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教育学第六章课程教案 教育学第六章教育制度教案篇一
一个人的基本素养主要包括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
第一节 德育
一、德育概述
对德育概念具体理解的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二是如何理解德育过程。
德育的内容: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广义的教育:与伦理学体系中道德概念不同,“教育学上的德育,则是相对于智育和美育来划分的,它的范围很广,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
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构建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德育功能是德育理论与实践的核心问题之一。学校德育的功能可以概括表达为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三个主要的方面。(1)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指的是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具体来说,主要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
(2)德育的个体性功能
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是指德育对社会发展所能发挥的客观作用,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则是指德育对德育对象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其中享用性功能是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
德育的核心任务是要赋予每一个个体以科学的价值观、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等等。道德的个体生存价值或功能是一种德育效果的评价。
(3)德育的教育性功能
德育的教育性功能有两大含义:一是指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二是指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指德育对智育、体育和美育等方面的促进功能,就其共性来看主要有三点::动机作用、方向作用、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
赫尔巴特曾经指出“我不承认任何‘无教育的
教学
’”。德育的教育学功能实质上是整个教育活动精神本质的问题。德育的教育性功能要予以具体落实,必须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德育系统本身教育功能发挥的自觉意识的确立。其次,是打破教育与教学、“人师”与“经师”的阻隔,师德育与其他各育的关系复归其统一的原本。
二、中小学德育的任务与主要内容
德育的任务是指德育活动要努力培养学生品德素养的教育目标,德育内容则是指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价值与规范。德育任务是教育目的在德育方面的直接体现,德育内容则是完成德育任务所要从事的具体工作。
关于中小学德育的任务,199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所指定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是这样表述的:是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并为使他们指那个键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将定那个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
德育内容实际上就是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我们认为,从基本的道德教育开始,德育内容应当包括三个主要的层次:
(一)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基本道德是个体生活的基础性道德要求。德育的基础是要教学生学会生活。
(二)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
包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主与法纪观念和其他政治常识的教育等项内容。集体主义教育史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育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当注意的问题主要有:第一、爱国主义教育既有一般的对于祖国的向往、爱恋之情,也有对于具体的祖国的热爱与奉献的冲动。第二、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制度是一致的。第
三、
爱国主义应与改革开放的新形势紧密结合。爱国主义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表现是自觉维护民主与法制。
(三)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
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是人的精神内核。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应当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任务。
第二节 智育
一、智育概述
智育是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
“智慧”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方面是指人对知识的掌握,对事物的敏捷而正确的理解、辨析、判断,以及具体的发明创造等。形式方面则包括理解、辨析、判断和发明创造等方面的心智和实际能力(即智力)。
斯皮尔曼认为,智力因素主要有一般因素(g因素)和特殊因素(s因素)两项组成。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帕金斯认为:智力=power + tactics + 知识。
智育的意义重大。智育的意义可以从其必要性和可能发挥性的功能两个角度去理解 首先,人的智慧水平有通过智育去培养的必要。教育对于智力发展的必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在没有学校教育的参与的情况下,人的智力也会在生活中得到一定的发展,但这一发展是自发和缓慢的。
第二、要使每一个人类个体所具有的的智力潜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需要将物化的智力成果同主观的智力成果结合起来,在实现客观文化向学生主体能力的转化的同时,在转化中增进智力的发展。
其次,智育对社会和个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功能。
第一、从社会的角度看,智育是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催化剂。 第二、智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第三、智育对于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小学智育的主要任务与内容
(一)传授知识
(1)如何界定知识,是狭义还是广义的知识概念;
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指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够直接陈述出来的知识,也称记忆性知识,是一种狭义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指个人没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其存在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论的知识。
(2)如何认识知识传授与智力发展之间的关系,即如何看待实质教育和形式教育的关系。
(二)发展技能
(1)技能概念的理解
技能是指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照某种规则或某种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活动的能力。技能不仅是指身体活动的协调能力,还包括进行智力活动的智慧能力和对认识活动本身的反省认知能力(也叫元认知能力)。
(2)技能发展与智力发展的联系
(三)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
第三节 体育
一、体育概述
在学校教育中有意识的促进学生体质、体能、体魄提高的教育活动。广义的体育是指所有能够增进人的身体素质及活动技能的活动。它包括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和所有能够增进体质和体能的活动。我们这里所讲的体育是狭义的体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有意识地促进学生体质、体能、体魄提高的教育活动。其基本特征是教育性、技能型和娱乐性。
学校体育最初的来源是早期人类的劳动和娱乐。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社会成员的素质。
学校体育所具有的功能可以解释为以下三个方面:
(1)
健体功能。首先是指对身体机能的促进作用。其次,体育活动可以改善和提高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再次,体育活动还可以提高人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2)
教育功能。可以理解为体育的价值功能。这具体表现在体育活动中对德育、智育和美育的促进上。
(3)
娱乐功能。是指学校体育能够使学生在劳累之后在体力和精神上得到恢复和放松。
二、中小学体育的主要任务
(一)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的正常发育
增强体质的内涵有三。一是要使学生有一个健全的体格。二是要全面地发展学生的体能。三是要提高学生身体的适应环境和抵御疾病的能力。
(二)提高运动素养,传授必要的知识技能
(三)培养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
中小学体育任务的完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
从活动的内容角度看,小学体育的主要项目有游戏、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从要实现的具体教育目标的角度去理解,这主要体现在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大纲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上。
第四节 美育
一、美育概述
美育是以培养学生审美、立美的能力,从而促使他们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狭义的美育,极端的定义是认为美育专指“艺术教育”。
二、美育功能及其认识的扩展
(1)关于美育的直接功能,即“育美”(审美观以及审美、创作能力的培养等)
(2)关于美育的间接功能。它是一种附带功能,或者说是一种潜功能,具体讲,就是美育的德育功能,促智、健体功能等。
(3)关于美育之“超美育”功能,即美誉的超越性功能。中国教育史上蔡元培先生倡导的“以美育代宗教说”,实质上是美育的超美育功能认识的一个代表。
三、美育的任务
(一)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二)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鉴赏美包括鉴别和欣赏两个方面。
(三)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表现美是创造美的初级形式。
(四)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学校美育的根本任务是要使学生具有发现和创造美好生活的基本能力,从而努力追求高品质的生活、高境界的人生。
四、艺术美育、自热美育、社会美育和教育美育
美的基本形态是艺术美和现实美。现实美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教育美。学校美育的实施,主要应主要以下四个方面:
(一)艺术美育
艺术美育是指以艺术美为内容的美育活动。艺术美育应当成为学校美育的核心内容。艺术美育在学校教育中主要是靠艺术类课程去实施的。
(二)自热美育 自热美育具有非常大的生动性和随机性。郊游、远足、户外劳动等都可以成为进行自热美育的良好方式。
(三)社会美育
社会美也叫生活没,包括人格美、劳动与生活过程的美、产品以及环境美等。社会美具有较为明显的社会性、历史性、民族性和阶级性。
(四)教育美育
所谓“教育美育”是指要使全部教育活动成为美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活动本身要努力做到审美化。
教育学第六章课程教案 教育学第六章教育制度教案篇二
课程名称:教育学
教材: 教育科学 出版(出版社),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编著,2008年第2版
讲授人:陈卫专业技术职务:讲师 学历:硕士研究生学位: 硕士
讲授题目:教师和学生
所属章节:第四章计划学时:8
教学目标和要求:
认知目标:认知:教师,教师专业化,学生的本质属性,师生关系;理解:教师职业的性质、特点、教师职业素质要求,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结构、途径与方法;学生的本质属性;分析:教师和学生的权力和义务;运用师生关系的知识,分析师生关系;综合:全面认识教师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效果。
情感目标:初步树立专业发展的自我意识和观念,逐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师生观。技能目标:能在职前进行教师专业化的训练并在以后的职中、后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化训练方法;能跟学生建立良好关系。
教学重点: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特点:职业角色、训练多样化
二、教师职业素质要求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结构、途径与方法
三、学生的本质属性
四、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及建立
教学难点: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训练多样化的职业特点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结构、途径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课程教案(教学要求)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演示法、讨论法
使用教具:
多媒体教室里用多媒体设备及ppt演示文稿;普通教室里用黑板、粉笔和讲义等
思考题:
1、以前,我国没有把教师职业当成专门职业,而1995年后,为什么要把教师职业当成专门职业?
2、教师应该有什么样的素养?
3、结合案例《做个“特级教师”也不难》思考:特级教师或成熟型的教师是什么样的?
4、你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怎样建立?
