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小学美术教案(15篇)

最新小学美术教案(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3 14:43:43
最新小学美术教案(15篇)
时间:2023-01-03 14:43:43     小编:zdfb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美术教案篇一

1.能说出3种以上生活中常见的对称物体。

2.区分出均衡与对称的图形。

3.选用剪纸,拼贴,绘画等方法表现对称或均衡的作品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对称或匀衡的原理,找出我们周围的对称或均衡的物体,运用物体的对称或均衡原理,通过剪纸、拼贴、绘画等手段把自己的感觉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理解感受物体的对称或均衡的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用各种材料来表现对均衡的感受。

教师:多媒体课件 实物投影仪,学生作品

学生:剪刀,双面胶,彩色卡纸,颜料,调色盘,毛笔,抹布,水彩笔,油画棒,甚或中的对称与均衡

1. 杂技是我们民间一项非常受欢迎的节目,他给人们带来欢乐。下面我们就一起看一张杂技表演照片,请你们猜一猜他表演的是什么杂技。(1.杂技照片)

为什么他手中要拿一根长杆子呢?

2. 不光杂技演员需要平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非常需要平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平稳稳这一课(添加题目:平平稳稳)

3.我们生活中还有那些平衡的事物呢?

1.老师也为大家找了一些图片,请大家欣赏一下,他们给人美的感觉,我们看看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3.对称定义幻灯)在我们美术中,这样的形式我们就叫他对称。

3. 这样的对称他不光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同时也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现在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样来装饰我们的生活的。(4.对称的装饰作用)

4 有谁能把这些单独的图形变成对称的形呢?(5.练习一幻灯)

5.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不光对称给我们平稳的感觉,还有一种形式也能体现平稳。(6.均衡幻灯)

6.(7.均衡定义幻灯)像这一类在视觉上有平衡感觉的,在美术上我们叫它均衡。

7. 好,现在老师要锻炼一下我们同学的眼睛,让它做一项运动了,看看在这些图中,你能找出不是均衡作品吗?(8.练习二幻灯)

8.同学们真厉害,一下就找出来了,那你有什么方法把它变平稳点吗?(9.变均衡的幻灯)

9. 老师这有些小朋友,他比你们更厉害,他们不但能找到生活 中的均衡,而且还用美术的形式把他表现了出来,大家来欣赏一下他们作品,并看看他们用了什么方法,如果是你的话,你还有什么方法把均衡或者对称表现出来。(10.学生作品种类的幻灯)

10.同学们的想法真棒,那你能运用你喜欢的形式,把均衡或者对 称表现出来吗?那就赶快行动吧!(11.音乐,以及欣赏学生作品,生活中对称`均衡的图片)(幻灯中没有需要添加)

1 欣赏,评价,做了什么,怎么做的。(12.学生作品,实物投影)

2 其实除以上的方法外,还有一种方法可以更加容易的表现出对称与均衡,这就是我们的电脑,有兴趣的同学,下课后可以到电脑上试试。

教学目标:选用剪纸,拼贴,绘画等方法表现对称或均衡的作品.

教学重点:理解对称与均衡。

教学难点:用对称或均衡得形式来表现作品。

用投影仪放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些图片中的物体造型有什么特点?

师小结:对称、均衡的物体给人以庄重、严肃、整齐、平稳的感觉。

引导学生感受均衡:中心线两边的图形、色彩虽不相同,但在视觉上有平衡感。

举例:一棵树、一篮水果,它们的左右不一定对称,但视觉上看去是平衡的。教材中的《镜前的少女》、《组合橱》等都是给人的视觉上以平衡感,所以它们看上去是平稳。图片《大海上的船》,海面上船有的大、有的小,画面左边一艘大轮船,右边有远近三艘小船。画面左右不对称,但视觉上看是平衡的。

小组讨论:请同学找一找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对称或均衡的,小组个别同学汇报小结。

师小结;这些对称的或给人以平衡感的物体、图片,都给人平稳、庄重、整齐的感觉。

作业布置:我们可以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完成一幅表现对称或均衡感受的作品。可以一人完成也可以俩人合作完成。

可用小组合作完成,还可以用立体折纸或泥塑形式完成作业。

我原以为三年级学生理解“对称”这个词的概念,所以在备课的时候,我没有将“对称”这个概念进行讲解,在第一个班授课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些学生经过老师的简单提示,对对称图形的“对称”特点了解的不是太好,因此,在第二个班上课时,我察觉到这个班与上个班的情况一样,就进行了大胆的调整,讲授新课:课我直接讲解并点出“对称形”有两种情况:一种像蝴蝶一样的对称形为轴对称;然后,通过找圆形花朵的中轴线得知:像花朵一样的对称形为点对称,经过比较,学生加深了印象,能够比较容易的区别开“轴对称”和“点对称”了。

另外,对于这一课我比较满意的地方是在带领学生感受“均衡”过程中对课件图片的运用,我借助photoshop软件对图片进行了不均衡处理,在构图上,学生虽然说不出不均衡,可是也很明显的感受到了“别扭”, 然后再与原图进行比较,学生很容易的就感受到了均衡的平衡与舒适感。美中不足的是,类似的图片准备的少了,学生没有能尽兴。

小学美术教案篇二

生活中许多平常的自然材料,经过巧妙构思,雕刻插接,就变成了生动有趣的形象,雕萝卜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思维创作能力,训练学生安全地使用材料、工具及运用材料,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①造型游戏活动中,启发学生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②学习利用各种萝卜拼接组合,雕刻简洁的造型。

③巧妙利用萝卜的形与色,进行联想,创作有趣的形象。

●教师准备各种各样的萝卜、刀、图片资料等。

●学生准备萝卜、刀、牙签、豆粒儿、大头针等。

●导入:一盘各种各样的萝卜(包括剖面、横截面)实物展示。

●观察:教师取一段胡萝卜切开,再插上牙签拼接组合。

●欣赏:课本上学生制作的雕萝卜作品。

●启发:这些有趣的“形象”是利用萝卜的什么特点创作的?

