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11篇)

2023年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13:31:06
2023年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11篇)
时间:2023-01-10 13:31:06     小编:zd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篇一

物理实验课是物理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物理实验课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由于物理实验操作比较复杂、细节比较多,学生虽然可以在课上通过教师的讲解了解实验的目的、方法和过程,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依然会存在知识点遗忘、细节处理不当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现象,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可以深入解决实验课堂中存在的问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产生于,其实质是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辅助在课后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帮助与同学协助而完成。在课前学习材料的提供多以微课为主,以视频方式向学生呈现实验全貌及所有的注意事项,更便于学生加深对实验的理解。同时,微课作为一种可以反复学习的学习资源,为学生多次学习提供了便利。因此,设计精良的物理实验型微课对提升翻转课堂模式下的物理实验课有着重要作用。

一、实验型微课的设计策略

微课时间多为8~10分钟,虽然课程时间短,但是要对一个核心知识点或教学活动进行讲解,就需要对微课进行完整的教学设计。

1.内容选择

物理实验种类多,难度差别也很大。操作简单的实验由于其本身就不需要很多时间,致使微课视频时间过短,且由于内容简单,学生也不需要通过微课重复学习。所以,在制作微课时应多选择较复杂的实验。由于制作的是实验型微课,课程重点即是实验的过程,所以在课程制作时应注意将实验全部过程进行录制,对于细节和重难点需要更加精细的录制。同时,为了使学生可以获得更好的课程体验,教师应在课程制作中配合讲解,并辅以字幕,避免因课程录制中可能出现的声音问题,降低微课效果。最后,教师在微课制作的过程中,应提前准备好微课课程思考或作业,以便于学生进行课后思考。

2.内容组织

在对微课内容进行选择后,为了使课程内容最优化,本文认为可以遵循以下策略进行微课内容组织。在课程开始时,需要教师对实验进行简单介绍,主要介绍的内容为实验背景、实验产生的目的以及实验方法。通过介绍,可以使学生明白为了验证某一个现象的科学性,应如何进行设计以验证实验结论,进而培养学生客观思考的能力。然后教师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说明和强调。通过强调可以提醒学生在听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部分,方便学生聚焦。其次,呈现教师实验的操作,在操作展示过程中,对容易忽视的细节可以通过剪辑重复呈现,以达到强调作用,进而加深学生对该内容的印象。再次,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对实验过程进行进一步巩固。以流程图形式呈现整个实验从思考到完成的过程,帮助学生形成关于该实验的知识图谱。最终,教师可以提出与实验相关的问题,可以给学生回顾该课程提供思路和方向并运用于即将开始的实验操作中,同时也引导学生在微课学习后继续思考,继而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

二、实验型微课的应用

实验型微课作为一种操作展示类课程,从一定程度上还原了操作过程,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可视化学习资源。本文认为,将实验型微课应用在教学课堂和复习课堂中都会产生巨大的作用。

1.教学课堂

关于实验课教学,传统模式都是教师在课堂中就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过程、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然后交由学生进行操作。运用这样的方法,不但学生难以理解教师讲授阶段抽象的教学内容,而且也缩短了学生体验实验操作的时间,不利于学生掌握实验。对此,以翻转课堂形式进行实验教学,可以改善这样的状况。在实验课预习阶段,教师将制作好的实验型微课提供给学生在家自主学习。在实验课开始时,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测评,以提问或小组讨论的方式,获得学生对微课学习的情况,如果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实验目的、方法、过程等,即可交由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可以在旁协助或根据微课最后环节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进一步思考。在实验结束后,可以交由学生分享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发生的错误,并由教师进行解答,如利用u-i图象法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时,若电池内阻较小时,路端电压变化相应也就较小,绘制的u-i图象倾斜度小,短路电流难以确定,教师应启发学生放大u轴坐标,将i轴向u轴正方向平移,使的u-i图象完整,使学生掌握u-i图象的物理意义,从图象中得到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值,以加强实验课程的师生互动环节。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再度观看微课,加深对实验的理解。

2.复习课堂

物理实验是考试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而且在实际考试中,实验类题目的出现多是基于课本实验的变形或提高。所以,掌握扎实的实验理论对学生在考试中的发挥有着极大的作用。然而在传统复习课堂中,关于实验复习多是老师再次讲述实验过程或诱发学生对实验回忆以促使学生对该内容进行复习,由于实验类课程更多的是强调在实际操作中进行理解,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回忆不但时间消耗长,而且效果欠佳。运用实验型微课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通过重新播放实验视频,便于学生复习实验操作过程,同时,微课中的反复强调,可以再度唤醒学生对细节的认知,提升复习效果。教师还可以基于微课引发学生更深一步的探索,便于学生总结规律,形成对该类型实验的认识。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习绩效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与保障,实验型微课的出现也解决了长期以来物理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弊端,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大量精美实验型微课的出现,教师只需合理利用,就会对学生在实验学习和复习过程中产生重大影响。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篇二

物理课堂“微课”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具有时间短、主题目标明确、自主选择性强等优势,它强调的是某一知识的深度,而不是知识的广度。微课有效地运用到高校教学中将是一种全新的教育信息欢迎用方式。学生借助微课进行有针对性学习,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开通微课,主要是考虑到满足学生和老师自主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微课 视频 时间短 个性 教学效果

引言:对于中学物理这门课程,结合它自身的特点,比如某些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让部分学生较难理解和接受。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多媒体进行教授,能够让知识从抽象的变成具体的,同时令学生快速、准确的理解与记忆物理知识。另外,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概念和规律都来自于观察和实验。实验教学是物理知识的基础,也是物理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和主要渠道。然而,当前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正面临着一些困难,如:实验器材和教学实验水平有限,有的实验可见度小,实验难于观察,有的实验难于操作等。在实验课上,采用多媒体演示实验代替物理实物实验,虽然它没有实物实验那么真实、形象、生动,但是对于一些限于条件,不能进行的实验,适当用多媒体模拟,也是会收到不错的效果的。通过微课,可以给学生和老师更多的自由,是学生对物理课堂更活跃,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大大增加了教学的效果,因此,开通微课对于物理课堂很有必要。

1、“微课”的主要特点

1.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9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堂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1.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1.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几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必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的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u盘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1.4资源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和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2、物理与微课堂教学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篇三