参考资料:
《当代教育学》(袁振国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教育学》(专科)(刘家访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小学教育学》(黄济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教育心理学》(第三版)(皮连生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走进新课程》(朱慕菊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周小山等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班主任工作案例教程》(赖华强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相关案例。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课程教案(教学内容、过程)
一、知识新授阶段
(一)复习与新课有关的原有知识
学校教育能加速个体化发展的原因?(提问、小结)
(二)告知教学目标包括重难点
(三)指导学生的知觉与理解
1、在复习并总结的基础上,引出新课题: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导和关键因素。今天我们要学习、探讨与教师有关的问题。利用普遍认可的两位专家的关于职业的专业化标准和案例:“具有中国特色的‘民办教师’、‘代课教师’ ;相关的教师资格认证的法律法规”分析,结合感性认识启发学生思考:以前,我国没有把教师职业当成专门职业,而1995年后,为什么要把教师职业当成专门职业?然后总结,并自然引出关于教师是专业人员的学习。
2、利用教师的不同的具体形象的图片,结合实际教育生活包括本人的教育经历说明教师职业角色多样化。
3、教师职业训练专业化(结合后面的教师素养和专业化学习,简介)。
4、提问:教师应该有什么样的素养?归纳、总结,结合案例“‘范跑跑’、‘杨不管’”、《做个“特级教师”也不难》(选自傅建明《教育原理案例教材》第119—120页)补充、拓展说明教师职业素养的三个要求,以及教师专业化的结构:专业意识、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品质(补充师爱的特征:广泛性、教育性和无私性——素养的情感基础,“亲其师,信其道”)、途径与方法。
5、在学生自己概括个体的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补充、完善说明学生独特的发展规律及其本质属性,结合实际教育生活中的案例,包括傅道春的《教育学》中第128—129页,133—134页的案例和案例《迟开的花朵》(选自傅建明《教育原理案例教材》第134—135页)说明学生的三个本质属性。
6、用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和调查:只有4.7%以上的学生把老师作知心朋友作为导入说明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和严峻性,再用案例《一脚踢走的信任》(选自傅建明《教育原理案例教材》第122—123页)和自己对五年制学生的教育经历说明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归纳出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及如何建立。(补充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学法研究并指导学生掌握学法;贯穿在日常一切教学活动中)。
7、点明教师和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二、检查新授知识的理解
在课堂讨论、提问、作业和复习课中进行。
三、小结
四、作业
1、上互联网或图书馆、书店查阅教师教育发展的改革动向、趋势,谈谈自己对教师专业化的认识。
2、上互联网或图书馆、书店查阅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年级特点和人格上的差异,说明教育的对策。
教育学第六章课程教案 教育学第六章教育制度教案篇三
第三章 教育基本规律
教育具有自身的运作规律,教育学的任务就是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在教育的众多规律之中,了解并掌握两大基本规律,对于我们分析和研究教育问题,更好地开展现代学校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教育规律概述
一、什么是教育规律
所谓规律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普遍联系是客观世界的基本特征之一,思格斯在批判杜林的形而上学的观点时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的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联系就是关系,指事物与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比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事物的普遍联系是客观的、复杂的和多样的,规律所反映的就是那些稳定存在的、本质性的联系,所以,列宁指出:“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科学的任务就是揭示客观存在的规律。
由规律的定义可推出,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 教育作为客观存在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在这一活动的内部诸要素之间、各个环节各个部分之间以及教育同其他的社会现象之间存在着各式各样的联系,其中,教育活动自身以及教育同其他现象之间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教育科学所要揭示的教育规律。
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能主观臆造任何规律,但客观规律又是可以认识的,如果人们的认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那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或科学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是直线的,而是曲折的,需要多次反复,人们对客观规律或真理的揭示是一个由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人们不可能一下子完成对真理的探求,而只能无限接近客观规律,因此,毛泽东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入了高一级的程度。“可见,认识规律的过程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人们可以借助视察、实验、调查等方法,以经验、假说、定理、定律、理论等形式来揭示一定条件下的事物的规律,但从人类社会和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看,任何哪怕得到实证的认识都是相对的,只是对客观规律“颗粒“的揭示,是人类无限接近客观规律的必经阶段,从欧几里德(约前330一前275年)的几何学原理到19世纪的“非欧几里德几何学“,从牛顿(1643- 1727年)的经典力学理论到爱因斯坦(1879- 1955年)的“相对论”,自然科学的这种“循环“式前进与发展,证明了规律揭示的艰巨性。教育学科属社会学科之列,而社会现象是由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的参与而产生的,其复杂性非自然现象可比,因此,揭示教育规律的过程更加艰辛。如果从我国古代的《学记》对教学规律的初步
总结
开始算起,揭示教育规律的工作已进行了两千多年,若从赫尔巴特提出教育学“科学化“主张算起,也已近两百年了,但对教育规律的揭示工作的成果依然不能令人满意,以至于英国当代教育理论家奥康纳断言:“我们可以说,‘理论’一词在教育方面的使用一般是一个尊称。“这种说法尽管带有强烈的“唯科学主义”色彩,但从侧面说明了教育规律研究的复杂性。教育规律源于并高于人们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经验,因而,不能把教育规律混同于教育经验或教育方针、政策。对客观教育规律的揭示有赖于对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但教育经验是具体的、局部的、个别的,有些是偶然的、不稳定的,即使是那些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教育经验,也不能等同于教育规律,因为经验总归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总结出的经验。当然,认识是不断地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一定条件下的教育经验的总结,是人们对教育规律的相对认识,是最终揭示客观教育规律的必由之路,盲目地拒绝接受那些具有一定普遍性的教育经验,甚至否认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各种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相对真理性,对揭示客观教育规律是没有益处的,因为我们不可能离开教育经验和各种教育思想、教育理论而凭空构建教育规律的大厦。教育的方针、政策与教育规律的关系在本质上是认识和实践的相互关系的反映。认识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揭示规律,可以用来指导我们更好地改造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教育规律对于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无论是微观的教育教学活动,还是宏观的教育政策的制定,只有遵循教育规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教育的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制定出来的,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它不是教育规律,但教育的方针、政策的制订必须符合教育规律的要求,否则只会给教育带来灾难性影响。
二、教育规律的分类
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教育规律绝不是一条、两条所能揭示的,它是一个复杂的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两方面,一是客观存在的教育规律的体系,另一个是通过认识所获得的教育规律的体系。后者表现为各种形式的教育理论,尽管教育理论不能等同于教育规律,但应视为一定条件下对某方面教育规律的相对揭示。当代德国教育学者布雷岑卡将这种形式的教育规律划分为教育的科学理论、教育的哲学理论、教育的实践理论三类,教育的科学理论主要研究教育事实,说明教育“是什么“;教育的哲学理论则从哲学观点出发,建立价值与规范;实践教育理论则为教育行为和活动提供实用的原则与方法。这种分类对于正确认识与运用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认识上以理论的形式存在的教育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并有助于澄清奥康纳有关教育理论只是“尊称“的消极思想。
客观教育规律即不依人们的认识和研究为转移而客观地存在于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规律,根据规律所起作用的范围,通常分为教育基本规律和教育特殊规律两大类。教育基本规律,是指存在于一切教育现象之中,并始终贯穿于教育发展的整个过程之中的规律;而教育特殊规律是指教育在不同时期、教育的不同领域或者教育的不同要素、不同部分之中各自具有的特殊而具体的规律。教育基本规律存在于教育特殊规律之中,是对特殊规律的进一步抽象与概括;教育特殊规律要受教育基本规律的制约,是对基本规律的具体化。两者紧密相联。
把教育规律划分为基本规律和特殊规律,虽然有助于对教育规律作初步区分,但仍不免失之笼统,究竟有哪些基本规律和特殊规律呢? 1980年厦门大学潘懋元教授提出的“教育的外部规律“。“教育的内部规律“的分类说提供了有益的思路。根据这种划分,教育的外部规律是指“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与整个社会系统及其他子系统—主要是经济、政治、文化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规律“,而教育的内部规律“指的是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它内部各个因素或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规律”。这种看法,引起了不同争论,支持者与反对者均有。我们认为这种划分是对教育规律分类的有益尝试,其把教育规律从“内部“、“外部“两个维度来区分,反映了教育规律的空间存在位置的差异性。教育规律一是存在于教育现象内部,二是存在于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联系之中,无论是基本规律也好,还是特殊规律也罢,都能循着这种思路继续细分下去。
从这种思路出发,教育基本规律可以分为两条。一是反映教育这一系统内部各个要素、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本质联系的基本规律,尽管教育现象内部各要素、各子系统的联系十分复杂,但是,人是教育的核心对象,教育的宗旨是要规范、引导、促进人的发展,因此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本质联系是教育基本规律之一。二是反映教育这一系统与社会的其他系统之间—主要是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子系统之间的本质联系的基本规律。把教育基本规律细分为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及教育同社会发展之间的本质联系,有助于更清楚地认识教育基本规律的内容。事实上,教育特殊规律也可遵循这样的路径来研究,在教育与人以及教育与社会的种种联系之中,探寻一个个具体的、特殊的教育规律,有助于教育基本规律的探究与发现。第二节 教育与人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人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人的发展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核心联系,因而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本质联系是教育的基本规律之一。这条规律可以表述为“教育受人的发展规律的制约并为人的发展服务“即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教育能为人的发展服务,它在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要受人的发展规律的制约。
一、教育在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一)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人期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它包括个人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两方面。从身体发展来看,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如骨骼、肌肉的发育,身高体重的增加,肺活量的扩大等。从个体心理的发展来看,指的是个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和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等心理现象的形成和发展。如初生儿只有简单的吸吮、眨眼等反射,随着年龄的增加,个人的感知力、记忆力、思维力乃至个人性格等不断丰富和成熟起来。人的发展的这两个方面是有机的统一整体,身体的发展尤其是神经系统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反过来,心理的发展又会影响身体的发展,健康而成熟的心理有助于提高身体发展的质量。离开身体发展的心理发展和没有心理发展的身体发展都是不符合科学的人的发展观的。
从人的发展的时间范围来看,一般系指个人从出生到成人这段时间,但现在愈来愈趋向于将人的发展的时间段加以延伸,把人的发展视为“个体从生物学的受孕至生理死亡整个时期所经历的变化过程“。对人的发展时间范围的扩展对于现代教育理念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早期教育、终身教育,不能不说与人的发展在时间上的延伸有关。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从外部因素来看,遗传、环境和教育是主要的因素;从内部因素来看,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些因素在人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总的来看,外因是个人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个人发展的关键,但是在人的发展的三项外部因素之中,教育是一项特殊的因素,教育自身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它在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二)教育及其他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环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其中,教育在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是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本质联系的一个方面。1.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生理基础。
