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美丽的鱼儿童画(4篇)

美丽的鱼儿童画(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15:32:00
美丽的鱼儿童画(4篇)
时间:2023-01-10 15:32:00     小编:zd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美丽的鱼儿童画篇一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到,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风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释】:

⑴消:经受

⑵落红:落花

⑶算只有殷勤:想来只有檐下蛛网还殷勤地沾惹飞絮,留住春色。

⑷长门:汉代宫殿名,武帝皇后失宠后被幽闭于此,司马相如《长门赋序》:“孝武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万,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以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幸。”

⑸脉脉:绵长深厚貌。

⑹君:指善妒之人。

⑺玉环飞燕:杨玉环、赵飞燕,皆貌美善妒。

⑻危楼:高楼上的栏杆。

【译文】:

再了经受不起几次风雨,美好的春季又急匆匆过去了。爱惜春天,尚且还经常耽忧花儿会开得太早而凋谢太快,那么,何况如今面对这无数红花落地的残春败落景象。我劝说春光:你暂且留下来吧,听说芳草已生遍天涯,会遮住你的归路,你还能到哪里去呢?怨恨春不回答,竟自默默地归去了。只有屋檐下的蜘蛛仍在整天殷勤地吐丝结网,沾网住漫天飞舞的柳絮,想保留一点春的痕迹。

汉武帝陈皇后失宠,别居长门宫,定准的重逢佳期又被耽搁了。那是因为陈皇后的美貌有人嫉妒,纵然用千金重价买下司马 相如的《长门赋》,满腹情意该向谁倾诉?你们不要高兴得蹦跳了,你们没有看见杨玉环、赵飞燕早都变成尘土了吗?忧国而不能参政,只能作个闲官的心情愁苦极了!不要去高楼上凭栏远眺,夕阳正落在暮霭笼罩的柳树梢上,长夜即将来临,望之使人断肠。

【鉴赏】

此词作于淳熙六年(1179)。作者在此借春意阑珊和美人遭妒来暗喻自己政治上的不得意。词里面的玉环、飞燕,似是用来指朝中当权的主和派。辛弃疾在淳熙己亥前之两三年内,转徙频繁,均未能久于其任。他曾在《论盗贼札子》里说:“生平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这与“蛾眉曾有人妒”语意正同。作者本来是要积极建功立业的,被调到湖北去管钱粮,已不合他的要求;再调到湖南,还是管钱粮,当然更是失望。他心里明白朝廷的这种调动就是不让恢复派抬头。一想到国家前途的暗淡,自不免要发出“烟柳断肠”的哀叹。《鹤林玉露》云此词:“词意殊怨。斜阳烟柳之句,其与'未须愁日暮,天际乍轻阴'者异矣。便在汉唐时,宁不贾种豆种桃之祸哉。愚闻寿皇见此词颇不悦。”词里所流露的哀怨确是对朝廷表示不满的情绪。

【简析】

本篇作于淳熙六年(1179)春。时辛弃疾四十岁,南归至此已有十七年之久了。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作者满以为扶危救亡的 3 壮志能得施展,收复失地的策略将被采纳。然而,事与愿违。不仅如此,作者反而因此遭致排挤打击,不得重用,接连四年,改官六次。这次,他由湖北转运副使调官湖南。这一调转,并非奔赴他日夜向往的国防前线,而是照样去担任主管钱粮的小官。现实与他恢复失地的志愿相去愈来愈遥远了。行前,同僚王正之在山亭摆下酒席为他送别,作者见景生情,借这首词抒写了他长期积郁于胸的苦闷之情。

