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题库
>
庖丁解牛原文及翻译
题目

庖丁解牛

《庄子》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盖:大概

B 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               批:劈、击

C. 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委:卸落、坠下

D. 善刀而藏之。                           善:修治

11. 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反映庖丁解牛技艺高超的一组是(      )

①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②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③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④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一项是(      )

A. 庖丁开始解牛时,“所见无非全牛者”,说明他从一开始就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B. 庖丁解牛能做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主要原因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C. 庖丁的解牛刀,“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因此刀刃十九年“若新发于硎”。

D. 本文以庖丁解牛喻人的养生之道,阐释了庄子的处世哲学,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2)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可圈可点用户
2021-06-18 05:45
优质解答

答案

10. A    11. C    12. A

13. (1)我所爱好的,是(事物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

(2)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理解,通则对,不通则错。其他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等。本题中,

A项,句意为:嘻!好啊!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盖:通“盍”,何,怎么。不正确。

B项,句意为: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批:劈、击。正确。

C项,句意为:刀子轻轻地动一下,哗啦一声骨肉就已经分离,像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了。委:卸落、坠下。正确。

D项,句意为:拭好了刀把它收藏起来。善:修治,这里指擦拭。正确。

故选A。

【11题详解】

此题考查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和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这类题目常涉及人物行为举止、人物主张、人物情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选文的综合性八类信息的筛选,做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准区间,把准对象,体情察意,切忌张冠李戴,忌断章取义,无中生有。

本题中,①表现庖丁解牛时的声音,合乎音律,说明技艺高超;②通过文惠君的夸赞,侧面表现庖丁技艺高超;③表现庖丁解牛时遇到难解的地方比较小心,不能表现技艺高超;④写解完牛后,牛轰然倒地的样子,说明技艺高超。因此,直接反映庖丁解牛技艺高超的是①④。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

A项,“‘所见无非全牛者’,说明他从一开始就专心致志,心无旁骛”错误。庖丁始解牛时,所见无非全牛,意思是跟一股人所见的一样,说明庖丁最初解牛时技术一般。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

(1)中,“臣之所好者,道也”,判断句;“好”,爱好;“道”,规律;“进”,超过。

(2)中,“以”,凭借;“策”,策;“官知”,这里指视觉;“神欲”,精神。

【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知识扩展

有一个名叫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刀子刺进去时响声更大,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它竟然同《桑林》、《经首》两首乐曲伴奏的舞蹈节奏合拍。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

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说:“臣下所探究的是事物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无非看见的只是整头的牛。三年之后,(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宰牛的时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接触牛的身体就可以了,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就像视觉停止活动了而全凭精神意愿在活动。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宰牛的刀从来没有碰过经络相连的地方、紧附在骨头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结的地方,更何况股部的大骨呢?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臣下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而刀口却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可是刀刃却并不厚,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了,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虽然如此,可是每当碰上筋骨交错的地方,我一见那里难以下刀,就十分警惧而小心翼翼,目光集中,动作放慢。刀子轻轻地动一下,哗啦一声骨肉就已经分离,像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了。我提起刀站着,为这一成功而得意地四下环顾,一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样子。拭好了刀把它收藏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话,学到了养生之道啊。”

查看答案
可圈可点用户
2021-06-18 10:45
相关题库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查看答案

限时优惠:
000000
热门

单次付费有效 3.99

用于查看答案,单次有效 19.99元

微信扫码支付

包月VIP 9.99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无限次 49.99元

登录后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