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到你哟!
学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摘要篇一
从阅读范围来看,大学生最喜欢阅读的课外书籍按次序排列为:文学类,娱乐类,励志类,专业类,旅游类,科教类,经济类,传记类,医学类,计算机技术,哲学类。
从阅读时间来看,绝大部分大学生缺乏阅读时间。
从阅读目的来看,79。3%的同学是无目的地看书。相比之下,其他如“丰富知识”、“习惯使然”、“教师所迫”等所起的影响作用则要低得多。
调查发现,郭敬明、韩寒、席慕容、安东尼等青春小说作家是大学生最喜欢的作者。
许多女大学生对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法律、科技等方面的读物兴趣更少,而对活泼、简便、娱乐性的文学类、生活类、言情类读物甚感兴趣,在科技、军事、体育、历史方面,男生的兴趣显著高于女生。
从阅读地点看,同学们最喜欢在寝室看书,在图书馆和教室各占25%,也有些同学很随意在那都能看。
从阅读途径来看,经过图书馆借阅的占44。8%,自我购买占34。5%。
调查结果证明,我校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很少,阅读量很小。这一结果并不因为男女性别差异而产生太大差别。
(一)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很多进取的因素
1、我校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
本次调查证明在课外阅读兴趣等方面,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兴趣表现出了个性化和多样化,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种类也繁多,虽然在调查中,我们明白的是大学生对娱乐类和文学类读物比较偏爱,但这并不能掩盖阅读的多样化倾向,大学生注重从多方面去发展提高自我,需要从不一样的方向入手,才能全面提高自我的修养。
2、当代大学生的兴趣具有娱乐性和消遣性
个体兴趣自身具有娱乐性和消遣性的特征,对满足大学生课外业余活动和闲暇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大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和自身社会化不可或缺的途径。例如大学生对文学类课外读物的兴趣,满足了他们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生活,并借以抒发和寄托自我的生活梦想和表达自我对生活憧憬的完美意愿和情感。
3、当代大学生的兴趣具有社会性和实用性
兴趣的产生和发展是以需要为基础的,大学生兴趣的选择也是其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反映。从调查得知,专业辅导类是大学生最经常阅读的对象,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中对专业读物的关注,贴合当前社会的发展现实,这也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重要体现。也反映了大学生对自身发展和社会需要关系认识的现实和实用的态度。
(二)经过调查,我们也发现了很多不足之处。
1、阅读的时间少
79。3%的同学每一天阅读时间很短,这是远远不够的,毕竟我们在书本上学到的东西是十分有限的,要充实自我,提高自身素质就要多读一些课外书刊杂志。仅有多阅读才能了解最新的社会动态和提高自我。
2、阅读目的不明确。
3、经典名著被冷落。
经过和比调查者的谈话,75%的同学都表示不喜欢看古典名著,被调查者中没有一个人全部看完四大名著的。经典名著能流传至今并享有声誉的多为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从艺术欣赏或思想学习的角度来看都是许多当代的未经历史检验的作品所不能比拟的。经典名著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养。
近年来,随着大学课程的增加和课外活动的丰富多彩,经过调查,使我们看到当前我校大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我校学生阅读率普遍偏低,甚至有下降的趋势,这与我们建设和谐学校是不相贴合的。
书籍是人类提高的阶梯,读书能够涵养性情,陶冶情操,培养直面人生的心态,构成成熟的性格。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日,课外阅读更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期望能引起学校更为广泛的关注,期望在教师的指导下,改正错误,克服缺点,把课外阅读搞得更好、更全面、更有意义,并能够就调查结果所反映出的一些问题与不足提出好的提议,更好的指导大学生们读好书,好读书!
