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8海淀二模)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问题。(23分)
桃花流水鳜鱼肥
擦黑,儿子回来了,脚步把村前的小路踩得啪啪响,震得路边的桃花落了一地。狗,跟着就狂吠起来。
老铁倚墙而坐,眯着眼,瞅着渐行渐近的儿子,不起身,也不吭声。儿子自是瞧见了爹,忙放轻脚步,来到老铁面前,立住。
儿子掏出烟,递给老铁一支。夕阳像被顽皮的孩子涂抹上锅烟,黑麻麻的。老铁看不清烟盒上的字,正犹豫着,儿子说话了:“双喜的,十元一盒,我抽得起。”
老铁这才笑一下,接了。儿子紧绷绷的脸上也绽开些笑容。
“知道村里的狗为啥吠你不?”抽口烟,老铁问。
这个,儿子确实没想到。按理,他是经常回来的,这狗应该不吠他才对。可今儿个怪了。
“因为你不合群,你的心没跟这儿接地气。”老铁乜斜一眼儿子身上的衣服,儿子心里“咯噔”一下。这是套崭新的西装,为此,他还特意打了条领带。
“难道我就不能穿好衣服?”儿子有点不服气。
“当然可以,可要看在啥场合。你回到自己的窝,这种打扮,狗就觉得你变了,能不吠你?”
儿子不屑地哼了一声。
“不信,把这套衣服换上,再走出去试试。”老铁指指墙角,那里有一堆渔具,渔具上面放了一套普通的农家衣裤。
儿子极不情愿地脱下西装。“你火急火燎让我回来,不是就为了让我穿这套衣服吧?”
“当然不是。走,跟我捕鱼去。三月桃花开,鳜鱼肥着呢,谁不馋呀。”儿子心里又是“咯噔”一下,乖乖跟着老铁往村外走。
你还别说,这次狗见了他们,没一个龇牙咧嘴的。
路上,有村民打招呼:“王书记,去哪儿?”儿子习惯性张开嘴,想答,却发觉自己错了。老铁说:“走走,去河边抓点鳜鱼。”
村民笑:“你还缺鳜鱼吃?言语一声,都往你家送。”
老铁说:“不了不了,自己捕的,那才香。”
听到这话,儿子脸上火辣辣的。
走到河边时,天已完全黑下来,只有两根烟头忽明忽暗。
这条小河从山崖子里流出来,水清藻绿,是村里的命脉。老铁退休后,不愿待在城里,回老家义务当起了这条小河的巡逻员。他不许别人砍树,更不许别人电鱼、药鱼。有人偷偷做了,他就追到人家屋里去,坐那里不走。直到那人拍着胸脯保证下不为例,他才离开。遇到特别有困难的家庭,他走时,会悄悄放下一些钱。
渐渐地,这条小河丰腴起来。
儿子少年时期,多次跟老铁来捕鱼。他最爱吃的就是鳜鱼,那肉细嫩鲜美,脆香可口,素有“席上有鳜鱼,熊掌也可舍”之说。也因此,儿子对捕鱼这套程序了然于胸。
他们找了个小汊沟,开始挖窝。窝子挖得越深,留下来的鱼将越多。老铁操起锹,儿子说:“我来吧。”
老铁想了想,说:“也好,这大黑天的,你一个人干活,我帮你瞅着,也省得跑偏了路数。”
儿子咂咂嘴,觉得老铁话里有话,于是赶紧换个话题:“爹,你知道不,我今晚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办呢!”
“知道。”
知道?儿子心里一惊,不再言语了,把浑身的力气全使在锹上,不一会儿就汗流浃背,手掌上也磨出两个水泡。不过,儿子不敢吭声。他知道,老铁正紧紧盯着他呢。
窝子挖好了,星星也撒满天空。儿子看看手机,已快十点了。儿子有些焦急。老铁说:“干什么事非要等到这个时候?今晚就陪我抓一夜的鱼。”
[甲]黑暗中,儿子感觉老铁的双眼像X光,自己内心那点儿雾霾被照得紧缩成一团,不敢放肆。
老铁在汊沟上游放水,儿子便拿起兜网扎在窝子后面,这样可把往下游逃窜的鱼挡回窝子里。
做好这一切,父子俩边休息边聊天。再过两三个小时,等露水全下来,鱼儿抢食吃,就可收网了。
老铁说:“你跟我说说话。”
儿子说:“说啥呢?”
老铁说:“说啥都可以。”
儿子像哑巴一样,好半天都没吭声。
老铁说:“要不,我给你唱个歌?”
儿子扑哧笑了:“你给我唱歌?”
老铁说:“对啊,就是你小时候我教你的。来,我唱,你也跟着唱。”也不管儿子同不同意,老铁就唱了:
“月光光,照山冈。骑竹马,过河塘。河塘水深不得过,娘子牵船来接郎。问郎长,问郎短,问郎此去何时返……”
老铁唱着唱着,儿子就接上了。[乙]父子俩一块儿唱,唱得蛙鸣虫叫,草木散香。
露水下来了,好大。
父子俩起网,从窝子里打捞起一兜篓鱼,有鲢子、鲫鱼、白条、草棍,最多的是鳜鱼。老铁看看鱼。这个,小了,放吧。那个,正长呢,也放了。
儿子看看老铁,忽然什么都明白了。提起兜网,走到河边,全放了。
老铁像孩子一样呵呵大笑。
趁老铁不注意,儿子掏出手机发出一条信息:今晚活动取消,今后这样的活动也不许再搞。发完,儿子陪着老铁一起笑。远处,传来几声狗叫,友好且悠长。老铁说:“走吧,回家。再不回,它们就会跑来接我了。”
(取材于肖建国的同名小说,有删改)
1.下列对句中楷体词语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双喜的,十元一盒,我抽得起。
儿子强调烟是自己买的,让父亲放心地抽。
B.这是套崭新的西装,为此,他还特意打了条领带。
儿子刻意打扮自己,说明非常重视晚上的活动。
C.听到这话,儿子脸上火辣辣的。
父亲的话戳中了要害,令儿子心虚、紧张。
D.他知道,老铁正紧紧盯着他呢。
说明老铁对辛苦劳累的儿子非常关心。
1.D “盯着”并非表关心,而是监督儿子的行为,不让他犯错误。
2.下列对小说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以诗句“桃花流水鳜鱼肥”为题,既点明了时令,又突出了人物活动的环境特点。
B.小说写父亲退休后义务巡逻小河,也写儿子将捕获的鱼放生,深化了保护环境的主题。
C.文中插叙老铁退休后的生活,对塑造老铁这一形象起到了补充作用,凸显了人物特质。
D.文中两次使用拟声词“咯噔”,形象地写出儿子面对父亲的提醒时内心产生了触动。