遗传是生物亲子性状的传递过程,即生物机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等由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后代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征称为遗传素质。遗传是通过基因在生物亲子之间传递信息的。据研究,基因是一种由多种氨基酸联接而成的大分子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它位于人类的23对共46条染色体上,每对染色体一半来自父体,一半来自母体,分别储存着父体、母体的生理信息,当受精卵产生以后,受精卵内的23对染色体便通过基因分别将来自父体和母体的不同信息传递给下一代,包括个体的形态、结构、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都可经这种方式传给下一代。这些遗传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是人的发展不可缺少的生理基础。
(l)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基础。
个体的形成从受精卵的产生开始,经过胎儿的发育,到出生之时尽管身体的各个方面还相当稚嫩,但是通过遗传而获得的解剖生理上的特征—发、肤的颜色,身体的形态,器官及神经系统的形成等是后天发育的生理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人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骨骼和肌肉的基本结构,怎么可能有日后的身强力壮呢?因此,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基础。
(2)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能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遗传获得的解剖生理上的特征,部分地制约着人的身体及心理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从而对入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有一定的影响。而个体通过遗传所获得的解剖生理学上的特征的差异性,也成为人的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3)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通过遗传获得的解剖生理上的特征不是一成不变的。首先,生命在孕育形成之初就已经经历了遗传信息的变异;其次,个体所获得的或优或劣的解剖生理上的特征经过后天的养护与教育是可以变化的。因而,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遗传只能提供人的发展的生理基础。在遗传作用问题上,“遗传决定论“者过分夸大了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优生学创始人高尔顿(1822-1911年)在《天才的遗传》(1869年)中写到:“一个人的能力乃由遗传得来,其受遗传决定的程度,如同机体的形态和组织之受遗传决定一样。“美国心理学家霍尔(1844-1924年)更夸张:“一两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这种把遗传提供生理基础的作用夸大到决定人的发展的程度的观点,显然是不科学的。2.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环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环境相对于主体自身而言,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的形成和发展的全部外在因素,包括先天环境即胎内环境和后天环境即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狭义的环境指围绕在个体周围并对个体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包括个体所面临的自然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学校教育在本质上也是个人发展的外部环境,只不过它对人的发展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研究方便暂把它作为影响人的发展的一个单独的因素考虑。这里所说的环境是指除教育以外的狭义的环境。
环境在人类的发展中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个体出生后,总要面对一定的自然、家庭和社会的环境,人的发展不可能在与世隔绝的真空状态中完成,没有相应的外在环境,人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具体来说,环境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良好的环境,能促进个人在遗传的基础上得到较好的发展;相反,不良的或者恶劣的环境,能阻碍或者限制个人的发展。比如,良好的自然环境—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等能给人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促进人的发展,而自然条件艰苦、物产贫乏、交通闭塞则可能扼杀个人良好的发展潜能;在家庭环境方面,家庭的经济状况、文化水平、人际关系、教育观念等,也能给人的发展以影响力,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反之,则会对个人的成长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就社会环境而言,大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小到一个社区的民风民俗、人际交往等,也能给人的发展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和谐、安定、积极向上的社区环境能给青少年身心发展以正面的促进,而混乱、暴力充斥的社会环境则只能给青少年身心发展以消极影响。
在环境的作用问题上,看不到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制约作用是不对的,要充分肯定和重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制约作用,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即明确肯定“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土,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但是我们不能夸大环境的作用,人具有自觉能动性,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的,而是积极地能动地进行实践活动以适应和改造环境。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1878-1958)在《行为主义》(1925)一书中宣称:“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并在我自己的特殊天地里培养他们成长,我保证他们中任何一个都能训练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类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或巨商,甚至乞丐和小偷,无论他的天资、爱好、脾气以及他的祖先的才能、职业和种族如何。“这是一种地地道道的“环境决定“论,是不科学的。
3.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客观世界产生的积极作用,它包括对客观世界能动的认识活动和改造实践两个方面。人能够通过能动的认识活动,来反映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改造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这是人的本质特征。主观能动性能通过主体自觉的对自身以及与自身相关的事物的认识来改造自己,从而对自身的发展影响至关重要。相对于遗传、环境乃至教育而言,主观能动性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内部因素,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是人的发展的动力所在。
第一,能动的认识是遗传、环境和教育影响作用发挥的动力源泉。没有主体通过感知、思维等认识活动对外部因素以及主体自身的能动反映,遗传、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是无法发挥的。比如,对教育而言,无论教育者知识怎样渊博、方法如何恰当,但若没有受教育者主动的接受,教育的效力就等于零;而遗传和环境的不利影响,则可以经过主体的认识而加以克服。
第二,能动的活动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里的活动指除认识活动以外的在认识的基础上开展的实践活动。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来看,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归宿,是认识的决定性因素,离开实践的认识是先验的、唯心主义的,也是没有意义的。就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而言,无论能动的认识多么强烈、多么清晰,但主体若不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去实践,将认识化为行动,则主观能动性的作用终将只能停留在意念的冲动上,不能对人的发展产生实际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动的活动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综上所述,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4.在影响人的发展的外部因素中,教育在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对人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假如要去形成一个人,那便必须由教育去形成。“洛克宣称:“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他们对教育作用的评估一般来讲是正确的。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虽然与遗传、环境因素一样是外因,但教育的作用是最突出的,它在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是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本质联系的一面。
(l)教育制约着人的发展的方向。
人的发展方向是指人在身心两方面所要达到或追求的目标规格和水平,要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教育由于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能够对人的发展方向产生制约作用。教育的目的性是由人的能动性决定的,人是有自觉意识、能动的动物,目的性是人的活动的特征,它必然要反映到由人参与的任何活动之中,教育是人的社会活动,它具有目的性是必然的。教育的目的性在任何形式的教育活动中均有反映,在形式化的、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中反映最明显。现代学校教育从微观的四五十分钟一节的课堂教学活动到宏观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对人发展的每一阶段、每一方面的目标都有明确的要求与规定,从而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方向产生全方位的制约作用。
(2)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能给人的发展以全面、系统、深刻的影响。
教育活动的目的性不仅表现在对发展方向的规定与设想上,而且表现在为了达到规定的要求而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之中,这一点,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表现尤为突出。现代学校教育通过建立严谨的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备学制体系,通过精心设计、组织的教学计划(或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素质的发展产生全面、系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这种影响同遗传和环境的影响力有着天壤之别,遗传只是人发展的生理基础,环境的影响则是零碎的、偶然的、没有目的、没有计划的,现代有组织的社会教育也只能给人的某方面的发展施加有限的影响,只有学校教育才能给人的发展以系统、全面、深刻的影响。
(3)学校教育有专门的教师,从而强化了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专门化的教师的存在是学校教育区别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关键,也是学校教育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更能发挥主导作用的原因。在学校教育中,专门化的教师不仅终生以教书育人为职业或者为主要职业,而且具备教师职业所需的广博的知识、教育教学的理论与技术、良好的道德品质,他们能运用科学的教育理念,选择恰当的方法,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教师专门化的特点及其作用,无论是“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还是热心公益的社会教育者,都是无法与之相比的。
(4)青少年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教育的主导作用更易在他们身上发挥。
从婴幼儿期到青年初期,人的身心发展迅速,身体从稚嫩到成熟,心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迅速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很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教育的作用容易发挥。同时,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儿童,主要是在学校中接受教育,学校教育成为影响他们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如果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话,那么,学校教育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主导作用则愈益显著。透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的诸种外部因素之中作用最为突出,它在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当然,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有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二、教育的发展要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之中,教育对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只是联系的一个方面,反过来,教育的发展也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这是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另一面。在教育的发展尤其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实践运作中,教育目标的制定、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教学原则与方法的确立等,都不能离开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而盲目地决定。教育如果目中无“人“,不顾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就不能很好地发挥。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教育的发展要受下面五条规律的制约:
