编制图以及有关测试技术成果方面的材料。而人类对建筑层规划设计与建设的状况,体现在档案方面主要有以下类型:(1)城市规划档案,如总体规划档案、分区规划档案、详细规划档案、专业规划图册与文本等;(2)城市建设管理方面的档案,如城市土地管理档案、城市房地产管理档案、城市防灾管理档案、城市环境保护管理档案、城市建设规划管理档案、建筑业管理档案、河道管理档案;(3)城市建设工程档案;(4)园林绿化名胜古迹方面的档案;(5)城市环境保护档案;(7)城市建设工程设计档案。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前的档案管理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前期档案也叫工程准备阶段文件,是指工程开工以前在立项、审批、招投标、勘察、设计以及工程准备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前期档案是工程项目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建设的凭证性和基础性文件材料,是一个主体单位永久保存的法律原始性凭证。只有规范前期档案管理,明确归档范围,保证前期档案的齐全、完整,才能为主体工程档案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
(一)组织领导。
成立馆行政执法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城市基础设施前期档案管理工作。
(二)健全前期档案资料的管理制度。
理顺机制,明确职责,保持各环节的有效衔接,是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档案工作的基本保障。
(三)注重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
以人为本,维护服务对象的根本利益。城建前期档案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档案馆要把握提供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作为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要积极主动地开发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前期档案信息资源,充分利用所掌握的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研究当前城市基础高州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某些现实问题,为建设决策提供有效依据,为城市文化消费提供养分。
(四)落实科学发展观,档案整理技术不断创新,推动城建档案可持续发展。
档案整理的核心是对档案联系的整理,且档案的联系又是三维的,那么我们所选择的档案整理技术应用于档案整理实践时,必须能胜任从三个维度全面体现和维护档案联系的任务,形成独立的档案联系的记录,进而实现档案全面记录历史的本质功能。
三、重点工程项目档案的特点及管理对策
(一)重点工程项目档案的重要性及其特点
重点工程项目档案是重点工程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依据,是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原始的真实的记录,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环节,不但是衡量和评价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而且也是日后维护实用的重要资料。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有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工程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二是重点工程项目档案资料丰富,积累时间长,形成过程错综复杂;三是重点工程项目档案保管期限长,使用价值高;四是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反映了一个城市规划建设发展变化的脉络,因而还是城市建设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收
集整理好重点工程项目档案资料,不仅是城市建设档案部门的重要职责,同时作为建设单位责无旁贷。
(二)做好重点工程项目档案工作的对策
1.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提高对重点工程项目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2.注意沟通协调,形成有效的运行管理体制。
3.强化责任管理,建立完善的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制度。
4.加强业务培训,搞好监督指导工作。
5.改善保管条件,确保重点工程项目档案的安全保管。
四、基于城市结构理论的城建档案工作变革
城建档案是一项专业性,服务性较强的工作,城建档案管理必须必须探索适应城市档案自身规律的管理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从数字城市建设角度重新审视城建档案信息化。
城建档案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环节,城建档案的信息化战略必须站在“数字城市规划”的宏观角度下进行,把城建档案信息化作为重要的数字城市基础设施来建设。
(二)以空间信息为基础整合城建档案信息,提供可视化利用服务。
(三)深入挖掘城建档案的信息价值。建设“城市建设信息中心”。
(四)进行城建档案应急利用研究,发挥城建档案在灾难救援和恢复重建中的作用。
五、城建档案工作的服务与创新
城建档案是一项专业性,服务性较强的工作,是城市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地创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才能更好地发挥城建档案工作在在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一)改变服务理念,拓展新的服务空间。
城建档案作为信息资源的一部分,要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市场的需求。信息资源是资本,市场需求是导向,要在开展各项服务性格活动的同时,瞄准市场,将城建档案的业务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服务紧密结合起来,积极主动地为城市建设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信息服务。要加大改革力度。推进服务观念的根本转变,在指导思想上要破除各种旧观念,确保通过满足利用者的需求来开展工作,增强城建档案工作的地位;在工作中改变重保管轻利用的旧观念,确立以用户需求为主导,突出改进与用户相关的工作,在此基础上研究用户
及其信息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
(二)延伸服务内容,打造新的服务平台
创新服务内容是城建档案馆服务工作创新的先导,信息服务成为服务工作内容的重中之重。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内容还必须有科学的服务管理机制来落实。一是建立以科室为单位的服务管理机制,根据不同的服务项目划分,以业务为指导、档案管理、信息编研、声像等科室为相对独立的服务单元,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包括服务时限、服务程序、服务质量等内容的操作性强的服务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社会化服务总的管理规章,用制度做保证、靠规范去运作。二是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机制,给每位员工以充分发挥专业技能。实战服务才华的机会和平台。三是以实绩为尺度建立激进机制,要充分尊重和保护每位员工的辛勤劳动,既要不断给予精神鼓励,又要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
(三)改进服务方式,满足新的服务需求
1.主动后式服务。城建档案管理人员应把服务城建档案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 责任。无论是已接收进馆的档案,还是在建工程中尚未接收进馆的档案,只要是建设施工等服务对象需要的,就应该主动提供优质、高效、满意的服务。
2.超前式服务。城建档案从初始分步、建档到完整收集归档是一个相对漫长的阶段,少则一年,多则几年时间。所以城建档案管理人员应从初始化做起,实施超前介入跟踪服务。
3.开放式服务。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城建档案开放式服务拓展了广阔的领域。城建档案馆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积极提高服务水平,以满足社会跨馆际查询档案信息的需求。
(三)更新服务手段,有效利用信息资源
创新服务手段是市城建档案馆服务工作创新的载体。城建档案馆数字化建设是二十一世纪档案馆业务建设的重点,国内许多档案馆已启动数字化建设的规划和实践。
1.将现有馆藏档案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扫面刻录等数字化处理;
2.是大力收集整理电子文件。各档案馆电子档案入藏比例与日俱增,为便于查档者随时查阅数量日多的电子化档案文献,城建档案馆应顺应时势,尽早着手筹建电子阅览室,购置设施,完善条件,给查档者提供多视觉、多角度的检索空间。
3.是搞好咨询和网络培训及网络宣传,帮助查档者熟悉档案网络信息知识,掌握查询选择使用网络信息的技能。并且将微缩技术、光盘存储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更好地在实践中适用。
总之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城建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和服务创新已迫在眉睫,我们不仅要脚踏实地,也要大胆尝试,使城建档案管理与服务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开拓,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新跨越。
参考文献:
[1]丁海滨 陈凡 [m]《中国科技档案史》东北大学出版社
[2]赵生辉《城市结构理论对城建档案管理的启示》,[j]《档案与建设》2010年第2期 cn32-1085/g2
[3]倪丽娟《城市建设中的档案工作纳入机制分析》,[j]《档案学研究》2010年第3期 cn11-1226/g2
[4]龙秀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前期的档案管理》,[j]《城建档案》2010年第4期 cn11-3484/tu
[5]王蕴《城建档案工作的服务与创新》,[j]《城建档案》2010年第5期cn11-3484/tu
科技档案概念 科技档案主要有篇三
第一章
一、1、档案室类型与任务:主要有普通档案室、科技档案室、音像档案室、人事档案室、综合档案室、综合档案室、联合档案室、档案信息中心。基本任务是,集中统一管理本机关各部门形成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全部档案,为本机关各项工作服务,并为党和国家积累档案史料。具体任务是,对本机关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文件材料归档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负责管理本单位的全部档案和相关资料,并积极组织提供利用;定期把具有长远保存价值德尔档案向档案馆移交。
2、档案馆类型与任务:国家档案馆、部门档案馆、企事业及其他社会组织单位档案馆。基本任务是,收集、保管和利用档案,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维护历史的真实,服务于现实和未来。
3、档案工作机构的设置:单位档案室、文件中心(集中保管并提供利用的机关、事业单位处理完毕的文件的机构)、各级各类档案馆、各级档案局(《档案法》的执法主体)
4、a、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一份纸草档案:公元前1164年,埃及法老拉美西斯四世制成,现存伦敦不列颠博物馆。b、世界上创刊最早的档案专业刊物:1876年,德国《档案杂志》。c、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档案学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观点的人:1884年法国朗格鲁.d、世界上唯一的档案专业出版社:1982年1月3日,中国成立了档案出版社e、世界上唯一的档案专业报纸:1995年《中国档案报》
5、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是保存档案史料的基地,是社会各方面利用档案资料的中心
二、1、档案的定义表述为,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档案就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保存备查的文字、图像、声音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三、1、档案的价值和作用:凭证价值(这是由档案的本质属性—原始记录性所决定的)、参考价值(基本价值)。作用:(1)机关工作的查考凭证(2)生产建设的参考依据(3)政治斗争的必要工具(4)科学研究的可靠资料(5)宣传教育的生动素材
2、档案的基本分类:按生产领域,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和专门档案;按制成材料,甲骨、竹简、缣帛、纸质、胶片、磁带、光盘、食物档案等;按单位性质,政党机关档案、事业单位档案、企业档案、军队档案、农村档案等;按形成时期,建国档案(历史档案)、建国后档案(现实档案)
3、档案工作8大环节:档案收集、档案整理、档案鉴定、档案保管、档案统计、档案检索、档案利用、档案的编研 第二章
一、1、归档时间应注意:向档案室移交的时间一般应该在第二年6月底以前,由文书部门立好卷向档案室归档。
2、文书档案保管期限划分:永久和定期,定期中再实行标时制,一般分为30年和10年。
二、1、归档:机关各单位在工作活动中不断产生的文件,处理完毕以后,经由文书部门或文件工作人员整理,定期移交给档案室集中保存,称为归档。
2、归档范围:是指本机关哪些文件应该立卷归档,哪些文件资料可不立卷归档。
3、归档制度:就是确定归档范围、归档时间以及归档案卷质量要求和手续的一种实用文。基本内容包括: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归档要求
4、档案征集公告:是指政府或机关团体向社会公众宣布档案征集目的、范围、方式等事项的一种应用文体。基本内容包括:征集范围、征集方式、联系方式
三、1、归档要求:(1)归档总要求,遵循文件资料形成规律和特点,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别不同的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2)归档注意点,电话答复重要问题、会议记录、一些高级领导人的即席讲话应当记录下来的形成文字,并要标明作者、时间、地点、办理情况等;注意基层单位的收集工作,一般收集会议记录、决议、请示和报告、计划和总结、生产统计报表、分配方案、财会凭证和财务账簿、单位的简史等;要求归档制度的标准化,即用于档案管理的各种图表的外形尺寸、大小、用纸应当统一。
2、永久保管的文书档案主要包括:本机关制定的法规政策性文件;本机关召开的重要的会议,举办重要活动等形成的重要文件;本机关职能活动中形成的重要文件材料;本机关关于重要问题的请示与上级机关的批复批示,以及重要的报告总结、综合统计报表等;本机关机构演变、人事任免等文件材料;本机关房屋买卖、土地征用,重要的合同协议、资产登记等凭证性文件材料;上级机关制发的属于本机关业务的重要性文件材料;同级机关、下级机关关于重要业务问题的来函、请示与本机关的复函、批复等文件材料
3定期报管的文书档案范围:本机关职能活动中形成的一般性业务文件材料;本机关召开会议、举办活动等形成的一半文件材料;本机关人事管理工作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本机关一般性事务管理文件材料;本机关关于一般性问题的请示与上级机关的批复批示,一般性工作报告、总结、统计报表等;上级机关制发的属于本机关业务的一般性文件材料;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制法的非本机关主管业务但要贯彻执行的文件材料;同级机关、下级机关关于一般性业务问题的来函、请示与本机关的复函、批复等文件材料;下级机关报送的或以上计划、总结、统计、重要专题报告等文件材料
4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类型:通用档案保管期限表;专门档案保管期限表;同系统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同类型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
5档案销毁制度的内容:销毁的档案必须是经过严格的鉴定后确认失去保存皆知的档案;销毁档案,应以全宗为单位编制的”销毁档案清册”,写出销毁档案报告,报请主管机关或上级档案管理机关批准。未经鉴定和批准,不得擅自销毁档案;对已经批准销毁的大难,如无特殊情况,一般可存放一段时间在销毁;销毁档案,应派两人以上监销,监销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并在’档案销毁清册“上签字盖章,注明“已销毁’字样和销毁时间、地点、方式;销毁数量大,要送指定的工厂进行监销,严禁出卖或改为他用;’档案销毁清册’及批准手续,要归入相关的全总卷妥善保存 第三章
一、1、全宗:是档案的基本分类和管理单位,指一个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形成的具有联系的档案整体。全宗从形成角度看有组织和个人两类。
2、立卷说明:又称案卷文件目录序言,就是文件处理部门在立卷工作告一段落后,为了便于向档案室移交,方便日后的保管和利用,对机关当年的职能活动、立卷情况和文件材料的大体内容作出的叙述式的文字简介,其形成的文字材料就是立卷说明。
二、1、档案整理的原则:a、充分利用原有基础(1)充分的重视和利用先前的整理基础,以确定档案整理的任务和要求,不要轻易打乱重整。(2)在整理过程中,应该充分研究和利用原来整理的成果,不要轻易破坏以往整理和保存的历史状况b、保存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文件在来源方面的联系、文件在时间方面的联系、文件在内容方面的联系、文件在形式方面的联系c、便于保管和利用。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不是整理档案的主要目的,所以不能为联系而联系,便于保管和查找档案,才是档案整理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要求。
