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题库
>
又是一个萧瑟的冬日选自
题目

读书滋味

又是一个萧瑟的冬日,还是这个古老的城区,沿着同样的线路,拾级而上,再次站在那朴素而庄重的石碑前。这一幕令人想起30年前……

1970年12月7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德国)第四位总理维利·勃兰特来到了位于华沙老城内的原犹太人聚集区。站在这片还残存着战争创伤的土地上,作为一个曾经屠杀了600万犹太人的国家的代表,面对着周围眼中饱含愤怒的幸存者们,这位德国总理无言以对。于是,他默默的屈身,面色凝重,低垂着头,双膝跪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这一惊人之举不仅令在场许多人感动落泪,也在20世纪世界外交史册中永恒定格。

3年后,当勃兰特接受意大利著名女记者奥利亚娜法·拉奇的采访时,回忆起这段往事,他平静地说:“那天早晨醒来时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觉得我不能仅献一个花圈。我本能地预感到将会有意外的事情发生,尽管当时我不知道是什么事情……后来,我突然感到有必要下跪。”勃兰特解释,他的下跪之举“不仅是对波兰人,实际上首先是对本国人民”,因为“太多的人需要排除孤独感,需要共同承担这个重责……承认我们的责任不仅有助于洗刷我们的良心,而且有助于大家生活在一起。犹太人,波兰人,德国人,我们应该生活在一起”。这一勇敢的行为使勃兰特成为1971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并在他杰出的政治生涯中画上了浓重的一笔。

30年后,德国的新一代领导人沿着维利·勃兰特的足迹又踏上了这块土地:12月6日中午,德国统一后的第二位联邦总理施罗德在对波兰进行短暂访问期间,再次来到他的前辈曾经真诚下跪的纪念碑前,郑重地献上了一个花圈。随后,施罗德为安放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附近的维利·勃兰特纪念碑揭了幕。施罗德说,勃兰特以一种特殊的姿态表明,只有承担起历史责任,才能走向未来。

阳光下,纪念碑浮雕上这位领导人下跪的侧影显得凝重而神圣。

1、“30年前惊世一跪”指

2、“30年后一座丰碑”指

3、在第一段中作者如何将两个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找出有关词语。

4、如何理解“这一惊人之举不仅令在场许多人感动落泪,也在20世纪世界外交史册中永恒定格?

5、这篇报道给人的启示是什么?

可圈可点用户
2021-04-27 05:57
优质解答

答案

1、勃兰特出访波兰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双膝跪倒谢罪。

2、维利·勃兰特因诚恳谢罪赢得了全世界的肯定,人们为此给他建了一座纪念碑。“三十年后一座丰碑”即实指勃兰特纪念碑,也指他给人们留下的伟大形象。

3、又是 还是 同样 再次

4、人们会永远记住勃兰特代表德国,为德国在二战中所犯罪行进行的忏悔及忏悔的勇气和真诚。

5、一个善于反思,勇于承担责任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一个民族只有勇敢地承担起历史的责任才能走向未来。

解析

新闻

狭义的新闻:权威的新闻定义,是1943年陆定一提出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范长江也对新闻下了一个定义,“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王中教授引入传播学概念,把新闻定义为“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布”。另外甘惜分教授把新闻定义为“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

广义的新闻:在中国,有人认为新闻是现在新的、活的社会状况的写真;有人强调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大事实;有人认为新闻是经报道的新近事实的信息。

简单的说,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经常使用的记录与传播信息的一种文体,“事实”、“报道”、“新近”是构成新闻的3个重要因素。

新闻的特点

1.现实性。新闻是反映现实的手段,为受众提供外部世界新近发生、变动的事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在现代社会,新闻是影响受众认识和改造现实社会的一种动因。

2.时间性。新闻是时代的最新记录,是“易碎品”,时过境迁,要在最短时间内及时披露,讲究时效。

3.公开性。新闻不同于内部情报,也不是私人间互通信息;它面向大众,公开传播,传播面越广,受众越多,价值就越大。

4.连续性。客观世界一刻不停地运动、变化,每日每时同受众见面的新闻报道,连续地、如实地反映变动着的客观事物,不能等到某一事件结束才进行。

新闻的六要素

新闻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即五个“ W ”和一个“H” 即Who(何人) 、What(何事) 、When(何时) 、Where(何地) 、Why(何因)及How(如何)。

一篇新闻报道,无论是消息,还是通讯、特写,一般都包含这6个因素。“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比如下面这条新闻,六要素交代得非常清楚:

美国总统里根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今天下午2:02分在白宫东厅正式签署了全部销毁两国中程和短程核导弹条约。

新闻的分类

1.按事实发生状态分:有突发性新闻、持续性新闻、周期性新闻。

2.按事实发生与报道的时间差距分:有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

3.按新闻发生的地区与影响范围分:有国际性新闻、全国性新闻、地方性新闻。

4.按新闻事实的材料组合分:有典型新闻、综合新闻、系列新闻。

5.按传播渠道与信息载体分:有文字新闻、图片新闻、电声新闻、音像新闻。

6.按反映社会生活的内容分:有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法律新闻、军事新闻、科技新闻、文教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

新闻的结构: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1.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

多行——引题(引标) :交待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

正题(主标) :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副题(副标) :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2.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 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写法常见的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3.主体: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躯干。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 层次,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4.结语: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有的消息,事实说清楚了,就不需要结尾。它可 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发展趋势作预测;可提出 值得深思的问题。

新闻、消息、通讯比较

1.新闻:

也叫消息。新闻这一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单指消息,广义的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特写、评论等等。新闻也分公众新闻和小道新闻等。

2.消息:

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群众最关心的事实。

3.通讯:

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新闻阅读常见考点:

1、分析新闻的文体特征。 2、筛选并整合新闻的信息。 3、分析新闻思想内容。 4、鉴赏新闻的表现手法。 5、评价新闻的社会功用。 6、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新闻阅读解题技巧:

新闻是属于记叙文的一种类型,包含了记叙文的基本特点,解读时我们可以借鉴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但又不能照搬全套。因此,根据新闻特点我们在复习时可采用如下的六个步骤:

1、看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

类似作文审题,而“揣摩记叙类型”,则是指阅读的审题目标要比作文单一。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要能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迅。

2、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这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因为新闻的内容,无论哪种类型,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

3、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即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可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

4、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即辨析文本主要采用的叙述方式,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即先说结果,再说重要事实,最后说次要内容),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

而通迅的叙述方式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这就要求我们阅读时要特别关注了。

5、挖中心主旨,理解文本意义。

6、析表现手法,以供鉴赏探究:

是从写作特点方面分析新闻的基本要求,一般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烘托、借景抒情、等文学手段,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种种修辞方法几个角度去考虑。

但由于新闻往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而考试时的阅读时间十分有限,因此一般宜结合新闻对象,抓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来分析。

查看答案
可圈可点用户
2021-04-27 10:57
相关题库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查看答案

限时优惠:
000000
热门

单次付费有效 3.99

用于查看答案,单次有效 19.99元

微信扫码支付

包月VIP 9.99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无限次 49.99元

登录后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