(一)教育要受人的身心发展顺序性的制约,循序渐进地促进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呈现顺序性,在正常条件下,身心的发展沿着一定的方向和先后顺序展开,而且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逾越的。例如,儿童身体的发展呈现两种顺序:一是自上而下的顺序即所谓“头尾法则“,身体各部分的发展沿着头部、颈部、躯干、下肢顺序展开,头部发育早于颈部,颈部发育早于胸部,胸部发育早于腰骶,上肢发育早于下肢,胎儿的头、脑和眼睛的发育比躯干和两腿要早,出生以后,这些部位的发育依旧先于身体的下半部,使身体各部分比例不相称,直到身体发育成熟才能协调相称,这就是身体发展的自上而下的顺序使然;二是自中心而边缘的顺序即“远近法则“,身体的发展从中部开始,然后延伸至边缘部分,头部和躯干比四肢先发育,手臂和腿比手指和脚趾先发育。人的心理机能的发展也有顺序性,一般遵循这样的顺序:感知、运动、情绪、动机、社会能力(语言交往)、抽象思维;而每一种心理活动的发展也大致呈现出由简单而复杂、由低级而高级的顺序,感知觉从简单的感觉到精细的感知,思维由动作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必须遵循这一规律,“揠苗助长“。“凌节而施”,不仅无助于人的发展,而且会给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伤害,教育制度的确立、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选择等,都必须受这一规律的制约。
(二)教育要受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的制约,必须针对青少年学生不同的阶段的年龄特征,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人的身心发展总的来看是连续的,但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身心特征又有质的差异,这就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一般将人的发展分为这样几个阶段:婴幼儿期(初生至六七岁,相当于托儿所、幼儿园时期)、儿童期(六七岁至十一二岁,相当于小学阶段)、少年期(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相当于初中阶段)、青年期(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相当于高中阶段)。例如:儿童时期(即小学阶段):从身体发展看,儿童处于两次发展的高峰期之间的平稳发展时期,骨骼发展较快但尚未完成,肌肉含水分较多且肌力弱,易疲劳,大肌肉发育先于小肌肉,灵活性差;从心理发展看,儿童感知觉有所发展,但精确性差,有意识记发展起来,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注意力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优势,但具有明显情绪色彩,情感丰富但深刻性、稳定性有待进一步发展,意志力发展水平较低等。中学阶段(包括初中、高中阶段):儿童身体方面经过青春期的发育,在身高体重、体内机能乃至性的发育等方面趋于成熟;在心理方面,也由易变性渐趋稳定,是闭锁性与开放性、依附性与自主性、幼稚性与自觉性并存的错综复杂的矛盾时期,与小学阶段截然不同。身心发展的这种阶段性要求教育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小学阶段,儿童的注意力易分散,要求充分运用无意注意规律、采用恰当的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而中学阶段青少年由于注意力的增强,则要求选用提高有意注意力的方法进行教育。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要根据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学生认识发展的不同水平,精心组织。总之,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制约着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的选择或制定。
(三)教育要受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制约,必须抓住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人的身心发展不是匀速的,也不是齐头并进的,而是呈现不平衡的特征。这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的身心的某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阶段速度是不相同的。例如,人的神经系统的发展,在六七岁前发展迅速,达到成人脑重的80%,此后速度逐步放慢,20岁左右停止生长;人的身高与体重,出生后的第一年和青春发育期是两个生长高峰,其他阶段速度放慢甚至停止;个人语言的发展在3岁左右是快速发展时期,语词数量、句子的完整性、使用语言的技巧等在这一时期进步很快。第二,人的身心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是不平衡的,如,人的身高体重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就迅速发展,而生殖系统和性功能则要到青春发育期才大幅度成长;幼儿时期人就有了直觉行动思维,而直到青少年期才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必须抓住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以便最大限度地促进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的发展,错过关键期,教育就可能事倍功半。
(四)教育要受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的制约,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既呈现共同趋向,又表现出个别差异。其中,个别差异性一般通过发展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等方面的不同而表现出来。例如,有的儿童身体发育早,早熟、早慧,而有的儿童身体发育迟;有的儿童抽象思维发展水平高,而有的儿童则不擅长于抽象思维;有的儿童对音乐有特殊的感受,有的对艺术形象有深刻的记忆表象;有的好动、善于与人交往、言语流畅,有的喜欢安静、独处、沉默寡言而不合群等。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不能千篇1律、一个模式,而必须针对每个人的特点,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教育、教学的内容及方式、方法的选择等均须受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的制约,充分考虑每个人的不同特征,有针对性地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五)教育要受人的身心发展的整体性的制约,必须促进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既呈现一定的方向与顺序,有一定的阶段性,同时,人的身心发展又是连续的、整体的,不能截然分开的,呈现出整体性的特征。这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的身体的各个部分或者心理的各个方面,是相互联系、整体发展的。在身体发展方面,尽管呈现出自上而下、由中心而边缘的顺序,但这并不是说等到上面的或者中心的部位发展好了再发展下面的或边缘的部位,而只是表明发展速度有差异。事实上,无论是胎儿还是新生儿,在头部迅速发展的同时,其他部位也在发展着,否则不能成其为人了。在心理方面,认知过程、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相互之间,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之间,每一种心理活动的不同类型的现象之间(如具体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有意记忆与无意记忆之间等)均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不可能等认知过程各因素发展好了再去发展情感过程或其他心理现象,也不可能在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与抽象思维的发展之间找到一清二白的分界点,心理的发展是各方面整体、协调的发展。第二,人的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身体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基础,心理健康发展也能促进身体健康发展,离开心理发展的身体发展和没有身体发展的心理发展,都是不可想象的。人的身心发展的整体性要求必须全面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各方面素质的发展,而不是片面发展;教育教学的内容、方法的选择要从整体性要求出发,为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
总之,人是教育的对象,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是教育在人的发展中主导作用发挥的前提,教育的发展只有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和整体性,才能真正在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由此,教育的第一条基本规律可以概括为:教育能为人的发展服务,它在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反过来,教育的发展又必须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第三节 教育与社会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必然要同其他的社会现象之间发生联系。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同社会的其他现象—主要是政 治、经济、文化等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是教育的另一条基本规律(潘懋元教授称之为“教育外部基本规律“),这条基本规律可以表述为:“教育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并为社会发展服务。“即:教育与社会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一方面,教育能为社会的发展服务,影响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又要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能给教育的发展以巨大的制约作用。
一、教育与经济之间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的关系
经济作为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它是政治、法律等社会的上层建筑赖以建立的基础,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其中,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因此,教育与生产力以及与生产力紧密相联的科学技术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是教育与经济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的集中体现。
(一)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1.教育通过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体力和脑力的总和,是社会生产力的首要的能动的要素。有生命的人的存在是劳动力产生的前提,马克思指出:“劳动力只是作为活的个体的能力而存在,因此,劳动力的生产要以活的个体的存在为前提。“活的个体要成为劳动力,就必须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体力和脑力,而且愈是现代社会,对脑力的要求愈高。劳动力的再生产就是把活的个体这种可能的、潜在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这种转化主要依靠教育来实现,正如马克思指出:“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简单,生产工具简陋,劳动力的培养只需要在生产、生活中加以熏陶即可,无需复杂的教育训练。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现代工业大生产的迅速形成与发展,对劳动力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素养有了很高的要求。据分析:在机械化的初级阶段,生产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比例为9:1,而到机械化中期则为6:4,到全自动化阶段为1:9。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劳动力若没有较高的素质显然是不合格的,国际经济组织统计表明:从1970年到1994年间,整个制造业中,熟练工人的就业数量增加了10%,而非熟练工人的就业数量则下降了70 %;中学毕业人员的失业率为10%,而受过高等教育人员的失业率为3.8%。人的智力的增加、劳动力素质的提高靠什么呢?只有靠教育,教育通过传递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科学知识,促进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并掌握从事现代生产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把一般的劳动力培养成高素质的劳动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学校教育中,学制的完善、义务教育的延长、职业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日益普及,可以被合理地认为是社会日益提高的再生产劳动力的要求的反映。
2.教育通过实现科学技术的再生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是两个紧密相连而又有区别的概念。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而技术则是在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关系密切,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劳动力的再生产,工具的制造、生产资料的获取等,都离不开科学技术,尤其是人类进入现代工业大生产以后更是如此,因此,马克思指出“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在内“,邓小平更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人类所经历的农业时代,土地、阳光和水是基本资源,农牧业和家庭手工业是基本生产方式,尽管也需要一定的技术,但总起来看,科学技术对经济的发展贡献还体现不充分。但进入现代工业大生产以后,情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从十八世纪开始的以蒸汽机和自动纺织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的机器大生产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道尔顿(1766-l844年)的原子论、麦克斯韦(1831——1879年)的电磁场理论奠定了基础化学工业和电机发明的基础,电炉炼钢、电机、电灯、电报、电话、内燃机、汽车、飞机等在19世纪相继发明,把人类推到了钢铁、化工、电气化等现代工业化生产的时代,人类在一百年的时间里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比过去数千年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还要多,充分显示了科学技术的力量。进入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更加迅猛,量子理论和相对论为原子技术、合成化工技术、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下半叶以来突飞猛进的电子技术、半导体技术、集成电路、计算机、全球通信、多媒体网络等,正在把人类推向信息时代,一个基于知识的创造、传播以及创造性运用的知识经济时代已“初见端倪“。据估计,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的科学技术贡献率为60—80%;美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的持续增长的源泉在于5000家高科技公司;1982年美国富豪榜前10名中有8名是石油等传统产业巨头,而现在以软件业巨头比尔·盖茨为代表的基于高新技术的新的经济巨头正迅速取代传统经济巨头的位置,1995年由《福布斯》排名的顶级富豪榜的前6名,有5人为计算机领域的风云人物。这显示,高新科学技术正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毫无疑问,当科学技术还只是为少数人所掌握时,它还不能成为“第一”生产力,必须通过科学技术的再生产即科学技术的传播,使它为一般的劳动者所掌握,科学技术才能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再生产主要依靠教育,只有组织严密、设计周详、考虑全面的现代学校教育才能充当科学技术迅速传播的主要力量。中国古代虽然有“四大发明“,但当时的教育不利于科学技术的普及,因此没能形成社会生产力,这也从侧面说明教育在科学技术再生产中的重要性。总之,现代生产高不开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普及又离不开教育,教育便通过实现科学技术的再生产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3.教育通过创新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教育不仅是再生产科学技术的手段,而且是创新、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力量。现代学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科学技术创新的主要阵地。高校有很强的教学、科研和从事研究、开发的人力和物力,在传播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创新科学技术。
