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地理核心素养目标教案篇一
科目:地理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中给出了核心素养的定义,即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地理素养是指学习者经过地理学习后能够用地理视角观察地理事象且用地理能力解决地理问题的内在涵养。在教育部强调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目前的迫切任务。本文从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出发,研究地理课堂教学新模式,培养真正符合时代要求的学生。
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解读
综合有关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我认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1.区域认知:区域认知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特点、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方法和能力。区域是地理学的显著特征,任何一种自然地理现象都要落实到一定的区域。某一区域内的自然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他们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区域内的自然地理要素存在明显差异。学生掌握区域认知方法,就能够形成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与习惯,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等方式,来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人地关系问题,形成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的观念。如我们在分析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地理特征的时候,就要把干旱这一自然地理特征落实到西北地区所处的特殊区域,联系我国西北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受海洋水汽的影响小,同时还要考虑地形这一因素,受高原和山地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2.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是‚指人们具备的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与能力‛。地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地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以及人地关系的综合性学科,我们之所以将综合思维这一思维方法选定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在一定程度契合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点。综合性的确很具地理特色。综合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是每一门学科都在培养的,地理学科所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主要是在分析、解决地理问题时要从自然、社会两方面去思考和分析。如我们在分析影响工业和农业区位因素的时候,既要分析影响他们的自然条件,又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只有把两方面综合起来,才能做到工农业布局合理。
3.人地协调观: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重点。人地关系是指地球表层作为地理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动态的作用。人地协调不是我们口头上的说说就能达到的目标,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往往给自然造成了极大地破坏,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而这种破坏反过来又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言: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对大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惩罚了我们。又比如近期保护国际基金会发起了一个系列公益影片项目《大自然在说话》,其核心宣传语就是‚大自然不需要人类,人类需要大自然‛。我们培养的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他们将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如果未来的建设者都不具有人地协调的观念,那么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球情何以堪?由此可见人地协调观理应成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4.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是什么力?是不是直接的说法就是地理实践能力?本人觉得它更应该是地理核心素养中的一个基本素养。地理实践能力的确重要,尤其是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当前学校的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很少甚至没有对学生开展实践能力的培养。地理学科更像是实践的先行者,观测技术,野外调查是地理学常用的技术和方法,所以学习地理就有很多‚行万里路‛‚融进大自然‛的机会。达•芬奇说科学是将领,实践是士兵。巴尔扎克说真正的科学家应当是个幻想家,谁不是幻想家,谁就只能把自己称为实践家。地理实践力已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分低能永远不是我们想要的。
二、地理教师如何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改革,以适应时代要求。
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理论的指导下,为设计和组织教学而在实践中形成的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对于当前的地理课堂教学而言,很多学校仍在固守传统‚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对学生进行单向的灌输,忽略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和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1.传统应试教育下的地理课堂教学的弊端