分组评论评述:列举课本上学生作品的例子说明如何利用萝卜的颜色和外形进行创作。

●设计造型:仔细观察分析自己带的萝卜,精心构思,然后进行雕、刻、剥、切等造型活动,再用牙签拼接组合,用豆粒儿当眼睛,装饰完成(提醒学生注意用刀安全)。

学生可以走出教室到家田、萝卜地里去亲近大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到菜市场去观察各种不同的萝卜,然后有选择的购买,将观察、联想、构思的步骤放在菜场里进行,也很有趣。

●是否在设计活动中表现出创意,并且能用语言对自己和同学的作业进行评述。

●能否利用萝卜的特点进行简单的加工造型。

●在制作过程中是否积极的动脑、动手。

小学美术教案篇三

1、了解美食文化,培养热爱劳动、珍惜食物的良好生活习惯和热爱家乡、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

2、感受食品艺术之美,学习欣赏食品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劳动。

3、感受各种材料特性,进人“神气的小厨师”的角色,探讨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把自己喜爱的食物表现出来。

1、多方面搜索与食品相关的图文资料。

每个同学都准备一到两个与食物相关的故事或传说,或对某一种食物的食法的资料。

2、查找了解广东有哪些特色的美食。

1、学生自己用白纸做好的“厨师帽”。

2、各种用以制作“食物”的材料和工具。

3、制作好的“食物”。

4、食物欣赏图片。

1、欣赏观察,激发兴趣。

(1)提出课题:如果你是一名厨师你想做一道什么菜7引导学生回忆想象并说出自己喜爱食品的形、色、香、味等基本特征,了解食品的寓意。

(2)欣赏观察屏幕展示的各式食品图片。学习欣赏美食的方法。

(3)回忆并讲一讲与食物相关的故事传说。

2、进入角色,探索思考:

(1)展示学生制作的各式“食物”。引导学生欣赏其形、色、摆放的美感。

(2)展示教师示范制作“食品”过程。学习探索如何巧妙利用废旧材料去制作各式美食。

(3)引导思考:你可以用一张牛皮纸制作出什么“食品”?

(4)师生总结制作“食品”的方法:

1、根据材料来决定要制作的“食物”。

2、根据想好的“食物”来选择制作材料。

3、明确《神气的小厨师》主题,交流合作:

(1)了解我国民族传统节日及其相关美食文化。回忆思考: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有什么美食?

(2)各小组根据多种美食主题命名选择其中一项进行构思设计,各组员自由选择某一类进行创作活动。

(3)明确自己创作的主题后,有目的地进行讨论:

1、本组要制作什么食品?2、如何分工合作。3、用什么材料?(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4)作业要求。

4、展示表演(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案)

(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神气的小厨师”表演。针对各小组的“食品”的情况进行小组自评互评。评价引导:形似、色美、食物拼盘的摆放是否美观?是否有创意?

(2)思考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到了什么?了解了哪些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技能?探索了哪些地方的饮食文化?

(3)课后延伸:

1、你还知道其它关于食物的更多知识吗?

2、你知道本地区有什么特色食品吗?有什么相关的故事传说?

小学美术教案篇四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剪纸的方法和步骤。本课学习剪动物,重点学会用剪纸剪动物。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运用简单的手法剪出动物,学会用剪纸装饰纹装饰动物。

3、情感与态度目标:鼓励学生设计不同的动物,激发学生对剪纸兴趣。进一步提高对形式美的认识和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教学重点:了解并掌握动物的剪纸方法。

教学难点:外形设计。

示范作品、各种规格的彩色纸、剪刀、刻刀和胶水。

师:上课前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观赏一小段动画片(1分29秒)

师:说说这段动画片和你们以前看过的有什么不同呢?

学:里面的人物和动物都是用纸剪出来的……

师:嗯,说的真不错,今天我们要上课的内容就和剪纸有关,叫做《剪纸贴花》。

[通过这个直观欣赏环节,让学生感受剪纸贴花的表现方式以及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剪纸?

学:

师:其实,今天我们看到的剪纸,在中国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差不多是和造纸术同时出现的。主要有人物,花卉、草虫鱼兽,以及一些吉详谐音的物象,洋溢着欢快,健康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师:剪纸和绘画有哪些不同呢?工具、技法、形象。

师:你们知道这些剪纸都代表着什么寓意吗?出示作品。

学:

师:说的真不错。所有的图案都有吉祥的寓意。相传剪纸最早是因为古代有一只叫夕的怪兽,专门偷吃农民的粮食。后来有位婆婆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夕"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夕"浑身战栗,落荒而逃。原来,“夕”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驱赶走了这只怪兽。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那是不是所有的剪纸都是红色的呢?在陕西就有一位库淑兰奶奶,用手中的剪刀,剪出了一个梦幻多姿的世界。(出示剪纸作品)

师:看到库淑兰奶奶的剪纸作品,你有什么想说的?题材,造型,色彩。

学:

师:你知道库奶奶是怎么样做出来的吗?谁来猜一猜?

学:

师:先剪出外形再贴花装饰。

师:生活中同学们见过各种各样的动物吧,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喜欢的动物吗?

师:猫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出示图片)

师:每只动物都有不同的形状、色彩,它的花纹就是由不同的装饰纹组成。

这节课我们就利用动物进行剪纸创作。

学:第一步我们先该做什么呢?

学:剪出外形。

师:老师这有个剪好的外形,能看出来是什么吗?

学:是只大公鸡。

师: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学:有鸡冠,大大的尾巴

师:大公鸡的身体结构有什么特点呢?

头部:椭圆形,有山形鸡冠

身体:长长的,有羽毛

尾巴:弯弯的,色彩很丰富

脚:有力的

是的,当我们在剪外形时应抓住特征,让别人一看就知道你剪了什么。

师:如何让这只大公鸡更威风呢?

学:剪些花纹贴在大公鸡身上

师:老师这也准备了些花纹,要怎样拼贴、组合才可以让大公鸡变漂亮,谁来试试!