“学案导学”模式下物理实验课

“学案导学”模式下物理实验课

周 到

修武县第一中学分校,河南 修武 454350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分析实验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要学好物理必须要重视实验。因为实验可以使学生对某个物理现象有清晰的了解,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达到深化理解物理知识的目的。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关注学生的全面的发展,真正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能独立面对社会挑战,具有主体意识、具有探索创新精神的人。因此我在物理教学中努力激活学生的每一个细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学生实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技巧,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实验时,要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引导学生自主活动,让学生自己发现探究得出实验结论。这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一、精心制作导学案是学生能否自行解决大部分问题的关键

导学案是学生学习上的指南针,如果不从所教学生特点出发,直接应用所买的资料,可能就会造成问题太难学生做不成或者太简单达不到学习目的,所以,教师应该从本校学生实际出发制定适应本校学生的导学案。

一份好的导学案要体现四个特点:1.问题探究是导学案的关键。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2.知识整理是导学案的重点。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3.阅读思考是导学案的特色。4.巩固练习是导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然而,在实验当中,导学案承载不了那么多内容,所以在制作实验导学案时,要注意导学案制作对于学生在学习上可操作性,计算不要太多,重点在于培养方法和技能上的要求。设计导学案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

二、抓好自主课和导学案信息反馈,是实验成功的前提

自主课上,要留大部分时间给学生研究教材以及完成导学案内容。自主可不是自习课,教师要在课前引导学生发现本节课的难点和重点,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学习。比如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强调四个内容:1.注重方法:控制变量法和平衡摩擦力的方法。2.复习打点计时器结构及原理。3.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作为重点。4.处理学案上习题。

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第二,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

三、精心准备实验材料是获取知识的`基础

对于物理的实验结果,如果只注重结果,在展示课上只用十分钟就能讲清楚,但科学知识的获得在于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教师的导演作用和学生展示环节就显得要求更高。因此,在实验前教师为学生精心准备实验材料,这样有利于学生朝着认识事物的某种性质、建立某种概念、归纳出某种规律的方向发展。例如在处理《测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时,课前我分别在20个实验桌上摆放以下器材:干电池三节、开关一个、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导线若干条,坐标纸一张。对于每件器材要重新检查、订正。例如: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是否对准零刻线,电池的电量足不足等,以免在实验中现象不明显或误差太大,在学生头脑中形成错误的认识。

四、及时订正、归纳,是学生形成知识和运用的保证

教师在实验中,不只是提供实验器材,还要能观察到学生的实验情况,对于错误和不妥的实验步骤要加以指正和点拨,使学生们从通过实验得出规律,并从大量的感性积累中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

五、课后反思、不断完善

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况。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就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单独解决,如果是大面上的问题,则下阶段要强化训练此知识点。2.反思教学方法是否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3.知识点的训练程度与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是否匹配;4.某个教学环节失误的原因是重、难点把握力度不当,还是对学生的指导、点拨不到位;5.某个教学环节的成功是偶然还是必然。

总之,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物理教学必须进一步转化教育观念,以往的“满堂灌”式教学方法,必须被抛弃。那么如何优化实验教学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让学生自己从实践中获得真实感受才最有价值。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篇四

摘要:主要从制作恰当的钢琴教学课件,注重钢琴教学中互动式模式以及丰富与完善钢琴的教学资源等方面分析了翻转课堂模式在高职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职;钢琴教学

翻转课堂是在信息化的教学背景之下,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作为重要的载体,将学习资料制作为相关的视频形式,提供给学生学习,而学生通过网络的方式接收并学习有关的资料,在课堂中将自己的疑惑提出来,与教师或者是同学之间进行谈论,从而完成课堂教学,而在高职钢琴教学中,通过开展有效的翻转课堂,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学习钢琴中所出现的问题,也有利于学生对钢琴演奏技巧的掌握。

一、制作恰当的钢琴教学课件

在翻转课堂中比较重要的部分是教师对学生所学习内容的安排,只有教师将每一堂钢琴课所学习的知识进行科学设计,才能使得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效地掌握相关的钢琴知识,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学习表,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学习方法指导、学习任务以及疑难问题解答,然后教师收集学生所填写的学习表,最后在课堂里集中处理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例如,在学习钢琴的伴奏和和声相关的知识时,教师首先将和声的相关知识制作成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其中学习方法的指导是:由于钢琴中存在大小调在导音方面的不同,所以“反功能”下行二度是禁用,而需要对和弦运用进行分解,其中一项是平行五八度,而在保持钢琴中的内声部指法的统一,从而便于学生学习与弹奏,在实际的练习中,需要对分解和弦的织体适度地运用技巧如平行五八度等,当学生学习这些相关的知识之后,如果出现一些问题,就可以填写在疑难问题解答这一栏中,而教师则通过收集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所遇到的`难题在课堂中重点解答,从而使学生能有目的性地参与钢琴课的学习,提高他们的钢琴理论知识,这对提高他们的钢琴演奏水平也有重要作用。

二、注重钢琴教学中互动式模式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地将学生之间、学生与知识之间的关系调动起来,在自主学习中,学生才能有计划性地学习相关的钢琴知识点,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学习,根据学生对知识之间的互补性原则,使学生自身所具有的钢琴知识综合起来,促进其在自主学习小组中获得钢琴知识的互补,进而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教师首先需要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在制作钢琴相关知识的学习课件时,给学生提供恰当的练习指导,最后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分配一定的时间,让每个小组的学生做一个简单的汇报表演,然后教师对他们的表演进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调动其他小组的学生对其进行评价,通过这样方式使钢琴课堂能够在互动中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根据学生实际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随堂测验,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检查学生互动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教师通过这样的测验,可以为下一次课堂安排恰当的学习任务。通过翻转课堂中互动式的学习模式,学生可以更加自主、互动学习钢琴知识,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可以弥补自身在其他方面所具有的缺点,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模式中学习,学生能够更加自觉与自主地学习钢琴。

