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教学楼结构设计论文(三篇)

教学楼结构设计论文(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13 15:11:12
教学楼结构设计论文(三篇)
时间:2024-07-13 15:11:12     小编:zd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楼结构设计论文篇一

作者:邸亚猛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河北秦皇岛 066004)

摘要: 从抗震能力、地基基础、梁和板、构造柱、消防几个不同的方面简单介绍框架结构教学楼设计。

中图分类号:u448.22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前的最后学习和综合训练的阶段,是知识深化、拓宽、教学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学习、研究和实践的全面总结,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检验,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通过毕业设计,培养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和社交能力,培养了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和事业心、责任感。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顺利完成所承担的建设任务奠定基础。

2、研究现状

多层及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大致有混合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筒体结构体系、巨型结构体系。混合结构的承重墙体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而加厚,不仅耗费大量材料,也减少了使用面积。框架结构体系是由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及基础为主框架,加上楼板、填充墙、屋盖组成的结构形式。框架形成可灵活布置的建筑空间,使用较方便。但是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水平作用使得框架底部梁柱构件的弯矩和剪力显著增加,从而导致梁柱截面尺寸和配筋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给建筑平面布置和空间处理带来困难,影响建筑空间的正常使用,在材料用量和造价方面也趋于不合理,因此在使用上层数受到限制。正是因为如此原因,框架结构适用于办公楼、教学楼、商场、住宅等建筑。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作为一种常用的结构形式, 具有如下优点:(1)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分割方便。(2)整体性、抗震性能好。(3)传力路线明确。

(4)墙体采用轻质填充材料时,结构自重小。(5)承重构件与围护构件有明确分工。

本设计是多层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本设计研究以下几个方面: 2.1抗震能力的设计

地震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要准确预测建筑物所遭遇的地震的特性和参数,目前是很难做到的。而建筑物本身又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在遭受地震作用后其破坏机理和破坏过程十分复杂。且在结构分析方面,由于未能充分考虑结构的空间作用、非弹性性质、材料时效、阻尼变化等多种因素,也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结构工程抗震问题不能完全依赖“计算设计”解决。应立足于工程抗震基本理论及长期工程抗震经验总结的工程抗震基本概念,从“概念设计”的角度着眼于结构的总体地震反应,按照结构的破坏过程,灵活运用抗震设计准则,全面合理地解决结构设计中的基本问题,既注意总体布置上的大原则,又顾及到关键部位的细节构造,从根本上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选择有利场地。造成建筑物震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场地条件是其中之一。由于场地因素引起的震害往往特别严重,而且有些情况仅仅依靠工程措施来弥补是很困难的。因此,选择工程场址时,应进行详细勘察,搞清地形、地质情况,挑选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尽可能避开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在抗震危险地段上建造可能引起人员伤亡或较大经济损失的建筑物。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一般是指位于开阔平坦地带的坚硬场地土或密实均匀中硬场地土。建造于这类场地上的建筑一般不会发生由于地基失效导致的震害,从而可从根本上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就地形而言,一般是指条状突出的山嘴、孤立的山包和山梁的顶部、高差较大的台地边缘、非岩质的陡坡、河岸和边坡的边缘;就场地土质而言,一般是指软弱土、易液化土、故河道、断层破碎带、暗埋塘浜沟谷或半挖半填地基等,以及在平面分布上成因、岩性、状态明显不均匀的地段。2.采用合理的建筑平立面。建筑物的动力性能基本上取决于其建筑布局和结构布置。建筑布局简单合理,结构布置符合抗震原则,就能从根本上保证房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经验表明,简单、规则、对称的建筑抗震能力强,在地震时不易破坏;反之,如果房屋体形不规则,平面上凸出凹进,立面上高低错落,在地震时容易产生震害。而且,简单、规则、对称结构容易准确计算其地震反应,可以保证地震作用具有明确直接的传递途径,容易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和进行细部处理。2.2地基基础的设计