学:我来……

师:别急,老师这还有一张,再请个同学上来试试。

点评[师生互动]两位同学都贴的真不错。

[通过三个连续问,让学生明白剪纸贴花和画画一样也可以是有场景的,并且从生活中找题材]

师:因为运用的花纹不同,拼贴、组合的方法也会不同,所以两大公鸡各有各的美。现在请大家再想一想,她可能在哪?再做什么?周围又有些什么?

学:……(学生说,我也同时剪出来,并进行组合)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谁来说说看

学:……

师:是的,想法不同,就有了不同的画面,虽然这幅作品的主角是大公鸡,但生活中其实还有很多题材,你们看(课件播放)

师:大家都迫不及待了吧?让我们先小组讨论下你们要剪的题材,然后剪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大家动起来吧!

学:开始制作 (20’)

师:恩,大家作品都做的差不多了,请做好的同学贴在合适的位置。现在我这有三个奖项,请大家来评评看 [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最佳色彩搭配奖]同学们的作品都非常不错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光是很多的题材可以用剪纸贴花的方式来表现,还有很多不同质地的纸张也可以用来进行剪纸贴花呢。比如旧挂历,包装纸等,希望同学们回去后都可以进行尝试。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课!

小学美术教案篇五

1、知识目标: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审美力。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分析鱼的外形和颜色,引导学生大胆夸张表现各种各样的鱼,锻炼学生用线、用色表现或剪刻、捏制鱼。

3、情感目标:增长学生知识,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懂得珍惜自然,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学生友善的意识。

1、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彩色纸、橡皮泥、水彩笔、树叶等。

2、教师准备多媒体资料,海底背景图。

1、组织教学: 根据兴趣爱好分小组,并确立组长,统一小组意见。

2、谜语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猜猜看好吗?

教师说出谜语:坐也是行,立也是行,行也是行,卧也是行。有头无头颈,身上冷冰冰;有翅不能飞,无脚反能行。”

问:你们猜猜它是谁啊?(学生齐说:鱼)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和鱼交个朋友。(板书:第6课 大鱼小鱼)

(设计意图:本环节我设计用谜语引入,意图是在学生兴趣高涨时导入本课)

3、新授。

(1)欣赏鱼的图片。

师: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海底世界吗?海底的景色多美丽啊!还有许许多多既漂亮又可爱的小鱼儿在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呢!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鱼儿的世界。

教师用幻灯出示多张鱼的图片,你们可要看清楚了哦:我们每一条都是不一样的,你喜欢和我们中的谁交朋友呢?并说说喜欢我们的理由。

(2)多媒体显示多张鱼的图片,学生欣赏的同时说说喜欢哪条鱼,并说说理由,最好能说出鱼的特点。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兴趣,到勾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求知欲望,这一环节遵循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保持对绘画的兴趣和着手表现物象的冲动。)

(3)考考你。

师:看完这些图片,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指答)

师:现在小鱼儿还有几个问题想考考你们呢!

a、多媒体显示“考考你”:

聪明的小朋友:

你知道我们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指答)

多媒体显示:

鱼=鱼身+鱼鳍+鱼嘴+鱼眼+鱼鳞+鱼尾

b、学生到台前画自己喜欢的鱼。

(设计意图:儿童的造型方法生动、变形、夸张,甚至抽象;让小朋友对结构有所认识,以儿童所特有的天性,绘画语言会更生动,更具表现力。)

c、孩子动手操作动画课件,感知构图。

(设计意图:此环节能突出突出主题,我认为这一环节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为学生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将鱼表现得更加生动打下了基础。)

(4)比一比。

a、师:下面我们要进行一次比赛。

多媒体显示“比一比”:哪一小组能给我们创造最漂亮的成员?

(设计意图:在创作之前我会把用a3纸画好的海底背景,这几名同学分别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画鱼和做鱼,最后把自己绘制的鱼都粘贴到海底背景上,构成一幅美丽的海底世界。

制作过程中我会打开flash课件,让学生在轻松的音乐中进行创作。)

b、问:哪一小组觉得自己能为鱼儿们创造出最漂亮的成员?

c、教师讲解作业要求。

d、学生进行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四、作品评比。

教师将学生完成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学生互相评奖,并将手中的小红旗插入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画中,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

(设计意图: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个小小心灵对世界的探索,其想象之奇特,构思之大胆,手法之自由,尽情畅想之色彩,不受任何约束,这正是儿童作品最动人、最精彩的价值。)

五、课后拓展。

多媒体显示“小小观察家”:

平时多注意观察,我们看看鱼儿在水中游动的姿态有哪些呢?

六、轻松结束。

教师播放欢快的《小鲤鱼历险记》儿童动画,学生随着音乐学鱼儿游动的样子轻松结束本课。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讨论,让学生了解到“大小“的含义,为什么有大小之分,并以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鱼的特点以及鱼的生活习性,在教学过程中,在创作作品中,发现问题能及时改过来,重视在教学中学生的习惯,由于一年级小朋友对形的把握不好,涂颜色时时常以单色颜色画完整幅画,没有搭配其他的颜色,因此对色感不是很强烈,在创作中进行个别指导!提高她们对色彩的搭配以及对形体的掌握。有利提高对物体的形感认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发挥、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不断启发、引导他们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解决方法,体验其中的乐趣,提高自身的美术素质,以此来构建一个真正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美术课堂。

小学美术教案篇六

1、通过观察,比较,了解自然界与绘画作品中色彩比例关系。

2、引导学生利用变化和统一的知识,在配色练习中,逐步掌握对比色的运用及色彩搭配比例的基本要求。

3、通过欣赏,指导启发学生在表现过程中将色彩搭配比例知识富有创意地运用在贺卡、招贴画之中。

(一) 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表现自然界美好景色及色彩对比强烈的优秀绘画作品。

