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观课磨课心得体会篇1
为帮助新教师尽快更好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能力,促使其快速成长。在校领导和钟老师安排下,我跟新教师黄莉确定了师徒关系。虽然懵懂的“被师傅”,但通过这么几个月的共同学习,特别是这一次带着黄莉磨课的过程,使我深刻体会到做师傅,真的是一门学问。因为,要想做好这个师傅,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下面我就这次和黄莉老师磨课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对各位新老师给出一些建议:
一、克服紧张的心理很重要
作为一名新老师,刚踏出校园的殿堂,缺乏承受能力和教学经验,对自己的教学风格,还处于初级的模仿阶段,对能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计划,按要求上好课,心里没底。各种担心,往往会使得我们在上课的时候特别的紧张,经常会出现心跳加快、脸红、思维混乱等现象。它会直接影响教师上课效果。那么克服紧张的心理就显得特别的重要。所以在上课前一定要意识紧张的心理会给你精心准备的课带来种种危害,上课前可以跟自己对话:我是最棒的,我已经准备好了,相信自己。
二、备好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有很多新老师可能有这样的想法:要设计一节课那还不容易,只要百度一下,教案、课件分分钟的事,或者那么多优质课的视频多看几遍,模仿模仿、修改修改、背背记记应该就能没有问题了。这样的想法是肯定不正确的。在这磨课过程中,黄莉老师就这个问题就有深刻的体会,不要说是在网上下载的教案无法顺利上手操作,包括用我或者是其他老师之前赛课上过的教案都还是不好操作。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别人的教案是根据自己钻研教材设计的适合自己教学风格、适合上课学生的专用教案,这样的教案不是适合每一个老师每一个班的学生。所以要想上好一堂课,必须自己吃透教材、摸索出每一个环节。
在这么多专家面前讲如何备课,还是有点班门弄斧,这里只是向新老师们就备课说一些我的看法。
1、备课首先应该备教材
备教材就是要深入钻研教材,钻研教材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钻研课文本身。从字、词、句、段、篇到作者的思路、课文的主题思想等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要勤于思考,勤于从有关的参考资料中吸取营养;要反复地阅读课文,深入体会课文中的思想感情;遇到疑难的问题,可以去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和他们一起研究。二是要吃透课标对全册教材的总要求,把握每一篇课文在学期或者阶段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总之,要吃透课文,哪怕是一个字、一个标点也决不放过。这样,吃透了教材,就能合理地定出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这次的磨课过程中黄莉老师的目标设定、教学环节的设置都是随着对教材的钻研程度改变的。从最初的“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理解掌声的含义,懂得关心、鼓励他人。”到后来加上“学习通过动作和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感受的写作方法。”这个环节,都是随着对教材钻研程度改变的。钟老师一再跟我们说:语文课“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教什么”就是要分清什么是“课程内容”,什么是“教材内容”。课程内容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选择的要求学生学习的语文知识、方法或者语文技能方面的内容,教材只是个例子。确定了“课程内容”才能更好地教好教材内容。黄莉老师最开始的备课就没有确定好“课程内容”,只是单纯教了教材内容。这样就是没有吃透教材,所以备课时深入地钻研教材,确定“教什么”是非常重要的。
2、其次还要备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备课是为了学生学习。学生原有基础如何,学习这篇课文有哪些困难,有什么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等等,教师都要有所考虑。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不仅能节约课堂教学的时间,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备课是教师的基本功,基本功的训练要持之以恒。教师必须注意平时的积累,积累知识,积累经验。不论是看书、看报、听课、参观、游览等,随时随地做备课的有心人,不断地从知识的海洋中,从生活和教学的实践中,吸收营养,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三、建议和反思