学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摘要篇二
现代媒体虽然已经非常发达,但文献仍然是知识的主要载体,阅读也仍然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基本方式。
对学生来说,阅读的重要性更为明显。阅读是学生学习功课、接受新知识的主要途径;而阅读教学分课内、课外两方面。课内阅读为我们大家所熟知,那么课外阅读呢?原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凡是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书也不读的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浅,而且必然把全部负担转嫁到家庭作业上去,而由于家庭负担过重,他们就势必失去了课外阅读时间,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因此,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搞好课外阅读是开发学生智力、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手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为了确保学生完成这一课外阅读量,学校要创造一切条件,加强课外阅读的管理和指导。
现阶段,创书香校园,创书香班级正在各校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真正的效果如何呢?学生是否热爱阅读?学生的阅读量是否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否提高?为了找出城乡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差异,为了更好地加强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特进行了此次调查活动。
(一)调查对象:
小学三年级171名学生。
(二)调查方法:
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谈话法。利用晨会,发放问卷调查,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填写。发放调查问卷180份,回收180份,回收率100%。利用课间,与学生进行谈话,了解情况。
(三)调查内容:
根据低段孩子的年龄特点,自编相应的题目进行问卷调查。如:你喜欢读课外书吗?你喜欢读什么样的课外书?你经常读课外书吗?你每天读多少时间的课外书?你父母赞同你买课外书吗?双休日你去图书馆看书吗?你不能去图书馆看书的原因是什么?等等。
(一)调查结果。
(二)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我校自创书香班级以来,同学们已基本养成了读课外书的好习惯。但也不得不看到,学生还并没有真正与课外书交上朋友。部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并不浓,许多小学生是在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下进行课外阅读的。经调查发现他们情愿在课余时间做游戏,看动画片。部分家长并不同意给孩子买课外书。更没时间带孩子去图书馆看书。在他们的心目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就是一个乖孩子。还有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较小:在家长和小学生的头脑中,一听说要买课外书,80%的家长、学生买的是优秀作文籍。形成了优秀作文等于课外书籍这样一种狭隘的概念。一部分学生只喜欢看漫画类的书籍。学生课外阅读很少涉及到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民间传说、科幻读物。
(一)点燃兴趣火花,激发阅读欲望。
1、故事激趣法。小学生非常爱看电视,听故事。可利用早读、语文活动课让学生听故事录音,还可以让学生上台讲故事。那生动的语言、曲折的情节、声情并茂的诵读都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告诉学生,这些故事书里都有,只要自己去看书,书中的故事无穷无尽。学生会开始自觉地阅读一本本课外读物,并产生浓厚的兴趣。
2、活动体验法。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如《写家乡的一处景物》,课前让学生大量阅读写景散文,摘录好词好句,来帮助学生减轻作文的压力,以课外促课内,相得益彰,体验收获的喜悦。.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3、吸引注意法。根据学生的兴趣,在学生生活空间内尽可能地提供有较大选择余地的阅读材料。并把这些阅读材料放到学生容易看到的地方,便于学生随时阅读。例如让每个同学上学时都要带一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课间还要把书放在课桌上。当学生看到这些书的时候,注意力会很自然地被吸引过来,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进入阅读状态。
(二)指导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1、读一读。孩子的好奇心十分强,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借阅最感兴趣的、最想知道答案的图书让学生读一读。这样,学生在无半点重负的潜意识。
中,不知不觉得爱上了课外书籍。课间十分钟、课外活动时,细心的老师也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读一读课外书。
2、划一划。在爱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简单的符号划出自认为优美的词句,欣赏、诵读、学生乐而为之,效果不错。
3、查一查。怎么知道学生所划词句是否美呢?可以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法来检查,教师加以评判后,让全班同学互相交换书本,读别人已划出的妙词佳句。这样做,学生鉴别优美词句的能力就会很快提高。
4、摘一摘。字词句的积累非常重要。我们可要求学生每天摘抄一两个最感兴趣的词句,做到边抄边读。这样即使学生逐步养成边读边记的好习惯,又能渗透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5、评一评。对于小孩子来说,表扬,奖励是最好的办法。我们可在学习园地中开辟好词佳句栏,每周贴换一次学生从课外读物中搜集到的精美词句,并对他们的积累给予评价。学生有了充分展示语言成果的舞台,其阅读兴趣、阅读水平都会逐步提高。