传统应试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根深蒂固,主要偏重于对地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在创新意识和个性健康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在能力运用和地理实践力方面关注不足。往注重强调教师的作用和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干巴巴地向学生进行知识的施教。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掌握知识,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则强调学生的死记硬背,而忽视知识的消化、理解。在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导致了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今的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究其根本原因是考试制度和教材没有从根本上进行改革,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没有突破传统的地理教学误区。只有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才能树立起地理素质教育的新旗帜。现代教学观念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在传授知识,学生在消化,理解知识中培养自己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过程,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与学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关系,走下讲台,贴近学生,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才能出现乐教乐学的喜人局面。
2.核心素养下,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1)强调区域认知,发展地理综合思维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这门科学知识面很广,综合性和趣味性较强,不论广阔的田野、丰富的矿藏,还是那神秘的宇宙、灿烂的星辰、美丽的山河大川,都是地理学内容所及。为培养发展学生思维提供了最广阔的空间。地理知识往往离不开一定的地理区域,如何对区域做出正确认知,首先必须建立起空间概念,但许多学生对地理空间概念相当模糊,有些学生甚至连主要国家、城市都不认识。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发展空间建模。有两种途径可以做到:一是通过识别经纬地图和地球仪。找出主要经纬线所在区域。主要经纬线包括回归线、赤道、极圈和零度经线等。对主要地理事物在头脑中建立初步空间位置。比如:赤道线上的国家有委内瑞拉、巴西等,零度经线的国家有英国,海洋有地中海等,使学生对地球上东西、南北方向有了大致的概念,对这些特殊线位上的国家及相关知识、有了了解和对比。二是要求学生运用地图完成课后练习及配套的填充图。在区域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多用各种板图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识别区域图的基础上能自绘区域空白图,再将主要地理事物落实到图中。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区域意识。而且学会了用图说话,用图思考,建立了稳固的空间概念。其次,对区域的认知要学会分析区域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我们在开展区域地理教学过程中,对每个地理分区要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的地理特征进行阐述,甚至把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之间存在联系的方面进行综合。如我们在介绍南亚印度农作物的分布和工业布局的教学中,就要综合分析印度自然条件和工农业生产的关系。
(2)挖掘教材,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在其课程目标中提出让学生‚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这就要求老师要积极的以实践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注重培养学实践知识。一方面,教师可以运用现有条件组织模拟教学,借助于教学仪器模拟一些日常地理现象让学生能够有一个较为深刻的影像。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参观、访问、查阅资料等方式组织一些简单的地理调查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到就近的博物馆理解当地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的变迁,也可以组织学生对于当地城市环境污染以及繁华商业网点进行调查,对于学生发现其中的地理知识,有效激发学习地理知识的激情具有良好的效果。再者,配合地理课堂教学和满足课堂实验的需要,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地理教具、模型、简单仪器、课件等力所能及的制作活动。例如地貌模型、地质构造模型、校园地图和立体模型、自流井盆地模型等。
实验一:地转偏向力的观测
为了观察地转偏向力,可用一个地球仪使地轴垂直地面,先在北半球高纬度处滴一至两滴红墨水,在地球仪不转动的情况下,就会沿经线向低纬度流动并留下墨迹。然后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再在高纬某点滴一滴红墨水,你就会发现红墨水流动的方向发生了改变,从北极上向下观察,你可以发现红墨水留下向右偏转的墨迹。同样将地球仪倒转过来,南极向上,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进行演示观察,从南极上向下看,可发现墨迹向左偏转。实验二: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的演示
为了理解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要求学生课前准备这么一些材料:一个无盖的纸箱、一支蜡烛、火柴、香。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纸箱开口对着自己的一侧,蜡烛放置在纸箱一侧。第二步:点燃蜡烛和香,大约1-2分钟后,将点燃的香平放在蜡烛的上方。
第三步:仔细观察香烟在纸箱中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运动情况。实验结论:从实验中我们知道在摆有蜡烛一侧香烟在垂直方向上上升,水平方向上:由蜡烛的上方流向纸箱的另一侧,下方由另一侧流向蜡烛一侧,这就是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我们称之为热力环流。(3)利用课堂和课外活动教学,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未来的工作中真正树立起人地协调观。
《管子.乘马篇》中所列国都的原则体现了顺应、节约和变通的主动顺应的思想:‚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用水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才,就地利,故城国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关于这部分的内容,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知识和技能目标中要求:‚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要求:‚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让学生达到以上的要求,必须先清楚地知道人地关系。人地关系就是指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不断地扩大和加深改造和利用地理环境,增强适应地理环境的能力,改变地理环境的面貌,同时地理环境影响人类活动,产生地域特征和地域差异。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于人地协调观点的教育在很多章节中都有体现:
(1)如必修二的人口和城市中要求‚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运用有关资料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个标准可通过活动来实施,比如让学生联系洞口县城城市化,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让他们对这个问题有深刻的认识,从而渗透人地协调观点的教育。另外,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个知识模块中‚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这一知识模块的内容对学生的人地协调观进行集中的教育,为了使这种教育深入人心,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来达成这些目标,比如可以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写一篇图文并茂的环境治理或生态保护的小论文,同时结合实际在校园里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让人地协调观点深入他们的心中,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工作能力。
(2)必修三的知识模块‚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中要求‚距离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中‚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这部分的课标要求结合案例,通过了解案例中的人地关系,让学生产生共鸣,并利用已有的人地协调观点来解决其中的人地矛盾。
总之,我们要突出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法。在核心素养这一要求下,广大地理教师都要研究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真正改变培养学生的模式,培养符合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地理核心素养目标教案篇二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地理教学
姓名:郑小生 学科:地理
职务:初中地理教师 职称:无
单位:新疆兵团第四师七十九团中学
手机:
地址:新疆伊犁尼勒克县79团
邮编:835705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地理教学
摘要:随着时代不断的进步,教育在新的时期提出了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传统的地理教育已不能适应这一要求,学生地理素质教育只是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对学生自由发展与适应社会以及为社会做贡献的能力方面有所欠缺。那么,21世纪初提出的核心素养教育就适应了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要求,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地理教学势在必行。
关键字:核心素养 课堂 作业 实践 地理核心素养
在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同时,正在进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也将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的育人目标。什么是核心素养呢?专家指出,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那么地理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地理问题和提出新的地理问题的能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主要是在与提高学生在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的提高,措施在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因此,我们应该把探究式教学模式引入到学习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这样成为更好地培养具有地理科学素养的公民。地理核心素养构成包括地图技能、空间视角、综合思维、人地观念等方面,地图技能的形成需借助观察、记忆、想象等多项思维活动;空间视角的培育需空间概念的理解、空间分布的记忆、空间结构的分析及空间联系的想象等多种思维的交叉,地理学习宗旨在培养学生形成“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人地协调观、环境伦理观、科学的人口观和资源观。运用正确的“人地观念”审视人类自身的各项活动,使学生成为对环境、未来有强烈责任感的现代公民。核心素养与地理课堂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平台,课堂的形式决定着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决定着学生发展的方向。我们意识到我们的地理课堂不再是单纯的地理知识的学习,而是通过知识的学习赋予特定的地理知识,进而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更加强调地理知识发现过程和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关心学生可以多了解他们如何学习知识。我们可以把地理知识的学习能力和训练过程作为培养学生地理科学素养的起点。选择并应用相应的地理教学模式。根据地理教学的目标,地理信息的获取能力,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以及对周围环境和社会的认知能力的教学。为此,我们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实践式教学模式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那么核心素养,对地理课堂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的准备 教师作为课堂的引领者,应该做到胸有成竹,还没进入课堂前,就应该构思好怎样实施课堂,怎样做好知识点的衔接,更重要的是怎样利用身边的地理切入、引导本节地理课堂。多媒体授课,要准备好地理素材,幻灯片图片应该要真实,最好是实地拍摄的照片或者乡土地理图片,激发学生的热情,从而启发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地理问题的能力。2.课堂的实施
课堂是学生放飞自我的舞台,教师只是舞台的维护者和搭建者。在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正确的飞翔方法及维护秩序,更多的应该让学生去展示。地理课堂,教师应该注重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提升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尽可能多的将乡土地理纳入地理教学,由点到面。这样能更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开发学生的潜能。3.自我反思
反思是提升自我的阶梯,经常反思
总结