上完一堂课后,并非意味这课堂教学的结束,课后对本堂课的反思和对自己提出一些建议也是至关重要。有些新教师认为上完课就没事了,很少及时进行自我分析,这种做法,不利于总结和提高,势必影响新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在上完第一堂课后,都必须及时进行自我分析。即上完课后都要及时回顾备课和上课过程,分析在本堂课中有哪些较好地实现了原定计划,还有什么不足;哪些没有实现或实现不好,原因是什么;哪些问题在备课时没有考虑到;学生在学习中有哪些反应;下堂课教学要着重注意些什么等等。分析的结论记录下来,作为下阶段备课和上课的参考。
总之,上一堂好课要用平常心,发现问题,认真总结,推敲琢磨,百炼成金。
师徒结对子也让我意识到自身的诸多不足。“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我这个师傅 “名”与“实”之间还是存在较大差距的,但既然接受了重任,就只能努力缩小差距了。所以我会在提高徒弟业务水平的同时,也努力充实自己。黄莉老师这次课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我从中我也看到了她很多进步的地方,我也从中学习到了不少,这让我还是初感成效。我觉得有所成效是一种幸福,是一份荣耀,我会努力去追寻它。 作为师傅,我真诚地希望我的徒弟能少走些弯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祝愿我们名师工作室的师徒结对活动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的每一个老师都从中收获良多。
观课磨课心得体会篇2
在我眼中语文是诗意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唯美的,应该给课堂上的每一个人带来的都是一种享受。根据文本的不同,空气中弥漫着不同的气息,这种气息可以直抵每个人的心灵。
是的,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为了心中这个完美的梦,不停地编织着。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听课活动,我都认真对待。认真地挑选自己喜欢的课文,然后精心设计。为了创设课堂美妙的意境,为了让课堂自然流畅浑然一体,我一贯的做法是抛开生字词,讲一节纯粹的阅读课,把一节完整的课呈现给大家。每次我都费尽心思地想:这堂课的亮点应该在哪里?这节课如何才能出彩?
课的好坏,不用他人评价,自己是能感受得到的。当我的课无法让自己满意时,他人的肯定也是毫无意义的。值得庆幸的是也曾讲过几节让自己较为满意的课,曾让自己那颗小小的虚荣心得到了暂时的满足。
接到领导安排的磨课任务,我更为重视。根据要求挑选了最后一单元的一篇课文《威尼斯的小艇》。我们区都是农村学校,而我要到更为偏远的学校去讲课。课堂上的挑战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我想改变自己一贯的风格,不要求这节课多么唯美,只想扎扎实实地上好这节课。只想让孩子们在这节课上愉快地实实在在地学到些什么。
我是在给学生上课,不是表演给任何人看。我从不怀疑自己对学生的热爱。当然,以前我也是在给学生上课,而且是很认真地上课。只是更在乎听课老师的感受与评价。
我决定按部就班地讲第一课时。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力求扎实、稳妥。因为课题中含有两个生字,所以板书课题之后,我先指名两三位学生读课题,然后再齐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课文,以点带面。
教语文不能只是教课文,只是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不是真正的语文课。就本课而言,只是让学生了解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的驾驶技术高超,小艇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明白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除此之外,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每一个教师应该做的。作为教师,应该把关注点全部放在学生身上,让学生乐学好学。
本着这样的原则,我想我应该上一节简单、朴素、扎实的语文课。
观课磨课心得体会篇3
第一次磨课经历让我体验到磨课的过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磨课就是在一次次的试教试讲中反思,在一次次的更新中收获,这其中的滋味有困苦与彷徨。然而,这是一个追求完美的过程,虽忙碌但也充实,快乐。通过一次次磨课,我也对如何上好一节课有了更深的体会:
一、备课细节到位