(二) 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美丽的景色,和大师的优秀绘画作品。教师与学生一起凭自己对画面的理解交流自己的想象,引导学生重点观察色彩处理的特点。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去欣赏解读和理解优秀绘画作品中色彩对比运用表现手法。

让学生进行尝试,设计一幅招贴画或贺卡,强调色彩对比运用多与少的表现手法。

2、发展阶段

在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启发学生根据想象用色彩的象征性进行描绘,从而形成主题突出、视觉鲜明的效果。指导他们运用色彩多与少的变化特点与规律,使画面色彩既统一又有对比,表现出富有诗意的或鲜明的画面效果。

(三)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设计一张贺卡,赠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根据贺卡的主体配置相应的色调。但要利用色彩的表现手法使主题鲜明。

小学美术教案篇七

本课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下:11课彩球滚滚是一节综合性的美术活动课,是利用身边的旧报纸、彩纸制作成彩球后进行抛投、拼摆、堆积等有趣的游戏。彩球滚滚学习活动的展开首先以个体制作彩球为基础,再通过彩球滚滚集体游戏体验立体造型和组合造型的乐趣与愉悦。

学生已基本接触过表现圆的平面作业,对本课彩球滚滚制作立体的圆球将更感兴趣,基本能完成制作,带着自己的作品去游戏。

1、团搓制作一个接近圆形的报纸球。

2、运用撕贴或绘画等方法,将报纸球美化制作成彩球。

3、以“彩球”为媒介,进行抛投、拼摆、堆叠等游戏活动,体验相互协作的乐趣。

本课因考虑到制作的难度,教学环节将呈现三个梯度:

1.圆球基本形体的制作。

2.装饰美化,培养求异思维。

3.以球为点进行堆积、拼摆的组合造型游戏。

前两个环节的教学活动可在室内进行,后一环节的教学活动在室外进行。

教学设计以探究式教学模式为主。

第l课时

①探究质疑

玩击鼓传球的游戏,猜猜彩球的制作方法和材料。

②寻求解答

学生拆纸球,积极思考并自学制作方法。

③提供参考

教师或学生示范制作彩球:将废报纸揉成团稍微浸湿,用力搓成球形,撕一些小块的报纸刷上浆糊并贴满纸球的表面,直至整个表面变光滑。

④巩固制作

学生制作报纸球,教师辅导。

第2课时

⑤提供指导

学生积极讨论装饰美化的方法,教师呈现多种范品以供参考:用彩色纸块(条)拼贴彩球;用单色纸粘贴球面后添画成具象物;用颜料涂绘的彩球等。

⑥创造表现

学生继续完善制作,把报纸球装饰成彩球。

⑦拓展交流

带学生到室外用彩球玩抛投、拼摆、堆叠等游戏。

作业要求:制作一个精致、美观的彩球,相互协作玩游戏。

1、根据具体情况可调整教学计划,改变课时目标进行教学设计:l课时内容为制作彩球,引导学生用彩纸直接粘在揉皱的纸团上(制作难度提高)。2课时内容为游戏体验活动。

2、在彩球制作中,如用两张废报纸搓团,应叠在一起搓,避免纸球分裂不易粘合的现象发生。用于装饰的纸片不宜过厚,否则会给操作带来困难。

3、室外活动的组织可灵活处理,抛玩彩球时,学生可以自由活动或集体活动,拼摆或堆叠彩球却必须靠集体的智慧,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注意到活动本义的引申,使学生在造型活动中既感到轻松愉悦又体会到拼摆或堆叠活动包涵的学习意义。

小学美术教案篇八

1、观察感兴趣的生物的外形、结构特征、模仿他们的样子设计出有趣的建筑;

2、通过观察、比较感受建筑物的美,在学习中体验发现和创造的乐趣;

3、培养有喜欢大自然的情感,有创造性学习的愿望。

启发学生由生物的外形特点联想和设计奇妙的建筑。

如何设计出奇妙的建筑,让生物的特点与建筑的特点巧妙地结合。

1、 将准备好的玉米棒、贝壳或仙人球实物带入课堂,然后开始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课堂用语:老师现在要拿一些很棒的东西给大家看:“这是什么东西?”你们可别小看这些东西哦,知道吗?世界上有些非常著名的建筑还是模仿他们的样子设计出来的呢!

2、拿一种实物出来提问,了解模仿它的原因(从实物的外形、结构特征和色彩去分析)。

提问:你知道为什么要模仿它的样子设计吗?

学生:因为它的形状是圆的,表面长着很多刺,外形既特别又有趣。

问:那么有趣设计,你们觉得奇妙吗?

好!那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奇妙的建筑”,好吗?

(板书:奇妙的建筑)

1、刚才我们了解到有些建筑是模仿一些生物、植物或者是动物的样子来设计的,那在我们学习设计建筑前先来观看一些图片,进一步了解建筑。

2、幻灯演示图片:

(1)提问:看了这建筑让你联想到什么东西?好像是模仿什么东西的样子来设计的呢?你觉得它哪里最奇妙,最独特?

(2)除了刚才看到的这些奇妙的建筑,在生活和我们的周围里,你还见过哪些奇妙的、让你难忘的建筑吗?

(3)同桌讨论

小结:从刚才看到的建筑、你们有没有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呢?是什么呢?

回答:他们的外观、结构都很独特,很奇妙。

(4)通过上面的探讨,我们了解到这么美观、奇妙的建筑物都是设计师设计出来的,你们想不想也来当一名设计师?

提问:谁来说说你准备设计一组怎么样的奇妙建筑?

我们如何来设计一组奇妙的建筑呢?

模仿什么东西把奇妙的建筑设计出来呢?

1、 构思(模仿什么东西来设计?)

2、 起稿(画出建筑的形状)

3、 上颜色(注意色彩的搭配)

4、 调整画面

1、 作品展示:画好的作品拿上展板展示。

2、 自我评价:作者发言,你设计了什么样的建筑物?是怎样想出来的呢?

