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国考申论热点预测,2022年的国考会考怎样的热点呢?根据2021年的相关事例,我们可以对2022年国考的申论热点做个浅显的预测。小编收录整理了一些信息,供大家参考。具体详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2022国考申论热点预测
一、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
热点背景解读
一、提出观点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指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务、
电子政务、国防科技工业等重要行业和领域的,以及其他一旦遭到破坏、丧失功能或者数
据泄露,可能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公共利益的重要网络设施、信息系统等。
金融、能源、电力、通信、交通等领域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运行的神经中
枢,是网络安全的重中之重,也是可能遭到重点攻击的目标。
二、综合分析
1.意义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运行的神经中枢,是网络安全的重中之重。保障关键信
息基础设施安全,对于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维护
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具有重大意义。
2.原因问题
当前,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面临的网络安全形势日趋严峻,网络攻击威胁上升,事故隐
患易发多发,安全保护工作还存在法规制度不完善、工作基础薄弱、资源力量分散、技术
产业支撑不足等突出问题,亟待建立专门制度,明确各方责任,加快提升关键信息基础设
3.参考对策
相关的保护部门要承担起保护责任,一方面要制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规划,明确
保护目标、基本要求、工作任务、具体措施。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制度,及时掌握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行状况、安全态势,预警通报网络安全威胁和隐患,指导做好安全防
范工作。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另一方面,要指导运营者
做好网络安全事件应对处置,并根据需要组织提供技术支持与协助。定期组织开展网络安
全检查检测,指导监督运营者及时整改安全隐患、完善安全措施。
从个人组织层面看,一方面,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实施非法侵入、干扰、破坏关键信
息基础设施的活动,不得危害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另一方面,未经国家网信部门、国
务院公安部门批准或者保护工作部门、运营者授权,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对关键信息基础
设施实施漏洞探测、渗透性测试等可能影响或者危害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的活动。对基
础电信网络实施漏洞探测、渗透性测试等活动,应当事先向国务院电信主管部门报告。
二、让主旋律作品“持续出圈”
热点背景解读
一、问题
1.现在宣传工作虽然干得如火如荼,但仅限于社区张贴海报、发放宣传手册、入户宣
传等等形式,宣传内容多部分以“说教式”宣传为主,例如“刷单均是诈骗、警惕杀猪式
诈骗”等等标语,这样的宣传模式对于群众来说无异于是“不过脑”宣传,并没有入到群
众心中,在一定程度上仅仅是起到了“去宣传”的效果。
2.电信诈骗案本身具有“案难破、证难取、人难抓、钱难追”的特性,即使群众报警,
最后也难以取得令群众满意的效果。因此,群众对民警的不理解、不信任感增强,致使民
警的工作难开展,宣传更流于形式,难以落到实处。
3.电信诈骗团伙本身没有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利欲熏心,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价值观
扭曲,走上歧途,损害人民群众利益。
4.现如今,社区民警面对的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犯罪嫌疑人,民警无法预知推测
下一个受骗的是谁,是一场知己不知彼的战争。
二、对策
1.加强宣传教育培训
在学校开展防诈骗课程,从小培养学生的防范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社区内
部为老年人多开展防诈骗讲座,让老年人对诈骗形式烂熟于心,防患于未然;对企业内部
员工定期进行防诈骗培训,可以利用企业内部硬件设施例如投影等,给员工播放宣传片,
防止员工上当受骗。多个阵地联合宣传,相互支持配合,形成闭环模式,让诈骗分子没有
漏洞可钻。
2.加强多部门联动
形成以公安部门为主导,工商、教委等全力配合的“反诈骗格局”,调动组织社会管理
者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形成榜样示范作用,带动员工多学习,达到入脑入心的作用。
3.完善相应政策
政府职能部门加大研发技术追踪鉴别能力,并完善相应制度,严厉打击电信诈骗违法
犯罪行为,加大惩罚力度,对不法分子严惩不贷。
4.创新宣传内容
宣传内容除了必要的“说教”外,更应该让群众了解电信诈骗的“诈骗机理”,只有理
解了“原理”,才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不管诈骗形式如何翻新变化,人民群众都可以“以
不变应万变”;至于宣传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个好的宣传形式往
往会让宣传效果事半功倍。
三、加强网络文明建设 构建清朗网络空间
热点背景解读
一、提出观点
网络空间是亿万网民的精神家园。亿万网民从网络中获得信息、交流信息,思维方式
和价值观念都会受到重要影响。加强网络文明建设不仅仅是精神文明建设、塑造核心价值
观的需要,也是凝聚共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共同努力的必要之举。
二、原因分析
1.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
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
合人民利益。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
空间。
2.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利用网络鼓吹推翻国家政权,煽动宗教极端主义,宣扬民族分裂思想,教唆暴力恐怖
活动,等等,这样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和打击,决不能任其大行其道。利用网络进行欺诈活
动,散布色情材料,进行人身攻击,兜售非法物品,等等,这样的言行也要坚决管控。
3.不能任其大行其道。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
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建设网络强国、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只有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才
能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三、对策措施
1.要加强网络空间思想引领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互联网内容建设,推动党的创新理论
走深走心走实。加强重点理论网站、公众账号、客户端建设,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实践特别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变化新成就,有针对性地开展网上理论宣传活
动。精心做好网上重大主题宣传,加强网络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打造“现象级”传播产