三、丰富与完善钢琴的教学资源

在高职钢琴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不断完善钢琴教学的资源,这可以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得到良好的学习资源作为指导,因此,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完善钢琴的教学资源建设,第一个方面是教师要定时总结收集与整理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然后将这些问题进行多角度的研究,以便于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促使学生不断地克服这些难题,取得良好的学习学习效果。第二个方面是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微课形式将一些重难点知识通过这一形式教授给学生。由于微课实际教学时间比较短,教师可以集中所有的精力将钢琴的重难点知识传授给学生,例如,在钢琴的学习中机能是其中的一个难点,从最初学习钢琴开始,所有过程中都需要贯穿克服机能性的困难,可以按照以下的顺序进行:五指的范围灵活、均匀以及五指内颤音,大指迅捷、匀称以及平稳转弯,小于八度非连续性组合双音的规则,八度支撑、连续以及跳跃,有力、跳跃以及深沉的和弦,还有一些连续性组合的规则双音如三度、双音六度等。第三个方面就是要将钢琴中所存在的一些特殊困难,例如各种音程在结构中的高度以及准确之间远距离的大跳、重复音、双颤音、长颤音、双音刮奏等,再者就是学习钢琴中要重视处理复调困难,在刚开始接触钢琴时,需要学生重点掌握基础知识,然后需要逐渐地重视手法的练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一只手就可以清晰地演奏两种以上的声部技术。这些技能一方面,要教师给予学习资源方面的指导,另一方面,需要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逐渐地掌握这些技能。综上所述,在高职钢琴的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的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钢琴中的重难点知识,这也离不开教师对钢琴学习资源的不断完善,这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逐渐获取相关知识的重要来源,因此在翻转课堂中,对钢琴的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对钢琴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够促进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逐步提高钢琴的相关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篇五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受到来自新技术和新理念的冲击与挑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翻转课堂”的教學理念得以普及和推广。“翻转课堂,就是在课前将提前设计好的教学视频传给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观看视频学习其包含的新知识点,课堂上在老师引导下共同完成作业, 解决答疑, 分享交流与协作探究的创新型教学模式。”“翻转”既可以指教学过程的换位,也可以指教学场所的转变。简言之,“翻转课堂”实现了教学在时间、地点和方式方法上的机动灵活。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定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意味着新型的教学模式的优点正越来越多地得到师生的认可。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满足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也锻炼培养了学生的能动性和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将教学内容化整为零,化繁为简,具有形式多样、主题明确、形象生动、结构紧凑等特点。“在此教学模式中,学生主要通过课外完成知识学习,在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消化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能力。”不可否认,“翻转课堂”优化了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模式。

二、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教学模式陈旧单一。大部分的大学英语教学仍然沿用传统的教授式的教学方式,没有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位置。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其次,课堂教学活动形式缺少变化,无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学英语公共课一般为合班上课或大班上课,因此课堂活动的`开展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部分的课堂活动都是以教师提问和分组练习的形式进行的。有限的活动形式不仅无法达到有针对性的操练的目的,也无法帮助教师获得有效、准确的反馈。再次,英语教师队伍水平有待提高。大学公共英语课普遍存在着课时任务重的问题。这使得教师很难获得进修和培训的机会。因而,一些先进的前沿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无法第一时间被应用到教学的实践中。

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意义

微课是目前国内外教育界都非常重视的一种依托于互联网的新型教学形式。教师通过专业的软件,依据教学内容和目标按知识点或章节将要讲授的内容制作成可供学生学习使用的视频。微课的最大特点是灵活、小巧、教学目标明确、知识点清晰。学生通过下载或在线观看微课视频即可学习制定的教学内容,不受时间和场所的限制,且能够反复观看,自行决定学习的节奏,进而查缺补漏或巩固记忆。在制作微课时,教师要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尽可能地丰富和生动教学内容。针对一些操作实践方面的教学内容,教师还可以采取录制演练操作过程的视频以达到直观、形象地向学生介绍知识的效果。微课技术的成熟使得“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具有了极大的可行性。“翻转课堂”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授式的教学的限制,将学习的主动权和自主权交给学生,由学习者来主导教学的进度和方向。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教学时间变得灵活、机动,教学的方向变得多维且能够响应学生的需求。课下,学生可依据自身情况来选择学习时间,通过观看微课的方式,完成指定教学内容的学习。课上,教师就学生自主学习时遇到的问题和产生的疑惑进行解答和指导,并引导学生拓展思路,分享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达到优化教学效果,拓展教学内容的目的。“翻转课堂”不仅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更在很大程度上开发了学生求知、探索、创新的潜力。微课作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载体,其制作质量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的优劣。只有内容充实、构思精巧、准确简练的教学微课,才能够保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下和课上的顺利开展。

四、“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应用于大学英语的教材,可以活跃、轻松课堂氛围,以创新的教学理念和崭新的学习模式,以及灵活机动的评价方式进行教学活动。

(一)教师应当选取或编写符合教学目标、课程特点和学生水平的教材

“翻转课堂”对教材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实践性强、内容充实、结构清晰、章节目标明确的教材能够更好地保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不仅如此,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职业需求和情感需求,即教材的内容不仅要对应学生的专业,也要响应学生的兴趣爱好,尽量做到切实有用和轻松有趣。

(二)“翻转课堂”的成功实现,需要教师营造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进程的推动者。学生经过课下观看微课视频的自主学习后,在课上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向老师提问或同学间互相讨论。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出灵活、轻松的课堂氛围,唤起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的热情。不仅如此,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提问和质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为学生解答疑惑时要耐心仔细,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分析,进而锻炼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转变教学理念和学习模式

在组织课堂活动时,教师应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水平设置不同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打破了以往的教学理念,将学生真正放在了主体的位置。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将教学的主体地位交给学生,并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和解答者的作用。此外,在学生对微课的内容已经充分掌握和理解的情况下,教师应恰当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丰富。只有做到以上的要求,才能真正地发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作用。

(四)教师应采用灵活机动的评价方式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改革传统的单一的评价考核形式,采用更加灵活且具有针对性的检验学习效果的手段。例如,学生可以在课下练习并排练对话或戏剧,并拍摄成视频上交给教师检查,这样既省去了课上检查的时间,又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灵活有效地安排时间。

五、结语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采取学生课下观看微课视频进行学习,课上教师答疑解惑的方式,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单一、形式枯燥的问题,在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辨精神和创新能力。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推动教学进程,教师则发挥答疑和引导的作用。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英语教学中将极大地促进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姜懿,洪磊.对翻转课堂应用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思考[j].校园英语,(36).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10).

[3]陈李艾伦.高职公共英语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探析[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5(1).

[4]卢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7).

[5]文秋芳.“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构建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理论的尝[j].中国外语教育,2014(2).

[6]刘淑红.浅谈“翻转课堂冶在高职高专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10).

[7]侍松门.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微课教学系统研究[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4(3).

[8]楼天灵.翻转课堂在高职高专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 (4).

[9]刘月.“翻转课堂冶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5(20).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篇六

翻转课堂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思考论文

自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实施以来,我国众多教育者就如何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进行了诸多探索和尝试,但是收效甚微.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则可以真正颠覆传统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能动性,大大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重点就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思考.

