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感悟,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感悟,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感悟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物理教学感悟篇一
所有的学生刚开始学物理的时候,积极性都非常高。保持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解决感兴趣的问题,在探究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这应该是物理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应相信学生的思维能力相信学生集体智慧,决不能将教师思考的结果强加给学生,剥夺学生动脑的权利。
物理新课标中所说的将物理知识的学术形态,适当地转化为学生感兴趣、乐于探索的物理知识,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笔者结合自己物理教学的实际,就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环节等几个方面作出了一些尝试。
1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的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改革新型师生关系是每位初中物理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也是新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运用新课程理念构建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学习过程是构建关系的过程,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要求老师评价语言多样化,能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课改实施以来,学生普遍反映较好,他们喜欢这样的授课方式。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新课标重点是课程目标、课堂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不断的沟通、交流,彼此尊重,建立起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如在学习音色时全班同学蒙上眼睛做游戏,听几位学生说话,然后说出他们是谁。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这样不知不觉在游戏中,学生很轻松地明白了音色这一抽象概念。
2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初中物理教师在使用新课标的过程中,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利用物理学科特有的优势去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新课标对课程目标作出明确规定,除书本知识之外,还有另一类知识,就是日常生活的知识,而这种知识对于实践中的人来讲才是最为根本的知识。
“生活”的物理,是指物理来源与生活、生产实际,同时学了物理又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生产、生活。因此在学习新的物理知识时,尽可能以一些实际例子导入新课,尽量与现实原型进行联系。
3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环节,注重物理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环节与课堂教学的效益密切相关,优化教学就是使其每一个环节尽量合理化、科学化。
要运用课堂教学结构、环节的新理论、新技术。要把握好两个原则:一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即课堂教学环节的优化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给学生较多的思考探索、发现、想象创造的时间和空间。二是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性。即确定课堂教学每一环节要符合学生认识发展和,心理活动的规律性。
教学策略选择得是否科学,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启发式教学的课堂教学结构的基本要求有:(1)使学生始终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2)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3)突出对学生能力和心理品质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中体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锻炼技能和能力,并形成良好的稳定的心理品质。了解和掌握教学对象的特征才能科学地、合理地应用教学策略。才能真正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和产生理想的效果。
总之,通过构建新兴师生关系,经历探究过程,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环节,注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怎样去学,最终让学生做到“会学”物理。
物理教学感悟篇二
对于中学教师而言,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根据心理学发展的规律和要求,依据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全面渗透、全方位推进。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适应青少年需要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
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一个重要属性,那就是教育性,因此,调动学校各个方面的力量,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学校首选策略。首先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给予高度重视,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系统。只有得到了高度重视,该策略才有实施的基础;然后将心理教育分布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构建一个专门渠道与非专门渠道有机结合的教育网络。专门渠道就是要开展心理教育专业课,实施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和实施心理治疗;非专门性的就是在学科教学中、在德育活动中、在课外活动中、在劳技课中、在学校的各项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此外,还要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多角度,全方位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教师通过不同的教学途径,变换多种教学方法,运用每一教学步骤,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近十来年,通过教学改革已有很多可以借鉴,如上海黄浦区教育学院和崂山中学、潍坊中学在教改实验中设计的三段式课堂结构:第一段: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唤起高昂、饱满的热情,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第二段:利用创设的气氛,提出问题,在学生的好奇的思索中,注意力最集中的一段时间里,教师控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和智力因素的操作功能,使其达到最佳状态,完成新课教学任务;第三段:巩固扩展第二阶段学习内容,强化心理品质训练。实验结果,不但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学生非智力因素得到了相应发展。又如在教学中确立情感目标,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教师有意识地把情和知统一于教学之中,使学生的识记能力、欣赏能力、情感陶冶同时活跃起来。语文课中的表情复述、课本剧排练,数学课中对数学美的鉴赏,都能达到此目的。我校青年教师毛波在讲“长江三峡”一文时所创设的“创设情境——美读感知——品味理解——想象创造”四部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探索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教育的成功范例。