品。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实施移动优先战略,加大中央和地方主要新闻单位、重点新
闻网站等主流媒体移动端建设推广力度。
2.要加强网络空间文化培育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建设,广泛凝聚新闻网站、商业平台等传播合力,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到广大网民中、传导到社会各方面。深入开展网上党史学习教
育,传播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弘扬党和人民在奋斗
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力,打造广大
网民喜闻乐见的特色品牌活动和原创精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
展。丰富优质网络文化产品供给,引导网站、公众账号、客户端等平台和广大网民创作生
产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产品,举办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
3.要加强网络空间道德建设
强化网上道德示范引领,广泛开展劳动模范、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
好人、优秀志愿者等典型案例和事迹网上宣传活动,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网络
文明环境。深化网络诚信建设,举办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品牌活动,大力传播诚信文化,
倡导诚实守信的价值理念,鼓励支持互联网企业和平台完善内部诚信规范与机制,营造依
法办网、诚信用网的良好氛围。发展网络公益事业,深入实施网络公益工程,广泛开展形
式多样的网络文明志愿服务和网络公益活动,打造网络公益品牌。
四、给超时加班划出法律的“红线”
热点背景解读
一、提出观点
超时加班与全面发展不相符,与我国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相悖。面对超时加班现象,要
勇敢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综合分析
我国《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
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如果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
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如果因为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
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
超过三十六小时。之所以出现超时加班的现象,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企业方面
工时的管理失控是导致超时加班现象的主要原因。《劳动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企业因
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
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这条开口性法律规定被一些其他企业滥用成解决加班问题的合理手
段。此外,加班程序上的协商难以落实、劳务用工的不规范管理是导致超时加班现象的次
要原因。
第二,劳动者
在《劳动法》中有规定,对于不能胜任此单位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提前 30 天通知劳
动者本人解除劳动合同。对于一些符合法律规定情况的可以表示理解,但是对于一些实际
上能胜任工作,但是用人单位强势给劳动者安排加班任务的情况,劳动者需要将头顶上的
“达摩克利斯之剑”拿掉,合理维护自身的权益。
第三,政府方面
政府部门的缺位和越位也是导致超时加班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些政府随意审批、过度
限制企业裁员、劳动执法监管力度欠缺等。
超时加班带来的危害不言而喻,长期超时加班,对劳动者的身心健康都是巨大的摧残,
如果劳动者身体和身心上的伤害难以解除,极其容易埋下病根,在一定程度上将危害其生
命健康。
五、让主旋律作品“持续出圈”
热点背景解读
一、提出观点
正值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很多文艺作品纷纷献礼,从小屏幕搬上了大荧幕,还成为了
时下的热播剧,引起广泛讨论,深受好评。主旋律作品从被排斥到受追捧,这与创新的作
品内容和所有演职人员的努力密不可分。叫好又叫座的主旋律作品不应只是昙花一现,更
要在价值观引导和红色教育方面继续发力,做到持续“出圈”圈粉,走得更好。
二、分析原因
此次主旋律作品能倍受好评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作品质量上乘
以往作品只重视叙事,并且多是将主人公以“全正面”的方式进行呈现。但是,这些
新作品呈现出了主人公感性的一面和丰富的人格特征,不再是冰冷的历史故事和完美无缺
的英雄,他们更是普普通通的学生,有泪有笑,有诙谐有正义,有局限性但更有坚韧的战
斗精神。
第二,观众审美水平逐步提高
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再只关注眼球审美,被耽美和小甜剧吸引,年轻人开始关注文艺作
品的创作水平和精神滋养等,这也使得优秀作品更有市场前景。并且,伴随互联网的发展,
相应的打分、影评平台也愈发成熟,这也起到了正向引导作用。
三、提出对策
针对主旋律作品未来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充分发挥文艺作品的教育作用,对于制作精良的主旋律作品要予以支持,在主
流平台以及大荧幕进行播出,并配合宣传营销,以此来扩大知名度,让年轻人能和文艺作
品“同频共振”。
第二,文明办以及中国电影家协会充当风向标。要在行业内引领制作精良,深耕细作
的创作风气,文艺从业者要用高品质、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为百姓提供一场场文化盛
筵。
第三,新闻媒体以及学校要进行正向引导。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应只局限于板报
和班会,还可以通过播放纪录片和影视剧等生动形象的方式吸引学生。新闻媒体也要发挥
舆论引导作用,通过正面宣传吸引群众,提高作品关注度。
第四,个人也要不断提高审美水平,学会鉴别优秀作品,用个人选择汇集成市场力量,
倒逼主旋律作品健康发展。
通过社会各方合力,一定让主旋律成为我们这个时代鲜明的文艺特色。
六、统筹做好古旧村落保护与利用
热点背景解读
一、提出观点
盘活古旧村落应努力找到每个村落的独特定位。为村落和自然环境注入民风民俗、传
统手工技艺等文化内涵,为每个村庄找到差异化发展路径,才能使古旧村落“活”起来、“美”
起来。
二、综合分析
乡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和根基,也是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文化印记是乡村建设
最应该倚重和发扬的优势资源。保护古村落的文化遗产,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既是文
化自信的重要体现,也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打下重要文化基础。
古旧村落蕴含独特的自然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具备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价值,被称为“活着的文物、有生命的历史”。据统计,目前有近 7000 个古旧村落被列入
我国传统村落名录。不少地方在实践中,鼓励和支持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
村和传统村落等合理利用和有序开放,走出了一条精细化保护和利用古旧村落的路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古旧村落蕴含的独特价值日益凸显。与此同时,古旧村落保!