1转变教学观念,扎实理论基础

教学观念是教师开展授课所遵循的根本原则,其直接关乎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在当前的初中物理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物理教师大都采用传统的“板书+讲授”的教学,即便课程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技术,那么也依旧采用“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很早以前就一直采用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观念严重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动性的发挥,教师过多地占用了课堂的时间,学生实际上的有效思考和学习时间非常有限,那么他们的学习效果自然不会非常理想.而“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物理教学理念,它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一切课程教学内容均围绕学生来开展,同时也不再仅仅注重物理知识的简单灌输,而是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可以有效地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此外,在这种“翻转课堂”模式下,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要先“翻转”自己的教学观念,并要“翻转”自己的角色定位,即由知识讲解者变成课堂教学组织者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基于上述所述,初中物理教师在平时的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彻底“翻转”自身中那些已经过时的教学观念,树立“翻转课堂”理念,接着要结合物理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合理设置“翻转课堂”开展教学所需的各种教学视频课件,同时教师做好课程教学的组织规划,督促学生更好地开展习题和作业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必要的物理知识.因此,物理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物理理论知识功底外,还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否则制作的课件效果也自然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可以使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过渡,同时学生也可以更好地实现分层教学,学生也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物理学习的进度,及时记录下自身在观看教学视频过程中存在疑惑的地方,以便可以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向物理教师请教有关的教学问题,从而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师所讲的物理知识,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例如,在讲解某个物理教学知识点的时候,物理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制作相关知识的教学视频课件,接着将其分发给学生来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然后在正式开展课堂授课的过程中重点解答学生的有关学习情况,从而不断提升物理课程教学的效果.

2明确教学思路,增强学习效果

为了确保“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的质量,物理教师就必须要明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的思路,以便确保翻转课堂顺利地完成构建,学生也可以切实地从在“翻转课堂”中学到有关的物理知识.而就“翻转课堂”具体的开展思路前,其需要先做好课程开战前的准备工作,具体主要为:根据相关的物理教学内容来详细地制作课程导学案件,为了确保导学案制作的质量,物理教师必须深入挖掘物理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为学生准备一个内容充实的教学方案,接着物理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和已经掌握的物理教材内容来为学生录制一段长度为15分钟左右的物理导学视频.例如,在讲解“流体压强和流速”部分物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预先为学生制作一个相关的物理实验视频,其中包括吸管喷泉、漏斗向下吹乒乓球、硬币和乒乓球在桌面上的吹起等视频来让学生来判断这些实验是否合理.如此一来.学生通过观看这些声情并茂的形象视频之后,他们的学习兴趣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同时学生也会满怀激情地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中来,那么他们的学习效果也自然比较理想.在制定好授课视频课件之后,为了确保其应用的质量,物理教师也必须要明确翻转课堂的具体开展策略,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物理教师要将所制作的视频导学课件让学生进行观看,并组织学生进行互相沟通和交流,尤其是要针对自己的学习心得进行研究,也可以使学生从其他同学那里解决自己存在疑惑的教学内容;其次,物理教师要重点将班级学生所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集中解答,同时可以适当地延伸和拓展该部分的物理知识,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该部分的物理知识;再次,物理教师要督促学生及时总结学习重点,尤其是自己存在疑惑的问题,以便更好地巩固学生的物理知识.此外,物理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合理设置一些练习题目来让学生进行练习,以不断深化他们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切实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讲解“电路”方面的物理知识的时候,针对灯泡发光的电路设计而言,物理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有关电路教学知识的导学视频,并要适当布置一些教学任务来引发学生在观看视频时候的思考,同时要组织全体同学进行互相交流,具体进行相关实验线路的连接,此时学生也会从不同连接方法中掌握有关的电路知识,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如,在讲解“太阳能”部分物理知识的时候,物理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录制一段介绍太阳能的视频,比如当前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以及光合作用等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可以在视频的末尾为学生布置一些问答题目,比如:“什么是太阳能?”、“太阳能在当前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应用的领域有哪些呢?”“你认为当前我国太阳能未来的开发领域有哪些?”等来引发学生思考,接着物理教师需要引导全体学生进行互相讨论,借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该部分课程教学的重难点,增强学生学习的效果.

3开展成果交流,提升学习质量

在经历了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环节之后,学生大都从翻转课堂教学中获得了必要的物理知识,但是如果就此罢手,那么教学的实际效果就会大大折扣,所以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增强教学效果,就需要加强课程教学的成果交流,以使学生可以在教学成果交流的过程中来发散学生的思维,也可以使学生与同学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因此,在借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物理课堂教学的时候,物理教师在授课完毕后要为学生布置一些作业来让学生就已学习的物理知识进行回忆、总结,并可以同其他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将最终的讨论结果以报告的形式提交上来.如此一来,学生会在同其他学生进行成果交流的时候可以梳理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的学习质量,这实际上也是课后巩固的具体体现.此外,借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学生可以在课下教学的时候,随时随地地去按照有关的教学课件来学习有关方面的物理知识,从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回忆和巩固他们已学的物理知识,深化他们对于所学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解“光学”部分物理知识的时候,为了方便学生更好地掌握该部分的物理知识,物理教师在制作视频课件的时候可以预先在最后一部分为学生阐述一下本部分知识的提纲和主要知识框架,以便于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复习,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总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彻底“颠覆”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教学,尤其是可以大大提升课程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平时的初中物理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物理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合理制作课程导学视频,从而不断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篇七

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 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和影响。在物理教学中, 实验占据着重要位置, 是其重要基础, 同时也是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所以, 对于初中物理教师来说, 必须对实验做到足够重视, 对其进行充分应用, 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 实现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的激发, 主动参与到实验中, 使其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等得到有效培养和提高[1]。

一、生活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一) 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在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中, 教师将教学同实际生活进行充分结合, 从中开发和获取教学资源, 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并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在此过程中, 生活化教学模式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将实际生活和物理实验教学进行充分结合与联系, 使学生处于形象的生活情境中, 让物理实验课教学充满趣味性。

(二) 在物理知识的巩固方面, 生活化教学模式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初中阶段, 很大一部分物理知识同学生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因此,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高物理知识巩固的牢固性。与此同时,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 对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进行了有效突出, 对学生潜力的发挥和挖掘做到了足够重视。教师要发挥自身引导作用, 一方面让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学习, 另一方面对其多方面的能力进行有效提高和拓展[2]。

二、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 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进行有效激发, 并且对其科学品质进行有效培养

当下, 新的课程改革不断开展, 在此过程中, 实现了学生教学中主体地位的突出。所以, 当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时候, 教师需要在实验情境创设方面投入更多精力,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完成其生活化物理实验意识的培养。

