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音乐欣赏春江花月夜教案(三篇)

最新音乐欣赏春江花月夜教案(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1 13:55:29
最新音乐欣赏春江花月夜教案(三篇)
时间:2023-01-01 13:55:29     小编:zdfb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音乐欣赏春江花月夜教案篇一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诵读置身诗境,赏析本诗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缘景明情,引导学生通过意象,了解和把握诗人借助意象述志达情的主要文脉。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提高审美情趣,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1、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提高学生的想象,掌握文章脉络,理清文章写作线索,发挥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2、教学难点

理解“月”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月亮的变化,看景、情、理的有机融合。

两课时

(一)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诵读法探究法讲析法和点拨法

2、教学用具:音频资料图片多媒体

(二)教学手段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使学生在吟诵中感受春江月夜的美景,初步把握作者的感情。

2、意境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春江月夜幽美的情景。

3、情感把握。通过对诗歌的分析,深刻领悟作者在诗中抒发的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及诗中体现的宇宙与人生的的哲理。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奥运会昆曲《春江花月夜》

2、导语:同学们听出来这是哪首昆曲么?(《春江花月夜》)没错,就是这样的一段春江,一轮明月,一篇诗行,成就了唐代诗坛上一颗璀璨的明星,他就是张若虚。也正是这首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先生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通过之前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对本文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就让我们共同登上那顶峰上的顶峰,去看看那是怎样的一番风景。

3、了解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二)整体感知,充分阅读

1、引导学生默读全文,感受作者心境与表达的主要情感。

2、通过默读使学生感受到文章中的相思之情,引出作者在看见美丽壮观的自然景物,特别是——那一轮随波而生的孤月时所表现的游子与思妇的相思之情。

3、让学生自由充分的朗读课文,将语言文字还原成既符合原作的描绘、而又带有学生自己审美情趣的画面,进而走进这画面中去。并指导学生找出月的变化规律,从而导出文章线索——月。

4、通过月亮位置的变化为学生们描绘一幅“月亮变化图”,并以此为参照,深入赏析课文。

(三)赏析品读,深入理解

1、找三名同学合作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问题

(1)当月亮随波而生的时候,诗人看见了哪些美景?

(2)当孤月高悬时,诗人先想到了什么,后想到了什么?(可用原文)

2、引导学生回答以上两个问题,并在回答的过程中体现世人所不能解答的疑问,从而引出诗人笔峰一转,将对世间的疑问转入了对人生的思考,即诗人后来所想到的,感叹“宇宙永恒,明月常在,生命个体的短暂,而人类历史繁衍的永恒”,体会诗人“哀而不伤”的情感态度。

诗题中的五个字:春、江、花、月、夜,全都点到了,但又有重点,这就是“月”,其它四个字都是陪衬。诗人从月生开始,继而写月下的江流、月下的芳甸、月下的花林、月下的沙汀,然后就月下的思妇反复抒写,最后以月落收结。有主有从,主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诗歌意境。

江月

花张

月若月升月悬月斜月落

夜虚

(位置变化)

音乐欣赏春江花月夜教案篇二

1、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内容:景、理、情

2、引领学生在品读中鉴赏美景,体悟哲理和情感,提高鉴赏、表达能力

3、让学生在赏析过程中,学习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比较鉴赏等欣赏诗歌的方法

1、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鉴赏景物美

2、缘景明情,品悟诗歌哲理和体悟诗歌感情

景、理、情的赏析

1、多媒体

2、诵读赏析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无论是浪迹天涯的游子,还是空待闺中的思妇;抑或是征战沙场的将士人们抬头望月,总是心有感慨,或倾注爱恨,或寄托悲欢因而浩瀚的诗海中从来不乏优美的写月诗篇

(老师引导学生自由背诵写月名句)

在众多吟诵明月的诗歌中,有一篇被人称为“孤篇盖全唐”,那就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二、自读诗文,整体感知

思考:这首诗题为春江花月夜,作者具体写了哪些内容?

学生边读边把握诗歌的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初步把握诗的主要内容: 月下美景,月下哲理,月下情思

三、赏析美景,把握情感

(一)赏析美景

1、要求:学生范读,其他学生划出写景的句子,并找出所写景物

明确:春江、明月、花林、流霜、白沙、江天

2、 运用联想和想象,置身诗境,再现画面

教师点评,总结学生结论,描绘画面

学生齐读,再次感受月下美景

3、概括景物特点

月夜特点:幽美、朦胧、静谧、澄澈、空灵

4、方法指导:

鉴赏写景诗,不仅要捕捉画面,感悟美景,还要了解把握景物特点,把握诗人情思

(二)、品悟月下哲理

1、提出思考:面对美景,作者有怎样的感慨?

明确:作者独立江畔,看到那轮孤月,引发了对宇宙人生的思索

2、探究研讨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在面对美好河山,优美风光时都会思考宇宙与人生

(老师补充资料:曹植: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

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苏轼: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张若虚: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学生讨论交流,比较前三位与张若虚对宇宙人生思考的异同

明确:

相同:感慨宇宙永恒

不同:前三位感慨人生短暂,但张若虚礼赞人类生生不息,生命永恒

3、诵读诗文

4、方法指导:缘景明情,比较鉴赏

(三)体悟月下情思

1、解读诗歌情感

方法指导:缘景明情

明确:作者看到孤独的明月,待人的明月以及漂浮不定的白云,因而想到人间相思的游子思妇

2赏析游子思妇的情思

方法指导:找到直接抒情和借景抒情的句子,体悟情感

学生自读,讨论交流,自由发言

明确:

思妇:离愁牵挂,游子:寂寞思归

3、探究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把握月与情的关系,

游子思妇:睹月思人,借月抒怀

4、解读明月意象

拓展:中国人的明月情结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总结月亮意象的含义:思归怀人,离愁别恨

5、反复吟诵,在读中再次感受游子思妇相思

学生选择读写游子或者思妇的诗句

教师点评

齐读,感受相思

四、鉴赏小结

全诗以月为线索,将月与江、月与花、月与夜、月与人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春江花月夜大自然美景的赞美,对永恒的宇宙人生哲理的思索以及对人间至真至纯的爱情的讴歌,意境清新邈远

五、美读诗文

分析诗歌之后,学生对这首诗在景,理,情三部分的感情变化有很明确的把握教师引导他们感受诗歌跌宕起伏的音乐美就顺理成章

教师范读

学生再自读揣摩

六、课堂总结

她是朦胧的美,悲伤而轻盈;她是清纯的美,宁静而空灵;她是跨越时空的感动,她是穿透千年的哲思,她就是《春江花月夜》

七、作业布置

自读,背诵全诗

音乐欣赏春江花月夜教案篇三

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品味意境,把握情感。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患。

景、情、理是怎样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一课时

一、导入:

在我国古今文学长廊里,无数文人墨客对月兴叹,月亮一直是他们吟咏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其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历程,从而写下了无数吟诵月亮的美丽诗句。

同学们在平时的阅读中读到了很多关于月的诗句,如:

“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寂静凄凉,“明月照松间”的宁静恬淡;“雁子回时,月满西楼”的相思,“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清苦;“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惆怅无奈,还有“一夜飞渡镜湖月”的梦幻神奇。等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

二、作家作品介绍及题解。

1、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人,初唐诗人。曾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为“吴中四士”。但《全唐诗》仅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2、古今评价:《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为世人所倾倒,诗人因此名垂后世。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