经验的人,进步的空间异常之大。既要反思本节课堂是否符合核心素养教育的要求,又要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需要改进。对于地理核心素养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因生施教,切不可照抄照搬,死搬硬套。只有在不断的自我总结,才能最终形成独具一格的核心素养教学模式。课后反思应该从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入手,优点的作用就是对本节课堂的肯定,不能悲观,更不能一无是处的全盘否定。缺点的作用就是鞭策,就是进步的动力,不能夜郎自大,太过自负。核心素养与地理作业作业是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一大法宝,是对课堂的检测。核心素养视角下,对地理作业的安排也应该有新的要求。传统的地理作业的安排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主要的目的在于应对考试,而考试只是一种形式。在未来我们的地理教育不是为了考试而实施的,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实施的。未来社会,学历普及化已经势不可挡了,学历就像一个人的身份证号,人人都有。人与人的区别就是适应社会发展能力以及品格。我们为社会培养的应该是“人才型人才,不是学历型人才”。所以作业的安排要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基础知识的安排不可少,但更多的应该是安排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实践于身边的乡土地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联系实际。对于作业的检查也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为书本检查,另一方面为实践检查。作业多少的安排也是一门艺术,要合理分配学科作业的时间,当书面作业与实际作业时间安排上过多时,应适当减少书面作业时间,保证实践作业的时间。
核心素养与地理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传统地理教学纸上谈兵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大多数学生对书本知识掌握情况良好,但当问到学生我们所在地域气候、地形、河流水文特征和人文地理时,大多数学生都会哑口无言。只知书本,不知生活,核心素养和地理生活决定地理实践是非常必要的。关于地理实践,最主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方法,不是答案。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不仅能将本区域的地理知识会运用与生活,而且到一个新的环境后也
能迅速的定位当地的地理生活。关于地理实践应做到以下几点: 1.实践准备
实践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提清楚要求,说清楚目标。做好计划,做到实践井然有序,让每个学生感受与分享实践带来的成果。2.实践形式
实践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既有集体共同参与的,也有个人自主完成的。3.实践的任务
实践的难易程度应该面向全体所有同学,定的任务与目标应该是全体学生都能完成的。4.实践的地点选择
实践地点的选择应该遵循就近原则,选择的地点应该更具代表性,不能误导学生,但也应考虑到学生的安全。5.总结与分享
做好实践数据的登记与总结,防止实践结果的丢失与遗忘,回到课堂上要做好收获分享。核心素养与地理评价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社会对于学生的评价主要关注点在于成绩是否高,成绩高的学生就是好学生。但是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只是停留在了分数的高低,更多的应该全方位评价与定位学生。那么我认为评价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素养评价
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从地理的德智体美来对学生进行更准确的评价,德主要指学生的地理品德,包括平时地理学习的态度,作业的完成情况等方面,智主要指学生的地理智慧,包含对地理环境以及地理问题的创新性的观点,体主要指学生对地理实践身体力行的能力,是否认真积极参与了每次地理实践,美主要指学生的绘图识图能力,包含了地图的绘画,实体地图的绘画。当然,书面成绩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的检测,在评价中也应占一定的比例。
2.实践评价
地理这门学科与生活联系密切,所以学习地理书本知识,最终是要回归生活实践的,所以对学生评价时实践能力的评价应该占一大部分。地理实践的评价包括学生参加实践积极程度、实践时对实践目标的完成程度、实践后的经验与结论分享、对身边地理环境的了解程度和地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实践的目的在于督促学生提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总结
地理核心素养是适应新时期教育要求的新模式、新理念,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与观念,适应教育发展的规律,打破我们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形成每一节课就是示范课,常规课也是示范课的理念。目的就是为未来社会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和创新的人才。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n].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7-01-9 [2]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06-13 [3]《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n].人民网.2017-01-4
地理核心素养目标教案篇三
地理“核心素养”教学思考
发展性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主题,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服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高中地理课程新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学校传统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现在的新课程改革则进一步强调“能力”的重要性,强调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和学会改变等终身学习的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并非与生俱来,而需要通过各教育阶段进行长期培养形成。核心素养的培养主阵地在课堂。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不合理的一面已被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对于应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人们已有了越来越深入的认识。但事实上,学生的主体性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仍然不能充分体现。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学活动看似重视学生主体,其实不然。一节变“满堂灌”为“满堂问”的课,貌似课堂气氛活跃,但那种琐碎的、缺乏思考价值的问答代替了学生主动地读书与思考,学生只是教师思想的表达者、表演者,被剥夺了自己思考的权利,同时也会被过于活跃的课堂弄得眼花缭乱,无暇积极、主动、深入地思考,教学内容难以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和素质,学生的主体地位自然被忽视了,久而久之逐渐形成对问题的惰性和思维的僵化。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深刻懂得:教学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教学生自己学,教学生从“学会”提升到“会学”和“能学”。聪明的学生之所以聪明,在于他们善于独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高明的老师之所以高明,在于他们善于放开学生的手脚,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一、联系生活实际,活化地理知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教育有三个层次:一是“生活的教育”;二是“用生活来教育”;三是“为生活而教育”。这一观点实质是从不同层面揭示了最好的教育是生活的教育。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还有教给学生如何生活,如何过有意义的生活。地理是一门关注生活的学科,越是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知识,学生越易于理解和接受,并会产生较强烈的感受,在脑海中烙下深刻的印记。心理学研究实验曾揭示:所见即所学,所想即所得。一位优秀的地理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感受地理与生活之美。地理教学不能仅仅是知识的灌输,而是对学生的知识、常识、见识、胆识、赏识的全面培养。