2、加强家庭教育,家长注意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家长应从下面几个方面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真正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
(1)转变只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观念。
(2)以身作则,率先示范。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特别是在心理要求方面,只有父母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才会健康。
(3)重视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引导,加强家庭精神文化的投入。
鼓励树立建功于国家和自立自强的观念意识,注意锻炼孩子的吃苦耐劳,战胜挫折的意志和坚强的品德,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困难,障碍,曲折,让孩子去经历,增强其自信,磨炼其意志,培养其独立的人格。特别是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使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从中培养孩子观察,记忆,分析,创造,审美的能力。
(4)尊重孩子,不走两个极端。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作为家长,应该从感情上,心理上尊重孩子,不能把他当作私有“财产”,爱之则宠,恨之则打,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溺爱型和打骂型的教养方式可直接导致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发生。所以家长要尊重,理解孩子,和孩子进行思想交流多给以鼓励,这样孩子在被爱,被尊重的环境中成长,他也必然知道怎样去爱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
(5)家长要经常和学校联系,取得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
家长要克服单纯依赖学校教育的思想,而且要积极参加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如家长会,家长学校,座谈会等。对学校老师反映的意见,要正确对待,既不要袒护孩子,也不能拳棒相加。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内容要与学校一致,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进行理想教育,不能给孩子灌输不健康的内容,如金钱至上,甚至对社会阴暗面当着孩子的面横加评论。
(6)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家长要及时分析,及时引导,及时解决,以免积少成多,地久天长,酿成大祸。
3、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一个完整的自我,一个人格健全的“我”。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不能离开学校,家庭的教育和辅导,而且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环境育人,不良的社会环境回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社会各界和社区应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进其发展,形成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据调查某校30%的初中生认为社会不良现象对其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湖北某县有一个中学生因看到过多的社会阴暗面心理承受不了而自杀身亡。所以,我们的社会必须加强措施,减少不良思想和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和渗透,减少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事件发生,如向未成年人出售不健康书刊物,出售香烟及不合法药品,开放“三室一厅”等等。只有为青少年的成长建立一个全社会的“保护网”,过滤社会有害物质,还青少年一个洁净的蓝天,同时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物理教学感悟篇三
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讲授中充分课件使课堂显得形象而生动,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在作业设计方面针对性也很强,分层合理得当。课堂效率很高,教学效果良好。通过这次听课活动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课程的重要内容。教学中注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设计学生喜爱的活动,提倡用自制教具和低成本实验进行探究活动,注意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探究活动结合起来,努力开发并鼓励学生参与开发各种层次的、以小型为主的探究性课题。
(二)注重学生“动手”与“动脑”的结合
科学探究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使学生将进行科学探究与学习科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全面提高科学素养。在教学中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在亲身参与科学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感受科学过程,获取事实证据,检验自己的想法和科学理论,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三)鼓励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学习
教师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创造一个人人都能参与学习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教师尊重学生的各种不同见解、技能和经验,保护学生的创造性和好奇心,鼓励学生对他人的观点持合理的怀疑态度,为学生提供多种表达自己想法和开展科学探究的机会,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可能是错误的)观点。
(四)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
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造各种条件和形式,开展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提出论据、回答质疑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开放性的讨论,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利用协作性的小组形式开展探究活动,使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小组工作,使学生认识到小组的成员在探究尝试中各有所长,其知识和技能可以互补,通过这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五)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通过课外活动,学生不仅可以丰富经验、开阔视野、活化知识,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教师应根据教学、学生和校内外的实际情况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资源,为学生创设新的学习环境。