2.B “保护环境的主题”错,老铁通过捕鱼意在教育儿子要接地气、“要放生”等。
3.从文中看,“老铁”这个称谓有哪些内涵?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4分)
3.答案 ①是非面前立场分明、铁面无私,如坚决不允许儿子走上歪路。②行动方面冷静稳健,如不急不躁地引导、教育儿子改正错误。③意志方面坚定执着,如坚持让村民保证不电鱼和药鱼才离开他们家。
(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对人物性格、精神品质的分析。“铁”字本义有硬、重、冷的意思,再结合小说内容,阐述老铁性格中的铁面无私、坚定执着、冷静稳健等特点。如多次提醒,帮助自己的儿子,不让他走上歪路;发现别人电鱼、药鱼,他就去人家家中坐到他保证下不为例才离开,表现出他的正直、执着、倔强。
4.小说结尾部分写“儿子看看老铁,忽然什么都明白了”,请说说儿子明白了什么。(5分)
4.答案 儿子明白了父亲的用意:不是真的让他出来捕鱼,而是让他因捕鱼而错过“晚上的活动”,教导他为官要“接地气”,不能做错事(不“跑偏路数”)。
解析 概括用意,采用“不是……而是……”的结构,如不是真的捕鱼,而是让他错过晚上的活动,并且明白为官要接地气、清正廉洁、融入百姓、不犯错误、不能只知道吃吃喝喝等。
5.小说中有许多细节描写生动传神,体现了作者的匠心,请从[甲][乙]中任选一处加以赏析。(5分)
[甲]黑暗中,儿子感觉老铁的双眼像X光,自己内心那点儿雾霾被照得紧缩成一团,不敢放肆。
[乙]父子俩一块儿唱,唱得蛙鸣虫叫,草木散香。
5.答案 (示例1)[甲]两处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父亲的心明眼亮、看问题敏锐,以及儿子内心的灰暗被父亲发现时其紧张、畏惧的心理,突出了父亲明察秋毫、是非分明的形象特点,为后文儿子改正错误埋下伏笔。
(示例2)[乙]用词简约、优美,形象地写出周围环境的自然清新,渲染出父子歌唱时和谐美好的气氛,为后文儿子理解了父亲的教育、最终改正错误做铺垫。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语句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基本模板:运用了……,形象地/生动地表现了……(浅层义),反映了/突出了……(深层义)。要注意题干中“生动传神”“匠心”这两个关键词。
6.作家给作品中的人物命名,往往蕴含深意,如本文中的“老铁”。下列对作品人物命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红楼梦》贾府四姐妹名字中的“元”“迎”“探”“惜”,谐音“原应叹息”,预示了人物不幸的命运,表达了作者的同情。
B.《药》取“华”“夏”两姓,意在体现,“华夏”本为一家,却陷入了“吃”与“被吃”的悲剧之中,引发读者的深刻思考。
C.《孔乙己》中“孔乙己”这个绰号是人们从描红纸上截来给孔乙己取的,表现了众人对他的嘲弄,蕴含着作者对科举制度的批判。
D.《平凡的世界》里的“王满银”和“孙兰香”,他们的名字寄寓了百姓对富裕生活的向往,也鲜明地体现出人物的形象特点。
6.D “孙兰香”这一名字没有寄寓对富裕生活的向往。
二、(2018西城二模)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25分)
搬 家
李城给我打电话,希望我能去一趟他的家乡。那时我正在青海参加一个笔会,向主办方请了假便奔向火车站。电话里李城的声音还挺风和日丽的,不像一个肺癌晚期又严重肾衰竭的患者。挂了电话,他又往我手机里发来地址以及坐车线路——其实是多余的,即使没有这些,我也能准确无误地找到小官庄。李城无数次向我进行描述,好像小官庄也是我曾生活过的地方,那里的每一棵树,每一缕炊烟,以及头顶或缺或圆的月亮,都是我熟悉的。
认识李城时,我刚开始写小说。妻子去世不久,而我也刚刚退休,为了排遣悲伤和寂寞,我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对于小说中的人物,我总是给他们一个最朴素确切的名字,比如,小说中的女性,大多叫作王彩虹,她们内向而腼腆,追求像彩虹一样的绚烂美好;至于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大多沉默木讷、隐忍顽强,无一例外都叫作李城。
所以,当见到一个瘦精精的他时,我忍不住吃了一惊,而后又笑起来。我说,你叫李城?!你确定你叫李城?
李城也愣了一下,然后也像我那样笑起来,他说,确定,我确定就叫李城。他正在我的小屋里,和一个工人要将一摞书抬出去,清晨通透而明亮的阳光照在他的半边脸上。这个画面很多年后我都历历在目,好像是刚刚发生的一样。
他们是搬家公司的,爱心搬家公司。
这之后,又让他帮我做过一些鸡零狗碎的事,比如移动一下柜子,比如换一个灯泡,甚至是一颗螺丝松了,我都会给他打电话。李城很乐意,有时晚上来,有时第二天清早来。自行车的铃铛在楼下先摁出两声,便噌噌跑上来。每次我都会塞给他一些酬劳,他拒绝,只有我说“不收下次就不找你了”,他才会无奈收下,并总以老家的粮食蔬菜作为感谢。有一个傍晚,我去厨房倒水,转身时突然发现角落里有个金黄色的点,打开灯,原来是一朵菜花。那是李城一个礼拜前送来的,我没有吃完,蔫了,一棵已经没有根的青菜居然开出了一串花。我蹲在墙角很长一段时间,这些生命的顽强绽放使我泪水潸然。
李城很喜欢在干完活后倚在门框上问我小说的事。
你写过多少个李城?
李城多大年纪了?
怎么给他取李城这个名字?
可以不把他写死吗?
这篇还有多少字结尾?