据估计,近20年来世界基础科学研究的成果70%以上来自高校。我国从1956年止1991年的36年间,共颁布自然科学奖5次,获奖445项,其中高校获得188项,占总数的42%;1980年以来高校获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的项目分别占全国颁奖总数的21%,30%,40%;我国实施“863”计划的10年内,共取得高新技术成果1398项,高校取得的成果占总数的49.5%,可谓撑起了“863”半边天。高校的创新力由此可见一斑。目前,世界各国兴起的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均是依靠高校或科研单位的科技创新能力建立起来的。美国著名的“硅谷”,方圆几十公里,年收入数百亿美元,依托于斯坦福和伯克利两所著名大学;在美国南部,以得克萨斯大学为依托建起了“硅平原”工业区。在我国北京的中关村,依托北京大学等一批高校的科技创新力,建起了我国自己的“硅谷”。据上海《高校科技信息》报道,1999年度,在由上海市人民政府组织的上海市重大决策咨询研究课题的招标中,仅上海的高校就中标12项,占总项目的1/3。目前,我国高校正在推行的产、学、研一体化战略目的之一,就是将高校的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当然,参与科技创新的不仅是高校的教师,事实上,许多发明、创造产生于高校之外的中等教育乃至初等教育的热心科技创新的师生中间。因此,教育不仅传播而且创新科学技术,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可见,教育通过劳动力的再生产、科学技术的再生产以及科学技术的创新,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促进经济的增长。20世纪上半叶形成的“人力资本”理论对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作了研究,舒尔茨、丹尼森、鲍曼等人力资本理论研究者将“学历、受教育程度”列入经济增长因素,舒尔茨研究了美国1929年到1957年的经济增长得出教育在国民收入增长中的贡献率为33%,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分别为35 %、10%、1l%,平均收益率为17%。人力资本的研究证明了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绝不是凭空臆造的。
(二)生产力对教育的发展由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教育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生活。教育教学中所必备的场地及仪器设备等,没有生产力发展所提供的物质条件是无法保障的,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更加强化了教育发展对经济的依赖程度,办多少学校、招多少学生,教育发展的规模大小以及速度的快慢均要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低,人们靠打猎捕鱼及采集糊口,教育只能在生产、生活中进行,没有专门的学校教育;进入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后,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不仅出现了学校教育,而且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到我国汉、唐时期已建立了规模宏大的教育体系;资本主义社会由于机器大生产的出现,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教育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义务教育逐步普及,职业教育开始出现,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方向发展。教育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充分体现了生产力发展对教育的物质支持力,也体现了生产力发展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
生产力对教育发展规模与速度的制约在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中主要是通过教育经费投入来体现的,生产力发展了,能够投入较多经费用于教育,教育的规模就可以扩大、速度就可以加快,否则,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就会受到抑制。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为了加快教育发展的步伐,教育经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增加,政府的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例不断提高。美国20世纪50年代,教育经费占gnp的比例为3.3%,1976年为6.5% ;英国20世纪50年代为2.6 %,1976年为6.3 %;日本20世纪50年代为5%,1976年为5.5%。
正是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长,世界各国各级各类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入学人数的增长率不断上升,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显示:世界各国1965年至1970年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生人数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3%、2.6%、4.4%;1970年至1981年间分别为2.9%、2.6%、3.l%。尽管影响学生入学人数增长的因素很多,但因经济发展而引起的教育投入的增长是个重要原因。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教育经费的投入不断增加。1986年至1996年,我国预算内教育支出增长近10倍;1980年至1985年,预算内教育支出年均增长14.66%;1986年至1990年,全社会教育支出年均增长20.38%,其中,预算内年均增长16.24 %,预算外增长27.98 %。但总的看,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np的比例到2000年要达到4%。我国是人口大国,教育规模庞大,教育经费不足必将严重影响到教育的发展,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矛盾的最终解决仍有赖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规格和教育的结构。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但人的培养标准或者规格如何,以及需要构建怎样的教育结构来培养这种规格的人才等问题,并不能完全由教育本身来决定,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高,人才的规格相应单一,教育结构也很简单。如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农业经济中科技含量低,劳动力主要看体力,不需要学校教育来培养,学校里培养的是规格单一,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的“统治人才”。《论语》里记载孔子的弟子樊迟“请学稼”、“请学圃”而孔子不屑一顾的故事,大抵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力状况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才的规格的要求。与这种单一的、排斥实用技艺的人才规格相适应,中国传统教育结构基本上是单一的普通文化、道德的教育。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进入现代大工业生产以后,生产中的科技含量不断增高,此时不仅需要培养政治人才,而且需要培养大量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所要求的现代劳动者。这种劳动者,既包括具备初步技术知识的工人,也包括具有较高科技创造与应用能力的专门人才和管理者。因此,从18世纪以来,由于人才规格的多样化以及层次的不断提高,现代学校教育结构不断丰富完善,义务教育制度建立,职业教育、现代高等教育不断发展。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以计算机、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产业兴起,加速了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的结构由此向“终身教育”的体系转化。由此可见,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的结构是受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的,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
3.生产力的发展影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人们的生产实践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源泉,因此,生产力的发展必然推动科学技术、人类认识的发展。认识成果的增多、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必然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变革。我国古代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这是因为当时的认识成果主要集中于人伦道德方面。文艺复兴以后,自然科学迅速发展,西方学校的教学内容除传统的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逻辑、修辞、辩证法之外,逐步增加了地理、力学、代数、三角、物理、化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内容,我国直到清末“洋务运动”兴起,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声、光、化、电等新内容的加入才改变了我国以儒家经典一统天下的传统教学内容的格局。
教学的方法与手段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原始社会,教育以口耳相授的方法进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文字的发明,造纸、印刷技术的相继出现,早期的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有了彻底改变。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半导体技术、电视、投影、计算机、互联网等的出现,使教学手段日趋现代化,当代远程教育技术。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正在推动教育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教学组织形式也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传统的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是适应当时生产力不发达、对教育的需求不迫切的状况的。进入现代工业大生产社会以后,为了培养大批的现代工业生产者,班级授课制应运而生,它有力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满足了培养大批劳动者的要求。
总之,教育的发展规模与速度,人才培养的规格及教育的结构,教学的内容、方法及组织形式等,都不同程度地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教育的发展不能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这一物质前提。
综上所述,教育生产力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方面,教育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也要受生产力发展的制约。这集中体现了教育与经济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关系。
二、教育与政治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的政治是产生于一定的经济之上的,而政治制度、政治观念等一经产生,又会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对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教育与政治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联系,一方面,教育对政治有巨大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又必须受政治发展的制约。
(一)教育对政治有巨大的影响作用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以其独特的方式对政治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这表现在:
1.教育通过培养政治人才来影响政治的稳定与发展。任何一种政治都要靠人来实施,没有具备一定的政治观念与能力的政治人才,政治的稳定与发展是不可能的,我国古代教育家颜元就指出:“人才为政事之本,而学校尤为人才之本也。”合格的政治人才要通过教育来培养。我国先秦时期,政治官吏虽然实行世卿世禄制度,但皇室和贵族仍然举办教育,专门培养子弟统治百姓的能力;孔子办私学,目的不是教弟子学稼、学圃,而是传播他的儒家政治理想,培养新兴的政治人才,“学而优则仕”大抵反映了他培养人才的目标,《礼记·大学》中所揭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揭示了传统教育培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人才的抱负。事实上,自从隋唐建立科举制度以后,中国传统的官吏莫不是经由各种教育训练、饱读儒家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选拔出来的。这种政治人才的培养、选拔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中国传统政治数千年的稳定与发展。从历史上看,任何一种新的政治制度的建立,离不开新兴政治人才的培养。如,康有为在推行维新变法时,先于1891年在广州长兴里“万木草堂”讲学,宣传他的维新变法思想,培养了梁启超、陈千秋、麦孟华等一批维新变法骨干。孙中山为了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任务,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挫折与失败之后,不得不创办黄埔军校,培养政治军事的人才。现代社会政治日趋复杂,政治人才不仅要求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还需要有不同的管理才能,如政法、财经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因此,现代社会政治人才的培养与教育密切相连。据统计,美国1879—1953年,约有67%的高级政治领导人(包括总统、副总统、内阁成员、议长、最高法院法官等)都是大学毕业生,而且都是毕业于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名牌大学。由此可见,教育通过培养政治所需的人才能影响政治的稳定与发展。