物理教学感悟篇四
第一类:学习暂时困难型。该类型学生主要是学习基础能力较好,学习中所遇问题,主要由非智力因素造成。
第二类:学习能力缺乏型。这类学生主要特点为: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题能力,都较低,但学习行为习惯较好,意志比较坚强。
第三类:学习动力缺乏型。这类学生的能力总体水平处于中等或偏上水平,但学习习惯、学习意志低于上述两类学生,主要由于自身学习动力不足而导致学习困难。
第四类:学习整体困难型。这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均较差,求知欲低,意志和好胜心不强,所以总体能力和个性发展水平均较低。
针对四类学生的各自特点和共性特征以及各自在学生中所占比例进行统计、分析,针对性的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优化教学环节,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当前,我认为自己应当作的是:
1、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动机、确立学习目标。通过对聊、座谈、主题班会等形式深入了解学生,帮助他们明确学习动机、确立学习目标,并分析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思路,捕捉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培养、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从而树立能够好的信心,努力搞好学习,从而走上正常学习轨道。
2、把物理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认识到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在物理教学中突出过程性,注重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
3、注重实验。我国中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我们对物理实验教学,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大量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不仅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更多地拓宽学生视野丰富他们的想象,而且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实验心理素质的提高,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自学能力、观察实验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独到的作用。长期来看更是对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形成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有深远的影响。
4、注意加大多媒体的应用。今天,多媒体设施在农村中学基本普及。物理教学中,多媒体可以利用文字的色彩反差将重难点醒目地展示给学生,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在课件中将有关重难点以各种画面素材轻松地显示出来,给学生留下真实、可信的深刻印象,引导学生的感官参与,发展学生的思维,达到突出重难点和突破重难点的效果。很多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应用,都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在课堂上,从而使物理教学更贴近现实生活,有助于学生对物理应用性认识的提高和物理原理的理解。
总之,预防学困生的产生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艰巨工作,要求物理教师不断地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手段,让学生由学知识变为主动探索自然规律,对知识学得更扎实更牢固,同时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
物理教学感悟篇五
物理的课程改革改革方向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下面谈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首先是教师要控制得住大局
虽然是探究性的开放型物理课,是把主动权还给学生的课,但也应该是井然有序的课堂教学,而不是一堂乱糟糟的课。中学生的自制能力是很弱的,现在还把很多时间给他看,给他讲,给他做。如果作为一个任课老师,压不住课堂的话,不但上这个课没有什么效果,而且让他们有一种感觉就是上物理课就是可以玩、就是可以说闲话、就是可以开小差、就是可以闹翻天的时间。这就与我们的目标越走越远了。我们的目的只是让他们轻轻松松地学习,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学会知识,培养能力,了解社会。
二、其次,教师要把提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
最传统的授课方式是老师讲足一节课,学生只是在下面被动地接受;之后改变了很多,变成了老师以“提问启发式”授课,学生终于有了发言的机会;现在的课程改革则更进了一步,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问,再想办法解决。我觉得物理课上应鼓励他们提问题,各种稀奇古怪的大自然问题、生活生产中的问题都行。平时上课也是这样,有相关的他们想知道的问题让他们自己提出来,而不是我提。当然,相应地,教师一定要多看书,多了解相关方面的知识,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使他们被你的知识魅力所折服。
三、再次,老师要敢于把解决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
现在是一个信息时代,得到信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个现代的人不是看谁记住了多少知识,毕竟能记住的只是一小部分,而是谁能用最短的时间把最有用的知识搜集出来。有些他们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你不一定要帮他们解决,因为他们最需要的不仅仅是结果,而是过程。现在信息流通很快,他们可以在图书馆中查找资料,也可以请教别人,更可以上网去找,或者自己通过实验来解决相关问题,都可以,关键是他在其中学到了东西。做实验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现在的物理课本没有把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分开来,目的就是尽量让学生多做一些实验,而不是让他们看着老师在台上做。自己经历过的与看别人的毕竟不一样。
四、最后老师要敢于把下结论的权利还给学生
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到首都去开会时介绍他的经验说:“我教得很好,我的成功来自我的不善言辞和我的粉笔字写得很差”。由于他的表达能力不强,所以无论什么他都自己少说,想办法借学生的口说出来,结论、总结也是如此,大家来下,而他只是引导一下,纠正一下错了的;由于他的粉笔字写得不好,他总是让学生自己出去写,所以没有一定模式的板书。如此一来他教的班级成绩却大大出人意料。当然了,学生自己下的结论,又是自己记下来的,又经过自己的一次次修改,怎会不特别深刻呢?这样也促进了他们的积极性。所以不要认为你是老师,下的结论比他们要清楚、精炼,就要帮他们写实验结论,让他们记下你的结论,去背会你的结论。应该抛开这个想法,放手让他们自己去下结论,你只需要引导和纠正。
一句话,我们物理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一定要“握得紧,放得开”。
物理教学感悟篇六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有关物理教学论文,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
