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大事记的写作特点主要有(五篇)

大事记的写作特点主要有(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09 05:24:24
大事记的写作特点主要有(五篇)
时间:2024-07-09 05:24:24     小编:zd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大事记的写作特点主要有篇一

一、大事记的概念

大事记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按时间顺序简要记载和叙述重要工作活动或重大事件的一种参考资料。

二、大事记的写法

大事记的时间是按年、月、日的顺序依次排列;事件是指重要工作会议、活动和重大事件等。大事记主体的写法一般是以时系事,或一日一事,或一日几事,每事一条,每条一记。编写大事记注意事项如下:

1、准确无误。是指时间准确,事件准确。

大事时间:时间要记载确切,即x年x月x日,尽量不用或少用“最近、近日、月初、上旬、中旬”等。正式文件应选用落款日期;会议选用召开会议的时期,会议天数写明起迄日期。时间应当按照事件顺序写清×年×月×日;如果是每月大事记,则写清×月×日;如果是每日大事记,则写清上午或下午的几时几分。

大事事件:要写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情,或由谁组织,搞了一项什么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效果等。

2、摘其大事,疏而不漏,要而不繁。有大事就记,无大事就不记,但却不能漏掉大事,要事。记事要力求言简意明,摘要记载,不要详叙其情。

大事记写法例文:

×××人民政府××××年×月份大事记

9月 8日 市委、市政府庆祝第×届教师节暨优秀教师表彰大会召开,有关领导××、×××、×××、×××出席。

9月 9日 ×××市长向全市教师发出公开慰问信。9月13日 第十届市运动会召开。9月28日 ×××国家×××领导人来访。

9月30日 市政府召开新闻监督座谈会,主要议题是研究部署新闻系统加大反腐败斗争和廉政建设的舆论监督作用。

大事记的写作特点主要有篇二

时下,大事记的写作正趋于普及,百年大事记、十年大事记、发展大事记、工作大事记俯拾即是。大事记的广泛普及得益于这种公务文书,既具有史料价值,可以录以备查;又便于阅读,易于掌握。本文在归纳分析大事记写作现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大事记编撰的三原则,以便完善大事记的写作理论,也为文秘人员编撰大事记提供有益的帮助。

一、大事记写作现状堪忧大事记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可归纳为如下三点:

(一)“大事不大”与“大事过大”单从字面上看,大事记记载的是大事,是自己单位重要工作、重要活动、重要事件的实录。而翻阅各种大事记编本,却发现这样的现象:有些编本大事固然不少,小事也充斥其间,“眉毛胡子一把抓”,“西瓜芝麻”随意用,大小不分,事无巨细,统统收拢,有“注水”版本之嫌;有些编本选题本身就没有多大价值,没有多少大事可记,只是为了编书之利,便硬性拔高,小事吹成大事,大事吹成特大事,层层拔高,终于,“猪鼻子插葱装成‘大’象”。于是乎,一些大事记编本少则十余万字,多则几十万字,好像皇皇巨著;有些大事记编本超越题目所限范围,一味引述历史上重大政治事件,或重要的政策决议,“拉大旗做虎皮”,这样的“大”也的确大,但就具体单位而言,这样的大即是“无”,大而无当。以上所提及的编本有大事记之名,却无大事记之实?选

(二)“议论过滥”与“溢美饰非”从时限看,大事记可分为历时性大事记和现时性大事记两种。历时性大事记是对已经过去的事件、活动进行选录,现时性大事记是现在进行时态中发生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动的直录。因年代较远,历时性大事记中的事件多有定论,为微观分析和宏观把握提供了条件,准确评价大事的效果及意义已经成为了可能,所以,有的百年大事记或者发展史大事记中的些许评论,的确起到了画龙点睛之效,能给所述大事以较为准确的定位,为读者勾勒了清晰的发展轮廓。但即使这样,大事记也不宜过多使用议论。而现时性大事记多为当时情况的直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就在当前,大事与我们有着零距离的密切,准确定位的条件显然不完全具备。有的正式出版的大事记编本或是单位内部自编的大事记本,存在议论过滥的现象,一些地方使用“具有……意见”、“为……奠定了发展的基础”、“是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开创了崭新的局面”等等,把话都说绝了,大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势,不知后人将如何工作,不知后续作者如何动笔。议论过滥只是外在现象,而更主要的瑕疵是有些编本涵盖不足及存在污点,夸大优势和特长,甚至记载大事走形变样,其深层的原因在于一种好大喜功意识,在如此的环境里所产生的大事记,其真实性是大打折扣的,溢美之辞、饰非之处显然不可避免。这样的大事记,有大事记之形,却无大事记之真?选