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影响政治的稳定与发展。政治的稳定与发展不仅要有具备一定政治观念和能力的政治人才,而且要有强大的民意基础,只有一般的公民具备了与一定的政治制度相符合的政治思想和观念,形成了有利于政治的舆论,政治统治才能长久稳定。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讲,舆论是公众对某种普遍关注的事件公开表达的一致意见,政治制度、政策等都能成为舆论的焦点。舆论可以自发地形成,也可以有组织地形成,运用一定的方式有组织地造成的舆论,影响广、威力大。教育尤其现代学校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培养人的活动,能够向广大的青少年学生即本来的公民传递某种政治思想和观念,从而在青少年和广大民众中形成某种政治舆论。如果这种舆论是符合现存的政治制度的要求的,就能起到稳定现存政治的作用,反之,则会动摇政治稳定的基础。例如:民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但民主制度的建立不仅要有民主政治所需要的政治人才,更要有民众的民主意识,即要造成有利于民主政治成长的舆论,因此,教育在现代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杜威说:“民主主义和教育有相互的关系,因为不但民主主义本身是一个教育的原则,而且如果没有我们通常所想的狭义的教育,没有我们所想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民主主义便不能维持下去,更谈不到发展。”教育通过培养一定的政治人才,通过传播思想、形成一定的舆论,从而给政治的稳定与发展以巨大的影响力。因此,社会主义的中国要确保基本政治制度的长治久安,就必然要高度重视教育的政治功能,始终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重要位置。
(二)教育的发展要受政治的制约
教育对政治有巨大的影响作用,这只是教育与政治本质联系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也要受政治发展的制约,政治对教育的性质起决定性的作用。
1.政治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领导权属谁是政治的核心问题。在人类社会中掌握了生产资料的阶级或政党在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拥有在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方面各种事务的领导权,教育的领导权也就掌握在享有政治领导权的阶级、政党或社会集团的统治者手中。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利用对国家事务的统治权,来制定、颁布教育的政策、法令、法规,任免教师以及教育管理人员,控制教育经费,选择思想政治的教育内容,从而把教育的领导权牢牢抓在手中。例如,我国夏、商、周三代,实行“政教合一”、“官师合一”的文教政策,教育领导权掌握在皇室或奴隶主贵族手中;秦代,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教育领导权仍掌握在统治者手中;汉代以后,各朝代的官立教育均由中央朝廷和地方政府控制,教师及管理人员由官方任命,而历朝历代的私学尽管由私人举办,但最终的考核方式和儒家经典的教学内容,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官方影响。在西方,柏拉图提倡国家办教育,古希腊雅典和斯巴达的儿童均要接受正式的教育训练;中世纪,教会和封建领主控制着教育;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教育成为掌握政权的资产阶级统治者的重要内政事务,无论是分权制还是中央集权制,区别只在于由哪级政权代表统治阶级行使教育领导权而已。在社会主义中国,代表全中国人民最普遍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是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也从组织、思想和制度等方面掌握着中国教育事业的领导权。
2.政治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一定的政治制度不仅决定什么人、哪个阶级掌握领导权,而且也决定由哪些人分享各种权力和权利,教育权利的享受同样由在一定政治制度之下掌握领导权的统治阶级来决定。这是因为教育具有政治功能,能影响政治的稳定与发展,因此,什么样的人能受教育,就必然要从统治者的利益出发,只有那些符合统治阶级利益要求有利于维护政治统治的人才能有受教育的权利。原始社会,没有阶级、没有国家,人人平等享有原始的教育。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以后,奴隶主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相应掌握了教育权,奴隶主贵族子弟和封建地主阶级子弟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我国唐代中央设立的“六学二馆”,对入学者均有身份限制。尽管贫民子弟也能享受到不同形式的教育,但在封建社会这不是普遍的现象。资产阶级标榜人人平等,宣称教育权利平等,但劳动者的子弟由于经济原因不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权。社会主义社会消灭了剥削,劳动人民当家作主,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但只有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人人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才能得以真正实现。
3.政治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教育目的的性质指的是培养为什么样阶级的利益服务的人的问题。在一定的政治制度下,统治阶级掌握着教育的领导权,决定着哪些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也就必然制约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即在一定政治制度之下的教育目的只能是培养服从并服务于统治阶级的人才,教育目的的性质是由掌握领导权的统治阶级决定的。社会主义的中国,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因而我国的教育目的强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性质是由我们的基本政治制度决定的。由政治所决定的教育目的的性质主要是通过学校中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来实现的,而一定的思想观点、伦理道德是由社会的政治、经济因素决定的。在阶级社会中,思想、道德带有阶级性,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思想、道德以“普遍形式”的名义,借助于教育上的领导权,从而成为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我国传统教育宣扬“三纲五常”,资产阶级的教育宣扬“平等”、“博爱”、“天赋人权”,社会主义中国提倡“五爱”教育,都体现了政治决定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特点。
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目的的性质以及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等,都是决定于一定的政治制度,因此说,教育要受政治的制约。总之,教育与政治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一方面,教育对政治有巨大的影响作用,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要受政治的制约。
三、教育与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文化,从广义来看,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里所说的文化主要是指狭义的文化,即精神文化,它是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总和,包括民风民俗、伦理道德、宗教、哲学、文学、艺术、法律、天文、数学等各种关于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的意识或认识。文化是在人们的社会历史实践中形成的,而一种已经形成的文化又反作用于在这种文化背景中实践着的人们和人们的实践。因而,文化作为社会的子系统,与教育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即:一方面教育影响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又要受文化的制约。
(一)教育影响文化的发展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的产物,人类社会的实践是多样化的,生产、生活、认识等均是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也是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之一。因此,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必然能对文化的发展产生影响。
1.教育通过传递文化影响文化的发展。
教育主要是借助于人类社会在实践中积累下来的宗教、艺术、文学、自然科学知识等来培养年青一代。在培养下一代的过程中,文化便借教育教学活动一代代地延传下去,绵延不绝。通过传递文化,教育以自己的独特的方式影响着文化的发展。我国自夏、商、周三代开始,便形成了重视教育的传统。汉、唐以后,各朝各代无不视教育为治国安邦之首条,正是因为有了重视教育的传统,建立了完备的教育制度,才得以使中国传统文化延续不绝,并且影响遍及东亚、南亚乃至世界各地,意义深远而巨大。没有不间断的教育的传递,文化的不间断的发展就失去了依托。
2.教育通过选择文化影响文化的发展。
教育在传递文化的过程中,不是无选择、无区别地传递,而是要经过教育者的选择、组织之后再传递,由此教育便通过教育者对文化的选择、组织来影响文化的发展,那些被选择的文化成果便可能传递给下一代,而那些被排斥在选择视野之外的文化成果,便可能逐步从文化中退隐。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的发展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墨、道、法、兵、阴阳等诸家并存,但自汉代采取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以后,儒家思想成为教育的推惟一的或者说主要的选择内容,从而深深地影响
教育学第六章课程教案 教育学第六章教育制度教案篇四
第六章—第九章 第六章课程
第一节课程与课程理论
一、课程的含义
“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选择)
(一)课程即教学科目
现在课程改革已明确把综合实践课列入课程
(二)课程即学习经验
杜威根据实用主义经验论反对“课程是活动或预先决定的目的”这类观点。在他看来手段与目的是同一过程不可分割的部分。所谓课程,即学生的学习经验。
(三)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鲍尔斯和金蒂斯是这一观点的重要代表人物。
(四)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
在这方面,当今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是巴西的佛雷尔。
课程: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全部内容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名词解释)
二、课程理论流派(简述、简答)
1、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杜威(经验实用主义)认为课程应该以儿童为出发点、为中心、为目的。
2、课程的组织应该心理学化
(二)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三)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四)存在主义课程论
(五)后现代主义课程论:多尔在分析和批判泰勒模式的基础上把他设想的后现代课程标准概括为“4r“,即丰富性、循环性、关联性、严密性(最重要的)。
第二节课程组织
一、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的特征:1整体性2阶段性3持续性4层次性5递进性6时间性
(二)确定课程目标的方法:1筛选法2参照法
二、课程内容
(一)课程标准(名词解释、选择)
课程标准是各学科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发挥着教学工作的“组织者”作用,可以确保不同教师有效地、连贯地、目标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编写课程标准是开发课程的重要步骤。
(二)教材:主要是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表、注释和附录等部分构成,课文是教材的主体部分。
三、课程类型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它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作为课程组织的基础。我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和“武士七艺”(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都可以说是最早的学科课程。学科课程的优点在于,它比较强调每一学科的逻辑知识;其缺点是,它较少考虑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而把每一学科看成是与其他学科互不关联的实体。
活动课程强有多种含义。调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或称“活动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杜威)。
(二)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 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统合课程”或“合成课程”,其根本目的是客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的缺点。“核心课程”既指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一部分学科或学科内容,也指对学生有直接意义的学习内容。核心课程的研究者既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也不主张以儿童为中心,而是主张以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为中心。
社会问题课程是核心课程的重要表现形式,即以当代社会问题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是一个教育系统内或教育机构中用正式文件颁布而提供给学生学习,学生通过考核后可以获得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课程,表现为课程方案中明确列出和有专门要求的课程。(名词解释)
隐性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则是以内隐的、间接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选择)
隐性课程的主要表现形式:1观念性隐性课程2物质性隐性课程3制度性隐性课程4心理性隐性课程
(四)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也称“国家统一课程”,负责编制国家课程的编制中心一般具有如下特征:1权威性2多样性3强制性
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而言的,它是一个比较笼统的、宽泛的概念,并不是局限于本校教师编制的课程,还包括其他学校教师编制的课程或学校之间教师合作编制的课程。
四、课程评价
1967年斯克里文首先采用了“形成性评价”这个专门术语。
第三节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影响课程变革的重要因素:(论述)
(一)政治因素与课程变革:1课程变革的目标厘定2课程变革的内容选择3课程的编制过程
(二)经济因素与课程变革:1经济领域劳动力素质提高的要求制约课程目标2经济的地区差异性制约课程变革3市场经济与课程变革(1)课程价值取向的变化(2)课程目标综合性(3)课程结构的优化
(三)文化因素与课程变革:文化模式与课程变革2文化变迁与课程变革3文化多元与课程变革
(四)科技革新与课程变革(简答):1科技革新制约课程变革的目标2科技革新推动课程结构的变革3科技个性影响着课程变革的速度