摘要:当前,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将物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致使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学内容,难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效率较低。与此同时,忽视开展物理教学,学生对物理原理理解得不透彻。对于存在的诸多教学问题,以下文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现状;对策
一、前言
目前,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想解决存在的教学问题,应注重开展物理实验教学,使学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识,并多开展一些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创设活跃的教学环境,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同时,运用多媒体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高效学习物理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二、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将物理知识机械地传授给学生,致使学生一时难以理解抽象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的物理基础比较差,渐渐对物理知识不感兴趣,学生很容易出现抵触和厌烦的学习情绪,不愿意主动融入到物理教学中,直接降低学生学习效率。
另外,不注重开展物理教学活动,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致使教学氛围沉闷枯燥,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学生之间缺少互动和交流,逐渐失去学习动力,对物理知识掌握得不扎实,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难以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同时,忽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导致学生不清楚物理原理的来源,不能快速理解物理知识,致使物理教学进度缓慢,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这一教学现状,下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三、高中物理教学的解决对策
1.运用多媒体创新教学方法,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运用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幻灯片,播放生动立体的教学内容,带给学生全新的`感受,使学生主动学习物理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驱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物理原理。
例如:在学习“曲线运动”时,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出立体的曲线运动,使学生轻松记忆物理知识,主动探究幻灯片中的内容,快速掌握曲线运动的规律,进而加快物理教学的进度,充分体现出运用多媒体的重要性。通过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呈现出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学生清楚观察到曲线运动,明确物理知识的原理,使抽象物理形象化、立体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学生不再感觉物理枯燥乏味,快速掌握和理解物理知识,从而逐步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2.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高效物理课堂
要想解决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教学问题,教师要多开展一些教学活动,如:物理知识演讲比赛、制作物理知识海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感觉物理教学内容不再沉闷,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消除不良学生的不良情绪,创设活跃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学习环境中,顺利完成教学活动中的任务,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不断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和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欧姆定律”时,教师结合新课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物理知识演讲比赛,促使学生提前做好演讲准备,积极主动学习欧姆定律的内容,在全面理解的情况下进行背诵,通顺、流畅地表达物理知识,进而取得最佳的比赛结果,不断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使学生扎实掌握物理知识,从而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3.注重开展物理实验教学,使学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识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开展物理实验教学,使学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识,清楚物理原理的来源,明确物理现象,对物理公式的理解更透彻,可以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物理实验,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效活跃物理课堂的氛围,使教学环境不再沉闷,为每个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物理实验的机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得知物理知识的变化过程,以及物理公式的来源和推导过程。例如:在学习“测定金属电阻率”实验时,教师先演示物理实验的操作步骤,再组织学生进行操作,使学生全面掌握和理解实验原理,清楚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学会用电压表测定电阻两端的电压,应用电阻公式,计算出流过电阻的电流,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改变了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印象,带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物理教学中,转变被动学习的状态,同时,注重开展物理教学活动,以便于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原理,并开展教学活动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运用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解决存在的教学问题,从而有效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徐益勇.高中物理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6,45(18):11.
[2]杨晓瑜.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学现状及对策[j].学园(教育科研),2015,(6):130.