基础是建筑物和地基之间的连接体。基础把建筑物竖向体系传来的荷载传给地基。从平面上可见,竖向结构体系将荷载集中于点,或分布成线形,但作为最终支承机构的地基,提供的是一种分布的承载能力。假如地基的承载能力足够,则基础的分布方式可与竖向结构的分布方式相同。但有时由于土或荷载的条件,需要采用满铺的伐形基础。伐形基础有扩大地基接触面的优点,但与独立基础相比,它的造价通常要高的多,因此只在必要时才使用。不论哪一种情况,基础的概念都是把集中荷载分散到地基上,使荷载不超过地基的长期承载力。因此,分散的程度与地基的承载能力成反比。有时,柱子可以直接支承在下面的方形基础上,墙则支承在沿墙长度方向布置的条形基础上。当建筑物只有几层高时,只需要把墙下的条形基础和柱下的方形基础结合使用,就经常足以把荷载传给地基。这些单独基础可用基础梁连接起来,以加强基础反抗地震的能力。只是在地基非常软弱,或者建筑物比较高的情况下,才需要采用伐形基础。多数建筑物的竖向结构,墙、柱都可以用各自的基础分别支承在地基上。中等地基条件可以要求增设拱式或预应力梁式的基础连接构件,这样可以比独立基础更均匀地分布荷载。在初步计算时,最好先计算房屋结构的大致重量,并假设它均匀的分布在全部面积上,从而等到平均的荷载值,可以和地基本身的承载力相比较。假如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大于4倍的平均荷载值,则用单独基础可能比伐形基础更经济;假如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小于2倍的平均荷载值,那么建造满铺在全部面积上的伐形基础可能更经济。假如介于二者之间,则用桩基或沉井基础。2.3梁和板的设计

钢筋混凝土楼盖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现浇整体式体式、装配式和装配整装配式三类。现浇整体式楼盖的全部构件均为现场浇筑,其整体性好、刚度大、抗震性较好,但模板用量多、工期长。装配式楼盖一般采用预制板、现浇梁的结构形式,也可以是预制梁和预制板结合而成。装配式楼盖节省模板,且工期较短,但整体性、抗震性较差。装配整体式楼盖是在预制梁、板吊装就位后,再在板面现浇叠合层而形成整体,这种楼盖的整体性较装配式好,又比现浇整体式差,需二次浇筑混凝土,费工费料,造价较高。现浇整体式楼盖主要有肋形楼盖、无梁楼盖和井式楼盖三种。肋形楼盖由板、次梁、主梁组成,三者整体相连。板的四周支承在次梁、主梁上。当板区格的长边与短边之比超过一定数值时(≥3.o),板上的荷载主要沿短边的方向传递到支承梁上,而沿长边方向传递的荷载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这种板称为单向板单向板单向板单向板,相应的肋形楼盖称为单向板肋形楼盖。当板区格的长边与短边之比较小(≤2.o)时,板上的荷载将通过两个方向同时传递到相应的支承梁上,此时板沿两个方向受力,称为双向板双向板双向板双向板,相应的肋形楼盖称为双向板肋形楼盖。肋形楼盖(1)板厚及支承长度,板的混凝土用量占全楼盖混凝土用量的一半以上.因此楼盖中的板在满足建筑功能和方便施工条件下,尽可能薄些,但也不能过薄。工程设计中板的最小厚度一般可取;一般屋盖为50mm;一般民用建筑楼盖为60mm;工业房屋楼盖为80mm。续板)或1/35(简支板)。板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一般不小板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一般不小板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一般不小板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一般不小于板厚,亦不小于120mm。(2)板的受力钢筋,板内的受力钢筋经计算确定后,配置时应考虑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对于多跨连续板各跨截面配筋可能不同,配筋时往往各截面的钢筋间距相同,而用调整直径的方法处理,连续板中的受力钢筋布置有两种形式:弯起式和分离式。将承受正弯矩的跨中钢筋在支座附近弯起,弯起跨中钢筋的1/2~2/3,以承担支座负弯矩,如不足可另加直钢筋。这种配笳方式节省钢筋,锚固可靠。整体性好,但施工较复杂。分离式将承担支座弯矩与跨中弯矩的钢筋各自独立配置。分离式配筋较弯起式具有设计施工简便的优点,适用于不受振动和较薄的板中。钢筋的弯起角度一般为30°,当板厚h>120mm时。可采用45°。板下部伸入支座的钢筋应不少于跨中钢筋截面面积的l/3,间距不应大于400mm。钢筋末端一般做成半圆弯钩(i级钢筋),但板的上部钢筋应做成直钩,以便施工时撑在模板上。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不应小于70mm,当板厚h≤150mm时,间距不应大干200mm;当板厚h>150mm时,间距应不大于1.5h,且不应大于250mm。2.4构造柱的设计