3、 他人评价: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可以从建筑的奇妙、结构、特点和色彩去评价)

小学美术教案篇九

综合 探索

2课时

1、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欣赏 、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3、绘制宣传小报,了解保护文物的意义,增强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文物,绘制宣传小报

2、培养学生提高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课件、文物资料、制作手抄报工具、一张手抄报完成稿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过博物馆,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看看被世人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了解一下它的沧桑历史。我们一起来看看,从影片中,圆明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火烧圆明园,肆意抢夺文物

(二)自主探索

通过视频观看,引出文物的珍贵,学生尝试总结文物的概念

1、.文物古迹:

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物和遗迹。包括建筑、雕塑、工艺美术等艺术成就。

2、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文物资料

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是金钱买不到的。经过多少年的风风雨雨和战乱,流传至今的文物相对来说已经不多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留传于世的文物会越来越少。所以文物十分珍贵,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怎么去保护这些文物呢?

保护文物、绘制宣传手抄报(督促学生保持班级卫生和整洁)

1、向学生展示黑龙江的出土文物,通过对身边文物的了解,引起学生共鸣。提升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操。

2、建议课后同学们多搜集一些历史文物资料,继续了解我们祖国博大的传统文化。

3、将随堂制作的手抄报和文物仿绘布置在班级。

小学美术教案篇十

象形文字,是人类祖先通过描募实物形状而发明的古文字,它不但有固定的读法,而且是一幅幅有趣的图画。本课教材以“学生与文字文化”为切入点,让学生在了解一些有趣的象形文字的同时,体会汉字丰富的形象内涵,激发民族自豪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教学时,应提供学生“探究、理解、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这节课体现了本单元综合运用点、线、面、色来进行平面制作的要求,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图形的表意能力。

教材岩画、金文、古画与古文字的比较欣赏导入,激发小学生猜想、比较的同时,也初步感知古文字的字形是来源于实物的描摹,小学生从探究玛雅和埃及的象形文字的意思开始,激发兴趣,体会各国不同的古文化,更由于就是一幅幅有趣的图画,小学生可以描描画画,并用丰富的色彩使之变成有趣味的画面。

1、知识与技能

⑴感知象形文字。

⑵了解象形文字描摹实物的特点。

⑶能运用形与色表现象形文字,并装饰成画面。

2、过程与方法

⑴在“慧眼识字”活动中,了解象形文字的描摹实物的特点。

⑵在欣赏讨论中,了解文字与画面结合的描摹实物的特点,感受人类想象,创造的能力。

⑶在尝试中,发展想象力,创造象形文字的有趣画面。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对象形文字产生兴趣。

⑵体验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丰富形象思维能力。

⑶培养想象、创新能力。

1、重点:

⑴感知象形文字及国画的表现手法。

⑵发挥想象创新能力,表现象形文字的画面。

2、难点:

能根据象形文字的结构,运用夸张、变形、重复、排列等方法装饰成画面。

游戏法,启发式,谈话法,探究体验比较法,展示法。

1、教具:

象形文字的课件,象形文字的示范画,板书卡片,做画工具:墨汁、毛笔、调色盒、国画颜料、毛边纸,水桶。

2、学具:

收集有关象形文字的资料,准备创造象形文字的美术工具:纸碟、墨汁、毛笔、调色盒、国画颜料、毛边纸,水桶。

3、环境布置:

准备象形文字的直观感受作品——岩画,布置环境营造文化情景氛围;将学生作品展示板放在美术室,摆好六人为一组的课桌。

本课教材以“学生与文字文化”为切入点,让学生在了解一些有趣的象形文字的同时,体会汉字丰富的形象内涵,激发民族自豪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教学时,应提供学生“探究、理解、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这节课体现了本单元综合运用点、线、面、色来进行平面制作的要求,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图形的表意能力。

突出美术概念形成的一般过程:

1. 欣赏课文中的“岩画、金文“、”古画与古文字“,并进行比较,猜一猜,

哪些是画?哪些是文字?它们像什么?它们想说什么?

2. 说一说,象形文字是怎样演变成今天的文字的?(从意象——简化)的过程

3. 想一想,小朋友是怎样根据象形文字的形状进行想象的?

4. 猜一猜,小朋友的画想说一个什么故事?小朋友是用什么工具材料表现的?

5. 说一说,你见过用象形文字装饰的物象吗?

突出美术学习方式的综合运用:把象形文字变成什么?

1. 选择一个或多个象形文字进行有序或无序的重复书写,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2. 选择一个象形文字,并将其放大,加粗笔画,进行装饰;

3. 创造一个象形文字并进行变化,创作成与字义相关的形象。评价。

1. 想象力丰富。

2. 图形与字义相符。

3. 有创意。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⒈猜一猜

导入语——同学们,今天有个新朋友来到我们的课堂,他就是“乌龟爷爷”。你

看,他还带了一份礼物,注意观察,就藏在里面,看谁发现了?

⒉出示岩画

①师:这位同学观察得真仔细,今天“乌龟爷爷”将和我们一起学习有趣的象形文字。在远古时代,人类还没有出现文字,为了记录事情,就用简单的图画来表示。

②小结:这个用图画方法来记事是很有趣的,可是时间一长,人们觉得这个记录方法并不方便,于是人们创造了又像画又像字的符号,后来我们把这个符号叫做象形文字。

1、学生进行猜图游戏活动。

2、学生看岩画,了解象形文字的来历。

出示课件

1、激发学生对象形文字产生兴趣。

2、学生理解象形文字的产生以及岩画和文字的关系。

欣赏感悟:

1、了解各国象形文字

同学们,在古时候,象形文字的运用很广泛,你们知道除了中国,其它国家有象形文字吗?老师知道课前有很多同学找了有关象形文字的资料,谁来介绍一下?

2、“慧眼识字”的游戏

①象形文字有什么特点呢?

②从同学们的表情中,老师知道你们被这部影片深深地吸引住了。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出现的象形文字吧!谁来说?

③这些象形文字和我们现在的文字一样吗?为什么?

