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研究生推免率是多少,2022年研究生的推免志愿填报工作正在进行中,有关考研也是一场独木桥式的大战,2022年研究生的推免率是多少呢?可圈可点(cooco.net.cn)小编收录整理了一些信息,供大家参考。具体详情,请见下文。
2022研究生推免率是多少
9月,一场名为“考研”的战役彻底打响,但却有另一群人的战役已即将踏入尾声。他们,就是在通往研究生独木桥上提前出圈的保研人。9月28日起,推免生开始在推免服务系统上填报志愿,准备迎接目标院校复试以及录取通知。
近年来,推免比例不断提高的消息频频惹人关注。从去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21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全日制研究生仅招收推免生源、安徽发文加大接受推免生比例,到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宣布2022年将进一步扩大推免生招生规模。高校释放对推免生“宠爱”信号的每一步,无疑都是对考研人的一记重锤。
南京大学2022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预报名通知
8月23日,上海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上海市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内容提到:努力提高本科生推免比例,在本科推行“导师制”的基础上,建立拔尖创新人才早发现、早培育机制,精准遴选科研“好苗子”,开展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的长周期贯通培养。考研人目标高校林立的上海,也给推免生们亮了绿灯。
推免生持续增加,考研人还有机会吗?
| 统考与推免, 边界渐显
名校接收推免生的比例的确在年年攀升。
除了部分高校推免招生比例有所减少外,许多知名高校纷纷扩大了推免生的招生比例。如中央民族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推免占比增幅超过10%,中南大学、重庆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大学推免占比增幅超5%。
仅深圳大学2014-2021年接收硕士推免人数就翻了11倍。2021年深圳大学新增18个跨界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项目,在推免生报考中引起热烈反响。在深圳大学2021年接收的硕士推免生中,有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双一流”建设高校122人,占全部推免生的15.4%。而2021年报考深圳大学的统考生与2020年相比却有所下降。
更有甚者,有的专业只招推免生。尽管教育部规定高校接收推免生比例不得超过招生计划的50%,具体到各院系则不尽然。根据北京大学公布的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大部分院系推免比例已超过50%,燕京学堂接收推免比例甚至达到100%。
值得关注的是,接收非全日制较多的院系专业,推免比例则相对较低。参考2019年研究生招生情况,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拟招收推免生9人、全日制20人、非全日制50人,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拟招收推免生15人、全日制35人、非全日制15人,而今年,这两个学院全部仅招收非全日制考生。
院系内不同类型的专业招收的考生类型也已完全分开。如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22年拟招生63人,其中拟接收推免人数24人,全部集中于金融硕士专业,而应用统计硕士则仅招收非全日制考生。新闻与传播学院情况相同,新闻传播学专业作为学术学位仅招收推免生10名,而统考生只能考取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
(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显然,虽然接收推免的名额在扩增,但不同类型考生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清晰。肩负未来学术研究任务的学术型硕士名额大幅度倾向于推免生,而以学历提升、就业应用为目的的专业学位则更倾向于统考生。推免生与统考生之间似乎无形中出现了一道楚河汉界,“学术”与“职业”分立两边。
| 学术走推免, 就业走统考?