护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比如,一些地方忽视古旧村落的原生态系统保护,热衷于在原址
上“拆旧建新”“弃旧建新”;一些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民俗文化面临改变或
消失的风险。在部分已经开发的古旧村落中,也存在品牌意识缺乏、业态单一、“千村一面”
等现象。更好激活古旧村落的内在价值,需要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统筹好保护、利
用和传承的关系,构建美丽和谐的古旧村落生态系统。
三、参考对策
推动古旧村落“活”起来,需要协调好古旧村落周边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关系,确
保在承受能力范围内合理利用。在修缮和维护好生态原貌的基础上,依托古旧村落自身的
地域文化、传统技艺、民风民俗等文化资源,适度开发文创、旅游等,能够确保古旧村落
的生态价值和经济文化价值共同实现。比如江西一些古旧村落注重生态保护,采取保护性
开发的策略,同时依托当地“晒秋”等民风民俗、手工技艺等地域文化,打造文旅产业,
实现了生态、文化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盘活古旧村落,需要依据不同地区古旧村落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灵活确定发展思路。
根据所在地域,我国古村落可分为江南水乡古村落、北方古村落、西南古村落和皖南古村
落等。不同地域的实践表明,针对“空心化”较为突出的古旧村落,可由政府主导开发或
合理引入社会资本;针对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常住人口较多的村落,可根据情况采用农民、
社区或企业开发的模式,等等。在这一过程中,不论采取哪种方式,都必须建立在统一规
划和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之上,实现古旧村落长期可持续发展。
七、公立医院改革 促进高质量发展
热点背景解读
公立医院是中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必须把公
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原因分析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公立医院改革
发展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为持续改善基本医疗
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防控新冠肺炎等重大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发
挥了重要作用。
经过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医疗服务体系建设、20 年来医院能力建设、10 年来深化医药
卫生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中国公立医院已经到了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的关
键期,必须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提升质量和效率上。
当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医疗健康服务需求持续快
速增长。加快提高医疗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
二、对策措施
1.要构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体系
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让它们成为国家医学进步的重要引擎。建设
省级高水平医院,减少跨省就医。发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发挥公立医院
的牵头和引领作用,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让群众享受到高质量的医
疗服务。
2.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让公立医院有动力合理用药、控制成本
要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鼓励
各地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积极发挥国家医保局“战略购买者”的职能作
用,持续推进符合不同医疗服务特点的支付方式改革,让公立医院有动力合理用药、控制
成本,有动力合理收治和转诊患者,从而支持和促进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
3.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始终保护好、发挥好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
和创造性
合理提高医务人员的薪酬水平。要更加注重发挥薪酬制度的保障功能,使付出和待遇
相匹配,激发广大医务人员干事创业的动力和活力。拓宽医务人员职业发展空间。健全医
务人员培养培训制度,使每位医务人员都有接受继续教育和职业再培训的机会,实现知识
更新。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坚持分层分类评价,遵循医疗行业的特点和人才成长的规
律,合理设置评价机制。
八、党员干部应如何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
热点背景
解读
一、党员干部与群众关系之论
1.党员干部的职责就是要做到为群众服务
党员干部的应有职责就是要为民众服务,面对群众的需求,要及时回应,在回应中也
应该体现党员干部应有之素质和责任,要时刻抱有爱民之心,及时解决群众的诉求,才能
被民所爱。
2.党员干部应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面对群众的诉求,党员干部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时刻站在人民群众的立
场上思考,把人民群众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真正的当成我们的奋斗目标,真正做到为群众
办实事、做实事。
二、用“滚”字回复群众短信的不良影响
1.损害政府形象
河北省平山县政法委书记的简单粗暴的回信,不仅仅给群众造成了不良影响,也极大
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和政府形象,给其他党员干部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难题,让群众
与党员干部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
2.漠视民众利益
这种极不负责任的粗暴回应,不仅仅是没有把自身的工作职责做好,同时也从更深层
次体现了其对于民众利益的漠视,对于群众的不尊重以及道德教养的缺失。
三、党员干部的应有职责
1.在其位谋其政
广大党员干部要明确自身职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真正做到为广大人民群众考虑,
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将群众满意作为自己工作的动力和支撑,在为群众服务中做到
