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部编版(七篇)

2023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部编版(七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9 18:31:07
2023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部编版(七篇)
时间:2023-01-09 18:31:07     小编:zdfb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部编版篇一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第一段的写法,从不同方面把一个地方的景色写具体。

3、学习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4、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热爱家乡海滨小城的思想感情。

1、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课文按不同角度连段成篇的方法。

仿照某一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一、谈话引入:

1、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能欣赏到美丽的景色,今天,我们又要到美丽南国来欣赏,地处广东海滨的一座小城的迷人景色。(板书课题:20海滨小城)

2、分析审题:海滨指的是哪里?课文写的是什么地方?课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同学们,思考一下。

二、理清文章思路。

1、自由读课文,标清段的序号,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海滨的,哪几自然段是写小城的?

2、讨论分析:

第一部分(1-3)海滨的景色。

第二部分(4-6)小城的景色。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海滨的哪些景物?用“横线”标出来。(板书:大海沙滩)

2、自由读1-2节,用“( )”标出体现大海是美丽的词语,加以理解。

3、学生找句子——抓词语——谈体会(板书:蓝棕银白白灰金黄)

小结:这两段主要抓住景物的颜色进行描写,表现了大海是迷人的,景色异常美丽。

4、自由练读——互读——指名读(要求读出颜色的美,大海景色的迷人)

5、默读3节,思考:这段主要写了什么景物?(板书:贝壳船队)

6、投影显示,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并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1)这里的孩子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

(2)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闹起来。

7、二人互读——指名读——男女生分读(要分别读出海滩的宁静与喧闹氛围)

四、学习第二部分。

1、过渡:刚才学习了1-3节,了解了海滨是美丽的,下面用同样的方法自学4-6节。

3、投影显示思考题:

(1)课文写了小城的哪几个地方?用“”标出。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用“()”标出。

(2)抓住关键句体会:它们美丽在哪里?

3、讨论板书:

庭院——树多花园——树茂街道——干净

4、投影显示,理解带点词的意思。

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5、指导朗读:作者把小城写得这么美、整洁,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家乡的热爱、赞美之情,要通过你的朗读,让别人也体会到这种情感。

6、自由练读——齐读。

7、根据提示练背5节,投影显示:

小城的公园( )。这里栽着( )。一棵棵榕树就像( )撑开的( ),树叶( ),可以( ),( )。树下( ),每逢( ),( )总是( )。

五、总结。

1、齐读全文,体会作者的热爱、赞美之情。

2、结合板书,思考: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部编版篇二

1、审题

(1)谈话揭示讨论话题。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要求。

a、如果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不要闷在心里,通过“小烦恼热线”倾诉一下,以此来释放心理压力,同时接受别人的帮助。

b、学会倾听别人的倾诉,学会在别人不愉快的时候给予及时的适当的帮助。

2、指导

(1)角色分配:主持人——教师

(2)小烦恼——某位同学。

(3)热心听众——其余同学。

指导内容:

a、教师要指导“小烦恼”清楚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烦恼。

b、教师也要指导热心听众如何设法帮助“小烦恼”,并指导学生规范口语。

c、教师做主持人为同学作示范,从而明确该如何做好主持人。

3、练习

(1)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设一个“小烦恼热线”,分别为“小烦恼热线1、2、3、4等”,在每小组中大家各抒已见,尽情诉,出谋划策,互帮互助,互评互补。

(2)各组选择较为典型的话题与全班同学交流,上台的主持人,小烦恼及本组热心听众应尽量做到口语表达清楚、流利、有条理等。

4、反馈。

(1)引导学生对口语内容进行点评。

(2)鼓励“小烦恼们”根据大家提供的方法尝试着做一做,尽快消除烦恼。

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明确本次学写的部首:方框儿、三框儿。

2、指导

(1)出示范字方框儿。

方框儿由哪几笔构成?方框儿形体有什么特点?

(2)分析“国”字。

写里边的有什么要求?

(3)出示范字“三框儿”。

“方框儿”和“三框儿”有什么区别?

(4)小结:“国”与“区”外框方正。

3、练习

(1)教师范写。

(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3)学生再次临摹,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部编版篇三

1、 认识本课10个生字、3个多音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狼是功臣、鹿是祸首”的道理。感知生态平衡。

通过朗读,理解课文揭示的道理,感知生态平衡。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18课《狼和鹿》,请大家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问:在你的印象中,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一般来说,狼和鹿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课文说的也是狼吃了鹿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检查读生字情况

2、 指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有那些不理解的地方?

(三)精读感悟课文

交流问题,抓住“为什么把狼称为功臣?”