这首词表面上写的是失宠女人的苦闷,实际上却抒发了作者对国事的忧虑和屡遭排挤打击的沉重心情。词中对南宋小朝廷的昏庸腐朽,对投降派的得意猖獗表示强烈不满。

上片写惜春、怨春、留春的复杂情感。词以“更能消”三字起笔,在读者心头提出了“春事将阑”,还能经受得起几番风雨摧残这样一个大问题。表面上,“更能消”一句是就春天而发,实际上却是就南宋的政治形势而言的。本来,宋室南渡以后,曾多次出现过有利于爱国抗金、恢复中原的大好形势,但是,由于朝廷的昏庸腐败,投降派的猖狂破坏,使抗战派失意受压,结果抗金的大好时机白白丧失了。这中间虽有几次北伐,结果均以签订屈膝投降的“和?quot;而告终。北伐的失败,反过来又成为投降派贩卖妥协投降路线的口实。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匆匆春又归去“,就是这一形势的形象化写照,抗金复国的大好春天已经化为乌有了。这是第一层。但是,作者是怎样留恋着这大好春光呵!” 4 惜春长怕花开早“。然而,现实是无情的:”何况落红无数!“这两句一起一落,表现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落红“,就是落花,是春天逝去的象征。同时,它又象征着南宋国事衰微,也寄寓了作者光阴虚掷,事业无成的感叹。这是第二层。面对春天的消失,作者并未束手无策。相反,出于爱国的义愤,他大声疾呼:”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quot;这一句,实际是向南宋王朝提出忠告,它形象地说明:只有坚持抗金复国才是唯一出路,否则连退路也没了。这两句用的是拟人化手法,明知春天的归去是无可挽回的大自然的规律,但却强行挽留。词里,表面上写的是“惜春”,实际上却反映了作者恢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急切心情,反映了作者对投降派的憎恨。这是第三层。从“怨春不语”到上片结尾是第四层。尽管作者发出强烈的呼唤与严重的警告,但“春”,却不予回答。春色难留,势在必然;但春光无语,却出人意外。所以难免要产生强烈的“怨”恨。然而怨恨又有何用!在无可奈何之际,词人又怎能不羡慕“画檐蛛网”?即使能象“蛛网”那样留下一点点象征春天的“飞絮”,也是心灵中莫大的慰藉了。这四句把“惜春”、“留春”、“怨春”等复杂感情交织在一起,以小小的“飞絮”作结。上片四层之中,层层有起伏,层层有波澜,层层有顿挫,巧妙地体现出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心情。

下片借陈阿娇的故事,写爱国深情无处倾吐的苦闷。这一片可分三个层次,表现三个不同的内容。从“长门事”至“脉脉此情谁诉”是第一层。这是词中的重点。作者以陈皇后长门失宠自比,揭 示自己虽忠而见疑,屡遭谗毁,不得重用和壮志难酬的不幸遭遇。“君莫舞”三句是第二层,作者以杨玉环、赵飞燕的悲剧结局比喻当权误国、暂时得志的奸佞小人,向投降派提出警告?quot;闲愁最苦“至篇终是第三层,以烟柳斜阳的凄迷景象,象征南宋王朝昏庸腐朽,日落西山,岌岌可危的现实。

这首词有着鲜明的艺术特点。一是通过比兴手法,创造象征性的形象来表现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时局的关切。拟人化的手法与典故的运用也都恰到好处。第二是继承屈原《离骚》的优良传统,用男女之情来反映现实的政治斗争。第三是缠绵曲折,沉郁顿挫,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词风。表面看,这首词写得”婉约",实际上却极哀怨,极沉痛,写得沉郁悲壮,曲折尽致。

美丽的鱼儿童画篇二

《鱼儿游游》

教学对象分析:

1、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材料,对不同材料和工具的运用已有一定的掌握;

2、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好动,爱表现自己,能稚拙地通过作品表现自己的想法;

3、学生对动画片比较熟悉,对其中的角色有自己的喜好,可用美术的方法表现自己的感觉。

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鱼的美,理解鱼的外形和颜色,表现各种各样的鱼。

2、教学难点:了解鱼的外形和颜色,拓展学生对鱼的表现能力,引导学生对美的追求。

3、解决方法:运用动画片导入,图片欣赏了解鱼的外形和颜色,通过对不同的表现手法的鉴赏,掌握并运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手法表现各种各样的鱼。

教学目标:

1、(审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审美力;

2、(双基)指导学生分析鱼的外形和颜色,引导学生大胆夸张表现各种各样的鱼,锻炼学生用线、用色表现或剪刻、捏制鱼。

3、(思想)增长学生知识,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懂得珍惜自然,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学生友善的意识。