6、讲一讲。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口头表达能力的增强,可专门进行讲故事比赛、演讲会等。比赛时,可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先讲已读过的故事,再根据所提供的图画让他们编故事,还可以戴着头饰分角色自编自演故事等。这种形式,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拓展阅读量,积累知识。
1.推荐书籍,引导课外阅读。课内外结合,向学生推荐书籍。如学习了课文《陶罐和铁罐》,老师可告诉学生这篇课文是根据《伊索寓言》中的一个故事改编的,里面还有很多精彩、有趣的故事;学习了《丑小鸭》,我们便可向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选》这样课内外结合,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对读书乐在其中。
2.建立图书角,借阅书籍。要求每一个学生至少贡献出2本自己喜爱的图书,并给每本图书编号,打印好目录,放在图书架上。制定借阅制度,自己制作图书借阅证,每周评选出借阅图书最多的小读者。当然图书的内容都要教师好好把关,既要健康又要文学性强。此外,我们还可以鼓励他们到学校图书馆借书来读。
3.美文交流,提高认识。每天的10分钟晨会时间,老师可选择精彩内容读给孩子们听,然后进行交流。可以评论朗读者的朗读水平,可以说自己的感想,可以交流文章的写法,还可以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在受到美的情感的陶冶的同时,提升每个孩子的思想认识。
总之,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心理品质的成长。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积极拓展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书香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爱读书的好少年。
学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摘要篇三
名著一般都拥有最广泛的读者。它们不是只风行一二年,而是经久不变的畅销书;名著通俗易懂,名著永不过时,只要你认真阅读,你决不会感到扫兴;名著令人百读不厌,富有教育意义。阅读名著就有如和与名人对话一样。它可以健全我们的人格,陶冶我们的情操,增长我们的见识,开拓我们的视野,启迪我们的智慧,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现在,我校有国际商学院、经管院、文法院、理工院、信息院、艺术学院、应用技术学院7个学院,对每个学院都进行了调查,涉及到汽车服务、会计、应用化学、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信息管理、英语、计算机、物流管理、软件工程、化工与制药、旅游管理、金融管理、自动化、室内装潢与设计、市场营销、工商管理多种专业,为了顺应社会的需求,博学多才是其一项基本要求。阅读世界名著可以增加文学常识,也正可以体现你的博学。在网络普及的今天,不少人认为,我们接触信息的机会越多,实际获得的知识却越少。因而,阅读经典名著,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在国外的一些大学,如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把人文经典课作为本科生的必修课。过去许多学者,如梁启超、胡适、朱自清、钱穆、张舜徵等人,都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名著的指导因此,不但只有中文专业的才要阅读世界名著,其他专业也必须阅读一定的名著。
如何激发大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扩大其知识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首先必须了解目前有多少大学生会阅读名著,对阅读名著的看法,在阅读过程中主要存在哪些困难,什么原因影响其对名著的阅读,阅读名著的目的等等。
希望通过这次调查了解同学们对阅读名著的看法,希望找到激发学生阅读名著兴趣的方法,从而远离消费主义和平庸趣味的污染,让名著的知识与思想能成为每一个人的教养的一部分。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访问,对第一手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以了解他们对阅读名著的观念及心理,从而推测出大学生阅读名著的普遍观念。
1.调查对象。以来本校学生为调查总体,从中随机抽取50名学生作为调查的具体对象。
2.调查问卷。问卷各题均采用封闭式设计和半封闭式设计,要求调查对象根据实际情况在各题所列的选择项中选取一项或几项,作为对该题的回答。
3.调查问卷的分发。调查问卷由本人在图书馆、教室等学生经常去的场所内随机分发,当场回收。回收率为100%。
1.资料审核:
1)审核方法:现场/事后审核/系统审核
2)整理编码过程:有效调查问卷整理编码过录(包括有效问卷登录编号等)
2.数据登录;
2)登录员对所登录数据进行两次审核
3.数据分析研究:按照标准进行分析研究
4.撰写调查报告:
1)本调查的结果形式是书面调查报告,内容包括摘要,引言,调查目的,调查方法,调查结果,结论和建议,附录(策划报告,抽样方案,调查问卷,统计数据,调查执行报告,数据审核登录报告等内容)
2)提交调查报告:书面文本和电子文本
同学们好:我是本校大四的学生,为更好的了解大学生读名著的情况,准备了这份调查问卷,希望得到您的支持,请根据您的现状填写,谢谢您的合作帮助。
1.您的性别() a.男b.女
2.您的年级()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3.您的专业_______
4.您来自()
a.省会(或直辖市)城市b.地区级城市c.县城d.乡镇
5.父母教养方式()
a.权威型b.专断型c.纵容型d.未参与型e.其他
6.父亲的文化程度()
7.母亲的文化程度()
8.您最喜欢的课外读物()
9.您认为当今社会大学生最应该读什么()
a.文学名著类b.娱乐消遣类c.应用技术类d.专业书籍e.科普读物
学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摘要篇四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它是语文课的延伸,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要从孩子们的心理入手,从选择课外读物,营造读书氛围,教给读书方法,开展各种活动等方面去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 小学生 课外阅读 兴趣培养