1、快速浏览课文,画出写狼是功臣的原因的句子。

a) 指读画出的句子。想一想狼是那几方面的功臣?

b) 狼是森林的功臣。

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课文中哪些地方说鹿群发展得太快?哪些句段写了森林被糟蹋得这么惨?认真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段,读一读,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

从“鹿的王国”、“很快”、“十万只”等词语看出鹿发展得太快、数量多。

可是,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灌木、小树、嫩枝、树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

从“一切”、“饥饿”、“吃光”等词语中看出鹿太饿了。

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从“着了火”、“消退”、“枯黄在蔓延”等看出森林很惨。

3、想象这时候的森林有多惨。指导读。

c) 狼是鹿群的功臣。

狼不但是森林的功臣,还是鹿群的功臣。(指生读原因)

鹿不仅面临着饥饿的威胁,还有更大的灾难降临了,认真读读相关的句段。画出哪些词句可看出传染病的可怕。(生交流)

d)、齐读第四自然段,再次记住“狼是功臣,鹿是祸首”这个道理。

(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明白了这个道理,现在有一个艰巨而又伟大的任务交给大家来完成,看到被糟蹋得如此惨的森林,政府决定让这个森林焕然一新,重新恢复到一百多年前那美丽的森林,你准备怎样来完成这个任务?(种花草、放上鹿、狼等动物)

面对如此美丽的森林,齐读。

(五)结束语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狼不只是个大坏蛋,还是个功臣。而美丽可爱的鹿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却成了祸首,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祸首?正是因为人们没认识到这一点,才造成了森林被破坏,鹿群自身也毁灭了这样的严重后果。其实,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世界要和谐,万物就得保持一个平衡,狼和鹿这个故事说的就是关于生态平衡的例子。只有生态平衡了,世界才能和谐发展。

四、教学结束:

1、小练笔:

如果狼多了,鹿少了,会出现怎样的后果?

2、搜集关于人们因破坏生态平衡而受到惩罚的例子。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部编版篇四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

4、对一般说明方法的初步掌握,特别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

对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的初步了解和掌握。

多媒体,配套光盘

2课时

两亿年前,地球广茂的森林中,生活着一群巨大的爬行类动物,他们主宰着当时的地球,那就是恐龙,(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要一同领略恐龙的世界。

1、读通全文,读准字音。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将课文通读一遍,遇到不会读,不理解的字词划出来,用查字典的方法自己解决,如果还是无法解决,一会儿我们边讲边提(—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出示生字

ì àn dià iàn xíng 5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部编版篇五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会认11个生字,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词语。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并正确运用四字词语。

3、情感目标: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难点:

识字写字,正确读写词语。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难点: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课前准备:搜集非洲有代表性的图片(植物,动物,人种等),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图片以及非洲的木雕图片,并制作成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今天张老师带大家一起走入神秘的非洲。首先让我们来欣赏几组图片,用心地感受一下非洲这个地方。(课件播放非洲的猴面包树,大象,舞蹈图片)。

1、师:刚才看了这么多的图片,相信同学们对非洲在感官上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吴晴一起走进非洲,去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出示课题)

2、齐读课题,“卖”的反义词是:买,区分“卖”和“买”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1、师:同学们的质疑都很有针对性,课文中就有很多有关少年的信息。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找找有关描写少年的语句。

2、指名交流,(少年的外貌,语言,行为等)师引导:他是哪里人(非洲)能说具体一点吗(非洲南部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边)指导读好瀑布的名字。

1、师:想去欣赏一下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吗?(播放瀑布图片)

2、师:此时,你的脑子里蹦出了哪些词语(壮观,雄伟等)课文是怎样来描绘它的呢?指名说,(出示第2段)指导朗读,读好四字词语,指名读,齐读。

3、师:课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类似的四字词语,张老师把它们都找出来了。

出示: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奇、栩栩如生、爱不释手(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

4、师:从这些出示的词语中可以看出“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十分壮观”是写——瀑布的,而这些词语都是写——木雕的。课文哪几段具体介绍了非洲的木雕(第3,4段)

咱们一起去欣赏一下非洲的木雕吧!(课件播放木雕的图片)你用哪些美好的词来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木雕(精美,栩栩如生等)

5、(出示第3,4段)师:这么精美的木雕,我们一起再去回味一下。(齐读)这么栩栩如生的象墩,难怪我拿在手里——爱不释手。

6、师:刚才我们学了那么多的四字词语,我们不但要记住,而且要会正确运用。

出示:

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那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其中象墩(构思新颖),大象雕得(栩栩如生),我一看就(爱不释手)。

指名说——齐说。

过渡:精美的木雕激发了“我”强大的购买欲望,但是“我”为什么又放弃了呢?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5—9自然段。

(1)看看“我”为什么最终放弃买木雕。“我”的情绪又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

(2)刚才是对“我”的描写,那课文中又是怎么描写这个卖木雕的少年的呢?他都说了些什么?面对我的遗憾他又会想些什么呢?找出来读一读。

2、指名交流,随机出示指导朗读。

通过“我”与少年的一席对话,你觉得这个卖木雕的少年是个怎样的人呢?