物理教学感悟篇七
摘要:本文主要从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的整合、动画模拟与物理概念知识的整合两方面探讨了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整合效果,以期为广大高中物理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意见。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物理;整合
物理这门学科的逻辑性较强,其实验分析是验证物理概念知识的基础。因此对学生而言,无论是实验分析还是理论知识的学习,都具有一定的难度。随着新课改的推广与实行,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信息技术引入物理课堂教学中,是一种动态教学模式。无论是将其作为实验分析还是理论教学的辅助工具,都可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目的。
一、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的整合
物理属于理科范畴,因此实验分析与理论验证是物理课堂学习的重要方式。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中主要是站在理论知识的角度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因此缺乏自主探究实验现象和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提出,学习的对象不再是“冷冰冰”基础理论知识,而是理论教学与实验分析相结合,并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目的,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传递物理实质。据心理学家所言,在课堂学习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使学习知识更加清晰明了地留在学生大脑中,记忆深刻。反之,采用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将会大大降低课堂教学效率。由此可见,将高中物理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并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起到调节课堂学习氛围和降低学习压力等作用,从而在课堂学习中大胆表达自身的观点和意见,集中精力探索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学习方法。例如,教师在讲解高中物理“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试验教学中,教师不能被动地按照教材步骤进行操作和演练。采用这种方式得出的物理实验结论为:第一,灯泡在演示那一刻是熄灭的(亮的)。第二,灯泡在演示结束之后会熄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得出“线圈对变化的电流有阻碍影响”这一结论,但是并不能直观地观察到“电流阻碍”的过程。虽然这个过程短暂,但恰恰是实验探究中的关键问题所在,是这一章节课的重难点知识。这就需要教师改变实验演示方式,借助多媒体计算机作为实验教学的辅助工具。比如在课前预习阶段,提前下载一个flash软件,当演示到“电流如何阻碍线圈”时,就播放flash软件中的视频实验分析讲解。学生在动态观察和静态学习中能够对试验内容有一个全面详细的认知过程,进而在实验探究中培养自主探究精神。再比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一课时,首先教师需要提前对章节相关资料收集起来,并准备好实验分析和探究所需的设备和装置,展开“羽毛和铁块”实验设计和演示。其次,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有关“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视频,并要求学生自主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会对实验结果进行猜想。一般认为在同一高度,由于铁块要比羽毛重很多倍,因此最先落下的物体是铁块。因此,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最后,得出实验结论。在同一高度下,羽毛和铁块自由落体的速度相同。究其原因是假定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在“真空”进行,不受摩擦力的影响。并在分析与探究物体受力情况时,羽毛与铁块只受“重力”因素的影响。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铁块和羽毛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制作成动画效果。当降落100m、200m时,静止羽毛和铁块的运动画面,这样可以方便学生清晰观察在同一水平线上,铁块和羽毛的下降高度。这样不仅可以营造一种愉悦的教学氛围,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动画模拟与物理概念知识的整合
物理的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学生对物理的理解源于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释放内在力量。但是在激发内在力量过程中,由于物理概念知识较为抽象化,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学生通过一些有效方式提升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度,从而由被动接受转变成主动学习、思考和探究。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我效能感”概念。在这个概念中,提出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体差异、知识的判断能力和信念等。并着重表明“成就感”才是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也是学生激发自身积极情绪的重要动机。因此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就可以将自身兴趣度与物理知识衔接起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设计物理生活情境,从而达到调动自身对知识的好奇度、求知欲等目的。并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物理知识进行猜想和探究,并作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证据。比如,教师在讲解高中物理“抛物线”一课时,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抛物线运动动画来模拟抛物线的运动规律,让学生观察后得出抛物线概念、抛物线的运动规律、抛物线的基本特征。提前准备好抛物线函数运动图,将函数图与物理中的抛物线运动模拟图进行比较,并站在数学相关知识角度和物理相关知识角度全面系统地分析抛物线运动的基本轨迹和特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并提高学生独立分析抛物线运动的分析和探究能力。与此同时,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巩固了数学知识,也明白了其中两者之间的联系,对于以后学习物理知识会更加容易。
三、结束语
实现高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需要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借助信息技术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整体质量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峰.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整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09:157.
[2]房迅.如何将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整合[j].学周刊,,23:39.
[3]李寅峰.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必要性———以物理教学的优化整合为例[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03:197-198.
物理教学感悟篇八
关于物理教学论文
教学方法一直是大家研究的,各位,大家可以一起看看下面的关于物理教学论文,欢迎各位借鉴哦!
