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音复旦交大230余位学子共演《长征组歌》,将音乐、艺术和思政课程相结合,不仅成就了是艺术类高校的独特创作模式,同时也是在莘莘学子们心中唤起对祖国历史的讴歌和铭记之心,上音复旦交大230余位学子共演《长征组歌》,具体详情,请见下文。
上音复旦交大230余位学子共演《长征组歌》
上海音乐学院复排的新时代版《长征组歌》自去年10月公演以来,备受社会瞩目,也引起了沪上兄弟院校的关注。
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曾表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新时代版《长征组歌》欢迎大家都来演。”在今年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这一承诺兑现了——五四青年节这一天,上海音乐学院和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青年学子联手演绎此作,唱响年轻人的心声,庆祝建党百年。
《长征组歌》剧照
当晚,上海音乐学院派出合唱团70人、交响乐团98人,复旦大学派出合唱团38人,上海交通大学派出交响乐团25人,以230余人的超大规模登台上音歌剧院,热血澎湃的演出让现场观众直呼“太燃了!”
“三校合作的形式,一经提议,就很快达成了。”演出前接受采访时,廖昌永形容,这样的合作可谓“艺术和科学比翼齐飞”,既有综合类高等院校,也有专业院校的同学们,大大增强了双方的学科共建和思政共建,“艺术需要科学支撑,科学也需要艺术激发,二者关系非常密接,内在是相通的。”
“这么短时间能排成这样,不容易。”演出前,廖昌永还特意去了彩排现场探班,也提了一些要求,“关键要有精气神!同学们是不是心口一致,从表情上能看出来,从声音里能听出来,从律动中能感受到。大家都希望技术和艺术完美统一,技术上达不到,可以从情感、情绪和作品表现上去弥补,就像我们上课时常常说的,以情带声。”
“廖昌永院长是著名的歌唱家,也是我的偶像,我听过他的很多艺术歌曲。排练时,他特地来指导我们怎么唱才更有感情,我学到了很多,获益匪浅。”复旦大学合唱团的谢子璇说。
《长征组歌》剧照
严格是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以打击乐手的身份参与了演出,“平时觉得交大的乐团演得挺好的,这次跟上音的同学合作,才知道了业余和专业的差距。《长征组歌》用了很多民间音乐,有很多特别的打击乐器,我们都没见过,上音特别安排了老师来指导,短短几天,大家进步很多。”
通过新时代版《长征组歌》的排演,廖昌永希望当代的年轻人能了解,如今的幸福生活,是当年那么多先烈向死而生换来的,也希望年轻人们能在第二个一百年,接过他们的旗帜和接力棒。
“演出提醒了我们不能忘记红军长征这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参演新时代版《长征组歌》,谢子璇认为,这是一种沉浸式的思政课,比普通的思政课,更能深刻地体会长征精神。
“以前也听思政课老师讲长征的故事,但感受肯定没有自己参演这么强烈。排演过程中,我们交大有很多同学主动去查党史,去了解肖华将军写词、四位作曲家写曲的那些故事,包括《长征组歌》几个版本的变化。大家都发挥了‘科研’精神。”严格说。
同时,廖昌永也鼓励学生们走出校门。“学生走出校门的收获,要比看书的冲击力强得多。”最近,廖昌永去延安拍了艺术歌曲《百年》的MV,感慨颇多,“走到实地带来的冲击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也希望带着学生们重走长征路,让他们知道革命家们是怎样奋斗的。”
在“上海之春”登台后,新时代版《长征组歌》将重新出发,启动长三角巡演、“重走长征路”巡演,同时盛邀长三角地区高校以及长征路上的沿线院校,和上音一起唱响《长征组歌》。
《长征组歌》剧照
“我们会陆续布局,瑞金、井冈山、遵义、延安……我们都会去,最终在10月底抵达北京。”廖昌永表示,将音乐、艺术和思政课程结合,是艺术类高校的独特模式,上音愿意将研发出来的这种模式,和全国高校分享,“文艺战士也是革命战士,我们也能出一份力,做好红色音乐的传承、红色思想的传承。”
以上是有关上音复旦交大230余位学子共演《长征组歌》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伙伴们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可圈可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