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题库
>
中国古代统治者素来秉持“仁政″思想,扶助贫田人口
题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统治者素来秉持“仁政″思想,扶助贫田人口往往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国家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包括保障社会福利,国家財政可以通过社会救济等经济补助手段扶助那些生活贫的民众。社仓、义庄更多体现出宗族互助的特点,带有小农经济时代的鲜明特征。明清以后商业逐渐发达起来,富有的商人大量涌现,他们通过慈善捐助的形式帮助穷人,使牧助行为更加社会化,体现出超越宗族的特点。

——摘编自陈忠海《中国古代的“扶贫”》

材料二清末民国的思想界进一步看清了中国传统社会救济的弊端,在批判反思基础上,开始构建新的社会救济制度。到近代,人们将新的生产力与社会救济联系起来,提出“建仓储不如推广铁路轮舟″的思想,铁路轮舟等近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创设。推动了社会救济的快逹发展,缩短了人们的空间距离,提高了人们出行逃亡的速度和救荒的效率。薛福成认为.兴建铁路,除了可以方便、快捷地将物资迅速运送到目的地。从而在救灾过程中嬴得时间外,还由于需要“有修路之工,有驾驶之人。有巡嘹之丁,有路旁短送之车马,有上下货物伺候旅客之夫役”,可以大大地增加人们的就业机会,扩大人民生计。

——摘编自蔡勤禹、李元峰《试论近代中国社会救济思想》

材料三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冋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蠃脱贫攻坚战,硝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摘自《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社会救助行为发生的变化,并简析其发生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中国社会救济思想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中国扶贫工作的意义。

可圈可点用户
2021-06-11 04:34
优质解答

【答案解析】

(1)变化:由宗族互助到跨越宗族社会救助;救助贫困对象范围由窄到宽;救助方式上由行政性向社会化方向转变;

原因:儒家思想的影响:宗法观念的延伸传承;商品经济的繁荣:市民社会意识的增强;小农经济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社会矛盾的激化。

(2)民族危机加深;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生产力的发展;西方社会救济福利思想的传入;中国知识界的思想解放;原有社会救济制度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3)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完善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世界消除贫困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详解】(1)关于变化,由材料“社会救济等经济补助手段扶助那些生活贫的民众。社仓、义庄更多体现出宗族互助的特点”,可见由宗族互助到跨越宗族社会救助;由材料“救助行为更加社会化,体现出超越宗族的特点”,可见救助贫困对象范围由窄到宽,救助方式上由行政性向社会化方向转变。关于原因,由材料“中国古代统治者素来秉持‘仁政’思想”,可见儒家思想的影响;由材料“宗族互助”,可见与宗法观念相关;明清时期社会救助行为发生的变化,还与小农经济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和市民社会意识的增强相关;除此之外,社会救助也与当时社会矛盾激化相关。

(2)结合所学,近代中国,列强侵,民族危机加深;由材料“新的生产力与社会救济联系起来”,可见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由材料“铁路轮舟等近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创设”,可见科技进步生产力的发展;由材料“建仓储不如推广铁路轮舟”,可见西方社会救济福利思想的传入;由材料“批判反思基础上,开始构建新的社会救济制度”,可见中国知识界的思想解放;由材料“进一步看清了中国传统社会救济的弊端”,可见原有社会救济制度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3)由材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见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除此之外,还可以从促进经济发展、巩固党的领导、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和为世界消除贫困工作提供借鉴等方面作答。

查看答案
可圈可点用户
2021-06-11 09:34
相关题库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查看答案

限时优惠:
000000
热门

单次付费有效 3.99

用于查看答案,单次有效 19.99元

微信扫码支付

包月VIP 9.99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无限次 49.99元

登录后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