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为大家奉上忻州师范学院全国排名2022年最新排名一览表榜单,通过这份资料大家可以知晓,忻州师范学院在全国排名第几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供大家阅读。
一、忻州师范学院2022最新排名
忻州师范学院大学全国排名表(校友会版) | ||
---|---|---|
年度 | 学校名称 | 全国排名 |
2021 | 忻州师范学院 | 400 |
2020 | 忻州师范学院 | 376 |
根据最新的2021年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榜单我们可以知道忻州师范学院大学在全国的排名为:400名
二、忻州师范学院学校介绍
忻州师范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山西省忻州市。学院前身可追溯到1958年创建的忻县师范专科学校,1984年更名为忻州师范专科学校,1998年与忻州地区教育学院、忻州职工大学、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忻州分校合并组建忻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忻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忻州师范学校合并建成忻州师范学院。学院为教育部、财政部确定的首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国务院授予“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60多年来,学院始终秉承“厚学启智,修德树人”的校训,坚持面向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以本科教育为主,兼顾专科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现有26个教学单位,45个本科专业(师范类专业20个、非师范类专业25个),涵盖法、教、文、史、理、工、管、艺等8个学科门类。学院现有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1个,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5个;山西省“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建设计划”培育项目1项,山西省协同创新培育项目1项;山西省文化生态研究院1个;教育部、财政部确定的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优势特色专业5个、省级一流专业3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普通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9756人;在编教职工1283人,其中,专任教师920人,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315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767人,省教育领域“三晋英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3人,山西省教学名师9人,山西省高校“131”领军人才、学术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8人,兼职博士生、硕士生导师44人。学院现有五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1574.33亩,校舍总面积526753.84平方米。学院拥有较为先进的教师教育综合训练中心、计算机校园网络平台、多媒体教室、体育馆及各类专业实验室、琴房、画室、练功房等教学设施。截至2020年10月,学院共有馆藏图书430余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68余万册、电子图书262万册;有电子资源数据库41个。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忻州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现状,持续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开展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工作,构建了高师院校、地方政府、中小学校“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特别是1997年至今,累计派出50000余名大学生,到忻州市各县(市、区)和运城、阳泉、大同、雄安新区、新疆和田地区及海南等地共300余所农村中小学进行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培养了一批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愿意为基础教育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优秀教师,缓解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师资短缺问题,有效地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时任国务委员陈至立批示:“忻州师范学院做了我们近年来一直想做但尚未做成的事。他们的做法,为深化师范院校的教学改革,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解决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提供了实践经验,很值得进一步总结推广”。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批示:“要认真总结山西忻州师院的经验,全面推进师范生顶岗实习半年的工作,这是师范生教育中带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举措”。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山西省副省长张复明等各级领导均到校视察指导并给予肯定,要求我院拓宽服务山老贫困地区的路子,为提升农村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多年来,学院为社会培养合格师资和各级各类人才8万5千余名,毕业生就业率、考研率、考取村官和特岗教师的比例,一直位居全省同类本科院校前列。其中师范类毕业生多数成为扎根山老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骨干,为国家、山西和忻州的教育、文化、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了良好的人才支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党的十九大以来,学院积极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按照“十三五”规划“注重内涵、突出特色、补齐短板、提升能力”的发展思路和第四次党代会“三步走”发展战略,牢固树立党建统领、立德树人、依法治校、人才强校、特色凸显等“五个理念”,着力实施“本科教育提升行动”,全面加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不断提升综合办学实力,为建设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应用型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