(三)行文松弛,用语欠当大事是历史流程中的经典,大事记是历史长河中浪花的汇集,当扼其要而详叙之,所

以其行文务求紧凑,用笔务求老到,遣词务求精当。这就要求我们的文秘人员有深厚的文字功力,用精当、简炼、紧凑的文笔去概括经典,留下大事的真实与准确。大事记以一个个独立的事为单元,每个单元即每件事都以叙述为表达方式,事与事相连而构成事的集合,去说明这部大事记所要表达的内容,所以,在表达方式上,大事记的整体是说明,细部是叙述。而我们的一些大事记编撰者对这一点了解不够,必然会出现行文松弛,句子前后缺乏勾连,逻辑推理不当的现象;有些大事记笔力不足,表述空泛,表现为:词语混淆,如在“执行、施行、试行”,“制定、制订”,“考察、视察”,“审议、审定”等词的使用上辨别不清;不熟悉业务,专业词语使用生硬,等等。

二、大事记编撰的原则大事记的编撰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多由本单位的办公室负责。办公室是综合办事机构,处在承上启下、联结左右的枢纽地位,有熟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熟悉单位业务情况、全方位掌握单位各种动态之便利。办公室文秘人员多承担大事记的编写工作。在具体撰写过程中,文秘人员要遵循以下原则,以确保大事记自身的价值,真正发挥好大事记的作用。

(一)记大弃小,宁缺勿滥选材是大事记编撰的第一环节,务求在“大”字上做文章,围绕“大”字进行筛选,摒弃那些非典型的事件,防止以小充大,杜绝借大(与大事记性质较疏远的历史政治事件)充大的做法。为此,从实际出发制定一些入选标准,为筛选大事提供权衡的依据是非常必要的。许多单位有类似的做法,效果比较好。内部的筛选以单位改革和发展为中心,从4个方面考虑:(1)单位重要的决策、规划、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2)单位重要的机构调整,人员任免、调动、奖励以及处分;(3)单位重要的会议:党代会、职代会、团代会、各种联席会议、各种表彰性会议、各种总结性会议、各种大型业务会议以及新闻发布会议,等等;(4)影响单位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单位的外部环境很重要,对单位的发展有一定的制约力。大事筛选的触觉要延伸出去,做到内外兼顾,以内为主,以外为辅。具体也从4个方面考虑:(1)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的指示和决议;(2)驻地政府、街道的决定和政策;(3)领导视察,以及做出的重大部署和指示;(4)与外单位发生的有影响的重大事件。尽管入选标准使大事记的编撰有了权衡的依据,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需要发挥文秘人员的主观作用。这就要求文秘人员具有超前的意识,站在时代和未来的高度审视问题,分析问题,科学合理地揭示和把握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真正“大事”记下来;要求我们的文秘人员果断干练,如遇到可入可不入的事件,要坚决摒弃,宁缺勿滥,以保证大事记名副其实。

(二)秉笔直书,实事求是史,“记事者也”。在我国古代凡记事文字都称“史”,记录下来的材料就是“史料”。我们的大事记,就是本单位的历史汇编,具有史料的价值,文秘人员就是这本历史的编著者。那么,秉笔直书,实事求是,当然是大事记编撰者应当坚持的重要原则:一是要有史学家正直的品德和操守。只记不议,不作任何主观评议,不流露任何褒贬之情感色彩;不惟上,只惟真,一是一,二是二,决不只报喜不报忧;不饰非,不掩过,不滥用夸张和溢美之辞。二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写作态度。这种态度是与公务文书鲜明的政治性和较强的政策性一致的,在编写过程中要反对官僚主义,克服主观主义,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决不任意夸大和缩小,努力做到客观和公正。三是要有发展的眼光。也就是说,要把事件放在发展的过程中去研究,在事情的认识和判断上,要有理性的思考,要从个体事件中看到事情的发展规律,要抓住改革与发展这条主线,用司马迁的话说就是“通古今之变”。

(三)表述准确,文字精当从写作角度来看,大事记整体是一部“史”,而这部“史”又是由一个个独立的事组成,说明和叙述是其表达方式。写作的特殊规定,使大事记既要体现“史”表述上的准确,又要体现事情叙写上的精当。1.五个要素齐全,重点内容突出记事的五个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结果,五个要素要齐全,过程和结果要详细突出。2.语言精炼,结构紧凑单篇大事记篇幅不宜过长,要扼其要而记之,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上下功夫,力求语言精炼、层次清晰。3.文字准确,表述得当大事记是重要事情的文字实录,实录就是事实的复制。那么,所用文字必须准确地表述出事情的原貌,所选用的语气必须与事情本身和整体行文一致,做到得当得体。