2、以“件”为单位与以“卷”为单位整理的区别:(1)取消案卷,界定“件”的概念,从检索的实际需要及减轻工作量出发,实现文件级管理,免除了繁琐、复杂的组卷过程。装订以“件”为单位进行,对装订材料不作统一规定,只要符合档案保护要求即可。(2)分类方法固定为、保管期限、机构,并允许各单位视具体情况组合及简化分类层次(3)取消案卷、卷内文件两级目录,只编以“件”为单位的归档文件目录。以件为单位装订,不用拟写案卷题名,跨盒编流水件号,不编页号只记页数(4)归档章的位置不限,同时对归档章的项目加以调整,只保留检索必备项目(5)文件排列方法灵活,便于查阅,利于保密(6)归档文件直接装盒保管,档案盒的项目设置有了较大变化。无须撰写案卷题名和填写案卷封面,只须填写盒脊。第四章
1、档案登记:就是对档案管理活动中出现的所有重要的事实、行为和数据进行随时随地的记录。
2、档案统计:就是以表册、数字的形式,揭示档案和档案工作呢的有关情况。
3、全宗名册:是对其所管全宗进行逐个登记的一种形式。
4、全宗单:详细登记每一全宗情况的登记形式,主要应用于档案馆和保存了较多全宗的档案室。
5、全宗登记表:是一种比全宗单内容更详细的表格。
6、档案统计的类型:档案构成统计、档案利用统计、档案工作人员情况统计、档案馆建设状况统计、档案室建立情况统计 第五章
一、1、档案检索工具:是揭示和介绍档案馆保存档案内容和成分,记录、报道、查找档案资料的手段,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工具
2、档案著录:是指档案馆室编制检索工具时对档案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
3、档案标引:就是对文件或案卷内容进行主题分析,从自然语言转换成规范化得检索语言过程,即对内容分析结果赋予检索标志的过程。档案标引是档案著录最核心内容。
二、1、检索工具的分类:a、按编制方式分:(1)目录。案卷目录、案卷文件目录、归档文件目录、全宗目录、分类目录、主题目录、专题目录(2)索引。文号索引、人名索引、地名索引(3)指南。档案馆指南、全宗指南、专题指南;b、按载体形式分:可以分为以纸张为载体的、以胶片和磁带为载体的两大类,其中以纸张为载体的又可分为卡片式、书本式,以以胶片和磁带为载体的包括缩微目录和机读目录;c、按检索范围分:全宗范围检索工具、若干全宗范围检索工具、以若干个档案馆的全部或部分档案为对象的检索工具;d按功能分:馆藏性检索工具、查找性检索工具、介绍性检索工具;e、此外,按信息处理手段可分为手工检索工具和机械检索工具;按使用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恭维性检索工具和开放性检索工具;按排检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分类法的检索工具和主题法的检索工具
2、档案排检方法:按作者排检法、按文号排检法、按字序排检法、按地序排检法、主题法 第六章
一、1、档案保管:是指根据档案的成分、状况所采取的存放和安全保护措施,包括日常工作管理、流动中保护、专门保护等。
2、档案利用: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经济建设的直接途径,是档案工作中最富有活力的一个环节
3、全宗卷:是档案馆或档案室在管理某一全宗过程中形成的,能够说明该全宗历史情况的有关文件资料所组成的专门案卷
4、档案用户调研工作:就是根据档案工作的目的和要求,在广泛收集和积累有关用户对档案信息的各种反应,以及进行实地调查和考察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分析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对比、判断与综合等逻辑思维过程,提出相应对策与措施的一项工作
二、1、全宗卷的主要内容:全宗指南、大事记、档案的收集、档案的整理、档案的鉴定、档案的保管、档案的统计、档案的利用、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2、档案利用工作的基本要求:有正确的服务观念和良好的服务态度;充分研究和了解社会需要,熟悉馆藏档案;正确处理基础工作与利用工作的关系
3、档案利用基本方式:提供档案原
件、提供档案复制件、根据馆藏档案内容制发档案证明 第七章
一、1、档案编研:是档案馆(室)以档案馆(室)藏档案为主要对象,满足社会利用的需要为主要的目的,在研究档案的基础上编辑史料,编写档案参考资料,参加编史修志以及撰写专门著作的工作
2.全宗介绍:也称全宗指南,是以文章叙述的形式揭示和介绍某一全宗档案内容和成分及其意义的一种检索工具
3、大事记:是用简明的文字按时间顺序扼要的记载一定历史时期内发生的重大事件,揭示重要事件和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参考资料
4、组织沿革:也称组织机构改革,是系统记载一个机关、一个地区或专业系统的组织机构、人员编制、体制变革情况的一种档案参考资料
5、基础数字汇编:也称基础数字汇编,是以数字形式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或某一方面的基本情况的档案参考资料,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从档案资料中选取有关统计数字汇编而成的6、专题概要:是用文章叙述的形式简要说明和反映某一方面的工作、生产或其他现象的发展和变化情况的一种参考资料。
二、1、编研工作的内容:汇编档案文件、编辑档案文摘汇编、编写参考资料、编史修志
2、现行档案文件汇编类型:法规文件汇编、重要文件汇编、发文汇编、会议文件汇编、公报政报、其他专题文件汇编 第八章
1、人事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述和反映个人经历、思想品德、学识能力、工作业绩的,以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表格及其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材料
1、查阅的要求:1)利用党委组织部门的人事档案必须是中共党员。2)组织、人事、劳动部门查阅人事档案须有手续完备的信件;其他部门应该持有本单位领导签字的正式查档介绍信或《查阅人事档案审批卷》。3)查阅人员不得查阅本人及其亲属的档案。4)未经领导批准,不得查阅同级人员档案,下级不得查阅上级人员档案。5)本单位组织、人事部门一般不得查阅本单位领导人的档案。6)只准查阅介绍信或审批表中提到的有关内容 第九章
一、1、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
2、电子档案:是指人们在各种活动中以电子计算机为工具产生的一类数字化形式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
3、声像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照片、影片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不同材料为载体,以声像为主,并辅以文字说明的历史记录,是全宗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4、照片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及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以感光材料为载体的图像资料。
5、照片档案的归档范围:本单位在工作活动中产生的具有凭证和参考价值的照片;领导人物或著名人物参与某单位某地区重大公务活动的照片;反映本地区重大事件、重大事故、自然灾害及异常现象的照片;本单位向有关单位提出内容和要求,组织拍摄或征集的照片;与本单位的其他载体档案有密切联系的照片;外单位形成但经本单位选用的照片;其他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照片
6、家庭档案:是以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社会生活组织形式的家庭或家族所形成的档案。
7、家庭档案的作用:教育作用、依据作用、传承作用、宣传作用、参考作用
科技档案概念 科技档案主要有篇四
第一节 文书和档案
一、文书、文件、档案
文书,就是人们在实际事务活动中为了凭证、记载、公布和传递等的需要而形成和使用的内容系统、体式特定的文字材料。
文件,是由机构或个人在其活动的开始、进行和结束过程中所产生或接收的记录信息,该记录信息由足以为其活动提供凭证的内容、背景和结构而构成,而不管记录的形式或载体如何
--国际档案理事会电子文件委员会 问题: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在文件管理的领域内像在人类遗传学的领域内一样,也能够发现‘节制生育’它帮助确定何种文件应该打入火化炉的‘地狱’,何种文件应该升入某个档案馆的‘天堂’,或者,偶尔让它先到某个文件中心的‘炼狱’或‘挽留所’去呆一个时期。”
文件在不同的运动阶段内呈现不同的价值,因而要采用不同的存放地点和不同的管理方式来处置文件。
现行期
半现行期
非现行期
现行价值
凭证价值
历史研究价值
(形成使用文件部门)
(文件中心或档案室)
(历史档案馆)
二、档案的定义、种类及价值
《清太宗文皇帝实录》在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正月甲午日的记载 “他物皆记档案,独金数未经登记”(王金玉,王永.档案词源新证.中国档案)
杨宾的《柳边纪略》(1707年)说:“边外文字,多书于木,往来传递者曰牌子,以削木牌故也,存贮年久者曰档案,曰档子,积累多,皮条挂壁若档故了。然今文字之书于纸者,亦呼为牌子,档子矣。”
“档案”一词显然并没有一个不可更动而必须优先采用的、最终的、最完备的定义,它的定义可以在不同的国家作不同的修改,以适应不同的需要。
--(美)谢伦伯格
档案,是在执行法律和处理事务中制成或收到的因具有永久价值而保存起来的文件的有机体,包括文稿、簿册、地国、录音带和其他文献材料在内。
--《美国大百科全书》 任何自然人或法人,任何国家机关或组织,任何私人机构或部门,在自身活动中产生或收到的文件整体,不管其形成日期、形式和制成材料,都是档案
--法兰西共和国档案法
本法所指的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一)定义
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保存备查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
档案是各种机关组织和个人在其特定的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是保存备查的历史文件-档案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档案是原始的历史记录-档案是保存备查的历史文件:
使用完毕或办理完毕的文件才能作为档案
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才有必要作为档案保存 按照一定规律保存起来的文件才能最后成为档案 注意:资料与档案的区别
一般说来,凡是对人们研究、解决某一问题有一定价值的所有相关信息均可称为资料,而无论其具体是什么,文书、档案、图书、报刊、文章、录音录像乃至文物等,只要对于人们研究解决某一问题有信息支持价值,都可看成是资料。档案可以被看作资料,但资料不能作为档案看待并使用。
(二)档案的种类、纸质档案、非纸质档案
2、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与专门档案
文书档案
科技档案.工程档案:竣工图
专门档案:人事档案
3、历史档案(旧政权档案、革命历史档案)
与现行档案 奏折
旧政权档案
旧政权档案
革命历史档案
(三)档案的基本价值 案例:
东京巨额遗产案追踪
赵欣伯
赵碧琰
赵宗阳(赵重光)
《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
美国记者 威廉.夏伊勒
凭证价值
参考价值
问题:
档案真实性指什么: 档案是真实的历史记录? 档案内容的真实?
档案内容的真实等于记录形成者观点的正确?
汪伪档案中的罪恶一页
第二节 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
注意:
文书学与档案管理学的传统理论认为:以归档为界,归档以前是文书处理工作,归档以后便开始了机关档案管理工作。
一、文书工作
文书工作,也称文书处理工作,是指文书的形成、处理和管理等一系列互相衔接的程序和手续。
文书处理主要内容
文书的制作形成(拟稿、审核、签发、复核、缮印、校对、盖章等)文书的传递(收发、登记、分发、传送等)
文书的办理(拟办、批办、承办、催办、查办等)文书的管理(保管、保密等)文书的整理归档或销毁
文书工作机构及其组织形式 集中形式
除承办外,其他环节集中由办公厅(室)统一处理。分散形式
由办公室(厅)和各业务单位的文书部门或专职、兼职的文书人员来分工负责。
二、档案工作
通常所说的档案工作,是指档案室和档案馆所从事的档案业务工作,即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管理档案。
档案管理工作从理论上划分为两个基本方面:
实体管理
档案内容信息的开发利用
档案工作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八项:
档案的接收和征集
档案的整理
档案价值鉴定
档案保管
档案编目与检索
档案编辑与研究
档案利用服务
档案统计
简称收集、整理、鉴定、保管、检索、编研、利用和统计工作。
档案工作机构
档案实体管理机构:
(1)档案室、档案信息中心
(2)档案馆
(3)文件中心
(4)档案寄存中心
(5)档案事务所 档案行政管理机构
如:档案局
组织内档案工作机构的组织形式:分立型、综合型。
三、文档一体化系统 文档一体化,就是从文件和档案工作全局出发,实现从文件生成制发到归档管理的全过程控制。
课程内容: 文书处理工作 文件整理归档工作 档案整理工作 档案保管工作 档案检索工作 档案开发利用工作
声像档案的管理 电子档案的管理
参考书籍:
赵映诚: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陈祖芬:职业秘书资料与档案管理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靳古隆:机关文书与档案管理模拟训练.陕西旅游出版社 陈琳:档案管理技能训练.机械工业出版社
孙淑扬、邱晓威:档案计算机管理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刘家真:电子文件管理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
第一章 文书处理工作
文书处理工作,是指文书的形成、处理和管理等一系列互相衔接的程序和手续。
登记
收文登记簿
填写文件处理单
宏远电机股份公司公文处理单
交办公室主任拟办
宏远电机股份公司公文处理单
交王总批示
宏远电机股份公司公文处理单
将通知交信息中心李主任,请他负责办理(承办)。5月10前催办一次
李主任会议后填好办理结果、日期和其他有关内容,和文件一起送回陈秘书 归档整理
取回后送机要室盖章 填写发文登记簿
发文登记簿
一、文书处理工作主要程序
收文程序:签收、登记、拟办、批办、承办、传阅、催办、查办、整理归档等程序。
发文程序:草拟、审核、签发、复核、缮印、校对、用印、登记、分发、整理归档等程序。
第二节 文书处理具体程序简介
一、签收
秘书在送来的《文书投递单》或《送文登记簿》上签字,需要认真核对和清点。
二、登记
文件登记是机关管理与保护文件的一种工具,用它记录文件的收进、发出和运转情况,统计文件的数量和检查文件的处理周期。
收文和发文一般应分别进行登记,密件和平件应分开登记。
登记的形式有簿式、卡片式和联单式。簿式登记易于保存,是一种普遍使用的登记形式。
三、分发与传阅
分发是指文书工作人员将文件分送给有关领导人、有关部门或承办人员。
传阅指单份或份数不多的文件,需要经许多位领导人和部门阅知与处理时,由文书工作人员组织先后在他们中间传递和阅读工作
分发给本机关领导人和各部门的文件,均应履行签收手续。
注意:
传阅工作应以负责组织传阅的文书工作人员为中心点,各个阅文对象收退文件均应直接与组织传阅的文书人员联系,以利保密和安全。
传阅工作必须建立登记手续,阅文人应在阅读文件后签全名和签注时间。
四、拟办与批办
拟办是部门或承办人对于某份文件准备如何办理所提出的初步意见,以供机关领导人或有关负责人审核定夺。
拟办的意见,相当于一种请求或建议。案例: 拟办者
“来文内容违背ⅹⅹ文件精神,不宜批准。刘 ⅹ ⅹ,ⅹ年ⅹ月ⅹ日” “此件提法不妥,建议慎重处理。王 ⅹ ⅹ,ⅹ年ⅹ月ⅹ日。”
“该件反映问题不清楚,也不全面,不宜做明确批示。建议领导实地调研一次,或请ⅹ ⅹ处再了解一下。刘 ⅹ ⅹ,ⅹ年ⅹ月ⅹ日。” 程序性拟办与实质性拟办
“请ⅹ ⅹ 同志阅。张ⅹ ⅹ,ⅹ年ⅹ月ⅹ日。”
“该件反映问题不清楚,也不全面,不宜做明确批示。建议领导实地调研一次,或请ⅹ ⅹ处再了解一下。刘 ⅹ ⅹ,ⅹ年ⅹ月ⅹ日。”
拟办多由具体的承办人、秘书部门负责人、业务部门的负责人承担。
拟办的意见应写在“文书处理单”上。
批办是机关领导人或部门负责人,就某份文件应如何处理,对有关承办部门或承办人所作出的批示意见。
批办意见宜写在“文书处理单”上。
批办这一程序,在次序安排上有两种:
一是先批办后交承办人承办
一是先由承办人拟办,然后批办
五、催办、查办
文件的催办、查办工作指的是对于需要办复的文件,根据缓急情况和承办时限的要求,适时对承办工作进行督促检查,以防止积压和延误。
六、发文审核与签发
审核(核稿)是由秘书部门负责人或单位领导人对拟好的文稿进行审查、核对、修改,为签发作好准备。
审核是文书处理的关键环节之一,也叫做“把口”或“把关”。
(一)审核要做到“六查”:
1.查是否需要行文,以什么名义行文,是否符合行文规则要求; 注意:行文制度的基本规则
分清隶属关系,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党、政、工、青、妇等不同系统机关之间,无论级别如何悬殊,都是不相隶属关系。
行文关系,是发文机关与收文机关之间依据组织辖属和职权范围而形成的关系。
根据系统和级别两个因素可以把社会各机关间形形色色的行文关系归结为三类:
隶属:领导与被领导,指导与被指导,决定因素就是同一系统的不同级别。平级:同一系统相同级别;不同系统的相同级别。不相隶属:不同系统的不同级别机关之间的关系。
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根据本级党委、政府授权,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行文;
其他部门和单位,不得向下级党委、政府发布指令性公文或者在公文中向下级党委、政府提出指令性要求。
需经政府审批的具体事项,经政府同意后可以由政府职能部门行文,文中须注明已经政府同意。
党委、政府的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的机关部门行文。
党委、政府的部门依据职权可以相互行文。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厅(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案例中地委统战部该怎样行文才是合适的,才能实现目的?