耐心、细心、热情、负责。要明确自身职责,提高伦理素养,真正的做到权为民所用。
2.检视自身,为民谋福
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做到自我监督,检视自身,考虑广大民众的诉求和愿望,在替群
众办实事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应有的价值。要不断审视自身的不足,向优秀榜样人物看齐,
提高与民众沟通的能力和方式,转变工作作风,真正的为人民谋福祉。
九、促就业 保基本民生
热点背景
解读
一、提出观点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人民安居乐业的根本。当前我国就业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不仅
会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还会影响经济发展。国家出台就业促进计划,将极大改善这些不
利局面。
二、原因分析
1.企业存在用工难
短期看,主要是普工出现阶段性、季节性短缺。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
恢复,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一些出口企业,订单需求比较饱满,用工需求持续增长,短期
内出现用工不足。长期看,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制造业从业人员老龄化加快,特别是
自动化、智能化广泛应用,使得大龄职工越来越难适应新的岗位。而年轻人更倾向于工作
较灵活、强度相对较小的服务业领域,客观上加剧了制造业用工紧张。
2.劳动者技能存在结构性矛盾
一面是部分劳动者知识技能不能适应现代产业发展变化,大龄劳动者数量增多,存在
“就业难”;一面是技术技能人才短缺,制造业“招工难”。我国技能人才总量占比不断提
高,但与庞大的劳动力比还是偏低,现在还不到 30%,与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强国差距仍较
大。未来高质量劳动力短缺问题可能会更加尖锐。
三、对策措施
1.通过供需两侧发力、政策服务支撑,多渠道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一是拓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中的就业创业机会,对接重点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支
持青年到急需紧缺的领域。
二是增加职业规划指导、技能培训、见习实践等,增强青年的职场适应力、就业成长
力和岗位胜任力。
三是完善适应青年需求的就业服务模式,分类提供职业介绍,提高他们的择业精准度;
四是实施青年就业启航计划,对一些困难的失业青年提供就业援助。
2.提升劳动者技能缓解结构性矛盾
实施技能中国行动为牵引、大规模多层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提升劳动者素质。
支持企业开展职工在岗培训,强化重点群体就业培训,力争实现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超过
7500 万人次。
针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建设一批技工院校、一批高
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 5 万名高技能人才和乡村工匠。提升职业
技能培训质量,指导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拓展职业技能培
训多元化供给,多管齐下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
十、进一步解决农村垃圾问题
热点背景
解读
一、提出观点
农村垃圾问题必须要解决,我们要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解决农村垃圾问
题。
二、分析意义
1.保护农村生活环境
农村垃圾问题严重且复杂,给社会生活环境带来的影响也最为直接。农民将垃圾倾倒
在河流直接污染河流环境,造成河流河水质量降低,甚至直接影响居民饮水。有的居民直
接焚烧垃圾,直接影响空气质量且破坏土壤结构,更会带来安全隐患。还有一些农业塑料
薄膜垃圾,更是直接会使得一些动物吞食死亡。解决农村垃圾问题可直接保护农村生活环
境,提高生活质量。
2.培养良好习惯,提高群众素质
解决农村垃圾问题也是实施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的必然要求。这需要我们农村从
根本上能够理解它的价值,需要我们养成良好习惯,从生活的每个角落落实,这才有利于
我们在生活中养成处理生活垃圾的习惯。
3.带动经济发展
农村的经济与农村的环境密不可分,保护环境解决农村垃圾不仅可以提高农村颜值,
也可借颜值提高农村魅力,实施乡村旅游带动经济发展。
三、分析问题
1.基础设施不健全
因为地方政府经济不够发达,各级政府对于农村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
直接导致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基础设施不健全。缺乏农村垃圾场、垃圾处理点,没有专门
解决农村垃圾问题的工作人员,垃圾桶数量等都严重不足。有一些地方政府自身资金严重
匮乏,经济投入基本都不会优先考虑处理垃圾。
2.群众意识淡薄
很多群众长期养的习惯很难在短时间改变,甚至是自身本身就抱有无所谓的态度。还
有部分群众屡教不改,背着工作人员偷烧、偷偷倾倒。
3.农村实际情况更为复杂
农村垃圾区别于城市垃圾,垃圾情况、种类更为复杂,地域更为广阔,很难处理。农
村垃圾不仅有生活垃圾,更有农业垃圾、工厂工业垃圾等。农民从事农业活动范围广阔,
有家庭、土地所在地等,很难监管。
四、提出对策
1.在社会广泛宣传环保意识
大到整个国家都要注重环境保护,宣扬关爱社会环境。小到在村镇拉横幅、摆展台,
利用社区宣传栏撰写相关内容宣传解决垃圾的意义与内容。也可以上门宣传,确保每户村
民都能了解。
2.加大对解决垃圾问题的投入
政府要成立专项资金,解决垃圾问题。提高软硬件投入,配备相关工作人员,同时保
证每户家庭前都有一个垃圾桶,修建更多的垃圾场与垃圾处理点。
3.加强监管,奖惩有据
制定明确的奖惩政策,对于积极配合的群众,可以给予一些洗衣粉、卫生纸等生活用
品的物质奖励。对于屡教不改、不规范者要实施处罚措施。
一、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
热点背景解读
一、提出观点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指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务、
电子政务、国防科技工业等重要行业和领域的,以及其他一旦遭到破坏、丧失功能或者数
据泄露,可能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公共利益的重要网络设施、信息系统等。
金融、能源、电力、通信、交通等领域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运行的神经中
枢,是网络安全的重中之重,也是可能遭到重点攻击的目标。
二、综合分析
1.意义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运行的神经中枢,是网络安全的重中之重。保障关键信
息基础设施安全,对于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维护
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具有重大意义。
2.原因问题