大事记的写作特点主要有篇三

在内蒙古文联成立60周年来临之际,回首《内蒙古文学艺术大事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编撰的艰辛与无奈,感慨万分。它依然是至今内蒙古文艺界唯一的一部年代久远、门类繁多、史料翔实,具有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研究价值的内蒙古自治区文艺界工具书。这部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凝聚了诸多老文艺工作者、各文艺协会负责人以及几名工作人员的艰辛与操劳。还有许多拘于当时历史与情状留下许多遗憾。鉴于此,我作为这部书的实际负责人,在自治区文联成立60周年之际,把《大事记》编撰的过程记录下来,以慰藉为编撰此书和提供资料的文艺家们和几位工作人员。

上个世纪1989年的七八月,时任内蒙古艺术档案馆负责人的巴音孟和同志找到我,说他们曾想编撰一部内蒙古文艺大事记,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在开过两次征求意见会议后,好多当事人、特别是文艺界的老同志,意见较多,有的史实出入很大,当时,所有文艺界的文艺家还沉浸在刚刚度过的内蒙古成立40周年庆典的喜庆气氛中,也因此对编撰这样一部反映内蒙古文艺工作者的成长及对自治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建设作出贡献的总结和整理的资料,给予热心地鼓励和期待。为了使史料更加准确,又鉴于当时的亲历者现都在文联和所属各协会任职的实际,他希望这件事由自治区文联牵头,再加上老文艺工作者较多的内蒙古歌舞团,三家联合把这件好事办好。

我听了后,觉得这类事因诸多因素难度很大,但文联责无旁贷。1988年底的内蒙古的后续补充的手写稿和报剪整理成传阅稿和送审稿,这需要人力、经费和时间。但为了这本专业性、资料性和史实性极强的《大事记》能为内蒙古的文艺界提供一份翔实的历史资料,需认真、负责,我们便聘请了各文艺门类的审稿人为编委,请他们把关。他们是:

扎拉嘎胡(文学)、思沁(美术)、娅茹(戏剧)、那穆吉勒(摄影)、斯琴塔日哈(舞蹈)、莫尔吉胡(音乐)、胡尔查(民间文学)、阿都沁夫(电影)、李德隆(电视)、玛希毕力格(曲艺)、马学武(杂技)、康庄(书法)、郝建军(部队)。并额尔敦扎布(资料)、张明照(统稿)。为使资料印制清晰,便于老同志审阅,我们找了几天,才找到广播电视厅机关印刷厂,两个月才打出铅印的第三稿。

为了使《大事记》更具有权威性,我们请时任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乌云其木格和自治区政府副主席赵志宏担任主编,经过几次联系,最终还是由赵志宏担任主编。

1993年4月1日上午,我们召集了由各艺术门类审稿人参加的编委会成员,集体讨论、审定这部自治区成立以来的文艺界第一部资料书。大家在充分肯定这部较高社会价值图书的同时,对参加编撰的几位工作人员给予了热情的鼓励。并根据当时的形势和认识,提出对文艺整风、“文化大革命”期间涉及很多领导和文艺家的条目需要斟酌,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副作用。但,有的同志坚持实事求是原文照录。会后,我和文化厅焦雪岱厅长、宣传部文艺处斯琴处长和广电厅文艺总监李德隆等将大家提到的部分条目认真整理出11条,并提出我们改写或删掉的意见报赵志宏主编。

1993年4月19日,赵志宏副主席在我们的报告上批示:“历史上的事还是正面写好,宜粗不宜细,我原则同意这样改,但改动的条目文字可再斟酌一下。”这样,《大事记》的文字稿基本脱稿并付梓印刷。

1996年3月31日,时任自治区副主席的宝音德力格尔在额老给其的信上批示:“焦厅长:70多岁的老人做了这么多工作也不容易,两年多三五千元的劳务费什么的也不算太多,请与有关人事商量帮助解决。给本人回个信,以示安慰。”焦厅长把主席批示转给我,真让我百感交集,哭笑不得。我只好给额老写了一封信,说明了卖书的情况。后来,额老还给我来信,感谢我是在他百般无奈的情况下给他回信的第一个人。

直到1997年夏天,我和哈达奇?刚商量,将卖书的钱补交印刷费外,给额老汇去500元。加上以前寄给额老的30本样书,这就是额老三年的辛苦费。

从那以后,额老再也没有来信。近20年过去了,现在的境况早已今非昔比了。每当我从琳琅的书架上把《内蒙古文学艺术大事记》抽出来翻阅,看到她“褴褛”的模样,一种无奈、无助和些许慰藉的心绪隐隐地袭来。

大事记的写作特点主要有篇四

大事记

一、大事记的概念及作用

大事记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记载自己重要工作活动或自己辖区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的一种应用文体。作为一种公务文书,大事记忠实地记载着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重要工作活动和重大事件,因此,它首先可以为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总结、工作检查、工作汇报、工作统计和上级机关掌握面上情况提供系统的、轮廓性的材料。其次,大事记具有史料价值,可以起到录以备查的作用。