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把贴近生活作为一个支撑点,将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问题有机结合到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思考、解释、探究、发现,甚至创新。例如我们在学习“区位”这一概念时,绝大部分学生感到深奥难懂。上课时我把学生带到教学楼的天台上,观察我们学校周围的工厂、道路、居民小区、大型商场等,边观察边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这些地理事物为何选择在这里布局,这样就把“区位”这一难懂的概念活化了。又如在“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一节教学时,先让学生课前观察、调查并思考:过去和现在家乡种植的农作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哪些原因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今后如何继续发展农村经济?通过观察、调查,学生们发现,通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变了农村面貌。同时,同学们也发现,由于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环境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这样,用学生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活生生的地理事实材料,使他们认识到切实保护耕地、保护环境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及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性,也使学生初步树立了正确的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关键在于教师的提炼,寻找生活与地理知识的结合点,让学生的生活知识和经历成为自己学习的储备、攀登的台阶,在生活中能自如地使用所学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自主合作
人本化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美国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罗杰斯曾经指出,只有在真实、接受和理解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对课堂教学才有一种安全感,才敢 2
于和勇于发表见解,自由想象和创造,从而愉快热情地汲取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人格。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目的之一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习潜能;其次是满足学生被尊重、欣赏、关怀的情感需求,让学生感受到轻松快乐,培养学生积极快乐的情感态度。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需要建立“理解、尊重、超越、有为”的新型师生关系。一是充满关爱、信任的情感,让学生享受师爱的温暖和师生友谊的快乐,让学生逐步建立人世间真诚和美好的思想意识,从而让学生真正感悟到友爱、平等、尊重等道德经验;二是充满超越、有为的精神,让学生在感受快乐享受幸福的同时,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明晰带给别人幸福才是真正幸福的人生哲理。例如在讲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要讲清这是一条必由之路和负责任之路,更要让学生懂得这是一条希望与挑战并存之路,只有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持之以恒才可能实现,只有我们新一代的接班人不断超越、奋发有为才可能实现。
和谐课堂应该具有集活跃与静谧、宽松与严谨于一身的特点,教师精心创设充满矛盾和悬念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要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教师在学习内容上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做到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就不要教,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起点,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自主学习,追求异步共进的教学效果。教师提供课堂研习的生活化案例,采取“先学后教”的策略,以“问”激“思”,同时,通过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营造和谐气氛,让学生逐步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求同存异等合作学习的方法,启发学生从不同的社会角色视角去分析同一种客观的地理现象。通过组建高效的学习团队,让学生的学习更有安全感,因为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单兵应战,而是团体作战;让学生的视野更开阔、洞察力更强,因为每个人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丰富,因为学习过程充满着交流启发、合作给力、互补共享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在享受合作的快乐时,懂得合作就能双赢或多赢的道理,懂得在合作中自己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和谐的课堂氛围,自会形成一种自由、独立、自主的探索课堂,从而获得具有创新意义的学习成果。
三、建构学科知识体系,启迪学生智慧
地理课要教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就像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的那样,真正有效的学习,是学生能抛弃自己的课本、笔记和琐细的记忆,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智慧的学习。教给学生以智慧的教育,才是最高境界的教育。一个具有地理智慧的人,不仅有丰富的地理见识,开阔的地理视野,还要领会地理学科的思想方法,能够从地理视角运用地理思维进行观察、解释、分析、概括、评判、重组和预见地理事物,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具备整体观念和空间观念。如近年来困扰我国的雾霾问题,从地理的视角看待雾霾,就不单是雾霾的危害,还要分析雾霾发生的区域(位置与空间分布)、雾霾的特征(地理特征)、雾霾发生的原因(因果关系、地理过程)以及减少雾霾的措施(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等。