例如, 当开展“相互作用力”教学时, 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组织, 然后开展小范围的拔河比赛。学生通常情况下感到疑惑的论点是“两队拉力相等”, 会认为在拔河比赛中获胜队伍的拉力比失败的队伍大[3]。在这个时候, 教师需要完成比赛情境的创设, 其中一方穿旱冰鞋, 然后双方互换开始比赛。可以从中发现, 在两次比赛中, 输的都是穿旱冰鞋的一队。

进行亲身体验的实验方式, 会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其兴趣, 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实验所得到的结果会使学生更加印象深刻, 不仅可以使其明白拔河过程中两队拉力是相等的, 还能够使其理解胜利的关键主要是摩擦力的大小。

(二) 对生活化探究实验进行有效设计, 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进行全面培养

探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和学习方式, 并且位于素质教育理念之下。在探究实验中, 对学生的参与主动性和主体性进行了有效体现, 可以为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供重要帮助, 其中主要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等。

例如, 当开展“浮力”教学时, 教师可在一杯水中放入一个鸡蛋, 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 学生可以在较短时间中明确鸡蛋会沉到水底。然后在第二杯水中放入鸡蛋, 鸡蛋处于悬浮状态。这个时候学生会非常惊讶, 并且对该现象进行讨论。教师在这个时候可以将多种器材提供给学生, 主要包括水、鸡蛋和食盐等, 学生可以对这些器材进行选择, 然后通过应用这些器材探索与物体浮沉相关的因素[4]。将这些任务作为重要依据, 学生的主动性会得到有效调动, 积极参与到实验方案的设计过程中, 从而根据鸡蛋在盐水中的不同运动状态, 得出“物体沉浮与液体密度相关”的规律。

(三) 对于知识来说, 生活是其重要来源, 并且生活也是其服务对象

教师需要发挥自身引导作用, 使学生对已经学完的物理知识进行相应巩固和应用等, 使其通过对表面的分析认识到事物的本质, 在此基础上, 实现物理知识同实际生活的结合, 并在实践中对物理知识进行全面应用。与此同时, 当处于实践过程中的时候,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相关规律进行有效总结, 通过相关现象和规律的应用对实际生活中的物理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和处理。

例如, 在开展《热学》教学时, 教师可以将相关任务布置给学生, 其主要内容是:在用热水壶烧水的时候, 相较于普通的水壶底, 铝壶底有什么不一样?有什么作用?从而引发学生思考, 在其认知中, 铝壶底有同心圆, 其作用主要是为大面积受热提供帮助,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吸热的效率。学生在进行探讨的过程中, 也加深了对物理实验的理解与掌握程度[5]。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同实际生活进行紧密结合与联系, 对其这一方面的意识进行有效加强。与此同时, 在生活实践中对物理知识进行全面应用, 提高其应用价值。

三、结语

通过对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发现, 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可以将学生作为重要立足点, 为其长处的发扬和劣势的避免提供重要帮助。对于初中物理教师来说, 需要充分应用物理实验, 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拓展其思维空间, 强化物理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 为课堂教学效果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范银珠.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 (66) :147.

[2]路欢.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创新模式研究[j].新课程导学, 2017 (5) .

[3]过文煌.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 (12) .

[4]李鹏飞.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 2015 (14) :64.

[5]张琳.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探析[j].好家长, 2015 (8) .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篇八

物理总复习高效课堂模式探究之物理实验课论文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全体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它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

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在构建高校课堂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物理实验可以创设情境打破思维定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学生积极参与问题

在学习浮沉条件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试着用乒乓球完成下沉、上浮、悬浮的演示实验,在学生的头脑中一提到乒乓球就会想到在水中上浮,但教师的实验让他们大开眼界,学习兴趣迅速提高,强烈地要求自己动手实验研究。当学生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积极参与侧重解决情感态度,是解决学生愿不愿意学习的问题。积极参与有效参与的基础,它能使有效参与很快进入状态,有效参与的良好开端。

二、物理实验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来参与课堂,解决学生有效参与问题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将问题先抛给学生,学生从问题出发,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设计实验研究问题,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获得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知识,还获得了能力,不仅动手而且动脑、动口,多种感观参与教学,这正是有效学习的标志。只有学生有效参与我们才能认为课堂教学是有效的。

总之,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都能有收获,有提高;可以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形成统一;使学生现在的收获,转化成内在素质,成为未来发展的动力和竞争力;由于有了学生的参与可以使教学效率的最大化。把电化教学引入物理实验课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基本手段,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记忆;启发学生主动思维,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环节。

电教媒体包括幻灯、投影、录象、录音、多媒体计算机等一系列视听设备。由于视听结合和声、光、电结合,形、声、色并茂,从而使学生对感性材料留下深刻印象。研究资料表明,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如果把视听结合起来,则能够记忆65%。说明视听设备可为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创造有利条件。

电化教学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能够将传统教学手段不能表现的许多现象和过程,大至宇宙空间的天体、星象的宏观运动,小至原子及原子核内部的微观运动等,进行生动而形象的模拟表现。

把它们引入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中,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的原理及所体现的规律,使学生的知识掌握的更为牢固。

一、使用投影仪,改善演示实验的效果

演示实验,就是教师利用实验器材向学生做示范性实验,是物理学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手段,也是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有的演示实验观察目标小,现象不明显,且受条件的`限制,教师只能从讲台上进行演示,只有前排个别学生能看清实验现象,这就增加了大多数学生理解进程的难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利用投影仪将演示实验放大,使其在银幕上清晰的显示出来。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观察现象,又缩短了观察时间,增强了演示实验的效果。

例如,在讲“磁场”和“电流的磁场”这两节课时,磁场的概念比较抽象,条形磁铁、u形磁铁、同名磁极之间和异名磁极之间的磁感线分布

以及直线电流的磁场的磁感线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的磁感线分布形状各不相同。传统的研究方法一般是:将玻璃板放在磁铁上面,将铁屑均匀的撒在玻璃板上,轻轻敲动玻璃板,使铁屑在磁场的作用下形成平面的磁感线分布图形。因平面放置,学生看不清楚,教师只好端着玻璃板走到讲台下,让一部分学生看看。这样既浪费时间,还是有许多学生看不清楚。利用投影技术,则完全可以改变这一局面。将课本上所讲的几种演示情况投影到屏幕上,使全班学生都能清楚的看到各种情况的磁感线分布。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磁场”的认识,使抽象的问题容易理解。

二、利用幻灯机,改善实验条件

幻灯,较挂图、板画可以获得更广阔的题材和更大、更鲜艳、更真实的画面;较投影的放大率高且可以自动控制,获得按顺序运转的、有解说词的系列画面;较录象设备简单,使用方便,画面宽大清晰。