课外阅读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更能发展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教师要创造一切条件,引导学生多读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课外阅读提高语文能力。现就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积累的一点经验分享给大家。
一、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推荐优秀读物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即选好孩子“爱看”的第一批书,使孩子对书产生好感。孩子爱不爱看书,与教师、父母的培养技巧很有关系。在孩子学习阅读的初期,一定要对提供给孩子的书刊进行精心的挑选,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些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情节发展符合儿童想象和思维特点的书籍,如动物画册、彩图等。
二、不宜对孩子的阅读过程管得太死。好奇、好动、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普遍的心理特点。他们喜欢的阅读方式是一会儿翻翻这本,一会儿翻翻那本。对此,教师和家长不必过多的去管他。通常在这一阶段,只要是孩子愿意把一本书拿在手上津津有味地翻看,作为教师或家长就应该感到心满意足了。因为,这类表现完全符合孩子的早期阅读心理,是孩子在阅读求知的道路上迈开重要一步的标志。
上小学开始,大部分孩子在阅读内容的选择方面已逐渐形成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对此,作为教师和家长应注意观察、了解和引导,不宜过多地干涉。我记得有这样一句名言:“如果您想要孩子完全按照你的计划阅读,那注定不会长久”。
四、老师或家长与生共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有专家认为,尽可能地多和孩子在一起看书,做孩子的阅读榜样。同时,还可经常与孩子在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如果经常这样做,孩子的阅读兴趣就可能变得更加浓厚,同时阅读水平也将逐步提高。
五、展示成果巩固阅读的兴趣。在教学中我注意到:只有为学生提供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的舞台,定期对他们的阅读情况加以检查评定,才能进一步巩固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比如:比赛。每周抽一两节课时间进行阅读和交流,并展开评比,一组为单位,表现好的给于奖励。 再比如展评,在班级中定期展评学生的读书笔记、剪贴、手抄报等。学生在展评过程中,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又进一步得到巩固。
多年来的实践我也感悟之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寻找课外读物,盼望读书,自觉去读,甚至于手不释卷,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之中。
:诗圣杜甫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单凭语文教材仅有的几篇课文,是不足以使学生的阅读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只有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学生才能吸收和储备大量的优美语汇,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分析理解能力,从而具备较好的语文素养。而目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所以,从小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显得极为紧迫和重要。
:小学生 课外阅读 阅读兴趣
《小学生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大量而广泛的阅读是语文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人文素养积淀与提高的基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也一直备受关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除了列出中小学古诗词的背诵参考目录外,并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作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初中九年的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关注课外阅读,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刻不容缓。
《如何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摘要》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所谓课外阅读,它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一种,它相对于课堂阅读而言,是指学生课外通过阅读书报、影视、网络等进行学习的方式。
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学习的成果百分之七十得益于课外”。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多年语文学科教学我最大的感悟是: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和阅读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