这些问题是不必回答的,很多时候他只是自言自语,之后总是告诉我小说里的李城跟他还是有那么一点相似之处的,或者说,这也许就是他的未来呢。
后来,搬家公司倒闭,他去了一个建筑工地。对于这个工作,他很满意,住工棚,可以省下住铁皮屋的租金。
李城比以前更黑了,也更瘦。如果不知道年龄,压根猜不出李城只有二十来岁。
李城说他这些天都在最高的地方干活,风吹得人摇摇晃晃。
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李城干活的场景,还有他的工友们,像蜘蛛侠似的攀缘在高楼的四壁,他们吊着安全带,戴着安全帽,用混凝土一点点地将楼房喂大。楼长高了,结实了,漂亮了,他们也离开了。城里的人蜂拥而至,他们不会想起这座楼是怎么长大的,他们只会站在窗前向远方眺望。
当我用“摇摇晃晃”这个词语描述李城时,我也曾想过,李城某一天会不会像一片树叶那样摇摇晃晃飘落下来。不过,我的想法并非完全准确,但相似的是,李城的确从一幢楼上摔下来了。我没有在现场,所以不能准确描述那一时刻。李城形容自己就像小鸟那样飞了起来,他并没有感到害怕,只是十分想念老家年迈的父母,还有他的傻姐姐。
那些他曾经搬运过的脚手架,救了他一命。从外表看,他几乎完好无损,但体内像经历了一场地震。医生嘱咐他不能再干体力活了,只能休息。李城躺在工棚的钢丝床上,似乎很平静,把我带给他的小说读了又读,甚至还给我打过几次电话,问我正在写的小说里的李城是什么样儿的呢。
两个月后,李城有了新工作,在一家化工厂做门卫。他觉得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了,恐怕连这样的“门卫”都干不了了。没到年底,他回到了小官庄。
按照李城说的路线——下车后沿着一条石子路向西,过一个小桥,再沿着大堤向前走一段路,便是小官庄了。那片他描述过很多次的梨园,应该就在大堤下,还有桃园、柿子园,还有落满松针的松树。然而,这些,我都没看到,大堤上没有树,草皮之下的沙土已经裸露出来,一辆拖拉机正在挖土。正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但地里的庄稼毫无生机。不少树木被砍伐掉了,树桩还是新的,村庄裸露出来,显得胆怯而瘦弱。
我顿时明白,李城向我描述的小官庄应该是它曾经的样子,是李城记忆里的模样。
李城消瘦了好多,如果用数字形容的话,就是又被削去了二分之一。我突然不知道说什么,十分难过,一路上幻想了很多结果,全部破灭。
我无法将眼前这个人和那个骑自行车意气风发的小伙子联系在一起,仿佛他们是两个不同的人。我还记得那个人总是春风拂面,一脸笑容,声音清脆而干净。他喜欢帮我搬书,总是从高高的人字梯上噌地跳下来;他还和我争论小说里的人物,不能接受我将他们写成懦夫;还有,他的乐观让我从丧妻的悲痛中慢慢走出来……
那天的阳光很好,一直照到李城床边。屋外特别安静,阳光一点点地移动,爬向我们的身体,仿佛从没感受过的轻柔与温暖。它一点点地攀登上来,向李城的身上移过去。阳光普照着,从不会对谁吝啬。
我记不清自己后来是怎么离开这间屋子、离开小官庄的,我内心无比难受,却又无比轻松。李城说,他找我是有一件重要的事,希望我能帮帮他。我点头,身体向他倾斜,以便能听清他断断续续的声音。李城说,他想搬家,希望我能将他搬进小说里,和之前任何一个“李城”的命运都不一样。他希望,在小说里,他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当然,还要有他的父母和傻姐姐。
(取材于汤成难同名小说,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风和日丽:平静温暖,不忧不惧。 B.鸡零狗碎:形容事情零碎细小。
C.潸然:流泪的样子。 D.攀登:抓住某物向上爬。
1.D 文中的“攀登”指的是阳光一点点照过来。
2.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篇写即使没有地址和坐车路线,“我”也自信能准确无误地找到小官庄,侧面体现“我”对李城感情深厚。
B.城里的人们热衷于买房炒房,没有人会注意到建造楼房的李城和他的工友们,表达了作者对城里人深深的批判。
C.当“我”真的来到小官庄时,目力所及的景象与李城跟“我”描述的景象形成巨大反差,不禁让人深思形成反差的原因。
D.小说聚焦普通农民工的生活,没有什么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却在平淡的叙述中自有一份感人至深的力量。
2.B “表达了作者对城里人深深的批判”错,文中未体现。
3.文中三次写到李城的“瘦”,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每一次的描写都表现了什么。(6分)
3.答案 ①第一次见到“瘦精精的他”时,李城虽然瘦,却充满活力,给“我”留下深刻印象;②第二次,“李城比以前更黑了,也更瘦”,间接写出他工作的勤奋辛劳;③第三次,“消瘦了好多,如果用数字形容的话,就是又被削去了二分之一”,一笔写出李城深受病痛折磨的情形,令人同情哀伤。
解析 第一处,由“我忍不住吃了一惊,而后又笑起来。我说,你叫李城?!你确定你叫李城?”及其前后内容可知,此时的李城长得虽然瘦,但是却健壮,充满活力。第二处,结合他在建筑工地干活,“压根猜不出李城只有二十来岁”,可知他因劳累而愈瘦。第三处,由“我突然不知道说什么,十分难过”可知李城此时是因为病痛折磨才消瘦的,让作者感到难过。
4.结尾为什么说“我内心无比难受,却又无比轻松”?(4分)
4.答案 ①李城摔伤后病情日益加重,面对他的坎坷命运,“我”却无力相助,所以“我”无比难受;②能帮助李城完成他最后的心愿,让他在小说中拥有美好未来,又是“我”可以努力实现的,因此“我”又无比轻松。
解析 “我内心无比难受,却又无比轻松”是过渡句,承上启下,根据文本,将“难受”“轻松”的缘由交代清楚即可。
5.题目中的“搬家”,在文中有哪些体现?以此为标题,有何妙处?(6分)
5.答案 体现:①“我”因为搬家而认识了李城;②李城离开萧条的家乡到城里打工,最终又不得不回到家乡,在城乡之间迁移;③李城从租住的“铁皮屋”到建筑工地的工棚,再到化工厂的传达室,每一次搬家都意味着一段新的打工经历;④李城希望“我”将他搬进小说里,以小说里的美好未来抵抗现实的残酷。
妙处:①明确“搬家”这一线索,使结构更加清晰;②由实及虚,有找寻人生归宿的意味,强化主旨。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梳理与理解能力,应将文中有关搬家的内容筛选出来并进行分析。“搬家”既有实写,也有虚写,虚写指的是李城希望“我”将他搬进小说里,以小说里的美好未来抵抗现实的残酷。这一标题也是线索,在帮助完成记叙的同时也升华了主旨。
6.小说中的李城是一个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我们所读的名家作品中也有许多身份普通、着墨不多却令人印象深刻的小人物,下列选项中对小人物事迹的描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焦大,是《红楼梦》中宁国府的老仆,曾有恩于贾府。他对宁国公后代骄奢淫逸的生活深恶痛绝,有一次醉酒后大骂了他们一场。
B.杨马兵,是《边城》中爷爷的朋友。爷爷死后,他义务担负起照顾翠翠的责任,并向翠翠交代了一些她之前不明白的事情。
C.金波,是《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朋友,他爱上了美丽的藏族姑娘,最终决定抛弃一切,前往青海,追寻当年的美好的爱情。
D.小萝卜头,是《红岩》中年龄最小的犯人,经常帮助大人做传递情报的秘密工作,遇害时不满9岁,但已在监狱中关了约八年。
6.C “最终决定抛弃一切”错,小说中并没有写到“抛弃一切”。金波做了一个梦,梦里回到草原和心爱的藏族姑娘相见,于是他决定去找寻她,“金波像着了魔似的,马上请了假,把他个人的全部存款取出来,就带上那只白搪瓷缸子——这唯一的信物,离开黄原,踏上寻找青春和爱情的旅途”。
三、(2018东城二模)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24分)
冬天和春天
老何和那个八岁的小孩子成了一对儿好朋友。
小孩子背个鼓鼓囊囊的大书包,每天下午五点多钟,都要从这里路过,瞅上老何几眼就匆匆走开了。老何觉得这孩子有意思,这天,他站在路边,两手背在身后,问他,嘿,小家伙,你哪村的呀?小男孩停下来,漆黑的眼珠子滴溜儿转了转,反问老何,先说你是哪村的吧。老何就故意逗他,我问你哩!