在下列情况的物理实验教学中,使用幻灯会获得良好效果:

1、让学生观察到清晰而标准的物理现象。如日、月食的形成。

2、让全班学生一起依据底片分析实验数据。如气垫导轨上滑块动量守恒的频闪摄影。

3、让学生系统了解某一实验过程或实验操作步骤。如库仑定律的演示实验。

4、让学生观看到因仪器设备条件不良而不能正常演示的实验演示。

三、把录象教学引入实验课

录象教学可以为实验课提供更方便的教学手段和更丰富的教学内容。录象片生动的画面和音乐,规范的内容和语言,能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认真的学习、深入的思考。录象片所传授的多种知识信息,可以在学生头脑中迅速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和正确、规范的实际操作,使之把理论知识、实践过程和具体应用有机的联系起来。所以,在实验课中成功的引入录象教学,会使教学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例如,在热学中讲解“熔解与凝固”一节时,要做萘的熔解和凝固的演示实验,但萘的熔解和凝固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影响课堂效率;且温度计的读数学生不易看清楚,达不到演示应有的效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在课前把萘的熔解

和凝固的过程拍成录象片,通过剪辑使熔解和凝固的时间变短,同时放大温度计,使之读数明显,并配以讲解,使学生很容易的总结出晶体熔解和凝固的特点。又如,我校在为初中毕业生实验技能考试做准备时,采用教师讲解、学生实际操作与观看学生分组实验录像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复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把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引入实验课

目前,计算机中的多媒体技术发展越来越快,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发展也方兴未艾,在模拟实验方面,cai也有其独特的表现。

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有许多实验做起来存在困难。

一是很多理想实验,其运动过程在现实环境中是无法实现的。

二是有些危险有害的实验,在实验室难以进行。

三是即使实验条件很充分,对学生们来讲还是受到不少客观条件的限制。

但是,有了计算机和相应的教育软件以后,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学生走进这样的实验室,可以自己动手完成从准备到最后数据处理的整个实验过程,各种实验过程会尽现其中,使学生有确确实实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船闸的实际工作过程、玻尔的原子模型等实验室无法实现的实验。

总之,大力发展电化教学和实验教学,是搞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把电化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培养出更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高素质人才。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篇九

浅议新课改下的物理实验课教学论文

摘 要:面临新课程改革,职业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课堂演示实验也应该积极地进行改革,让实验教学更大限度辅助物理课堂教学。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演示不仅是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还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的重要举措。因此,改革创新物理实验教学势在必行。

关键词:物理 实验演示 改革创新

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人才科学素质,如何改革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要是当今大家最关注的问题。就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改革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势在必行

近年来高考物理试卷对实验的考查,不仅从学生实验发展到演示实验,而且已从简单的背诵实验知识转向考查对实验思想、原理、方法的理解上,重在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许多物理教师只重视理论的讲授和解题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不少学校教学经费不足,仪器设备陈旧简陋,地方狭小拥挤,严重制约了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对于大纲规定的实验,不仅开出率低,而且演示实验的作用和地位还在低水平徘徊,使学生实验动手能力普遍较低。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爱好,我们应进一步改善实验条件,改革演示实验教学,直观形象地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

二、新课改对物理实验演示的要求

1.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实验设计是一种要求较高的实验能力,它的主要过程为:提出实验课题,设计实验方案,讨论方案的可行性,实验操作,对实验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在设计实验过程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等方面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比如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处的深度是否有关,由于学生已学会了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计算浮力大小的方法,可让学生从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分析,并设计出实验装置:首先用弹簧测力计和细线测出石块刚好浸没在水中时浮力的大小,然后再让石块逐渐往下深入,看浮力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通过实验而得出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在水中的深度无关的结论。通过对可行性实验方案的讨论设计,使学生走出了思维的陈旧性,增强了创新意识。

2.把实验课堂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物理实验操作是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基本技能,实验过程是培养学生使用各种实验器材来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安装各种复杂的实验装置进行各种物理实验操作,并对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进行分析,做好实验记录,做好实验结果的总结以及应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都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使他们具备必要的科学思想素质,有能力运用实验的手段去研究物理问题。比如实验要求学生会用钟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和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同时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这个实验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并做好实验记录和填写实验报告。通过这个实验,学生除了学会正确使用钟表和刻度尺,学会自己调节和改进实验装置的操作技能之外,还学会了处理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为了使学生在实验操作的乐趣中培养观察能力、得到科学知识、提高基本技能,我们还可以自行将部分实验精心包装游戏化,如小魔术、趣味小游戏、小制作等。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演示

例如:在“楞次定律”一节的教学中,笔者变原来的课堂演示实验为边做边讲实验,每两位学生发一套实验器材(干电池、电流表、原线圈、条形磁铁、导线),实验中让学生首先观察电流方向与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再观察原线圈的电流方向与磁铁运动方向的关系,把直观的材料作为培养学生知觉、观察力的材料,引导学生仔细、准确地进行观察,然后引导学生讨论、研究、对比、总结出感生电流所引起的磁场方向与磁铁运动方向的关系,最后训练学生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并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从而顺理成章地写出楞次定律。

4.运用多媒体优化演示实验教学

利用常用仪器、教具进行演示是一种最基本的手段,而利用多媒体教学,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多媒体可展示课堂实验无法演示的宏观的、微观的、极快的、极慢的物理过程,从而突破时间以及空间的束缚,进行逼真的模拟,灵活地放大或缩小物理场景,将物理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于学生眼前,使学生认识加强、理解透彻。例如,对于“lc电磁振荡电路”的振荡过程分析,笔者应用电子计算机的动画功能,展现了随着电容充放电的进行,lc回路中电场能和磁场能之间的周期性变化,振荡电路的大小和方向变化的全过程,安全逼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着精力高度集中、思维高度活跃、求知欲高度旺盛的状态。

总之,物理课堂演示实验要与学生的分组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努力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对基本实验方法的迁移和灵活运用能力的训练,搞好实验创新教学,把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推向一个新的平台。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篇十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类微课资源设计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介绍实验探究类微课资源设计的理论依据、教学实践以及教学感悟。通过分三个主题介绍微课资源设计案例,展现此类微课设计在突破难点的过程中锻炼物理学科科学思维,养成核心素养的作用。

关键词:实验探究类;微课设计;科学思维导向

笔者参加了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物理教学难点的深层研究”。针对某些难点,内化物理学研究方法进行微课流程设计,不仅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还锻炼具有深刻性、批判性的科学思维,构建学生物理学科核心概念、规律,养成重实证的意识。