一是向地委请求以地委或地委办公室名义向各县(市)委发文并起草代拟稿;
二是地委统战部行文指示各县(市)委统战部提出贯彻落实意见报县(市)委批准。
一般不得越级行文,特殊情况需要越级行文的,应当同时抄送被越过的机关。
上行文行文方式:
行文方式,是将文书运行到终极收文机关的方式。
逐级行文-
越级行文
多级行文
《关于将我市列入全国“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请示》(德阳市政府向四川省政府行文,请求报转国务院审批)
下列几种特殊必要情况下,才可超级向上行文:
由于情况特殊紧急,逐级上报会延误时机造成损失的问题; 上级机关交办的并指定越级直接上报的事项; 对直接上级机关进行检举、控告的问题;
直接上下级机关之间有争议而无法解决的事项; 需要直接询问、联系的极个别的具体问题等。
涉及多个部门职权范围之间未协商一致的,不得向下行文;擅自行文的,上级机关应当应当责令其纠正或者撤销。
同级党政机关、党政机关与其他同级机关必要时可以联合行文。
同级党的机关、同级政府、同级政府各部门、上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
政府及其部门与同级党委或军队机关及其部门可以联合行文;
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和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公司也可以联合行文。
向上级机关行文,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根据需要同时抄送相关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不抄送下级机关。
“请示”应一文一事。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得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公文,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
2.查文稿内容与法律、法规和政策及上级政府的有关规定是否一致,与平行机关和本部门的已有的规定是否矛盾;
3.查涉及其他部门或地区职权范围的问题是否协商一致并经过会签;
如:撞车与顶牛
4.查要求和措施是否明确具体,切实可行;
5.查文字表达是否准确、简练、条理清楚,标点使用是否正确,文字书写是否规范; 6.查公文格式是否符合规定。
注意:
“收到下级机关上报的需要办理的公文,文秘书部门应当进行审核。”
--《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签发指机关领导人对文稿的最后审定、签字发出。
一般由主要领导人或具体分管的副职领导人签发,也可由秘书长、办公厅(室)或部门负责人签发。
联合发文或内容涉及其他部门的公文,要实行会签。
签发时应在发文稿纸的签发一栏写明意见,签署姓名、日期。
签发人对文稿的内容和行政效力负责。
七、其它
复核、缮印、校对、用印、留注、整理归档等。
一、归档文件的整理与归档
归档文件的整理与归档是文书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
归档文件的整理是指将处理完毕、具有一定查考利用价值的、应作为档案保存的文件材料,按照它们在形成过程中的联系,以“卷”或以“件”为单位进行整理使之有序化的过程。
立卷整理
按“件”整理
归档,狭义的概念指文书部门将系统整理好的文件(案卷或案盒)定期移交给本单位档案室,以便集中保管。
在我国归档工作已成为一项制度,即通常所说的“归档制度”。
注意:
文书学与档案管理学的传统理论认为:以归档为界,归档以前是文书处理工作,归档以后便开始了机关档案管理工作。、文件整理归档的范围
1、一般情况下整理归档文件范围
注意:是否与本单位工作有关;是否有保存价值。上级来文
本单位形成的各种文件
下级报送的文件
其它文件(不相隶属单位、平级单位等来文)
2、不归档的文件范围
未定稿的文件和一般性文件的历次修改稿
上级任免、奖惩非本单位工作人员的文件,普发供参阅、不办理的文件 无查考利用价值的事务性、临时性文件 来访者的介绍信
非隶属单位发来的不需要办理的文件 重份文件
无特殊保存价值的信封
等
3、不同系统、不同单位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本单位的“文件归档范围”、“文件保存期限表”或“文件废弃规定”
注意:
确定文书整理归档的范围,应以国家档案局2006年12月18日,第8号令发布的《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1987年12月颁发的《关于机关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和》 《机关文件材料归档和不归档的范围》 已废止)的基本思想为指导,结合本机关形成档案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三、归档文件整理的步骤和方法
(一)编制分类方案类目
分类方案是文件整理归档的计划,是根据组织工作活动的规律,在研究组织的工作性质、职权范围、内部组织机构及分工情况的基础上,预测每年可能形成的文件,按照文件整理的原则拟制出来的归档文件的类别和条目。
档案分类,是指全宗内归档文件的实体分类,即将归档文件按其来源、时间和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异同,分成若干层次和类别,构成有机体系的过程。
注意: 每年形成的文件材料只能组合成 10 个左右案卷的小单位 , 也可以不分类。
1、基本分类方法(分类的单一标准)。
现行机关常用的档案分类方法(分类的标准)
(1)分类法
判定下述文件应分别归入哪一立卷。
注意:跨文件的立卷归属年 新的规定
跨一般应以文件签发日期为准。
对于计划、总结、预算、统计报表、表彰先进以及法规性文件等内容涉及不同的文件,统一按文件签发日期判定所属。跨形成的会议文件归入闭幕年。跨办理的文件归入办结年。
当形成无法考证时,为其归档,并在附注项加以说明。
p96旧的规定
①一般文件放在写成年来立卷。如果是年终写成,在第二年初批准、通过和发出的,则可放在批准和通过的立卷。②对计划、总结、报表、预算、决算一类文件,由于它们的时间针对性很强,一般要放在针对来立卷。跨的或多年的计划,如五年计划、三年计划等,放在开始的立卷;跨或多年的总结,则放在最后的立卷。
③经过跨处理完毕的文件或案件,可放在办毕或结案的一年立卷。如第一年末来文到第二年年初才办完的,可以放在第二立卷。
④跨的请示与批复,放在复文年立卷,没有复文的放在请示年立卷。
⑤为某项工作或某次会议收集的有关文件材料,不按文件原来的写成或内容针对,而应放在使用的立卷。即作为附件、参考材料或会议印发的学习资料,应考虑与该项工作或该次会议的文件一起立卷。
⑥跨三年以上的工作、工程建设等形成的文件,如数量不多,可把从开始到结束的文件材料立在一起。数量大的,也可以分开立卷,但全部材料一般应集中在一起保管。
⑦转发或批转的文件,应按转发时间立卷;被批转的文件原件,在原件作者单位仍按原来文件的写成立卷。
⑧因工作需要临时设立的机构,存在时间不长,文件又比较少,工作虽跨,也可不分立卷,放在工作结束或工作活动的主要立卷。2)组织机构分类法
它是按机关内部的组织机构对档案分类。一个机关内部的每一个组织机构名称,就是档案的一个类名。
适用于:
内部组织机构比较稳定、分工明确的机关。
主要用于对文书档案的分类。
注意:
①类别的顺序
如:按先党、工、团后行政,先综合性办公部门后专业部门,先主要部门后次要部门的方法排序。
②对跟几个机构都有关的文件材料确定归类范围。(3)问题分类法
它指按照档案(文件材料)内容所说明的问题(事由、主题)进行分类。
一般是参照内部机构的不同职能按问题分类。
若档案数量不太多 , 职能相近的内部机构的档案(文件材 料)可合并为一类问题。
若档案数量太多,可在各类下仍按问题设置属类。
适用于:
机构小,内部机构只有简单分工,各机构的职责范围界限划分不太清楚,工作常有交叉;
一些大中型机关的内部机构不稳定,变动频繁且较大。
主要用于对文书档案的分类。
(4)型号分类法,即按产品或设备的各类与型号来划分单位的产品档案或设备档案的类目。(5)课题分类法,即按独立的研究课题(或称专题)来划分科研档案的类目。(6)工程项目分类法,即按独立的基建工程来划分基建档案的类目。
(7)专业性质分类法,即按档案内容所涉及和反映的专业性质来划分档案的类目。(8)档案形式分类法,即按档案文件的外形、名称及制作载体等来划分档案的类目。2.复式分类法
一般机关大多采用复式分类法。复式分类法,指把两种以上基本分类法结合起来的分类方法。
《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第四条规定:“分类一般采用一组织机构(问题)进行分类。”
(1)-组织机构分类法
1985年 党办
纪检委„„
l986年 党办
纪检委„„
„„„„„„
若各部门内档案数量大,可按组织机构或问题设置三级类目,多数机关采用“-机构-问题”复式分类法。
(2)一问题分类法
3.结合保管期限的分类方法
文书档案,按照结合保管期限的复式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期限-”分类法
1985年
1985年
永久
1986年
长期
1986年
1985年
短期
1986年
“-期限-机构(或问题)”分类法 “期限--机构(问题)”分类法
(二)初步整理 即平时整理。
(三)系统整理 立卷
按“件”整理
(四)归档
第二节
文书立卷的原则与方法
一、立卷的概念
立卷,是指将已经办理完毕的,具有一定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按照它们在形成过程中的联系和一定的规律组成案卷。
案卷,也称卷宗,是经过系统整理的具有共同特征、紧密联系的若干文件材料的组合体
立卷所组成的案卷是传统文书档案管理的基本保管单位和统计单位
凡是需要立卷的文件,必须按照文件在自然形成过程中的联系和一定的规律组成案卷。
二、文书立卷的原则
文书立卷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 便于保管和利用 区分保存价值
(一)保持文件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
文件材料在内容特征方面的联系
文件材料在责任者或形成者特征方面的联系
文件材料在时间特征方面的联系
文件材料在文种、载体等形式特征方面的联系
文件材料的地区特征方面的联系
文件材料的通讯者特征方面的联系
(二)便于保管和利用
分类整理文件材料进行立卷
案卷厚薄适度。最薄的案卷不宜少于 20 页 , 最厚的案卷不宜多于 200 页。使用“互见法”
针对文件材料的特点立成“活卷”或“死卷”
(三)应当区分文件材料的保存价值
根据国家档案局1987年12月4日颁发的关于文书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案卷应划分为永久、长期(16-50年)和短期(15年以下)保存三种保管期限。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1987年)
7、本机关召开会议的文件材料
7.1本机关召开的工作会议和重要的专业会议文件材料
7.1.1通知、名单、日程、报告、讲话、决议、决定、纪要、重要的声像材料 永久 7.1.2典型材料、代表发言、简报 长期 7.1.3小组会议记录、参考材料 短期
2006年新规定为永久和定期。定期为30年和10年。
永久保管的文书档案主要包括:
(一)本机关制定的法规政策性文件材料;
(二)本机关召开重要会议、举办重大活动等形成的主要文件材料;
(三)本机关职能活动中形成的重要业务文件材料;
(四)本机关关于重要问题的请示与上级机关的批复、批示,重要的报告、总结、综合统计报表等;
(五)本机关机构演变、人事任免等文件材料;
(六)本机关机构房屋买卖、土地征用,重要的合同协议、资产登记等凭证性文件材料;
(七)上级机关制发的属于本机关主管业务的重要文件材料;
(八)同级机关、下级机关关于重要业务问题的来函、请示与本机关的复函、批复等文件材料。
定期保管的文书档案主要包括:
(一)本机关职能活动中形成的一般性业务文件材料;
(二)本机关召开会议、举办活动等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三)本机关人事管理工作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四)本机关一般性事务管理文件材料;
(五)本机关关于一般性问题的请示与上级机关的批复、批示,一般性工作报告、总结、统计报表等;
(六)上级机关制发的属于本机关主管业务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七)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制发的非本机关主管业务但要贯彻执行的文件材料;
(八)同级机关、下级机关关于一般性业务问题的来函、请示与本机关的复函、批复等文件材料;
(九)下级机关报送的或以上计划、总结、统计、重要专题报告等文件材料。
保存时间的计算方法,一般是从文件产生后的第二年起计算,有些特殊文件和专门文件可以从其失效、结案后算起。
机关形成的人事、基建、会计及其他专门档案保管期限,国家另有规定。
各机关在使用国家档案局制定的《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时,不可机械套用,应当结合本机关的实际情况,编制出本机关或本系统的档案保管期限表,经本机关领导人审查批准后执行,并报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三、文书立卷的方法
1、根据文件的特征立卷。
根据文件本身的特征组合案卷是公文立卷的主要方法。
“六个特征”立卷法
问题特征、时间特征、文种特征、作者特征、地区特征和通讯者特征。
将文件按这六个特征进行组卷,称为“六个特征”立卷法
(1)按问题特征立卷
①海滨市教委关于加强学生思想工作的指示;
②育才学校关于当前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报告;
③育才学校关于加强学生思想工作的决定。
共同特征:同一个问题 “关于学生思想工作”。
案卷的标题:《海滨市教委、育才学校关于学生思想工作的指示、调查报告、决定》。
问题特征是指文件材料的内容所反映的问题、事物、事件、人物、工作性质等具有的共同特点。
关于处理某某贪污盗窃案件的文件材料
关于某工厂扩建购买设备问题的文件材料。
某大学关于评定老师业务职称问题的文件材料。
关于统战工作的文件材料
思考:
按问题特征立卷,在立卷工作中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主要的立卷方法。有人主张立一事一卷的“小卷”。为什么在机关的实际立卷工作中,按问题特征立成的案卷占多数呢?