教学准备:

1、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彩色纸、剪刀、胶水、笔、彩泥;

2、教师准备多媒体资料,动画片<海底总动员>。

教学:

一、组织教学: 根据兴趣爱好分小组,并确立组长,统一小组意见。

二、欣赏故事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在大海里住着鱼爸爸和他的儿子,爸爸很胆小,怕儿子出事,不想让他上学;而儿子很喜欢上学,也很顽皮。有一天……(播放动画故事:鱼爸爸失去儿子尼莫这一段)当鱼爸爸失去了唯一的儿子以后啊,他会怎么做呢?

三、新授:

虽然鱼爸爸比较懦弱,但他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尼莫,由于他的爱心,会有许多朋友帮他找寻失去的儿子。假如你是鱼爸爸的朋友,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对,帮助有困难的朋友是我们的美德。

鱼爸爸的朋友大都是鱼,我们来认识一下,海洋里有哪些鱼爸爸的朋友呢?请看大屏

(展示各种不同的鱼的图片)

你最喜欢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鱼朋友?

师复述鱼的形状和颜色。

你能模仿鱼儿游一下吗?

让我们都来模仿鱼儿游一游,想怎么游就怎么游。

我们来看一下鱼究竟是怎么游的。(动画:鱼游时的样子。)和我们游的一样吗?

哦,尾巴左右摆动呢,嘴里还在吐这泡泡,好象在说:尼莫,你在哪儿?我们找你来了。

鱼爸爸的朋友啊到处帮着找他的儿子。你看,黑板上也有一条鱼朋友呢,正在帮着找尼莫呢。

(师示范表现鱼)

老师是画的鱼朋友,我们看看别的小朋友怎么表现鱼的。

(出示学生的作品)

老师的和同学的一比啊,老师的有点差劲了,还是擦去吧。

我们美术课还学过什么表现手法?

对,除了画之外啊,还有彩泥捏,彩纸剪,这些方法同样可以表现我们的想法。

接下来老师请每一位小朋友来表现一条游动的鱼朋友,让我们一起来帮鱼爸爸找回他失去的儿子尼莫,好不好?

请先确定自己的表现方式。

四、作业

按小组制作或画鱼,老师及时解决学生作业过程中的问题,并适当展示优秀的学生作品。(大屏展示各种鱼以及不同的表现方法,音乐伴奏)

五、作业展示

很多小朋友啊都表现好了鱼爸爸的朋友,现在你就是这位朋友,你能把帮助鱼爸爸找儿子的过程说出来吗?

六、拓展

遇到了困难怎么解决的?(介绍好的小朋友把作品贴在大图上)

让我们来看一下朋友多莉是怎么帮助鱼爸爸克服困难的。(播放动画片)

我们一起跟着朋友多莉来说一下。

在我们大家的帮助下,儿子尼莫找到了,他也交了很多朋友。

孩子总要长大,总要到外面去学习新的本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尼莫回来后他爸爸怎么做的。(播放动画片)

鱼儿游游(教学反思)在课前我对本课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从课堂教学来看,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终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培养能力为目标,做到了教学目标明确。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

本课教学目标是了解鱼的外形结构,能用画笔表现水中游动的鱼;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绘画各种鱼儿;培养学生珍惜大自然,爱护生灵的思想品德。通过教学活动达到了完成教学目标的任务。

二、课堂教学

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让人感到亲切、重主体、重合作、重创新的洋溢着现代教育气息的美术课。

在情境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的欣赏,老师的提问和引导,学生选择喜欢的材料制作喜爱的鱼儿.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的情境中,学生乐于尝试,不知不觉中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同时,他们的个性化创意得到了体现和展示,尽管他们的作品还不够成熟,但是每件作品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情感、理想和创造性。