1理论依据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注重让学生自己经历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他们面对新情境时解决问题的能力[1]。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科学思维是指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方法的内化;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批判,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2]。“科学思维”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2]。实验探究类微课则是微型化教学视频,围绕某个知识点展开。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再现或放大一些有难度、有特色、有危险的演示实验,展示出课堂不易观察到的事实现象。以科学思维为导向的微课品质,不是简单地由展现的技术形式决定,更取决于有层次的设计。物理学研究方法正是破解学习难点的“特征不变量”。每节微课都有相对完整的观察、综合分析、巩固练习的过程,使学生有能力基于事实、深入思辨、及时反馈。笔者结合课题研究成果,分主题介绍以科学思维为导向的微课设计在突破学习难点上的尝试。

2设计案例

2.1质疑创新、科学论证主题

以“碘的升华和凝华”微课资源设计为例:(1)设计背景学生观察沪科版九年级教材演示实验“酒精灯加热碘升华”,常见以下几个误区。其一,碘只会升华和凝华;其二,碘可能经历熔化再汽化的过程。这说明该演示实验未能有效的揭示本质,而发现问题、表达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又能锻炼学生“质疑、推理、论证”的能力,是宝贵的生成资源。(2)资源设计微课视频设计四个环节:①实验演示;②实验反思③实验改进;④实验拓展。第一个环节介绍装置、演示酒精灯加热碘锤的实验。视频先展播碘锤中的碘受热后的变化,再按照12倍速度播放碘锤冷却后的变化,最后再倒置碘锤重新加热观察碘的变化。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结论,引入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第二个环节设计题干:“小聪查阅资料发现如表1所示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他认为刚才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只不过密闭的玻璃锤中较难观察,所以刚才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提出问题,该怎样验证碘能够直接从固态转变成气态呢?第三个环节针对玻璃器皿传热慢、紫色碘蒸气浓烈等缺点,选择在开放的化学消毒柜中用铁勺子盛装碘颗粒再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碘受热后的物态变化。进而视频展播碘在铁勺中发生了熔化、汽化现象。再引导学生分析现象,归纳结论:①碘受热可以由固态变成液态,发生熔化现象;②碘受热可以由液态变成气态,发生汽化现象。由于碘蒸气也可能来自汽化,这个实验依旧不能说明碘可以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进一步反思,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验证碘能够升华呢?第四个环节请学生选择合适的器材,结合表1中的数据,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碘可以从固态直接转变成气态。要求:①写出实验步骤;②写出判断依据和方法。提供的器材有:铁架台、碘颗粒、酒精灯、火柴、支架、试管、石棉网、烧杯和水、玻璃片。

2.2科学推理、科学论证主题

以“托里拆利实验原理的探究”微课资源设计为例:(1)设计背景由于教材只给出结论式的表达:“正是管外汞面上受到的大气压强支持着玻璃管内760mm高的汞柱[3]。”学生对研究对象的选取、实验原理模糊不清,形成了学习上的一个难点。但是学生接触过实验加推理的方法。如果能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演绎推理,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原理的力学本质,破除难点,还能帮助学生建构模型、内化物理学研究方法。(2)资源设计微课视频设计为三个环节:①提出问题;②实验视频展播并分析总结;③当堂反馈。第一个环节介绍“300多年前意大利煤矿抽水时,水柱总是到十米多就不再上升。”以此建立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第二个环节设计共六个步骤。①视频演示吊起一根三至四米多高的透明塑料管,一端插入红墨水,另一端连接一双用打气筒。引导学生确定管内一小液片为研究对象,使用特写镜头帮助观察不抽气时塑料管内外液面的高度。引导学生分析现象,思考管外大气压强p0与管内液片上方的大气压强p0(如图1甲)的关系。②采用画中画的技术手段,视频演示用双用打气筒抽一部分空气,让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对比第二次和第一次实验,发现管外的压强不变,还是大气压强p0。对比管内的现象,分析第二次管内液片上方压强等于什么,列出等式(如图1乙)。③视频演示再抽出一部分空气,让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对比第三次和第二次实验管外的压强还是不变,等于大气压强p0。对比管内的现象,分析管内液片上方压强变化趋势(如图1乙箭头所示)。④动画演示在实验基础上进行推理,引导学生推理如果水柱上方被抽成真空,分析管内液片上方压强等于什么,列出等式(如图1丙)。⑤视频演示教师在教学楼附近用水柱做实验,引导学生感受做实验时不便之处,改进实验器材(换密度较大的液体水银)。⑥视频演示托里拆利实验过程,引导学生分析当时当地的大气压强值。第三个环节设计试题,例如要求学生根据水银柱展示不同高度、不同倾角读取图中大气压强值等。

2.3模型建构、科学推理主题

以“力臂概念的建立”微课资源设计为例:(1)设计背景力臂教学难点在教具制作和概念的推导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难通过自习或者强记这个概念。同时,存在“找点线”和“画圆”两种经典案例。“找点线”能直击问题的本质,但操作难度更大;“画圆”渗透数学知识强化等量意识,但问题呈现特别是圆的呈现比较突兀,各有优劣。如果突破教具上限制,同时做好数学知识的铺垫,或可以合二为一,取长补短,帮助学生破除难点。(2)资源设计微课视频设计为三个环节:①演示实验展播引导建立概念;②课件演示展播介绍力臂作图、学科渗透深化概念;③当堂练习。第一个环节,视频展播教师演示实验,共有七个步骤。①先用磁吸挂钩吸附在黑板上,用一米长轻质木条作杠杆挂在挂钩上。以挂钩做支点,在支点左右两侧同一直线各分布九个等距作用点。实验开始前,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②在左侧点六位置挂上两个钩码,松手后,要求学生观察现象。为使杠杆平衡,在右侧的点三位置挂上四个钩码(fa),松手后,引导学生观察现象。③接下来,依次逐个改变点三位置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归纳结论。④再保持力的大小不变,同时改变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引导学生猜想、观察现象。当发现杠杆保持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引导学生分析两个力的三要素和效果,提出问题:是否存在一个量与力的方向、作用点都有关,在两次实验中是相等的,并能替代方向、作用点的共同作用产生一个相同效果?如果找到这个等量,将会极大简化研究的问题。⑤这时引入力的作用线的定义,引导学生分析两次实验支点是相同的,这个等量可能与支点和力的作用线都有关系。⑥然后借助自制刻度尺教具测量支点到fa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对比支点到fb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帮助我们找到这个等量。⑦最后引导出力臂的定义。第二个环节,设计有三个步骤。①先运用录屏软件(camtasiastudio)录下课件展播力臂作图流程,总结方法,演示画出fa和fb的力臂la、lb(如图2)。②然后设计以支点为圆心,以la的长做半径画一个圆。渗透数学几何知识,引导学生找出la、lb与各自力作用线的关系(垂直),强化等量意识。③最后设计在圆上再做一个切线(过右侧作用点五),然后撤去正在作用的力fb,在右侧点五的位置沿切线的方向施加一个新的力fc。使fc的作用效果等于fa或fb单独作用时产生的效果,并使fc的大小等于fa或fb的大小,引导学生猜想fc对应的力臂lc的大小等于多少,说明理由。第三个环节,布置当堂练习精选作图两道,,选择一道。例如:如图3所示,可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在d点挂一个重为g的物体m。用一弹簧测力计依次在a、b、c三点沿与圆o相切的方向用力拉,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读出三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则[4]a.f1<f2<f3<gb.f1>f2>f3>gc.f1=f2=f3=gd.f1>f2=f3=g