(五)学生发展与课程变革:1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性与课程变革2学生需要与课程变革3课程变革着眼点:最近发展区
第七章课堂教学
第一节教学与教学理论
一、教学及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学的含义 1教学的含义:“教”离不开“学”,“学”也离不开“教”。杜威“教之于学就如同卖之于买。” 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作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在与老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自己的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名词解释)2教学的功能:(1)教学是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2)教学是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二)教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育教学思想的专著。
苏格拉底强调完善人格的道德教育,并在讲学中采用理性启发性教学方法——“产婆术”,至今还具有指导意义。亚里士多德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了儿童成长过程的年龄分期,主张体育、德育、至于的和谐教育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思想和理论价值。在《论演说家的教育》一书中,主张对儿童进行早期训练,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因材施教和量力而行,要劳逸结合和给学生以奖励、反对体罚。
2近代教学思想精华:陶行知“教学生学” 3当代“教学”的新观念(简答):(1)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2)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3)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4)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5)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6)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
二、教学理论及其主要流派
(一)教学理论的一般概述 在西方教育文献中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的是德国教育家拉特克和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独立的系统化的教学理论或教育学形成的标志。《普通教育学》是科学化教学理论的标志,是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过程最初尝试的典范。
三、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简答)
1、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源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知识即道德”的传统。
2、行为主义教学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的《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书中,把刺激——反应作为行为的基本单位,学习即“刺激——反应”之间连接的加强,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安排强化。
3、认知教学理论(多选):(1)理智发展的教学目标(2)动机-结构-序列-强化原则(3)学科知识结构(4)发现教学的方法
4、情感教学理论(选择):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的非指导性教学就是这一流派的代表,其基本主张是:(1)教学目标(2)非指导性教学过程(3)意义学习和非指导性学习(方式)
5、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教学模式:(1)支架式教学,是指为学习者构建知识体系、提供概念框架的教学。(2)抛锚式教学,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起情境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完成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3)随机进入式教学,是指对同一内容、不同时间、不同情境、给予不同目的、着眼于不同方面、用不同方式多层次加以呈现,以实现学习者对同一对象的全方位、多方面的理解。
第二节 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含义: 课堂教学设计就是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需要和特点以及所教课程的内容,讲课程目标转化为单元或课时目标,并对这种目标加以分解和细化,据此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对照目标检测教学效果的一种安排。
(二)教学设计的特征:(多选)1指导性2统合性3操作性4预演性5突显性6易控性7创造性
(三)教学设计的依据:1现代教学理论2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3教学的实际需要4学生的需要和特点5教师的教学经验
三、教学设计的程序与模式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
(二)教学设计的常用模式(多选):1系统分析模式 “输入-产出”的系统过程 2目标模式 3过程模式
四、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教学目标的表述:1行为主体2行为动词3情境或条件4表现水平或标准 教学内容设计:
1陈述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选)陈述性知识主要是有关“是什的”的知识。
2程序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程序性知识是有关“怎么办”的知识,是关于方法和应用的知识(选)
3策略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策略性知识也是回答“怎么办”的知识,它与程序性知识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所处理的对象是个人自身的认识活动和个体调控自己认知活动的知识。
教学实践设计:1把握好整体教学时间2把握好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3科学规划单元课时4注意学生的专注学习时间5防止教学时间遗失(简答)
教学措施设计:教学工作一般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学生作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五个基本环节
第三节课堂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的定义: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名词解释)教学策略的特征:(论述、名词解释)1指向性2操作性3整体综合性4调控性5灵活性6层次性
不同类型知识的教学策略:
一、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
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程序性知识的陈述性形式2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阶段3提供适当的变式练习,使学生在规则适用的条件下表现出相应的行动,静态知识转为动态的技能。)
三、策略性知识的教学策略:(1一次只教给学生少量的策略和策略性知识,并且每一种都要教好。2教会学生使用有效的自我监控和自我反思。3策略性知识的教学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应有机的结合起来,并要突出教学策略的成功之处。4激发学生学习策略性知识的内在动机5在具体情境中教策略6坚持长期教学 几种主要的课堂教学策略及其运用:
(一)讲授策略
(二)对话策略
(三)指导策略 第八章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
第一节生活世界与学生生活
家庭生活:
家庭生活是以婚姻为基础的,以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社会生活。它是一种建立在父母对子女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之上的,具有亲情权威、深厚感情的特殊个别化的生活。
第二节学生的生活环境与心理、行为失范
一、生活环境差异导致各种适应问题
二、学生心理障碍的各种表现
学生心理障碍是指学生在学校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矛盾冲突下,不能很好地适应差异,产生了心理异常和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生活,主要表现为人格障碍、神经症和精神病三类。
在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有以下四种:攻击、退缩、焦虑、恐怖
三、学生失范行为的各种表现:学生的失范行为尤其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多选、简答)
(一)校园暴力触目惊心,欺侮现象日渐增多
(二)青少年色情犯罪严重
(三)青少年以侵犯财产为目的的越轨犯罪比例最高
(四)青少年学生违法行为的新倾向:(多选、简答)1吸食毒品威胁着青少年的成长2网络欺凌取代校园暴力3不良“短信”隐蔽性强、危害性大
四.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的归因分析:(论述)
(一)社会生活环境中的问题(多选)1社会规范失控2文化的商品化3城市化的影响4价值观多元化5人口流动问题
(二)学校教育失误问题(多选):1学校教育与生活脱节2学校教育指导思想的偏差3个别教师素质差4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薄弱
(三)家庭生活环境中的问题:“四过”现象 家长对子女的过高期望、过多照顾、过分爱护、过度保护
五、学生失范行为的理论解释
关于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的理论解释,主要来自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
(一)心理学解释
一种是是“心理缺陷”说,解释为心理缺陷的问题;另一种是“挫折-侵犯”说,他们认为越轨行为是一种由挫折产生的针对他人和社会的侵犯形式
(二)社会学解释 “差异交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选择)“控制缺乏说” “失范说”
“手段-目标说”社会整合的缺乏会造成极度紧张,从而引起越轨行为。“亚文化群理论”
过程模式主要是“标签论”为代表。
目的型失范行为是指行为失范者采用违背教育规范的手段谋取个体或群体利益的失范行为。价值取向型失范行为,是指行为失范者的价值观念与教育主导观念相背离,力图诋毁或改变教育主导观念而违背教育规范所造成的失范行为。(选择)
情感型失范行为,主要指为了满足生理、心理或情感上的需要而做出的失范行为。出于报复心理满足虚荣心的打架斗殴等。(选择)传统型失范行为,指行为失范这没有主观上的失范构想,仅仅是因遵循传统习俗而违背教育规范所造成的失范行为。如“学生间的哥们义气。”
第三节学校教育与学生的学校生活
重要他人的概念:“重要他人”一词是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提出的概念,专指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名词解释)学生的偶像性重要他人:是指受学生特别喜爱、崇拜或尊敬而被学生视为学习榜样的具体人物。
学习压力: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可以解说为:学生在就学过程中所承受的来自环境的各种紧张刺激,以及学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上可测定、可评估的异常反应。(名词解释)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题为《学生生存》的报告。该报告发出了“培养完人”的呼吁,提出教育的基本目的应该是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第五节回归生活世界的学校教育
一、教育回归生活的必然性与可能性
(一)教育回归生活的必然性:1西方哲学的转向2杜威与陶行知的“生活”与“教育”理论3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要点4提高师生生活质量的需要
二、学校该如何做
(一)重建教育观:1教材观2教师观3学生观4师生观5教学观6时空观
(二)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三)学校重心的转移
1学校教育实践重心的转变2学校教育目的的转变
第九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第一节班级组织
一、班级组织的概念
(一)班级组织概念的历史因素
班级组织是师生从事教育活动及学校管理活动基本单位。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为班级授课制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对班级教学的实施产生重要推动作用的当数“导生制”。也称“贝尔——兰卡斯特制”、“级长制”。(二)班级组织的改造
最早提出对班级教学进行改造的是“道尔顿制”。在改革班级组织尝试中,主要包括特朗普制、活动课时制、开放课堂、个别教学、小队教学等。特朗普制是吧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
(三)班级组织的概念的界定:班级组织是一个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体,是学校行政根据一定的任务、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目标、有计划地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正式小群体。
二、班级组织的形成班级组织的形成一般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阶段
第二阶段:团体要求与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阶段 第三阶段:团体要求架构内的矛盾
三、班级组织的结构
班级是一种社会组织,其基本成员是班主任、教师、(特指不担任班主任的任课教师)和学生,它通过师生相互影响的过程来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
(一)班级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班级组织是由学生组成的正式组织,旨在实现班级组织的公共目标。这是一种制度化的人际关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对全班负责的角色,即班干部;第二层是对小组工作负责的角色,即小组长;第三层是只对自身的任务负责的角色,即小组一般成员。学生的非正式组织有四种类型:(1)积极型(2)娱乐型(3)消极型(4)破坏型
班级组织的规模:我国传统的班级规模一般在50人左右,目前有的城市重点学校和农村学校的班级规模甚至超过70人。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的班级规模通常是25人左右。
四、班级组织的特点(简答)
(一)
(二)
(三)
(四)
(五)班级组织的目标是使所有学生获得发展
班级组织中师生之间是一种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 情感是班级组织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纽带 班级组织中的师与生交往是全面的和多方面的 班主任和教师的人格力量使班级活动得以有效开展
五、班级组织的功能(简答、多选)
(一)班级组织的社会化功能
1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标。
2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 3教导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 4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
(二)班级组织的个体化功能
1促进发展功能2满足需求功能3诊断功能4矫正功能
第二节班级管理的内容
(论述题,如,根据班级管理的内容,说说怎样管理班级)
班级管理,就是班主任和教师以关注每个学生在班级生活中参与和成长为宗旨,以开放而非外在控制的方式推进班级发展,共同建设一个和谐与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组织。
