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题库
>
将每年什么定为杭州良渚日
题目

为进一步提升良渚文化的影响力和美誉度,营造杭州市人民了解良渚文化、热爱良渚文化、保护良渚遗址的浓厚氛围,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依法作出决定,自2020年起,将每年(              )定为“杭州良渚日”。

A. 6月6日

B. 7月6日

可圈可点用户
2021-07-13 11:30
优质解答

 

B
 解析

为进一步提升良渚文化的影响力和美誉度,营造杭州市人民了解良渚文化、热爱良渚文化、保护良渚遗址的浓厚氛围,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依法作出决定,自2020年起,将每年7月6日定为“杭州良渚日”。
扩展知识

良渚古城是一个水城。

城墙上共发现8座水城门,四面城墙各两座,内外河道通过水城门相接,西、北、东3面城墙内外皆有城河,构成“夹河筑城”的结构。

最独特的是,南城墙中部还发现一处陆城门。

良渚每天划着竹筏上班,运输,逛街,没有早晚高峰,不会堵车,水上交通是他们生活的主流,水城门多很正常。可是,这唯一的陆城门,是用来干嘛的?我以前也一直觉得很奇怪。

我们现在去良渚遗址公园玩,标配路线的第一站,就是陆城门。为了更好地展示陆城门,去年下半年,考古队员对陆城门做了长探沟发掘。

过去,考古学家认为,南城墙既然是陆城门,就是在陆地上可以进出的城门。但发掘后发现,不对啊,城门的东西向,可以走通,是陆地。但一出南北,门的内外竟然都有水,是人为挖低后形成的一个低湿地的环境。虽然水比较浅,不像古河道那么深,但如果不架栈桥,人是完全走不进去的,只得每天淌水进城上班。

也就是说,这个陆城门,并不具备陆地城门的功能,没有起到联通城内外的南北向陆上通道的作用。

良渚人才不会做无用功。这道门,必有深意。

陆城门还有三个门墩,由于历年的破坏,仅存高度不足1.5米,互不相连,对称分布。但是,为什么是三个,不是四五六个?

再回想,莫角山宫殿区上,建有大莫角山、小莫角山、乌龟山,也是三个。三,在良渚人的观念里,是否有特殊含义?

还有一件奇怪的事。

南城墙边上,没有发现良渚文化晚期后段之前的生活废弃堆积——也就说,没有发现人在这里活动的痕迹。

而其他8个水城门,都发现了比较厚的生活废弃堆积,说明这里长期有人生活。

只有在良渚文化晚期最晚的阶段,南城墙边上才出现了一点点废弃堆积。

古城是距今5000年-4900年之间建好的,也就是说,陆城门将近四五百年长期没有人使用,几乎没有人类活动。

或许,这个城门,并不是日常实用的,很可能单独作为仪式性的用途。比如皇帝大婚,殿试放榜,文武百官朝会。

就像历史时期一些都城的南边城门,通常用来接待外来使者,或者只是皇帝才能进出。而礼仪性的建筑,一般也都建在南边。

而陆城门再往南,就是大观山,三角形轮廓,很有辨识度。如果良渚人站在陆城门,凝视正南方,尖尖的三角形尖顶,正好浮现在城门上。

如此特殊的景观。大观山,会不会是良渚人的圣山?

打卡点:方圆3000平方公里

远郊又新发现了150处遗址

在繁华的“良渚CBD”古城城址区(我们已经熟悉的巨无霸三重城:宫殿区、内城、外城)以外,100平方公里的良渚城市系统范围以内(依然在良渚和瓶窑),还分布着面积超过40平方公里的广阔郊区,我们叫它近郊。

最近几年,考古队员对近郊进行了大规模全覆盖式勘探,发现了更多遗址。

良渚工作站站长陈明辉告诉我,目前最新的勘探结果,推测良渚古城以东的近郊聚落台地将会超过600处,推测当时近郊住着2万~3万人口,和城内居住的人数差不多。

郊区聚落的勘探工作还将继续,2025年之前大致可以完成。到时候,我们对住在近郊的良渚人的居住区、墓地、河道究竟怎么分布,城乡结构、经济生产,以及良渚王的统治模式,会有一个新的认识。

除了近郊,还有远郊。以前我们说的是1000平方公里的杭州C形盆地。比如茅山遗址,发现了目前最大的良渚文化稻田,可能是良渚王国的国营农场。

在,远郊的范围又扩大了,包括德清、临安、富阳、萧山在内的2000~3000平方公里,考古队员开展了大规模系统调查。最新的考古发现,是距离古城18公里之外的德清中初鸣,存在着一处良渚文化时期大规模制玉作坊群。

截止去年年底,远郊范围内,除了良渚遗址群外,已经新发现良渚文化遗址近150处。

查看答案
可圈可点用户
2021-07-13 16:30
相关题库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查看答案

限时优惠:
000000
热门

单次付费有效 3.99

用于查看答案,单次有效 19.99元

微信扫码支付

包月VIP 9.99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无限次 49.99元

登录后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