一是方便查调档案。
二是按问题特征立卷有很大的灵活性。举例:
关于中小学教育问题的文件
市人民政府的文教办公室
立一个关于中小学教育问题的文件案卷。
市教育局
分立成人事调配、教学情况、学生思想教育、财务管理、勤工俭学活动等若干案卷(2)按时间特征立卷。
时间特征是指文件形成的时间和文件内容所针对的时间。
现行机关的公文立卷,一般都是分开进行的,所立成的案卷也可以说都具有文件形成的特征。
按时间特征立卷,要正确划分文件的所属,这是立卷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3)按名称特征立卷。
《××地区九县(市)档案局工作计划》
文件按名称特征立卷,就是把相同文种名称的文件组合在一起进行立卷的方法。
人们通常将工作计划、总结报告、工作简报、会议记录、合同、统计报表等文件材料按名称特征立卷。
名称特征立卷的灵活运用
①在文件数量不多时,人们通常将名称相近和保存价值相近的文件合并立卷。
比如决定和决议,条例、办法和章则,指示、意见和带有指示性质的通知,计划、安排、工作要点和规划,报告、总结与工作情况等,可以合并立卷。
②有的文件名称使用范围很广,有些文件虽然名称相同,但实际性质又有年所不同。
如,“通知”这一文种,既有政策性、指示性通知,又有一般事务性通知,它们的性质和作用不同,保存价值也不同,不宜合并在一起立卷。
(4)按作者特征立卷。
按作者特征立卷,就是将反映同一作者制发的文件组合在一起立卷的方法。《新港市工业局党委关于党风廉政责任制、干部考评的意见、实施细则》
注意
作者特征的灵活运用:
收文按上级机关
非隶属的有关机关
下级机关、平级机关等
文件作者类型分别立卷
(5)按地区特征立卷
按地区特征立卷就是将内容涉及同一地区的文件组合在一起进行立卷的方法。
(6)按通讯者特征立卷
通讯者特征是指文件的收发或问答双方。
按通讯者特征立卷,就是将针对一个或几个问题双方机关的总的往来的文件,组合在一起进行立卷的方法。
如:《××区教育委员会关于招生工作与市教育委员会的往来文件》
《铁路局关于水陆联运问题与长航局的往来文件》
不能将通讯者特征与作者特征混合使用,二者有所不同。
2、“六个特征”在组卷时的灵活运用
在一个案卷之内结合使用两个、三个甚至四个特征立卷,是比较科学的可行办法。例如:
《中共××区委组织部1995年关于干部任免的通知》
这个案卷,就具有作者、时间、问题、文种四个特征。问题特征是主要的,其他三个特征是结合使用的。
结合运用责任者和问题特征立卷
结合运用责任者、时间、问题特征立卷
结合运用责任者、时间、问题、文种特征立卷 《中央电大2000年教师职称评定和聘任审批表》
《新港市第一机床厂2001年新产品研制的计划、总结、报告》
《新港市工业局关于整顿企业的计划、报告、通知、规定》
结合运用责任者、问题、文种特征立卷
结合运用通讯者、问题特征立卷
《 ××大学与××工厂关于新产品开发的往来文件》。
《××省劳动局关于劳动力调配的报告》
在机关的实际立卷工作中,对“六个特征”的使用频率也是不相同、不平衡的。问题、作者、名称三个特征比较常用,而地区、通讯者特征使用不多。
3、根据文件类型组卷
是针对文件材料的类型特点,采用的相应的组合案卷的方法
会议文件
多的一会数卷
少的一会一卷
如:《某市轻工局1993年轻工科技工作会议文件》
例行会议文件材料,分会议种类组成数卷,其中会议记录一本一卷。
如:《中共某县委常委会议记录》
统计报表、预(决)算、名册、凭证,党、团、工会、人事劳动部门开出的通知书、介绍信及其存根等材料,一般按同一名称、格式组成一卷或数卷。
如:《某县工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花名册》
《某市1990年财政收支情况统计报表》
工作计划、总结等文件,一般按时间、问题、文种等特征组卷
如:《某局1990的年工作计划》
非诉讼案件(纪检监察案件)材料。一个案件可组合成一卷;多的可分保管期限组成几卷,少的可同类案件合并组卷。
如:《某贪污案件材料》
人民来简报、刊物。可按名称数期组成一卷或一期组成一卷。
科研、生产、建设等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图表和说明材料。可一个项目或一个项目不同阶段的材料组成一卷或数卷。
专业机关(单位)专业文件材料。如税务机关的税收征管文件材料、房地产部门的房地产文件材料可按针对的对象将文件材料组成一卷或数卷。如一个单位、一幢房子的文件材料分别组成一卷或数卷
4、适当照顾文件的保存价值组卷,划分文件的保管期限。
信来访材料。可按反映的问题或作者或处理形式组卷。注意:
立卷工作的承担者、组织形式和时间 注意一: 立卷归档的承担者
国家规定由文书部门立卷归档。采用分散立卷形式的单位,由文书部门和业务部门立卷归档。组织形式:
集中立卷形式;分散立卷形式;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形式
注意二:文书立卷的分工
分清文书立卷的范围,还要明确文书立卷的分工。
一般来说来,应该立卷归档的文件材料,应以本机关、本部门为主。原则上以什么名义发的文件就放在哪里立卷,是哪个部门承办或主办的文件,就放在哪里立卷。一般作如下处理:
(1)党委讨论决定而以机关行政名义制发的文件,划归行政办公室。(2)业务部门起草而以机关行政名义制发的文件,划归业务部门。(3)几个部门联合签署的发文,划归主办部门。(4)综合性会议的文件材料 , 划归机关办公室。
(5)以机关名义召开的专业性会议文件材料 , 划归承办业务部门。
(6)上下级党政机关、单位发来的文件 , 划归承办的办公室或业务部门。(7)上下级机关、单位业务部门之间往来的文件 , 划归对口的业务部门。
注意三: 立卷归档的时间
文书档案的文件材料的立卷时间在年终,即在第二年初将上一年的文件材料立卷。
文书档案的归档时间在第二年上半年,即6月底以前将案卷移交给档案室。
其它门类档案的文件材料的立卷归档时间另有规定。
第三节 文书立卷的准备工作(平时整理)
文书立卷工作不能等到一年终了才开始动手,而应该在当年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随时为立卷做好必要的准备。事先编制好立卷类目; 做好平时归卷工作。
一、编制立卷类目(归卷类目)
立卷类目也称归卷类目、案卷类目。
立卷类目,是指机关文书部门在一年的实际文件没有形成以前,根据本机关工作活动的规律,预测该年可能形成的文件,按照立卷的原则要求和方法,事先拟制出来的归卷条目。
机关文书处理部门应当在上年未,本年初拟制或修订本机关的立卷类目。
作用:
立卷类目是平时收集、鉴定、分类整理、组合文件材料进行立卷的工具。立卷类目是查找利用归卷文件材料的工具。
(一)立卷类目的构成 立卷类目,由类、目、号三部分组成。
(二)编制立卷类目的方法、要求
1、设类
立卷类目的类(属类)应当跟本机关全宗内档案分类方案的类(属类)一致。
2、拟写条目
立卷类目的条目是预先拟写的在新可能形成的案卷标题。
注意:
比较准确的预计新的一年可能形成的案卷(文件材料的组合), 是拟写好条目的首要问题。
3.编号
编号指对划分出来的类(属类)和各类(属类)内的条目进行系统排列,然后选择使用一种编号方法编定顺序号。
条款的顺序号又称为文书处理号。编号目的:
便于固定类目的顺序以及卷宗的放置秩序;
便于采用“对号入座”的方法将文件材料归入卷宗。
二、文件材料的平时归卷
平时归卷,是指机关的文书立卷人员依据已经的立卷类目,将已经处理完毕的文件,随时按类目上的有关条款归入卷内。
(一)平时归卷的方法、要求
1.准备平时归卷使用的卷宗和文件柜
(1)卷宗的准备
①卷宗的数量应比归卷类目中条目的数量稍多一些。
②标注卷宗的封面和背脊的标签
卷宗封面标签
保管期限:
类:
条目:
③在每个卷宗里放入一张或几张文件目录。
文件目录(2)文件柜的准备
文件柜的数量,应当根据每年形成案卷的数量多少来确定。一个五层文件柜,大约可排列存放 200-300 个文件盒。一般机关准备一个五层文件柜就够用了。
(3)将卷宗排列放置在文件柜里
文件柜各层标签
层号:
保管期限:
类:
.将处理完文件材料归入卷宗
平常对各部门返回的每份文件材料的内容和形式特征随时进行分析,依据归卷类目,采用“对号入座” 的方法将文件材料归入对应的卷宗里。
(l)对照归卷类目 及档案保管期限表,鉴定每份文件材料。文件材料若没有保存价值,可以放入“不应归档的文件材料”的文件盒里。
(2)对照归卷类目,分析每篇文件材料应当归入哪一个类及其属类和条目,明确该条目的编号(文书处理号或归卷号)。
(3)找出该条目的卷宗,文件材料按归入卷宗的先后顺序,在文件目录上登记,在卷宗里依次存放。
文件目录放在卷宗内首页位置。
(二)平时归卷的灵活处理
当某一条目的归卷文件材料太多时 , 应增加卷宗。
当文件材料因没有相应的条目无法归卷时,可将文件材料暂时放入“待归文件”的卷宗里。
平时归卷实质上是对收集来的应归档的文件材料进行分类整理、鉴定和初步组合案卷的过程,也是积累、保管应归档文件的措施。
意义
(1)有利于文件材料的安全保存(2)有利于文件材料的查找利用
(3)有利于提高年终立卷的质量和效率 三、五步突击分组“(五步分类法)”
有的机关如没有编制立卷类目,未进行平时归卷,对收集齐全的全年文书,甚至历年积存的凌乱文书进行突击清理立卷,应依循《文书立卷程序》的要求,实行“五步分类法”,按以下步骤,将全部文书逐项分开:
1、分。按文书形成或内容针对分开。
2、分级别。按文书作者与立卷机关的行文关系分成上级、下级、本级。对本机关请示与上级批复,或下级请示与本机关批复,为保持文书之间的紧密联系,则放在一起。
3、分机构。按本机关撰写或承办的部门分开。
4、分问题。按文书内容所反映的问题分开,注意优先保持内在的、本质的、有机的联系。
5、分期限。根据《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规定,按不同保管期限分开。
四、归卷文件材料的日常管理 借阅利用
查找方法:
查阅归卷类目或收发文登记簿 → 查出归卷号 →文件柜和卷宗标签→ 卷宗 →卷宗内文件目录 → 所要借阅文件
借阅应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办理借阅手续,填写《文件借阅登记簿》 文件借阅登记簿
定期检查
第五节 文书按件整理与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一、文书立卷改革的争论
文书立卷一直处于改革中,只是每个时期,改革的角度、幅度、力度不同而已。经过十几年的探讨,最后形成了两种做法、两派观点的争议: 立“卷”派。
以“件”整理派。
改革思路:“简化整理、深化检索”
二、《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的出台
我国档案主管部门从1997初开始,着手《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的起草和修改,并进行反复的调研和论证,1998年成立课题组进行研究,历时四年的反复争论和修改,直到2000年12月6日才由国家档案局档案馆发布,并于200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规则》的出台并未结束关于文书立卷改革的争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the arrangement rule of filing documents
立档单位在其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办理完毕、应作为文书档案保存的各种纸质文件材料。
2015年国家档案局又发布新版da/t 22—2015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自2016年6月1日起实施,代替da/t 22-2000《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新版对旧版做了一些修改,并增加了一些内容。
标准适用范围扩展:纸质和电子文件材料(文书档案,其它类型档案参照执行)思考:
与传统立卷工作比较,新的文件归档整理做法有什么根本不同,你是如何评价的? 《规则》中的“件”与“自然件”是否是一个概念? 新旧版本《规则》有什么不同?