“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当学生进行阅读时便会潜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无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一部英国儿童小说《哈利.波特》,征服了全世界,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被哈利的人格魅力折服,正直、正义、勇敢、坚韧不跋,向我们阐述一个人性永恒不变的主题,爱是博大的、无穷的、伟大的力量。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青少年阅读有很多研究,他对阅读与学习能力的关系阐述得很多也很清晰。他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孩子在小学,甚至初中低年级时,仅仅依靠聪明是可以取得好成绩的,但如果没有阅读垫底,年级越高越会显出力不从心。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让孩子的智力状况和学习能力更好,缺乏阅读的孩子学习能力一般都表现得很平淡。的确如此,阅读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他们会异口同声的说得益于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使他们具备了较广阔的知识背景和认知能力,当新的学习内容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就会比别的学生学得好、学得快。
家长长期以来都有一个困惑:如何能写出好的文章?提高写作能力真正的“捷径”是阅读,表面上看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实际上它是最经济、最有效、最省心的办法。但最简单的事情往往最难做到。急功近利的心态让许多家长想让孩子在短时间内学会写作文,于是,他们在校外给孩子报了所谓的“写作速成班”“金手指”,期望可以一步登天。可是效果却不尽如家长之意。这是肯定的。写作需要优美的文辞、细腻的情感、深刻的体验。而大量的课外阅读,使学生将其中积累的大量词汇和写作方法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容易取得较为满意的成绩,可以这样说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和写作水平与他们的课外阅读密切相关。此外,课外经常阅读书报的学生还具有较新的知识和观念,加速他们思想成长的步伐。因此,进行课外阅读尤其重要。
好的作品中本身就蕴含含着丰富的人生体验,阅读过程就是学习写作技巧过程。书读得多了,写作技能自然会形成。正如古人所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海无涯,舟楫安在?对于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而言,什么东西最应该被重视起来?——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首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低段阅读教学的第一条中就明确提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由此可见,兴趣是获益的先导,让学生的有效阅读率大大提升。
浓厚的阅读兴趣让读书成为学生生活构成的一部分,甚至成为一种精神信仰,让学生坚持不断的遨游书海。从而打开知识宝库的一扇扇大门。学生有了阅读兴趣,就会产生“我要读”的渴望,书读的多了,知识就多,语文综合能力自然就强。“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就说明了广泛阅读,储存大量的知识信息,就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综合能力。
因此,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工作。
《如何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摘要》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学生在课外读物的选择上,带有一定盲目性和随意性,现在很少有学生孜孜以求地去读一本课外书,读书就是看热闹,看图画,一目十行,走马观花,热衷于那些猎奇的、搞笑的、富于幻想的卡-通书和故事书。在选择课外阅读资料时,大部分来自于农村的家长更愿意为孩子选择一些优秀作文,形成了优秀作文等于课外书籍的这样一种狭隘的概念。长此以往,学生早已经被这些芜杂的阅读资源,挤去了学生宝贵的时间,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而阅读范围中有那些艰深难懂且枯燥文字,一来不利于他理解,二来也妨碍他活泼愉快的阅读心理成长。
享受成功的喜悦、由成功而产生心理的一种满足感这又是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沾沾自喜、喜形于色是成功之后的表现,这满足感、成功悦又是以后进一步开展活动的动力。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同样有成功悦、成就感的产生。
反思的课外阅读,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仍较多地停留在激发学生的一点兴趣,推荐一点书目,口授几条要领上,因此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课外阅读的实效性却不怎么明显。经过研究和分析,我认为课外阅读缺乏实效性的根本原因是教师在课外阅读的指导过程中缺少健全、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植物离开了生存的土壤,怎能生存?学生阅读脱离了阅读条件,怎能阅读?阅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充裕的时间、幽雅而又安静的环境、爱不释手的读物都是阅读不可缺少的条件,教师要从时间、空间、读物、环境等方面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条件。
老师不能让学生的课余时间全被你所布置的作业挤满了,要让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在施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陪昂的是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高分低能的书呆子。
学校必须敞开这两室的大门,不要为了避免损坏、损失图书而紧锁着。孔乙已说“窃书不是贼”小学生“窃书”是好事,说明他开始喜欢书了。在读物上可采用教师推荐,学生自选,生生交换相结合的方式,要让有限的读物在班级里、在学校里动起来、活起来,读物变旧了说明流通率高了、利用率高了,不要怕学生弄坏书。小学生弄坏书是正常的。