在备课过程中,找出拼音平舌、翘舌,我偶尔的恍惚会教给学生不完整的知识点,所以要上好一节课,备课需要我打起十二分精神,将完整无误的知识点讲授给学生,使其掌握。
二、设计到位
课堂设计要贯穿一条主线,条理清晰。什么时候认字?什么时候字音和字形的比较?什么时候朗读?只有我设计完善的流程,才能合理的落实知识目标。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从过程中促进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三、要求到位,纪律到位低年级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强,自制力较差,特别是在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明确的要求,常常会出现一种无序的、低效的状态,所以对低年级的孩子合作、操作之前一定要有要求,但要注意要求不能过多,多了,学生记不住,仍然无效,要做到要求简洁、明确。但必须行之有效。学生良好纪律习惯的培养是教学进行顺利的重要保证。学生随意下座位,站起来,个别同学这样的情景经常上演。培养好的行为习惯在平时教学中需要加强练习。例如:举手说话、做端正、不玩手和其它的’东西、看黑板等等。纠正学生拖拉,有效率的学习。
四、评价到位评价在课堂中的作用不可小觑,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直接的导向作用,积极的激励作用,及时的诊断作用,快捷的调控作用,互动的交流作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要及时、到位,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评价方面我还有很大的不足,需要对评价性语言的积累。
课上完了,可没有想象中轻松的感觉,因为课堂中又出现了没有预设到的各种问题,
观课磨课心得体会篇4
一:关于磨课的体会:
第一:为什么而磨课?我们将此归纳为三句话:为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而磨;为形成更富特色的教学风格而磨;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而磨。从整体上说,即是为了夯实教与学的基础而磨。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始终是教学的最根本的问题,通过磨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也自然应该是题中应有之义,唯有如此,教师才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的目标。为形成更富特色的教学风格而磨,教师个人的性格,气质以及风格各不相同,而磨课绝对不是要形成整齐划一的,固定化和模式化的教学风格,而是要帮助教师逐步形成符合自己的,更富有特色的,具有效率的和成熟的教学风格,唯此,才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而磨,磨课的最终着眼点应当是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之上,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总而言之,磨课应当是作为比较全面的提高教与学的基础而进行的实践活动。
第二:如何来进行磨课?我们认为它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设定基础目标:课堂教学能力的涵盖范围很广,一次磨课的过程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我们认为,比较具有效率的磨课应当是事先设定某一个比较具体的目标,然后通过后续的实践得以提高;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适当的多次反复操练;评价与总结。
第三:磨课的目标是什么?磨课的目标是形成精品课,优质课抑或常态课?我们认为磨课的最终目标是形成更好的,更有效率与风格的常态课。即使通过多次的过程而能够形成很好的课,这个课也应当是归属于常态课,这与磨课的本意是相符的。
第四:磨课的基本原则有哪些?通过实践,我们认为:磨课的基本原则应当包括:
①选择性原则:磨课的课程内容应当有所选择,一般不宜选择具有一些争议性,过于复杂性的课程内容进行教学;
②个体性原则:基于每个教师的教学能力的不同以及教学风格的不同,应当考虑到每个教师的个性特征和教学能力的不同掌握程度,而制定相适应性的方案;
③适度性原则:即是以达到事先设定的基础性目标为标准,进行次数不同的操练,而不必规定限定性的次数;
④多样性原则:即是在磨课的实践操作上,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形式,既然上课可以采取多次独立磨课的方式,那么备课是否也可以独立的进行多次的磨课式的操作呢?还有教学的其他环节是否也可以进行独立的磨课式的操作呢?值得大家思考。
二:关于磨课的反思:
第一:理论的学习尚需加强。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和总结,通过学习理论,可以增强自己实践的指导。在这方面,我们的学习还十分的薄弱,还缺乏系统而完整的学习过程,这也直接的制约了实践的活动和效率的提高,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第二:实践的计划性待加强。限于现实的多种因素的制约,对于开展这项研究性工作的时间性和计划性都不是太强,在今后的工作中也要适当的加强,争取做到有计划的开展工作,争取早日能够实现既定的目标,提高教学的质量。
观课磨课心得体会篇5
本学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第三届“智慧杯”青年教师课堂评优比赛,也结合我在市级培训班中所要完成的一堂学员实践课,选择了一年级下册教材“几何小实践”中《长度比较》这一内容,我们一年级备课组齐心协力与我一起进行了为期三周的研课磨课活动。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虽然过程艰辛,可收获和成长也是满满的。在整个过程中,与组内的两位老师不断研磨课本内容、课堂表现,对于数学教学的理解和感悟也丰富了许多。
第一次试教:博采众长未必好
在接到上课任务之后,我选择了一年级下册“几何小实践”中《长度比较》这一课,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长短。而对于几何实践内容来说主要以教材为基础,结合学生实际,提供大量的操作素材、操作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通过多次实践来逐步体验、感知,自己概括出长度比较的基本方法。确定好教学目标和大致方向之后,我开始钻研教材、找寻成功课例,因为自己本身没有教授过该内容,所以希望能有所借鉴,在教材中提供了“学习小伙伴跳绳”、“比身高”、“比旗高”、“比长宽”以及“方格纸比长短”这五样素材,于是我将这五样素材放入教案中并结合一般
教学设计
中的引入、探究、练习部分,进行了第一次试教。组内的吴春花老师和我的师傅施建平老师听了第一次试教,听完之后的感觉是比较“散”,犹如写文章一样,框架有了,可是内容却还有待商榷。那该怎么办?大家决定坐下来一起仔仔细细地研课磨课。第二次试教:细节决定成败
第一次试教之后,我们就进入了真正的研课磨课阶段。从引入部分开始,一步步地推敲。原本引入中我采用让小朋友来选择班中最高的同学去当运动会的旗手,企图在选择的时候让学生产生“比较”的认识需求,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在组内讨论中,师傅施老师给出了建议,以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其实已经对长度比较有了一定的生活认知,那么,需求如何产生?不妨将引入改成请一位学生与老师来比一比身高,由于高矮相差较多,学生也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这样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过渡到“长度比较”的第一环节:比较方法一——用眼睛看,继而出示各种生活中用眼睛看一下子就能比出长度来的事物。
接下去是新课探究环节,凭借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积累,吴老师和施老师都给我指出了很多教学细节上的不足,比如在对学生操作活动中给出的指令要清晰、引导要准确;在教学语言的处理上如何简洁精练等等。而在探究环节的教学设计上,我们也遇到了难题:由于该内容中一共有4个长度比较的方法要涉及——“用眼睛看”、“一端对齐、看另一端”、“长方形纸片比长宽(借助工具1)”、“方格纸上比长短(借助工具2)”,那么究竟是先完成所有探究内容后再一次性练习呢?还是在每个探究环节结束后就进行巩固练习?
商量下来,因为第一次试教所采用的就是先探后练,感觉效果不是最理想,所以吴老师和施老师建议我可以在第二次试教中尝试边探边练,让孩子对比较方法有一个接受的过程和系统的认识。而对练习部分的内容也进行了相应调整,使得环节之间的衔接能够更顺畅。
在对教案和课件进行修改之后,我进行了第二次试教,这一次感觉上也顺畅了许多,教学的内容和设计上也觉得扎实了许多。
智慧杯比赛:好的基础成功的一半
两次试教之后,终于要真枪实弹地上场比赛了,有组内两位老师为我全程保驾护航,对教学设计环节的担心基本没有了,但是对自己的临场发挥水平多少还是有点忐忑,比如教学语言的运用、课堂气氛的把握上,也是认识到了自身的这些不足,在第二次试教之后,吴老师和施老师开始为我进行教学语言的重组,细化到每一字每一句,让我真正清楚地认识到,数学的逻辑性严密性都不容小觑,老师的每一个指令都要清晰明确,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会懂得该如何思考该思考些什么。而在课堂上,老师的应变能力也非常的重要,我们的孩子有时候比我们更聪明,面对突如其来的提问和新颖的生成问题又该怎么去处理呢?我又学到了许多许多。