三、归档文件整理基本步骤(程序)将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进行组件、分类、排列、编号、编目等 纸质归档文件还包括:修整、装订、编页、装盒、排架;
电子文件还包括:格式转换、元数据收集、归档数据包组织、存储等。
1、组件
归档文件的整理单位--件
自然件
非自然件
一般以每份文件为一件,文件正本与定稿(包括历次修改稿)为一件,正文与附件为一件,原件与复制件为一件,正本与翻译本,中文本与外文本为一件
转发文与被转发文为一件,报表、名册、图册等一册(本)为一件,简报、周报等材料一期为一件;
会议记录一年一本的,一本为一件;
注意:
来文与复文(请示与批复、报告与批示、函与复函等)一般独立成件,也可为一件。有文件处理单或发文稿纸的,文件处理单或发文稿纸与相关文件为一件。文件排序
纸质文件修整并装订
归档文件应齐全完整。已破损的文件应予修整,字迹模糊或易退变的文件应予复制(如传真件)。
按件装订。装订时,正本在前,定稿在后;
正文在前,附件在后;
原件在前,复制件在后;
转发文在前,被转发文在后;
来文与复文作为一件时,复文在前,来文在后;
文件处理单在前,收文在后;
汉文文本在前,其它文字文本在后。
应根据归档文件保管期限确定装订方式,装订材料与保管期限要求相匹配。装订的材料不能包含或产生可能损害归档文件的物质。
禁止使用:回形针、大头针、燕尾夹、热熔胶、办公胶水、装订夹条、塑料封
永久保管的归档文件 宜采取线装法装订 直角装订
缝纫机轧边装订 “三孔一线”装订
使用不锈钢订书钉、浆糊装订的,装订材料应满足归档文件长期保存的需要。定期保管的归档文件
需要向综合档案馆移交的,装订方式同永久保管。
不需要向综合档案馆移交的,可同上,也可使用不锈钢夹或封套装订。纸质文件编页
一般应以件为单位编制页码。逐页编制。
标注在文件正面右上角或背面左上角的空白位置。可以保持原有页码不变: 已印制成册并编有页码的;
拟编制页码与文件原有页码相同的。
2、归档文件的分类 一般采用三级分类:
—机构(问题)—保管期限、—保管期限—机构(问题)—保管期限等两级分类
可用于规模较小、公文办理程序不适于按机构(问题)分类的立档单位
按分类
将文件按其形成分类
按保管期限分类
将文件按划分的保管期限分类。
按机构(问题)分类
将文件按其形成或承办机构(问题)分类。
3、归档文件的排列
归档文件应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按时间结合事由排列。同一事由中的文件,按文件形成先后顺序排列。会议文件、统计报表等成套性文件可集中排列。
注意:
确定最低一级类目
如:在 —机构(问题)—保管期限分类方案中
保管期限即为最低一级类目
4、编号、加盖(生成)归档章
归档文件应依分类方案和排列顺序编写档号。
在归档文件整理过程中赋予其的一组字符代码,以体现归档文件的类别和排列顺序。
档号结构
档号:z109-ws·2011-y-bgs-0001
档号的结构宜为:全宗号-档案门类代码·-保管期限-机构(问题)代码-件号。
上、下位代码之间用“-”连接,同一级代码之间用“·”隔开。
全宗号:档案馆给立档单位编制的代号,用4位数字或者字母与数字的结合标识。
档案门类代码·:归档文件档案门类代码由“文书”2位汉语拼音首字母“ws”标识。为文件形成,以4位阿拉伯数字标注公元纪年。
如“2013”。
保管期限: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30年、定期10年,分别以代码“y”、“d30”、“d10”标识。
机构(问题)代码:机构(问题)代码采用3位汉语拼音字母或阿拉伯数字标识。
如:办公室代码
bgs
件号:件号是单件归档文件在分类方案最低一级类目内的排列顺序号,用4位阿拉伯数字标识,不足4位的,前面用“0”补足,如“0026”。
应在首页上端的空白位置加盖归档章并填写相关内容。
电子文件可以由系统生成归档章样式或以条形码等其他形式在归档文件上进行标识。
归档章构成
必备项:全宗号、、保管期限、件号、页数 选择项:机构(问题)
5、编目
归档文件应依据档号顺序编制归档文件目录
归档文件应逐件编目。来文与复文作为一件时,对复文的编目应体现来文内容。
归档文件目录设置序号、档号、文号、责任者、题名、日期、密级、页数、备注等项目。
序号:填写归档文件顺序号。档号:档号按照规定规范编制。
文号:文件的发文字号。没有文号的,不用标识。
责任者:制发文件的组织或个人,即文件的发文机关或署名者。
题名:文件标题。没有标题、标题不规范,或者标题不能反映文件主要内容、不方便检索的,应全部或部分自拟标题,自拟内容外加方括号“[ ]”。
日期:文件的形成时间,以国际标准日期表示法标注年月日,如19990909。密级:文件密级按文件实际标注情况填写。没有密级的,不用标识。页数:每一件归档文件的页面总数。文件中有图文的页面为一页。备注:注释文件需说明的情况。
注意:
归档文件目录推荐由系统生成或使用电子表格进行编制。目录表格采用a4幅面,页面宜横向设置
除保存电子版本外,还应打印装订成册。装订成册的归档文件目录,应编制封面
归档文件目录可以按年装订成册,也可每年区分保管期限装订成册。
纸质归档文件装盒
将归档文件按顺序装入档案盒 填写档案盒盒脊及备考表项目。
注意:
不同、机构(问题)、保管期限的归档文件不能装入同一个档案盒。视归档文件的总厚度选择厚度适宜的档案盒。
档案盒只是归档文件的装具,不要求同一事由的归档文件必须装在同一档案盒内。
起止件号填写盒内第一件文件和最后一件文件的件号,起件号填写在上格,止件号填写在下格;
盒号即档案盒的排列顺序号,按进馆要求在档案盒盒脊或底边编制。备考表式样
备考表项目:盒内文件情况说明、整理人、整理日期、检查人、检查日期。盒内文件情况说明:填写盒内文件缺损、修改、补充、移出、销毁等情况。整理人:负责整理归档文件的人员签名或签章。整理日期:归档文件整理完成日期。
检查人:负责检查归档文件整理质量的人员签名或签章。检查日期:归档文件检查完毕的日期。
纸质归档文件排架
上架排列方法应与本单位归档文件分类方案一致,排架方法应避免频繁倒架。
按—机构(问题)—保管期限分类
每年形成的档案按机构(问题)序列依次上架,便于实体管理。按—保管期限—机构(问题)分类
每年形成的档案按保管期限依次上架,便于档案移交进馆。
归档电子文件的整理要求 归档电子文件组件(件的组织)、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要求同上。
电子文件的格式转换、元数据收集、归档数据包组织、存储等整理要求,参照《数字档案室建设指南》(2014年)等标准执行。
归档电子文件整理,应使用符合《数字档案室建设指南》(2014年)等标准的应用系统。
三、两种整理方法的优劣比较(一)传统立卷方法 优点 :
1、便于管理 , 不易散失。、在手工检索下 , 便于连锁查找。能够提高手工 检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缺点 :
1、人为因素过多。其后果势必造成利用效率的低下。
一 是易造成立卷思想的不一致。
二是案卷标题拟写复杂。
2、手工劳动量大 , 工作效率过低。、有时利用不方便。
(二)改革后的整理方法优点 :
优点:、新整理方法简单、易学、易用。
2、简化了整理工作程序 , 减少了不必要的手工劳动和财物的投入 , 提高了工作效率。、方法更适应计算机文档一 体化管理需求 , 能充分发挥计算机存储量大、快速检索的优点,提高了档案检索利用的效果。
缺点:
1、档案实体易散失 , 不便于利用管理。
2、对于手工检索 , 利用时稍显繁琐。
3、排列编号易出错,修改麻烦。
4、档案归档检查、移交清点存在难度。
第六节 归档工作与
不归档文件材料的销毁
《机关档案工作条例》指出:“机关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一般应在第二年上半年向档案部门移交档案,交接双方根据移交目录清点核对,并履行签字手续。” 《公文处理办法》指出:“没有归档和存查价值的公文,经过鉴别和主管领导人批准,可以定期销毁。”
一是归档
案卷归档,案盒归档 编制移交目录
办理移交归档手续
二是不归档文件材料的销毁
一、编写移交目录
案卷移交目录是立卷部门对经过整理排列的案卷逐一编号登记所形成的案卷名册。归档文件移交目录(可用归档文件目录)
采用分散整理形式或者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形式的机关 , 必须编制移交目录并办理移交归档手续。
归档文件移交目录
归档单位:
文件:
文件数量:永久
件,长期
件
短期
件,共计
件 移 交 人:
接 收 人:
移交日期:
****年**月**日
移交目录应当编制一式两份(或三份), 办理完移交归 档手续后 , 移交双方各存一份。
二、办理移交归档手续
档案室接收归档的案卷、文件时 , 应当对照目录清点检查验收移交的案卷、文件,然后 , 交接双方填写档案交接文据并签字盖章 , 即办理移交归档手续。
(一)档案的接收
1.接收的范围
2.案卷、归档文件整理质量要求
3.接收时间
文书档案在次年 6 月底以前接收完毕。其它门类和载体的档案的接收时间 , 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注意:
按活动结束时间归档 按工作阶段归档 随时归档
(二)办理接收归档案卷、文件的手续
档案室对归档案卷、文件检查验收完毕 , 交接双方应填写“档案交接文据”,并签字盖章。
档案交接文据,是在变更档案保管者或所有者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档案交接文据一式两份分别由交接方和接收方保存。
档案室接收立卷(归档文件整理)部门的档案 , 双方填写了交接文据并签字盖章 了, 立卷(归档文件整理)部门便完成了归档任务 , 档案室便对接收的档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不归档文件的销毁
文件材料的销毁 , 指将没有归档和存查价值的文件材料和资料经过价值鉴定和主管领导人批准进行定期销毁。
(一)确定需要销毁的文件材料
(二)定期销毁文件材料的时间
一般在做完归档工作之后销毁文件材料。
有人认为剔除的没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在文书部门和业务部门保存一二年后销毁。
(三)销毁文件材料的方法、要求 1.清理鉴定。2.登记造册。
文件销毁登记表
文件销毁清册封面
文 件 销 毁 清 册
编制人员:
批准领导:
销毁方式:
监销人员:
销毁日期:
3.审核批准。应销毁的文件材料登记后,应将登记表送秘书部门负责人审核,再送本机关主管领导人审核签批。
4.销毁。本机关主管领导人批准签字后,文件材料方可销毁。
(l)销毁的方式。
(2)严格执行监销制度。对保密文件实行二人监销制度,保证不丢失、不漏销、不泄密。个人不得擅自销毁保密文件。需要销毁的文件材料,不准当废纸出售给废品收购部门或个人。
5.签字存档。
文件材料销毁后,监销人要在文件销毁清册上注明销毁方式、销毁日期并签字。文件销毁清册应当存档。
档案整理的任务:
区分归档的档案全宗
对全宗内档案进行系统排列和编号
编制目录
建立档案实体的管理秩序、全宗(fonds)
全宗是一个具有社会独立性的组织或者著名人物在其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全部档案。
组织全宗
人物全宗
二、立档单位(全宗形成者)
立档单位指形成全宗的独立社会组织或著名人物,也叫全宗形成者。
形成全宗的组织机关,称为“全宗构成者”。(1995年改为“立档单位”,二术语一直并用)
确认全宗,实质上是要确认立档单位,这就需要明确构成立档单位的条件。
(一)组织全宗立档单位的构成条件
(1)可独立行使职权,并以自己名义单独对外行文。
(2)设有会计部门或经济核算部门,自己可以编造预算和财务计划。
(3)设有管理人事的部门和人员,并有一定的人事任免权。
一个法人单位是一个独立的从事社会活动的组织,是一个立档单位。
(二)人物全宗形成者的构成条件
人物全宗形成者,应是主要以个人名义从事社会活动的著名人物,并且其档案较为完整系统地由档案室(馆)保存。
问题:区分全宗
某年5月,某市政府撤销第一轻工业局和第二轻工业局,将两局合并组成某市轻工业局。某市的一轻局、二轻局和某市轻工业局的档案是属于1个全宗还是2个或3个全宗。
三、全宗(立档单位)的区分
1、一个独立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机构的党组织、团组织、工会和行政机构的档案构成一个全宗。
2、新成立的机关(单位),一个机关(单位)分为两个以上的机关(单位),几个机关合并为一个机关(单位),一般都应分别建立新的全宗。
3、一个机关(单位)改变了领导关系或名称,但其工作性质和业务范围末发生变化,仍继续原来全宗。
问题:区分全宗
某年5月,某市政府撤销第一轻工业局和第二轻工业局,将两局合并组成某市轻工业局。某市的一轻局、二轻局和某市轻工业局的档案是属于1个全宗还是2个或3个全宗。
4、临时机构一般不建立全宗,其档案应纳入其主管机关全宗,但属于政府、党委直接领导、执行全局性任务,为期较长的机构应建立全宗。、全宗号
全宗号是档案馆(室)给定每个全宗的代码。
如:j004
用四位代码标识,第一位用汉语拼音字母标识全宗属性,后三位用阿拉伯数字标识某一属类全宗的顺序号。第二节
档案的系统排列及编目
档案的系统排列即按一定的方法,确定不同类档案和类内档案的前后次序和存放位置。
编目是指对一个全宗内系统排列后的档案,将文件或案卷逐一登记到案卷目录或文件目录上的工作过程。
编成的目录是最基本的档案检索工具。
编目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按《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编文件目录;
二是编案卷目录
一、全宗内档案的排列
指按照档案分类方案和整理归档文件的要求对归档档案进行系统排列,以确定全宗内档案的顺序。
要求:保持档案文件的历史联系,便于保管和利用。
(一)排列各类档案应当注重以下几点:(1)不同载体的档案分别单独排列。(2)不同门类的档案分别单独排列。(3)不同保管期限的档案分别单独排列。
(4)按照结合保管期限的复合式分类法和档案分类方案中类的顺序排列。
二)类内档案排列
若移交时各类内档案采用的排列方法合适,就不必对类内档案文件重新排列;
若原来的排列顺序不合理,应进行调整或重新排列。
二、案卷目录的编制
案卷目录是按照案卷号的顺序逐卷地登记案卷的有关特征而编制成的表册。
编制目录前,应当先对系统排列的归档档案进行统一编号。
(一)编案卷号
对排列后的案卷编流水顺序号,案卷的顺序号称案卷号。
注意:案卷号应在001-999号以内,超出999号时应从头编案卷号序列。
-期限-机构分类法文书档案案卷编号
使用分编卷号法,文书档案每年要编制永久、长期、短期三个案卷目录。
使用统编卷号法,文书档案需要若干年编制永久、长期、短期3册案卷目录。
使用“-期限-机构”分类法的案卷目录 二)案卷目录的结构成分 封皮 目次 序言
简称表 案卷目录表 备考表
填写案卷目录表
编写目次 编写序言 编写简称表
简称表指本册案卷目录里所用简称与原称(正式全称)的对照表。
例如
“装行办-装饰行业办公室”
如果只需要介绍少数的简称与原称,可以在序言里交待。
编写备考表
案卷目录里的备考表的栏目(目前尚无统一规定),可设置:情况说明、编制人、编制时间。
填写案卷目录封面
案卷目录封皮采用规格为275mm×190mm(长×宽)的漆皮或塑料面夹板纸。
将案卷目录装订成册
封面-目次-序言-简称表-案卷目录表-备考表。
三、编案卷目录号
案卷目录册的代号,即案卷目录号,简称目录号。
注意:
1、一全宗内不应有重复目录号,即一个目录号应当对应一册案卷目录。
2、目录号可以3位阿拉伯数学标识。档号是档案实体管理编号的总称(以字符形式赋予档案实体、用以固定和反映档案排列顺序的一组代码。)主要包括:全宗号、案卷目录号、类别号、项目号、号、保管期限号、案卷号、件号、页(张)号、间隔号等。
档号编制得合理、清楚是档案实体管理有序的标志之一。
二、档号的结构和编制方法
档号采用层次码,即以档案实体分类的从属、层次关系为排列顺序的代码。
档号结构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1)全宗号——案卷目录——案卷号——件或页(张)号
(2)全宗号——类别号——案卷号——件或页(张)号(3)号——类别号——案卷号——件或页(张)号
(4)全宗号——档案门类代码——号——保管期限号——件号
(5)全宗号-档案门类代码--保管期限-机构(问题)代码-件号。
类别号:由汉字、汉语拼音字母或阿拉伯数字组成代码标识。
类别号应根据档案的内容及数量设置,一般不超过三级。类别之间可用间隔符“.”,“—”分开。
需要时可在类别后注明项目代号,项目代号可引用产品、工程、课题、设备等的代字或代号。
第四章
档案的保管工作
档案保管工作,指根据档案的成分和状况,所采取的存放和安全防护措施。
第一节
保护档案的方法与措施
一、档案损毁的原因
1、人为损毁:
(1)政治斗争及其他各种原因,对某些档案文件进行有计
科技档案概念 科技档案主要有篇五
第一章
档案概论与档案现象
第一节
档案的定义及其分析
一、对已有档案的定义剖析
(一)直观描述型档案定义的优势与劣势 定义:档案是某种文书、文件或文书材料
优势:直观,易理解,能让人在现实生活中识别什么是档案(档案大部分是由文书、文件转换而来。档案的实存形态主要是过去的文书、文件。)
劣势:没有从档案在社会生活中的根本作用、价值等角度去揭示档案的本质所在
(二)抽象揭示型档案定义的优势与劣势
定义:档案是一种信息或历史记录、原始记录、记忆工具 优势:有利于人们对档案本质的深入认识与揭示
劣势:抽象度较高,理解难度大,确指性差,易产生学术分歧
二、档案的本质及其定义表述
1、档案的本质特性:档案本质是社会生活的原始记录,即原始记录是档案的本质特性 档案的定义:
①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档案工作基本术语》)
②档案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作用的固定化信息(档案是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性信息)
③“社会记忆”说。认为档案的本质是“社会记忆”或“人类社会文化的历史记忆”
④“归档保存”说。认为档案的本质是有意识的“归档保存”或“保存备查”