3、是啊,为什么少年会如此地尊重中国人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中国人曾经帮助过非洲,非洲人民深深地记在心里,就连十五,六岁的少年也知道中国人是他们的朋友。那面对这么精致的木雕,我最终买了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1、认读词语,简要回顾课文内容。

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因为种种原因我和这个卖木雕的少年都有了些许遗憾,那最后“我”会是带着遗憾回国的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1、朗读第十至十五自然段,体会发生了什么微妙的变化。

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象墩?你从中体会出了什么?

师:只有拳头大小的象墩拿在手里却是——沉甸甸。这一词已经是第二次出现了,还在哪里出现过,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自从少年白天和我见过面之后,他可能在干什么(找木雕,做木雕)所以这个象墩代表的是少年的心意,少年的情谊,怪不得我拿在手里是沉甸甸的。

3、少年的这些举动,表现了少年怎样的内心世界?

(展现了非洲人民对中国人的情谊,从而也看出了他的淳朴与善良。)

1、师:我回国后,肯定会把这个非洲少年介绍给朋友认识,你会怎么介绍?可以介绍他的外貌,他的木雕,他送木雕给我这件事。(指名交流)

板书: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2、师总结:我们都有共同一个家,那就是地球。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世界——充满爱,希望世界——和平。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部编版篇六

《恐龙》是一篇知识性短文,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内容通俗易懂。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绍了恐龙的生存时间和地点。第二,三自然段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和形态特点。第四,五自然段介绍了恐龙的生活习性,最后一个自然段说到了恐龙的消失至今还是一个谜。

恐龙生活在遥远的年代,谁也没有见过,它的种类、形态、外形和习性都是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所进行的研究推测。在阅读训练的时候,我将借助网络环境独有的生动画面、形象的声音、充足的信息等独特的魅力,全方位,多角度的让学生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

本文最大的特色是多种说明方法并用,如何处理这一内容的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本文的教学中我以弱化“名称”,注重“感悟”的做法,力求既不破坏文章生动的语言环境,又让学生有鲜明的感受。另外,在教学设计中我注重挖掘文本的隐藏资源,让本没有生命的文字会说话;力求让学生通过资料收集、展开想像走进“恐龙”世界,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力求指引学生不断地冲击原有的认知体系,探索新的研究课题。

1.借助网络环境,理解感悟课文,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恐龙知识的浓厚兴趣,激起学生对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神往之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介绍恐龙的方法进行迁移训练

3、对一般说明方法的初步掌握,特别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4.借助网络,拓展一些常见的恐龙的知识,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重点: 借助网络,帮助学生体悟恐龙的种类、形态特点,进而有感情地朗读。

难点:

1、对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初步了解和掌握。

2、学习迁移运用课文描写恐龙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看图猜名: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们对恐龙都有哪些了解呢?

2、小朋友们都喜欢恐龙,请看这些恐龙图片(课件播放),猜猜看,这些恐龙叫什么名字?

(二)精读课文,了解形类:

1、恐龙时代漫步于世界各地的恐龙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书中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并在名称下面划上横线。

2、交流:你们从书中找出了哪些恐龙的名字?

3、请同学们再去读书,这回要求大声朗读,边读边想,你最喜欢哪种恐龙,为什么喜欢它?

4、交流并品读好词佳句。

(三)巩固拓展,练习说话:

1、巩固:以“我是-----龙,……”的句式练习说话。

2、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恐龙?)

(四)了解恐龙的食性和繁殖特点:

1、这么多的恐龙靠什么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呢?它们都吃些什么呢?你是从课文中哪儿看出来的?请读给大家听。

2、恐龙又是如何繁衍后代的呢?你从书上哪个小节看出来的?什么叫卵生?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卵生的?什么叫“破壳而出”?请看图片。

(五)猜解恐龙灭绝谜团:恐龙这种神奇的动物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多年,是大约在6500万年以前,这些恐龙突然神秘在消失了。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你们所讲的原因都只是猜测,恐龙灭绝到底是什么原因,至今还是一个谜。但是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解开这个谜。说不定解开这个谜的,就是我们班的小朋友。

(六)欣赏短片,激发探知:如此神奇的恐龙,我们如今不能够亲见。如果科学技术让恐龙复活,你愿意吗?(学生看恐龙短片。)

(七)总结深化,练习说话:学完了课文,你有什么话想谈谈吗?

