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新消息,2022年高考招生新增了31个本科专业。伴随全国高考进入倒计时,有关高考招生新增专业的消息近日引发关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新增专业院校名单 31个新增专业的43个院校,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根据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评议结果,确定碳储科学与工程、空天智能电推进技术、行星科学、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氢能科学与工程、可持续能源等31个新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其中,我省成都理工大学新设“行星科学”专业。
详细名单如下——
31个“新”入目录专业及开设院校名单
新专业特点
据悉,这31个新专业将从2022年开始招生。作为首次纳入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它们有什么特点?
“智能”“智慧”特色明显。从新专业名称来看,“智能”“智慧”出现的频率较高,如智慧能源工程、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智慧水利、智能地球探测、智能运输工程、智慧海洋技术、智慧林业、空天智能电推进技术等,都与其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产业升级需要和以计算机技术辅助实现各行各业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需要,精通计算机技术与行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也成为社会的刚需,故而促使了相关新专业的诞生。
开设院校具有相关学科特色。一般来说,开设新专业的院校在相关学科方面具有较明显的特色和实力,如上海交通大学智慧能源工程专业是依托学校在人工智能领域雄厚的学科基础。
新专业建设绸缪已久。新专业的开设并非只是根据社会需求临时开设的,大部分开设院校都是经过多年的研究论证才开设的。如成都理工大学新专业行星科学开设前,学校就系统地调研了国外高校的行星科学相关课程开设情况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部分新专业介绍
01
碳储科学与工程
由重庆大学牵头,联合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同时申报的目录外专业,是重庆大学历史上首次开创性地申报目录外专业。“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一项重大战略目标,碳储是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双碳领域在碳捕集、碳封存、碳利用等多环节急需具有深厚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高端人才的情况,加快培养碳储领域人才是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需求。基于双碳相关领域的基础与优势,重庆大学力争成为双碳人才培养的先行者。
02
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
面向国家“交通强国”“制造强国”重大战略需求,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对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山东大学学科门类齐全优势,深度融合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交通方向)、数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等专业,坚持“厚基础、重交叉、强实践”原则,按照”一体两翼、双支撑、强交叉"总体建设思路,以学科交叉、知识融合、能力提升为特点,以智能化建造、智慧化服务为核心,致力干培养”以建造和交通为基,以信息和智能为翼”的新时代新工科人才,培育具备更高融合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打造国际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科技引领的生力军。
03
行星科学
由成都理工大学申报,在专业核心课程方面,该校的行星科学的本科培养方案较完备地涵盖了当下行星科学所有的前沿研究方向。近年来,随着我国深空探测事业的逐步深入,2020年9月8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招收首期10名行星科学研究生;2020年9月19日,成都理工大学面向全校选拔“行星科学英才班”,开始精英化本科生培养。行星科学是以深空探测为主要研究手段,是在之前的地球科学、空间科学、天文学等学科交叉基础上产生的。深空探测大致又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解决我们怎么到火星、月球等上面去,另一部分则需要解决我们上去后要做什么?行星科学研究的主要就是后者。
04
生物育种科学
由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申报,为全国首次设置,对于强化国家种业战略科技力量,突破我国种业“卡脖子”技术瓶颈具有重要意义。生物种业作为现代农业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当前,世界种业正迎来以人工智能、全基因组选择等技术融合发展的现代生物育种革命。突破种源“卡脖子”瓶颈,打赢种业翻身仗,人才是关键。生物育种科学专业以国家农业和现代种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围绕新农科建设的基本要求,着力夯实动植物种质资源创新、数字化育种、基因编辑等现代育种理论基础与前沿技术,致力于培养现代种业及相关领域富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卓越人才。
05
智能运输工程
专业依托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和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国家一级学科以及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城市交通信息智能感知与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产学研基地,实施科教融合,创建教学实践平台,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交通运输行业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所需基础理论和工程素质教育为重点,培养具有综合交通运输背景,良好人文、科学与工程素养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核心课程有人工智能基础及应用、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智能运输感知技术、智能运输系统设计与集成、交通运输控制与优化、计算智能基础、交通大数据与分布式计算技术、交通安全工程、运输组织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