⑤“积累物”说。认为档案是“一种文化的积累”
⑥“副产品”说。认为档案是社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副产品”或“分泌物”
三、对档案定义的理解
(一)社会性
档案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直接形成的,其内容是对社会活动的内容、过程及结论的原始记录,而非自然界的产物。
(二)历史性
从时态上讲,档案时已经形成的,而不是正在形成或尚未形成的东西
“让过去告诉现在”“让历史告诉未来”
(三)确定性 档案内容信息具有清晰性、确定性,依附于一定的物质载体形式而存在的,二者缺一不可
没有载体形式的原始记录(如人的口语)不能为档案
没有清晰、确定的信息内容的原始记录(如纯粹的文物,器具)不能为档案
(四)原始记录性
档案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直接形成的原始性信息记录,对以往社会活动具有直接的原始记录作用
例:文章、图书不是档案,但其手稿、书稿即是档案;报刊不是档案,但其文稿和发排稿是档案;电影,电视节目不是档案,但其脚本、场记、拍摄图片、播发稿等记录物是档案
从信息论和人类之所以保存、使用档案的心理根源及实践需求讲,档案实际是人类追求信息的确定性、可靠性的产物,是社会实践必须有确定、可靠地信息支持方能有效进行的现实需要产物。
档案的本质特性——原始记录——不仅是档案区别与其他事物的根本所在,而且从根本上决定着其管理方法的基本取向
当今世界各国均以“来源原则”为核心的历史主义方法作为管理档案(尤其实体)的基本方法
四、档案的实存形式及其形成过程
(一)档案的实存形式
档案的实存形式是指档案在现实中具体存在形式,也就是在各种各样的具体事物中,究竟什么东西是档案的属性,什么是档案,什么不是。
凡是对历史事实具有某种清晰,明确的原始记录作用的东西都是档案的实存形式,均可成为档案。
档案的实存形式:a、文书,文件类
b、非文书类:文稿、书稿、录音、录像制品、文件的底稿、照片的底片、图纸的底图、影片的母片等一般被认为是程度最高的档案。
(二)档案的形成过程
档案的形成过程是指各种形态的文件,从被制出来到被作为档案正式保存并发挥档案作用的
过程
档案形成的过程有两种类型: a、在其被制作时就是档案,制作者有明确的档案意识,其制作的目的就是让其在时间上传递,为日后的查证、使用,为自己或后人留下明确的历史记录。如:个人档案、会计凭证、日记、照片、录音、墓碑等。优势:制作材料较好、耐久、格式严格、规范、便于长久保存且留存状况较安全、完整。
劣势:内容难以客观、真实,有虚假不实甚至有作伪、抑恶扬善、报喜不报忧等内容偏差、错误。
b、被制作时并不是档案,无档案意识,其目的是为解决处理现实生活、工作中的具体问题。途径:处理——鉴定——立卷归档 优势:内容较客观真实
劣势:材料质地、耐久性差,书写不规范、留存不好
五、档案的真实可靠性
(一)档案的内容若没有失误、歪曲、作伪之处,那么在同一历史事实均有记载的各种信息中是最真实最可靠的
(二)档案若有失实、歪曲、作伪之处,那么失实、歪曲、作伪之处乃至伪造,这之一客观事实也恰恰是有档案这一实存形态来已记录,固化并示之于世人的,它依然有其另一意义上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因此,档案只要其自身存在就没有“假”的,而都是真的,“假”的也是“真”的第二节 档案与相关事物的关系
一、档案与信息
档案信息是信息的一种存在形式,档案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信息资源
档案是一种最真实最可靠最权威性与凭证性的原生信息资源 信息的确定性与可靠性是信息的根基所在,没有确定性和可靠性就没有价值
档案是一种最重要的信息,档案是人类所拥有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信息资源
二、档案与文献
区别:
1、本质不同。档案是社会的原始记录,是第一手的原生信息;文献则不论是否是原始记录,都可成为文献
2、文献注重历史文化价值,档案则既注重历史文化价值又注重现实性的查考,实用价值
3、文献内容一般系统、完整,档案则包括大量的片段、零星记录在内。如测试记录、发票、账单、登记表单等
三、档案与文书
文书因其定稿具有较强的原始记录性,可直接转化为档案 区别:
1、档案的实存形态不仅仅是过去的文书,还有大量非文书一类的原始性记录物,同时过去的文书只有原始记录性强、查考价值高且处理程序完毕的
2、文书虽然有原始记录,但原始记录并非文书的本质,其本质是人们处理、解决现实性具体事务、问题信息的传递工具;档案本质是以往社会的原始记录,主要是在时间上的传递
四、档案与图书
区别:
1、本质不同。图书的本质是系统知识的结晶,是人类对自然及社会现象进行系统认识研究的结果
2、社会功能不同。档案是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为了解、研究历史事实,图书是为了学习系统知识,陶冶情操
3、图书记载不是直接原始记录,经过加工的系统知识
五、档案与资料
资料是一个相对性、动态性极强的概念,其外延极为广泛;档案可被视为资料,但资料不能
作为档案看待并使用
六、档案与文物 档案因其既有原始记录的作用,又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作用,可看作是文物,但文物不能称为
档案;大部分文物是实用性物品,其所记录的历史事实的内容、信息是不清晰,不确定的
第三节 档案的种类 档案分类涉及三个层面:
一、对档案的认识性分类(概念分类)即档案的种类认识
二、档案实体的管理性分类(实体分类)
三、档案内容信息的管理性分类(信息分类或检索分类)
(一)公务档案与私人档案
公务档案:主要是过去的公务文件,如法律、法规、行政公文等 私人档案:主要是日记、文稿、账单、票据、笔记、信函等 私人档案中的公文档案:私有组织(企业或事业单位)
(二)历史档案与现行档案
历史档案:形成时间早,离现在较远且主要起历史文化作用 现行档案:形成时间晚,离现在较近且主要起现实考查作用
(三)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与专门档案 文书档案:实际指行政管理档案,在社会行政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实质突出行政性、政治性
科技档案:在科技、生产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科技文件。如图纸、设计任务书、科研报告
专门档案:通过创造性劳动选择并保存下来以备考察的各种专门文件组成的有机系的总称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档案、革命历史档案、旧政权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档案:指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形成的国家所有的档案
革命历史档案: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政权、企事业单位、社团等社会组织及个人所形成的归国所有的档案
旧政权档案:指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除了革命历史档案之外的所有归国家所有的档案
(五)纸质档案与非纸质档案 纸质档案:以纸张为载体的档案
非纸张档案:新型载体档案(声像或音像档案:照片、影片、录音、光盘、录像)、电子档案
第二章
档案的源流
档案的起源和演变发展与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祥和进步程度密切相关,反映了人类记忆发展脉络和水平。
第一节
档案的起源
一、档案起源诸说
中外档案起源观点:
(一)文字是产生档案的必要条件
(二)文字和国家的出现是档案产生不可缺少的条件
(三)以原始记事方法形成的记录就是
档案(结绳、刻契、编贝、结珠、图画等)
历史事实表明,档案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文明产
物,档案是人们社会实践活的原始
记录
二、中国档案的起源
中国古代文字的产生和应用不仅标志着中国古代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而且为产生文字记录 的档案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一)仰韶文化陶器上的符号
(二)龙山文化甲骨文
(三)大汶口文化陶尊上的符号
三、外国档案起源
(一)古埃及石刻档案、纸草档案、泥板档案
(二)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楔形文字
从中外档案起源过程来看,档案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
期发展的过程,他以社会的生产发展和人类交往的扩大及文
字的发明为基础产生于原始公社
向奴隶制过渡的时期
第二节
档案的演变
一、纸张前的中国档案
1、甲骨档案
2、金石档案
3、简牍档案
4、缣帛档案
二、纸张前的外国档案
1、石刻档案
如:梅腾自传(迄今为止最早的传记性档案)
巴勒莫时刻(埃及最古老的纪年石刻档案)
汉谟拉比法典(两河流域阶级社会第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
2、泥板档案
如:拉伽什泥板、西帕尔泥板、哈图萨什泥板、埃勃拉泥板
3、纸草档案
如:哈里斯大纸草(是以出土之草档案中最大的一件)伊浦味陈辞
4、羊皮档案
如:美国第一部宪法、独立宣言、人权宣言
5、蜡板档案
6金属档案
如:罗马“十二铜表法”
7、棕榈树叶档案 如:贝叶经
8、桦树皮档案
如:婆罗门手稿、白桦树皮请愿书(美国1849年)
三、纸质档案、音像档案、电子档案
(一)纸质档案:
1、由于经济实用,书写和印刷方便,档
案数量大为增长
2、随着档案数量的增长和传递频繁,档
案管理活动的复杂程度也加大,这使档案的鉴定、分类、保管、编目等工作都
提出了性的要求,很
多国家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度提高
(二)音像档案(声像档案或视听档案)
1、音像档案具有更强的直观性
2、易受光、热、潮湿、污染物等环境因素影响,记录在其
上的音像信息会随载体的损失而
失真、减弱甚至消失
3、易于复制,对母本的认证以及对文件件的原始性、真实
性的鉴别需要专门的程序和技
术
(三)电子文件/电子档案
凡作为“档案”接收和保存的电子文件均被称为“电子文件”
而不是“电子档案”
特征:信息的非人工识读性、系统依赖性、信息与特定载体
之间的可分离性、信息的可变性、信息存储的高密度性、多种信息媒体的集成性以及信息的可
操作性等
档案发展方向:高密度、易传递、易查找、多媒体
第三章 档案的价值与作用
第一节
档案的价值与作用概述
(一)档案的价值是指档案对国家、社会组织或个人的有用性,它是主体(档案利用者及其利用需求)与客体(各不同时代产生的各种类型载体内容档案)之间的关系范畴
档案价值作为一种关系,是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的统一结合,主体的需求构成档案价值的前提条件,而客体的属性是构成档案价值的基础
档案价值关系在社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就是档案的作用,档案的作用通常是指档案对人们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 “价值”通常是从总体上,一般意义上表示档案的有益性、有用性,而“作用”往往是从具体的、个别的意义上表述档案的有益性、有用性。
档案具有比较稳定的特征,而作用则可以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的变化呈现出多种形式,但二者实际上都包含了档案及其属性、主体及其需需要(或社会需要)两个方面
第二节
档案的价值形态
档案的价值形态是指档案价值的具体表现形式
(一)档案的凭证价值和情报价值 凭证价值
1、档案是历史的真凭实据,他的这种可资为凭的特征构成档案的基本价值之一——凭证价值
2、档案的凭证价值是档案不同于其他各种资料的最基本特征
3、档案是确凿的原始材料和历史记录,它可成为查考、研究和处理问题的依据,认定法律权利、义务与责任的证据以及政治斗争、外交斗争、和教育人民的工具
4、档案之所以有凭证价值是由与档案形成的过程中及其结果的内容和形式特点决定的 从内容上看:它是从当时直接使用的文件转换而来,并非事后使用另行编制的,因此他客观地记录了以往的历史情况,是令人信服的历史证据
从档案的形势与特征来看:文件上保留着真切的历史标记
情报价值
档案是事实、知识和经验的记录,他的这种可靠的、广泛的、可资参考的特征,构成了档案的又一基本价值——情报价值 档案记录了历史活动的事实和经过,也记录了人们在各种活动中的思维过程,所以它能给人以互有联系的、系统的、广泛的情报信息
档案的情报价值体现在不同层次的档案集合中:
1、体现在一个档案馆(室)以致国家档案馆的档案材料中
2、体现在一定数量文件的单位组合中
3、体现在同一文件的不同稿本或同一稿本的修改墨迹中
(二)档案的现实价值和长远价值
1、档案的现实价值又称为现行价值,是指档案对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锁具的有用性
2、档案的长远价值是指档案价值的时效性可以扩展到遥远的未来,在相当长的时间中能够满足社会各方面需要的性质
(三)对于形成者的价值和对于社会的价值
1、档案对于其形成者所具有的价值类似于文件的第一价值,其价值主体是档案形成者
2、档案对于社会的价值类似于文件的第二价值,其主体是非档案形成者
文件的双重价值指其文件的原始价值和从属价值或档案价值
第三节
档案的作用
(一)行政作用
档案是一个政府借以完成其工作的基本行政工具,是政府赖以建立的基础
档案中包含机关、企事业单位行使职能的法律依据、处理事务的结果、重要事实的记录和大量的工作经验,各级机构需要借助这些依据和经验去制定政策,处理社会、组织、程序等方面的问题
(二)业务作用
1、档案记录了各行各业的运营发展的有关情况、成果、经验和教训,是以往业务活动的记录和继续开展业务活动的条件
2、在各项业务活动中形成的档案,不仅可以维持业务活动的正常进行,有时还可以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文化作用
档案的文化作用主要是人类所创造的一种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以及它对与人类社会文化的积累、传播、发展与进步所发挥的各种功能
1、档案是民族文化积累的集中的体现。档案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史真实的记录,是民族文化的“根”和民族文化心理的情感寄托
2、档案是历史文化的积累。档案中凝聚了历史经验,蕴涵着社会和事物的发展规律,档案的保存和流传实质是人类文化的延续
3、档案是文化创新的基础。这不仅表现在人们可从档案中吸取历史文化的精髓,作用于社会意识形态,形成新的文化价值判断,也表现为人类可以在借鉴已有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文化
(四)法律作用
档案的法律作用是指档案在解决争端、处理案件等活动中发挥的证据作用,法律作用是档案凭证作用的重要体现
1、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领土争端上档案的法律作用明显
2、档案在维护国家。集体、个人合法利益方面的法律作用也明显
(五)教育作用
档案是一种教育资源,他以第一手原始资料见长,详实的记录了人们创造历史的曲折历程和奋斗足迹,形象生动的反映了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其真实性不容质疑,具有不可抗拒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第四章
档案事业及其构成
第一节
档案工作的内容
档案工作包括:档案管理工作、档案行政管理工作、档案教育工作、档案科学研究工作、档案宣传工作、档案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
一、档案管理工作
档案管理工作是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管理档案,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工作
基本内容包括:档案的收集与征集、整理、鉴定、保管、编目与检索、统计和利用服务
二、档案的行政工作 档案行政工作是以国家各项事业的需要为目标,对全国以及地方的档案工作进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制度、监督指导的活动。档案的行政工作的目的是不断调节档案事业系统的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促进那档案事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档案的行政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以档案行政部门为组织协调中心,培训和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行政能力和水平,依法行政,通过调查研究和加强管理,完成规划制定、统一制度、行政监督、组织协调、业务指导和咨询服务的任务,提高档案的行政效率,从而促进档案事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档案教育工作
档案教育是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事业的建设需要发展档案教育,培养档案专业人才