3教学感悟

(1)信息技术巧助攻实验探究类微课资源包,好比一个数字化的“信息窗”。如果上传至腾讯课堂组建成资源库,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问题,挑选需要的微课学习。微课制作软件(camtasiastudio)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手段如视频剪辑、加标注、加画中画、加讲解字幕等,这是教师当场演示或学生分组实验无法比拟的。比如第一例中使用沪科版教材教学很少涉及碘的熔化和汽化。由于碘蒸气呈紫色,浓度大,在实验室中也很难展现碘熔化的演示效果。笔者通过化学消毒柜外加电吹风辅助,抵进拍摄下碘在铁勺中熔化再汽化的现象,有力的形成了认知冲突。又如第三例中通过视频剪辑,在黑板实验图片基础上加入一个圆,解决了真实实验较难操作的问题。(2)思维锻炼有层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推进思维深度的教学设计才是微课的核心。比如第一例中学生在学完微课,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中需要运用熔化条件、沸腾条件、表格数据分析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再联想水浴法解决问题。使其经历了观察、质疑、猜想、验证、再设计的过程,思维锻炼有层次。再如第二例中以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为情境,应用实验加推理的方法进行演绎推理,更通过明确比较对象,强化了对比推理训练,突破托里拆利实验原理难点。又如第三例中演示实验视频从问题入手,从只改变一个要素到同时改变两个要素,寻找等量引入力臂。再通过信息技术补圆,引导学生发现力的作用线对应圆的切线、力臂对应同一个圆的半径,加深对等量的理解,养成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这一切既实现了真探究,超越了教材布置验证实验或灌输教学的设计思路,同时锻炼了高阶思维方式,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朱晓安,张凤英.比较教学:防治知识负迁移促进核心素养提升[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6).

[3]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编写组.物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4]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初中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物理)[s].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篇十一

浅析基于任务型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课堂设计论文

论文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模式 英语 课堂设计 主题思想 写作

论文摘要:传统英语教学强调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而基于任务型教学模式,教师结合课文设计一些学生熟悉的和符合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语言能力得到了提高。笔者在实践中对此进行了尝试和总结。

教育部7月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目的强调如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英语教学策略方面,明确提出“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果完全由教师控制,学生只是一味地被动学习,仅仅学会了某些孤立的语法或表达,并不能真正地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更不能自如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教师结合课文设计一些学生熟悉的和符合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创造真实的或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教师的作用是指导者、组织者、引导者和答疑者。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语言知识,而是主动地开动脑筋,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因而大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

任务型教学模式的三个阶段:任务前阶段,任务中阶段和任务后阶段。任务前阶段是准备阶段,任务中阶段是实施阶段,任务后阶段是验收与提高阶段。这三个阶段相辅相成,互相作用。其中任务中阶段是核心,任务前阶段为其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任务后阶段是前两个阶段的归宿,是促进学习者语言内化过程的具体手段。

下面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unitonesectionalearningaforeignlanguage为例,说明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任务前阶段

在开始学习课文之前,教师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预习课文,主要任务是理解在初中,高中和大学三个不同的阶段所遇到的英语老师的不同之处,以及所产生的不同的学习效果。在文章中找出在各个阶段描写老师和“我”的关键词,体会作者在每一段所想表达的主题思想。

如:

paragraphone:keywords:difficult,rewarding(总论)

paragraphtwo:teacher:kind,patient,praiseallofthestudents,positive

i:eagerlyanswerallthequestion,neverworryaboutmakingmistake,topstudent(初中阶段)

paragraphthree:teacher:different,impatient,quicklypunishstudents,pointastickat,shout

i:loseeagerness,joy,desire(高中阶段)

paragraphfour:teacher:patient,kind

i:feelintimidatedbecauseoftheexcellenceofsomestudents(大学阶段)

paragraphfive:requirement:time,commitment,discipline

i:practice,makemistake,frustrated,feellikegivingup,workhard,understand,couldsay,reapthebenefits(在线学习阶段)

对于已经过去的初中和高中的英语学习,学生都有自己的记忆,对于在线学习,需要学生多去了解相关的知识。

2。任务中阶段

有了对课文的充分了解,老师在课堂上就可以从问题入手,针对学生不理解的语言难点进行答疑(答疑者),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到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和老师的方法是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此,可以引导学生对写作技巧:causeandeffect有比较详细的了解)。紧接着,可以对部分学生进行提问,结合他们英语学习的实际情况,谈自己的老师,谈自己的感受和经验。这是对在任务前阶段的深化和补充。

学生可以借助在任务前阶段所接触到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如遇到表达吃力时,老师可以进行引导。提问完成后,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的题目可以是和老师有关,也可以是和学生有关。

如:

whatisanidealenglishteacher(student)?

howdoyouplantospendyoucollegelife?

学生面对自己熟悉的题目,一定会兴趣盎然,感觉有话可说。小组讨论后,每个小组可派代表表达全组的思想,让全班分享各自不同的观点。

3。任务后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前两个阶段各类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

总结的第一步,小结在本课中学到的关键词和短语,给出学生在课后应当自己去独立完成的对语言知识的再次练习,如造句练习(练习在特定语言环境下使用这些关键词和短语的能力)。

总结通过课文的学习所掌握的写作技巧并利用写作技巧完成课后的短文写作。对完成情况比较好的小组,指导其将生活中的趣事编成英语小品,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练习使用所学到的东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

[2]丁涓。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月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通识部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