构造柱的作用范围多层砌体房屋,底层框架及内框架砖砌体中,它的作用一般为:加强纵墙间的连接,是由于构造柱与其相邻的纵横墙以及牙搓相连接并沿墙高每隔500mm 设置2(6 拉结筋,钢筋每边伸入墙内大于100mm。一般施工时先砌砖墙后浇筑混凝土柱,这样能增加横墙的结合,可以提高砌体的抗剪承载能力10%—30% ,提高的比例幅度虽然不高但能明显约束墙体开裂,限制出现裂缝。构造柱与圈梁的共同工作,可以把砖砌体分割包围,当砌体开裂时能迫使裂缝在所包围的范围之内,而不至于进一步扩展。砌体虽然出现裂缝,但能限制它的错位, 使其维持承载能力并能抵消振动能量而不易较早倒塌。砌体结构作为垂直承载构件,地震时最怕出现四散错落倒地,从而使水平楼板和屋盖坠落,而构造柱则可以阻止或延缓倒塌时间、以减少损失。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又可以起到类似框架结构的作用,其作用效果非常明显。

构造柱设置位置的规定规范要求无论房屋层数和地震烈度多少,均应在外墙四角、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设置构造柱。2.5消防设计

本工程属多层厂房.按有关规定,本大楼应设置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喷淋储水量及加压设备及室外喷淋管位均设计到位,各单体喷淋系统仅预留到各层水流指示器,待厂房使用性质确定后决定是否安装喷头。

1.用水量:按最不利一栋建筑设计,室内消火栓不小于10l/s,室外消火栓不小于40l/s,火灾延续时间不小于3小时,自动喷淋按中危险ⅱ级设计,喷水强度8l/min.m2 ,作用面积160m2,火灾延续时间不小于1小时。一次火灾总用水量684t,其中室内消防用水量为252t.室外用水之水压及水量以由市政管网予以满足;室内消火栓系统采用自行加压方式提供水量及压力。

2.消火栓系统: (1).系统供水:室内消火栓加压设备分片集中设置,系统采用稳高压系统,系统设主泵+稳压泵+稳压罐,主泵由稳压系统的压力开关控制启停,系统再设屋顶水箱18t,室内消火栓不再设启泵按钮。室内消火栓加压系统保证片区内最不利点处栓口压力不小于0.2mpa。

(2).消火栓:消火栓采用普通单栓。各消火栓箱为成品消火栓箱,铝合金边框,茶色玻璃门面,单栓内装dn65衬胶水带一条, 长25m,喷枪一根,口径19mm。一层消火栓采用减压孔板减压,一层孔板孔径d28。