关于物理教学论文
摘 要:素质教育主要包括智能素质、品德素质、身体素质,以及专业美感素质等,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创造力又包含了许多非智力因素,如个性和独立性等。教学实践表明,在物理学科教学中,除了传授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应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注意学生情感品质的培养和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创造能力的发掘和培养,以期使其物理综合素质达到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物理教学 物理素质 创造力培养
素质教育是一种品质教育,这就要求在人的遗传素质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人的综合素养,从而达到提高专业品质、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之目的。本文主要论述在物理学科中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实施物理素质教育。
一、在物理学科中应注意情感品质的培养
人们对未知事物的冲动与好奇,是科学发现和探究的开端,正是这种好奇心引导着人类打开了一扇扇科学的大门,而学生则天生具有这种情感和品质。所有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的快乐和喜悦都是建立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思维过程的基础上的,这种自身情感体验是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的重要情感之一。人们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还可以造就自己的客观、公正、科学、无私的情感,因为任何学习和科学研究都要求人具有实事求是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因此,学习和研究物理这门学科的过程,本身蕴含着各种积极的情感,这也正是进一步培养情感品质的过程。
物理学科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生活经验的积累等,这就使得一些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产生畏难心理。对于这种情况,如果老师不加以及时的正确引导,就会使学生长期处在一种恐惧、胆怯和过度焦虑之中,这无疑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完全失去信心。
二、物理教学应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为主
在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理论型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首先,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高中生都需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开拓思维领域,非常需要抽象逻辑思维。同时,高中物理更加严密,具有公理化逻辑体系,对于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其次,高中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已从初中时的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水平的转化,并逐步完成。这就意味着他们思维逐步趋向成熟,可塑性逐步变小。因此,在高中初期阶段,教师应对这个问题有个清醒地认识,不失时机地培养和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促使其顺利地完成从经验型向理论型水平的转化。
三、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现象中感知物理意义
物理学科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物理规律和定律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注意观察发现的。比如,伽利略观察吊灯的.摆动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牛顿对苹果落地的思索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通过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是一种很好的激励和引导学习方法。比如,油罐车后面为什么要拖一条铁链尾巴呢?在干燥的季节里,在黑暗中我们把化纤衣服脱下来,通常会看到火星闪烁,这究竟是什么现象?通过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往往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
四、创造成功机会,增强学生自信心
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普遍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需要和渴望。成功时,会兴趣倍增,情绪高昂,干劲十足;失败时(特别是多次努力失败时),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兴趣全无,死气沉沉。实际上,有些学生感到物理难学并不都是因为他们的智力问题,相比而言,非智力因素占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尽量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促学方法。
在物理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把教学内容设置成梯度和不同层次,开展内分层次教学,以适应学生不同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使他们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取得学习上的成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例如,在设置课堂提问时,可根据问题的内容选择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回答。在布置作业时,可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五、物理素质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对学生进行物理素质教育中,其目标并不是侧重于促进和储存知识,而是侧重于向学生提供有助于创造力培养、开发、形成的教育和指导,进一步发掘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从教育目标来看,学校教育不能只限于给学生一种专业的训练,而是要培养具有较高文化品格和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毕业生实行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这对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是一个全面的考验。从当前学校教育来看,由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且遗留问题众多,就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来说,物理教育教学中应注意和妥善处理好以下两个问题:
(一)“基础知识”和“创造力”的关系。基础知识是人们从事生产和社会活动最基本的知识,是进行科学创造的基础。因此,要想开发、挖掘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就必须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只有掌握“熟”才能运用“活”。俗话说“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
(二)“智商”与“情商”的关系。由于我国传统和国情所致,一般都非常推崇早期智力开发。如教幼儿一岁学认字,两岁学算术,三岁背唐诗等。有一种错觉,以为给孩子加压加量是一种早期教育,是一种智力开发,并以为这种加压加量的智力开发与孩子的智力发展相挂钩。实际上,一味地加压加量的所谓“智力开发”带来的必然是“囫囵吞枣”或“学多悟少”的负重。
