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这段时间可能大家都会经常听到“内卷”这个词,而“内卷”一词近期还冲到了热搜前十,那内卷是什么意思,它为什么会引起大量的反响,内卷效应是什么,下面就和小编来看一下吧。
一、内卷什么意思
大意是指社会文化模式发展过程中的停滞。现在很多高校学生用内卷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类似于养蛊、互相倾轧之意。
你会不会时常有这样的想法
日复一日,越混越入坑???
“内卷”一词再次冲上热搜前十!
起因近期综艺《初入职场的我们》
苏芒说内卷的本质是:欲望太高,惰性太强
大批网友根本不买账
难道说,内卷是我们的错咯??
什么是内卷?
内卷就是“向内演化,或绕圈圈”。更宽泛一点说,所有无实质意义的消耗都可称为内卷。
举个例子:
同学们每天放学花费一小时的时间写完所有作业,剩余三小时玩耍时间。
但由于班上的课代表想好好表现,他做完一小时的作业后,再花费一小时时间来预习一下,最后只剩下两小时玩耍时间。
老师听说后,鼓励了课代表,并在班上点名表扬了他
第一次月考,你们大部分人从85分进步到了90分,而课代表从85分直接到了100分,拿到第一
这叫“竞争”
第二个月,班长也要开始学习两个小时了,于是第二次月考,课代表和班长都拿到了第一。
第三个月,课代表更加努力,每天花费三个小时学习,一个小时玩耍时间,于是你也开始努力了,不过你很懒,只想花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来学习,剩下两个半小时玩耍。
最后你、课代表、班长都拿到了第一
由于都是第一了,所以第一名不再有价值,但是注意!!
你:学习了1.5小时
班长:学习了2小时
课代表:学习了3小时
这就是内卷!其实在超过1.5小时后,你们就已经开始内卷了。明明已经达到了目的,但你们因为某个原因,继续消化游戏时间,使得竞争越来越激烈!
举个例子
1、将简单问题复杂化是内卷
例如,有些单位为了落实上级领导决定的项目,又要冠冕堂皇使整个决策过程看起来科学化,以应付审计和巡查,为此,大费周折,搞了一套又一套的科研报告,邀请了一批又一批的专家学者提意见和建议,开了一次又一次的评审论证会,穷折腾一番,其实项目早就由领导拍板决定了,这些庞大繁忙的工作,费钱费时又费力,把简单问题搞得很复杂,目的只是补程序,把所谓决策科学化的圆圈画完,这就是一种内卷。
2、为了免责,被动的应付工作也是内卷
每逢重大节日或敏感时期的前几天,下级机构必须响应上级号召,组织大规模的安全生产(或维稳之类)大检查。大家都明白,大部分领导可能连安全生产的资质证书也没有,这些检查未必有什么实际效果,但还得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完成这个固定动作,以期万一出了事可以免责,这也是一种内卷。
3、与预期的目标严重偏离的工作也是内卷
社会上许许多多的创建评比就是内卷。因为这些评比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不能借助这些评比大赛来推动其预期的工作,无法实现其初衷,做秀成分多于实质效果。例如,某某创业之星大赛,又或某省几个部门联合搞的科技创新先锋大赛等等,事实上,个人不会因大赛才去创业,科技企业也不会因为大赛才搞科技创新。大赛的初衷是推动个人创业和科技创新,但实际作用却微乎其微,这种大赛当然是内卷。
4、限制创造力的内部竞争是制度性的内卷
例如,僵化的考试制度严重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学习和成长的空间。学生为了考取高分数而被迫在教学大纲范围内下苦功夫,限制的学生自由的灵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同时,为了比出高下,出题人只好把考试题目出得离奇古怪,比如某某起义谁开了第一枪,谁开了第二枪,谁开了第三枪等等无聊之极的考题,这就是内卷。
5、在同一个问题上无休止的挖掘研究是内卷
中国人对很多历史名著的研究让人咋舌,就这么几本书,一两百年来无数学者没完没了地去挖掘,你还能整出什么新东西来呢?但是研究仍在深入,精细还能再精细,没完没了。研究人员前赴后继,内容却不断重复炒作,论文抄来抄去,不断用曲解原著和牵强附会的佐证来标新立异,实际上都是那锅里的一堆烂肉,这是典型的内卷。
无声的悲哀
它慢慢消耗了我们的聪明才智和青春年华,磨平了个人的锐气。
对个人而言,是一种无声无息不知不觉的虚度;
对社会或机构而言,大量的人默默地做无用功,白白浪费了资源,降低了整体效率,削弱了对外的竞争力,导致巨大的人才浪费。
表面的精细、复杂、讲究不等于高级,更不等于先进,那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假象,一种黑暗中无知的消耗,一种悲哀的精神寄托。
只有跳出圈圈,站在更高层次上的不断向外突破、创新和创造,才能不让那种精致的、繁复的、看起来特别敬业的内卷化状态困扰我们,才能回归到向上勃发的新常态上来。
最后
为国家的前途努力,并且放弃自己的利益,叫做奉献。
为自己的前途拼搏,叫做努力。
对于日渐“内卷”的工作我们更应该学会,了解自身的价值观、思考自身的优势、提升自我的思维层次、确立目标、多学习、多试错、多反思。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什么是内卷以及内卷效应所收集的相关信息,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热点资讯请关注可圈可点网站。