当前,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面临的网络安全形势日趋严峻,网络攻击威胁上升,事故隐
患易发多发,安全保护工作还存在法规制度不完善、工作基础薄弱、资源力量分散、技术
产业支撑不足等突出问题,亟待建立专门制度,明确各方责任,加快提升关键信息基础设
3.参考对策
相关的保护部门要承担起保护责任,一方面要制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规划,明确
保护目标、基本要求、工作任务、具体措施。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制度,及时掌握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行状况、安全态势,预警通报网络安全威胁和隐患,指导做好安全防
范工作。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另一方面,要指导运营者
做好网络安全事件应对处置,并根据需要组织提供技术支持与协助。定期组织开展网络安
全检查检测,指导监督运营者及时整改安全隐患、完善安全措施。
从个人组织层面看,一方面,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实施非法侵入、干扰、破坏关键信
息基础设施的活动,不得危害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另一方面,未经国家网信部门、国
务院公安部门批准或者保护工作部门、运营者授权,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对关键信息基础
设施实施漏洞探测、渗透性测试等可能影响或者危害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的活动。对基
础电信网络实施漏洞探测、渗透性测试等活动,应当事先向国务院电信主管部门报告。
二、让主旋律作品“持续出圈”
热点背景解读
一、问题
1.现在宣传工作虽然干得如火如荼,但仅限于社区张贴海报、发放宣传手册、入户宣
传等等形式,宣传内容多部分以“说教式”宣传为主,例如“刷单均是诈骗、警惕杀猪式
诈骗”等等标语,这样的宣传模式对于群众来说无异于是“不过脑”宣传,并没有入到群
众心中,在一定程度上仅仅是起到了“去宣传”的效果。
2.电信诈骗案本身具有“案难破、证难取、人难抓、钱难追”的特性,即使群众报警,
最后也难以取得令群众满意的效果。因此,群众对民警的不理解、不信任感增强,致使民
警的工作难开展,宣传更流于形式,难以落到实处。
3.电信诈骗团伙本身没有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利欲熏心,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价值观
扭曲,走上歧途,损害人民群众利益。
4.现如今,社区民警面对的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犯罪嫌疑人,民警无法预知推测
下一个受骗的是谁,是一场知己不知彼的战争。
二、对策
1.加强宣传教育培训
在学校开展防诈骗课程,从小培养学生的防范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社区内
部为老年人多开展防诈骗讲座,让老年人对诈骗形式烂熟于心,防患于未然;对企业内部
员工定期进行防诈骗培训,可以利用企业内部硬件设施例如投影等,给员工播放宣传片,
防止员工上当受骗。多个阵地联合宣传,相互支持配合,形成闭环模式,让诈骗分子没有
漏洞可钻。
2.加强多部门联动
形成以公安部门为主导,工商、教委等全力配合的“反诈骗格局”,调动组织社会管理
者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形成榜样示范作用,带动员工多学习,达到入脑入心的作用。
3.完善相应政策
政府职能部门加大研发技术追踪鉴别能力,并完善相应制度,严厉打击电信诈骗违法
犯罪行为,加大惩罚力度,对不法分子严惩不贷。
4.创新宣传内容
宣传内容除了必要的“说教”外,更应该让群众了解电信诈骗的“诈骗机理”,只有理
解了“原理”,才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不管诈骗形式如何翻新变化,人民群众都可以“以
不变应万变”;至于宣传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个好的宣传形式往
往会让宣传效果事半功倍。
三、加强网络文明建设 构建清朗网络空间
热点背景解读
一、提出观点
网络空间是亿万网民的精神家园。亿万网民从网络中获得信息、交流信息,思维方式
和价值观念都会受到重要影响。加强网络文明建设不仅仅是精神文明建设、塑造核心价值
观的需要,也是凝聚共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共同努力的必要之举。
二、原因分析
1.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
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
合人民利益。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
空间。
2.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利用网络鼓吹推翻国家政权,煽动宗教极端主义,宣扬民族分裂思想,教唆暴力恐怖
活动,等等,这样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和打击,决不能任其大行其道。利用网络进行欺诈活
动,散布色情材料,进行人身攻击,兜售非法物品,等等,这样的言行也要坚决管控。
3.不能任其大行其道。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
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建设网络强国、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只有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才
能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三、对策措施
1.要加强网络空间思想引领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互联网内容建设,推动党的创新理论
走深走心走实。加强重点理论网站、公众账号、客户端建设,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实践特别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变化新成就,有针对性地开展网上理论宣传活
动。精心做好网上重大主题宣传,加强网络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打造“现象级”传播产
品。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实施移动优先战略,加大中央和地方主要新闻单位、重点新
闻网站等主流媒体移动端建设推广力度。
2.要加强网络空间文化培育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建设,广泛凝聚新闻网站、商业平台等传播合力,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到广大网民中、传导到社会各方面。深入开展网上党史学习教
育,传播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弘扬党和人民在奋斗
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力,打造广大