④小结:原来象形文字有描摹实物的特点。

3、揭示课题

①今天让我们一起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来进行“象形文字的联想”。

②出示课题——板书

4、现场示范

教师边讲边示范。

观察比较:

⒈刚才,老师用几个象形文字组合的完成一幅画。下面欣赏另外几幅画,它们都用了什么方法来进行联想?

小结:原来是用了重复和排列的方法。

⒉老师知道同学们也收集了很多的象形文字,谁来说说你打算怎么样通过联想把象形文字变成一幅画?

⒊同学们,你们都有很好的想法,老师这里有两幅画,哪一幅的构图好呢?为什么?

小结:我们在绘画的过程中要注意,画面要饱满。

1、学生展示课前准备的资料。

2、小组分享交流。

3、学生进行慧眼识字的游戏,并大胆讲述对象形文字特点的看法。

4、学生观看,感受,体验中国画的意象美。

5、学生参与讨论。

6、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7、个别回答,教师有针对性指导。

8、学生分组讨论。

出示课件

展示出现的象形文字

出示板书

出示课题

教师用中国画示范

出示范画

出示课件

让学生了解各国的象形文字。

(一)课堂作业

造型表现:

⒈出示作业要求。

将象形文字联想成一幅画:构图饱满、富有创意。

⒉学生创作活动。

⒊各小组将完成的作品展示—学生将完成的作品贴在展板上。 学生在参与尝试活动中,发展想象力,创造象形文字的有趣画面。

(二)欣赏评价

欣赏评价:

⒈同学们说一说,你最欣赏哪一幅画?为什么?

—学生发言。

1、欣赏各小组展示的作品,交流感受。

2、学生充分评议。

出示展板

通过评价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分享学习的快乐。

拓展延伸

知识拓展、总结提炼:

⒈在生活中,象形文字还可以美化我们身边哪些物品?

⒉老师也找了一些用象形文字美化的生活用品,请欣赏。

⒊老师还找了一幅画,谁来猜?

—这是2008年奥运会的会徽,这个文字象是一个“人”字,又象是一个“京”,他似画非画,似字非字,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这就是中国汉字的魅力所在!

⒋总结:同学们,你们今天表现得真棒!这些象形文字都是人们在劳动生活中,用他们的聪明和智慧创造出来的。我们要向他们那样,用自己的双手把世界装扮得更加美丽。

学生分小组,联系生活举例回答。

出示课件

1、学生感知象形文字与生活中的关系。

2、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感受人文艺术的熏陶。

3、激发学生将美术兴趣内化为成功的动力。

象形文字的联想

象形文字的特点 描摹实物

1、采用游戏激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象形文字的兴趣,从而掌握象形文字的特点。

2、通过演示趣味性冲击力极强的视觉形象课件,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3、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欣赏用中国画,表现象形文字的意象美。

4、教师边示范边引导学生掌握运用夸张、变形、重复、排列等方法装饰象形文字。

5、学生探讨作业的表现方法。能根据象形文字的结构,运用夸张、变形、重复、排列等方法装饰画面。

小学美术教案篇十一

1、学习用纸带进行穿编,编织成各种物品

2、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创新能力

如何用彩带编织成各种物品

彩带编织的穿插

编织工艺品彩条电教资料

彩色纸条,(旧挂历纸。广告纸。各种彩条)

一、欣赏各种编织工艺品(实物与电教结合)

1、编织的材料:藤、竹、纸、塑料、铁、草芒、木片、毛。

2、编织工艺应用:实用。装饰。摆设

二、欣赏少数民族。编织的工艺品

三、出示教师编织的工艺品。

1、平面

2、立体

四、介绍简单的编织方法:

1、纸条经纬穿插一上一下

2、不同颜色彩条的搭配形成不同图案

3、图案的组织

五、立体纸带的偏织,结合课文技巧图例

1、先编织底部

2、放入形状物体,向四边往上编织

3、收尾及绑带

4、完成

5、回一,先编织底部,两头合拢,便成船形

六、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带材料,编织成各种物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创新

七、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注意刀具的安全使用,保持教室整洁)

八、展示学生作品,学生互相交流

九、教室

小学美术教案篇十二

1、欣赏感受水墨画动物的独特表现方法,知道水墨画与彩墨画之间的异别。

2、学习用水墨表现自己喜爱的动物,在造型中体会墨色的变化,提高观察、表现能力。

3、通过欣赏、表现水墨画动物,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1.感受水墨画的美丽,学习水墨画动物的技法。

2.用水墨画出有一定意境的动物画。

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水墨画技法的资料。

2、教师课件展示各种水墨画动物作品,学生欣赏。

3、学生谈谈欣赏体会。

1、教师提问:这些水墨画动物和其他画法的动物有什么差别?这种差别表现在哪些地方?

2、课件展示各种画法的动物请学生欣赏比较并分析。

3、课件展示水墨画和彩墨之间的异同,学生体会其不同的特色和技法。

1、思考:怎样利用水墨来表现动物呢?

2、教师进行简单的演示,学生观察学习。

(1)画螃蟹

a、用大羊毫笔调淡墨,笔尖蘸浓墨,侧锋三笔画出螃蟹的身子。

b、用淡墨中锋,画出螃蟹身体左右的各四条腿。

c、接着用浓墨两笔画出螃蟹大螯。

d、用小狼毫蘸浓墨画出螃蟹的爪子和眼睛。

(2)画鱼鹰

a、用小狼毫蘸浓墨勾出鱼鹰的嘴巴、眼睛及鼻孔。

b、用兼毫笔蘸浓墨顺势画出鱼鹰的头和脖子。

c、用大狼毫笔调淡墨,笔尖蘸浓墨侧锋画出鱼鹰的背和翅膀。

d、用淡墨画鱼鹰的腹部。

e、用小狼毫蘸浓墨中锋画鱼鹰的爪子。

3、小组讨论:你能分析教科书中的其他水墨动物是怎样用笔用墨的吗?