(八)课后活动:恐龙知识知多少(课后,请同学们都去收集恐龙的有关资料)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部编版篇七

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 初步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两课时

录音机、词语卡片、幻灯片

1. 映示幻灯片,简介庐山的云雾。

2. 揭题。(板书:庐山的云雾)

3. 谈话导入:庐山的云雾这一神奇的现象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令每一位到过那里的人都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庐山的云雾到底奇妙在何处呢,通过学习我们就知道了。今天我们就上新课,齐读课题:10、庐山的云雾

4. 范读课文。

1. 提出自学要求:

读准生字字音,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2. 学生自读课文,同座位互相讨论第二个问题:每段写了什么?

3. 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出示词语卡片,检查字音是否读准。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每读完一段及时正音,并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这篇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了庐山的云雾多和美,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分别写了庐山云雾的特点,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人们对庐山的云雾流连忘返。)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庐山云雾的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千姿百态,二是瞬息万变)

突出下列字形的书写指导:

幻、添

重点理解的词语:

秀丽、尤其、缠绕、弥漫、变幻、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在习字册上描红、抄写生字

1. 听写生字词。

2.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1. 默读、思考:第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2. 指名回答,互相交流,教师点拨,指导朗读引背。

第一句:“秀丽”是什么意思?(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用“秀丽”说一句话。齐读这句,突出“十分秀丽”。

第二句:“尤其”是什么意思?(“特别”。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庐山的云雾特别在哪里?(引导读书,找出“变幻无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词的意思)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一、二两句。

第三、四句:在山上游览、漫步,会有什么感觉?(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云多)启发想象:在山上游览、漫步,眼前漂浮的是云雾,迎面拂过的是云雾,身边流动的是云雾,脚下踩着的是云雾,此时此刻你仿佛升上了云端,驾起云雾,在天空中行走,进入了仙境。引读:在山上游览~漫步山道上指导朗读,体会这种情境。

3.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并引导背诵。

4. 小结:围绕云雾多,写出了游人漫步山道的感觉。总写了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的景色增添了神秘色彩。

1. 自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2. 齐读中心句,说说这一段是围绕庐山的云雾哪个特点来写的。(板书:千姿百态)

3. 轻声读文,联系情境,说说“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哪些语句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读书回答)

4. 再读课文,想想作者用什么方法具体地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的。(打比方)

5. 齐读第一句,引读分述部分: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云雾弥漫山谷~云雾遮挡山峰~(感悟总述和分述的关系,体会作者是如何具体描写“千姿百态”的)

6.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比喻句之妙用并引背。

7. 联系语境说说“笼罩”、“缠绕”、“弥漫”的意思;练习用“千姿百态”造句。

8. 小结:这一段围绕中心句,具体地描绘了云雾在四个不同的位置所呈现的不同姿态,突出了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这一特点。

9. 讨论学法:画出中心句——认识云雾特点——理请总分关系——感受云雾现象——练习背诵课文(以读贯穿学习的全过程)。

1. 配乐朗读全文。

2. 小结:总分的写法突出了庐山云雾的三个特点——多、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3. 引导学生逐段背诵课文。

附板书:

3 庐山的云雾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

习作一 看图作文

习作目标:

1. 看例图,读例文,学习例文是怎样用语言描述图意的。

2. 阅读例文后的习作要求指导,初步懂得观察多幅图作文的方法。

3.根据练习要求,采用学得的方法,学习写多幅图作文。

教学时数:二课时

作文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1. 图上有几个人物?

2. 这四幅图写了一件什么事?

3. 分图简洁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4. 阅读例文

1、指名分段读例文,图文对照,说说每段分别写了哪幅图?

2、由例文的安排段方法,你知道了可以如何安排段落吗?