二、格式

格式编辑大事记的格式单

一、固定,由标题和主体两部分组成。标题。主要有这样几种形式:

由制文单位、事由和文种构成,如《中国医学大事记》; 由制文单位和文种构成,如《××人民政府大事记》; 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如《解放以后中国科技发展大事记》;

由制文单位、时间和文种构成,如《××市人民政府八月份大事记》等。主体。一般由时间和事件两部分组成。

时间按年、月、日的顺序依次排列;每件大事年、月、日齐备。对时间不确切的事件,应尽力进行考证,大事记条款,严格按照大事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先排有确切日期的大事,后排接近准确日期的大事,日期不清者附于月末,月份不清者附于年末。

三、内容

事件是指重要工作活动和重大事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贯彻执行中所产生的重大反响和出现的重大问题; 机构设置、体制变动、重要人事调动等机构和组织变动情况; 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包括内务和外事活动;

上级到该地区、本部门参加重大活动,或检查、指导工作并作出重大决策或重要部署、指示等;

该地区、本部门的重要工作或重大事件等。

四、编写要求

1、大事记的内容编排应采用时间-问题进行记述,既严格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逐年,逐日,逐条的记述

2、⑴大事记书写格式以年为单位,公元纪年(全称)居中,跨另起一页 ⑵某月某日空两格书写,独自一行,以求醒目

⑶大事发生的时间,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大事记内容记载中所有数字,以国家书,报刊,使用数字统一规定为主

3、大事时间:

⑴记载要确切,一般应写明年月日,特殊情况写明分和秒,年份均用全数,如:“1991年”不得写成“91”年

⑵时间切忌用最近,近日,月初,月底,上旬,中旬,下旬等不确切的语言 ⑶大事记发生时间如不准确,需要考证

4、大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结果等记载,应准确、简明、扼要,大事涉及的人物、姓名、职务,必要时应该注明性别,国籍等。机构名称使用简称时,应先用全称,并加以注明。

大事记的写作特点主要有篇五

工会年鉴编纂(编撰)的基本要求

编纂和编撰,往往被人们当作同义词,而事实上两者是有区别的。编纂的本义就是编辑,强调对现有资料的整理、编排。

编撰则包含编纂和编写两层含义,在强调对现有资料的整理、编排的同时,更强调对现有资料的提炼、概括。

我们知道,工会年鉴是由一级工会机关根据选题计划,组织本级各部门及所属工会组织指定的众多工会工作者撰写的。在这里,“一级工会机关”(也称“编纂单位”)的主要任务是编纂;而“众多工会工作者”(亦称“编撰者”)的任务则是编撰。

工会年鉴编纂的基本要求可以用“全、重、要、新、精、鉴”六个字来概括: “全”,一是指着眼全局,全面把握上一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情况;二是指完善框架,全面反映上一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内容;三是指资料收集要全,选题视野要广,选材范围要宽,努力做到不遗不漏;四是指确保信息安全,凡可能涉及到国家机密的资料和不宜对外公布的材料和数据,一律不予收录。

“重”,就是将上一工会工作重点,作为工会年鉴编纂工作的重点,全面收集工会重点工作的形成、部署、实施和总结的相关资料,并在工会年鉴中真实、客观地反映出来。

“要”,就是要注重编纂那些不是工会重点工作所反映的内容,但从本级或本单位工会角度看,却是“主要”的、有分量的事,比如本级工会代表大会,有成果的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以及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工作、活动等。

“新”,就是要注意编纂上发生的有关工会工作和工人运动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新成果、新经验、新举措,比如推行工会经费委托国税代收和经审委员述职制度、建立维护农民工权益协调机制等。

“精”,一是指在框架设计、资料收集、选题选材上要精确,做到时限规定以外的不收,非“重”、“要”、“新”的不收,没有实用价值的不收;二是指工会年鉴的行文要规范、精炼,做到内容真实,逻辑严谨,用词准确,语言平实、简洁明了。

“鉴”,是指在工会年鉴编纂的过程中,还应注重体现工会年鉴可鉴性的特点,有选择地编纂上一发生的具有特点、工会特色的特殊事件,以及地方及基层的突发性事件等,以充分发挥工会年鉴的借鉴、鉴戒的作用。

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全、重、要、新、精、鉴”六个字,不仅是对工会年鉴编纂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对工会年鉴编撰工作的基本要求。

年鉴工作在实践中,一般先有编撰,才有编纂。只有所有参与工会年鉴编纂和撰写的人员都切实按这“六个字”来办理,才有可能实现工会年鉴成品的高质量。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