1、作业要求:用水墨画表现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辅导重点是笔墨的使用方法。

1、学生交流自己的创作机会。

2、教师点评并进行小结。

1、出示“舞”字,请学生想象这可以变成一幅怎样的画面?

2、课件展示吴冠中的作品《舞》和林风眠的作品《舞》,请学生欣赏分析。

3、学生交流欣赏体会,教师进行小结:中国画体现了画家对自然和事物的一种感受,作品往往传达一种意境,这种意境不是平铺直叙的。例如在水墨画动物中就是通过动物的形态来传递。

1、学生自主欣赏教科书中的范例,体会作品的意境。

2、相互交流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适当的补充。

1、作业要求:画一幅有动物的水墨场景图,并为这幅画取个有意义的名字。

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1、展示学生作品,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

2、学生互相评价,评价要点是看画面是否表现主题的意境?

3、教师进行小结。

教师请学生欣赏各种题材的水墨画,进一步引发学生对水墨画的学习兴趣。

小学美术教案篇十三

1.指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采用画、撕剪、拼贴等多种手法进行造型活动。2.引导学生认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意义。3.引导学生认识马路、汽车是重要的交通形式,通过想象大胆表现繁忙的道路交通情景。

1.学生在表现马路的繁忙的景象的手法

2.马路上的一些常见物体的形状以及马路上的一些标志所表示的意思

课具:教师准备有关各种道路和各种汽车的图片等,以及示范的各种绘画工具。

学生准备铅笔、彩色水笔、油画棒等各种用具。

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各种道路,汽车的造型特征,激发学生的表现兴趣和欲望。启发学生谈谈他们所处的城市的交通繁忙的情景。

1.学生通过自己平时的观察和想象,试说说马路的形状、以及马路上有什么?

2.小结:马路的形状有s形、t字形、十字形……

a.s形的马路一般来说是用在乡间小道上或者山上的。马路的两旁是一些树、稻草。t字形可以说这是一个三岔路口、分道的。卢的两旁一般有些农田、树木……

b.十字形的马路可以说是最繁忙的路口了,人流量、车流量都是相当大的。两旁边有些高楼大厦、住宅楼、学校、超市……一般马路上有人行道、自行车道、汽车道、花坛。在十字路口还有警察叔叔、红绿灯、斑马线……斑马线的作用就是过马路的人行走。我们过马路是要注意: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要走斑马线。在一些比较大的城市、由于交通过于忙,就将人过马路的斑马线放到地下去了,成了地下通道。

3.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说说自己想象以后的的马路是什么样子、你想有什么样的马路?

4.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材料,表现出自己对道路、汽车等景物的感受。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表现,甚至可以画现实中没有的情景。

5.讲解作画步骤:

(1)画轮廓:

(2)涂色

(3)勾线、涂背景

作业:通过想象大胆表现繁忙的道路交通情景。

要求:

(1)学生将作业纸画满了达到色彩的变化效果与协调

(2)学生们最好设计自己的独特造型的汽车、马路等。

让学生通过想像自己设计未来的道路和汽车。

小学美术教案篇十四

1:运用所学知识,装饰美化节日的教室

2: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到美的真正魅力来自于自己的亲手创造。

重点:发挥各自的特长,团结合作

难点:制作,把握整体效果

课件、各种绘画工具和手工材料等。

一:师生谈话,整体规划

1:同学们,一年一度的元旦就快到来了,大家有什么美好的心愿和祝福呢?(学生讨论)

2:怎样来美化我们的教室呢?老师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让学生各抒己见,并引导学生讨论怎么样才能更完美的效果,看谁的主意好)

我们学了美术字,可在黑板上写上漂亮的节日标语,我们学过剪纸,窗户上可贴上美丽的窗花,我们学过彩练、纸花,可在教室中间向四周拉彩练,,挂上好看的纸花,有书法和美术特长的同学可在教室贴上自己的大作。。。。

3:谁来完成每一项工作呢?看哪些同学自告奋勇地上?

(提醒学生根据自己特长,可独立制作,也可以组为单位。注意不要冷落任何一个学生。)

二:提出要求,大胆创作

1:分组拿出一个美化和计划,把具体任务和内容落实到每一个人,再分头创作。

2:在创作和制作过程中,有分工又要有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把握整体效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学生分头行动,播放欢快的音乐,制作气氛。

4:教师参与到各个小组的制作中,与学生同乐,并适时提出一些问题,肯定和鼓励学生。

三:观摩,分享成功喜悦

共同观摩大家的劳动成果,一起来说说各自的特色,教师引导学生评议、肯定和鼓励。然后教师点评。

同学们,今天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美化了教室,创造了美。美的生活、美的世界哪里来?靠的就是我们的知识,我们的双手!让我们一起来把生活装点得更加绚丽多彩!

小学美术教案篇十五

教材分析:工具和材料是进行美术活动的重要条件,如何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这些引导是这一节课的难点。在课堂上我把它定位为美术课教学中的综合 。探索领域,目的是想结合儿童以往的(学前)绘画经验,进行延伸由此引发全体孩子对学习美术的欲望。

教学目标:

1、熟悉和了解美术的表现形式,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新的思维加深对美术的新认识。

2、观察和发现各种工具的使用方式,培养爱护学习用具的良好行为习惯。引发对各种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3、开阔视野,拓宽想象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教学重点: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发对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教学准备:课件、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实物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导入新课:

回顾学前绘画经验引语:今天我们要在课堂上找朋友,这个朋友是谁,我先不告诉您们,上完课你们就知道了。请大家想一想下列的问题,小组讨论,代表回答,要求回答时要完整。1、你在画画的时候用过那些工具,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它叫什么名字?怎样使用,能出示你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吗?2、你见过那些绘画工具,请你介绍一下,你在那里见到的?你认为它们能用来干什么?

3、你最想拥有的美术用品有那些?为什么?