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是很强。来自于外界的阅读资源丰富但也良莠不齐,所以作为孩子人生的引导者,老师和家长十分有必要根据孩子的喜好,引导孩子去选择一些积极健康的有益于自身成长的读物。
自古语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环境对一个人成长至关重要。同样的,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能力的增强也需要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校园的读书环境,尤其是家庭的读书环境,必须能够引导并保证孩子的读书兴趣及读书质量。
给孩子推荐的书目一定要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选好孩子“爱看”的第一批书,使孩子对书产生好感。孩子爱不爱看书,与大人培养技巧有很大关系。在孩子学习阅读的初期,父母及老师一定要对提供给孩子的书刊进行精心的挑选,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些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情节发展符合儿童想象和思维特点的图画书,如动物画册、彩图科普类图书,以及绘本等。
小学生最喜欢听各种各样的故事,从新生一开学,只要有空闲,教师就可以让他们围坐在一起,给他们讲《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等,用形象生动的话语把他们带入一个美妙的童话世界,激起他们强烈的看书欲望,激发阅读兴趣。教师还可提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井水冬暖夏凉,麻雀站在电线上为什么不会触电……当学生迫切想知道原因时,教师再“趁热打铁”,给他们推荐读物,让学生自己去书中寻找答案。
自古语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环境对一个人成长至关重要。同样的,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能力的增强也需要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校园的读书环境,尤其是家庭的读书环境,必须能够引导并保证孩子的读书兴趣及读书质量。而此时的读书环境,不仅是指提供给孩子安静优雅的读书环境,它更重要的是为孩子营造一种读书的氛围。
从众心理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小孩由于其辨别、判断能力水平的低下,其从众心理表现的尤为明显,你有一样好玩的东西,我也想要这个好玩的东西,你们参加这项有趣的活动,我也要参加这项有趣的活动。这为班级阅读氛围的创设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你喜欢看书,我喜欢看书,大家都喜欢上了看书,这就是氛围。在班级里,我们就是要先找到营造这种的氛围的领头羊,从而慢慢的把它衍生成一种班级氛围。
家庭智力生活背景,即书籍在家庭生活中所占的分量——于学龄前,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智力生活的状况。所有那些有教养、好求知、品行端正、值得信赖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出自对书籍有着热忱的爱心的家庭。我们会惊叹一对文盲父母培养出了一个优秀的孩子,但有谁会惊叹这样一个优秀的孩子来自于一个书香门第呢?所以,构建家庭阅读氛围,让孩子和父母一起读书。家长津津有味的阅读,对于引起孩子的阅读兴趣无疑是最大的诱-惑。
好胜心理强这是小学生的又一个心理特点。我们要利用这一心理特点为他们搭起一个表演学习成果的舞台,形成教师搭台学生唱戏的机制。这个台怎么搭?一是组织开展学生讲故事活动。比一比评一评谁讲的故事动听,谁赢得“故事大王”的称号。二是开展一定的阅读知识竞赛。比一比谁的知识面宽,谁的读的书多,谁赢得“小博士”的称号等。三是把阅读内容集中呈现。让阅读学生把阅读过程中所做的读书笔记、名言警句优美语句的摘录本在班级进行展示,把自办的一张小报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把阅读的内容呈现在学校的板报上,小学生就有成功的快乐。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多地提供这样的墙壁、这样的扳报,为更多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为群体阅读兴趣的形成提供良好的环境。
受到他人的表扬与肯定是一件心情舒畅的事情,成人如此,孩子们更是如此,尤其得到长者的表扬,往往要心情舒畅好一阵子,有时几天时间心理都感到甜滋滋的。因此教师对孩子自觉的阅读行为要适时、恰当地给予激励,见到他在认真阅读时,给他一个微笑,轻轻地点一下头,亲切地抚摸一下他的小脑袋,有时只是走近他翻一下他所阅读的书名,有时把他所阅读的书推荐给大家……这些细小的动作、神态都将对他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如果在一定的场合之下对他的阅读行为加以肯定,更能使他欣喜若狂。此时阅读的劲头越来越大,兴趣越来越浓。教师的鼓励与表扬是是学生阅读兴趣产生的助动力、催化剂,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总之,课外阅读是一个体验的过程,是一个给氧的过程,关键在于坚持,只要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适时实施有效地阅读评价,读书就能逐渐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有人说,世界上许多最美丽的花,往往开放在无人知晓的地方。而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就是引导学生到无人知晓的地方去探索,寻找他们人生中那最美的花。
[3]薛瑞平,心平气和的一年级【m】,长春出版社,2017;
[5]闫运芳、王敏子,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吸取和培养【j】,学周刊,2012(1)
学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摘要篇五
了解教师眼中的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为小课题的实施提供有力的实践准备。
本校小学五、六年级语文教师。
问卷调查法。
本调查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客观选择题,共18小题,主要调查教师对课外阅读的认识和态度;第二部分有3个主观题,旨在了解教师对改变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建议,以及对建立班级图书角的理性分析。