三、存在的问题

由于美术课有着不同的活动形式和评价标准,每个老师对美术教育的认识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各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因此,我在评析这堂课时,认为本节课的教学还有一些缺憾:学生欣赏自然界中的鱼的作品过少,应该多给学生欣赏美的机会,让学生多欣赏,多观察,多体验鱼的形状美,色彩美,花纹美。这样学生制作起来会更加有自信,课就更加丰满、完善了。如果在课上能把课件里的一些鱼的名字介绍一下就更好了,低年级的美术课讲求综合性。

美丽的鱼儿童画篇三

摸鱼儿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一说“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一说“迷”)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

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晚春时节,百花凋零,风雨常至,难免令人伤春。词人对这一切更是敏感。他牵挂着那美丽的春花,还能经受得起几番风雨?他心绪不宁,为春的匆匆离去惋惜,却又无可奈何。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花是春天的象征。花开得早,自然落得早,春就去得早。词人对春天是这般珍惜,连花儿开早了都会感到遗憾,又怎能忍受落花无数呢。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花儿既然无法迟开晚放,那么就留住春天离去的脚步吧。“春天啊,听说海角天涯并没有你的归处,你就留在这里吧!”情至深处,词人仿佛一个天真任性的孩子。

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春天没有理会词人的挽留,她依旧悄然离去。词人只能轻轻埋怨春的无言自去,只能四处寻找一些春的痕迹,给自己一丝慰藉。

他找了又找,最终发现,只有屋檐上的蛛网,沾满了飘飞的柳絮,还留有少许春色。

五彩缤纷的春过后,是绿意盎然的夏。按说生性豪放的词人应该看到这一点。然而,他深深地陷在春逝的伤感中,难以自拔。这是因为触景伤情,落红无数的暗淡让情绪低落的他更加黯然伤神。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被冷落的陈皇后本已有了与汉武帝重聚的希望,但是由于遭到武帝身边其他女子的妒恨,致使佳期无望。这时候,纵使陈皇后千金买得相如的生花妙笔,脉脉真情又能向谁倾诉呢?

词人似为陈皇后而伤感,其实是为自己伤感。

南宋国势日衰,政权腐朽,收复中原的希望渺茫。辛弃疾热爱自己的祖国,却又不免对它痛惜、失望。在词的上片,春的离去,实际上喻指国家的败落。他期望春天长驻久留,但国势却如残春,风雨飘摇。他不愿面对这个现实,然而他又怎能回避得了?他的济世之志、救国理想都寄托在南宋王朝的复兴上,可是事与愿违,眼见这些都落了空,他的心中异常苦痛、矛盾。

爱而不成,则生恨心。他痛恨权奸当道,蒙蔽君主、陷害忠良,痛恨朝廷不思恢复失地,反而排挤抗金志士。所以,他以长门陈皇后自比,哀叹自己遭受小人妒忌,无法大展宏图的悲惨命运。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杨玉环、赵飞燕都是古代著名的美女。一个是唐玄宗的贵妃,“三千宠爱在一身”,后来安史乱中被缢死马嵬坡下;一个是汉成帝宠极一时的皇后,结局是被废为庶人后自杀。

词人对妒恨陈皇后的女子说,你们不要高兴得跳起舞来,须知玉环、飞燕也难免归于尘土,一切成空。实际上,他是在申饬、诅咒那些打击陷害忠良的权贵奸小:你们休要得意忘形,你们难道不知道,玉环、飞燕那样的命运,最终也会降临到你们头上吗?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词人此刻正与同事一道饮酒话别。在这闲暇之时,他的愁,依然是家国之愁、命运之愁。惟其如此,才令他感到“闲愁最苦”,才说道,不要去倚靠高楼,否则会看见斜阳坠落烟柳中,令人伤心断肠。

此词作于淳熙六年(1179)。时辛弃疾四十岁,南归至此已有十七年之久了。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作者满以为扶危救亡的壮志能得施展,收复失地的策略将被采纳。然而,事与愿违。不仅如此,作者反而因此遭致排挤打击,不得重用,接连四年,改官六次。作者在此借春意阑珊和美人遭妒来暗喻自己政治上的不得意。词里面的玉环、飞燕,似是用来指朝中当权的主和派。现实与他恢复失地的志愿相去愈来愈远。行前,同僚王正之在山亭摆下酒席为他送别,作者见景生情,借这首词抒写了他长期积郁于胸的苦闷之情。表面上,词人是在伤春吊古,实际上却抒发了作者对国事的忧虑和屡遭排挤打击的沉重心情。词里所流露的哀怨确有对朝廷表示不满的情绪。

