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操作性方案,它重在设定教学的内容和行为,即:“教什么”。是整个课堂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案对于教师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事事关心教案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与收藏。
事事关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识记理解课文的重要字词。
2、通过多种方式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进而理清作者思路。
二、目标链接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证、论据。其中,如何正确的提取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理清作者思路的关键。如何提取中心论点的,一般有这样几种情况:
1、明确论点的基本表述形式,根据其外在特点及在文章中出现的位置来大致确定文章中心论点。议论文的论点位置没有一定的规定,它可以出现在标题里,可以在引论部分,也可以出现在本论或结论部分。一般说来,论点往往在文章的开头或者结尾部分;
2、结合文章论述对象,分析作者论述角度,准确找出论题(问题式论题),根据自己的回答来提取或归纳文章中心论点;
3、通过论据尤其是事实论据的内容归纳来猜测论点。论据是对论点的证明,同学们有时对文章的中心论点无法确定,但对于文章中所出现的故事性很强的事例则理解较深刻,因而,我们可以先对文中的一些事实论据进行内容概括,分析概括后的论据内容包含哪些信息要点,然后再从原文中找出与自己归纳的文字的信息要点相对应的语句;
4、通过对分论点的总结来分析中心论点。分论点对中心论点可以进一步阐释,所以我们通过确定分论点,然后将其内容进行全面总结,就可能判断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来。分论点往往出现在论证过程段落的段首;
5、结合文中具有总括特点的提示性字眼确定文章的中心论点。
三、阅读过程
走进作者及其作品
邓拓(男)(1912—1966)原名邓子建、邓云特。笔名马南邨、于遂安、卜无忌等,福建福州人。《燕山夜话》是一本杂文集。作者马南邨(本名邓拓,马南邨乃其笔名),自1961年起在《北京晚报》的《燕山夜话》专栏陆续发表杂文,后汇为五集出版。这些杂文敢于正视现实,大胆评论时政,尖锐讽剌各种不正之风,道人所不敢道,言人所不敢言;并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古今中外,旁征博引,语言亲切,富有文彩。其中像《说大话的故事》、《三种诸葛亮》、《一个鸡蛋的家当》、《爱护劳动力的学说》、《从三到万》均寓意深刻,发人深省,起到帮助读者开扩眼界,增长知识,提高识别事物能力的作用。“文革”之初,《燕山夜话》被打成大毒草,作者受迫害含冤死去。1979年,邓拓得到平反昭雪,本书才重见天日。
(一)结合“十注” 带疑初读(25)分钟
环节要求: 细读默想 用心十注 整体感悟 卒章反刍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1.(1)找出你们组把握不准读音的、容易写错的、容易理解错的字词,并设计成一道测试题,任抽一个组进行测试,然后由你们组给出矫正性评价。
(2)结合语境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
细读文段,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
①顾宪成重修东林书院的时候,很清楚地宣布,他是讲程朱学说的,也就是继承杨龟山的衣钵的。
衣钵:
②我们决不需要恢复所谓东林遗风,就让它永远成为古老的历史陈迹去吧。
遗风:
2.课文整体感知探究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地阐明这个观点的?
展开全文阅读
3.朗读品鉴
分小组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自由读、领读、齐读、组合读、情境读、角色读),然后小组自由展示,其他小组自由矫正评价,教师作最后矫正评价并评选出最具有朗读才能的组(员)。
(1)评选的结果是
(2)我对这次评选的看法是
(二)小组合作 置疑探读(15分钟)
环节要求:我置我疑 疑义相析 解疑互进 献疑待诂
1.细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当然,以顾宪成和高攀龙等人为代表的东林党人,当时只知道用“君子”和“小人”去区别政治上的正邪两派。顾宪成说:“当京官不忠心事主,当地方官不留心民生,隐居乡里不讲求正义,不配称君子。”在顾宪成死后,高攀龙接着主持东林讲席,也是继续以“君子”与“小人”去品评当时的人物,议论万历、天启年间的时政。他们的思想,从根本上说,并没有超出宋儒理学,特别是程、朱学说的范围,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顾宪成讲学的东林书院,本来是宋儒杨龟山创立的书院。杨龟山是程颢、程颐两兄弟的门徒,是“二程之学”的正宗嫡传。朱熹等人则是杨龟山的弟子。顾宪成重修东林书院的时候清楚的宣布,他是讲程朱学说的。这说明他就是继承杨龟山衣钵的。人们如果想从他的身上找到反封建的因素,那恐怕是不可能的。
②我们决不需要恢复所谓东林遗风,就让他永远成为古老的历史遗迹吧。我们只要懂得努力读书和关心政治这两方面紧密结合的道理就够了。
③片面强调读书,而不关心政治,或者片面强调政治,而不关心读书,都是极端错误的。不读书而空谈政治的人,只是空头的政治家,决不是真正的政治家。真正的政治家没有不努力读书的。完全不读书的政治家是不可思议的。同样,不问政治而死读书的人,那是无用的书呆子,决不是真正有学问的学者。真正有学问的学者决不能不关心政治。完全不懂政治的学者,他的学问是不完全的。就这一点说来,所谓“事事关心”实际上也包含着对一切知识都要努力学习的意思。
④既要努力读书,又要关心政治,这是非常明白的道理。古人尚且知道这种道理,宣扬这种道理,难道我们还不如古人,还不懂得这种道理吗?无论如何,我们应该比古人懂得更充分,更深刻,更透彻!
(1)东林党人以“君子”与“小人”去品评当时人物的标准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
答:
(2)找出选段的中心论点。
(3)在论述时,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
2.新语文实践活动
评价古人,不能苛求古人,课文公正的评价了东林党人读书和讲学,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结合当前实际说说你对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