从回收的问卷来看,98%的教师都非常支持学生读课外书,而且认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非常必要,必须重视和加强,并愿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有效性指导。还有教师建议学校开设课外阅读课,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99%的教师认为班级图书角的设立势在必行,以及时满足学生的读书需求,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但农村小学的条件有限,一些好的想法实施起来可能还面临一定困难,改善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还有相当漫长的路要走。
从问卷中也看到了我校学生的语文学习状态,这带给了我们教育工作者一定的思考。长期以来,我校作为一所农村小学,学校语文教学缺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系统指导,只有个别教师比较注重,而大量的学生处在放任自流的状态,学生阅读习惯差,阅读不能有效地进行。虽然多数教师深知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具有指导学生阅读的良好愿望,但由于工作量大,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实践中想办法去解决。
吕叔湘先生说过:“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这个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由此可见,要改变我校学生的语文能力,加强对全体学生的课外阅读探索是一条必经之路。当然,这其中教师要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调查问卷中:有53%的教师在“你觉得班里学生喜欢课外阅读吗?”一栏中选择了“一般”。究其原因,学生缺乏课外阅读的主动意识,很少有人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另外,学生的课外书短缺也是一个主要原因,平时都没有合适的书籍去阅读,又何谈从中找到乐趣,从而热爱读书呢。学校虽然设有图书室,但由于意识不到位,管理不力等原因,图书丢失了大部分,剩下的当作了摆设或尘封起来,孩子们只能望书兴叹了。
教师要解放自己的头脑,提高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少些枯燥无味的讲授,少些机械重复的作业,多些时间给学生阅读,充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首先,我们有责任尽可能多地丰富孩子们的课外书,想方设法,采取多种渠道筹集,比如,设立班级图书角,向学校建议定期开放图书室等。再次,给学生以阅读的自由,给他们时间上的保证。两周一节的课外阅读课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每天挤出时间来,天天读,才能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这就要求所有的任课教师共同支持,尽量减少作业量,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去自由阅读。此外,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还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爱的形式来记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本应该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读到好文章,摘录好词佳句,记下心得体会;阅读累了,就在本子上或画一朵小花,或描一只小虫,给课外阅读增添无限的情趣。只有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才能让他们灵动的思想自由地翱翔于“学海”“书山”之间,从而稳定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总之,课外阅读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谐发展是一件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它需要学校、社会、教师、家长共同关注,齐心协力。与书为友,和孩子同读,伴孩子一起成长,让人人成功起步,应当成为我们老师和家长的共同追求。
学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摘要篇六
20xx年10月21日至11月29日,我在安徽省滁州市第一小学度过了一个多月难忘的实习生涯。滁州市第一小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琅琊山脚下,全校师生千余人,是安徽省重点模范示范小学。在校实习期间除了做关于语文教师的教育实习及班主任的工作实习之外,重点利用课余时间做了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
具体而真实地掌握学生课外阅读的有关情况,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层面、数量、途径、方式、效果以及现阶段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了解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要求以及指导情况,了解家长对孩子课外阅读的影响,客观分析我校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习惯、能力以及家庭与学生阅读的关系等,而后加以整理,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教师代表26人,其中语文教师19人,数学教师6人,艺体教师1人。
2.家长代表30人,其中公务员13人,农民13人,其他4人。
3.学生代表200人,分布在全校一至六年级28个班。
1.问卷调查。这是本调查采用的主要手段。每份调查表共有10道选择题,每题有2-4个供选答案,还有4道简答题,供调查者适当发挥。
2.个别交谈。这是本调查采用的补充手段,针对某些尚需进一步了解与研究的问题有选择地与有关学生、教师、家长交谈,以获取典型案例或验证调查结果。
1.20xx年10月31日——11月5日,拟定调查内容,制定调查表,分发调查问卷。