你先说,你是大人!
好,我是这村的,你哩?
你说这村的,我怎么没见过?小孩子将一根手指抵住嘴唇,目光盯在老何脸上,盯得很深。老何笑着反问小孩子,说你吧,你哪村的?小孩子说,俺也是这村的!老何又故意沉起脸,说,哦,那你放学为嘛不回家呀,跑这么远?
那孩子嘴角绽出一缕浅笑,踮起脚,伸手朝西一指,说,喏,那是俺家养鸡场。
老何朝西边眺望。目光所及,横几排低矮的屋舍,旁边戳几间红砖房,都隐在齐腰高的玉米地里。如今许多人家就在自家大田里建养殖场,养鸡养鸭养猪,也有盖家具厂、板材厂的,一家子吃住就在厂里。老何喜欢傍晚来村西遛弯儿,就因为这里还是大片大片的庄稼地,相对清静一些。
自从和小孩子相识后,老何早上也来村西遛弯儿了。他对老伴儿说,村西真是个好地方,对了,还有一个小孩子哩,他每天上学都从那儿过,嘿,像咱小孙子。老伴儿笑话他是想孙子想疯了,见到小孩子就说像自己孙子。老何撇撇嘴,想说什么,又把嘴紧紧抿住了。
一个小孩子怎么对他有这么大吸引力呢?老何似明白,又不明白。
晚上,老何接到了儿子进生的电话。天凉快啦,想接他和老伴儿去城里住几天。
他和老伴儿非常高兴,比什么都高兴。
没过几天,老何和老伴儿就从城里回来了。
一进屋门,老何一甩手,就将那只鼓鼓囊囊的大皮包扔到了沙发上。真不该去!他发狠地说着,一歪屁股坐在另一只沙发上。呸,咱贱——
老伴儿倚住床沿儿,两手按住胸口张大嘴喘粗气。从村北的公路上走回来,她有些累了。你,你值当发那么大火呀?咱就,就当没这个儿子!又说,都是进生做不了大梅的主呗!
纯粹一个窝囊废!老何狠狠地骂,又深深地吐出一口气,鼻头涨红得像酒糟鼻子。
老伴儿说,也怪你呗。老何问,怎么怪我?老伴儿说,也许人家大梅不是故意的。老何想不到老伴儿替儿媳开脱,说,怎么不是故意的呢?是呀,怎么就不是故意的?大梅明知道他每天早晨起来要上厕所,可她偏要抢先儿,而且进去老半天不出来。连着好几天都这样,还不是故意的?
看着太阳西沉,老何背着手,又溜溜达达来到村西。
那个孩子又朝他走来。
哈,放学啦!他笑呵呵地朝他招招手。
小孩子问老何,爷爷,城里好不好呀?老何点点头,说,好,城里非常好!忽然,孩子仰起头,眨眨眼睛,说,爷爷,我要去城里上学啦!
老何一怔,随即就点点头,说,哎呀,好,好哇,城里好。然而,孩子眼里的光又马上熄了,低下头喃喃道,我,我妈和我爸离婚了。我妈要去城里做生意,我们就不回来啦。
老何呆在那儿,怎么回事呀,才十来天。他想问孩子,但又止住了。他不想再往孩子的伤口上撒盐。再说,还用他问呀?村里哪年没有几个离婚的。原因嘛,都大同小异。就扯起脸肌故意笑笑,说,那爷爷再进城的时候,咱们还能见面,是吧?
小孩子一下高兴起来,拉住老何的手,说,爷爷,那我和妈妈一定去看你。又问老何,爷爷,你什么时候去城里?
冬天吧,冬天!老何脱口而出,另一双黑亮的眼睛又开始在他脑海里晃动,像从前小河里的小蝌蚪,又像天上的小星星。他的心又被这双眼睛搅乱了。
爷爷,我问你,为嘛要有冬天和春天呢?小孩子忽然向他提出个问题。
老何没有正面回答,一双大手,将孩子的脑袋几乎整个盖住了,抚摸着说,爷爷先给你打个比方吧。四季就像人,春天就是小孩子,就像你;夏天呢,就是青年人,就像你的大哥哥大姐姐们;秋天就像你爸爸妈妈——
孩子觉得有趣,咧开嘴呵呵地笑起来,又问,爷爷,你还没说呢,冬天是什么?
冬天嘛,冬天就是老年人。就像我!老何伸出一根指头,指指自己肥大的鼻头。
孩子晃着脑袋笑,这次是咯咯的大笑,早忘记老何其实还没回答他的问题,大声嚷道,哎呀,冬天就是老爷爷,老爷爷就是冬天。再往后呢,再往后是什么?
再往后又是春天,又是小孩子!老何伸手在空中画个大圆圈,最后手指落在了孩子的鼻尖上,你就是春天,春天就是你!
哎呀,我明白啦,冬天就是迎接我们小孩子的,是不是呀爷爷?为了这个发现,孩子高兴地拍起小巴掌,鼓鼓囊囊的书包也跟着乱晃。
没错,冬天就是迎接春天的,春天就是小孩子!
回到家,老何凑近老伴儿,眯起一只眼问,老婆子,我来考你,冬天是什么呀?
老伴儿没好气地翻他一眼说,冬天就是冬天呗。哼,吃饱撑的,问这个!
老何哈哈地笑了,用手一指老伴儿,嘿,错了吧?冬天就是你和我,就是咱俩,老头老太太!
老伴儿倒觉得有趣了,眨巴眨巴眼睛,问他,春天呢,你说春天是什么?
唔,春天就是春天呗。
老伴儿嗔道,哼,死老头子!春天到底是个什么?