5. 教师小结: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他们看到了什么,是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

1、读提示语,结合例文看图,自主思考这些问题。

2、学生围绕几个问题以小组为单位集体交流,明白多幅图的基本要求

a.仔细观察。看懂每幅图,弄清每幅图的意思和联系。

b.展开想像。图上看到的可以写,没有的内容可以展开丰富的想像和联想来写。

c.层次分明,每段写一幅图。

d.重点突出。几幅图中选一两幅写具体些。

3、你认为还有什么技巧和方法向大家推荐。

(1)看图选择内容。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组进行重点细致的观察。

(2) 学生自由说说四幅图意,小组交流,班级交流。评议。

1. 同桌先看图口述

2. 指名连起来完整地说

3. 师生点评

4. 学生练写,师指导。

宗旨: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讲了托尔斯泰改小说的故事作为范例。修改入手的几个方面1、改病句。方法:自己多读两遍,不通的句子改过来,不会改,可以请教老师同学。

2、添词句。方法:小组讨论,互提建议。修改效果自评办法:自己读读修改前后的作文,觉得有进步就给自己画上一朵红花。互评办法:请小组其他成员或班上其他同学读两篇作文,有进步就给打朵红花,看谁得的红花多。

练习1

教学要求:

1. 弄清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的基础上背诵简称歌,理解带有简称的句子。

2. 书写时注意写好捺画,并巩固笔顺规则。

3. 熟记8个成语和记诵古诗《夏日田园杂兴》。

4. 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一是让学生想说,二是让学生会说。

5. 练习两个笔画及含有这两个笔画(横撇、撇点)的字。

教学重、难点:

弄清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的基础上背诵简称歌,理解带有简称的句子。

启发学生留心观察、记录简称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

指导学生熟读成诵,大致体会成语。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完成学用字词句的教学,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相融洽。

1. 出示中国地图。

帮助学生对中国地图有一个整体认识,即中国地图像一只傲然挺立的雄鸡。

2. 接着,借助地图了解我国有34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

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

少数民族自治区: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内蒙古

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

3. 了解有关内容

直辖市是由中央直接领导的城市,自治区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是相当于省一级的民族自治区地方。

4. 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简称。

5. 熟记并背诵简称歌。

6. 找朋友游戏。

巩固对简称与省、市、自治区名称之间对应关系的了解。

1.出示句子。

启发学生边读边想:通过刚才的学习,哪些原本不理解的内容现在理解了?

2.交流。

3.巩固对简称所代表的含义的认识,初步知晓我国几大地方戏的名称。

小结:恰当地运用简称能使语言表述更简洁。

4.运用简称的词句。(留心观察、记录简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如:黔驴技穷、湘江、滇池、京沪铁路等。

课时目标:写好钢笔字(“遮、越、处”三个字)注意写好捺画;进行读读背背。

1. 看看写的字。(“遮、越、处”三个字)要注意什么?

2. 讨论要注意的地方。

3.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三个字的捺画的不同走势。

正确把握三个字的捺画起笔走势。

“遮”字一捺走势平缓;“越” 字一捺比“遮”陡;“处”字一捺更陡。

4. 知道学生认真、仔细、规范地描红、仿写。

5. 注意写字姿势。

1. 熟记8个成语。

(1)结合第一单元的课文,《庐山的云雾》加以理解。

风云变换:像风云那样变动不定。比喻事物变化复杂或局势动荡不安。

气象万千:气象,景象。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富于变化。

飘飘欲仙:漂浮上升,像要超脱尘世而成仙。

(2)指导记忆。

2. 背诵《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1) 介绍:范成大写了一组《夏日田园杂兴》,今天学习《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2) 引导学生看图,并借助图画读读古诗。(大致体会诗的意思与表现的情趣)

(3) 小结:全诗用通俗的语言描绘了夏日农家昼耕也织的忙碌景象和儿童不会帮助织布,却在树下学种瓜的有趣情景。

(4) 指导学生熟读背诵。

(5) 搜集其他《夏日田园杂兴》进行积累诵读。

课时目标: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让学生想说、让学生会说)进行口语交际;指导连写毛笔字。

聊聊春节

1. 设问导入:今年的春节,你是怎么过的?你知道过春节时,咱们这儿有什么习俗吗?今天咱们一起来聊聊春节。

2. 出示题目:聊聊春节

3. 借助插图(贴春联、全家观看“春节联欢晚会”、舞龙灯、吃年夜饭、给老人拜年……)勾起回忆。

4. 交流本地春节的习俗,也可交流其他地方过春节的习俗。

5. 自由练说、同桌练说、全班交流。

6. 指名说。

1. 笔画练写:

横撇:要注意拐弯处的提笔与顿笔,横要短,撇要长而舒展。

撇点:注意起笔时要顿笔,收笔时回锋,至折处主要用的是笔锋,此时以提笔为主。同时还要注意撇与点的长短与倾斜度。

2. 写字练习:

夕:第一画“撇”要短,起笔从竖中线开始;第二画“横撇”,横从短撇的腹部落笔,横画不能长;第三画“点”是圆点,位于米字格中心便下一点。

女:整个字要向四周舒展。横画在横中线上,要写长些,撇点的起笔与撇的收笔基本在一条线上。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