网民喜闻乐见的特色品牌活动和原创精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
展。丰富优质网络文化产品供给,引导网站、公众账号、客户端等平台和广大网民创作生
产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产品,举办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
3.要加强网络空间道德建设
强化网上道德示范引领,广泛开展劳动模范、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
好人、优秀志愿者等典型案例和事迹网上宣传活动,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网络
文明环境。深化网络诚信建设,举办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品牌活动,大力传播诚信文化,
倡导诚实守信的价值理念,鼓励支持互联网企业和平台完善内部诚信规范与机制,营造依
法办网、诚信用网的良好氛围。发展网络公益事业,深入实施网络公益工程,广泛开展形
式多样的网络文明志愿服务和网络公益活动,打造网络公益品牌。
四、给超时加班划出法律的“红线”
热点背景解读
一、提出观点
超时加班与全面发展不相符,与我国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相悖。面对超时加班现象,要
勇敢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综合分析
我国《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
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如果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
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如果因为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
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
超过三十六小时。之所以出现超时加班的现象,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企业方面
工时的管理失控是导致超时加班现象的主要原因。《劳动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企业因
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
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这条开口性法律规定被一些其他企业滥用成解决加班问题的合理手
段。此外,加班程序上的协商难以落实、劳务用工的不规范管理是导致超时加班现象的次
要原因。
第二,劳动者
在《劳动法》中有规定,对于不能胜任此单位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提前 30 天通知劳
动者本人解除劳动合同。对于一些符合法律规定情况的可以表示理解,但是对于一些实际
上能胜任工作,但是用人单位强势给劳动者安排加班任务的情况,劳动者需要将头顶上的
“达摩克利斯之剑”拿掉,合理维护自身的权益。
第三,政府方面
政府部门的缺位和越位也是导致超时加班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些政府随意审批、过度
限制企业裁员、劳动执法监管力度欠缺等。
超时加班带来的危害不言而喻,长期超时加班,对劳动者的身心健康都是巨大的摧残,
如果劳动者身体和身心上的伤害难以解除,极其容易埋下病根,在一定程度上将危害其生
命健康。
五、让主旋律作品“持续出圈”
热点背景解读
一、提出观点
正值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很多文艺作品纷纷献礼,从小屏幕搬上了大荧幕,还成为了
时下的热播剧,引起广泛讨论,深受好评。主旋律作品从被排斥到受追捧,这与创新的作
品内容和所有演职人员的努力密不可分。叫好又叫座的主旋律作品不应只是昙花一现,更
要在价值观引导和红色教育方面继续发力,做到持续“出圈”圈粉,走得更好。
二、分析原因
此次主旋律作品能倍受好评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作品质量上乘
以往作品只重视叙事,并且多是将主人公以“全正面”的方式进行呈现。但是,这些
新作品呈现出了主人公感性的一面和丰富的人格特征,不再是冰冷的历史故事和完美无缺
的英雄,他们更是普普通通的学生,有泪有笑,有诙谐有正义,有局限性但更有坚韧的战
斗精神。
第二,观众审美水平逐步提高
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再只关注眼球审美,被耽美和小甜剧吸引,年轻人开始关注文艺作
品的创作水平和精神滋养等,这也使得优秀作品更有市场前景。并且,伴随互联网的发展,
相应的打分、影评平台也愈发成熟,这也起到了正向引导作用。
三、提出对策
针对主旋律作品未来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充分发挥文艺作品的教育作用,对于制作精良的主旋律作品要予以支持,在主
流平台以及大荧幕进行播出,并配合宣传营销,以此来扩大知名度,让年轻人能和文艺作
品“同频共振”。
第二,文明办以及中国电影家协会充当风向标。要在行业内引领制作精良,深耕细作
的创作风气,文艺从业者要用高品质、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为百姓提供一场场文化盛
筵。
第三,新闻媒体以及学校要进行正向引导。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应只局限于板报
和班会,还可以通过播放纪录片和影视剧等生动形象的方式吸引学生。新闻媒体也要发挥
舆论引导作用,通过正面宣传吸引群众,提高作品关注度。
第四,个人也要不断提高审美水平,学会鉴别优秀作品,用个人选择汇集成市场力量,
倒逼主旋律作品健康发展。
通过社会各方合力,一定让主旋律成为我们这个时代鲜明的文艺特色。
六、统筹做好古旧村落保护与利用
热点背景解读
一、提出观点
盘活古旧村落应努力找到每个村落的独特定位。为村落和自然环境注入民风民俗、传
统手工技艺等文化内涵,为每个村庄找到差异化发展路径,才能使古旧村落“活”起来、“美”
起来。
二、综合分析
乡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和根基,也是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文化印记是乡村建设
最应该倚重和发扬的优势资源。保护古村落的文化遗产,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既是文
化自信的重要体现,也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打下重要文化基础。
古旧村落蕴含独特的自然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具备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价值,被称为“活着的文物、有生命的历史”。据统计,目前有近 7000 个古旧村落被列入
我国传统村落名录。不少地方在实践中,鼓励和支持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
村和传统村落等合理利用和有序开放,走出了一条精细化保护和利用古旧村落的路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古旧村落蕴含的独特价值日益凸显。与此同时,古旧村落保!