老何两只大手用力一拍,笑得更响了,但没有回答老伴儿,故意卖关子,说,冬天就是迎接春天的——
哼,你个死老头子!老伴儿不明白老何为什么这么开心,和上午哪像一个人?也不再关心春天是什么,认为老何逗她玩呢。然而,脑子里却跳出一双眼睛,那眼睛像天上亮晶晶的星星,又似从前小河里游动的小蝌蚪。耳边呢,也响起那个稚嫩的声音,奶奶,奶奶——
她的心就颤动了一下。于是打定主意,冬天还要和老何去城里住几天,不光是为了看小孙子,她要让大梅轻松几天。两口子都上班,平时忙得要命,她帮他们收拾收拾家务、做做饭,当然,还要给儿子多带点西瓜酱。
(取材于康志刚同名小说,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面对老何的询问,小孩子的反问表明他对陌生人有着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
B.小说倒叙老何在城里待了几天后气鼓鼓回来的情节,简单交代了儿媳是故意跟老何作对。
C.老何和老伴儿都理解了冬天和春天的含义,虽未商量,但就开春进城看望儿子一家已达成共识。
D.文中两次提及像“小蝌蚪”“星星”的眼睛,表现了两位老人对孙子的思念和疼爱。
1.D A.小孩子的反问主要反映了他的警惕性,同时体现了他性格上的顽皮。
B.该情节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看应该是顺叙,“儿媳是故意跟老何作对”理解有误。C.“开春”错,应该是“冬天”。
2.下列对这篇小说的语言风格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
A.自然亲切 B.朴素洗练 C.幽默诙谐 D.丰腴冷峻
2.A 本文多为人物对话,多用口语;且为了体现老人与孩子不同的性格特点与情感变化,用语亲切,读来自然,故选A。
3.分析文中画线语段的作用。(4分)
3.答案 ①描写了农村清静的自然环境;②暗示了农村生活的变化;③表现了老何对农村生活的喜爱;④暗示出老何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为后文埋下伏笔。
解析 从内容上看,既写出农村清静的自然环境,又借助几处红砖房、养殖场暗示出农村生活的变化;特地点出老何经常去村西遛弯儿,暗示老何喜欢纯正的农村生活。从结构上看,在暗示老何对城市生活不适应的同时,为后文埋下伏笔。
4.作品中小孩提及父母离婚,老何有所触动。这一情节能否删去?请加以说明。
(4分)
4.答案 不能删。这一情节反映农村中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表现老何对小孩的同情,展现老何的善良;暗示出后文老何的想法会发生转变,同时与后文老何的转变形成对比。(如果答可以删,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选材与文章主题之间关系的探究分析能力。离婚事件为小男孩的人物形象蒙上一层悲剧色彩,带出了老何身为长辈对他的疼爱,从侧面展现出老何的善良、有爱心;同时,暗示出后文老何的想法会发生转变,与后文老何的转变形成对比,更突出主题。
5.根据小说内容,概括老何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4分)
5.答案 (示例)①善良,有同情心;②喜爱乡村生活,对城市生活不适应;③急躁,执拗,有较强的传统观念;④知错能改,能够转变思想。
解析 人物形象特点往往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以及相关事件表现出来。如:“纯粹一个窝囊废!老何狠狠地骂,又深深地吐出一口气,鼻头涨红得像酒糟鼻子。”表现出老何有较强的传统观念和急躁的性格。文中画线语段则表现出老何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对城市生活的排斥。“老何哈哈地笑了,用手一指老伴儿,嘿,错了吧?冬天就是你和我,就是咱俩,老头老太太!”说明老何也是一个能够转变思想、知错能改的人。与小孩子的交流也体现出老何的善良。
6.关于这篇小说的主题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小说展示了农村留守老人孤独的生存境况,有人认为小说展现了现代社会中两种不同生活观念的冲突……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你的认识。(6分)
6.答案 (示例)我赞同小说展现了现代社会中两种不同生活观念的冲突这一说法。文中老何和老伴儿到城里住,与儿子、儿媳产生矛盾冲突后回到乡下,再次与小男孩相遇,逐渐明白冬天和春天的含义,豁然开朗,明白了两代人的差别。从最后两位老人都想要去城里儿子家住可以看出,小说中所表现的两代人的观念冲突渐趋化解。虽然小说也写到了农村留守老人,但小说结尾老何和老伴儿却已然能够理解城里儿子的处境。
解析 从小说情节和人物的前后变化分析:老何与城里儿子、儿媳之间的矛盾,画线语段表现出的城乡之间的矛盾,老何与小男孩之间就冬天与春天的含义的讨论,老何前后态度、观念的转变,这些都表明小说的主题是对两种生活观念的冲突的展现。
四、(2017朝阳二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24分)
母亲与小鱼
①那时这世界上还没有我,但已有那个人。那时十八岁的母亲总是悄悄注视着那个人。那些修长的手指,那个略驼的背,还有目空一切的默想的一双眼。据说那个人常有许许多多的忽略,连母亲的歌喉、美貌,都险些被他忽略。母亲那时包了歌剧团中所有的主角,风头足极了,一匹黑缎子样的长发,被她编成这样那样,什么配饰都不用,却冠冕似的华丽。十八岁的母亲,眼睛骄傲天真,却有了一个人。
②这个人就是我的父亲。
③一天,她忽然对他说:“你有许多抄不完的稿子?”