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形式,但创造力与智力并不完全成正比。许多科学研究表明创造力与智力并不绝对相关,即创造力高者智力一定高的,而高智力者不一定是高创造力者。因此,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除了其高智商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情商。在学校教育中,如果不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忽视创造性的挖掘、开发和发展,充其量也只能算是“高分底能”。
总之,学校开展素质教育,不仅要重视智力开发,而且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特别是创造力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和良好品质。使他们在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发展上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
物理教学感悟篇九
情境创设在物理教学中应用分析
摘要: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更有利于探究式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得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情境创设的具体措施:创设宽松、平等的教学情境;创设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创设针对性、趣味性强的实验情境。
关键词:初中物理;情境创设;新课标
笔者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多年,在不断探索和创新物理教学方法的过程中,遇到过来于自学生和教师自身的很多问题,比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缺少学习兴趣;教师对一些物理概念和物理原理的教学生硬直白,不能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形象化,因而造成物理教学效果不好,总体教学质量不佳。
针对这些问题,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从情境创设的角度提出如下解决办法。
一、创设宽松、平等的教学情境
学生们需要快乐,快乐才会使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看到有些教师因为急于求成而变得脾气暴躁,对学生大声训斥,严厉批评,甚至发生一些暴力行为。
为了改变这一现象,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掌握知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利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克服紧张和不安,改变节奏太快、压力太大的局面,努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维持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宽松、平等的学习氛围里自主探究,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1]。
为了避免课堂教学过于枯燥,教师应多举一些浅显易懂、生动活泼、简单有趣的例子,活跃课堂气氛,尽量不让学生产生怯场心理,使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问,敢于讨论发言,从而避免引起学生产生思维疲劳和反感情绪。
这些都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学生,详细理解教材,创设出最适合他们能力的、宽松的、平等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并保持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和动力。
二、创设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
没有问题的学习,是盲目无效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讨论尤为重要。
有些现象学生有了疑问,教师先要引导学生之间互相讨论、求证,他们在讨论过程中会逐渐地去寻找正确答案,此时教师再针对相关知识提出新的问题,创设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力争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
例如,在讲解影响蒸发的因素时,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要想使湿的衣服尽快变干应该怎么办?”让学生结合平时的生活经验想出自己的办法,办法越多越好。
学生会想出用火烤、摊开晒、用电熨斗烫等方法。
在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让学生之间互相讨论,每一个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知识积累提出不同的见解,此时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就学生提出的每一个方法逐个分析,师生之间展开拉锯式的辩论,教学过程从而变成了不断地质疑和释疑的科学探究过程,答案便会清晰明了起来。
三、创设针对性、趣味性强的实验情境
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最直接有效的教学手段,对形成物理概念、导出和理解物理规律、锻炼学生探究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教材,认真研究教材,针对新课标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实验的内容,并且在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创新,升华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特殊作用[2]。
例如,在教学汽化的两种方式之一———沸腾时,教师可提出:“壶里的水在烧开的过程中会逐渐变少,这是为什么呢?”教师可让学生进行水的沸腾实验,仔细观察水烧开的过程。
加热的过程中,让学生准确记录相应的数据。
随着水温的不断升高,烧杯内水的变化越来越激烈,学生的`兴趣也会越来越高。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随之热烈,教师在引导学生正确安全做好实验的同时,和学生探讨如下问题:气泡为什么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气泡为什么在水面破裂?水为什么在不断减少?在这个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如何?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和思考,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明之处继续进行实验来观察并验证,或者和周围同学讨论。
这样一来,不仅物理课堂气氛逐渐活跃了起来,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度”,只能帮助和指导学生,具体实验还是要由学生亲自完成,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动手、动脑及思考空间,这样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四、结语
创设多种行之有效的情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师生双方协调配合、共同努力,做到“诱导、引导、指导”并举。
这样就可激励学生学习的新思维、新方法,使学生在活泼愉悦的情境中做到动中思、思中议、议中明,通过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和协作互动的讨论、推理、归纳、概括,逐步得出结论,形成技能,最终达到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雒亚妮.如何实施初中物理有效教学[j].数理化学习,(5):73.
[2]王雄.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研究[j].新课程(上),2014(8):211.