地理学科独特的空间分布观念、人地关系思想、思维方法是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做一位有智慧的地理教师,教给学生智慧,一定是引领学生从具体事实性知识走向概括性的概念、原理、规律,再从概念原理提升到学科方法、思想观念的教师。在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科本质或学科特点出发,帮助学生建构有学科内在逻辑的、体现学科教育价值的知识体系,用问题引领启发学生展开思维过程,帮助学生提炼、提升、升华,感悟和凝练出学科思想方法,用学科思想启迪和生成智慧。例如从课本目录中提取主干知识,形成章节主干,将主干知识联系起来,然后把地理知识内部的逻辑顺序与认知规律结合起来,构建地理学科主干知识体系,形成合理的地理认知结构。
又如,我们在进行区域地理学习中,常常根据规律绘制知识系统图或思维导图,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相关原理和规律运用其中,真正做到知识的灵活迁移运用。
只有这样,我们教出来的学生才能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地理事物时,能够发挥丰富的想象,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环境进行科学辨析和准确判断,最终能创造性地解决地理问题,提升自己的人文精神和人生智慧。
四、重视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在信息时代的海量数据面前,学生要学会如何从海量数据中获取需要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通过空间架构组合起来,建立相互联系。学会把网络数据变成活生生的信息,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掌握各种 4
与信息时代相关的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工具和能力。在地理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的过程性评价,逐步变单一的书面笔试为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减少封闭教条试题,增加开放探究试题,减少卷面与作业检测,增加地理图表的绘制与分析、野外观测、社会调查等实践性考核;在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互启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探究创新、形成方案的学习能力,关注学生良好社会公德素养和责任感的形成。让学生积淀发展意识、捕获发展时机,让学生体验发展之乐、充盈发展之情,让地理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奠基石。
地理核心素养目标教案篇四
韦志榕:对深化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思考
一、课改回顾
三个重要文件:《教育部课程改革纲要》(2001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201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4年。
1、《教育部课程改革纲要》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口号: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战略主题
3、《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一个“抓手”————课程改革 五项任务(五个统筹)
统筹各学段、统筹个学科、统筹教育
教学
的核心环节、统筹各方面优势力量、统筹校内外阵地二、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证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国家提出立德树人、高考改革
高中阶段普及率达到了85以上,高中教育成为了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更加重视培养国民基本素质。国际上,高中教育改革也成为共同趋势。
2、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实践力(1)人地协调观
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所持的正确价值观。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科最为核心的研究主题和基本的思维视角。面对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人类社会要更好的协调好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2)地理实践力
指人们在考察、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野外考察与室内试验、模拟相结合,是现代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高中地理课程特有的学习方式。
具备地理实践力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以及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3)综合思维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既包括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综合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也包括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土壤人口聚落工业交通等要素之间的综合研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对地理问题的分析和对人类活动的评判必须借助综合思维。
将地理的综合思维确认为地理核心素养是基于对地理学科内容和学习思维综合性的考虑。
(4)区域认知
区域性是地理学科另一重要的学科特性,由此形成的区域认知也是我们分析、理解地理过程、地理规律、人地关系系统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如何落实区域认知,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把区域认知落实到区域地图上。
三、
核心概念是居于地理学科中心位置、具有较强统摄力和广泛解释力的概念。筛选出以下核心概念:
位置、分布、地方、区域、尺度、地理过程、空间相互作用、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
四、课程方案
1、必修两册书,必修1和2,各2学分
2、选修1:自然地理基础(2学分)、区域发展(2学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2学分)
3、选修2:自然方向的天文基础、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人文方向: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生态保护、政治地理
技术与实践:地理信息技术、地理野外考察。
说明:选修1宽而浅,为后续的选修1打基础。二是不追求系统性,围绕地理核心素养选材;三是加强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五、评价方案
高一:地理生物结业
高二:所有科目等级考试
高三:等级考试取最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