④他那时是歌剧团的副团长,也在乐队拉几弓小提琴,或画两笔舞台布景。有时来了外国人,他还凑合着做翻译。但人人都知道他是个写书的小说家。他看着这个挺唐突的女子,脸红了,才想起这个女子是剧团的名角儿。
⑤在抄得工整的书稿中夹了张小纸签:“我要嫁给你!”她就真嫁给了他。
⑥我还是个小姑娘时,发现妈妈爱父亲爱得像个小姑娘,胆怯,又有点拙劣。她把两岁的我抱着,用一个舞台化的姿势,在房里踱步。手势完全是戏剧中的,拍着我,荡气回肠地唱着舒伯特的《摇篮曲》,唱得我睡意顿时云消雾散。我偷觑她已进入情绪的脸,眼神不在我身上,那时我还不明白她是在唱给父亲听。她无时无刻不从父亲那里邀来注重、认同。她拿起小提琴开始拉“哆、咪”。她将左手拇指扣进调色板,右手拈一支笔,穿一件斑点了色彩的大褂,在一张空白帆布前走近走远。要么,她大声朗读普希金,把泡在阅读中的父亲惊得全身一紧,抬头去找这个声音,然后在厌烦和压制厌烦的矛盾中,对她一笑。
⑦她拿这一笑,去维持后面的几天、几年,抑或半辈子的生活,维持那些没有钱也没有尊严的日子。父亲的薪水没了。妈妈早已不上舞台,身段粗壮得飞快,坐在一张小竹凳上,“吱呀”着它,一晚上在桌子上剖小鱼。小鱼在父亲有薪水的时候是我家猫吃的。她警告我们:所有的鱼都没有我和哥哥的份,都要托人送给在乡下劳动改造一年没音信的父亲。
⑧几条小鱼被穿起来吊在屋檐下晾,最终小鱼干缩成一片枯柳叶。我和哥哥被哄得早早上床,她才来煎这些小鱼。煎鱼的腥气涨在房子里,我和哥哥被折磨得没觉了,起身站在厨房门口。
⑨“小孩子大起来才有得吃呢!”她发现我们,难为情地红了脸,像个小姑娘偷递信物时被人捉了个准,“爸爸现在好瘦好瘦。”她好像在征得我们原谅一样,喃喃地说。带信的人只说父亲黑瘦了些,她心里的丈夫便形同枯骨了。
⑩她一条小鱼也没请哥哥和我吃。我们明白那种酥脆,连骨头都可口。然而我们只是嗅嗅、看看,咽下一泡又一泡的口水。
父亲回来后只提过一回那些小鱼,说想不到这种猫食会好吃。后来他没再提过小鱼的事。看得出,妈妈很想再听他讲起它们。她诱导他讲到吃,父亲却没再讲出一个关于小鱼的字。几年中,成百上千条小鱼,使他仍然倜傥地存活下来。妈妈围绕着父亲,以她略带老态的粗壮身段在父亲面前竭尽活泼。这时,已长大的哥哥和我有些为这个还是小姑娘的母亲发窘。她似乎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变化,也没意识到父亲的变化。
又有许多出版社邀他写作了。他又开始穿他的风衣、猎装、皮夹克,在某个大饭店占据一个房间。他也有了个像妈妈一样爱他的女人,只是比妈妈当年还美丽。
一天,哥哥收到爸爸从北京寄来的信。他对我说:“是写给咱俩的,他要和妈妈离婚。”他让我和哥哥说服妈妈放弃他,成全他“真正的爱情”。他说,他一天也没有真正爱过妈妈。这点我们早就看出来了。他只是在熬到我们大起来,好有写这封信的一天。我们知道再无权请求他熬下去,而这个呕心沥血爱了大半辈子的妈妈呢?
妈妈读完信,一点声音也没有地靠在沙发上。好像她辛辛苦苦爱他这么久,终于能歇口气了。她看看我们兄妹,看出我们决不会帮她死乞白赖地将父亲拖回来,她知道她是彻底孤立了。“他怎么会吃好饭,住在那种大饭店里。”几小时内,这是她唯一的话。
这一夜,我们又听到了那只竹凳的“吱呀”声,听上去它要散架了。第二天一早,几串被剖净的小鱼悬在了屋檐下。初阳中,它们是纯银色的。
父亲从此没回过家。
一天,妈妈对我说:“我的探亲假到了。”我问她去探谁。我知道父亲尽一切努力在躲她。“去探你爸呀。”她瞪我一眼,像是说:这还用问?!
又是一屋子煎小鱼的气味。我们都成年了,也都不再缺吃的,这气味一下子变得不那么好闻。哥哥半夜跑到我房间,说:“叫她别弄了!现在谁还吃那玩意儿?”我们却都忍不下心对她这么说,我还陪她踏上了“探亲”的路,提着那足有二十斤的小鱼。
朦胧中听说父亲在杭州一个饭店写作。我们在一家廉价旅馆下榻。妈妈说就暂时凑合,等找到父亲……我心里作痛:难道父亲会请你去住他那个大饭店吗?
四月,杭州雨特稠。头两天我们给憋在小旅馆里。等找到父亲住的那个饭店,他已离开了杭州,无处追踪。我对妈妈说:冒雨游一遍西湖,就乘火车回家。妈妈却说她一定要住满七天。看着我困惑并有些气恼的脸,妈妈惧怕似的闪开眼睛,小姑娘认错般地嘟哝:“邻居、朋友都以为我见到你爸了,和他在一起待了七天。”她想造一个幻想,让自己,让所有的邻居、朋友都相信:丈夫还是她的,起码眼下是的,她和他度过了这个一年一度仅有的七天探亲假,像所有分居两地的正常夫妻一样。她不愿让自己和别人认识到,她半途折回,或者是被冷遇逐回的。
她如愿地在雨中的小旅馆住满七天。除了到隔壁一家电影院一遍一遍地看同一部电影,就是在对门的小饭馆吃一碗又一碗同样的馄饨,坚持过完了她臆想中与父亲相聚的七天。
等上了火车,我发现行李中少了那个装小鱼的竹篓。我没有提醒妈妈,它该是个最痛的提醒。抑或,她有意将它遗失在那个角落。
父亲再婚后很幸福。妈妈见到我就问:“会做菜吧?”我当然明白她指谁。我说:“做得很好。爸爸也戒烟了。”她赶紧垂下头走开,不敢再听。
临回北京,我见她又把那竹凳搬到厨房。竹凳也上了岁数,透着灵肉般的柔韧光色。还有一堆小鱼。我不阻止她,欣赏着她工匠般的操作。她将一条小鱼在案上铺平,用拇指的指甲一推,去了鳞,再以小刀一剜,去掉内脏。她已架起老花眼镜来做这桩事了,竹凳叫疼一样地“吱呀”。她说:“再有场劳改就好了,你爸又被罚到乡下,低人九等,就没有女人要他了,只有我要他。”她不敢抬头看我,怕我看见她眼里还是那片无救的天真,还是小姑娘那张因非分之想而绯红的脸。
我将一篓子烘熟的小鱼捎到爸爸那里。正是高朋满座的时候,满桌是继母的国宴手艺。我对爸爸使了个眼色,将他熟识的竹篓搁在一边。他瞪了它一会儿,似乎也愁苦了一会儿,又去和一桌朋友嘻天哈地。
这天父亲醉倒,当着七八个客人的面,突然叫了几声母亲的名字。客人都问,叫的是谁啊。我自然吞声,继母善良美丽的眼里,全是理解……全是理解……
(取材于严歌苓同名小说,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唐突:冒犯,侵犯。 B.云消雾散: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
C.涨在房子里:“涨”读zhàng,充满,弥漫。 D.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和精力。