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
摘要:我国传统的物理教学偏重于知识的传授,把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机械模仿和死记硬背当中,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只有在学生和教师都具备创新意识和理念的前提下,才能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于此,文章提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途径: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中学生;创新意识
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推动科技的进步,才能使社会不断向前。
创新教学就是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使其具备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从初中阶段就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大有裨益,所以本文就目前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绝不是通过一个实验或是一次活动就能实现的,这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要求物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必须多使用科学性高、趣味性强的教学方法来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并将“我要创新”的理念渗透到每一节物理课堂的教学当中,依据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学生自身的特征给予其足够的思考和想象空间,为学生创造一个乐于创新、敢于创新的平台。
笔者认为,初中物理教师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①物理教师应充分理解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精神及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将理论和实践教学相融合。
只有教师具备了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才能够更好地对学生开展创新教育。
②深入研究初中物理教学的方法;对初中物理教学当中所使用的教材进行创新性的使用;对于新出现的问题不断进行研究,探讨出改进的方法;使教学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和发挥。
二、教师自身应具备积极的创新意识和理念
由于教师是对学生施行创新教育的执行者,因此作为教师自身应具备积极的创新意识和理念,假如教师本身在主观意识上就对创新教育心存排斥,那就更谈不上对所教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了。
在初中物理教学当中想要有效地开展创新教育,首要前提和必要条件就是要求初中物理教师自身必须具备积极良好的创新意识和理念,并对创新教育有科学的、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初中物理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在开展创新教育时,物理教师应把教学实践与创新理论结合在一起,再运用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创建自由、开放、活跃的物理教学课堂,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加入到初中物理课堂的学习和讨论中来,继而起到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的作用。
物理教学感悟篇十
物理教学相关论文
当前,物理教学所采用的传统教学模式是灌输-接受式,就是教师讲,学生听,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多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往往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找不到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无法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也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学习要求,所以教学方法很重要,大家看看下面的物理教学相关论文哦!
物理教学相关论文
【摘 要】本文阐述了探究式教学的涵义及教学模式,分析了探究式教学的现实意义,在物理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模式;科学探究;传统教学;培养学生
不同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则是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良好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关心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相比较而言,探究式教学更体现现代教育倡导的目标,也符合学生终身学习和健康发展的需要。
一、探究式教学的涵义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科学探究的思想,有效地运用教学手段,参照科学探究的模式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构建,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和发现问题,激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自主的`探索学习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活动。
二、探究式教学的现实意义
(1)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物理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的目的主要在于给学生学习物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是在教师引导下,根据学生原有认知水平,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探究实验→分析总结→评估交流等一系列具体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注意力,唤起他们直接兴趣,实现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巩固和迁移。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不仅可以满足其探究知识的愿望,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不断体会和尝到“发现”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获得成功后的喜悦,进而提高兴趣,增强信心,增强学习的欲望,使其转化为一种热爱科学的素质和动力。
(2)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及学生能力的可持续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其内容主要包括:是否学会学习;是否具有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具有健康的社会情感;是否具有创造精神等。利用探究式教学,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搜集资料和信息,学会沿着科学探究过程探究实验现象和规律,学会自我调整和自我评价等。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设计实验、小发明、小课题等一系列探究性实践学习活动,加强了学生与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兴趣,由此会形成对科学、对社会、对自己的积极情感,进而形成健康的社会情感。探究式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才能。
三、探究式教学的模式
(1)问题提出。探究式教学的载体与核心是问题,学习过程围绕问题展开,教师要将学生引入他们认为值得探究问题中,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然后就是教师提出问题,也可以是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的提问必须问在学生有疑之处,这样学生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有些问题表面看学生好像没问题,换个角度提问就出现问题,实质是学生自觉无疑问,实则有疑问。
(2)猜想与假设。猜想与假设是探究式教学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主要在这一环节来实现。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遇到的不同问题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当学生提不出假设时,教师可以采用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和知识提出假设的策略;当学生假设过于发散时,教师还可以采用引导学生从个人假设转化到团体的共同假设的策略;当学生的假设不能继续深入时,教师启发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时,教师还可以采用多角度提问的策略。当学生猜想与假设不够开放时,可以引导学生采用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类比思维、等效思维等方法进行猜想。
(3)交流与合作。探究教学中的交流与科学研究中的交流不同,不要求术语精确形式规范。它可以形式多样,既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教师可以按照课标对交流环节能力的要求,由低向高循序渐进的要求学生。
总之,只有在物理教学中正确、合理运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进行科学探究去学习物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逐步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和科学价值观,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张红梅.关于物理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j].物理教师
[3]陈朝阳.浅谈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的价值[j].科学大众.(1)
[4]李道鑫.探究式教学的特点及其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