此词的写作手法颇似屈原《离骚》,同样是以香草美人为比兴,来抒写自己的政治情怀。风格上,一变辛词常见的豪放,偏向柔美一路,委婉含蓄,却又与一般写儿女柔情和风月闲愁的婉约词大有不同。

总起来说,这首《摸鱼儿》的内容是热烈的,而外表是婉约的。使热烈的内容与婉约的外表和谐地统一在一首词里,这说明了辛弃疾这位大作家的才能。今人夏承焘评之曰:“肝肠似火,色貌如花。”

这首词内容包括:第一,对国家前途的忧虑;第二,自己在政治上的失意和哀怨;第三,南宋当权者的不满。

上片写惜春、怨春、留春的复杂情感。词以“更能消”三字起笔,在读者心头提出了“春事将阑”,还能经受得起几番风雨摧残这样一个大问题。表面上,“更能消”一句是就春天而发,实际上却是就南宋的政治形势而言的。“匆匆春又归去”,就是这一形势的形象化写照,抗金复国的大好春天已经化为乌有了。这是第一层。但是,作者是怎样留恋着这大好春光呵!“惜春长怕花开早”。然而,现实是无情的:“何况落红无数!”这两句一起一落,表现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落红”,就是落花,是春天逝去的象征。同时,它又象征着南宋国事衰微,也寄寓了作者光阴虚掷,事业无成的感叹。这是第二层。面对春天的消失,作者并未束手无策。相反,出于爱国的义愤,他大声疾呼:“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这一句,实际是向南宋王朝提出忠告,它形象地说明:只有坚持抗金复国才是唯一出路,否则连退路也没了。这两句用的是拟人化手法,明知春天的归去是无可挽回的大自然的规律,但却强行挽留。词里,表面上写的是“惜春”,实际上却反映了作者恢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急切心情,反映了作者对投降派的憎恨。这是第三层。从“怨春不语”到上片结尾是第四层。尽管作 者发出强烈的呼唤与严重的警告,但“春”,却不予回答。春色难留,势在必然;但春光无语,却出人意外。所以难免要产生强烈的“怨”恨。然而怨恨又有何用!在无可奈何之际,词人又怎能不羡慕“画檐蛛网”?即使能象“蛛网”那样留下一点点象征春天的“飞絮”,也是心灵中莫大的慰藉了。这四句把“惜春”、“留春”、“怨春”等复杂感情交织在一起,以小小的“飞絮”作结。上片四层之中,层层有起伏,层层有波澜,层层有顿挫,巧妙地体现出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心情。

下片借陈阿娇的故事,写爱国深情无处倾吐的苦闷。这一片可分三个层次,表现三个不同的内容。从“长门事”至“脉脉此情谁诉”是第一层。这是词中的重点。作者以陈皇后长门失宠自比,揭示自己虽忠而见疑,屡遭谗毁,不得重用和壮志难酬的不幸遭遇。“君莫舞”三句是第二层,作者以杨玉环、赵飞燕的悲剧结局比喻当权误国、暂时得志的奸佞小人,向投降派提出警告“闲愁最苦”至篇终是第三层,以烟柳斜阳的凄迷景象,象征南宋王朝昏庸腐朽、日落西山、岌岌可危的现实。

这首词有着鲜明的艺术特点。一是通过比兴手法,创造象征性的形象来表现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时局的关切。拟人化的手法与典故的运用也都恰到好处。第二是继承屈原《离骚》的优良传统,用男女之情来反映现实的政治斗争。第三是缠绵曲折,沉郁顿挫,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词风。表面看,这首词写得“婉约”,实际上却极哀怨,极沉痛,写得沉郁悲壮,曲折尽致。[2] 鹊 踏 枝