一、班级组织建设
班集体是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班级管理是以班集体为基础展开的。因此,建设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工作,也是班主任工作成果的体现。
(一)班级组织的设计
班级组织建设的设计主要依据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青少年的要求,具体表现为按照教育方针的要求;二是班级群体现有的发展水平。衡量一个班级组织水平高低的标准是:第一,群体目标导向的积极性与成员对目标的内化水平。第二,健康舆论对集体的整合性与对成员的参照水平。第三,人际关系的民主平等性与成员的归属感水平。第四,共同活动的动机、目的、价值的中介性与成员对活动的积极性水平。第五,管理与自我管理机构的完善与成员的自主、自觉性水平,是班级形成教育主题、教育力量的保证。第六,班级成员的个性与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这六点是设计班级组织的主要依据和达成目标。
(二)指导班级组织建设:
在班级管理中存在三种风格类型的班主任: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
(三)发挥好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二、班级制度管理
班级制度管理的内容主要有两种:
(一)成文的制度:成文的制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规范要求,即实施管理常规。
(二)非成文的制度:非成文的制度是指班级的传统、舆论、风气、习惯等,即使不成文的、约定俗成的非常规管理。
三、班级教学管理(简答)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管理是班级教学管理的核心。
(一)明确班级教学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二)建立有效的班级教学秩序
(三)建立班级管理指挥系统
(四)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四、班级活动管理
第三节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级组织的策略:(简答)
(一)创设性地规划班级发展目标
班级发展目标的确定于实施是班级管理的基本要素。
(二)合理地确定学生在班级中的角色位置:
1科学地诊断班级人际关系的现状2实行班干部轮换制3丰富班级管理角色4正确对待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
(三)协调好班级内外各种关系:1协调班级内的各种组织和成员的关系2协调班级与社会、家庭的关系4协调好班级内的各种活动和事务。
(四)构建“开放、多维、有序”的班级活动体系
1主题性活动的确定要贴近学生成长的实际。2主体性活动的开展应体现学生的全员参与和获益。3主体性活动要达到是学生在活动中有新的体悟和变化,避免形式主义。4主体性活动的形式要丰富而富有创意。
(五)营造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环境:
1营造文化性物质环境。2营造社会化环境3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4营造正确的舆论和班风5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
教育学第六章课程教案 教育学第六章教育制度教案篇五
第十章 班级管理
第一节 班级管理的意义
1.班级的概念
班级: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2.班级组织的发展
埃拉斯莫斯——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17c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
19c初,英国“导生制”,这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1.班级管理的概念
班级管理:教室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2.班级管理的功能
a 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b 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c 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第二节 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
(一)常规管理——规章制度的管理——具有管理、控制和教育的作用
(二)平行管理——利用集体教育个人,又用个人教育集体——源于著名教育家 马卡连柯 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
(三)民主管理——参与式班级管理——前提是人人平等
(四)目标管理————利用制定目标进行管理——由美国管理学家 德鲁克 提出,其核心是将传统的他控式管理方式转变为强调自我、自控的管理方式,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
第三节 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a 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b 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2.建设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的激发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管理机制
第四节 班集体的形成1.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特征:明确的共同目标;一定的组织结构;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2.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a 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b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c 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3.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a 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b 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c 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d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e 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第五节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班主任: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练习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团队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桥梁。
1.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a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①班级建设设计的内涵②班级建设目标的确立
b 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①班主任的领导影响力②班主任的领导方式:权威的、民主的、放任的。
c 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①班级中学生交往的类型②班主任对学生交往的指导
2.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一)了解学生、研究学生①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 ② 了解学生的方法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三)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①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 ② 协助和指导班级团队活动 ③ 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
教育学第六章课程教案 教育学第六章教育制度教案篇六
第八章 教学(下)
一、选择题
1.一节课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d)。
a.组织教学 b.检查复习c.巩固新教材 d.讲授新教材
2.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b)。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 c.分组教学 d.道尔顿制 3.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 b.上课 c.布置批改作业 d.成绩考评
4.(d)是教学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的统一,所要解决的是班、课、时的问题。a.教学内容 b.教学原则 c.教学方法 d.教学组织形式 5.能鉴别学业水平高低、能力强弱的测验表明其(d)很高。a.难度 b.信度 c.效度 d.区分度
6.良好测验标准中显示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表示分数稳定性与可靠性的指标是(d)。
a.效度 b.难度 c.区分度 d.信度 7.中小学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
a.班级授课制 b.分层教学 c.小班教学 d.小组合作学习8.教师对学生一个一个轮流教,属于(a)。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制 d.道尔顿制
9.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是(b)。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制 d.道尔顿制
10.不是按教学过程的某个构成因素为中心,而是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综合展开的教学策略是(d)。
a.内容型 b.形式型 c.方法型 d.综合型 11.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度进行阐述是(b)。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洛克的《教育漫话》 d.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
12.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察,属于(d)。
a.个别教学法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法 d.道尔顿制 13.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多采用(a)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
c.分组教学
d.道尔顿制 14.帕克赫斯特创立的教学组织的形式是(c)。
a.班级授课
b.设计教学法 c.道尔顿制
d.分组教学 15.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c)。
a.唐代
b.宋代
c.清末
d.新中国成立后 16.把课划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的依据是(a)a.教学任务 b.教学内容 c.教学规律 d.教学原则 17.教师在教学中最首要的角色是(a)
a.知识的传授者 b.学者和学习者 c.集体的领导者 d.学生的榜样 18.(b)是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
a.教学大纲 b.教科书 c.参考书 d.教学进度计划 19.一节综合课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b)。
a.组织教学 b.讲授新教材 c.巩固新教材 d.检查复习20.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d)。a.信度 b.难度 c.区分度 d.效度 21.外部分组按照学生的(d)来编班。
a.年龄 b.发展水平c.知识经验 d.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22.我国中小学的考试制度主要由(a)两个部分组成。
a.考查和考试 b.考核和考试 c.考查和考核 d.检查和评价 23.为了分班、分组的目的所进行的测验是(b)。
a.形成性测验 b.诊断性测验 c.总结性测验 d.安置性测验 24.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数,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c)。
a.新授课和巩固课 b.讲授课和练习课 c.单一课和综合课 d.理论课和实践课 25.实施“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为了让哪些学生得到发展?(d)a.特长学生 b.优秀生 c.后进学生 d.每个学生
二、填空题
1.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和(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2.备课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3.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有关的参考书。4.根据一节课所完成任务的多少,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5.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教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6.根据主要教学方法,课的类型可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7.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是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和(综合型)。8.供答型试题又分为简答式试题和(陈述式试题)。9.简答式试题的最简单的形式是(填空题)。
10.选答型试题可分为是非题、多项选择题与(组配式试题)。11.分组教学制分为两类:(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
12.外部分组主要有两种形式:(学科能力分组)和(跨学科能力分组)。
13.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设计教学 和道尔顿制)。
14.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15.学生成绩的考查与评定,俗称(测验)或(考试)。16.内容型策略有两条途径:(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17.结构化策略可分为直线式、(分支平行式)、螺旋式和(综合式)。18.以教师/学校为中心的策略主要指的是过去的(班级授课制)。19.试题类型大体有供答型和(选答型)。
20.(个别教学)制最显著的优点在于教师能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21.“父传子”、“师带徒”属于(个别)教学方式。
三、简答题
1.简述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p.187 2.简述课的结构。p.179 3.如何评价一堂课?(2013年简答)p.180 4.简述教师布置作业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p.181 5.教师应如何备课? p.177
6、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p.177
四、论述题
1.试评析班级授课制。 p.183 2.一位教师备课很认真,教案写得很规范,但同学反映说:他的课不受欢迎。请你运用所学教育学理论分析原因。
(1)备好课只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并不等于上好课;(2)教师上好课必须符合以下基本要求……p.180(3)这位教师上课不受欢迎,可能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