(一)我国当年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1934年,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设立档案管理特种教席,标志着我国档案教育事业的问世,1939年该校兼办一年制档案讲习班,1940年正是该为两年制档案专科,1947年后又改为三年制,1946年3月殷仲麒等人在重庆创办一所私立充实档案函授(崇实档案学校)。
1950年9月至1951年1月中南军政委员会和湖北省人民政府曾联合委托原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开设档案训练班,1951年北京大学图书馆专科办过档案专科班,1952年辽西省委曾举办过档案工作短期研究班,1952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和政务院联合决定,批准中国人民大学设立档案专修班,这标志着新中国档案事业的正式创立,1953年7月改为专修科,1955年9月扩充为历史档案系,1974年被迫停办,1978年重新恢复并更名为档案系,1985年进国家教委批准成立了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成为全国档案教育与档案学研究中心和培训高等学校档案师资基地,进入80年代后,我国档案教育进入了一个大规模、实质性发展的阶段,至今我国档案基本形成一个多层次、多渠道的较为合理的全国档案教育网络体系。
(二)档案教育结构
档案教育的目的是造就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各类档案专门人才。档案教育结构是一个多层次、多系列的复合结构 从宏观上看,我国的档案教育体系一般包括高等教育(我国档案教育的核心部分)、中等教育、在职继续教育和社会教育四个部分
1、档案的高等教育包括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三个教育层次。
2、档案中等教育是培养初级档案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主要途径,他办学的形式主要有中等专业学校、职业学校两种
3、档案在职教育是对以从事档案工作人员进行档案专业知识的提高性教育
4、档案的社会教育是指向社会各方面宣传档案学知识,增强档案的社会意识
四、档案宣传工作
(一)档案宣传的涵义
档案宣传是向人们传播档案、档案工作有关信息、思想,从而影响人们行为的过程
档案宣传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宣传动员、教育和激励档案工作者,使他们积极投身于档案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同时,通过宣传扩大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增强档案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各方面都能关心档案,重视和支持档案事业的发展,并有效的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档案宣传的内容
1、宣传档案
2、宣传档案工作
3、宣传档案人员
(三)宣传档案的形式
1、口头宣传
如:举办各种座谈会、讲座、报告等
2、运用大众媒体传播
如: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
3、档案陈列与展览
如:档案实物、照片、图标等
4、档案专业报刊
5、档案网站
五、档案科学技术的研究工作
档案科学研究工作是通过调查、观察、实验、比较、分析等手段,把档案工作实践的感性材料加以研究、提炼,上升为理性成果的一项创造性工作
我国档案研究工作的主要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务:运用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理论联系实际,全面总结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经验,批判性的继承中外档案科学技术遗产,探索我国档案事业改革、发展的规律以及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理论、技术与方法,为档案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服务
我国的档案研究工作按其研究对象的性质划分包括以下内容:
1、档案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档案科学理论基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因此理论研究具有前瞻性和引导性特点
2、档案科学的应用理论研究
档案工作是一项管理性、操作性较强的工作
3、档案科学的应用技术研究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工作
六、档案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
参与档案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档案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我国档案事业的外部条件
第二节
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集中统一的管理国家档案,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于国家各项工作的利用
一、档案工作基本原则的内容
(一)全国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 统一管理、分级领导,既是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也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客观需要
第一,国家档案按规定分别由各级、各类档案保管机构集中管理
第二,全国档案工作在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有各级档案行政机构同意、分级、分专业管理 第三,对党政档案和党政档案工作实行统一管理
(二)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是档案工作的基本要求
1、维护档案的完整
档案的完整包括档案材料收集齐全和整理系统两个方面
2、维护档案安全
档案安全包括档案的实体安全和档案的内容安全两个方面
(三)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我国档案工作基本原则的三个组成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是核心,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是手段,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是目的
第三节
档案事业的管理体制
一、档案事业管理体制
档案事业管理体制是指档案事业管理的体系和组织制度,包括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设置及隶属关系,权限划分等
(一)分散式档案管理体制
分散制,指一些国家的地方档案机构不接受中央档案机构的领导、指导和监督。采用分散制的大多为联邦制国家 主要形式有:
1、英国式
2、瑞士式
3、美国式
(二)集中式档案事业管理体制
集中制,指一些国家的地方按档案机构接受中央档案机构的领导、指导和监督
主要形式有:
1、中国式
2、法国式
3、瑞典式
二、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发展变化
变动的主要特点:档案事业由分散管理逐步向集中统一管理体制发展过度,集中式管理体制也处在不断完善之中
尽管我国档案事业的领导体制经历几次变化,但始终坚持党政档案工作统一管理的基本原则,重视党对档案事业的领导,重视政府部门对档案事业建设与发展的支持,这对我国社会主义档案事业的顺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章
档案机构
第一节
公共档案馆
我国档案馆主要可以分为各级国家档案馆、专业档案馆(专门档案馆、部门档案馆)、企事业档案馆
一、国家档案馆
我国国家档案馆一般可以分为历史档案馆和综合档案馆两类,历史档案馆包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主要保存明清中央机构的档案)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要保存民国时期各个政权中央机构档案)。综合档案馆一般隶属于各级党和政府,收集保存党和国家在各方面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根据其所处的层次不同,可以分为中央级和地方级两种类型,其档案馆数量众多,是我国国家档案馆和档案事业的主体
(一)综合档案馆的性质
我国国家综合档案馆是统一保管党和政府机关的管理部门,它既是党的机构,又是国家的机构
综合档案馆的科学文化事业性质,主要表现在:
1、从档案管理对象来看,它管理的是历史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科学技术等活动记录,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精神文化财富
2、从档案馆的活动方式和工作成果来看,档案工作一项研究性工作
3、从档案管的职能来看,他不仅肩负科学管理档案的重任,而且致力于社会文化服务工作,在繁荣国家文化事业、促进社会进步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综合档案馆的基本职责与具体任务
基本职责:集中统一管理党和国家需要长远保管的档案和有关资料,维护历史的真实面貌,为现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历史的长远需要服务
基本任务:1,、接收与征集各机关、团体及其所属单位具有长期和永久保存价值的档案以及有关资料,科学的管理
2、通过多种方式,积极的开展档案资料的利用工作
3、参与编史修志
二、专业档案馆
(一)专业档案馆的基本含义及其发展历史
专业档案馆是指国家专门管理某一方面或某一特殊专业和技术活动中形成的档案而设置的档案馆
我国的专业档案馆从设置形式来可以分为:全国性专业档案馆、地方性专业档案馆和某一专业系统建立的专业档案馆
我国最早建立的专业档案馆是1952年成立的集中管理全国地质档案资料的地质馆,1958年9月中国电影资料馆成立,同年测绘资料馆成立,20世纪60年代后又建立机械工业部档案、铁道部档案馆、外交部档案馆、测绘档案馆、气象档案馆、交通部档案馆、邮电部档案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中国照片档案馆等一系列专业档案馆
专业档案馆具有专业技术性强、数量庞大等特点,这决定了对专业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有必要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二)专业档案馆的类型
1、特殊载体档案馆
如:照片档案馆、电影资料档案馆
2、城市建设档案馆
城市建设档案馆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及其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3、部门档案馆
部门档案馆是指在某一专业系统内,为保管某类专门档案而设置的档案馆类型
如:外交部档案馆、公安部档案馆、铁道部档案馆、交通部档案馆等
第二节
内部档案机构
内部档案机构主要是在某一机关或组织内部设立的,保管本单位形成的档案,并作为本单位提供服务的档案机构,主要有企事业档案管、档案室两种类型
(一)企业档案馆
企业档案馆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后出现的一种档案馆类型
1、企业档案馆的含义
企业档案馆是收藏和管理本企业档案的档案馆
a、企业档案馆具有档案馆的一般属性,企业档案馆作为档案馆的一种类型,应是保存企业档案的基地,是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
b、企业档案馆收藏和管理本企业档案 c、企业档案馆主要是服务本企业
2、企业档案馆的特点 a、综合性
企业档案馆是保存本企业档案的基地,企业管理中形成的档案有:党政工团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经营管理档案、生产管理技术档案等 b、专业性
企业档案构成中,科技档案所占比重极大 c、企业档案馆的职能 a、向本企业和社会提供服务
b、负责本企业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和统计工作 c、编研档案信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d、宣传教育职能
(二)企业档案馆的设立 企业档案馆设立应具备的条件:
1、企业必须是大型以上企业和企业集团
2、企业档案馆的设立必须考虑到企业档案工作的基础状况
3、企业档案馆在设置机构上应是企业的内部结构,经费由企业自行解决
4、企业档案馆在设立时可以考虑实现档案、图书、情报资料的一体化管理,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有利于企业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
二、档案室
档案室是各机关统一保存和管理本机关档案的内部结构,是整个机关的组成部分,是属于机关管理和研究咨询性质的专业机构
(一)档案的性质
1、档案室是机关内部组织机构
2、档案室是保存档案的过渡性机构
3、档案室的主要任务是服务本机关
(二)档案室的作用
1、档案室是机关内部具有参谋和咨询作用的部门,他是机关工作的助手,为机关管理和机关职能活动提供必要的档案信息支持
2、档案室是全国档案工作的基础
(三)档案室的任务
档案室的任务是:集中统一的管理本机关各部门形成的各门类和载体的全部档案,为本机关各项工作服务,并为党和国家积累档案史料
1、对本机关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2、负责管理本机关单位的全部档案和相关材料,并积极组织提供利用
3、定期把具有长远保存价值的档案向档案馆移交
(四)档案室的类型
1、普通档案室
普通档案室即机关档案室、文书档案室,主要负责管理机关的党、政、工、团文书档案
2、科技档案室
科技档案室是指保管科技档案的专门档案机构
3、音像档案室
保存照片、影片、录音带等特殊载体的档案室
4、人事档案室(干部或职工档案室)
5、综合档案室
这是机关建立的综合性档案管理机构,他统一管理本机关形成的各种普通档案、专门档案和特殊载体档案
6、联合档案室
在同一市镇内的一些机关联合起来设置一个档案机构,负责保存和管理这些机关形成的档案
7、档案信息中心
将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管理,在原有的图书机构、档案机构、情报机构的基础上设立的统一的信息管理实体机构
第三节
档案行政机构
一、档案行政机构的责任与任务
1、档案行政机构的职责
档案行政机构是党和国家指导和管理档案工作的部门,由于我国党、政档案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因而各级档案机构及适当的机构又是国家机构。
档案行政机构的基本职责:在统一管理党指导、政档案工作的原则下,分层负责的掌管全国档案事物,对全国档案工作实行监督、检查与指导。
2、档案行政机构的具体任务
a、拟定档案工作的规章、办法,建立国家档案工作制度,制定档案工作的发展规划
b、指导和监督各机关、部门、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档案工作;规划和筹建档案馆,在业务上指导档案馆工作 c、研究和审查有关档案保存价值、档案保管期限的原则和标准,监督和审议有关档案的销毁问题
d、组织和指导档案工作业务经验交流、档案工作干部专业教育和档案科学研究
e、组织和参与档案工作的国际研究
二、档案机构之间的关系 档案室、档案馆和档案局是我国档案机构的三种基本类型。三种档案机构之间的关系:上级档案行政机构对下级档案行政机构具有业务上的指导和监督关系;档案行政机构对同级档案行馆和档案室等档案业务机构具有业务指导和监督关系;机关档案室和档案馆之间具有档案交接关系,各级各类档案馆(室)之间均无隶属关系,但有一定的协作关系
第四节
新型档案机构
一、文件中心
(一)文件中心的涵义及产生的背景
1、文件中心的涵义
文件中心是一种社会文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档案管理机够
2、文件中心产生的背景
诞生于二战期间,政府文件量急剧膨胀,大大加重了文件管理的负担,为保护文件档案,在档案界的倡导和支持,美国军事部门创建的一种新型文件管理机构——文件中心 1988年我国甘肃永靖县成立第一个文件中心
(二)文件中心的特征和特征
1、文件中心的特征
a、文件中心主要是一种实体性管理机构
b、文件中心是一种社会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档案管理机构 c、文件中心对其保管的处于休眠阶段的文件只有保管权,无所有权,文件的所有权仍属于形成机构
d、文件中心是介于文件形成者与档案馆之间的一个中间性机构,他要对双方负责
d、文件中心可以同时承担文件管理咨询与培训职能