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其词渗透着一种时间意识和生命忧患意识。他在词中时常感叹人生短暂、生命有限、时光易逝。表现人生短暂的生命忧患意识,成为诗歌中常见的主题。冯词写愁的最大特点,是忧愁的不确定性和朦胧性。他词中的忧愁,具有一种超越时空和具体情事的特质,写来迷茫朦胧,含而不露。艺术特色,一是空间境界比较阔大,常以大境写柔情,如“将远恨,上高楼。寒江天外流”(《更漏子》);“楼上春寒山四面”(《鹊踏枝》)等。阔大无限的空间境界,表现出愁思的深重。二是善于用层层递进的抒情手法,把幽深的情感表现得一层深似一层。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层深”之法。三是在情景的配置上,善于用逆向配置法(以乐景衬哀情),常常喜欢用明媚灿烂的春景来写悲哀的情绪。

赏析“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二句是如何表达出情感的境界的。杜甫《曲江》诗中写道“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久入唇”,面对易落的春花,作者怎能不以酒浇愁,即使喝多伤身也在所不惜。“日日”写出非酒无以度春日。“镜里朱颜瘦”则是“日日病酒”的结果,说“镜里”,自有一份反省惊心之意,而上面依然用“敢辞”二字,表达了一种殉身无悔的情意,表达出了情感的境界。4.赏析“河畔青芜堤上柳”写景句的作用。

“河畔青芜堤上柳”七字是承上启下,意兼比兴的,使上、下阕的过渡在若断若续之间,上半阕所写的难以抛弃的“闲情”及还依旧的“惆怅”都在这七个字之中得到了具体的呈现。萋萋芳草再加上千丝万缕的柳条,惆怅的增长也正如此之纷杂。为下文“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正是触景生情。贺铸的词曾说:“欲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与此相类。

5.层深之法最典型的是“泪眼问花花不语,隔墙飞过秋千去”。清人毛先舒云“因花而有泪,此一层意也。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花竟不语,此一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 过秋千,此一层意也。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入,又绝无刻画费力之迹,谓非层深而浑成耶?”。其他词作也屡用此法。请结合此段赏析,分析下片“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所用层深之法。“独立”二字,寂寞已是不可而知,再加上“风满袖”,“满”字写出风寒袭人,更是凄凉可知。又用“小桥”二字,则其立身之地的孤零至无所荫蔽如在目前。此境之中寂寞孤零凄寒侵扰,心情之凄苦已是不堪忍受。再加上“平林新月归后”,“平林新月”,则树梢月上,夜色渐起,又说“人归后”,是寂寞人定之后了,孤立的时间之长就可想见。用此景作结,将上文“闲情”之苦之深之久之难以排遣,写得层层深入。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 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全词语言圆转流 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 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 迪和美的艺术享受。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 对酒听歌的现境。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 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在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 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但边听边 饮,这现境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去年”所历类 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 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然 而,在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 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 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于是词人不由得从心底涌出 这样的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 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 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 的希望。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 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 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夕阳西下,是无 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 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工 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在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出 名的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蓄。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 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 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在这暮春天 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 逝,而 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象是 去年曾在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这一句应上“几时 回”。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 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 广泛,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在惋惜与欣慰的交 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 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 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 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根本的原因 在于情中有思。词中似乎于无意间描写司空见惯的现 象,却有哲理的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 人生问题。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 的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

苏轼词的突出特点是“以诗为词”,他“以词的躯壳而赋予诗的神气”。“以诗入词”是苏轼对词体解放的巨大贡献,在词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以诗为词”,简单说来,就是用写诗的方法写词,把诗的题材、形象、意境、创作方法浸入词,使词“诗”化成为新的独立词体。苏轼从理论上提倡词在表现深厚的情感内容时,要有高远的立意和豁达的境界,他的词学理想是崇尚唐诗的气象和境界的。苏轼用唐诗之审美标准以衡词,其用意自然是希望宋词能具有唐诗高华浑厚之美,这正是他一贯的“以诗为词”观念的体现。他还明确指出:“清诗绝俗,甚典而丽,搜研物情,刮发幽翳,微词宛转,盖诗之裔。”(《祭张子野文》)这就是说,词只是诗的“后裔”,词即是诗。在他看来,词之于诗,既是相对诗的不同文艺体裁,又是诗的产物,更是诗人不同创造形态的创造物,即词来源于诗,与诗同质异体。