(3).消火栓系统所有阀门均应常开,用铅封或链条锁住, 并有明显启闭标志,室内阀门采用对夹式蝶阀室外采用明杆闸阀,阀门工作压力采用pn=10。

(4).管材:建筑物内消火栓采用内外热镀锌钢管,dn

(5).管道防腐:明装镀锌钢管接口处外壁刷红丹防锈漆两道,整根管道外壁刷面漆两道。

参考文献

[1] 5001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 s].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2] 马宏旺, 吕西林.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几个问题[ j ].同济大学学报, 2002, 30(12): 1429-1434.[3] 高小旺, 龚思礼, 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理解与应用[ 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 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s].[5] gb 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s].[6] gb 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 年版)[ s].[7] 周云,宗兰,张文芳.土木工程抗震设计[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8] 田玉敏, 等.高层建筑火灾风险的概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4, 14(9).[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50016-2006.[10]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2001.[11] 李 红, 王 杰.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施工质量研究[ j].鸡西大学学报, 2006(8): 110-111.[12] 董宏志, 吕玉涛, 徐 茵.构造柱在砖混结构中应用的若干问题[ 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4(3): 67-68.摘要太简单了,缺关键词。下载的痕迹太多了,比如你用的是“;”而不是“;”诸如此类的,文章再好好通读一遍,有很多不通顺的地方,我仅用红色字体标出来几处。文章题目应该是“浅谈„设计” 把封面和开题报告补上

教学楼结构设计论文篇二

结束语

通过毕业设计,我不仅温习了以前在课堂上学习的专业知识,同时我也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学习和体会到了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技能和思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深深的认识到作为一个工程师,应该具备一种严谨的设计态度,本着建筑以人为本的思想,力求做到实用、经济、美观;在设计一幢建筑物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建筑规范的要求,同时也要考虑各个工种的协调和合作,特别是结构和建筑的交流,结构设计和施工的协调。

此课题设计历时几个月,我能根据设计进度的安排,紧密地和本组同学合作,按时按量的完成自己的设计任务。在毕设前期,我温习了《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等知识,在毕设中期,我们通过所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分工合作,发挥了大家的团队精神。这就要求一个结构工程师应该具备灵活的一面,不仅要抓住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矛盾,同时也要全面地考虑一些细节和局部的设计。

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要不断加强对建筑规范的学习和体会,有了这个根本,我们就不会犯工程上的低级错误,同时我们在处理工程问题时就有了更大的灵活性在毕设后期,并得到李老师和刘老师的审批和指正毕业设计是对专业知识的一次综合应用、扩充和深化,也是对我们理论运用于实际设计的一次锻炼。

二零一三年六月

参考文献

[1]《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编写组.住宅建筑设计原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建筑结构可靠度统一标准》(gb 50068——2001);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5]《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01——2001)[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8]《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3.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荷载设计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10] 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4 [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2] 过梁图集

[13] 预应力空心楼板图集 西南g231 g232 [14] 建筑设计资料集成(综合篇)书号9787112034888 [15]《建筑结构》(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6]《混凝土结构计算手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7] 董平.多高层框架结构[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8] 沈蒲生.建筑工程课程设计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9] 王胜明.建筑结构实训指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0] 田北平.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宽度初探[j].四川工业学报,2002,z1期:61-63.[21] 田北平.混凝土强度不足的原因及对各类构件的影响初探[j].四川建筑,2002,22卷(3)期:58-62.致谢辞

光阴似箭,转眼间,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依依不舍之情难以言表,

总结

大学四年的生活,感觉获益还是颇多的,在这里需要感谢的人很多,是他们让我这大学四年从知识到人格上有了一个全新的改变。

经过半年的忙碌,本次毕业论文设计已经接近尾声,作为一个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没有导师的督促指导,以及一起工作的同学们的支持,想要完成这个设计是难以想象的。

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得到了李红梅老师的亲切关怀和耐心的指导。她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除了敬佩老师的专业水平外,她的治学严谨和科学研究的精神也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并将积极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在此谨向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要感谢在这四年来教导过我的老师,感谢他们悉心的教我知识,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最后我要感谢四川理工学院,这四年不仅在这里生活,学习,还使我成长,这是我永久的财富。

同时,还要感谢同组同学及时的互通消息,以及本宿舍同学在设计中给予的无私帮助和体谅。在此,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附录

建筑施工图:

建施01:建筑设计总说明 建施02:一层平面图 建施03:二层平面图 建施04:三层平面图 建施05:四层平面图 建施06:屋面平面图

建施07:北立面图、南立面图 建施08:东立面图、西立面图 建施09:1-1剖面图、2-2剖面图

结构施工图:

结施01:结构设计总说明 结施02:基础平面布置图 结施03:基础配筋详图 结施04:一层楼板配筋图 结施05:二-三楼板配筋图 结施06:四层楼板配筋图 结施07:一层梁配筋图 结施08:二-四层梁配筋图 结施09:一层柱配筋图