在这堂课中,学生在掌握了两个物体的长度比较方法后,按照课本素材让学生比较一张长方形纸长和宽的长度。因为长和宽是在同一个长方形上,而不像其他比较的两个物体是分离的,所以习题的难度高了一层。书上出现了这个习题原意是让学生通过折一折的方法比较,在这里我们不局限学生的思维,而是给他们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谁的方法多。显
然学生的潜力是老师们无法估量的,他们的想像和方法远远超过老师的预想。 想出了折一折的办法,还利用各种工具:尺、铅笔、手等来“量一量”的方法,还有学生想出了同桌利用两张相同大小的长方形纸,各取一长一宽直接比较。
智慧杯比赛虽说不能算得上完美,但也是组内老师一起研磨出来的成果,在这基础上,我们又听取徐校长的建议进行改进,力求在培训班的实践课中可以表现得更好。
培训班实践课:宝剑锋从磨砺出
在徐校长的建议之下,我们又将教学设计中“学习小伙伴比跳绳长短”的内容进行了改进,在前两次试教中也发现,学生都关注在因为小胖人是最高的所以他的绳子是最长的,而不去关注比较三条绳子用怎样的方法去比较长短。没有动手体验的过程,小朋友很难将比较的方法说清楚,故而改成为每个小朋友提供三段毛线,让他们通过动手操作后自己概括出比较长度的基本方法。有了动手体验和感悟之后,学生参与的热情也高了,总结和概括起来也更加地“有话可说”。
当然,几易其稿、几经磨练,培训班实践课虽然已是大家经验累积的精华,是各位老师倾心帮助的结晶,但我作为青年教师,身上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困惑,比如:专业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教材深度挖掘不够,引导学生思考的活动设计较少,指导学生学习方法较少。课堂驾驭能力、应变能力不强;在安排小组活动时,要求不够明确或者不详细等等。
我们在一次次的试教、反思、修改、磨练中成熟起来,正是在“磨课”的困惑和痛苦,顿悟和快乐中,我们感受着成长。如何将“磨课”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继续研究、改进,都有待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深入的实践与探索。
本次磨课活动,大家虽然辛苦但从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令人回味无穷,磨课更是越磨越有内涵和内容。我想:一节课越研究越有内涵,越磨越有味道,越讲越有讲不完的内容和价值。
此次活动不是终点站,今后的日子,我们还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反思。
观课磨课心得体会篇6
国培校本教研第一段磨课,已接近尾声,通过磨课我体会颇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好观课前的准备
加强集体备课,老师们在一块备课,能互相交流,了解参与磨课教师教育教学动态、知识现状、各自的优缺点,能取长补短,借鉴吸收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增长自己的智慧,进一步提高自己备课的主动性。让授课教师介绍课时备课的思路,做好观课说明,自己把握住教师课堂教学脉搏,掌握教学的主线。提前进教室了解学生,加强与学生沟通,对提高课堂上师生活动、生生互动的观察效果,有的放矢的进行观课,做好铺垫。
二、认真观课、提高观课效率
在观课过程中,根据研修组各自的分工,瞄准自己的观课点,把握主攻方向进行观课,在观课中,用心灵感悟课堂,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理念、教育追求是否符合新课标,学生的学习行为,精神面貌、学生的坐姿、握笔姿势等行为习惯的养成,给自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教师的教学语言,有效提问,教学方法,学生的学法,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具有借鉴意义。启发自己主动思考:“假如我来执教这课,该怎么处理?”
三、加强议课,进一步提高业务能力
观课教师观课后,对观察到的这节磨课,从不同角度展开讨论,发表各自的见解,巩固观课效果。课堂上执教老师好的地方,对自己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不足之处,对自己也是一个警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提高了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磨课,磨出了感动,磨出了精彩,教师交流、师生合作、生生互动,磨出了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友谊,为我们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艺术奠定了基础。磨课是通往教育的幸福之路,在这条路上,我们将奋力拼搏、开拓进取,取得更加扎实的成绩,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而作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