苏轼注重以词陶冶情性,是其倡导词的诗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他把士大夫的情性志趣与市民喜好的通俗文艺形式结合到一起注入词中,改变了五代以来词的狭隘性,开拓了词的抒情功能,予词以诗的清高,提高了词的品位,也增强了词的生命力。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作者熔铸了磅礴的诗的意境和诗的气韵,令人耳目一新,心胸振奋,全词如下: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谴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作者在词的上阕写围猎场面,渲染出词人的外在“狂”态,特别是“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朗”。词人与孙权相比,同典自然。这里更含蓄地显现出他勇武胆壮和有所作为的品格,从而使词充满了诗的豪情,诗的韵致。词的下阕则写作者内在“狂”态,结语表现作者要求保卫边疆,为国效命的决心。

第一次尝试将诗的言志与词的缘情结合起来。

词本来的内容是很狭窄的,多为应歌而作,其语言风格柔媚纤巧。在文人的观念中,诗庄词媚,词为艳科(指词所具的柔软性、绮艳性、婉媚性)。被视为纯娱乐性的“小道薄技”。

词在苏轼手中创新一变,他改变了晚唐五代词家婉约的作风,成为豪放词风的开创者。

苏轼手上,词的审美完成了由女性化的柔婉美向男性化的力度美的转变。内容上,开拓了词的境界和表现内容,不仅可以用词来写传统的离愁相思,还将悼亡引入了宋词,将农村题材引入了宋词,还用词的形式抒发文人士大夫的襟怀抱负。

!赋;把古文引进了赋体的创作,他的《赤壁赋》与欧阳修《秋声赋》同为文赋的代表作。!书法:擅长行书、草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为“宋四家”。

!绘画:为著名画家,工枯木竹石,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传世,同时在画论上主张“神似”、“传神”,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很有影响。

看苏轼的词需要注意两点

第一是他对人生的挫折苦难始终有一种超脱的心态。第二,他对自己的理想始终有自己的坚持,他始终固守着本心。

温庭筠词 第一,就是他的词往往标举精美的名物,做感性的呈现,而不做肤浅的理性的说明。第二有意无意当中用了一些给人深刻联想的语码,一些承载着文化传统的意象,使得其词又显得比较深刻。第三个特点,就是他的词是比较客观的,他没有在词中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与韦庄比较)

总结:张惠言式解读温词可不可以?

首先,谭献,他说“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复堂词录·序》)

其次,中国文学史也有这种以美人来表现寄托的传统

第三,温庭筠内心深处确实是有一份政治的不得意,政治上的被摒弃之感的。

美丽的鱼儿童画篇四

美丽的鱼儿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鱼类的基本形态,感知大小对比。

2、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鱼儿的特点以及绘画方法,提高学习美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里和表现能力,训练和提高学生多样的绘画技巧,掌握鱼儿的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而达到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了解鱼儿的基本形态

三、教学难点:

运用各种素材来表现绘画鱼儿

四、教学时间:

2011年10月26日

五、课前准备:

1、(学生)铅笔、橡皮等基本绘画工具

2、(教师)ppt、范图等

六、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游戏导入:让学生猜谜语,学生以抢答的方式回答问题,引导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

2、讲授新课

 给学生看各种鱼的图片,吸引学生对美的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鱼的种类十分多,简单的归纳鱼 的基本特征。

 步骤:展示ppt,分析,问学生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配合回答问题、绘画。

 及时解决课上问题,调整绘画难度。

七、小结:

画鱼有有种表现形式,可以通过铅笔,蜡笔,水粉,橡皮泥,植物的叶子,纸等各种素材来表现鱼的形态,学生应该在生活当中多多注意,多多观察,细心留意身边的东西,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观察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美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2011年10月24日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