结施10:首层柱配筋图、一-五层柱配筋表 结施11:二-四层柱配筋图 结施12:一-四层楼板钢筋表

教学楼结构设计论文篇三

一. 设计资料

1.建设地点:南方某市 2.内容:某中学教学楼

本工程为南方某中学教学楼建筑结构设计,建筑面积5000 m2(±5%),5层,框架结构。

基本要求:

教学部分:普通教室24间,50-60平方米;美术教室2间,50-60平方米;

实验室3间,75-85平方米;实验准备室4间,20-30平方米;体育器材室1间,30-50平方米;

语音教室3间,90平方米;微机教室3间,90平方米;电教教室3间,60平方米;

教师阅览室1间,40-50平方米;学生阅览室2间,50-70平方米;书库2间,50-70平方米;教师休息室2-4间,15-20平方米;

办公部分:会议室1间,40-50平方米;教研室10间,25-30平方米;教导处3间,20-30平方米;校长室3间,40-50平方米;广播室1间,15-3平方米0;医务室1间,20-30平方米;团委1-2间,20-30平方米;

3.气象资料:

常年主导风向: 东南风

本地风压0.5kn/m2,c类地区。雪压0.4kn/m2 场地类型为ⅱ类,结构正常使用环境类别为二(a)类,地面粗糙度为b类。

4.工程地质资料

地质条件:上层1.0米为杂质土γ=16kn/m3,下层3.0米为粉质黏土γ=19kn/m3,f=200kpa 5.水文地质资料

地下水位位于地下-5.0m处,无侵蚀。

6.抗震设防要求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二.设计依据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6.一般民用建筑抗震构造98eg002 1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62-90 9.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 10.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 1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12.建筑模数统一标准 13.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 14.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 15.建筑地面设计规范

三.毕业设计要求

(一)建筑施工图(要求4-6张2号图,计算机制图,其中标准层平面图要求手绘,绘图平台autocad 或天正建筑cad)

1.平面设计:底层平面,标准层平面,屋顶平面 2.立面设计:正立面,侧立面 3.剖面设计:1—2个剖面 4.详图:若干 5.总平面:

6.图纸目录,建筑设计说明,门窗表,装修表等

(二)结构施工图(要求6-8张2号图,计算机制图,其中框架结构图要求手绘,绘图平台autocad 或天正建筑cad)

1.结构平面图(板、梁、柱)2.框架配筋图

3.基础(或桩位)平面图

4.基础大样(或桩配筋、承台配筋)图 5.图纸目录,结构设计说明

(三)结构设计计算书(内容为一榀框架内力及配筋的手算过程,文字处理统一用word打印)

1.摘要(含中英文)2.目录 3.结构选型 4.初定截面

5.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分层法,荷载采用标准值)6.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d值法,荷载采用标准值)7.内力组合(含弯矩调幅)

2 8.截面设计,节点设计 9.基础(或桩,承台)设计

(四)小结

1.设计深度及质量控制

2.施工图应符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要求》,《强条》,应能基本通过施工图审查。

3.计算书应符合相应要求(标准另行提供)。

建筑方案应根据技术要求及相应规范执行,设计文件应附有相应文字说明,重点介绍执行规范的符合程度,应有保温隔热设计。

(五)进度控制:

1.建筑方案:1周完成,重点说明户型及组合(户型数目大于等于2)。 2.建筑施工图:2周完成 3.结构计算:4周完成 4.结构施工图:1周完成 必须按时完成各阶段工作。

(六)资料整理要求:

1.图纸折叠装订成册,并有封面和目录(幅面为a4)

2.计算书按章节排列装订成册,并有封面,目录和页码(幅面为a4)

3.计算书整理要求:文本符合规范要求;计算按符号公式,数值公式,计算结果三步排列;结果保留二位小数,随后是单位。内力计算时,荷载以千牛顿计,长度以米计。截面设计时,力以牛顿计,长度以毫米计。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