随着近些年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增加,“学术”与“职业”分开,对研究生教育而言有其必然性。
首先,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学硕”与“专硕”的培养方式本应大不相同。“学硕”与“专硕”是两种不同的研究生学位,学硕的学位导向是攻读博士生,偏重理论与研究,走上科研之路;而专硕的学位导向则是面向应用,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为就业做准备。但目前,学硕与专硕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从培养方案到具体的课程设置、实践实习、论文方向,不少学校的培养没有太大差别,甚至产生了“培养错位”——“专硕培养学术化”和“学硕培养职业化”现象。这使得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无法获得针对性培养。
其次,在学习能力要求方面,学术型人才比应用型人才要求更高。在这方面,推免生普遍更容易得到导师青睐。通过一年的学习突击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统考生,大多缺乏学术型人才的必备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而能够获得推免资格的学生,在综合素质和学习主动性方面,都更符合学术型人才的要求。
中国教育在线调查显示,近八成的招生单位认为推免生的基础普遍较统考生更扎实;超过七成的招生单位认为,推免生往往主动意识更强烈,在本专业坚持下去的概率更大……今年3月,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袁直建议,增加“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比例。
此外,在学生目标导向方面,大部分学生考研并非以学术研究为主要目标,学历的提升仅是为未来就业铺平道路。根据中国教育在线《202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在“考研”本身似乎已经成为“潮流”的当下,考生普遍认为能够通过考研提升学历,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
在学硕>专硕>非全日制的硕士圈鄙视链中,调剂顺序也依次向下:学硕有机会调剂专硕、专硕有机会调剂非全日制,考学硕虽然最难,但对部分考生而言也是相对“保险”的选择。但大部分考上学硕的学生科研意愿较低、深造意愿较低,从而造成学术资源浪费。而专硕的短学制、重实践,长久来看更适合这部分以提升学历找好工作为主要诉求的同学,当以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
此前软科曾分析到,专硕招生人数占比正逐年上升,偏向应用型的专硕扩招、部分高校专业只招收非全日制,都显示出研究生招生阶段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开道的趋势;而健全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招生选拔机制,扩大直博生招生比例,探索“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等举措,都使学术型人才成长的通路渐渐远离一纸试卷的统考选拔路线。
今年5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取消学硕招生的同时,在网上挂出的另一则通知称:“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全国优秀本科生直接攻博夏令营是我院选拔直接攻博生的唯一渠道。”而有机会申请夏令营的学生,都是已经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经过竞赛与科研能力验证,足以站在学术金字塔尖的推免生。
显然,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起跑线,已渐渐不在一个赛道。
| 培养学术型人才,这些高校在行动!
为培养学术型人才,近年来,不少学校开始探索“本研一体化”、“本研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本科入学起步培养高水平、研究型的学术型人才。显然,学术思维的挖掘与塑造越来越早,学术培养也更有持续性。
进行本研贯通培养班级的学生可提前修读研究生课程,且班级内推免生占比较高,部分高校还有奖助学金倾斜,且通过推免生选拔后多攻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如中国政法大学2021年有7个专业实施本硕贯通培养,其中法学(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实验班)专业本科学习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30名的学生,将获得学校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通过学校推免生接收选拔后,攻读学校国际法学(涉外法治方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同样为提升国家基础学科实力而设置的强基计划,也采用了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本科阶段在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中夯实基础学科能力素养,硕博阶段既可在本学科深造,也可探索学科交叉培养,为关键领域输送高素质后备人才。
高校不仅对本科生展开学术型人才培养探索,中学生也成为顶尖高校挖掘学术潜力的对象。今年新生开学季,两位清华大学2021级本科新生备受关注。年仅14岁的程大拙、李宣佑通过丘成桐数学领军计划被清华大学求真书院录取,并将以本博贯通模式进行培养,跳过中考、高考、研究生、博士生考试,在清华大学完成本硕博学业。
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从2021年起,面向全球招收中学阶段综合优秀且具有突出数学潜质及特长的学生,采用“3+2+3”本博贯通培养模式,从本科连续培养至博士研究生阶段,培养大数学家,提升祖国的科学基础。
“本研贯通”培养模式近年来横空出世,就是为了解决高校本科与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阻断问题,真正将学校的科研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通过长程培养、梯度递进,系统培养精英型、特色型、研究型的拔尖创新人才,引领国家未来科技创新与相关领域发展。
以上是有关2022研究生推免率是多少 2022推免和统考比例是多少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伙伴们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可圈可点网站(cooco.net.cn)。
【2022研究生推免率是多少 2022推免和统考比例是多少】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