护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比如,一些地方忽视古旧村落的原生态系统保护,热衷于在原址
上“拆旧建新”“弃旧建新”;一些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民俗文化面临改变或
消失的风险。在部分已经开发的古旧村落中,也存在品牌意识缺乏、业态单一、“千村一面”
等现象。更好激活古旧村落的内在价值,需要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统筹好保护、利
用和传承的关系,构建美丽和谐的古旧村落生态系统。
三、参考对策
推动古旧村落“活”起来,需要协调好古旧村落周边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关系,确
保在承受能力范围内合理利用。在修缮和维护好生态原貌的基础上,依托古旧村落自身的
地域文化、传统技艺、民风民俗等文化资源,适度开发文创、旅游等,能够确保古旧村落
的生态价值和经济文化价值共同实现。比如江西一些古旧村落注重生态保护,采取保护性
开发的策略,同时依托当地“晒秋”等民风民俗、手工技艺等地域文化,打造文旅产业,
实现了生态、文化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盘活古旧村落,需要依据不同地区古旧村落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灵活确定发展思路。
根据所在地域,我国古村落可分为江南水乡古村落、北方古村落、西南古村落和皖南古村
落等。不同地域的实践表明,针对“空心化”较为突出的古旧村落,可由政府主导开发或
合理引入社会资本;针对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常住人口较多的村落,可根据情况采用农民、
社区或企业开发的模式,等等。在这一过程中,不论采取哪种方式,都必须建立在统一规
划和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之上,实现古旧村落长期可持续发展。
七、公立医院改革 促进高质量发展
热点背景解读
公立医院是中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必须把公
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原因分析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公立医院改革
发展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为持续改善基本医疗
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防控新冠肺炎等重大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发
挥了重要作用。
经过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医疗服务体系建设、20 年来医院能力建设、10 年来深化医药
卫生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中国公立医院已经到了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的关
键期,必须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提升质量和效率上。
当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医疗健康服务需求持续快
速增长。加快提高医疗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
二、对策措施
1.要构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体系
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让它们成为国家医学进步的重要引擎。建设
省级高水平医院,减少跨省就医。发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发挥公立医院
的牵头和引领作用,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让群众享受到高质量的医
疗服务。
2.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让公立医院有动力合理用药、控制成本
要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鼓励
各地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积极发挥国家医保局“战略购买者”的职能作
用,持续推进符合不同医疗服务特点的支付方式改革,让公立医院有动力合理用药、控制
成本,有动力合理收治和转诊患者,从而支持和促进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
3.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始终保护好、发挥好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
和创造性
合理提高医务人员的薪酬水平。要更加注重发挥薪酬制度的保障功能,使付出和待遇
相匹配,激发广大医务人员干事创业的动力和活力。拓宽医务人员职业发展空间。健全医
务人员培养培训制度,使每位医务人员都有接受继续教育和职业再培训的机会,实现知识
更新。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坚持分层分类评价,遵循医疗行业的特点和人才成长的规
律,合理设置评价机制。
八、党员干部应如何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
热点背景
解读
一、党员干部与群众关系之论
1.党员干部的职责就是要做到为群众服务
党员干部的应有职责就是要为民众服务,面对群众的需求,要及时回应,在回应中也
应该体现党员干部应有之素质和责任,要时刻抱有爱民之心,及时解决群众的诉求,才能
被民所爱。
2.党员干部应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面对群众的诉求,党员干部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时刻站在人民群众的立
场上思考,把人民群众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真正的当成我们的奋斗目标,真正做到为群众
办实事、做实事。
二、用“滚”字回复群众短信的不良影响
1.损害政府形象
河北省平山县政法委书记的简单粗暴的回信,不仅仅给群众造成了不良影响,也极大
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和政府形象,给其他党员干部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难题,让群众
与党员干部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
2.漠视民众利益
这种极不负责任的粗暴回应,不仅仅是没有把自身的工作职责做好,同时也从更深层