1.A 唐突在文中是“莽撞,冒失”的意思。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第⑥段,一个“紧”字表明母亲对爱的拙劣表达不仅让父亲非常恼怒而且厌烦不已。
B.第
段,同样的雨天、同一部电影、同样的馄饨,暗示母亲为人循规蹈矩,了无趣味。
C.第
段,母亲盼望“再有场劳改就好了”,表明她对现在春风得意的父亲无比憎恶。
D.第
段,父亲酒醉后叫母亲名字,说明父亲即使不爱母亲也对母亲心怀一丝愧意。
2.D A.“非常恼怒而且厌烦不已”理解有误,原文是“然后在厌烦和压制厌烦的矛盾中,对她一笑”。B.“循规蹈矩,了无趣味”理解有误,应是暗示了母亲对父亲的爱的坚守。C.“无比憎恶”理解有误,母亲借此表达了对父亲的深爱不移,希望父亲能够回到自己身边。
3.文中第⑦
三段中,都描写了“竹凳”的“吱呀”声,请联系上下文,分别写出三处“吱呀”声的不同内涵。(6分)
3.答案 第⑦段写竹凳的“吱呀”声,暗示了当时生活的艰辛,表达了母亲对父亲甘心付出的爱;第
段写竹凳的“吱呀”声,意指父母婚姻的破裂,表明了母亲面对父亲的无情打击,内心无比痛苦,但爱依然没变;第
段写竹凳的“吱呀”声,暗示母亲年老体衰,力不从心,写出了母亲对父亲恒久的爱,矢志不渝,令人心疼。
解析 结合上下文分析三处“吱呀”声的不同内涵,内容要具体,表达作用要阐述合理。
4.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题目“母亲与小鱼”的含义与作用。(5分)
4.答案 (示例)含义:“小鱼”本是猫食,却被母亲精心制作成酥脆可口的食物,送给父亲;“小鱼”是母亲爱父亲的全部寄托,象征着母亲的爱的卑微、朴素。
作用:以“母亲与小鱼”为题,贯穿起小说的全部内容;暗示了小说的主题,引发读者对爱情的反思;标题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解析 含义需要结合文章中每一次出现“母亲与小鱼”的语境分析;作用需要从小说的结构安排、语言表达、主题阐释等方面来谈。
5.“爱情”是文学作品不变的主题。文中母亲与父亲的爱情,能引发你什么样的思考?请从《红楼梦》《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中任选一组人物(如贾宝玉和林黛玉、江姐和彭松涛……),结合相关情节,谈谈你对爱情的理解。(8分)
5.答案 (示例1)文中父亲与母亲的爱情,让我意识到卑微而深沉的爱并不会幸福,建立在共同的爱好与信仰之上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父亲和母亲不在同一个精神层面上,尽管母亲想以各种方式引起父亲的注意,比如读普希金的作品、画画,却只能增加父亲对她的厌烦与无奈。但《红岩》中的江姐和彭松涛却不同,他们共同深爱着祖国、人民,共同信仰着共产党。在看到悬挂在城门上的丈夫的头颅之后,江姐更加坚定了要完成丈夫未竟的革命事业的信念,这样拥有共同追求和共同信仰的夫妻间不只有个人小爱,更有家国大爱。这就是我对爱情的理解。
(示例2)我认为文中的母亲对父亲的爱不平等,太过卑微,她为父亲做小鱼,在父亲处于人生低谷时默默守候,满腔爱意却换来了父亲的离开。有一种爱叫作坚守,可有一种更高贵的爱叫作放手。母亲同意和父亲离婚,各自又会有一片新的天空。《边城》中的天保和傩送同时喜欢上了翠翠,天保明知道自己不善于唱歌,但还是接受了傩送唱山歌的挑战,后来又默默离开,想要成全傩送和翠翠。他的无私与善良正是出于对翠翠的爱,而文中的母亲却做不到这样,倘若她能及时从卑微假想的爱情中走出来,我想,她可能早已收获了一份属于自己的真正的爱情。
解析 对爱情的判断和观点的阐述应立足于小说文本,对原文的分析要具体、准确,不能脱离小说的主题。从母亲的角度分析可得出:一厢情愿的爱情不幸福;对爱情要执着;太过执着的爱伤人伤己;母亲的爱是卑微的、没有尊严的;放手是成全。从父亲的角度分析可得出:拒绝爱的态度不够果决;爱情要建立在共同的人生理想和信仰上才会幸福。
五、(2017西城二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24分)
父 亲
①相当漫长的学生时代,从小学到初中,我都住在家里。那时候,我对书——有故事的书——特别感兴趣。尤其是战争故事,我们称为打仗的故事。我根本没在意故事跟我在一起。父亲打过仗,他有一肚子打仗的故事。我只注意父亲的身体,因为,要是我出了错,比如在外边调皮捣蛋,回到家,父亲不说,仅仅用他长着老茧的手,随便拍我一家伙,就够我受的了。
②在家里,我只是防备挨揍,我是个乖孩子。父亲早出晚归,像一台农场里顶大梁的拖拉机,而且是履带式拖拉机,是那种老式的斯大林80号,开进开出。我能感到他的力气通过脚传到地里,整个土坯屋微微震动;还有他粗重的喘息,像在耕耘芦苇根密集的土地。我特别关注他的表情。
③父亲起床,就像拖拉机发动,我就醒,可我故意装睡。有一天早晨,他穿雨披。雨披的声音我听得出。他说:今天要下雨。我装睡,瞒不住父亲。他一声不吭地往出走,去上工。我相信农场广播的权威——连队大院里接了个大喇叭,我终于有了挑战他的机会。我说:爸,喇叭昨天预报晴天。
④我在作文里喜欢用“阳光灿烂”,可是,我到学校,军体课(那时体育课的叫法)上,突然下起暴雨。我为父亲自豪,说:我爸已经预料到下雨了。
⑤我父亲的身体实在神奇,渐渐地,我发现,他的身体与农场的广播有好几次相反,每一回,都是父亲准确。父亲的身体就是一个气象站。不过,每一回他发布气象预报,都跟他的身体有关:头痛或者腰疼。
⑥父母对话,我听出了些名堂:父亲的脑袋里还留着弹片,腰部挨过刺刀。父亲的身体里藏着过去的战争。战争——打仗,对我们男孩来说,就是好玩。我们喜欢玩打仗的游戏。我也想在同学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本事。有一天,我说:爸,你教教我,怎么预报天气?父亲说:别烦我,小孩懂个啥,天气有那么容易预报的吗?我不敢多问多说,我怕他。可我还是以父亲的气象站为骄傲。那是能活动的气象站。
⑦一天夜里,我听母亲数叨父亲:突击队是年轻人的事,你咋跟一帮小伙子凑热闹?春耕春播——突击平地,农场的生产,总是习惯用战争术语。父亲说:他们两个人也比不过我一个。
⑧第二天,在连队的食堂里打了晚饭,父亲板着脸对连长说:你凭什么没有征求我的意见,就把我列入突击队?连长参加过解放战争,说:老谢,老革命焕发革命青春,要是不考虑你这个老突击队队员,你还能让我太平吗?