2、文件中心的类型 a、政府性文件 b、商业性文件
二、档案寄存中心(一)档案寄存中心的涵义
档案寄存中心是指由国家综合档案馆或其他独立法人设立的,为各类企业、社团以及个人提供档案寄存有偿服务的机构。
(二)创办档案寄存中心的背景
1、国企改革中,国企档案存在管理不善乃至无处可归的情况
2、非国企档案管理大多比较混乱
3、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具备档案保管的充分条件
三、档案事务所
(一)档案事务所的涵义及其产生的背景 档案事务所是适应近年来我国档案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而建立的一种新型档案机构
背景:
1、档案业务数量增加,档案行政部门不堪重负
2、档案行政部门人员编制少,档案局不能完全履行职责
(二)档案事务所的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
对象:企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个人等等 范围:指导、咨询、档案整理、装订,档案抢救等等
(三)档案事务所的性质及其管理
档案事务所是独立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型单位
四、现行文件资料中心
(一)现行文件资料中心的涵义及其管理
涵义:现行文件资料中心也称“现行文件阅览中心”“现行文件开放中心”等,他是公共档案馆在收集、集中政府机构现行文件的基础上,以政务信息公开为基础任务,方便社会各界,特别是普通公共查询、了解政府在社会事务管理各方面现行政策规定的内部机构。
(二)现行文件资料中心的运作机构与发展前景
1、从其运作来看,其基础工作:a、收集、集中一批与用户查询要求有关的法规性和政策性的现行文件或现性文件信息;在收集、集中现性文件的基础上,对现行文件保密与非保密的界限进行审查 从其发展来看,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进一步确认现行文件资料中心的合法性地位;建立现性文件报送、收集和管理的常规性与强制性,保证现性文件开放活动的持久深入开展;制定合理的、科学高效的开放工作制度与管理规范,明确现行文件资料中心的权力与义务;尝试现性文件开放服务方式与手段的创新等
第六章
档案工作的特点、规律与发展
第一节
档案工作的特点、地位与效益
一、档案工作特点
档案工作的特点是指档案工作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档案工作就其本质来说,是管理档案和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各项社会活动服务的工作
档案工作就其基本特点来说,是一项服务性、文化性、管理型、政治性与科学性的工作
(一)档案工作的服务性
档案工作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有着不可低估的的作用;档案工作实现自身价值的这种特殊途径,决定了它是一项服务性工作;服务性是档案工作的基本属性之一,是档案工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因素;档案工作区别于其他服务性工作在于它是以提供档案信息为社会实践服务的特殊服务工作
(二)档案工作的文化性 档案工作,特别是档案馆工作在人类社会文化中的作用决定了其具有很强的社会文化性 档案馆工作的文化性表现在:
1、档案室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档案馆具有保存历史文化遗产的作用;档案信息资源是重要的生产因素、无形的资产和社会财富,档案馆作为社会文化的聚集地,汇集了具有重要文化内容的档案
2档案馆具有传播社会文化知识与信息的作用;档案馆是人类文化财富的宝库,必然在社会历史的各个阶段为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服务
3、档案馆具有社会文化教育的作用;教育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主要途径
4、档案馆具有发展科学文化的作用
(三)档案工作的管理性
档案工作始终都应以维护和确认档案的原始性为基本任务 档案的管理性表现在:
1、档案工作是一项管理档案的专门业务
2、档案工作是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信息资源管理是为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计划、预算、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一种人类管理活动
3、档案工作是社会管理活动的组成部分
(四)档案工作的政治性 档案工作是一种社会现象,在阶级社会中,档案工作体现这一定的阶级关系和阶级利益;首先,档案工作的服务方向是档案工作 政治性的集中表现;其次,档案工作的开放程度的大小也是档案工作政治性的之一;档案工作的机要性也是档案工作政治性的表现之一
(五)档案工作的科学性 档案工作的科学性表现在:
1、档案工作是一项为科学研究和科学管理工作提供必要条件的工作
2、档案工作实践中包括着特殊的规律和丰富的科学内容
3、档案工作要大量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内容和信息技术的成果
二、档案工作的地位
档案工作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档案是反映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始积累,是人类文明史的见证
2、档案是重要的信息资源,是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资源条件
3、档案作为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他是推动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条件
三、档案工作的效益
档案工作的效益是指社会对档案工作的投入与档案部门社会档案信息需求的有效满足程度之间的比较关系 档案工作的效益区别其他工作的特点表现在:
1、社会性
档案工作是一项提供档案、为社会服务的专门性工作(规定其效益具有社会性和公益性)
2、隐蔽性
3、滞后性
第二节 档案工作的发展规律
一、档案工作的分化与整合规律
(一)档案管理一体化
“文档管理一体化”是指将目前机关中的“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工作,整合成为一个即统一有分工、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管理过程
运用新技术对文书与档案管理流程进行重组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
1、有利于将文件与档案管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总设计和通盘考虑从而提高文件管理质量
2、可以为文档管理一体化软件设计提供新的设计思想
(二)档案、图书、情报管理一体化
二、档案工作智能化发展规律
(一)运用电子计算机实现档案管理的自动化
(二)运用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实现文件与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及档案信息传递的网络化
(三)档案微缩化与档案保护水平的提高 档案智能化带来的问题:
1、对档案的原始记录性提出新标准
2、由于电子文件的证据性尚无保障,管理方法亦无规定,其内容的原始性通常要借助于形式的原始性来证实和确认,原件成为集两种原始性于一身的代表
3、来源原则又成为档案学者关注的理论热点
4、档案管理工作中前端控制思想的提出
5、文件管理体制和档案部门的职能将可能发生变化
三、档案工作发展与社会环境变化互动性规律 档案工作发展与社会环境变化互动规律表现在:
1、社会环境状况影响和制约着档案工作的生存与发展
2、档案工作也在参与社会事务的工程中,也对社会环境变化,特别是社会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建设作出的贡献
(一)影响档案工作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
1、社会物质生产与档案工作
社会物质生产活动不断对档案工作提出新的任务与要求 物质生产的发展决定着档案工作的基本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
2、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与档案工作
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决定着档案工作的目的和性质 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决定了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3、科学文化事业与档案工作
科学文化的繁荣使人们在科学研究和各种创造性劳动中产生了更多的档案信息要求,从而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科学文化活动的发展能够推动档案学理论的研究与普及,档案在良好的科学文化环境中,能够与其他学科相互推动、相互影响,加快发展步伐
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能够为档案工作提供新的管理理念和科学技术
4、社会档案意识与档案工作
档案意是人们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认识水平与敏感度
社会的档案意识作为一种观念存在,是现实社会发展水平的反映 我国社会档案意识淡薄表现在:
1、重视档案的史料价值,忽视档案的决策参考价值
2、重视档案的凭证价值,忽视档案的情报价值
3、不少管理者将档案工作看作一种单纯消耗性、辅助性和事务性的工作,对档案工作缺少必要的投入
(二)档案工作的社会贡献与档案部门的公共关系
1、档案行政机关的职能拓展需要良好的公共系
2、档案馆的科学文化性质决定了档案部门必须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
3、机关档案业务的扩大需要良好的社会公共关系
4、新时期档案事业的发展需要树立档案部门的良好形象,开展公共关系建设
档案部门公共关系活动开展途径:
1、利用档案工作系统内部的专业报刊和系统外的大众传媒工具进行档案宣传活动
2、通过策划新闻事件制造公关时机,扩大档案工作的影响
3、定期联系社会公众,协调各方面的关系
4、宣传档案工作的效益
四、档案工作的社会变化发展规律
档案工作的社会发展规律表现在:随着人类社会活动领域的扩大、社会分工的细化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档案的来源与形式日益广泛和多样,档案信息服务逐步社会化,档案管理越来越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档案服务信息的社会化是指档案部门在保证国家和公民个人的根本利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最大范围地向社会各方面提供档案信息
第三节 档案工作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一、档案工作国际合作的基本形式
(一)参加国际理事会组织的活动
国际档案理事会是国际性的档案专业组织,1950年8月成立,总部法国巴黎
任务:定期召开国际档案大会;建立和加强各国档案工作者之间以及档案管理有关的机构、团体之间的联系等
(二)国家间建立双边的档案工作合作关系
(三)开展国际档案学术交流活动
二、收集散失档案、解决国际档案纠纷的档案学理论基础和国家法律依据
档案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又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历史面貌的重要工具
(一)收集散失档案的档案学理论基础
1、“来源原则”或“全总完整原则”
2、职能所有原则
3、主权追溯原则
4、历史连续性原则
(二)档案归还原主权国的国际进展
第一阶段:1922——1954年提出战时不得占有他国的档案遗产和战后必须归还原主权国的法律依据
第二阶段:1966——1978年提出档案是属于文化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解决了流失档案归还原主权国的方法问题和理论问题
(三)国家档案保护、归属和继承问题的国际公约
1954年《海牙公约》、1970年《巴黎公约》、1983年《维也纳公约》
“三个公约”的特点:
1、各国对档案的保护、归属和继承问题有强烈的敏感性
2、档案的国际立法经历了从保护岛归属再到继承,每个阶段从开始到结束又都相隔了十余年
3、国际法的主体,即权利和义务的承担着是国家而不是个人,没有统一的立法机构和集中统一的强制执行机关
4、国际上涉及档案立法时,往往会论述或涉及档案和档案工作的新知识和新观点,这具有档案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价值
第四节 档案信息化建设
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涵义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档案工作现代化水平,重新思考档案管理的新情况、新原则与新理论,确立网络环境中档案管理与档案服务的基本框架与基本方法,实现档案信息的社会化服务
二、档案信息的数字化
(一)档案信息数字化涵义与原则
1、涵义
档案信息数字化是指可利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高速扫描技术等技术手段,将纸质文件、声像文件等传统介质的文件和已归档保存的电子档案,系统组织成具有有序结构的档案数字信息库
2、原则
规范性原则、效益性原则、安全性原则
(二)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内容和形式 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内容两个不同层次:
1、档案目录信息数字化
2、档案全文信息数字化
(三)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困难
1、档案信息数字化的技术还不够成熟且不经济
2、数字化的对象问题
3、合作问题
三、档案网站建设
档案网站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步骤,他是档案部门联系社会的重要窗口 档案网站功能:
1、服务功能
2、宣传功能
3、交流功能 档案网站的内容:
1、档案工作信息
2、档案机构信息
3、档案资源信息
4、档案利用服务信息
5、地方特色文化信息 档案网站建设的问题:
1、目标不够明确
2、提供内容信息不够丰富
3、访问率较低 对策:
1、设立龙头网站、门户网站、样板网站
2、逐步丰富上网档案信息
3、注重档案网站建设的策划设计,配备专门人才
四、数字档案馆建设
(一)数字档案馆的含义
数字档案馆是利用网络技术将分布不同档案机构的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以网络化方式加以互相连接,提供及时利用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实质就是形成一个有序的信息空间和资源共享的信息环境
(二)数字档案馆的特点
1、存在方式上的特点
数字档案馆不是一种物理存在实体,是一种无形的信息组织与利用环境
2、运行方式上的特点
数字档案馆运行方式是存取档案信息的网络化
3、功能定位上的特点
(三)数字档案馆与实体档案馆的关系
1、实体档案馆的馆藏档案是数字档案形成的基础 数字档案馆形成的三要素:用户、档案信息资源、通讯网络
2、数字档案馆的出现对实体档案馆的馆藏建设提出新要求
3、数字档案馆为实体档案馆提供了新的管理和服务机制
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对策
档案信息化建设以档案网络建设为基础,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共享为目标
(一)制度完善
1、档案信息管理制度标准
数字档案信息的采集和存储标准:数字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资源基础
数字档案信息的来源:伴随着管理进程而形成的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对纸质档案的数字化转换
档案信息网络标准:档案信息网络建设可以有三种类型,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2、档案信息安全标准
档案信息内容安全、档案信息载体安全、档案信息网络安全
3、档案业务技术标准
业务技术标准是对电子文件、档案业务处理的规范,包括:档案信息化建设相关术语标准、资源的标识、描述数字档案文件格式、元数据格式、对象数据格式等标准
(二)资源建设 注意问题:
1、确定纳入档案信息化目标的信息类型
2、档案信息数据库的的共建
档案信息数据库包括目录数据库和内容数据库
(三)强化管理
1、信息化咨询监理机制的建立
2、项目管理
3、规划制定
4、外包管理
(四)风险控制
1、组织风险
2、信息安全风险
3、知识产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