次体现了其对于民众利益的漠视,对于群众的不尊重以及道德教养的缺失。
三、党员干部的应有职责
1.在其位谋其政
广大党员干部要明确自身职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真正做到为广大人民群众考虑,
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将群众满意作为自己工作的动力和支撑,在为群众服务中做到
耐心、细心、热情、负责。要明确自身职责,提高伦理素养,真正的做到权为民所用。
2.检视自身,为民谋福
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做到自我监督,检视自身,考虑广大民众的诉求和愿望,在替群
众办实事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应有的价值。要不断审视自身的不足,向优秀榜样人物看齐,
提高与民众沟通的能力和方式,转变工作作风,真正的为人民谋福祉。
九、促就业 保基本民生
热点背景
解读
一、提出观点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人民安居乐业的根本。当前我国就业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不仅
会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还会影响经济发展。国家出台就业促进计划,将极大改善这些不
利局面。
二、原因分析
1.企业存在用工难
短期看,主要是普工出现阶段性、季节性短缺。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
恢复,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一些出口企业,订单需求比较饱满,用工需求持续增长,短期
内出现用工不足。长期看,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制造业从业人员老龄化加快,特别是
自动化、智能化广泛应用,使得大龄职工越来越难适应新的岗位。而年轻人更倾向于工作
较灵活、强度相对较小的服务业领域,客观上加剧了制造业用工紧张。
2.劳动者技能存在结构性矛盾
一面是部分劳动者知识技能不能适应现代产业发展变化,大龄劳动者数量增多,存在
“就业难”;一面是技术技能人才短缺,制造业“招工难”。我国技能人才总量占比不断提
高,但与庞大的劳动力比还是偏低,现在还不到 30%,与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强国差距仍较
大。未来高质量劳动力短缺问题可能会更加尖锐。
三、对策措施
1.通过供需两侧发力、政策服务支撑,多渠道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一是拓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中的就业创业机会,对接重点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支
持青年到急需紧缺的领域。
二是增加职业规划指导、技能培训、见习实践等,增强青年的职场适应力、就业成长
力和岗位胜任力。
三是完善适应青年需求的就业服务模式,分类提供职业介绍,提高他们的择业精准度;
四是实施青年就业启航计划,对一些困难的失业青年提供就业援助。
2.提升劳动者技能缓解结构性矛盾
实施技能中国行动为牵引、大规模多层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提升劳动者素质。
支持企业开展职工在岗培训,强化重点群体就业培训,力争实现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超过
7500 万人次。
针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建设一批技工院校、一批高
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 5 万名高技能人才和乡村工匠。提升职业
技能培训质量,指导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拓展职业技能培
训多元化供给,多管齐下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
十、进一步解决农村垃圾问题
热点背景
解读
一、提出观点
农村垃圾问题必须要解决,我们要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解决农村垃圾问
题。
二、分析意义
1.保护农村生活环境
农村垃圾问题严重且复杂,给社会生活环境带来的影响也最为直接。农民将垃圾倾倒
在河流直接污染河流环境,造成河流河水质量降低,甚至直接影响居民饮水。有的居民直
接焚烧垃圾,直接影响空气质量且破坏土壤结构,更会带来安全隐患。还有一些农业塑料
薄膜垃圾,更是直接会使得一些动物吞食死亡。解决农村垃圾问题可直接保护农村生活环
境,提高生活质量。
2.培养良好习惯,提高群众素质
解决农村垃圾问题也是实施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的必然要求。这需要我们农村从
根本上能够理解它的价值,需要我们养成良好习惯,从生活的每个角落落实,这才有利于
我们在生活中养成处理生活垃圾的习惯。
3.带动经济发展
农村的经济与农村的环境密不可分,保护环境解决农村垃圾不仅可以提高农村颜值,
也可借颜值提高农村魅力,实施乡村旅游带动经济发展。
三、分析问题
1.基础设施不健全
因为地方政府经济不够发达,各级政府对于农村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
直接导致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基础设施不健全。缺乏农村垃圾场、垃圾处理点,没有专门
解决农村垃圾问题的工作人员,垃圾桶数量等都严重不足。有一些地方政府自身资金严重
匮乏,经济投入基本都不会优先考虑处理垃圾。
2.群众意识淡薄
很多群众长期养的习惯很难在短时间改变,甚至是自身本身就抱有无所谓的态度。还
有部分群众屡教不改,背着工作人员偷烧、偷偷倾倒。
3.农村实际情况更为复杂
农村垃圾区别于城市垃圾,垃圾情况、种类更为复杂,地域更为广阔,很难处理。农
村垃圾不仅有生活垃圾,更有农业垃圾、工厂工业垃圾等。农民从事农业活动范围广阔,
有家庭、土地所在地等,很难监管。
四、提出对策
1.在社会广泛宣传环保意识
大到整个国家都要注重环境保护,宣扬关爱社会环境。小到在村镇拉横幅、摆展台,
利用社区宣传栏撰写相关内容宣传解决垃圾的意义与内容。也可以上门宣传,确保每户村
民都能了解。
2.加大对解决垃圾问题的投入
政府要成立专项资金,解决垃圾问题。提高软硬件投入,配备相关工作人员,同时保
证每户家庭前都有一个垃圾桶,修建更多的垃圾场与垃圾处理点。
3.加强监管,奖惩有据
制定明确的奖惩政策,对于积极配合的群众,可以给予一些洗衣粉、卫生纸等生活用
品的物质奖励。对于屡教不改、不规范者要实施处罚措施。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2022国考申论热点预测 2022国考沈璐热点素材”的全部内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可圈可点网。
【2022国考申论热点预测 2022国考申论热点素材】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