2.20xx年11月6日——11月9日,数据统计,有选择地进行个别交谈。
3.20xx年11月10日——11月15日,分析数据,撰写调查报告。
(一)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1.没有书可读。有25%的学生表示“书价太贵”是影响自己课外阅读的最大障碍,也是部分农村家长不给或是少级学生购买课外书籍的原因之一;另外,由于家长对课外阅读的不支持,也造成孩子无书可读的局面。
2.有书不想读。书与电视、电影、电脑和游戏相比,缺乏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这使得学生在课余时间沉迷于电视和互联网。另外,由于家长购书的盲目,导致购买的书籍不合学生“胃口”,也造成不想读的现象。调查表明,虽然有71%的学生认识到阅读能“扩大知识面”,但是学生没有尝到阅读的乐趣,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仅有15%的学生能坚持每天读书,有60%的学生只是“偶尔读书”或是根本“不读”。
3.有书不会读。由于教师课外阅读指导的意识不强,致使学生课外阅读大多处于“自流”状态,走马观花,囫囵吞枣,不知吸收消化,也没有收获。
4.有书不能读。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再加上教师“满堂灌”的教学策略、课外作业的“题海战役”使学生根本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1.书籍魅力不大。83%的老师认为电视、互联网对学生的影响最大,而仅有13%的老师认为书籍对学生的影响最大。虽然有84%的教师给学生推荐过好书,而看书的学生仍然寥寥无几。
2.习惯有待养成。在老师要求的情况下,76%的学生能做到经常读书,而老师未提出要求时,仅有24%的学生常读书。由此可以看出,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还有待养成。
3.阅读量少面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140万字,这是对每个小学毕业生的基本要求。然而,教师对此并不看好,11%的教师认为“二分之一能达到”,21%的教师认为“三分之一能达到”,57%的教师认为“十分之一能达到”,而11%的教师认为这个数字无异于天文数字,根本无法达到。另外,调查表还显示,83%的学生钟情于童话故事书,11%喜欢看漫画卡通书,而科普书籍、文学名著仅占4%,学生把课外阅读看作是消遣生活的一种方式,而对提升科学素养和文学素养的科普书籍与文学名著却少有人问津。
1.观念陈旧。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就读学生中,农民工子女占有较大比例,约占总人数的45%。家长对课外阅读没有足够的认识,担心课外阅读会影响孩子的“正业”因而对课外阅读持排斥态度。
2.缺少氛围。从调查表中不难看出,养成读书习惯“每天都看书”的家长为数甚少,只占15%,而还有14%的家长表示工作繁忙,根本没有时间看书。并且,即使看书的家长,读名著的家长仅占10%,这对孩子有着极大的影响。
3.内容局限。能够每年给孩子买十本以上书籍的家长只占34.1%,还有的家长甚至全年不给孩子买课外书,并且,所购买的书籍中,学习辅导类高达58.8%。学生课外阅读很少涉及到古今中外名著、民间传说、科普读物。
由于家长观念陈旧,对课外阅读活动不太支持;教师疲于应付考试,大搞题海战术,课外阅读活动有布置无落实,课外阅读流于形式。因此,学生阅读兴趣有待激发,阅读习惯有待培养,阅读方法有待指导,阅读量有等增加,阅读面有待扩展。
1.转变观念,营造氛围。
(1)召开家长会,举办“书籍改变人生”专场讲座,改变家长“唯分数第一的思想”。通过讲座,让家长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孩子的深远影响,从而支持孩子课外阅读,为孩子购买课外书籍,营造阅读氛围。
(2)开展教师培训,转变以考试分数为唯一评价标准的思想,大兴读书之风。教师要树立一种大语文教学观,把视野放宽到家庭生活、社会实践的广阔领域里。我们应转变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注重素质教育。同时,聘请专家对教师进行课外阅读教学方法培训,提升老师思想认识,提高教师课外阅读教学水平和组织能力。
2.激发兴趣,培养习惯。
(1)好书推荐,发现书籍魅力
从此次调查中发现,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低中年级学生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可以说进入了文学期。女同学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男同学则对史地、体育、科学方面感兴趣。因此教师要举办好书推荐会,有针对性地推荐书目,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沟通交流,树立学习榜样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教师对学生的作用更能从深层的内心产生震撼,使学生又一种强烈的改善自我、完善自我的内驱力。因此,教师首先要作为一个阅读爱好者,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同行者。教师不仅要阅读教育类专著以提升自己教育教学水平,阅读文学名著提升自己文学素养,更要阅读贴近儿童生活的儿童文学作品。
3.指导方法,保证时间
既要有深度,又应有广度。课外阅读时,教师应少讲多读,给学生留更多的读和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努力使他们做到口到、耳到、手到、眼到、心到,以达到多读多积累的目的。
(2)处理好作业与阅读的关系。教师布置作业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分层要求,不搞题海战术,同时,教师要认识到,广泛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另外,教师也要做好家长的工作,转变家长的观念,从而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
阅读之于儿童,是精神成长和心灵发育的必需,它可以塑造儿童的心灵,可以给儿童的心灵成长注入一泓活水,提供必需的精神滋养。学校教育要重视课外阅读,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愿家庭和学校都能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让孩子们与书相伴,快乐成长。
以上就是我在这次实习期间调查的有关情况。最后对在本次调查中给予支持的老师们、学生们、家长们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