⑨父亲说:那也得我主动报名。
⑩连长说:那我就把你的名字拿掉。
父亲说:我打日本鬼子的时候,你还在家放羊呢。
连长说:老谢,毛主席说,不要吃老本,要立新功。
父亲说:我现在正式报名。
我弄不懂父亲明明要参加突击队,为什么还要“摆老资格”?结果,不也还是突击队队员吗?不过,我知道了,父亲参加过抗日战争,跟日本鬼子打过仗。我听说战争年代,父亲也是突击队队员。父亲一身土和汗。傍晚收工回家,他对母亲说这里疼那里酸,早早睡下。母亲念叨:还充好汉,把自己当成小伙子,逞什么能?父亲丢出一句“烦什么烦”,呼噜就响起,仿佛拖拉机又发动起来。父亲一累就打呼噜。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有使不完的力气。我念高中住校,他明显地衰弱了,似乎力气不如以前,转移到土地上边,收不回来。我考入师范后,他离休。我和父亲,几乎没有面对面坐着交谈过。我参加工作,当教师,偶尔回来,他坐着,似乎有话要说,可是,我已经习惯了我和他之间的状态——沉默。唯一的情况是,他再也不会挥动巴掌对待我了。我匆匆来,匆匆走。就像他当年早出晚归,他跟土地打交道,我与学生打交道。
回来,父亲卧床不起,已经用不着住院了。每一次,我回家,他伸出手,仿佛有话要说,却已说不出话。我把他粗糙的手放进被子——别着凉。我时不时地替他翻转身体,似乎什么姿势都制止不住疼痛,只不过,他的身体不再是气象站,仅能反应疼痛,又确定不了哪里疼。过去所有的一切,都集中起来,同时爆发,但跟气象无关。
后来,火化,我捧着骨灰盒。骨灰里有一枚弹片,手指甲盖那么小一片,它在父亲的身体里待了半个多世纪,已成了他身体的组成部分,像拖拉机里一个小小的垫片,却起过作用。那么魁伟的身体就化为盒中的骨灰,像沙尘,那么轻那么轻。从遗物中,我发现一本五十年代初发给他的残疾军人证。
在农场里,像父亲这样的老兵,多了去了。突然,我想到,我参加工作以后,父亲的样子,像要对我说什么,可是,我总不给他创造机会。我还以为这就是我和父亲的习惯状态,唯有我有遗憾。
有一次,我遇上父亲老首长的儿子,我问:你父亲给你讲战争年代的故事吗?他摇头:老头子从来不讲过去的事。
我心里紧了一下。那些老兵,似乎共同保守着一个秘密。我已失去机会。骨灰盒,默默无声。父亲的身体,像拖拉机,熄火,永远熄火了。他去世,其实,是把故事也带走了——永远不讲出来也讲不出来的故事。
(取材于谢志强的作品,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名堂:鲜为人知的内容。 B.凑热闹:加入进去以增添喜庆气氛。
C.太平:平静无扰。 D.吃老本:只凭已有的资历、功劳过日子。
1.B 原文“突击队是年轻人的事,你咋跟一帮小伙子凑热闹”,母亲用“凑热闹”表达的是父亲参加突击队是赶时髦,没有“增添喜庆气氛”之意。
2.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篇写到“我”对打仗的故事特别感兴趣,却根本没在意“故事跟我在一起”,也从侧面说明父亲很少跟“我”谈及他过去的事情。
B.“我”跟父亲几乎没有面对面地交谈过,我们之间的状态总是“沉默”,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只知辛苦劳作、不善言辞、略显木讷的人。
C.结尾部分,“我”和“首长儿子”的对话使小说探讨的主题有了更为深广的社会意义,从一个人的遗憾扩展到一代人的遗憾,引人深思。
D.整篇小说没有紧凑连贯、跌宕起伏的情节,只是选取了两三个情境,就将“父亲”这一人物的形象塑造得立体丰满,让读者掩卷难忘。
2.B 父子之间的“沉默”表明二人交流很少,从后文父亲与连长的对话来看,父亲说服连长,参加突击队,并不是不善言辞、略显木讷的人。
3.父亲明明要参加突击队,却又埋怨连长“没有征求我的意见,就把我列入突击队”,这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3.答案 (示例)不矛盾。父亲埋怨连长是在“摆老资格”,目的是向比他年轻的连长证明自己完全有能力完成突击队的任务;是对年轻人的不服输,不服老。(对父亲心理的揣摩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从连长“你还能让我太平吗?”可知,如果不让父亲参加突击队,父亲一定会找连长;从“那也得我主动报名”看出父亲是要主动参加,主动报名和被连长写上名字二者截然不同,表明父亲凡事都积极主动、不服输的战斗精神。
4.文中多次将父亲比作拖拉机,分别说说它们有何意味。这个比喻贯穿文章的始终,总体说说它的表达效果。(8分)
4.答案 (示例)儿时,父亲走进走出,像拖拉机开进开出,表现出父亲充满力量;参加突击平地回来后的父亲打呼噜,像拖拉机发动,表现出不再年轻的父亲辛苦劳作后的疲惫;父亲去世,就像拖拉机永远熄火,流露出“我”对父亲去世深深的哀伤。
承担着农场最繁重劳作的拖拉机成为父亲一生的写照,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父亲不怕吃苦、勇担重任的精神品质。
解析 第一问,在文中找出将父亲比作拖拉机的情节、描写,并说明写作目的,儿时“开进开出。我能感到他的力气通过脚传到地里,整个土坯屋微微震动”;参加突击队劳作后回家“呼噜就响起,仿佛拖拉机又发动起来。父亲一累就打呼噜”;“父亲的身体,像拖拉机,熄火,永远熄火了”。第二问,本题考查线索的作用以及对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精神品质的理解和评价。
5.对父亲的“故事”,“我”的心理有怎样的变化?请结合作品内容分条概括。
(6分)
5.答案 (示例)①儿时,“我”渴望知道父亲是如何预报天气的,对父亲的故事充满好奇、崇敬,却不敢多问父亲。
②工作后,父亲想跟“我”谈话,“我”却忙于工作,对父亲的故事不再热心。
③父亲去世后,“我”永远也无法知道父亲的故事了,“我”内心充满了遗憾与悲伤。
解析 根据小说中作者与父亲之间的感情变化、心理变化梳理出三个阶段:儿时阶段、工作后、父亲去世后。三个阶段,作者对父亲的感情:儿时,“随便拍我一家伙,就够我受的了”“我怕他。可我还是以父亲的气象站为骄傲”,感情是“害怕”“骄傲”;工作后,“我已经习惯了我和他之间的状态——沉默”“我匆匆来,匆匆走”表明对父亲的故事不再热心;父亲去世后,“唯有我有遗憾”“永远熄火了”,感情是“遗憾”“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