蜡笔小知识 1、是年幼儿童最常用的绘画工具2、同彩色铅笔相比,蜡笔的色彩比较鲜艳、笔芯也稍软,使用时不会因手在纸上摩擦而弄脏画面。3、蜡笔即可以用来画线条,也可用于大面积的涂色。

油画棒小知识 1小朋友最喜欢使用的工具,色彩鲜艳、浓烈2油画棒比蜡笔要软得多,而且因为是油性的,颜色之间容易混合,色彩的变化,层次都比较丰富。

彩色铅笔小知识:

1、最简单的色彩画工具,如同铅笔一样,比较适合年龄幼小的小朋友使用

2、色彩柔和,即可以用来涂颜色,但涂色的时候不能用力过大,因为它的笔芯是硬性的,会在纸上留下痕迹。

3、比较适合于画轻柔、淡雅的画面。

师小结:在绘画过程中,工具和材料是很重要的,它就象一个好助手能帮助你实现你的绘画愿望。

三、引导观察 思考 发现新的工具和材料课件展示:

1、 欣赏中国画、书法作品。

2、欣赏油画作品。

3、欣赏水粉、水彩画作品。

4、欣赏版画作品。

5、欣赏儿童画作品。

师:欣赏了这些画,大家能猜出这些画是用什么工具和材料来完成的吗? 生自由议论。

6、课件再次展示(结合作品进行展示),目的是让学生感悟工具和材料的不同魅力,引发学生明白工具和材料的重要,以便今后在美术课的课前准备能有所重视。大家现在可以猜出我们要找的朋友是谁了吗?

7、怎样爱护这些工具和材料。

课件:工具和材料使用小知识,进一步强调爱护工具、保护学习用品、正确使用学具的良好品质。

四、评价,师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回答问题。

1、你能认识的美术工具和材料有( )种?

2、通过学习你又认识了那些绘画的小伙伴它的名字叫( )?

3、你能爱护和正确的使用工具和材料吗?

五、课后观察和思考

1、 收集和尝试一种你没有用过的美术工具和材料。

2、 到美术用品店去观察文房四宝是什么?又发现了什么新的工具和材料。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石子、沙子,瓶盖、罐子或一些体育用具,集体排列立体图形。

2、启发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表现具象与抽象物体的造型。体验材料的美感。

3、强调在排列创作过程中,发扬集体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发对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教学难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课前准备:师生共同收集可乐罐、沙、石、瓶盖、体育用品等排列材料。

二、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交流所准备的物品,及所带材料可排列成哪些物体和造型。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三、讲授新课:

1、思考与讨论阶段

分组展示自己所具备的物品,引导学生思考座谈、开展积极想像,怎样利用手中的材料,分小组集体一起排列出新颖的立体造型。

2、发展阶段

人人参与,把瓶罐重叠或向四周扩展加上碎石、沙土排列成一种抽象或具象的图案与造型。通过组与组参观,相互补充,拓宽思路,了解自己小组所设计排列作品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修改。

3、收拾与整理

作品完成后,督促学生收拾整理好工具与材料,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四、课后拓展

1、运用所学到的排列方法,在课后回家利用各种物品进行排列组合各种图形的练习。

2、在排列时,要大胆想像。造型的内容,材料的运用应更丰富更广泛

教学目标:能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大胆地涂绕。

1、 能按自己意愿涂绕出不同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 在涂绕中感受到绘画的乐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能按自己意愿,大胆地涂绕出不同的形象。

教学难点:线条变化的丰富性。

课前准备:油画棒或彩笔,铅画纸。

教学过程:

一、回忆童年,激发兴趣。

1、小时候,你们在墙上涂画过吗?

2、有没有被老师或家长批评过吗?

3、今天,老师给大家一个机会,让小朋友们尽情的涂,有可能老师还会表扬你呢?

4、请几个小朋友上黑板上来涂,其余同学在纸上涂。

5、你觉得黑板上涂了些什么呀?

二、以趣导学

1、 观察、思考,你看上面黑板上的小朋友画的像什么呀?能不能把它们添几笔,使它成为我们生活中熟悉的形象?

2、 试一试,请小朋友上黑板演示。

3、 比一比,看一看,打开课本欣赏。

a、你认为它们好在哪里?

b、看了这些画,你认为还可以涂绕出什么?

c、请学生在自己的纸上涂绕。

(表扬大胆的小朋友。)

三、交流。

四、 布置作业

1、小小组合作完成一张画,小小组自己确定主题。

2、 学生大胆用线创作。

五、教师巡回辅导。

重点是指导胆小的学生。

六、点评

你认为谁画得好?好在哪里?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利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及细小的形状、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的情景。

情感性目标:尝试体验下雨给人与动物带来的不同感受。

能力性目标:锻炼学生以动作、线条再现情景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忆下雨的情景,感受人间亲情、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难点: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及细小的形状、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表达自己不同的感受。

教具准备:雨的诗歌、〈小雨沙沙〉歌曲磁带、学生范作。

教学过程:

一、 儿童歌曲〈小雨沙沙〉导入。

学生跟着乐曲边唱边做动作(一年级音乐课已教过这首歌)

二、引导学生讨论歌曲里面下雨了种子会怎么样?

三、 欣赏儿童诗歌《下雨了》,说说小动物们下雨了怎样躲雨。 师朗诵:

下雨了!

下雨了!下雨了!

小蚂蚁躲在大蘑菇下,

它说,蘑菇就是他的伞。

下雨了!下雨了!

小青蛙躲在大荷叶下,

它说,荷叶就是它的伞。

下雨了!下雨了!

小虫躲在大树下,

它说,树叶就是它的伞。

下雨了!下雨了!

小弟弟快过来,

让我为你撑起一把小伞。

四、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小组讨论交流)

1、 自然界的变化。

2、 人怎样躲雨。

3、 下雨给你带来什么感受。

五、雨中情景模仿表演。(个别学生上台表演)

六、欣赏一组表现雨中情景的画。

1、 书本中的插图。

2、 优秀学生范画。

七、同桌讨论怎样画雨中情景。

八、集体交流。

九、学生作业。(自选绘画材料,运用多种方法表现。)

十、作业展示、评比。

十一、课堂小结。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